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以孔子世为殷后议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其犯诛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为汤后(《汉书·梅福传》)。
令王莽平决奏事诏(元始元年)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皇帝幼年,朕且统政,比加元服。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殆非所以安躬体而育养皇帝者也。故选忠贤,立四辅,群下劝职,永以康宁。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自今以来,惟封爵乃以闻。他事,安汉公、四辅平决,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辄引入至近署对安汉公,考故官,问新职,以知其称否(《汉书·王莽传》上)。
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元始二年四月)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太皇太后诏大司徒大司空,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奢也宁俭」。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夏禹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始之盛也(「始」一作「治」。)。德优矣,莫高于俭。俭化俗民,则尊卑之序得,而骨肉之恩亲,争讼之原息。斯乃家给人足,刑错之本也欤?可不务哉!夫三公者,百寮之率,万民之表也。未有树直表而得曲影者也。孔子不云乎:「子率以正,孰敢不正」?「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于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以病乞骸骨,孝武皇帝即制曰:「赏有功,褒有德,善善恶恶,君宜知之。其省思虑,存精神,辅以医药」。赐告治病牛酒杂帛。居数月,有瘳,视事。至元狩二年,竟以善终于相位。夫知臣莫若君,此其效也。弘子度嗣爵,后为山阳太守,坐法失侯。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俗厉化,圣王之制,不易之道也。其赐弘后子孙之次当为后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征诣公车,上名尚书,朕亲临拜焉(《史记·平津侯传》附录,又略见《汉书·公孙弘传》。)。
诏群臣(元始二年) 西汉 · 元王皇后
出处:全汉文 卷十
盖闻母后之义,思不出乎门阈,国不蒙祐皇帝年在襁褓,未任亲政,战战兢兢,惧于宗庙之不安。国家之大纲,微朕孰当统之?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盖权时也。勤身极思,忧劳未绥,故国奢则视之以俭,矫枉者过其正,而朕不身帅,将谓天下何!夙夜梦想,五谷丰孰,百姓家给,比皇帝加元服,委政而授焉。今诚未皇于轻靡而备味,庶几与百僚有成,其勖之哉(《汉书·王莽传》上:莽帅群臣奏愿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又令太后下诏。)。
郅支县头稿街议 西汉 · 许嘉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三
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汉书·陈汤传》: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云云,有诏将军议是。)。
又敕掾功曹教 西汉 · 王尊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三
掾功曹各自厎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夫羽翮不修,则不可以致千里;闑内不理,无以整外。府丞悉署吏行能,分别白之。贤为上,毋以富。贾人百万,不足与计事。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今将辅送狱,直符史诣阁下,从太守受其事。丞戒之戒之!相随入狱矣(《汉书·王尊传》)」!
上书讼王尊治京兆功效日著 西汉 · 公乘兴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九
往者南山盗贼阻山横行,剽劫良民,杀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门至以警戒。步兵校尉使逐捕,暴师露众,旷日烦费,不能禽制。二卿坐黜,群盗浸强,吏气伤沮,流闻四方,为国家忧。当此之时,有能捕斩,不爱金爵重赏。关内侯宽中使问所征故司隶校尉王尊捕群盗方略,拜为谏大夫,守京辅都尉,行京兆尹事。尊尽节劳心,夙夜思职,卑体下士,厉奔北之吏,起沮伤之气,二旬之间,大党震坏,渠率效首。贼乱蠲除,民反农业,拊循贫弱,锄耘豪强。长安宿豪大猾东市贾万、城西万章、箭张禁、酒赵放、杜陵杨章等皆通邪结党,挟养奸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更数二千石,三十年莫能禽讨,尊以正法案诛,皆伏其辜。奸邪销释,吏民说服。尊拨剧整乱,诛暴禁邪,皆前所稀有,名将所不及。虽拜为真,未有殊绝。褒赏加于尊身。今御史大夫奏尊「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原其所以,出御史丞杨辅,故为尊书佐,素行阴贼,恶口不信,好以刀笔陷人于法。辅常醉过尊大奴利家,利家捽搏其颊,兄子闳拔刀欲刭之。辅以故深怨疾毒,欲伤害尊。疑辅内怀怨恨,外依公事,建画为此议,传致奏文,浸润加诬,以复私怨。
昔白起为秦将,东破韩、魏,南拔郢都,应侯谮之,赐死杜邮;吴起为魏守西河,而秦、韩不敢犯,谗人间焉,斥逐奔楚。秦听浸润以诛良将,魏信谗言以逐贤守,此皆偏听不聪,失人之患也。臣等窃痛伤尊修身洁己,砥节首公,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今一旦无辜制于仇人之手,伤于诋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独掩怨仇之偏奏,被共工之大恶,无所陈怨诉罪。尊以京师废乱,群盗并兴,选贤征用,起家为卿,贼乱既除,豪猾伏辜,即以佞巧废黜。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孔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浸润之谮不行焉,可谓明矣」。愿下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即定尊素行。夫人臣而伤害阴阳,死诛之罪也;靖言庸违,放殛之刑也。审如御史章,尊乃当伏观阙之诛,放于无人之域,不得苛免。及任举尊者,当获选举之辜,不可但已。即不如章,饰文深诋,以诉无罪,亦宜有诛,以惩谗贼之口,绝诈欺之路,唯明主参详,使白黑分别(《汉书·王尊传》:湖三老公乘兴等上书讼尊治京兆,功效日著,书奏天子,复以尊为徐州刺史。)。
移书责栎阳令谢游 西汉 · 薛宣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七
告栎阳令: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證验以明白,欲遣吏考案,恐负举者,耻辱儒士,故使掾平镌令。孔子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令详思之,方调守(《汉书·薛宣传》)。
太仆箴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肃肃太仆,车马是供。
锵锵和銮,驾彼时龙。
昔在二帝,巡狩四宅。
王用三驱,前禽是射(《艺文类聚》作「失」)。
纣作不令,武王征殷。
檀车孔夏,四騵孔昕。
仆夫执鞗,载骍载骃,我舆云安,我马云闲。
虽驰虽驱,匪逸匪愆。
昔有淫羿,驰骋忘归。
景公千驷,而淫于齐。
诗好牡马,牧子坰野。
辇车就牧,而诗人兴鲁。
厩焚问人,仲尼厚丑。
孟子盖恶夫厩多肥马,而野有饿殍。
仆臣司驾,敢告执皂(《艺文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古文苑》。)。
反离骚 西汉 · 扬雄
出处:汉书卷八十七上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汉书·扬雄传》、《初学记》六。)
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
灵宗初谍伯侨兮,流于末之扬侯。
淑周楚之丰烈兮,超既离虖皇波。
因江潭而𣶂记兮,钦吊楚之湘累。
惟天轨之不辟兮,何纯絜而离纷。
纷累以其淟涊兮,暗累以其缤纷。
汉十世之阳朔兮,招摇纪于周正。
正皇天之清则兮,度后土之方贞。
图累承彼洪族兮,又览累之昌辞。
带钩矩而佩衡兮,履欃枪以为綦。
素初贮厥丽服兮,何文肆而质䪥。
资娵娃之珍剃兮,鬻九戎而索赖。
凤皇翔于蓬渚兮,岂鴐鹅之能捷。
骋骅骝以曲艰兮,驴骡连蹇而齐足。
枳棘之榛榛兮,猿貁拟而不敢下。
灵修既信椒兰之唼佞兮,吾累忽焉而不蚤睹。
衿芰茄之绿衣兮,被夫容之朱裳。
芳酷烈而莫闻兮,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
闺中容竞淖约兮,相态以丽佳。
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飏累之蛾眉。
懿神龙之渊潜,俟庆云而将举。
亡春风之被离兮,孰焉知龙之所处。
悯吾累之众芬兮,飏㷸㷸之芳苓。
遭季夏之凝霜兮,庆夭悴而丧荣。
横江湘以南𣶂兮,云走乎彼苍吾。
驰江潭之汎溢兮,将折衷虖重华。
舒中情之烦或兮,恐重华之不累与。
陵阳侯之素波兮,岂吾累之独见许。
精琼靡与秋菊兮,将以延夫天年。
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解扶桑之总辔兮,纵令之遂奔驰。
鸾皇腾而不属兮,岂独飞廉与云师。
卷薜芷与若蕙兮,临湘渊而投之。
棍申椒与菌桂兮,赴江湖而沤之。
费椒稰以要神兮,又勤索彼琼茅。
违灵氛而不从兮,反湛身于江皋。
累既𠬜夫傅说兮,奚不信而遂行。
徒恐鷤䳏之将鸣兮,顾先百草为不芳。
初累弃彼虙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
抨雄鸩以作媒兮,何百离而曾不壹耦。
乘云蜺之旖柅兮,望昆仑以樛流。
览四荒而顾怀兮,奚必云女彼高丘。
既亡鸾车之幽蔼兮,驾八龙之委蛇。
临江濒而掩涕兮,何有九招与九歌。
夫圣哲之不遭兮,固时命之所有。
虽增欷以于邑兮,吾恐灵脩之不累改。
昔仲尼之去鲁兮,婓婓迟迟而周迈。
终回复于旧都兮,何必湘渊与涛濑。
溷渔父之餔歠兮,絜沐浴之振衣。
弃由聃之所珍兮,蹠彭咸之所遗。
剧秦美新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文选卷四十八
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上封事皇帝陛下:臣雄经术浅薄,行能无异,数蒙渥恩,拔擢伦比,与群贤并,愧无以称职。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执粹清之道,镜照四海,听聆风俗,博览广包,参天贰地,兼并神明,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也。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往时司马相如作封禅一篇,以彰汉氏之休。臣常有颠眴病,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所怀不章,长恨黄泉,敢竭肝胆,写腹心,作剧秦美新一篇,虽未究万分之一,亦臣之极思也。臣雄稽首再拜以闻,曰:权舆天地未祛,睢睢盱盱,或玄而萌,或黄而牙。玄黄剖判,上下相呕。爰初生民,帝王始存。在乎混混茫茫之时,舋闻罕漫而不昭察,世莫得而云也。厥有云者:上罔显于羲皇,中莫盛于唐虞,迩靡著于成周。仲尼不遭用,春秋困斯发。言神明所祚,兆民所托,罔不云道德仁义礼智。独秦屈起西戎,邠荒岐雍之疆,因襄文宣灵之僭迹,立基孝公,茂惠文,奋昭庄,至政破纵擅衡,并吞六国,遂称乎始皇。盛从鞅仪韦斯之邪政,驰骛起剪恬贲之用兵,刬灭古文,刮语烧书,弛礼崩乐,涂民耳目。遂欲流唐漂虞,涤殷荡周,㸐除仲尼之篇籍,自勒功业,改制度轨量,咸稽之于秦纪。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犷而不臻。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大茀经霣,巨狄鬼信之妖发。神歇灵绎,海水群飞。二世而亡,何其剧与!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离已。夫能贞而明之者穷祥瑞,回而昧之者极妖愆。上览古在昔,有凭应而尚缺。焉坏彻而能全?故若古者称尧舜,威侮者陷桀纣,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祐者哉?会汉祖龙腾丰沛,奋迅宛叶,自武关与项羽戮力咸阳,创业蜀汉,发迹三秦,剋项山东,而帝天下。擿秦政惨酷尤烦者,应时而蠲。如儒林、刑辟、历纪、图典之用稍增焉。秦馀制度,项氏爵号,虽违古而犹袭之。是以帝典阙而不补,王纲弛而未张,道极数殚,闇忽不还。逮至大新受命,上帝还资,后土顾怀,玄符灵契,黄瑞涌出,滭浡沕潏,川流海渟,云动风偃,雾集雨散,诞弥八圻,上陈天庭,震声日景,炎光飞响,盈塞天渊之閒,必有不可辞让云尔。于是乃奉若天命,穷宠极崇,与天剖神符,地合灵契,创亿兆,规万世,奇伟倜傥谲诡,天祭地事。其异物殊怪,存乎五威将帅,班乎天下者,四十有八章。登假皇穹,铺衍下土,非新家其畴离之。卓哉煌煌,真天子之表也。若夫白鸠丹乌,素鱼断蛇,方斯蔑矣。受命甚易,格来甚勤。昔帝缵皇,王缵帝,随前踵古,或无为而治,或损益而亡。岂知新室委心积意,储思垂务,旁作穆穆,明旦不寐,勤勤恳恳者,非秦之为与?夫不勤勤,则前人不当;不恳恳,则觉德不恺。是以发秘府,览书林,遥集乎文雅之囿,翱翔乎礼乐之场,胤殷周之失业,绍唐虞之绝风,懿律嘉量,金科玉条,神卦灵兆,古文毕发,焕炳照曜,靡不宣臻。式軨轩旂旗以示之,扬和鸾肆夏以节之,施黼黻衮冕以昭之,正嫁娶送终以尊之,亲九族淑贤以穆之。夫改定神祇,上仪也。钦修百祀,咸秩也。明堂雍台,壮观也。九庙长寿,极孝也。制成六经,洪业也。北怀单于,广德也。若复五爵,度三壤,经井田,免人役,方甫刑,匡马法,恢崇祗庸烁德懿和之风,广彼搢绅讲习言谏箴诵之涂,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俾前圣之绪,布濩流衍而不韫韣,郁郁乎焕哉!天人之事盛矣,鬼神之望允塞。群公先正,罔不夷仪;奸宄寇贼,罔不振威。绍少典之苗,著黄虞之裔。帝典阙者已补,王纲弛者已张,炳炳麟麟,岂不懿哉!厥被风濡化者,京师沈潜,甸内匝洽,侯卫厉揭,要荒濯沐,而术前典,巡四民,迄四岳,增封泰山,禅梁父,斯受命者之典业也。盖受命日不暇给,或不受命,然犹有事矣。况堂堂有新,正丁厥时,崇岳渟海通渎之神,咸设坛场,望受命之臻焉。海外遐方,信延颈企踵;回面内向,喁喁如也。帝者虽勤,恶可以已乎?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旧三为一袭,以示来人,摛之罔极。令万世常戴巍巍,履栗栗,臭馨香,含甘实,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则百工伊凝,庶绩咸喜。荷天衢,提地釐,斯天下之上则已,庶可试哉!
解难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三
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客有难玄太深,众人之不好也,雄解之,号曰《解难》,其辞曰:
客难扬子曰:「凡著书者,为众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声调于比耳。今吾子乃抗辞幽说,闳意眇指,独驰聘于有亡之际,而陶冶大炉,旁薄群生,历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亶费精神于此,而烦学者于彼。譬画者画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文选》曹子建《七启》注引作「譬若画者放于无形,弦者放于无声」)。殆不可乎?
扬子曰:「俞,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盖难与览者同也。昔人有观象于天,视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昔人之辞,乃玉乃金。彼岂好为艰难哉,势不得已也。独不见翠虬绛螭之将登乎天,必耸身于苍梧之渊。不阶浮云,翼疾风,虚举而上升,则不能撠胶葛,腾九闳,日月之经不千里,则不能烛六合,耀八弦(《文选》刘桢《赠徐干诗》注引「自日月之经」至此同)。泰山之高不嶕峣,则不能浡滃,云而散熇蒸。是以宓牺氏之作《易》也,绵络天地(《北堂书钞》十七制作引「伏羲作易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臧,定万物之基典谟之篇,雅颂之声,不温纯深润,则不足以扬鸿烈而章缉熙。盖胥靡为宰,寂寞为尸,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语叫叫,大道低回。是以声之眇者,不可同于众人之耳。形之美者,不可混于世俗之目。辞之衍者,不可齐于庸人之听。今夫弦者(《文选》张协《七命》注引「弦」作「弦」),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箫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是故钟期死,伯牙绝弦破琴,而不肯号众鼓;夔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斫。师旷之调钟,俟知音者之在后也;孔子作《春秋》,几君子之前睹也(陆绩《述玄》引「俟知音之在后;孔子作《春秋》,冀君子之将睹」。)。老聃有遗言,贵知我者希,此非其操与(梅鼎祚《文纪》)」。
博士箴 西汉 · 扬雄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洋洋三代,典礼是修。画为辟雍,国有学校。侯有泮宫,各有攸教。德用不陵,昔在文王。经营(《古文苑》作「启」)其轨,勖于德音。而思皇多士,多士作桢。惟周以宁,国人兴让。虞芮质成,公刘挹行潦,而浊乱斯清。官操其业,士执其经。昔圣人之绥俗,莫美于施化。故孔观夫人之学,而知为王之易(《古文苑》作「观夫太学而知为王之易易」)。大舜南面无为,而衽席平。还师阶级之间,三苗以怀。秦作无道,斩决天纪。漫彼王迹,而坑夫术士。诗书是泯,家言是守。俎豆不陈,而颠其社稷。故仲尼不对问陈,而胡簋是遵。原伯非学,而闵子知周之不振。儒臣司典,敢告在宾(《艺文类聚》四十六作扬雄,《古文苑》作崔瑗。)。
上书理刘辅 西汉 · 辛庆忌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三
臣闻明主垂宽容之听,崇谏争之官,广开忠直之路,不罪狂狷之言,然后百僚在位,竭忠尽谋,不惧后患,朝廷无谄谀之士,元首无失道之愆。窃见谏大夫刘辅,前以县令求见,擢为谏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当圣心者,故得拔至于此。旬日之间,收下秘狱。臣等愚,以为辅幸得托公族之亲,在谏臣之列,新从下土来,未知朝廷体,独触忌讳,不足深过。小罪宜隐忍而已,如有大恶,宜暴治理官,与众共之。昔赵简子杀其大夫鸣犊,孔子临河而还。今天心未豫,灾异屡降,水旱叠臻,方当隆宽广问,褒直尽下之时也。而行惨急之诛于谏争之臣,震惊群下,失忠直心。假令辅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户晓。同姓近臣本以言显,其于治亲养忠之义诚不宜齿囚于掖庭狱。公卿以下,见陛下进用辅亟,而折伤之暴,人有惧心,精锐销耎,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听,广德美之风也。臣等窃深伤之,唯陛下留神省察(《汉书·刘辅传》:成帝欲立赵婕妤为皇后,辅上书,系掖庭秘狱。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禄大夫师丹、太中大夫谷永俱上书。)。
赐翟方进册(绥和二年二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皇帝问丞相,君有孔子之虑,孟贲之勇,朕嘉与君同心一意,庶几有成。惟君登位于今十年,灾害并臻,民被饥馑,加以疾疫溺死,关门牡开,失国守备;盗贼党辈,吏民残贼,殴杀良民,断狱岁岁多前。上书言事,交错道路,怀奸朋党,相为隐蔽,皆亡忠虑。群下凶凶,更相嫉妒,其咎安在?观君之治,无欲辅朕富民便安元元之念。间者郡国谷虽颇孰,百姓不足者尚众。前去城郭,未能尽还,夙夜未尝忘焉。朕惟往时之用,与今一也。百寮用度各有数,君不量多少,一听群下言,用度不足,奏请一切增赋,税城郭坏及园田,过更,算马牛羊,增益盐铁,变更无常。朕既不明,随奏许可。后议者以为不便,制诏下君,君云卖酒醪,后请止。未尽月,复奏议令卖酒醪。朕诚怪君,何持容容之计,无忠固意,将何以辅朕帅导群下?而欲久蒙显尊之位,岂不难哉?《传》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欲退君位,尚未忍。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朕。朕既已改,君其自思,强食慎职。使尚书令赐君上尊酒十石,养牛一,君审处焉(《汉书·翟方进传》:荧惑守心,大臣宜当之,上遂赐册方进,即日自杀。)。
举贤良方正对策 西汉 · 杜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陛下畏天命,悼变异,延见公卿,举直言之士,将以求天心,迹得失也。臣钦愚戆,经术浅薄,不足以奉大对。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夷狄者,中国之阴也。《春秋》日蚀三十六,地震五,或夷狄侵中国,或政权在臣下,或妇乘夫,或臣子背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臣窃观人事以考变异,则本朝大臣无不自安之人,外戚亲属无乖剌之心,关东诸侯无强大之国,三垂蛮夷无逆理之节;殆为后宫。何以言之?日以戊申蚀,时加未。戊未,土也。土者,中宫之部也。其夜地震未央宫殿中,此必适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唯陛下深戒之。变感以类相应,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则异咎消亡;不能应之以善,则祸败至。高宗遭雊雉之戒,饬己正事,享百年之寿,殷道复兴,要在所以应之。应之非诚不立,非信不行。宋景公小国之诸侯耳,有不忍移祸之诚,出人君之言三,荧惑为之退舍。以陛下圣明,内推至诚,深思天变,何应而不感?何摇而不动?孔子曰:「仁远乎哉」!唯陛下正后妾,抑女宠,防奢泰,去佚游,躬节俭,亲万事,数御安车,由辇道,亲二宫之饔膳,致晨昏之定省。如此,即尧舜不足与比隆,咎异何足消灭!如不留听于庶事,不论材而授位,殚天下之财以奉淫侈,匮万姓之力以从耳目,近谄谀之人而远公方,信谗贼之臣以诛忠良,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虽无变异,社稷之忧也。天下至大,万事至众,祖业至重,诚不可以佚豫为,不可以奢泰持也。唯陛下忍无益之欲,以全众庶之命。臣钦愚戆,言不足采(《汉书》本传,又略见《五行志》下之下。)。
白虎殿对策 西汉 · 杜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其夏,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策曰:「天地之道何贵?王者之法何如?六经之义何上?人之行何先?取人之术何以?当世之治何务?各以经对」。
钦对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生,天地之所贵也。王者承天地之所生,理而成之,昆虫草木靡不得其所。王者法天地,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克己就义,恕以及人,六经之所上也。不孝,则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人行之所先也。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远观其所主。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取人之术也。殷因于夏尚质,周因于殷尚文,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孔子曰『恶紫之夺朱』,当世治之所务也。臣窃有所忧,言之则拂心逆指,不言则渐日长,为祸不世,然小臣不敢废道而求从,违忠而耦意。臣闻玩色无厌,必生好憎之心;好憎之心生,则爱宠偏于一人;爱宠偏于一人,则继嗣之路不广,而嫉妒之心兴矣。如此,则匹妇之说,不可胜也。唯陛下纯德普施,无欲是从,此则众庶咸说,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万事之是非何足备言(《汉书》本传)!
上成帝书辩家语宜记录 西汉 · 孔衍
出处:全汉文 卷十三
臣闻明王不掩人之功,大圣不遗人小善,所以能口其明圣也。陛下发明诏,咨群儒,集天下书籍,无言不悉,命通才大夫校定其义,使遐载之文,以大著于今日,立言之士,垂于不朽。此则蹈明王之轨,遵大圣之风者也。虽唐帝之焕然,周王之彧彧,未若斯之极也。故述作之士,莫不乐测大伦焉。臣祖故临淮太守安国,逮仕于孝武皇帝之世,以经学为名,以儒雅为官,赞明道义,见称前朝。时鲁恭王坏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书》《孝经》《论语》,世人莫有能言者,安国为之今文读而训传其义。又撰次《孔子家语》,既毕,会巫蛊事起,遂各废不行于时。然其典雅正实,与世所传者,不可同日而论也。光禄大夫向,以为时所未施之故,《尚书》则不记于《别录》,《论语》则不使名家也。臣窃异之。且百家章句,无不毕记,况《孔子家语》古文正实而疑之哉!又戴圣近世小儒,以《曲礼》不足,而乃取《孔子家语》杂乱者,及子思、孟轲、孙卿之书以裨益之,总名曰《礼记》,今尚见其已在《礼记》者,则便除《家语》之本篇,是灭其原而存其末,不亦难乎!臣之愚,以为宜如此为例,皆记录别见,故敢冒昧以闻(《家语后叙》末附记:孝成皇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定众书,都记录,名古今文书《论语》别录。子国孙衍为博士,上书辩之云云。奏上,天子许之,未即论定而遇帝崩,向又病亡,遂不果立。案:此文疑后人依托。)。
奏请收还武库兵器 西汉 · 毋将隆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武库兵器,天下公用,国家武备,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盖不以本臧给末用,不以民力共浮费,别公私,视正路也。古者诸侯方伯,得颛征伐,乃赐斧钺。汉家边吏,职在距寇,亦赐武库兵,皆任其事,然后蒙之。《春秋》之谊,家不臧甲,所以抑臣威,损私力也。今贤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汉纪》作「举」)国威器共其家备。民力分于弄臣,武兵设于微妾,建立非宜,以广骄僭,非所以示四方也。孔子曰:「奚取于三家之堂」!臣请收还武库(《汉书·毋将隆传》)。
上疏荐薛宣 其一 西汉 · 谷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六
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则百僚任职,天工不旷。故皋陶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御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今当选于群卿,以充其缺。得其人则万姓欣喜,百僚说服;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王功不兴。虞帝之明,在兹壹举,可不致详!窃见少府宣,材茂行洁,达于从政,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错时当;出守临淮、陈留,二郡称治;为左冯翊,崇教养善,威德并行,众职修理,奸轨绝息,辞讼者历年不至丞相府,赦后馀盗贼什分三辅之一。功效卓尔,自左内史初置以来未尝有也。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宣考绩功课,简在两府,不敢过称以奸欺诬之罪。臣闻贤材莫大于治人,宣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馀,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身兼数器,有「退食自公」之节。宣无私党游说之助,臣恐陛下忽于《羔羊》之诗,舍公实之臣,任华虚之誉,是用越职,陈宣行能,唯陛下留神考察(《汉书·薛宣传》:御史大夫于永卒。谷永上疏,上然之,遂以宣为御史大夫,数月,代张禹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