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朱行父度岁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衡山之下湘江上,风月留连去较迟。
四海弟兄多不遇,一门父子两相知。
梅边竹外三杯酒,岁尾年头几局棋。
羁旅宦游俱是客,细论心事共题诗。
长沙府大觉社仓始末记嘉定十七年 南宋 · 戴邦用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五九、《永乐大典》卷七五一○
乡里有委积以恤艰厄,县都有委积以待凶荒,此周公相成王泰平之盛典也。
待制真公帅潭之明年湘阴早田间苦巨浸,晚稻耗于烈风,以故谷价翔踊。
既而属邑复以旱告,公视民饥犹己,毕力殚虑,上下协济,发廪劝分,岁虽荒而不饥。
然公谓一时措置,非经久之策,于是有请于朝,截籴马谷义米,命十二邑咸立社仓以贮之。
谷贷末等之有田者,米则籴细民之无田者,殆将为潭民世世之利,公其以周公之经理成周者理潭欤!
湘阴为都三十二,置仓七,大觉、光教、普安显庆、国泰、崇因、灶渚是也。
乃命令尹四明林冈任提督之责,命尉府上饶余禹翼任措置之责,选幕中之贤,得庐陵朱涣检察其事。
三君者相与协心戮力,是究是图,不以文具应命,分行田野,咨访父老,如道里远近,户口多寡,躬自相视通融,酌中区处,画于图籍。
由是贫富强弱,阨塞疾苦,具得其实。
令尹又于每仓增助百斛,以广帅君之惠。
今大觉仓就寺之西廊,撤而新之,周围上下以板,护以壁,固以墙。
上三间贮米,扁曰义仓。
下四间贮谷,扁曰社仓。
通约所贮以斛计者可三千,所费以缗计者一百六十有二。
七都出纳,悉隶于此。
于仓之都门建公祠堂,提督、检察、措置官预焉,盖将使邦人知公创置之意,又知奉承者之不苟如此。
异时若守与令,皆推此心,则是利岂直岁月计哉!
邦用材竭力腐,误被使令,同邑士邓默董其事。
三君丁宁告戒,俾弗慢,故不敢不勉,谨述此以识是仓之始末。
若夫开湘山之石而纪其盛美,自有大手笔在,非邦用敢僭。
嘉定甲申进士戴邦用记。
酹江月 其五 万花园朱行父韵呈制帅赵端明 南宋 · 方岳
 押词韵第十二部
花风初逗,喜边亭依旧,春闲营
烟草隋宫歌舞地,谁遣万红围绣。
结酒因缘,装春富贵,也要经纶手。
笙箫声里,一江晴绿吹绉。

是处羽箭如飞,那知鹤府,花压阑干昼。
油幕文书谈笑了,馀事尽堪茶酒。
报答东风,流连西日,绿外沈吟久。
与春无负,醉归香满襟袖。
水龙吟 其二 朱行父海棠 南宋 · 方岳
 押词韵第三部
昼长庭院深深,春柔一枕流霞醉
蒙松欲醒,娇羞还困,锦屏围翠。
豆蔻初肥,樱桃微绽,玉阑同倚。
华清浴起,渭流波暖,红涨腻、弃脂水

燕子来时天气。
尽韶风、与诗为地。
芳丛雨歇,露痕日酽,英英仙意。
莫恨无香,最怜有韵,天然情致。
待问春能几,五更犹是,拌今宵睡。
军事判官题名记端平中 宋 · 朱涣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四
州判,与长官比也,官不为高,而其名尊。
故古人有云:「宾者,主之对也。
长官为主,我为宾,我得与长官相款密,有情也易达,有言也易为,有事也可与辩难是非可否。
长有疑,决焉,有失,正焉。
虽忤长,或不我听,然不致恚与忿,以其宾也」。
噫,位斯职者,可以行志矣。
乃或不然,视长官意向,迎合奉承惟谨,甚者从臾以成其非。
洎政乖民怒,则诿其责于长曰「吾不与」,岂忠于长者哉!
太平幕有判有推,推有题名,判无之,阙典也。
乃溯考自赵师回而下凡一十三人,序列而刊诸石。
虚其左,俟来者续焉。
且使邦人他日登其堂,睹其名,必有指而别之曰:某人贤,是不肯视长官意向迎合奉承从臾而克行其志者,可敬可慕;
某人否,是不能不视长官意向迎合奉承从臾而不克行其志者,可叹可恨。
公论凛然,有不容掩者,使来者闻之,其必悚然惧,思所以忘其长而惠民,以求无负斯职,则题名之作,亦不为无助云。
端平年记。
按: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六,光绪二十九年活字本。
凤山书院修禊 宋 · 曾宏父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暮春浴罢振春衣,正是流觞修禊时。
世事藏机应落落,人情忘我总熙熙。
醉能辞醉原非醉,诗到无诗乃是诗。
伟矣兰亭众君子,不将文字立藩篱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六六引《禊帖综闻》 《禊帖综闻》:宏父跋云:宏父凤山书院庐陵,去郡城远不二三里,深得林泉之胜。虽夏旱冬涸,滂流自如。稍东,即泉所发源地,凿石引水以为池,号流杯池,置亭其上。友人维扬倅朱行父间拉十数亲友,缅蹈前躅,因刊禊图,并考订所以,亲为小诗赘于后。时淳祐改元,岁次辛丑,斗柄插亥,上浣甲子日也。)
约斋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七、《则堂集》卷三
余始北来,从搢绅诸公问河洛道学之传今有人乎,皆曰鲁斋许公,师道之所存也。
其学宗二程先生,务内而近实,北方学者莫或先也。
余以使事有旨,不得往见。
已而自燕徙瀛,公归老覃怀之下,颇识其门人高弟,言论典刑,森然具有师法。
私窃自念,光岳中分百有馀年,而道学一线之绪至今犹有存者,岂非天乎!
而及门之士,又皆勉自树建,尊闻行知,以不坠其师之付托,是可尚矣。
靳君士约从于户屦之后,有年于兹,方在弱冠,公字之曰士约,因以名其斋,有取务实近本之意。
士约俾余为之记之,以发扬鲁斋示训之深旨。
余惟圣门平日教人,于「约」之一字每亟言焉。
有矫时俗之偏尚,而示之以约者,《里仁篇》所言是也。
至论道学之全体,言博必反之于约,言约必先之以博,二者不偏废也。
盖斯道之大,一本而万殊也,万殊而一致也。
大而三纲五常,微而百行万善,《诗》、《书》、《易》、《礼》之教,性命道德之原,以至登降揖让之节,应对进退之事,凡见之日用躬行,何莫非道?
体之著形,不穷之致之无以探其原,不讲之习之无以诣其极。
是故学问之道必先之以博,所以博天下之义理而会之于此一心也。
既博之而反之于约,所以融天下之义理而贯之于此一心也。
颜子之约礼,复之之事也;
曾子之守约,守之之事也。
子夏早年与于文学之科,至晚岁语人有所自得,乃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志之笃,思之近,非敛其博而就之于约乎?
子贡早年与于言语之科,至中岁以后,夫子所以告之者,直欲其弃去多识之旧闻,勉希圣学之一贯,不以其既多者之为尚,欲其反之于约也。
如人将营居室,致材于山,楩楠豫章,苟可以为吾室之用者,吾致之惟恐或遗,所以博之也。
既得其材则规矩而方圆之,准绳而平直之,为梁为楹,为桷为榱,小大各适其用,合而成室,所以为约也。
是道也,博之固难,约之尤为不易,约之乃所以成之也。
余尝与士约邂逅古瀛馆中,见其言论温雅,动作有则,心固异之。
已而闻之于人,则知其师友渊源厥有自来,涵养成就非一日矣,吾复何以为告?
然念理义无穷,心体广大,博之有要,约之有程,其要其程不在乎他,在乎主敬而已矣。
是故主约者主乎敬者也,主敬者主乎一者也。
颜、曾、,造道虽有浅深,而所得于圣门者在是。
吾意子之师鲁斋所以拳拳属望于子者,亦惟在是。
请以主敬二字伸许公不尽之意,乃书以复之。
再题俊上人诗集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四、《雪坡舍人集》卷三七
俊上人,余庚申年春在感山见其诗,欲进之,为撷摘十数句。
今年初夏,特来锦江见余。
读其全集,犹在感山时诗也。
问别后曾谁见,曰丰城后林李先生也、庐陵约山朱先生也。
先生者,当今之诗伯也,必有以警策子矣。
而诗犹前日,甚矣,余之有以误子也。
虽然,数十篇之诗而撷摘止数十句,余虽进子,亦深有以晓之子矣,而子犹未之悟。
今之来,方且出其全集,俾余品题,将以行乎世。
余何敢重误子乎!
此江湖缪妄诗客索游者之所为也。
方其能吟数语,粗有韵之仄平,多未识李、杜、门径,即诧然自足,号为诗客
持其巨编长轴,求其官衔人序之跋之。
间有颜面柔软,不能拂人情者,往往强徇其意。
得之者辄号于人曰:某已得某名公序且跋矣。
由是欲列于名公者,续续而次之,至有序跋多于诗者。
夫序与跋固信皆名公也,如吾诗之未足以名,何徒资识者醒睡一笑耳。
是之谓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恶。
余岂敢不忠于告子,而重误之至此哉。
今虽拂俊之意,使俊他时悟作诗之妙,亦必以余言为忠也。
夫诗有意有味有韵,意欲其圆也,味欲其长也,韵欲其远也。
有此三者,然后使人读之而恐卷尽。
苟初读而不知其意,细读而不见其味,既读而不觉其韵,何足以谓之诗哉。
雕不可读之句,不可谓之奇也;
用不可识之字,不可谓之古也。
欲其奇古,必有妙于是者矣。
作之多而出之少,求能于己而不求知于人,皆学诗之法也。
诗虽小技也,不好则已,好则必求其工。
工犹未益也,不工又何所益哉。
子,佛者也,未可以语吾之上。
就子之所知言之,诗正如子家之禅,姑归而熟参之。
诗亦如禅要饱参,未须容易向人谈。
阵无活法徒奔北,车恐迷途在指南。
悟后欲知新句长,读时须见旧时惭。
江湖浪定祗何益,归看秋空月印潭。
桂阃文武宾校战守题名记开庆元年1259年9月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八、《可斋续藁后》卷一二、《粤西文载》卷四五、《粤西金石略》卷一三、《桂胜》卷三、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七、《桂林石刻》第三一一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宝祐戊午,朝廷合二广创制阃,命某再牧,防南鄙也。
寻调建康都统制朱广用领军来戍,于是以诸道戍兵并委之总统,相与修浚城池,为保固计。
是秋鞑犯邕境,赖我师遏之,不致深入。
明年开庆己未,筑凿甫竣,边遽已动。
七月虏渡乌泥江八月犯横山,九月二十二日薄我城下,幸壁垒具,将士用命,一鼓而殪贼前锋,遂引退砦于数十里外。
我师昼夜攻劫,大小十馀捷,贼气顿沮,相持两旬,由间道而湘。
亟遣兵追袭,一捷于黄沙,剪其渠魁,俘获甚众,再捷于衡山,剿杀几尽,贼不克逞以遁。
阴山极北之寇,犯炎方宅南之境,狙伺二十年,驰骛数万里,拥众驱蛮而入,乃载籍所未有,向非桂城矻柱其冲师,武臣力敌王所忾,广南亦岌岌甚矣。
此皆宗祖威灵,天人佑助,亿万载无疆之福也。
制阃结局,都统制且撤戍以归,砻石请记文武宾校氏名。
载念兽夷犯顺,非山变也,连年得以固我封守,吾民幸免于难,诚同舟共济者之力。
矧蒙烟瘴,犯霜露,备极劳苦,是不可不纪以示永久,非事誇诩也。
提刑提举兼参谋四明丰𦶜,制机左锦文可则、眉山家遇、河内李曾修,制议永嘉邹琳,制干清湘安昌襄阳李湜旴江世坚、合沙卓右龙,制佥长沙凌炳炎、来江陈弥寿括苍张建大、济南杨泾、九江刘烈、清湘赵龠夫、庐陵朱埴会稽陈策,制帐都统制长沙朱涣总管岘山彭兴、浮光余梦发、都梁丘政、浮光朱大德寿阳王胜、金陵王达金陵邦杰、浮光张󰇍,钤路统制合淝程俊、泗川周旺都梁李庆山阳杨俊、浮光周胜、海陵戎司属官浮光吴起宗、清源罗万敌、古霅郑祥
默轩灏与其兄约山请跋诗编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四、《潜斋集》卷一○
江西诗逸响久矣,金口木舌,振馀韵于千载之下者,约山老子为巨擘焉。
长篇巨帙,固未尽见闻于骚人墨客,唱和间掇拾咳唾,便觉锵然有声,诗在江西固未尝亡也。
至于华楼燕暇,伯仲埙篪,工曲异同,不必一律,而其性情之所感发者若出金石,岂其诗脉独在约山乎?
逋仙去,孤山梅月犹有主人默轩在,约山遗韵未泯也。
默轩他日持樽酒,举似余言以酹之,亦当一笑于地下矣。
辛酉夏五
和朱衡守约山字行父大理寺丞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昔人一出正朋字,今我惭非行秘书
人样相看愿元祐,诗章甚雅突黄初。
竞言汲戆犹须复,或谓颜愚亦可如。
把酒对花姑勿论,春行后长莫妨徐。
辟山寄朱约山1265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一笠一蓑三钓矶,归来不费买山赀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
约山杏花1266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名花韵在午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
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
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
春老绿阴青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朱约山韵就贺挂冠1270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身健尚堪松下饭,眼明正好橘中棋。
青山有约当朱户,白首何心上彩(四库本作粉)闱。
栗里田园供雅兴,午桥钟鼓赏清时。
晚来倦客秋江上,坐看半天黄鹄飞。
翰林权直罢归和朱约山1270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
试问挂瓢栖碧洞,何如襆被卧彤闱。
梦中芳草还成路,别后黄花又是时。
羞杀今年堂上燕,片心寄与雁南飞。
寿朱约山八十韵九月十三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翠袖琼楼八十翁,平安晓宇看孤鸿。
五湖图里添彭祖,南极光中约祝融
日日青山醉春色,年年黄菊饱西风。
鹰扬但愿无施处,臣老婆娑一钓蓬。
寿朱约山八十三岁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八十馀翁雪满颠,深衣大带耳垂肩。
磻溪回首今三载,绛县论心又十年。
归去来兮真富贵,美哉寿也活神仙。
门前燕雀纷如雨,愧我白云深处眠。
生日谢朱约山和来韵1272年5月2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元丰五年正月日,洛中耆英佳话出。
当时韩公七十九,欢噱赓酬老吟笔。
伟然冠剑照孔鸾,鲐背鸠杖蒲轮安。
韩公而下文宽夫,相高以寿不以官。
洛尘已随流水急,云仍相逢松下石。
顾我行辈真我来,兼谟(疑当作慕)故事强安排。
约对青山共长久,醉歌要赛(四库本作赓)滁州
愿随后社著深衣,阑风伏雨从是非。
便令携樽西墅去,山花山鸟为歌舞。
招招瑶母来庭闱,拍手共笑偷桃儿
吾山陂陀白云满,猿鹤司我北门管。
紫霞隔断鸡犬声,下有琥珀滋长龄。
向来福地七十二,此亦清高仙地位。
朝游昆崙暮崆峒,驾风鞭霆迎我公。
丹崖翠壁千万丈,与公上上上上上。
朱约山贺生日启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文山全集》卷七
乡有达尊,获在嫡孙之行;
我生初度,误蒙大老之知。
庭实骈罗,使华惊见。
共惟某官世间活佛,天上寿星。
弃万户如张子房,而寿考远甚;
颔诸孙似郭中令,而精神过之。
尚怜蒲柳之新姿,分以松椿之馀福。
既受赐矣,细吟香山在三十六之诗;
何以报之,还祝崆峒千二百之寿。
朱约山岁礼启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文山全集》卷七
岁无多子,惊爆竹之倏来;
盘有五辛,喜屠苏之末至。
眷时大老,萃止繁禧。
喧枥马,散林鸦,遥传岁颂;
卧笼兔,横盘鲤,聊见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