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毕豫”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赵道源秀才为僧书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九、《方舟集》卷一○
赵君足下:昨袖诗见访,对坐客读诗,知欲祝发为浮屠。
事垂成,欲谋于仆,谓仆有学校一日之知,故不远三舍地以来,仆可无词乎?
甚矣,足下之未喻也!
伐国不问仁人,斯言何为至于仆哉?
仆为人师,以行道解蔽为业。
成都时,足下所闻仆教诸生以何等言语,乃欲相望以此乎?
仆固未尝绝浮屠氏,而不知有其说也。
特以朝儒而暮释,绝先世之祀,信汗漫不根之说,以流为苟且幸免之民,如足下者,仆所深讳也。
释迦氏复生,亦将绝足下而不友,况仆乎?
足下家不至饥寒,有田舍作业,父母止一子传世,教之为儒,亦骎骎乎成矣。
不幸父母死,便欲裂冠而髡,毁服左衽,以败父母所遗之发肤,废赵氏之后为馁鬼,可乎?
足下无乃丧心失志而错谬至此乎?
仆观足下举止语言,不至是也。
父母死,只身不堪,人类中多有之。
贵人子者,以能竭力负薪,任父母之责为孝。
乃欲宅心事外,自逭其死以去,将遂作佛度世乎?
将逐逐而群,碌碌而游,与庸者曹居族处,如今之僧也?
足下年方二十馀,诚能自悔,以卒儒业,娶妻有子,以无废赵氏,然后徐议之未晚也。
退之之于贾岛鲁直之于俞清老,皆返释为儒者。
毕豫承议弃祠牒,再长发,入学与仆为同舍友。
泾已具祠牒欲去,仆留之学校三年,今登第,方娶。
此近事,足下知之,不待仆言。
数日前,吾友王迥有书云成都朋友多劝止,至力争不能回足下之意,乃翻然以来见仆。
足下非寻常间谬人,何可不徐徐思之?
宋故朝请大夫通州太守董公墓志 南宋 · 毕豫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
绍兴丁丑二月己酉右朝请大夫、知通州军州事董公卒于官,九月丧归,两年三月壬申克葬于里之龙溪,乞铭于朝士大夫。
铭未至,议以表墓上,而先挝左文林郎毕豫之状,刻石纳诸圹。
公姓董氏,名时敏字彦修,饶之德兴人
曰操、曰森,公二世祖也。
曰鸿,赠中奉大夫,曰余氏,赠令人,公考妣也。
公年十四补县庠,继贡辟雍,通礼经,为太学上游。
驸马都尉石公端礼雅闻其名,以堂妹妻之。
用戚里恩,及贡登进士第铨衡为选首,授迪功郎,调江之湖口,差掌守禦同机密文字。
用军功,改宣义郎,知湖之乌程
金人犯顺,公力保障,湖城独全,以功知婺之东阳
俄易赣倅,赣有洞獠,聚党猖獗,调兵者首鼠不敢进,公锐然出。
敌贼谋害公,流矢中御者,公进兵不已,贼乃效顺,民赖以安。
丁父忧,起为纯州
民乐其德,至绘像以事之。
继为鄂州,终更除忠州
忠累政摄职,蠹弊丛委,公悉埽除。
就任移通州,转漕运使,不赴,以疾卒。
年六十有九。
初娶张氏,无子,葬新营。
再娶石氏,西秦王之七世孙。
有子二:知古、知节。
知古,右迪功郎
知节,将仕郎
女适星源胡棠。
孙男女合五人。
呜呼,公处庠序为醇儒,居乡䣊为善士,任州县为循吏,履熺危为烈丈夫。
历事三朝,律身无玷。
以全德寿考终始,宜有以绍后世,乃系之以词。
词曰:佳城郁郁兮龙溪新迁,后负以兑兮震峙于前。
巽源癸流兮中横湛然,秀气融结兮地灵发潜。
双剑相从兮永安九原,质此乐石兮何千万年。
按:同治德兴县志》卷九,同治十一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