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史松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重脩双流县学记 南宋 · 梁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二、《成都文类》卷三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老、佛二氏,人皆敬畏之,无贵贱少长。
其徒欲广其居,摄衣扣门,应者无吝色,运土木,供资粮,指期而成,若无甚难者。
至于吾儒之有学,学之有宫,诚欲加葺焉,近在吾党,率之惟艰,岂吾夫子之道,不以祸福贻人,故世之敬畏者,不若老、佛氏之加厚哉!
今夫学其道,诵其言,用其教,皆学校之所从见者也。
视漏弗填,忽倾弗支,将以是责农、商、工、贾,可乎?
士必严其乡校,盖己事也。
有司者治之,已足深愧,告之而弗从,其人可知矣。
推此慢心,示其子弟,易世之后,性习庸鄙,不得与士并列,其祸可胜既哉!
史君松老双流踰年,士民益安其政,独邑之学距治舍百步,而庳陋欹侧,剥蚀荒毁,邑大夫士以至日奠谒于先圣,相顾骇愕,请于令君,愿合私财新之。
令君用其请,鸠工合材,督视其役,浃岁而毕事。
若殿若堂,若廊若庑,焕然更新,与昔之所见大异矣。
夫园囿陂池,楼观台榭,人之所以自娱者,孰不先焉!
君顾不暇问,于吾儒之乡校,则汲汲然兴起之,而邑大夫士视所当为,不待告诫,必尽其力。
易衰陋之风,返全盛之观,使后生子弟,得于观瞻,因文以脩其实,因教以起其行。
斯役也,不特令君之贤,知所先务,亦以见乡俗之美,知所崇尚也。
御劄问蜀中旱歉画一回奏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五、《文定集》卷四
臣准御前金字牌,降到御宝实封劄子,伏蒙圣慈以问蜀中缺雨不甚,有妨秋成否,倘为旱甚,当作如何救济,令臣详具闻奏。
臣遵禀圣训,谨具画一如后。
一、成都府路军,惟成都府九县今岁大熟,其他虽丰歉不齐,互相乘除,亦可仅得中熟。
惟是绵州旱甚,田苗不实。
臣曾问权绵州李蘩何以为计,李蘩云本州有常平米一万石、钱一万贯,若更以钱籴米,可以添助赈济。
伏乞睿照。
一、诸州通判系主管常平官,正是奉行荒政。
若官不得人,虽有钱米,未必实惠及民。
契勘绵州通判邓权,以丁父忧去官,本路转运司先拟差右朝散大夫王会替邓权吏部尚未放行。
但王会不甚晓事,嗜酒多病,难以倚仗。
窃见左奉议郎王惇诗,详练世务,勇于为义。
顷者萧振四川制置使王之望总领,惇诗皆在幕中,多所补益。
右通直郎云安军使、兼知云安县任忠臣,清介有守,吏事疏通。
右宣教郎、知成都府双流县史松老,精力强敏,奉公守法。
伏望圣慈于此三人内除一员,充绵州通判,填邓权缺,必能举职爱民,仰称圣明宽恤之意。
如或吏部已差王会,即乞将王会别与差遣
一、臣伏见利路剑州旱歉又甚于绵州,目今米价每石钱引十二三道,如武连县已自绝市无米。
臣尝问剑州通判宇文绍奕本州利害,绍奕为臣言蜀中诸州如利、阆、绵、梓等处屯驻军马,并从官中应付钱粮,惟是剑州马总领所令本州自行和籴,夏秋两料粮六万八千馀石,马料二万六百馀石,系以人户家业钱均敷。
总领所支到籴本米每石钱引六道,马料每石三道,又更高折绢估,以目今时值计之,民间不得半价,至于搬运输纳之费又在其外。
剑州夏秋正税不过米麦二万四百馀石,而和籴乃加数倍,如今年民间乏食,虽使有钱亦无从得米。
剑州近处地名水口,系通水路,顷年曾于水口置廒收支。
今若选委官员,以籴本钱就丰熟去处收籴米斛,于水口贮积支遣,可以宽减民力,赡给军粮,实为两便。
臣窃谓州县灾伤,虽合纳常赋亦当减赋,岂可重赋之外,更此重困?
若不及时拯救,民何以堪?
臣已为新除总领查籥详言之,若查籥到司之后,必有措置,伏望圣慈更赐行下总领所相度施行。
一、契勘县令职在字民,剑州梓潼县号为繁剧,其知县右宣教郎任劭瞻视不明,心力短浅,职事旷废。
臣曾问通判宇文绍奕,如何本州都不理会。
绍奕云本州累曾申转运司,乞依条以县之繁简,令之能否,随宜对换,转运司久未行下。
臣窃谓以繁简对换,虽古人所常行,法令具载,然其实不通。
只如虽是小县,事简而知县有能,则州郡与百姓皆欲其留。
若度众人所欲留者而以不能之人代之,亦于人情不顺,是以所在往往难行。
伏望圣慈将任劭别与差遣,令本路监司公共举辟廉平强敏之吏充梓潼知县一次。
或于王惇诗等三人中差一员知梓潼县事,亦乞自圣裁。
一、契勘成都府路水田多,山田少,又有渠堰灌溉。
潼川府路多是山田,又无灌溉之利,今来秋收微薄,米价渐贵,民已艰食,伏乞睿照。
一、夔路最为荒瘠,号为刀耕火种之地。
虽遇丰岁,民间犹不免食草木根,实又非潼川府路之比。
今岁旱歉,如夔州每常米价止是钱引五道左右,今已是十道以上。
梁山军广安军虽颇丰熟,又不通水路,止可赡给本军。
伏乞睿照。
一、契勘四川州县,曲折不一,但得米谷流通,价值平和,可以接济,待得来岁麦熟,庶几不为甚害。
而所在往往患于无钱,束手坐视,莫知为计。
欲望圣慈特赐详酌,支降度牒五六百道,委付官司出卖,于丰熟去处收籴米斛,却量度多少,于荒歉州县出粜,拘收价钱,听候朝廷指挥发纳。
如此则既得米斛,可以平物价,济民食,又为朝廷变转得度牒价线,官无所损,民被其惠,实为利便。
缘若降度牒到得四川,已是三四月之后,不能及事,今来所请,如蒙施行,乞指挥于急递中先次行下照会,即所委官司可以且将其他官钱支用,趁时收籴。
一、诸州常平司钱米,往往州县缺乏,那移借兑,虽官司点检符移取会,止是文具,皆非实在之数。
今欲分委晓事官员,体访考覆,取具的实见在之数,以备赈济。
伏乞睿照。
一、臣窃以州县之事,全在官得其人。
其间有尽心职事,惠利及民者,为朝廷所知,则益自勉励,其馀亦皆向慕。
所谓有功而见知则悦,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也。
臣窃见知果州赵不拙,遇事不苟,见义必为。
到官承水旱之后,竭力抚字,发仓廪以赈之,作糜粥以会之,治疗其疾病,收瘗其死亡,每事亲临,各有条理,在今日州县中未易多得。
窃恐圣慈所欲知者,伏乞睿照。
一、臣今来所条具止是以见闻所及,先次具奏。
若别有合行事件,臣当接续奏禀,伏乞睿照。
右谨具如前,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