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历历明星下,其如北斗孤。
残钟沉百杵,过客问三闾
寥落得秋意,栖迟耽道书。
百年从此远,相忆到今无。
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 其五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誓墓今头白,还山闵世纷。
徘徊终自信,哀怨有深文。
怅望期前哲,忧危感至尊。
行行重回首,漂泊奉明恩。
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 其六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旧梦承恩诏,遥年党禁文。
回风伤往日,之子念夫君。
故苑蘼芜意,荒陂凫雁群。
何时陪杖履,拭涕极南云。
常熟翁师傅归里六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曾习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天问殊难答,臣心久郁陶。
遥怜贾生策,不分屈平骚。
江海沉名易,湖山歌舞劳。
向来忧国意,馀愿老蓬蒿。
感旧吟五首 其一 翁文恭公 清 · 刘体乾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世业韦平帝者师,风云经济共相期。
会昌一品新刊集,半是评碑读画诗。
感旧吟五首 其三 王湘绮侍讲 清 · 刘体乾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盖代诗名屈宋才,论文风雨定王台
瓶庐评点湘军志,一火春明付劫灰。
翁尚书(录一)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纶扉家世动华夷,四十年来侍玉墀。
出入三朝称国老,周旋二帝作经师
君臣鱼水同休戚,父子鳌峰接履綦。
白发内人浑记得,显皇新擢状元时。
注:翁尚书:即翁同龢,曾官刑、工、户部尚书
刘文正文清父阮文达祁文端胡文忠曾文正左文襄李文忠翁文恭诸公手札册子(乙亥)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试从全盛日,数到中兴年。
世与人相待,名兼位以传。
各留心画在,未觉事功偏。
沈陆当谁责,庸非运使(同上卷二四)
念奴娇声甫甥题“戏猫仕女图” 清 · 宗婉
 押词韵第三部
披图一笑,试从头认取,画中佳丽。
滴粉搓酥娇品格,更著堆云双髻。
宜喜宜嗔,十三十四,正是芳年纪。
可怜时候,耐人多少寻味。

底事不绣鸳鸯,不调鹦鹉,不把鹍弦理。
象管鸾箫都不按,只抱狸奴闲戏。
睛点寒金,体团温玉,爪扑香怀里。
翻残棋局,唐宫旧事犹记。
浣溪沙·和清故相翁松禅瓶庐词浣溪沙谢家桥小泊待潮之作,应翁宗庆先生征稿 现当代 · 喻蘅
 押词韵第八部
宦海无情上下潮。
锦峰归梦问兰桡。
浮云富贵悔题桥。

直谏何辞昆玉碎,丹忱讵似镂冰消。
先生高蹈蔑由巢。
上虞山相国师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二
江上穷愁十日霖,摇摇孤愤结微音。
松高独受寒风厄,凤老甘当众鸟侵。
睚眦一夫成世变,是非千载在公心。
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
注:相国:指翁同龢翁同龢曾为协办大学士,即副相,故尊称“相国”。
松禅老人 清末民国初 · 张謇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楼台无地相公归,借住山峰接翠微。
济胜客输腰脚健,忧时僧识鬓毛非。
尚湖鱼鸟堪寻侣,大泽龙蛇未息机。
正可斋心观物变,蒲团饱吃北山
注:松禅:为翁同龢号,张謇是其门生。
浣溪沙瓶庐词《谢家桥小泊待潮》 现当代 · 屈武
 押词韵第八部
曾忆当年弄海潮,如今痛缺木兰桡,何时两岸建蓝桥。

岁月不居人易老,河山未一虑难消,梦回犹忘燕还巢。
寿李先生静园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世葆先芬,通犹龙一经,诵倚马万纸;
天贻晚福,拥雏凤四座,对圆蟾九宵。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李静园:疑为李鸿绪,参加【挽联164.挽李先生栋材】。
先芬:祖先的美德宋梅尧臣张侍郎中隐堂》诗:“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犹龙一经:典出老子犹龙,切其姓李,故犹龙一经指《道德经》。
倚马:晋桓温北征,袁宏倚马前草拟文告,顷刻写成七纸。事见《世说新语·文学》。后称人文思敏捷为倚马才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如为李白典,则为切姓。
雏凤:幼凤,喻有才华的子弟。 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笺:清代翁同龢李鸿章联:
国相司马矣;
老子其犹龙乎。
高先生拜石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故事续青箱,万纸争传今世说;
少微沉碧落,一楼空剩古春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君撰有《古春风楼琐记》。
高拜石(1901——1969)字懒云又字般若,笔名芝翁南湖介园懒云浙江镇海人,斋堂为古春风楼,自号古春风楼主人。先世宦游八闽,遂寄籍福州北平平民大学文科毕业。历任新生晚报、华报、寰宇新闻、民国日报及中央日报编辑及主笔,台湾省政府新闻处主任秘书等职。高氏善属文,工诗词,长于近代史事,熟谙人物掌故,故文名籍甚。张其昀氏:「自梁任公林琴南以来,罕与其伦比,诚是列于现代中国一大文豪而无愧色。」曾在〈新生副刊}连载〈古春风楼琐记},因广获好评,后结集出书。另有《南湖录忆》、《浮沤识小》、《茗边脞记》等著作。高氏受吴昌硕艺术成就熏陶,自幼便颇醉心书法篆刻,曾从朱敬亭,黄蔼农,沈冠生诸名家学习,世称“行楷近南园松禅,温润有致。精金石篆法,尤工篆隶,厚润茂密,古味盎然。”1969年4月23日病逝于台湾。终年68岁。
成氏有诗《题芝翁春风楼琐记》、《拜石居士写<古春风楼琐记>,历时十稔,赋此美之》。有骈文《<古春风楼琐记>序》。
青箱:《宋书·王淮之传》:“曾祖彪之,尚书令。……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
世说:指《世说新语》。
少微:星名。一名处士星。共四星,在太微西南,今属狮子座。见《史记·天官书》 “曰少微,士大夫”索隐正义。后常用以比喻处士。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空。
一楼空剩古春风:高拜石斋堂为古春风楼,自号古春风楼主人,撰有《古春风楼琐记》。
《古春风楼琐记》:作者高拜石先生。该著作主要描写明末清初间五百余位各色各相人物,包含颇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掌故,是弥足珍贵的重要文献和第一手资料。
笺:
1.题芝翁春风楼琐记:
皂帽远黄尘,看花卧海滨,灵珠工记事,彩笔粲生,稷下空馀子,琴南得替人,他时添掌故,纸贵更无伦。
2.拜石居士写古春风楼琐记, 历时十稔,赋此美之:
初九百今重续,日日花从笔底生, 一例词源惊倒峡,十年赋价比研京,典坟左史徵多识,人物仓曹许继声,更阅岁华添好语,船归去纪河清。
沈雪庐属题猿叟所临第七十七通张迁碑丙午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押支韵 出处:石遗室诗集卷第四
书家门户方争持,北碑南帖歧又歧。
道州雅嗜鲁国笔,仙坛坐位皆所师。
颇疑不写中兴颂,亦更无论臧公碑。
灵飞小楷异多宝,岂厌平淡初无奇。
前有南园后松禅,三益披草留在兹。
素薄贞白与怀素,谓双井学其斜欹。
岂知坡公效二海,姿媚宜若轻羲之
乃云肥瘦各有态,花枝轻颤宁当嗤。
果然草书醉翁亭,饶与黄米争风姿。
道州此碑百馀通,想见得力临池时。
岂知右军池水黑,亦复不让于张芝
零陵既有绿天铭,智永退笔高累累。
之其所好乐而辟,于所贱恶亦宜之。
皋陶不坐文部省,谁与听直书文诗。
浑忘异量爱同体,吁嗟平等观其谁。
松禅临本徐俟斋顾亭林南归卷癸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出处:石遗室诗续集卷七
辨色汀芒曾一笑,突过鹰阿万年少
枋头垓下跳而免,鸱夷子皮理归棹。
堂堂三绝老松禅,慈仁北望几风烟。
仓皇及得吾宗手,虹月沧江水接天。
四月二十八日翁文恭师生日孙师郑召集陶然亭结瓶社徵诗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旧京乔木尚风烟,回首沧桑益惘然。
萧傅孤危全晚节,灵均揽揆怨芳荃。
人珍遗墨皆千古,公幸骑箕早十年。
愿比顾祠修故事,岁时松下荐寒泉。
赵价人姻丈仿渐江画册二首 其一 戊辰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解组中年事耦耕,犹传雅操在廷评。
经籯简贵存风尚,画笔精严见性情。
惜墨偶然留枕秘,瓣香直欲此僧清。
瓶庐心折因高义,不独缣毫重老成。
广和居酒肆已历百年昔日京僚南士所聚也今殊寥落伯絅以余盘桓于斯最久属纪旧闻为赋七绝伯絅书之以贻肆中(七首录六)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夏孙桐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听雨楼东萧寺北,蜗庐肇自道光年。
公卿小巷常停辙,也作贞元轶事传(其对宇为严氏东楼旧址,南临伏魔寺,原为隆盛酒铺,道光十一年始改今名,仅门屋一间,后屡充拓,僻在城西,市侩热客所不至,惟文人乐就之。朝贵耽风雅者亦时莅止,松禅协揆每出城访书画过饮,抱冰相国武昌入觐,数携客谈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