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齐天乐 汉册礼鉴 清 · 姚燮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续疏影楼词卷二
云螭天袅文蒲络,乳花四周青绀。
百子宜眉,三商炼魄,冶就天神灵鉴
东宫遗范。
记纳俪通妃,呼朝小监
皇子陂高,昆明蟾影媚秋萏。

谁修尚方秘器,到铜仙铅尽,鸾彩犹湛。
玉册潢波,金枝棣萼,想见铭圭垂紞。
犀奁云黯。
笑蜀苑停空,秦台照胆。
一握银华,虹销龙钮暗。
闭关 明 · 张元凯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余本餐霞客,曾无爱独醒。
蹇修元迕俗,灵鉴自沉冥。
竹帛春云散,荣华早露零。
闭关谁最善,颂酒得刘伶
敬次忠贞公灵鉴庵韵。示本府伯 清 · 赵显命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归鹿集
名山藏史十重封,贤府娱宾百里供。
盛礼何堪叨上席,后昆犹幸蹑前踪。
原泉送派归清汉,列岫如孙仰泰宗。
手拂尘埃看壁板,满天霜露落寒钟。
为丹嵓窆骨祝文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秋声集》卷六
嗟嗟丹嵓,士之翘楚。
学博行修,辞藻相副。
于途之穷,晚乃值遇。
契好笃密,交若平素。
挽致闾塾,冀淑子衿。
渐之摩之,小大有成。
甫及期年,遂以疾告。
医祷弗灵,随以讣报。
金石相期,何逝之早?
玉宸瘗骨,垂殁有言。
生于我馆,死何靳焉。
爰卜左冈,维辰之良。
奠酒一觞,以窆以藏。
用栖尔神,俾后其昌。
伤哉二孤,何恃维母。
母兮何依,爰为择偶。
月有所给,以育以鞠。
诲以塾师,庶其成立。
灵鉴之,啜其有泣。
告会应庙五龙文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具位某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昭告于会应五龙之神:惟神寓迹潭洞,变化渊妙,斡旋风云,上下于天地之间,运力于窈冥不可知之际。
化旱而泽,易凶而丰,以惠吾境内而为元元之赐者,固不少矣。
某是以沥陈恳悃,仰叩朝廷,求贲祠宇,以耸众望,而诚请见从,诏加显号。
今兹祗奉涣命,修吉蠲以致虔,庶几明灵鉴国家爱民之深,不异幽远,而安此庙食,永为福于岁时也,岂不伟哉!
尚飨。
忧旱词四首次周太保 其二 明 · 黄佐
 押纸韵
端居揆天道,回转藉人理。
歌雩泊周典,牺祷怀殷祀。
灵鉴未云集,甘澍难久俟。
皓皓咸池升,浩浩玄云起。
光景方蔽亏,忉怛靡终已。
重阴閟阊阖,阡术多荆杞。
幸此弥天泽,贶我崇朝喜。
鱼龙恣瀺灂,卉木纷旖旎。
骤焉不终惠,昭假竟谁恃。
设醮青词(五)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华阳集》卷三○
受国恩深,莫伸于报效;
阖门口众,更逭于疾殃。
仰衔洪覆之私,虔沥谢生之悃。
伏念臣禀生薄陋,晚岁遭逢。
再仕明时,躐赞万机之重;
累叨睿泽,更沾三族之荣。
去家几阅于四年,携幼殆逾于千里。
卒逃横祸,重反旧乡。
顾庸缪以何堪,皆圣神之密佑。
况缘病苦,尝赖保全。
兹因冒贡于微诚,并用答还于先愿。
伏愿芬芳上达,灵鉴俯昭。
赦其黩犯之愆,锡以安平之福。
宦途出处,已曲荷于厖鸿;
暮境身心,尚永离于障难。
松江宝云寺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九五
顾亭林湖在华亭东南三十五里,湖南有顾亭林,顾野王尝居此,因以为名,具载图志,可覆视也。
其地今为宝云寺
□□法云,在顾亭林市西北,唐时有大长者吴仁约、杨师厚买地于此,立毗尼精舍使坚修。
上士入京请院名,继遂赐名为法云寺
大中十三年庚辰,寺始成,犹未言顾公断碑事。
天福五年,以潦迁寺于南,石晋开运元年十二月十日始毕。
□□之徒二人者,同梦金紫一伟丈夫,云是梁朝侍郎,若有所属然。
明夕,二人又同梦其至,且告以断碑处。
晨起筑旧寺基,果见巨石水次。
引縆出之,已残缺,仅有十四字,曰「寺南高基,顾野王曾于此脩《舆地志》」。
众始骇愕,乃即寺东偏立祠,奉之惟恪。
□乎,鬼神之情状盖难言矣。
弗烛厥理,往往推之茫昧之域。
夫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大传》之辞也。
自其变者而观之,气有所感,形诸梦寐,如闻音声,如见容貌。
而梦则有安閒自梦者曰正梦,恐惧而梦者曰寐梦,二者固不同。
彼用物精多、魂魄强,或有依凭,使人恐惧,因为妖厉,非正也。
顾公自梁、陈、隋、唐、后梁、后唐、石晋,朝代隔绝,死而不亡,发于久幽,无所恐惧,而梦近乎正者也,未可以怪诞疑之。
略考其一二。
西汉冯野王,列九卿,性刚洁。
顾公字希冯,盖慕之也。
晚归陈朝,尝撰《舆地志》三十卷,此云脩志,意即其时也。
陈宣帝时,除黄门侍郎,此云梁朝,不忘梁也。
刘汉尝称天福十二年,以与石晋异,欧阳公非之,此天福五年则唐天福也。
皆有关于寺及断碑,因书之使观者无疑焉。
金陵介甫宛陵圣俞尝有诗纪顾公遗迹,叹其荒寒,亦不及断碑事,盖一时暂游,不暇考灵鉴等记耳。
宋垂拱时,邑人胡彦瑫兴脩其寺。
治平甲辰,始改法云为宝云
淳祐□□、景定庚申,相继营脩,庚申之役最为壮丽。
大元华亭松江
岁逾老,寺多颓圮。
净月师素习台衡教,自霅慈感侍香来归,实为住持,再加整葺。
辛丑七月□风□□□厄,罄捐己资,由中徂外,殿堂门庑,大作新之,不烦化施。
但见碧风雪脊,朱甍穹础,甃饰其垣墉,砥平其涂径,翚飞其□□,□旦其石梁,顿异旧观。
而千石巨钟,舂容叩击,声震四远,诸天人、诸菩萨、圜通大士,应真罗汉,与夫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欢憙,乃庄严其相,蠲供具以奉之,复期忏以祝之,其愿力所充,有以致此。
丁未腊八日净月回来求记。
夫成之难,继之尤□,后之人尚毋忘前劳,益加持守,将使寺东顾公之香火相为无穷焉。
铭曰:
宇宙间万法咸备,比理流通,有一无二。
善教曰佛,妙用曰神,虽若不同,厥理则均。
顾公有祠,宝云是依,发幽著灵,殊途同归。
顾亭之湖,馀润渗漉;
宝云之云,奇彩纷郁。
洒为法雨,普沾妙界,法与理贯,无□不□。
前朝奉大夫、大理少卿牟巘撰,集贤直学士朝列大夫赵孟頫书,资德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右丞廉密知儿海牙篆额。
至大元年五月望日,前住持释净月立石。
至真诀 五代 · 刘海蟾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我为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
照体长生空不空,灵鉴涵天容万物。
太极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谨勿失。
宫室虚闲神自居,灵府煎熬枯血液。
一悲一喜一思虑,一纵一劳形蠹弊。
朝伤暮损迷不知,丧乱精神无所据。
细细消磨渐渐衰,用竭元和神乃去。
只道行禅坐亦禅,圣可如斯凡不然。
萌芽脆嫩须含蓄,根识昏迷易变还。
蹉跎不解去荆棘,未闻美稼出荒田。
九年功满火候足,应物无心神化速。
无心心即是真心,动静两忘为离欲。
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足。
本来二物更谁亲,失却将何为本柄。
混合为一复忘一,可与元化同出没。
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此道易知不易行,行忘所行道乃毕。
莫将闭息为真务,数息按图俱未是。
比来放下外尘劳,内有萦心两何异。
但看婴儿处胎时,岂解有心潜算计。
专气致柔神久留,往来真息自悠悠。
绵延迤逦归元命,不汲灵泉常自流。
三万六千为大功,阴阳节候在其中。
蒸融关脉变筋骨,处处光明无不通。
三彭走出阴尸宅,万国来朝赤帝宫。
借问真人何处来,从前元只在灵台。
昔年云雾深遮蔽,今日相逢道眼开。
此非一朝与一夕,是我本真不是术。
岁寒坚确如金石,战退阴魔加慧力。
皆由虚澹复精专,便是华胥清静国。
初将何事立根基,到无为处无不为。
念中境象须阴拨,梦里精神牢执持。
不动不静为大要,不方不圆为至道。
元和内炼即成真,呼吸外求终未了。
元气不住神不安,蠹木无根枝叶乾。
休论涕唾与精血,达本穷源总一般。
此物何曾有定位,随时变化因心意。
在体感热即为汗,在眼感悲即为泪。
在肾感念即为精,在鼻感风即为涕。
纵横流转润一身,到头不出于神水
神水难言识者稀,资生一切由真气。
但知恬淡无思虑,斋戒宁心节言语。
一味醍醐甘露浆,饥渴消除见真素。
他时功满自逍遥,初日炼烹实勤苦。
勤苦之中又不勤,闲闲只要养元神。
奈何心使闲不得,到此纵擒全在人。
我今苦中苦便苦,木食草衣孤又静。
心知大道不能行,名迹与身为大病。
比如闲处用工夫,争似泰然修大定。
形神虽曰两难全,了命未能先了性。
不去奔名与逐利,绝了人情总无事。
决烈在人何住滞,在我更教谁制禦。
掀天声价又如何,倚马文章非足贵。
荣华衣食总无心,积玉堆金复何济。
工巧文章与词赋,多能碍却修行路。
恰如薄雾与轻烟,闲傍落花随柳絮。
缥缈幽闲天地间,到了不能成雨露。
名与身兮竟孰亲,半生岁月大因循。
比来修炼赖神气,神气不安空苦辛。
可怜一个好基址,金殿玉堂无主人。
劝得主人常久住,置在虚闲无用处。
无中妙有执时难,解养婴儿须藉母。
缄藏俊辩黜聪明,收卷精神作愚鲁。
坚心一志任前程,大道于人终不负。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静功部
毛正仲军衙厅成庆土道场疏108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揆日灼龟,既鼎新而改造;
伐林度土,遂云集以经营。
丁丁而勇于运斤,索索而劳于缩版。
虽不经于众口,虑有取于神恫。
幸销覆压之虞,允获跻宁之愿。
原其所赐,敢昧于神。
是用命海角之禅那,资大雄之妙荫。
宣此五福之教,庆乎百堵之成。
伏愿天雨千花,薰大和于一切;
佛尘万里,精遐福于无边。
百谷丰登,群生恬泰。
上祝河沙之圣寿,永瞻慧日之祥光。
式罄诚心,庶祈灵鉴
灵惠疏 北宋 · 李昭玘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七、《乐静集》卷二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一、《清源文献》卷一七
我佛开方便门,施智惠力,哀众生如穷子,假大愿为慈航。
比者暴潦淹旬,川流涨野,骇孤城而若块,忧庶类于其鱼。
惟是熙宁之间,将罹昏垫之患。
威神一扣,潴潦四空。
再沥丹衷,上干灵鉴
惟愿散白毫于顶上,尽逐顽阴;
吞巨浸于毛端,坐成沃野。
永赖总持之赐,益坚回向之心。
真宗论受天书大中祥符元年正月 北宋 · 戚纶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宋史》卷三○六《戚纶传》、《右编》卷三五
臣伏睹诏书受天书者。
臣谨按稽载籍,历考秘文,仰惟帝德之厖鸿,握乾符而临御,见天人之相接,验灵鉴之垂祥,然未睹昭晰炳焕,若今之明著者也。
伏惟陛下道掩百王,功高三古。
躅二圣之丕业,启万世之鸿基。
烝烝之孝日跻,翼翼之心无怠。
勤行企道,恭默思玄。
宽仁为布政之规,慈俭示固身之宝。
巍巍盛德,不可形容;
亹亹令猷,固难拟议。
武王斋戒,思见丹书之言;
汉武虔祈,遥启竹宫之拜。
繇是上天即,瑞牒爰臻。
遐垂奕叶之祥。
昭示临民之戒。
于铄景命,奚九龄之足称;
赫矣鸿休,伊七百之何算。
臣叨逢景运,获睹嘉祥。
为太平之民,已知大幸;
遇希世之事,实系前闻。
敢载伸言,诚由过虑。
万一有补,是为爱君。
窃以流俗之人,古今一揆,恐托国朝之嘉瑞,寖生幻惑之狂图。
或诈托于神灵,或伪形于木石,妄陈符瑞,广述禨祥,以人鬼之妖词,乱天书之真旨。
少君、栾大之事,往往有之。
伏望陛下端守元符,凝神正道。
参内境修身之要,资五千致治之言,建皇极以御人寰,宝太和而延圣算,仰答天贶,俯惠蒸黎。
赐第后告祖庙文1132年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一、《北山文集》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某爰自丱角,考妣付之师友,使读书,事科举,非谓某可教也,盖上世之业不可坠也。
去年礼部上某名于天子,天子策问而官之。
忝窃科名,遂叨仕版,非某之能也,盖上世之德覃于后也。
持牒奉告,君命惟宠。
拜陈于庭,惟我曾大父下逮考妣之灵鉴之。
玉牒所玉牒殿安奉仁宗皇帝哲宗皇帝玉牒前一日景灵宫奏告青词淳熙七年四月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三、《玉堂类稿》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伏以续仁祖之信书,又成十载;
泰陵之旧牒,将诏万年。
既尊阁之有期,在启闻而敢怠?
仰祈灵鉴,垂佑丕图。
加上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尊号册宝奏告天地社稷太乙宫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
维淳熙二年岁次乙未某月朔日,嗣天子臣慎伏为太上皇帝圣寿无疆新岁七十,将以十一月一日奉册宝,加上尊号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太上皇帝,并加上太上皇后尊号曰寿圣齐明广慈太上皇后,谨遣某官,敢昭告于昊天上帝:伏以天祐我家,丕延亲寿。
念非订群议,扬鸿徽,则何以上符帝心,下副民愿?
式涓日至,并衍尊称。
先期告虔,庶格灵鉴
尚飨!
皇太子奏告天地宗庙社稷宫观等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一七
维乾道七年岁次辛卯二月丙午朔十日乙卯,嗣天子臣慎伏为立第三子某为皇太子,谨遣某官,敢昭告于天地:伏以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
顾惟凉菲,奉承圣绪,而储副虚位,夙夜不敢康。
选自恭邸,进司匕鬯,所以永邦图,隆国本也。
仰祈灵鉴,陈锡无疆。
进呈奉安三祖下第六世仙源类谱仁宗皇帝玉牒奏告青词并中后殿祝文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一七
伏以纪皇室之本支,甫周六世;
昭陵之德业,又浃十年。
将传信于无穷,宜宝藏之惟谨。
先期致告,灵鉴必孚。
别庙安穆安恭皇后祝文(各一首)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玉堂类稿》卷一七
祭祀明堂,属当秋杪
瞻言别庙,预致缮脩。
兹协旧章,庶孚灵鉴
会灵观兴工词一道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六、《玉京集》卷五
伏以灵鉴锡符,荐承于丕应;
精心报贶,实罄于至诚。
窃念躬接诲言,眇闻鸿绪,肇建集真之宇,用昭长发之符。
爰揆日以聚工,遽延祥而介祉。
缅瞻恭馆,仰谢繁禧。
期肸蚃以下垂,庶靖恭而上达。
臣无任恳倒之至。
谨词。
奏谢诸帝后表词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西山文集》卷二三
伏以穆卜新阳,恪修元祀。
既迄燎薰之礼,遂敷旷荡之恩。
幸赖鸿休,获成熙事。
稽彝章而昭告,冀灵鉴之具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