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壬午三月三日周荇农阁学徐寿蘅侍郎王益吾祭酒陈汝翼朱鼎甫两编修禊崇效寺拙公青松红杏图卷后六首 其六 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丁集
故乡镜水若耶边,多少湔裙士女船。
可识柳湖车马影,暮冲归鸟出林烟圣安寺地,名东柳湖村,宋漫堂有《宿柳湖僧舍》诗,即指圣安寺也。盖昔时此地皆多水,故以湖名。老言二十馀年前到此,尚有一水通小桥。今桥久圮,其断石犹存。)
壬午三月三日周荇农阁学徐寿蘅侍郎王益吾祭酒陈汝翼朱鼎甫两编修禊崇效寺拙公青松红杏图卷后六首 其二 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丁集
祭酒时名贾马俦,翰林才调尽风流。
彦伦孝穆皆耆旧,我亦看花过白头。
壬午三月三日周荇农阁学徐寿蘅侍郎王益吾祭酒陈汝翼朱鼎甫两编修禊崇效寺拙公青松红杏图卷后六首 其三 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丁集
芍药新栽替牡丹枣花无复咏攒攒。
休教更语金源事,尘画明昌问圣安(寺东北半里许为圣安寺,旧有金章宗李元妃像。)
五月十九日晚风盼雨书感成五十四韵寄周荇农阁学并简徐寿蘅侍郎壬午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杏花香雪斋诗戊集
疏傅乐休官,董生感不遇。
虽曰隐显殊,各怀止足虑。
仕宦无捷径,寸阪窒千步。
晚效徒强颜,早达终失据。
木雁非世怜,枘凿亦天付。
东邻周侍郎,清华夙游豫。
邅回蓬岛间,未得赤螭驭。
一践宫尹端,旋曳凤阁屦。
常参计臣策,閒肄容台故。
微疾喜遂告,颐情恣坟素。
盛夏坐一室,明窗绝氛雾。
时看香篆生,砚池滴花露。
余亦秉微尚,訾级备三署。
虚窃一钟禄,不理五曹务。
老成日以凋,少年孰余慕。
芴闇名岂修,清静物滋妒。
昨者阎尚书,安车起农圃。
同官颇欣欣,争思自建树。
矫饰廉让名,觊得上考注。
晚士善揣摹,凉热皆可附。
惭非治烦才,莫佐仰屋苦。
千秋遑敢期,三迁亦宁顾。
手版恒倒持,衙参久绝赴。
比日瘅蕴爞,袒裼略礼度。
薄粥二釜充,短榻四体布。
今夕驱丰隆,雨势已东注。
颇疑惠然风,来自公家树。
追凉庭柯阴,翘企碧云暮。
隔巷通蝉声,夕阳犹半驻。
四郊盼甘泽,日忧旱苗仆。
农夫勤锄犁,泥涂杂汗雨。
吾力能自勉,治书刊谬误。
持此报圣明,差亦比耕作。
老更视息戒,病即洁身去。
薄俗难具论,睚眦修怨恶。
不见蚍蠹辈,结网张要路。
鸱鸢互阴吓,蛙鱼矜沬呴。
趯足教险缘,寱言习醉酗。
群儿自相贵,公然达章疏。
不畏螳折臂,行见蝇败蛆。
落落松柏行,置身远沮洳。
床早僧真移,扇无元规污。
古欢生寂寥,真契在述著。
所嗟王益吾祭酒。)与瞿子九学士。),星奔一时讣。
林号下栖乌,水宿候缞鹭。
同业每䤨离,绝学致瘨怒。
道在德不孤,志定势匪助。
开径三益来,西头约徐孺
尚期杖策同,消夏斗诗句。
南沜与北沤,荷花最深处。
此中可饮酒,扁舟向烟渡。
驺卒及罟师,率意相与语。
红衣褰风幔,句留白头住。
萧然冰雪怀,宁知褦襶趣。
虚受堂(在中山公园存雪亭东,系船亭式,周回有廊,学使王先谦所筑。相传为阅卷处也。有孙毓汶题额。) 民国 · 沙曾达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先生饱学矢谦衷,衡鉴人才本至公。
堂筑临湖虚若谷(前有雪浪湖。)升阶犹许挹清风。
存雪亭(在中山公园,即前学使署后园,系王公益吾所修葺,其题额曰存『雪亭者』,存明季参政雪浪湖之遗迹也。季氏以雪浪名湖,又尝名其集曰『雪浪』。) 民国 · 沙曾达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季园盛事渺谁论,雪浪名湖义孰存。
搜葺遗亭供眺览,长沙题额妙探原。
张福宝树人黄鹤楼遗址对月 清末 · 王先谦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四顾空天地,神仙底用求。
江山宜作客,风月不须楼。
诗细还敲律,茶甘屡涤瓯。
严城人语寂,携手数更筹。
按:《王先谦诗文集》
雪后集饮寄园,次长沙师用壁间明人韵二首 其二 晚清 · 缪祐孙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菜畦半没露红斑,秀柏双擎不改颜。
清宴正宜新雪后,趋陪难得使星闲。
定知文字千秋在,看取风流六代还。
借慰前朝旧诗侣,书生气谊信相关。
注:上二首诗,录自江苏学政衙署墨华榭碑廊缪祐孙诗碑。诗题中长沙师,即一百十八任学使王先谦湖南长沙人
暴冷和外舅寂寥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八
一夕惊飙动,重棉已著牢。
清秋胡太短,寒日又能高。
此地容生计,人间薄我曹。
融融众香国,徒以益吾骚。
依韵题王葵园先生陈诒重郎唱和试卷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敢云自靖答君亲,兀兀沧桑劫后身。
不信前车阵覆辙,未应先觉损天民。
海内依怙王文祖,五经纷纶井大春
正待中流同击楫,相看未分过江人。
摸鱼儿 庚午岳阳楼,用稼轩同治十年辛未正月廿九日日记云:“余自甲寅至今,凡七上岳阳楼,经十八年,而皆独游。当乙丑归时,自以为不复再至,今复翩然来此,古今须臾,可胜慨哉。览李竹亭刻石之词,辄作一首,归与道士刻之壁上,用辛稼轩作《摸鱼儿》韵。”) 清末民国初 · 王闿运
 押词韵第四部
问汀洲,几多芳草,青青远黏天去。
少年儿女春闺意,又对流光重数。
留不住。
烟波恨,逡巡踏破(遍)湖边路。
凭栏不语。
待更不伤心,此心仍似,一点未飞絮。

人间似(事,王先谦《六家词钞》亦作“事”。),离合悲欢总误。
无情犹有痴妒。
愁来漫写登楼赋
(未)遇解人谁(休)诉。
梁燕舞。
还只恐、洞庭也化田土。
当年战苦。
休更说(谁更忆)周郎(日记有注“谓雪琴”三字。)风流尽在,千古浪淘处。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吴庆坻
 押词韵第十一部
大道委榛莽,率土无夷庚。
群邪狎白日,中馗沸鼯鼪。
天步丁艰难,干国求良桢。
外咨吾洲俗,上契三代程。
讲舍盛兴作,条教一再更。
堂堂大国楚,匪独文儒鸣。
缅维咸同间,龛难多书生。
流风笃忠悱,馀芳扇湘蘅。
如何渐滫,异说恣纵横。
乱苗必恶莠,谁为折其萌。
贱子忝持节,擿埴嗟冥行。
握枢在宗圣,致用先穷经。
畔道文必黜,析疑经始明。
但严泾渭别,无召水火争。
钱朱企曩轨,历久垂芳声。
材薄愧弗任,持禄常屏营。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吴庆坻
并世有硕儒,方雅镇流俗。
幸厕籍湜伦,韩门仰培沃。
暌离过廿稔,失喜访灵麓。
拙工倚大匠,隐栝到曲木。
奉手请旧业,蒿目悼危局。
俯仰身世感,愀焉轸心曲。
小子有狂言,勤拳效忠告。
古称不朽三,造物靳庸福。
南菁经解编,东华史宬录。
传讽遍海内,学子丐膏馥。
投簪味道腴,勤学资先觉。
甄文重流别,姚李踵芳躅。
孔传刊伪文,班书证疑读。
遐哉千祀业,悉数屡更仆。
葵心倾太阳,匪曰智卫足。
公当勉加饭,弟子行抱蜀。
甲辰仲冬赋呈葵园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吴庆坻
 押词韵第三部
少小苦羸疾,中岁疾良已。
西南驰王程,江山壮玉垒。
意气高岷嶓,险阻穷笮徙。
期搜蜀才彦,持以献天子。
适遘庚辛交,冬狩纪诗吏。
冲寒赴行在,伏阙泪盈眦。
明年还京师,儤直近丹戺。
草奏引古谊,论迂駴俗耳。
往岁乘滇輶,暑雨涉万里。
津梁行告疲,占爻得艮趾。
何图被恩命,沿潕下沅澧。
岁晚暂投装,百惧而一喜。
喜者亲丈席,谭经竟源委。
惧者臣精亡,无繇振颓靡。
蠠没方期岁,甄校无隙晷。
遽遭病魔侮,瞑眩不可止。
引疾幸得请,感极转汗泚。
岂不眷芳华,升庭采兰芷。
上负吾师期,下负横舍士。
赠言意深厚,三复重嘘唏。
朝廷纳群策,下士有葑菲。
安得一謇谔,靖彼万谲诡。
敝庐有孤松,贞干无曲理。
蕲保岁寒心,明明指江水。
题万公雨葵园剪烛图予寓居即公雨经宿处葵园前厅也壬申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园葵不拔表倾阳,刻烛朋簪迭此堂。
却动衰翁三宿恋,连宵诗梦绕离肠。
郇庐葵园老人唱和诗见示依韵写怀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八
隐约天涯意倍亲,翛然历劫不磨身。
秋心自远绵绵道,旧族相知八八民。
未死不须悲楚老,有书聊可閟师春。
朝来端策知贞胜,禽向同为五岳人
郇庐葵园老人唱和诗见示依韵写怀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八
天道无知竟孰亲,龙蛇相保蛰存身。
春秋未变尊王义,山海长留不死民。
战地经过车载鬼,别筵慷慨酒回春。
天南一老葵心在,念尔麻鞋拜阙人。
挽王馆长凤喈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湘水一方,兰芷含愁,已矣不回羁客棹;
少康成四岁,龙蛇应谶,伤哉未定礼堂书。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王凤喈(1896——1965)原名科生,派名儒雍,湖南湘潭人,祖籍江西安福1916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毕业后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1925年长沙私立晨光大学校长次年当选为国民党长沙市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追随吴稚晖等在上海筹设劳动大学,任教务主任。193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教育心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教务副主任及教育系主任、湖南省参议员、教育厅长等职。1944年5月辞教育厅长,后赴香港,任教于私立辅仁书院。1950年9月台湾。任台湾当局“编译馆”馆长至逝世。曾与陈大齐、程天放等创组孔孟学会,任常务理事,并分任《孔孟月刊》主编。还在台政治大学、师范大学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任教。1965年12月31日台北病逝。著有《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
羁客:旅客;旅人。南朝宋鲍照《代棹歌行》:“羁客离婴时,飘飖无定所。”
康成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
康成四岁:指逝者享年69岁(郑玄享年73岁)。
龙蛇应谶:指贤人去世。
礼堂书:礼堂,古代习礼的讲堂。《后汉书·郑玄传》:“末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皆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于其人。”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别传》云:‘北海儒林讲堂。’”
笺:
1.下联全用郑玄事。
2.王闿运曾国藩
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功,戡定仅传方面略;
经术在纪河间、阮仪征之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憾礼堂书。
世说新语跋绍兴八年四月 北宋 · 董棻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六
右《世说》三十六篇,世所传釐为十卷,或作四十五篇,而末卷但重出前九卷中所载。
余家旧藏,盖得之王原叔家,后得晏元献公手自校本,尽去重复,其注亦小加剪截,最为善本。
晋人雅尚清谈,唐初史臣修书,率意窜定,多非旧语,尚赖此书以传后世。
然字有󸈠舛,语有难解,以它书證之,閒有可是正处,而注亦比晏本时为增损。
至于所疑,则不敢妄下雌黄,姑亦传疑,以俟通博。
绍兴八年夏四月癸亥广川董棻题。
按:《世说新语》卷首,光绪七年王先谦校订本。
哀馀皇 清末民国初 · 沈瑜庆
 押寘韵 出处:台湾诗乘
光绪乙亥日本搆衅台湾番社,先子奉诏视师,勒兵相持数月,日人就款。言路腾谤,以为纵敌,先子不为动。师旋,遵旨复陈练兵、筹饷、制械、储材、游学、持久六事,请饬各省每年合筹四百万金,分解南、北洋,计日治海军,期以十年成三大枝。彼时游学者亦艺成而归,制船、驾船,不患无人矣。易箦前夕,口授遗疏。先是日本琉球为冲绳县,庶子王先谦请伐,廷旨饬议,未及复奏。至是遂言日本台湾归后,君臣上下,早作夜思,其意安在,不可谓非劲敌。而我之船械军实,无改于前,冒昧一试,后悔方长,愿皇上以安生之质,躬困勉之学,所谓州来在吴犹在楚也。疏入,廷旨促办海军,合肥亦悟。北洋海军权舆于此。而出使大臣李凤苞请废船政,谓制船不如买船,而已私其居间之利。后希中旨者,又挪海军款以办颐和园工程。甲申一挫,甲午再挫,统帅不能军,闽子弟从之死亡殆尽。吴公子光曰:「丧先王之乘舟,岂惟光之罪,众亦有焉。」长歌当哭,遂以〈哀馀皇〉名篇
城濮之兆报在泌,会稽已作姑苏地
或思或纵势则悬,后事之师宜可记。
昔年东渡主伐谋,严部高垒穷措置。
情见势绌不战屈,转以持重腾清议。
铁船横海不敢忘,明耻教战陈六事
军储四百饷南北,并力无功感尽瘁。
宋人告急譬鞭长,白面书生臣请试。
欲矫因循病卤莽,易箦谏书今在笥。
蓄艾遗言动九重,因以为功宜可嗣。
谁知一举罢珠崖,东败造舟无噍类。
行人之利致连樯,将作大匠成虚位。
子弟山河尽国殇,帅也不才以师弃。
即今淮楚尚冰炭,公卿有党终儿戏。
水犀谁与张吾军,馀皇未还晨不寐。
州来在吴犹在楚,寝苫勿忘告军吏(吴福助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