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皇帝封禅书 北宋 · 孙堪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六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九四
圣宋受天眷命,皇帝绥保万邦,治定德隆,迩治远同。
由是圣时耆艾,及公卿臣庶,佥与拜章稽颡,伸道封禅;
而皇帝过谦厚损,罔迪俞允。
诏闻率土,而神人胥慊。
草莽贱臣堪谨俯酌庶恳,上稽古训,昧死作《封禅书》一篇,虽不足以敷衍洪烈,启迪盛猷,庶发挥下诚,赞畅能事,臣之志也。
其文曰:邈乎!
天地权舆,絪缊混茫,分苍判黄,品物用章。
于是庶类之宗,胶轕旁充;
嗜欲之氓,布濩交争。
充不已必荒,争不息必伤。
荒则愆伏作而颢气亡,伤则狂暴煽而生类殃。
惟天地也,能品物之生,罔克异类之底宁;
能黔庶之昌,罔克彝伦之自章。
越乃历选列辟,辅其宏纲。
《易》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裁成之猷罔爽,然后命无忝也;
辅相之范克笃,然后功聿成也。
丕命元功,允著既从,于是有登封以助高焉,有封禅以报厚焉。
稽厥靡他,所以告骏命也,所以告懋功也,所以鉴后嗣也,所以答灵祉也。
茍非至德厖鸿,淳化沕潏,同符天休,合节地宜,奚拟议之敢乎?
惟皇上帝,厥灵孔烁,匪谆谆其令,而晰晰其符,故当命者储嘉瑞,违心者极妖灾。
肇自生民,君宇内以敷治者,虽皇王殊厥谥,远迩异厥轸,稽所以克荷景命,允简帝心者,罔不曰仁义礼乐而已。
是以二帝之懿,三王之辉,虽禅代有殊,质文相贸,罔不恢淳仁以怀物,廓正义以干邦,贯大礼以条上下之宜,盈至乐以结士民之爱。
然后风声踵武,获参两仪,逖违心之妖,萃当命之瑞。
姬周既逝,又駮古昔。
握图启极者,鲜不峻惨酷以绳众,渎威武以慑远,奋烦谲以立宪,任巧锐以周行。
故仁义之休,礼乐之淑,稍芽于两汉,骤委于魏晋,凋落于齐梁,枯槁于周隋,暂斸于巨唐,寻剥于五代,其未醇而复也如是。
然犹有乘小康而展盛礼,据浅惠而冒洪威
相如颂于前,班固赞于后。
呼寿之徵,庆于世宗
宫阙之祉,耀于光武
稽其所以兢勤济众,阐宪轨物,垂诸圣世,胡其相万欤。
大宋之道,昭晰前古,盛德宏功,春熙日融。
始则伸九伐,平多垒,建王业也;
后则缉庶政,谐万邦,举彝伦也。
是故黄钺初指,则犷者革,慝者沈,篚厥所以昭周武也;
洪恩渐被,则尪斯起,昧斯辉,惟天所以穆唐尧也。
洎皇帝诞缵丕图,继陟元后,雨露之所丰濡,日月之所委烛,靡不偃息休光,弥纶至泽。
晔晔煌煌,虽幽必彰;
汪汪洋洋,无远弗滂。
犹复惧古典之未敷,叔弊之未祛,由是训罚戮于古刑,夷惨酷也;
偃铩戟于灵台,荡威武也;
笃宪章于简易,涤烦谲也;
俊乂乡遂,刬巧伪也。
于是刑清而民益和,兵偃而道益隆,宪简而俗益醇,贤进而官益举。
至则树仁义之根而复植之,振礼乐之绪而再畅之。
俾九有之黎,餍饫乎淳仁之濡,栖迟于正义之纪,条畅乎大礼之绪,郁穆乎至乐之统。
至若枭瞷辩给之俗,裸袒文身之群,虽古昔之所不臣,舟车之所罕通,相与稽首阙庭,执贽请吏。
故大化流也,泛滥乎郊甸,汗漫乎要荒,涤荡乎戎夷,浮沈乎覆载。
遐考在昔,舜之尧,禹之舜,相袭也;
汤之禹,文之汤,未百世也;
前宪赫曦易驯也,馀德渺漭易沿也,遗氓敦惠易绥也;
然而流殛之罚劳于舜,拜言之屈勤于禹,昧爽之坐役于汤,日昃之思瘁于文。
然后舜启无为之治,禹成无间之誉,汤阐来苏之望,武致尽美之声。
曷若圣宋,宅千古之下风,提千古之弛纲,使淳源清流,解纽复继,化一变而仁义醇,道一反而礼乐同。
乃伻帝之淳,王之方民乎翱翔;
前之惨,往之顽民乎逖迁。
由是上帝时谌,祥符屡彰。
既而乾之精,坤之形,相与络绎八区,荐珍郊灵。
故在上则星纬储休,庆云覃辉,甘露荣光,雾散雨霏;
在下则灵芝林峙,醴泉波委,羽毛鳞介,更诞厥美。
咸瑞牒之所阙标,前史之所罕闻,炳烁简编,卓出古议。
则陟岱宗崇高,展勒成之皇仪,时乎时乎,斯厥时乎!
而皇帝茂谦德之遐芳,损盛业之景炎,稽于众诚,未之果行。
徵诸册牍,非谟明之所存者也。
古语曰:修德以锡符,奉符以行事。
是故鲜爰举,欺之大也;
德至弗图,慢之甚也。
圣王罔从欺而动,靡甘慢而守,宜乎抑厚让之琐节,奉皇穹之宠灵,蒇事庶僚,详礼宗伯,鸣鸾五辂,扬旆九旗,寅亮遐躅,崇配黄轩。
俾嘉声隆震于万世,王猷翕铄于一时,其不休哉!
其不休哉!
臣生长蓬茨,无位朝廷,不宜越次僭履,拟议文宪
然以惠迪典谟,沐浴大赉,仰酌远古,参伦圣世,知有未侔焉。
是敢首陈列辟受命之猷,次叙二帝三王雍容之盛,继道汉晋隋唐因循之治,然后知鼓祥风,振颓基,裁成辅相,非睿圣畴能焕发阐扬,格斯文之昭著乎?
恭以颂声之闻,本诸木铎;
先民遗范,询于刍荛。
则韦褐之间,有其志者,谅可伸也。
故敢奋抉愚忠,述赞典符,然后蹈舞遐方,俯伏俟罪。
惟圣人不以人废言,臣之恳也。
中书诏定大乐名议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文恭集》卷八
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敕,准今月二十一日诏:「敕中书门下:朕闻至乐之大,统和天人,奋雷先闻,万物蠢若。
圣人观象于豫,以崇荐配,百代之兴,咸有制作。
眇观载籍,旁采纬牒,咏功象德,率著荣号。
若颛喾题根英之文,陶虞纪明绍之美,三王殊宪,称谓炳焉。
降及后世,鲜克遵尚,惟东汉命以《大予》,开元自云『唐乐』。
虽距古未远,而雅于言道,希风咸夏,朕所慕焉。
故前诏执事,访图博采。
将以立度出均,考音正律;
谨权审量,备器协舞。
以定本朝之述作,用彰祖考之谟烈。
夫名生于义,义出乎实,名正言顺,然后事成,而礼乐兴焉。
庶几光辉,永畀来裔。
其令两制礼官参稽典制,议定国朝大乐名,中书门下审加详阅,称朕意焉。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臣等谨议曰:臣等贱懵,不足以国朝大乐。
窃寻前志,探观往古,受命而帝,圣功告成,守文之君,治道大备,济斯民于富厚,流至化于洽平,鲜不考合中声,序正雅乐,效法功德,章明祖宗,宣之于钟石管弦,著之于干戚羽籥。
乃复揣称治象,形容德美,度曲以飏其义,立名以统其实。
崇荐郊庙,允谐神人,感召至和,以降嘉生。
《咸池》而还,作者代有,《韶》《夏》《大予》,从来尚矣。
允属熙盛,讵宜旷阙!
伏惟太祖皇帝,谌武而圣,大度且仁,燮伐拯于横流,揖让驭于归运。
平殄僭闰,扫除荒屯,天地号为重开,区夏繄其再造。
一戎底定,万世以基。
太宗皇帝以圣域优入之姿,膺神器传归之重,协承骏烈,绍敏武功。
越人奉图以归忠,参墟衔璧而服罪。
正朔所隔,亦既来同;
文告是加,无思不服。
广英材之教育,盛王官之辩论,审克邦宪,祖尚人文。
俗阜刑清,官修政举,太平之盛,于斯经启。
真宗皇帝,体全上睿,道合至真,昭前之光明,而济之以文采;
化下以清净,而纳之于忠厚。
谨任吏之法,严取士之规,为官择人,程才济物。
规安亿姓,抚和诸戎,荒服遂要于衣裳,老人不识于金革。
符命绍至,封禅勒成,咸秩上下之神,垂矜大小之狱。
仓廪充实,囹圄空虚。
炳焉声明,绝于称谓。
伏惟皇帝陛下,钦明烛治,仁厚好生,躬至德而若虚,求昌言而如渴。
怀柔异俗,休息边氓,继好蹛林,纳附河外,箫匀群慝,弓矢载櫜。
屏弋猎之娱,稀囿游之幸。
升世室之配侑,同戚藩之荣乐。
刑书用其中典,民赋从于薄敛。
积四圣之致治,逮百年之胜残。
山川鬼神,亦莫不宁;
蝝鱼麛卵,皆有常禁。
内蒙德,薰蒸太和。
于斯时也,乐典未章,荣号不立,此有司之失,弗能究宣。
陛下开至明,发深诏,敷求识微之士,逮及承学之列。
求端中黍,造始黄钟,考律和声,稽器定制,五音六舞,各得其准,习隶乐府,以章三圣之功,德莫盛焉。
臣等申被诏书,参定明义,谨按太常、天地、宗庙、四时祠祀乐章,凡若干首,以「安」名曲,寻其义也,岂特本道德政教嘉靖之美,亦沿神灵祖考安乐之故。
名既素定,义足钦承。
《诗》美「率由旧章」,《记》称「孝莫善于继志」,《书》言「惠莫大于安人」,臣等议上国朝之乐,宜名曰《大安》。
乞宣付中书门下,审加详阅。
谨议。
令议定大乐名诏皇祐三年二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四、《玉海》卷一○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朕闻至乐之大,统和天人,奋雷先闻,万物蠢若。
圣人观象于豫,以崇荐配,百代之兴,咸有制作。
眇观载籍,旁采纬牒,咏功象德,率著号荣。
颛喾题根英之文,陶虞纪明绍之美。
王殊宪,称谓炳焉。
降及后世,鲜克遵尚。
东汉命以《大予》,开元自云唐乐,虽蹠古未远,而雅于言道,希风咸夏,朕所慕焉。
故前诏执事访图博议,将以立度出均,考音正律,谨权审量,修器协舞,以定本朝之述作,用章祖考之谟烈。
夫名生于义,义出乎实。
名正言顺,然后事成,而礼乐兴焉,庶几光辉,永界来裔。
其令两制礼官参稽典制,议定国朝大乐名,中书门下审加详阅,称朕意焉。
韩大将军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九七、《浪语集》卷一五
䌷尘编于《史》《汉》,阅君王之行己。
茹千古之沈冤,怅伊谁之一洗!
当秦嬴之失鹿,名雄项而刘雌。
自夫人之一眄,从虎噬而龙飞。
乃若浮缶绝魏,囊沙决楚,拔赵连燕,骈阗帜鼓,兹众人所共见。
音吐登坛,兴亡前列,君去萧追,多奇计出,乃有获于先生长者之论,而绝未睹明君王之臣节者也。
方季入关不王,实迁蜀汉,卒士思归,漼然泮散。
未将之先,夙闻高论。
收失职之三秦,异道闻于子午。
孔费纵而成偾,奇正生于垓下
巍巍乎登汉业之隆,一怒同诸文武,将军之有勋劳,视鹰扬尚父矣。
至若狂巫之相,心石之如,义斩钟离金坚不渝。
亟夺军而莫憾,奚末路之为濡。
盖汉夙有图王之志,而王殊不有汉氏之虞也。
伊青齐之新定,田宗存而未服。
推权道而王之,谁有心于形迹?
鸿沟之讲解,䣙成侯之攸信。
军始罢而还徵,胡后期之为问?
噫!
权臣之谋,岂有典则。
不幸遭焉,坐成罅隙。
蹑足封而猜已甚,西楚裂而事弥乖。
竟袭齐而王楚,遂缚楚而侯淮。
惟势成于骑虎,威已重而身危。
非五湖之得泛,宁前悔于先几!
擅兴者有诛,匪曰兴于兵卫。
谓告反足信,如彭王之踵至。
伤哉!
从中之计,谁闻谁语?
所谓伊人,孰为轻举?
矧狂谋之先定,可为人之劫取!
将吕氏有谋汉之心,曰剪除其牙距。
嗟不用蒯通之言,端有待夫后之知者。
于乎!
仁谊之途,非可觊于战国之王;
三代之风,君乃期于乘时之杰。
中牟用一马而侯,功大见参夷之灭。
繄人事之常然,于何诛于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