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孔子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二
或问:孔子有师乎?
曰:师周公
孔子生于周,闻而知之与周旧史所藏者,周公之典也。
人特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已,集其成者要当以周公为师。
周公以师文武,因文武以师尧舜,因尧舜以师伏羲,而皇王帝霸之学具矣。
若夫问礼老聃,学乐苌弘,问官名郯子,博约多识前言往行;
又有如迟任、史佚、臧文仲,述其语言文章,以益其天纵之质,要以师周公为始也。
不然,孔子以降,诸弟子师传六经之教,亘天地,关百圣,源源不绝者,果谁之师?
追述圣人师传所自,生民以来,非周公不可当此也。
后世诵诗读书,因以知其人,皆曰吾夫子所自出。
世复一世,圣复一圣,不然,圣人心传无师矣。
譬犹雨露之馀泽,日月之末光,万物受赐,不知元气之运乎天者有自矣。
扬雄曰:「洪荒之世,圣人恶之」。
彼以孔子断自唐虞藉口乎。
不知谓洪荒为何代何帝何皇,虽曰扶持圣学,尊崇圣经,要之如者,率然耳目之儒也。
其曰孔子周公颜渊孔子,庶几可尔,盍曰师而习其传?
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生,至三十一年甫九岁。
是岁乡校谤子产子产不从然明之言,孔子闻之,曰:「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杜预作十岁释之,以为后来因传闻及之,左氏因事书之。
至昭公二十年孔子甫三十岁,其于昭公七年书孟僖子病,不能相昭公以礼,属其子孙学礼于孔子司马迁以为疾病之病。
是岁孔子十七岁,而受孟氏子孙之托。
至昭公二十五年仲孙貜卒,则孔子三十五岁,圣学成矣。
窃观孔子所用,特季孟哀之间,佗诸侯无与此盛学也。
委吏,为乘田,为中都宰,为司空,为司寇,摄行相事,天子之官次也。
诛齐优,归鲁疆,隳三都,诛少正卯,夫子之功业也。
缶之羊,防风之骨,西狩之麟,夫子之博物也。
尼溪之不封,膰肉之不食,削迹于卫,伐木于宋,围于陈蔡,困彼妇之口,参夫人之游,夫子之忧患也。
周则老子,卫则蘧伯玉,齐则晏平仲,楚则老莱子,鲁则孟公绰,至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此夫子平生师友闻见之益也。
若乃六经垂教,其高如天,其厚如地,谁能赞天地而为之名乎!
王仲淹曰:「大哉!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虽山川丘陵,草木裕如,为夫子之力」。
呜呼,尽之矣!
孙海若赴官河朔1112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斜川集》卷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九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为滕、薛大夫
黄霸二千石入为丞相,声名减于治郡。
仆以谓此才有所短,不足以病贤者。
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
子玉治兵于蔿,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
才则美矣,抑子文君子也。
至于立威以举事,务杀以为能,儒者又所不为。
玉真不学无术哉!
世之士大夫,少诵古人之书,盖将终身以之也。
大略出于孔、孟者,虽无能,世必称为长者。
出于申、商,虽奇才,世必指为薄夫。
学之移人,有甚于齐、楚之咻;
渐摩习熟,不自知其为巫匠也。
秦人任刀笔吏,其敝无恻隐之实。
故虎圈啬夫,以利口见用,则仁人君子,慨然争之,此风安可唱哉!
今国家专用儒术,政尚宽简,风俗日趋于厚。
刑名之学,󲦤绅先生绝口不论。
以经术润饰吏事,彬彬然稍出矣。
卫人孙君海若,则其人也。
以儒术佐忠武军幕府,官满,改中山安喜,欣然而往。
或笑其抱王佐之材,不能干时取富贵,反自苦于簿书期会之间,将为乡遂里正分别曲直,不亦劳乎?
君曰:「不然,吾读书学为政也,有民有社,斯足以发吾平日之藏矣,何劳之有」?
君之大略,温文深厚,不见喜愠,贯穿六艺,而尤长于《春秋》。
盖少时非孔氏、孟轲之文章,则他书不观也。
如清庙之乐,钟磬琴瑟,锵然间作,郑卫桑濮、淫哇之声,何自作焉?
持此而游朔方,将使犷悍木强之俗,变为礼义廉耻之风。
仆又何言哉?
中山府,昔吾先大夫之甘棠也。
山川平易,控制北虏,独无关防之阻。
先君尝论南北守盟,朝廷之德甚厚也。
而边臣玩习无事,武备少弛,则非以称吾君委寄之意。
边民有善骑射,耐辛苦,上下山谷,得虏之长技者,所在千百。
自为屯聚,以卫亲戚坟墓,其来远矣。
傥能闻诸朝,少有以镇拊劳来之,并塞精兵,坐获数万,不烦县官一粒之费,凛然有长城千里之固,则虏不敢动矣。
李抱真守泽、潞,教民为射,官给弓矢而蠲其徭赋。
山东有警,昭义步兵冠天下。
古人思患,预防有如此者。
先君不果成而去。
愿吾友志此言,访诸邑人之耆老,而以告夫元帅
有志于经远者,此太平之长策也。
君为县令,出入阡陌,当得其详。
仆是以为献。
李膺职方员外郎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忠惠集》卷三
昔者圣人知人各有能,不违所长而暴其短。
孟公绰优于为赵、魏老,而楚由于不能城麋之事,故其使人也器之。
今汝以漕事对,雍容儒术,察其笃行,非拨烦者。
职方氏掌舆地之图籍,于事至简,委蛇退食,以崇雅望,不汝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