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子敬父议 东晋 · 何琦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二
父母之尊,拟则天地;
君亲之道,资敬是同。
承受命运,君临率士。
而父以子食天禄,不敢子天子,以明王者之道。
而子虽以为天子,必有尊也。
推斯以言,自必臣天位之君,而子自必尊天性之父(《通典》六十七)
与所知书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二
子敬飞白大有直(《图书会粹》。案:张溥本作「有意」。)
所欲示之 其二十四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四
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上祖舒,散骑常侍抚军将军会稽内史、镇军仪同三司,夫人右将军(阙)女,诞晏之、允之,允之建威将军钱塘会稽都尉义兴太守、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卫将军,夫人散骑常侍苟文女,诞希之、仲之。
及尊叔廙,平南将军荆州刺史侍中骠骑将军武陵康侯,夫人雍州刺史济阴郗说女,诞颐之、胡之、耆之、美之。
内兄胡之,侍中丹阳尹、西中郎将司州刺史,妻常侍谯国夏侯女,诞茂之、承之。
羲之太宰高平郗鉴女,诞玄之、凝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
肃之授中书郎骠骑咨议太子左率,不就;
徽之黄门郎
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
仰与公宿旧通家,光阴相接,承公贤女淑质直亮,确懿纯美,敢欲使子敬为门闾之宾,故具书祖宗职讳,可否之言,进退唯命,羲之再拜。
所欲示之 其四十四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四
谢范新妇得阙富春还,诸道路安稳,甚慰心。
比日凉,即至平安也,上下集聚,欣庆也。
华等佳不?
自新妇母子去,寂寞难言,思子辈不可言(案,绛帖亦以为羲之书,与《法书要录》同。张溥编入《王献之集》,而文小异。)
杂帖 其六十六 东晋 · 王羲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五
得长风书,灵柩幽隔卅年,心想平昔,痛慕崩绝,岂可居处,抽裂不能自胜!
谢书已乞日安厝,即其情事长毕,奈何!
等陨恸,哀情顿泄,亦难可言!
郗还未卜,聊示友。
中郎相忧不去心,感远怀近,增伤惋。
每见范母子哀号,使人情悲(《淳化阁贴》二,旧以为钟毓,非。华化字长风,华谭子,绛帖平云:,即《右军帖》所称穆也。郗,王献之妇也。中郎,郤昙也。字重熙,常为北中郎将。)
桃叶歌三首 其一 东晋 · 王献之
古今乐录曰: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
桃叶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一作来迎接)
按:○隋书二十二。南史陈后主纪。玉台新咏十作情人桃叶歌。《书钞》百三十八。《类聚》四十三。《乐府诗集》四声下五。《诗纪》三十二。
进书决表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顿首言:臣年二十四,隐林下,有飞鸟,左手持纸,右手持笔,惠臣五百七十九字。
臣未经一周,形势仿佛。
其书文章不续,难以究识。
后载周以兵寇充斥,道路修阻。
乞食扬州市上,一老母姓沈字光姜,惠臣一餐。
无以答其意,臣于匙面上作一夜字,令便市赁。
近观者三,远观者二,未经数日,遂获千金。
所有书决,谨别录投进,伏乞机务燕闲,留神披览,不胜万幸。
献之顿首(《墨池编》)
上疏议谢安赠礼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太傅少振玄风,道誉洋溢。
弱冠遐栖,则契齐箕皓
应运释褐,而王猷允塞。
及至载宣威灵,强猾消殄。
功勋既融,投韦拜高让。
且服事先帝,眷隆布衣。
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考其潜跃始终,事情缱绻,实大晋之俊辅,义笃于曩臣矣。
伏惟陛下留心宗臣,澄神于省察(《晋书·王献之传》)
尚书令州将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外出谓公私可安耳,勋赏既凑,亦已息望,但使明公不遗,有会不忘,亦何忧便喂耶?
民志不慕高,情不忘荣,恳恳祈]51[,惟愿离今任耳,馀无所择。
伏度朝恩,不过存悯故旧,使蓬茜与兰蕙齐荣耳。
明诏爰发,恩已被矣,荣实厚矣,必何须拜而治,顺许而驰。
今日君臣之际,差可得适愿乐也。
若民有纤芥少裨圣化,亦当求自策效,而能临殊宠必欲免耶?
思之实熟,万无此理,古来亦未有量力而致深罪者。
蔡司徒立帝主于御床,诏驿数反,其不祗顺,正止于免黜耳。
此外希不矜体者,违命诚为深愆,曲从实复过此。
伏度天海容纳,必当哀许;
仰凭仁眷,惟愿垂救。
动成尘秽,转难为颜,乃欲觐谒,忽患齿痛,疼惨无赖,语迫罔知所厝,冒复启]51[,谨草上呈。
磬竭款实,谓为粗尽,一豪虚矫,神明殛之。
若民可作尚书令,而使四海推恹者,亦人谁不堪。
勋德盖世,尚当有让,况民凡鄙,而可寇窃耶?
王怀祖先辈名流,作此职可谓佥允。
桓宣武尚书门,犹言此中无人,固知当之未易也。
刘既不便,弥不自宣。
故寄之翰墨,益增繁忤。
饥渴还旨,愿不作悠悠常诲耳。
献之死罪,州民王献之呈。
如省 其一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二十三日献之问,得十九日书之间后何如?
吾故劣,力不一一。
王献之问。
如省 其三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五月二十日献之白,节过,感怀深至。
念痛伤难胜。
五日告,知君转胜,甚慰甚慰。
雨过,此复何如,想消息日平复也。
谨仆近暴不佳,如恶气,当时极恶,赖即退耳,故虚劣。
勿勿还不多,王献之白。
如省 其六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适得元直二十三日疏,送白鲊。
今送十裹,似并犹堪啖,献之白。
如省 其八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慰之,吾故沈顿,思见之,故想时能问疾。
得来先报之,不能得自致者。
旨取车,王献之答。
如省 其九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
宕石深是可疑事。
兄喜患散,辄发痈热积(案:「热积」《淳化阁帖》作势为积」。),乃不易。
愿复更思,唯赖消息。
献之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
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得佳(案:《阁帖》作「疾源不除,自不得佳」。)
论事当随宜思之也。
献之白。
如省 其十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奉承问,近雪寒,患面疼肿,脚中更急痛。
兼少下,甚驰情,转和佳。
不审尊体复何如?
得此诸患,小差不复思何如?
幸能复散故镇益久药,何以不更将之?
迟寻复旨,若献之弊于淡饭,饮得春风,气惛乱言,故欲热,复食酒,为腹可耳。
献之白。
如省 其十一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承姊故常恶,不审得春气,复何如冬?
驰情。
馀安和至宁此故耳,献之白。
如省 其十五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相过终无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
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
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殆无恨于怀,但痛神理与此而穷耳。
尽此感深,殆无置处,常恨。
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
省告,不觉灌(一作「产」。)流。
既已往矣,亦复何言。
献之(《淳化阁帖》九,下皆同。凡《法书要录》已载者,不重出。)
如省 其十八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承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
忧悚犹深,不审以(一作「比」。)服散未?
必得力耳。
比驎相闻,故云恶,悬怀,使君数得书也。
如省 其十九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思恋触事弥至,献之既欲过馀杭州将若比还亦,必视之,来月十左右便当发,奉兄无复日,比告何喻,愿复尽珍重理,献之白。
如省 其二十 东晋 · 王献之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七
献之白,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
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疢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
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
眠食转进不?
气力渐复充耳。
迟复旨,告献之故尔。
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