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三月二十四日长寿寺半帆亭燕集己酉秋赋门人即书曾宾谷都转长寿寺脩禊图后(门人到者何梅士仁山、沈少韩史云、游蓉裳显廷、许晋笙应騋、潘寅初斯湛、罗峄农家劭、何醉六述经、黄梦懋熺、熊犀园次夔、丁荔裳熊、黎次皋伯赓、金伯惠铭吉、瀛士如湰、温凤楼世京李弼廷翰、颜桐生培豫、黄宾门国光、陈伯襄作猷、李毅伯联芳、欧阳双南锴、林缵南式藩、卢□□裴、晓崧文煊、邓蔚山抡斌之子实甫承恂,凡二十四人。)癸亥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五
昔读赏雨茅屋诗,琼琚玉佩多丰姿。
虹桥脩禊成往事,偶然清兴托禅池。
慈航半帆岸可渡,水仙一曲神为移(见脩禊图记。)
先生于此有遐寄,彼十人者何由窥。
胜游一瞬逾七载,粤秀山堂开学海。
红棉绿榕入图画,魁儒钜生得模楷。
既甄群彦究朴学,复萃陈编刻经解。
巍然一代阮仪徵,气压曾南城十倍。
小子研文亦治经,仰视两公如爝萤。
持衡手握家传鉴(先公丁卯粤东试。),照海珠明天上星。
当时二万七千卷,经策纷纶蒐采遍(余于三场无卷不阅。)
渊源许郑富诹稽,才笔京都见研鍊。
十五年嗟时事多,廿四人深知己恋。
袖海楼头庆盍簪,小浮山畔仍开宴。
梵宫幽院且相羊,前辈风流未渺茫。
君不见,猎碣谶碑森两壁,劳公新构补经堂(寺旁新建补经堂,劳辛皆制府诸生补刊《皇清经解》于此。又摹刻《石鼓文》及《神谶碑》嵌置两壁。)
哭庵赏菊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次溪收集易哭庵梨园诗若干首,刊之以备乐部之掌故,且纪名流之韵事,嘱为叙文,历碌未就,以诗代之,久违甚念也。我与庵虽为长者行,而意气脱略,不拘形迹,民初更亲见其清狂颠放,尽情于醇酒妇人,故感叹旧谊,为之腹痛,甚愿为之。惟此叙宜用六朝小品笔墨方称,年来文字气盛言粗,不复能作纤丽生活,而于言情识小,更觉倒绷孩儿,故不敢落笔,但题小诗两绝而已。专此邮奉次溪仁弟著席,云史泐,甲戌十一月四日
红颜自古慕才名,二十年前载酒情。
今日城南觅歌舞,寒鸦流水不分明。
哭庵赏菊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绝妙甘为幼妇辞,罗痴易哭我同时。
亦知身后难收拾,顿尽风流几首诗。
月夜诵山谷江湖吞天之作感次其韵丙申 清 · 郑珍
 押有韵 出处:巢经巢诗钞前集卷三
磨骨养肠胃,卖舌抚唇口。
俯仰同桔槔,机肉随薄厚。
计来真自苦,谁逼君浪走。
上床无锦褐,下腹孰羔
身世一穷了,何者更掣肘。
挽畦羹淖糜,缗泽贯杨柳
夕偃心太平,朝游大垂手。
怡声问翁媪,正色对亲友。
陶公亦后觉,持身易五斗。
安知公田秫,中有恶狮吼。
静念发深省,窗月正相守。
欲持山谷诗,归谋东坡妇。
衣食端须几,百咏当饮酒。
霜叶飞介甫霜林觅句图 清 · 沈涛
 押词韵第四部
周清真雾迷衰草,图谱以为起韵,词律以为非韵。然梦窗之断烟离绪,玉田之故园空杳、绣屏閒了二阕,亦是韵。 则此阕首语,自当以四字为句用韵。惟图谱以下句为九字,亦非,盖三字六字耳。此调前半阕桥字用平声,后半阕六字易五字,皆从玉田体。
自携茶具。
披风帽、支筇秋最深处。
冷枫十里澹斜阳,正好寻烟语。
笑指点、江南村路。
红情多在销魂树。
写无限荒寒,也绝胜残年,灞桥风雪吟侣。

十载破帽疲驴,西风无恙,打头黄叶如雨。
中仙乐府已飘零,更暗移宫羽。
浑减字偷声漫与。
未应输了崔郎句。
早暝色催人,一抹微云,乱鸦归去。
遥集楼晚眺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西风瑟瑟雨如丝,迎面西山翠皱眉。
天外高楼来远恨,秋中残角入新诗。
孤怀阅世狂成癖,青眼看人语更悲。
回首陆沈无尽泪,群公传句我哀时易实甫罗瘿公温毅夫先生约为诗钟。)
瑶卿求题瘿公自书诗稿(并跋)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容天际黯如䃜,雨泣来哦死友诗。
影事和云常自远,墨痕含雨至今滋。
二豪偃蹇名同尽,一士浮休世尚疑。
为讯前朝老供奉,不歌何以塞千悲。
跋:乙丑六月伏雨中,瑶卿出示瘿公所赠自书数诗,开卷酸声,循书拾梦,其首题庚申人日雪一诗,则实和余之作也,龙树寺登高,又余所共预也。嗟嗟!郏山墓掩,见坡札于平生;东海龛遥,梦白诗之畴昔。山阿毕景,风雨冥冥。竹素何心,文章为祟。念予与君过从最密,实在壬子癸丑之交。龙阳易五,数来预会。华灯流艳,脆管延。君过中年,余方壮齿。相谓芳园秉烛,极今夜之春游;琐骨披衣,许他年之小友。一夕集凤卿奉瑁盦,又为联句记之。岂知十五年,辈流顿尽,当时文场跌宕,自信用世之一少年,乃复戢影衡门,听哀丝以送日乎?呜呼!岐王宅里,非天宝之当年;穆氏歌中,识贞元之朝士。渚泫露,风笛悽其。援笔伤心,诠题如右。
浣华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押尤韵
易中实病亟,浣华独馈以参饵,先生伏枕感泣,殁,浣华复厚赙之。余维先生老而放浪俳谑,虽盛为歌行以张浣华,而八年间趣尚各殊,履綦罕接,余所审也。先生既归道山,所亲或不为具礼,浣华乃能为近人所不能为者,感念其故,遂成此诗,兼寄天琴老人
邺台策科何所求,孝弟仁义皆赘疣。
竹林礼教更埽地,胡乱惨黩哀神州。
本实先拨世同责,儒冠岂必讥兜牟。
我生胡为遘阳九,所见拂戾心烦忧。
仙人绿华戏三昧,绰约偶作姑山游。
歌声夙在九天上,孰信信美兼姱修。
龙阳圣童老愈放,颠倒色相酣吟讴。
大名九牧竟何用,美疢恶疾终同休。
先生庶几有遗行,复遣骍角逾犁牛。
舶来新说诧一世,局促久已轻轲邱。
空令伊人馈药笼,道路感叹传麦舟。
观君聪明胜冰雪,痴事毋乃违时流。
十年知子愧不尽,始叹敦厚繇温柔。
作诗但质天琴叟,掉头肯语刘鸺鹠。
易顺鼎 清末民国初 · 袁克文
对联 出处:古今楹联名作选萃
三世分明,才子神童来虎阜
四魂归去,歌儿舞女吊龙阳
易实甫《雪鸿小草》 清 · 郭嵩焘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而翁词赋有根柢,风雅湖湘巨笔操。
骥子凤雏非世有,尘天人海见文豪。
卷中城郭山川古,眼底楼台日月高。
年少已闻惊长老,岂徒期望托诗骚。
佳雨应祈因思昔年诸友作诗今再叙旧 北宋 · 朱长文
 押词韵第四部
晏侯昔为州,岁旱庆霖雨。
夫君与方子,吟思共清苦。
不才辄继声,玉石愧同处。
赓酬自邦君,高歌遍幕府
开编读英辞,风义恨修阻。
历年屈指八,阅守今已五(自注:自晏易五守。)
温温刘苏州(自注:谓梦得。),扬仁美风土。
篇章极清新,操行到淳古。
去年掌胶庠,幸此荫德宇。
遇君来自西,暂作皋桥(自注:谓公权。)
并游盍簪裾,良宴陪樽俎。
辱顾眼俱青,言诗多见与。
近当庚伏间,不雨病禾黍。
田乾如龟裂,一溉劳远取。
如惔沴气生,望岁群心沮。
园居虽閒旷,何处逃蕴暑。
使君忧悯深,雩祀以时举。
精诚祷祠下,若与神告语。
随车油云飞,阖境膏泽溥。
槁苗兴膴原,涸辙通别浦。
万轮水可汲,千笠草务去。
籼禾与稏,指期入我庾。
清晖登溪山,馀润满林圃。
中吴垂白叟,买酒相抃舞。
扫石邀良朋,清风快谈麈。
此时无一诗,欢意何以叙。
朝家日隆平,二圣保基绪。
施仁塞天渊,敷政皆尧禹。
旧臣留旦奭,新相拜房杜。
风和调舜琴,俗厚空周圄。
销变召泰和,协气应律吕。
吾侪夙承学,嘉庆幸亲睹。
相期美康平,复见颂多
易实甫赠庐山泉壬辰 晚清 · 陈宝箴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廿年不践庐山径,读画因君系梦思。
饷我新泉分瀑布,瀹将春茗助敲诗。
清流合让支筇客,辟地须参面壁师。
安得草堂容设榻,一瓯睡足日高时。
实甫有和诗叠韵酬之壬辰 晚清 · 陈宝箴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远载山泉千里外,胜流高致使人思。
罂瓶泻口冲寒色,垒块浇胸洗恶诗。
三峡游踪如昨梦,一瓢陋巷本吾师。
芒鞋素便青峰下,始是波澜不起时。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昌龄满洲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 清末 · 张之洞
 押词韵第一部
介甫书颠狂,子瞻书豪纵。
穆穆司马公,落墨必谨重。
邪异贤亦殊,朝局成一閧。
宵磨党碑名,俘掠花石贡。
贵贱在公道,残帖今传诵。
遗书问九郎,无异鹄鹜讽。
忽忆停云帖,书势相伯仲。
结体取宽平,挫笔少纵送。
固知任诚悫,或少智术控。
誉王已过厚,任蔡良可痛。
独惜通鉴稿,细书失充栋。
此石仅八寸,其价璆璧共。
倖免佞人污,壶卢未押缝。
易生信慷慨,如石充僧供。
坳墨谨洗涤,廉棱戒磨砻。
作我方正友,泚笔岂敢弄。
嗟哉六月相,昊天不祚宋。
绍述肆诋诬,天怒神怨恫。
政荒相若鬼,敌喜国如梦。
居洛十八载,伏如鸡处瓮。
有园甚荒率,忘机到仆从。
花药助读书,独乐不与众。
我意独慕此,守黑甘无用。
点易滴新泉,石田春可种。
谁能考凤墅,抱残誇博综。
易实甫再惠庐山三峡 其一 壬辰 清末 · 张之洞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江城炎燥閟无风,忽有甘泉药病翁
遍酌一家俱满腹,劳人堪傲赞皇公
易实甫再惠庐山三峡 其二 壬辰 清末 · 张之洞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四海都能纳一瓶,恍从峡底濯清泠。
不如长结宗雷侣,竟日栖贤涧上听。
易实甫庐山壬辰 清末 · 张之洞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平生最慕乐天庐山草堂记,面山腋寺听飞泉。
恨不追随二林老,清斋素榻常周旋。
乐天谪宦避世网,始思栖饮全其天。
怪君壮年佩青紫,胡为窅然亦乐此。
筑室奉母庐山阳,美哉天下贤公子。
远贻山蔌劝我尝,笋皮薄如春云香。
苦茗堪伴晏婴(鼎注。出《晏子春秋》)石耳亲试伊尹(鼎注。出《吕氏春秋》)
山居一月两食肉(自注。君言山中惟朔望方市肉),尚有清供非负腹。
人生枯槁胜忧煎,何必花羔压红玉。
肆志由来抵学道,耐寂方是善择福。
我想名山游无缘,枕上梦见炉峰烟。
江南信美恋河北,耻非千里累纆牵(鼎注。出《战国策》。纆字或作缠字,非。)
终寻王屋太行去,暮年一壑吾其专。
易实甫 清末民国初 · 张英麟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十
制芰荷衣薜荔裳,只应自悼羽毛伤。
谁知心曲冤能白,更喜眉间气已黄。
才大惊誇如斗印,事奇真比破天荒
一头地出人争羡,讵止论交见热肠。
扬子江(温哥华)1969年11月6日樊城 现当代 · 李祁
昨得慎仪录寄《中外杂志》包明叔先生所记扬子江歌前数首,感而赋此。
扬子江歌十三首,首首追随扬子走。
总歌之后起吴淞,滚滚奔腾初出口。
西上江阴第一重,炮台兀据江能封。
金焦帆影联翩过,明月扬州岂易逢。
建康千古无情地,称帝称王真若戏。
试上台城望后湖,湖波冉冉挑诗思。
芜湖自是稻花香,九派浔阳势莫当。
小姑名与彭郎伴,应有梅花岛上香。
洞庭浩瀚群流聚,冬日风涛尤可怖。
孟杜题诗今尚存,湖滨前有诗人住易哭庵。)
包君所记至此止,安得有终并有始。
其馀七首应更奇,剑峡夔门更险巇。
况乎诸葛与杜甫,诗人名相世之仪。
当日此歌一出皆欢喜,不胫而走数千里。
江南才子手自裁(作者姓名不传,但闻系江南才子。),蜿蜒一往如江水。
六十年前年少郎,有谁不唱长长长。
尔时我年方六七,亦同学习乐洋洋。
想像江山似图画,佳名络绎如珠挂。
一别长江今廿年,寂寞何人温旧话。
偶逢故侣重相集,十忆二三相挹挹。
朅来更爱樊城美,蓬岛三山难与比。
雄浑飘渺两相兼,朝看暮对无时已。
三楹小屋傍烟霞,浪说而今自有家。
辛勤还学灌园叟,恼看杂草喜开花。
今宵忽读扬子歌,悲欢间作意无那。
心惊一角巴陵句,瞿然梦觉忽生魔。
临风无泪可挥弹,惆怅难平百感攒。
何日扬舲上扬子,看遍青青江上山。
寄刘笑亭孝廉 清末 · 宋书升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话别旗亭易五春,良朋消息滞鱼鳞。
落花时节方游楚,折柳阳关又入秦。
经史白头终作客,风尘青眼岂无人。
秋来定对樽前月,真识天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