人物
时段
朝代
“詹乂民”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欧公本末跋嘉定五年正月 南宋 · 詹乂民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六、《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七
乂民方成童时,侍诸兄语,每见诸兄佩服东莱先生之训,跬步不忘,乂民尝私识诸心。
后伯兄子齐不幸蚤世,先生为酹文以祭,至以「惜哉此士」伤之。
乂民既痛伯兄不及竟其学,而又恨己晚出,弗克亲承师诲。
然兄弟至今粗守箕裘,不坠先训者,有自来矣。
岁在庚午辛未,丞郡于婺,始获端拜先生遗像于祠下。
退与先生之犹子巽伯语,因敬巽伯曰:「先生著书立言,以诏后学,世固已皆见之,亦尚有藏诸家者乎」?
巽伯因略举其目,曰《读书记》,曰《观史类编》,曰《欧公本末》,曰《左氏类编》。
适是岁大比,乂民董事试闱,郡循故事有馈,又职守有例所当得而义不敢私者,悉铢寸储之。
迨及终更,因举所积,刊四书以广先生垂惠后学之意。
于其成也,附致数语,而归其版于祠,庶几祠中士友皆知保护,以永其传。
学者苟能因先生之言以求先生之心,则此书之传诚非小补。
《观史类编》其门有六,曩南轩先生已刊《阃范》于乡郡,今所刊者止五门云。
壬申嘉定五祀正月既望严陵詹乂民敬书。
乌石山题名嘉定十七年四月 南宋 · 詹乂民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六、《闽中金石略》卷六、《乌石山志》卷六
嘉定甲申夏四月郡丞桐江詹乂民敬叔上浣之暇,登平远台,陟石樽山,访九仙遗迹。
出通仙门,得支径至禊游堂,观南湖
宁越门,上乌石山,憩于道山亭
于时积雨初霁,气象清明,四出环抱,如列屏障,而是亭左右大石特立,巨木交荫。
悠然远览,南台江中风帆浪舶,历历可数。
前则田畴广衍,后则屋宇参差。
登临之胜,景物之繁,轩豁呈露,不待搜剔而尽见之。
已而夕阳西坠,云烟杳霭,恍觉身在蓬瀛间,充然若有得也。
然视事已八阅月,始克来此,汩没吏尘,寸步千里,未知再游复在何日?
薄暮而归,徘徊甚久,摩挲石下,刻以志之。
子容子好敏侍行。
和州防禦使少师赵公伯骕神道碑嘉泰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六、《平园续稿》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太祖皇帝七世孙、和州防禦使提举佑神观、赠少师讳伯骕字希远,系出燕懿王
王生彰化军节度使惟忠,彰化宣城侯从谨,号宣州位
宣城崇国孝恭公世恬,崇国嘉国公令晙嘉国左朝奉郎、赠太中大夫子笈。
太中第四子。
硕人刘氏,毅肃公昌祚孙。
绍兴初,以嘉国遗奏补承节郎,监绍兴府馀姚县酒税。
枢密韩公肖胄以一代人物荐于朝,历监临安府市舶务湖州商税、临安浙江税。
高宗米芾字,常奉诏书崇国志铭,真迹进御,喜曰:「令晙及从苏轼、黄庭坚,故子侄皆业儒,朕在宫邸知之」。
召对,待以家人礼,赐带赐第,屡侍清燕,改侍卫司马干办公事、浙西安抚司干官
隆兴二年夏,擢本路兵马副都监,兼职德寿宫,进兵马钤辖
乾道六年,金国遣耶律子敬、张仅来贺会庆节,假泉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充接送馆伴副使
使者闻公议论激昂,甚加敬惮。
初,孝宗锐欲恢复,用宿将李显忠、邵宏渊大举北伐。
虽二将失律,王师自溃,然威灵所加,中原多响应者。
虏由是委曲求和,上亦思蓄锐再举,始姑从之。
当时虏求海、泗,我若求巩、洛,如郑璧许田,于理为长。
况彼以太上为兄,书仪一用敌国,岁币复损十万,已许其大,岂计受书细礼?
此自谋臣欲速,无远虑之失也。
是夏,上命起居舍人范成大充泛使议二事。
许迁徽宗钦宗梓宫,至于受书亦无峻拒意。
寻遣中书舍人赵雄贺金主生日,选公为副,南渡宗室北使自公始。
十一月己巳,某夜直玉堂,大珰霍汝弼出御札云:「生辰使兼赍国书一封,理会受书,卿可拟进」。
立具草付汝弼,明言:「尊卑分定,或校等威;
叔侄情亲,岂嫌坐起」?
上批付宰执商议。
二劄并得家藏。
后四日召见,褒谕云:「卿能道朕心中事」。
因宣示成大所携回书,读讫奏:「臣不知彼说陵寝,岂可止及受书」?
上谓难为辞。
奏云:「容臣与宰执谋,别作意度」。
退至东堂,而商议之批已先下。
某添一联云:「惟列圣久安之陵寝,既难一旦而辄
则靖康未返之衣冠,讵敢先期而独请」?
宰执难之。
七年正月等行。
壬辰宰执谓予:「对境果移文问二事,悔不用君言」。
予云:「幸未出境,宜易国书,而檄对境所问已附贺生辰使副,仍录本付等,毋如吕夷简不使富弼知书意也」。
诸公大以为然。
奏遣密院使臣追及等于盱眙,虏自此始无说。
前公与陛辞,上以贺书授,别缄授公。
虏遣卢玑乌林答仲杰接伴,知持礼特用宗室,待遇加厚。
父老亦叹曰:「此我家天族也」。
老妪有流涕奉壶浆者。
至保州驿,公率官属望国初先茔御庄悽怆稽首,人为动色。
公与辈在道诚意相孚,问此行无他求否,公及别缄。
始闻盱眙之檄,喜公无隐,亦颇通情。
尝语公:「南朝移司马屯金陵,似将迁都,又濠州人夜劫静安镇马,杀死军兵,无乃求衅,有诸乎」?
先是盱眙守龚次金禁止骑兵作过人,犯者必斩。
公携印榜示,且谓渝盟不在移屯动观听,等皆冰释。
暨入见,与公各进国书,入辞亦各受答书。
公再三奏从违,其宣徽使敬嗣晖传命云已载书中。
劳还,上悦,自武翼郎超转武翼大夫,俄升本路副总管
公赞帅优支将士餐钱,精教阅,明阶级,捕逃亡,禁私役。
一日内教,上谓骁勇不减三衙,褒谕帅守赵磻老磻老归功于公,特领荣州刺史
淳熙五年,公子司农寺主簿师𢍰轮对,上曰:「卿父宗英,旦夕烦一出」。
明日遣内侍问公:「浙东、西阙使,惟卿所择」。
提点浙西刑狱,转忠州团练使
时议分屯四明水军于平江许浦,委公相视。
公言:「沿浦泥沙胶舟,利屯轻舠,若战舰当泊青龙镇」。
诏可。
郭大用代子友为统帅,欲毁民居,夷丘墓,缮营垒。
公请市间田,公私便之。
苏、湖阙守,公皆兼摄,昼夜服勤,庭无留讼,洁己裕民,财用赡足。
江阴士人吴姓者,罪当杖而情可恕,公缓之,迄用赦原。
吴兴学生犯法,公命教授笞以学规。
爱惜士类如此。
或得盗贼囊橐,锄治不少恕。
特转武功大夫和州防禦使,以勤瘁得足疾。
七年,师𢍰接伴金国贺正者,上命「过平江为朕属卿父谨疾自爱」,许送伴回程少留。
八年,天庆观火焚正殿,公籍黄冠私帑一新之。
上赐笔「金阙寥阳宝殿」,并亲札赐万缗助修饰。
行在阙尹,上欲用公,固辞,诏令奏事,留奉内祠
九年正月特落阶官,以正任升提举宫观,张灯宴客,自歌所制乐府,酒罢欲寝,无疾而逝,十一日也。
讣闻,两宫轸悼,赐仙器以敛,年五十有九。
是岁三月三日,葬平江府吴县至德乡观音山
十一年,师𢍰用大礼恩乞易公文阶,换通议大夫,累赠至少师
初娶阳氏,广西盐干革之女,先二十四年卒;
再娶刘氏,昭怀皇后仪王安成曾孙,后公十七年卒,皆自恭人累赠秦国、齐国夫人,并祔葬焉。
二子:师𢍰,以文采第进士,才猷历内外要剧,尝守临安,历工、户二部侍郎,今以龙图阁待制帅维扬;
师弇,武经郎、新常州兵马钤辖
五女:长适训武郎董班迪功郎湖州乌程主簿李秀实,再寡;
次适故通直郎、知江阴县陈㞳;
次适武功大夫主管佑神观张延裕;
次适文林郎、新临安府观察推官胡如祖;
次适故承节郎寄班祗候续湜。
孙男三人:希苍,承直郎建康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书写机宜文字
希虞,故保义郎、监潭州南岳庙
希祐,文林郎太平州芜湖县
女二人:长适从政郎、监绍兴府诸暨县中浦犒赏酒库杨训
次适宣教郎、知绍兴府嵊县詹乂民,亡矣。
公风神警迈,性识明敏,束发丧父,毁瘠过哀。
既娶,与秦国事母孝敬。
兄没,抚孤侄过己子,割俸助嫂。
盖自太中继登儒科,仕止佐州,笃意教子孙。
至公博洽酝藉,长于歌诗,心画取法晋唐,时游戏于丹青。
食客常满坐,罗列书画弓刀自娱,而无声色之奉。
疏财重义,欲种德遗后世,家无馀赀。
高宗知其居狭隘,辍地基于比邻,仍给工役费以益之。
甫落成,而师𢍰唱名在丙科,又摘御前闻喜宴诗,大书「荣」榜其楼。
后数日,孝宗宣引,奖其义方之训。
两朝宸章,充满箧笥,士艳其荣。
自号无隐居士,有诗词十二卷藏于家。
予久与公父子同朝,至是扬帅按赠典,子为侍从,父及三少,乃以族人故中书舍人彦中所次行实请碑墓隧,为之铭曰:
唐兴圣典,姑臧攸自。
历世惟七,揆实贤裔。
人门第一,蕃酋知贵。
洵美亚师,有华帝系。
名闻幽燕,厥亦肤使。
仅登捍防,丕载高位。
允显令子,一品追襚。
勒铭昭之,前修是继。
黄君墓志铭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二一、《筼窗集》卷八、《永乐大典》卷七六五○、《南宋文范》卷六八
丽水有贤令,曰黄君沐之,未满岁死。
死满岁,其子传奉监州詹公乂民之命,自长溪来速铭。
君贤,宜铭也。
能使上官思其贤,经纪之,振耀之,愈宜铭也。
君字泽民。
唐昭宗时,有校书郎名璞者,著书号「雾居子」,生诜。
自诜至允章,三世咸有禄位。
五世至大中,封迪功郎
大中子十万,封承奉郎
十万子楫,中第不觅举,以通直郎老于家。
君,其仲子也。
君读书务通大意,耻为章句师。
既冠,荐第三。
明年奏名,调义乌
邑多土豪,与鼠辈相出没,见君尚少年,薄易之。
君与其属约曰:「必剿是,吾始贳汝」。
贼有铁弹子者,负险格敌,君躬捣其穴,缚以归。
自是,义乌不苦盗。
州岁歉,檄君覈视,君语其辅行者曰:「吾敢忤太守邪?
然不忤太守,则忤民矣。
民不可忤也」。
幕府疑其钓名,君争之,卒减赋十六七。
常平使者又檄君赈济,已而出不意行部,见在在积粟,不类歉岁,深骇异之。
故事,尉巡行,必使里正馈食,每觞客,胥卒供烦费,旋以追逮文移,暗酬其直。
君谓此假手受赇,宁饿死不敢。
太守闻,为增俸。
去之日,不持一钱以归。
寻令上杭,严吏而宽民,缓财而不留狱。
虽休浣若暮夜,亦许投牒,即理未可,贲育莫夺也。
大家郑其姓者,持邑事短长,连齧数令。
君疏之郡,论如律。
县至鬻盐,运丁稍失期,则上供负殿,君通融有术,课倍登。
改秩,知丽水,大较如上杭
胥吏弄财赋,不问输未输,混为一籍,贿至,籍立改,以上户产移下户,下户冤不堪命。
君蒐猎见底里,重寘吏于法,赋始平
方将脉缕源流,爬梳隐瘼,立程式以惠来者,意恳恳特甚。
予尝行其野,民诵君一舌;
洎入谒,见君竟日据案。
问:「有暇乎」?
曰:「无」。
「能彊饭乎」?
曰:「不能也」。
呜呼!
予因疑君甚矣!
视其貌,则魁而腴,竟不数月死矣。
家人问所欲言,曰:「善教吾子」。
乃瞑。
年四十四。
徽州判官杨及申女,子长传、次观。
予每慨才与志,人所难也,而兼之者尤难,兼之而发早者,倍难也。
如君兼之而发且早矣。
矢激石裂,云飞川达,可以至而不至,命邪?
发之早者,固不若晚而成邪?
然则彼有无才与志,而淟汩以寿,偃蹇以贵,名谓之成,而实则非也。
君兄名清之,少相磨以学,凡同学诸老生,咸谓君久且大。
君仕竟夭。
兄未官,扶通直哭失声,无几何通直亦死,家事惟清之。
凡予所掇拾以铭君者,清之笔也。
詹公拊传首曰:「汝无父,有伯父,尔其事伯父如父」。
呜呼!
世有上官之贤,悯其寮之死,而眷眷其家若此哉!
君死以嘉定十二年三月某日,葬以其次年某月某日。
墓在某乡。
铭曰。
鸾停鹤矫森羽翰,跬视层云莽无边。
逆风吹汝絷弗骞,岂独汝泣人共怜。
自古有死谁百年,寿蹠不博夭回贤。
嗟哉泽民卧幽阡,光气不没珠藏渊。
桐庐县桐君祠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六七、《攻愧集》卷五五
荆州多荆,蓟州多蓟,豫章以木氏都,酸枣以棘名邦。
兹邑以一桐之大,垂盖如庐,古有隐者采药求道于此,或问其姓,则指桐以示之,人因称为桐君,故桐江桐溪、桐岘皆以此得名。
既以为县,又因以名郡焉。
大溪澄澈横其前,又一溪出天目,至此而会。
一山岿然耸于溪之东,林樾秀润,号小金山
上有祠宇,肖君之像,盖一方之绝境也。
婺州贰车詹君乂民以书来曰:「家本严陵郡中,慕桐君之高风,来寓邑下。
念古祠之芜废,思有以兴起之,未能也」。
邑尉赵君某公馀为一新之,士民称美,思有以登载传后,求记于余。
昔未冠时,尝侍亲过其下,虽甚爱山川之清淑,曾不能登苍𡿗,以致一觞之荐,徒诵卢公赞元《招仙》之词而去之,至今犹属梦境也。
夫所谓隐者,正欲逃名于世。
严之高士有三人焉:子陵隐于汉,风节最高,而其名终不可泯。
方干隐于唐,又以诗显。
桐君不知为何人,身既隐,而姓氏竟不传,其殆最优乎?
余既喜詹、赵二君之好事,有契夙心,因并书之,俾刻焉。
兵部尚书徽猷阁学士赵公墓志铭1220年9月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三、《水心文集》卷二四、《黄氏日钞》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七世祖德昭,太祖子也,王于燕。
曾孙世恬,四世孙令晙,师友皆名士,虽秉旄节,恭约如寒人。
六世和州防禦使伯骕高宗在国邸,游最旧,中兴久,乃召归,居禁中卜掾堂,以文艺侍左右。
生公,名师𢍰,字从善,补平江府司户两浙转运司属官,中淳熙二年进士第,荐授司农簿大理丞,迁正,将作少监,兼户部金部郎
孝宗念公族家故人子,赡智蚤立,异顾待。
屡奏事殿上,漏常下数刻,所论意合,无不肯可
言:「左右曹度支金仓,各掌邦赋,名类析裂,每有会计,遍走五司,文籍复重,吏出没为奸利,不便;
请立总计司,并钱物一之,弊可绝」。
上大喜,亟命操笔者前;
甫离御榻,已批外行矣。
执政迎劳,惊曰:「何速也」!
防禦丧,免。
于时庐陵名难治,前守比不胜任,选知吉州
治有馀,益施与,减征商十三四,减苗秏十五六,属县解板帐,量留之;
穷乡不幸病死,为给费。
民感其意,即城隍敞大堂分建十一祠,祝嘏荐献,如神明焉。
铸钱以贯数积二三十万。
复选都大提点,取铜廊场矿再变而成,宿逋岁课俱足,赢铜钱数万钧。
著《宝司撮要》五卷。
上尤喜,召为户部郎官,出淮东总领
光宗立,进太府少卿
奏「宜令成闵、皇甫倜入宿卫,问中原形势」。
方蒐除杂役,佐正兵,厚立赏格,激其退惰,拔偏将董世雄、冯琪、庄等三十馀人,事颇有绪。
会修楚州城,多异议。
江西提刑,不就。
提举云台观
秀州
未行,改淮南运判
私铁钱聚淮东数百万,掩遏盐利,八州闭肆逾月,樵苏路沮。
公亟出令,恣民挟私钱交市如其故。
请于朝,用度僧牒、官会、桩积米,收而鐍藏之,尽乃止。
又请造交子,行于江南诸州,稍流通官钱。
第功,直秘阁
盐场官有赃负,既劾治,反为所陷,罢。
太府少卿淮西总领
军人被差擘生券不削本俸,自公始。
游士乞索不厌,毁短公,复罢,提举云台观
除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
司农卿知临安府权工部侍郎,为真,仍兼临安
齐国夫人疾病,待制华文阁,知镇江府,辞,提举兴国宫。
释服,知扬州
龙图阁,赐正透犀以带。
在扬三年,入权工部尚书,寻权户部
既而落权,皆兼临安府
两繁增剧,闲整如平日,人服其难。
时嘉泰末开禧初也。
韩侂胄将北伐,密谋累岁,有闻不敢问,问或不敢答。
公还自广陵,建预防素备八事,且言「今日当以蔡谟之忧为忧」。
侂胄殊不快,言无见从者。
一日,侍从官集侂胄所,公固守前议,声色俱厉,侂胄大骇,故虽以二难倚公,而不能留也。
明年皇甫斌败,郭倬、李爽溃退,江、淮处处戒严。
公由绍兴府庐州,再为工部尚书知临安府,募京畿将兵三千人,衣装等仗皆如大军,蔽浙江而营,以壮军容。
对人说边事,悲愤感激,形于涕泣。
侂胄愈怨,谰者谓其崇饰小信,大声疾呼,自是与公绝矣。
明年侂胄死,起知京口
折价无过㪷二百,琢石示永利
宝谟阁学士,知江陵府制置京湖,辞,未听。
给舍不悦,改直学士提举万寿宫
三为工部尚书知临安府,力辞,学士院无答诏,亦止。
俄复以夏官兼焉。
十馀年中,四知临安府,廋情匿奸,悬见立剖,猝需冗求,趣具曲应,巷夫街叟,夸赞相续,皆曰:「长安门户百万,皆若赵尚书亲履其家。
我曹情伪如山海,非赵尹岂能遍识」。
至今其论犹然。
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郑氏曰:「商邑之礼俗翼翼然,四方所则效,王化所以自京师始也」。
周人合公卿大夫之贤,通治六乡,信厚驯美,横猾消伏。
《记》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王畿,固天子之所自治也。
汉以来,独任京兆尹,彼名豪巨侠,蹙虐贫细,所在布满,非设方略,广耳目,何以迹捕;
不严击断,敢诛杀,岂为衰止哉!
然而智进则德退,术胜则道微,用之殊方,流品亦异。
萧望之张敞材轻,非师傅之器;
公乘兴讼王尊功伐前所未有,名将不及:毁誉之不同若此,亦各以其所试言之也。
公奏:「陛下始缘都城楮贱米贵,牵挽用臣。
今虽楮稍重而贱之源犹在,籴渐平而贵之根自若,惧终不足寄委」。
上不能夺。
解府事,兼详定敕令。
连自乞退十馀疏,言者因曰:「可许矣」。
遂归吴。
凡五年,然后以宝谟阁学士提举万寿宫
提举之二年,嘉定十年也。
其二月初八,薨于私第,年七十。
初,秦国夫人生公而终,忆念至老,常涕泣。
奉齐国孝敬,公休私佚,清早深暮,无不在侧,饮食寒暖必营护。
与弟师弇笃爱终始,有无多少必均壹。
遗命「善事叔父如吾在时」。
淑人蔡氏,先公卒。
子希苍,某官保义郎
希虞,早卒;
希祐,某官。
二婿,杨训,某官;
詹乂民,某官。
孙曰添孙,某官;
老,某官。
孙婿曰莫幼成,某官。
四月庚午,葬吴县长洲乡鹿山。
余与公同淮漕,同总领,希苍再从余金陵,自公殁,即遣客候余,阅数年不倦。
余欲附公于、尊之次,而本朝宪令平,无前世轻重之患;
钱唐民俗愿,无京兆悍强之习;
然则公之材智,容有不尽施者也。
铭曰:
公遇孝宗,冠阼方初;
策画云兴,毋疾少徐。
自浙北、南,暨淮东、西;
众大之居,独以能
有渐农鳸,有赫冬卿
八座尚书,五繇尹升。
北伐大议,为时力争;
谁云忤触,籍甚其名!
材品素分,物论先具;
岂如王尊,歘毁忽誉!
毁勿与门,誉勿与邻;
惟孝及友,燕尔后人。
嘉定十三年九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