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云溪居士行状绍兴十三年九月十五日 南宋 · 华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六、《云溪居士集》卷三○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七八
惟华氏其先盖出于卨。
二十九世微子归周,开国于宋。
又八世至于戴公考父,食采于华。
子孙以邑为氏,世为宋卿。
仕两汉魏晋,爰及江左,遂为世家。
其后或仕或隐,数百年间未有显者。
至先君复以儒术有家,经史诸子与夫阴阳方技之书,罔不口诵心维,未始须臾废也。
及登仕版,颇有经世志。
元丰末,尝献所业于朝,召试太学博士,会革试法以奏举,中书舍人孙公、国子祭酒丰公即以先君应诏,两上不报。
先君平生亡所嗜好,惟喜读书,至老不倦,故能力考前圣之微言,深究昔贤之书画。
发为文章,诸体兼备,虽诗与词皆有典则,非雅言不载也。
其书则真行草隶率尽其妙,小篆尤工。
作吏州县,奉法循理,以利泽民物为心,不为奇以贾名,故亡赫赫显功,而所至称治。
纠曹营道,平反居多,赖以免于死者甚众。
鸣弦洛邑,化务恺悌,嘉禾甘露皆致其瑞,四邻五邑有蝗害稼,而独不至其境,考课为京西第一。
为郡漳南,政尚中和,惠民以德,驭吏以严,革诸刹主者请托之弊,易之以公举,探筹而补。
期月之间,州以大治。
然卒不得乘其时行其道于天下,识者咸惜其不偶,而先君未尝以为意。
呜呼!
先君已矣,所可传者惟文。
初成念欲镂板行于世,每以奔驰薄官,汩没簿领,未遑编缀。
比缘待次里闾,遂得裒集遗文,躬自书校,几四十万言,离为百卷。
傥非宗工钜儒为之冠序,曷以传之不朽!
兹者幸会枢密资政楼公来帅会稽,敬以先君之文求序焉,获遂所请。
柳公权唐之伟人也,当时大臣之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
今先君之文,得枢密公为之序,亲染翰墨,光耀简策,垂之无穷,而初成区区积年之志,一旦获伸,不特无愧于唐史臣之言,而先君亦足少慰于地下矣,岂不幸哉!
谨并以《扬子法言训解》一十卷、《书说》三卷、《会稽览古诗》一百三篇,《小词》一卷,《会稽录》一卷、《哀文》一卷,镂之于板,以广其传焉。
绍兴十三年癸亥九月望日,男右朝散郎、新差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赐绯鱼袋初成谨书。
云溪集表绍兴十四年六月 南宋 · 华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六、《云溪居士集》卷首、《皕宋楼藏书志》卷七八
臣初成言:伏睹明诏,搜访书籍者。
窃以藏在私家,业久虞于失坠;
迨兹盛世,书方切于裒蒐。
十行烂云汉之章,六丁谨雷电之敕,束帛有贲,輶轩载奔。
发孔壁所藏,尽禹穴之探。
残编蠹简,片幅断碑,煌煌乎盘盂之铭,矫矫若钟鼎之字。
下为稗说,上极皇坟,莫不稛载而来,肩摩自列。
群言入奏,不惟汉牍之三千;
秘府遂盈,何止唐卷之八万!
曲尽古今之目,大增文物之光。
宜臣激愞气于衷肠,永孝思于手泽。
顾惟家学,难冒天聪,臣初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臣闻剖楹发书,言徒遗于子壮;
在枕置藁,上繄待于时明。
事则殊涂,诚终共贯。
巾箱旧矣,卷轴纷然。
锁钥一开,湛凝尘而尽去;
缨冠再拜,疑遗墨之未乾。
怀慨移时,想见平日,或训过庭间之授,或侍执烛际之成。
因欲传家,傥能垂世。
深道远,惧将泯没而无传;
风动云兴,欣值作成之有道。
勉思自竭,冒昧上陈。
恭惟皇帝陛下汤圣日跻,舜德天合。
至仁曲被于动植,大孝足通于神明。
庆明良千载之逢,巩祖宗万世之业。
政刑振起,号令兴行。
卧鼓櫜弓,固已扫除于氛翳;
横经讲艺,又将黼藻于太平。
衣冠之属群趋,弦诵之声四合。
如先臣镇生于远俗,起自诸生
系志斯文,当哲皇、徽考朝尝有述矣;
召试博士,如孙觉、丰稷辈更推挽之。
既艰远业之图,尤重空言之托。
丘山仰止,曾毫末以无遗;
日月行焉,苟容光而必照。
臣是用载在方册,悉上送官,虽未能裨丁部之多,庶几尘乙夜之览。
野人属意,献徒效于美芹;
先臣有知,忠尚期于结草。
今有先臣《云溪集》凡一百卷,《扬子法言训解》一十卷,《书说》三卷,《会稽览古诗》一百三篇,并《目录》,二十五册,谨缮写随表上进。
干冒天威,臣无任瞻天望圣战慄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
臣初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绍兴十四年六月日,右朝散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赐绯鱼袋臣华初成上表。
云溪居士集跋绍兴十三年九月一日 南宋 · 华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六、《云溪居士集》卷三○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七八
先君遗文,有《云溪集》一百卷,《扬子法言训解》一十卷,《书说》三卷,《会稽览古诗》一百三篇,长短句一卷,《会稽录》一卷,并附见者《哀文》一卷,定为一百一十有七卷。
孔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先君富于艺能,颇有经世志,徒以不苟合,世莫有知而用之者。
其间虽或用之,亦不甚力,要惟不能深知之故耳。
为郡漳南,未几而没,呜呼悲夫!
漳南所欲设施者且犹未尽,而况生平之所欲耶!
求之行事,固已不可多得,所从托于不朽者,惟空言而已。
今取世所通知者,不过《神功盛德诗颂》、《书说》,尝献之先皇朝,与夫《会稽览古诗》,近稍流布于士大夫者。
自馀方藏之箧中,日月寖远,卷帙散漫,其能免摩灭者几希。
夙夜用惧,柰何遗孤人地凡冗,念非雅借于名公钜人,则无以增重其价,而铿鍧震耀斯人之耳目。
属者枢密大资楼公来帅会稽,敬以遗文冠序为请,乃蒙矜从。
仰惟文章翰墨妙绝一时,将令来者失声叹息,诚不待披先君之文,而先君之志可知也。
呜呼!
盛与乐道人之善,非公殆不能与于此,是用镂版而传之。
然纸墨具也,其文四十馀万言,缮写抑未也,重念弗躬弗亲,则无以称平昔之勤,而伸罔极之报者。
若夫体制,则初成不当言及,已见于枢密公冠序矣。
至于世系之远近、出处之前后,则有墓状云。
绍兴十三年九月旦日,男右朝散郎、新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赐绯鱼袋初成谨书。
丞相洪文惠公适神道碑嘉泰元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四、《平园续稿》卷二七、《盘洲文集》附录、《洪文惠公行状》附录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公姓洪,系出共工氏,后避仇以洪易共。
三国有庐江太守矩,唐有集贤学士孝昌,五季自歙徙饶州乐平,又十世始归鄱阳,隐德田庐。
至公高祖士良力教子孙以学,爱滃港山川而置仓焉,命其子曰:「他日葬我仓下,青紫当不绝」。
后十六年元丰乙丑,孙彦升果以进士起家,事徽宗,历三院御史,至给事中徽猷阁待制,遂为大家。
公之曾祖讳炳,赠少保
纪国夫人何氏。
祖赠太师、郑国公讳彦先给事弟也;
鲁国夫人董氏,后徙乐平洪源
父皓,政和乙未进士,仕至徽猷阁直学士,赠太师魏国公谥忠宣
魏国夫人沈氏。
初名造字温伯一字景温后改名适字景伯
幼颖异,日诵书三千言。
忠宣公嘉禾司录应选使朔方,公年十三,已能任家事,率五弟三妹奉祖母及母避乱归饶。
母亡,复过嘉禾,食忠宣之禄,日夜率长弟文安公遵、次弟翰林学士迈种学绩文,至忘寝食。
用父出使恩补修职郎、监南岳庙,调严州录事参军、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
绍兴十二年,与安公博学宏词科
宰臣进呈所试制词,高宗曰:「父在远,子能自立,可嘉,宜与升擢」。
遂除敕令所删定官
后三年,翰林公亦中选,由是洪氏文名满天下。
左宣教郎,入秘书省正字
才数月,忠宣公归自朔方,以忠言忤秦丞相,斥补乡郡,公亦出通判台州
将满,而忠宣散官英州,台守观望,拟弹公文纳当路,转示言者,以为风闻,坐免官,往来岭南供子职。
阅九年秦薨,忠宣北归亦道卒。
服阕,起知荆门军,公才智有馀,临民惠爱。
二十八年应诏上宽恤四事,凡公私以例取民钱岁数千缗悉除之。
郡久为盗区,大比士附江陵试,解额仅存五之一。
公作成日众,乞自辟试闱,稍还旧额,继有登科者。
改知徽州,会鬻官田,监司慕赏迫州县,公独宽之。
初至,讼析产不平者纷然,公曰:「此吏求赂不印关书之过也」。
命人户毋问早晚赍书庭下,立为印给,其讼遂绝。
为政得要类此。
范文穆公成大来为户掾,公一见知其远器,勉以吏事,暇则商榷著述。
自是范公宦业文章高一世,每德公云。
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会文安公守平江,易江东路。
尝兼提点刑狱,盖乡部也,持正不私,风采振厉。
三十二年,车驾视师金陵,公因朝觐言:「本路昨旱荒,民逐食淮甸,复困虏兵。
今虽怀归,而田产官已斥卖,不则给佃,乞断自二十八年后,许业主若子孙用估价赎还」。
天语褒饰再三。
翰林被命迎使客,上曰:「洪皓三子皆可用也」。
公于是历陈边防、民兵、积粟、赈民等事,朝廷益知其才,除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孝宗即位海州解围,符离用兵,供亿繁夥,公心计周密,暇裕如平时。
会有旨犒海州之师,镇江及武锋军有实在围中而不与名,公比附倍给。
以便宜招纳海道逃卒,归之督府,归正者接踵而来,或无以赡其家,因公奏乃计口添支。
公谓官以总领淮东为名,而财赋实隶浙西江东,乞以两路入衔。
后公登二府,竟行其说,迄今便之。
隆兴元年,就迁司农少卿
明年贰太常,兼权直学士院,又兼权礼部尚书
上初讲郊祀,公乞进胙德寿宫,及改定乐章,汰乐工冗员,人谓礼与时两得之。
七月文安公西府,公即求去。
上遣使赐茶,谕令安职。
寻因夜直右正言尹穑召对,上称公温粹,文词有用,论事可观,先颇睥睨公,知上眷乃已。
九月,除中书舍人内直如故。
汤丞相思退侍御史晁公武论公草麻无谴责语,公亟请外。
上曰:「公武言卿党思退,朕谓平词,出朕意」。
固却其章,仍徙户部侍郎矣。
方羽檄交驰,书诏填委,或夜召,或细札咨访。
公独当内外制,时时奉诏言事,如乞防虞海道,降诏亲征,多契圣心,大用之意已定。
虏既讲好,首命公为贺生辰使,虏遣同签书宣徽院事高嗣先接伴,自言其父司空有德忠宣,相与甚欢,得其要领以归。
乾道元年五月,除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
大臣奏翰苑不应下兼掖垣,上曰:「洪某在后省振职,欲其整顿纲纪耳」。
秦埙予祠,公执不可,上径批依奏,封以付公。
明日赐对,宣谕曰:「卿论秦埙甚当,虽朕意所向,不可行者,第言之」。
巫伋被召,余尧弼复职,莫汲密院编修官,公皆缴奏而止。
又奏免外制,上曰:「执政有阙,朕当用卿」。
公因缴马监良辅转官,乞令大臣讨论赏典。
上极称善,且曰:「卿且执政,自可讨论」。
六月,遂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上谕参政钱端礼、虞允文曰:「三省事与洪某商量」。
西府始同班奏事。
公赴德寿宫谢,高宗曰:「上议用卿,吾谓从官中无踰卿者。
况卿父精忠,古今所无,顷欲登用,阻于秦桧
今卿兄弟相继入辅,此天报也」。
八月,以左中大夫参知政事
十二月,拜通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公自签枢旬月入相,感激异知,任怨革弊,以诚实不欺为主。
人才可用,疏远不弃;
不然,虽亲旧弗予。
上每称其心存公道,进拟无不当。
公奏:「中书舍人蒋芾语臣无事可缴,臣答云凡降旨云特者皆非法,今一切无之」。
上曰:「芾亦及此,且谓特旨宜审」。
公奏:「陛下动成宪,愿思言,益崇圣德」。
上曰:「朕与卿等共守之」。
驾幸白石教场,阅三卫军马,公前奏将帅有潜蓄鹰犬备狩猎者,上即呼诸将戒谕。
初议召见郡守,观其能否,公言:「旧惟见阙赐对,今乞勿拘阙远近,并令半年前奏事之任」。
遂为定制,二千石得人矣。
公自执政即奏减机密房吏,三省密院毋留额外人。
承旨谢褒者力乞存留四人,其子在焉。
公怒,取旨编置政府久不治吏,上欣然以为允。
户部事有稽慢,公追主令治之。
侍郎林安宅上章请罪,既又欲给度牒千道付广东,期一季尽鬻。
公请减半,仍戒科扰,安宅滋不悦。
马军乞牛皮五十馀万为马甲,御前抛买五万,工部别得旨市十三万。
公奏数多限迫,上曰:「军器所妄计,是使人杀耕牛也」。
第买一万而已。
中批朱彦宗婺州,公言:「此资善堂翊善朱震之子,虽可与郡,然彦宗娶潘氏,乃婺州长公主家」。
遂改泰州
二年,殿中侍御史张之纲陈宗霖当与差遣,而潜附所厚华初成于其中,公发其奸。
上视初成履历曰:「屡放罢,又尝停官,且年已及,岂应与郡?
卿敢及台谏,可见无私,朕终夕为之喜」。
刘贡初除监察御史公赞得人
会术士薛言中子为人求官于枢密使汪澈,汪送有司,上未知也。
早朝,上称能治钱塘寄囚,已批出迁殿中,公与执政及薛言中事,且云除书未启,当封还。
上曰:「卿等如此无隐,向来宰执所无」。
之纲寻以忧去,遂罢。
方士皇甫坦谒公,公薄其礼,怒云云。
公责之曰:「君诚有道,胡为出入宫禁,妄谈祸福耶」?
明日,公奏:「通国以神仙待,陛下谓何如」?
上已知公责,笑曰:「颇能布气治病,昨日宫中赐酒,醉语已无伦矣」。
公既叠忤言路,林安宅谏大夫,或劝公引避。
公曰:「吾与安宅异同,国事也。
上知吾忠,岂可患失,逆为去就乎」?
春霖,公引咎乞退。
上曰:「春自多雨,卿第安心」。
安宅遂与台官合辞论公,上不听,安宅至家居待罪,公亦力请。
上不得已,三月辛未,除公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谓参政叶颙曰:「宰臣奉法守公,诚实不欺,无如洪某,重违言者耳」。
不数月,起知绍兴府、浙东安抚使,治得大体,复勤小物,军民安之。
阅岁有半,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翰林西掖,上语之曰:「贤兄三请祠,姑听暂闲」。
公素不营产业,自归,得负郭地百亩,因列岫双溪之胜,复置台榭,引水流觞,种花艺,命曰盘洲
一椽一卉,题咏殆遍。
安居十有六年,身名俱荣,子孙满前,近世备福鲜及公者。
淳熙十一年二月辛酉薨于正寝,前自撰遗表上之。
享年六十有八,爵鄱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二百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
初赠特进,诸子遇恩累赠太师、魏国公
娶沈氏,太学博士松年女,追封魏国夫人,母夫人之侄也,先公五年薨,葬郡东南四十里徐村之原。
公为墓铭,效汉人立双阙,因自作小传,俾后人刻其上。
明年三月甲申,诸子奉公柩合葬焉。
男九人:长槻,朝请大夫、新知赣州江南西路兵马钤辖
次柲,朝请大夫、新知南剑州
槢,早亡;
𣘀,朝散郎、新权发遣长宁军
灌,朝请郎、前军器监主簿
桴,故承事郎
楹,朝奉郎、新知庆元府定海县
槺,早亡;
梠,通直郎、前权签书荆门军判官厅公事。
女三人:长早卒;
通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许及之子,前卒;
朝散大夫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薛绍
孙二十四人:倬,承议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俨,故承事郎、知常德府龙阳县
奉议郎荆湖南路提举茶盐司干办公事
偲,承事郎、新知江州瑞昌县
傃,承事郎
辅,承务郎、新提领建康府户部赡军酒库所干办公事
侨、俣;
侃,承务郎、新监建康府户部大军库门;
傒,承事郎、新权签书汉阳军判官厅公事;
传,将仕郎
佃、僩、仔、俅、俭;
俦,承事郎、新监无为军昆山镇
伉、俊、仁;
俶,承务郎
佑、儆、倓。
女孙十二人:文林郎、前广南西路转运司主管帐司杨汝明修职郎、新无为军巢县主簿权当国,通直郎两浙东路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张履信,乡贡进士陈洋,承务郎张燧,将仕郎邢谔,将仕郎王待问进士高俶,迪功郎、新信州弋阳县尉王元春
馀在室。
曾孙男五人:、蕴、蔺,将仕郎,𨘏、荀。
女一人。
公器业早成,与人交诚实无浮礼,文华天赋,济以力学,步骤经史,新奇富赡。
兄弟鼎立,自成一家。
罢政后,论著益多,四方传诵。
有《盘洲集》一百卷。
耽嗜隶古,为《纂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屡加删润,合为一书,将踵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赵明诚而下弗论也。
某早与文安翰林同朝,公由常平入对,始识公,又尝与赣州为僚金陵,故其子孙以副枢许甥状请碑墓道。
先是太常文惠易公名,文固然矣。
壬辰夏,予奉祠过饶,连年水旱,流移系道,公宗支繁庶,或不自给,人人言相君赒我,且及恤贫已责事甚详。
夫家居均惠若此,在公固可知矣,遇荫补,舍长孙,奏表弟沈自强,酬渭阳之恩,命下乃知,是皆宜书。
铭曰:
思文孝宗,云汉章天。
有臣洪公,优于代言。
孝宗神武,志平丑虏。
公践帷幄,言整军旅。
帝方克勤,如日运行。
公总众职,甚称上心。
帝惟至公,天无私覆。
相业伊何,才能是授。
谋皆予,德惟乃知。
周旋二府,仅越三时。
保釐东郊,注想未替。
归心浩然,何待奏计。
荣名燕居,十有六年。
为而不恃,五福天全。
烨烨斯文,振振厥后。
诗以声之,公乎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