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书言王凤专擅 西汉 · 梅福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臣闻箕子佯狂于殷,而为周陈《洪范》;
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
夫叔孙先非不忠也,箕子非疏其家而畔亲也,不可为言也。
高祖纳善若不及,挫渡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
陈平起于亡命而为谋主,韩信拔于行陈而建上将
故天下之士,云合归汉,争进奇异,知者竭其策,愚者尽其虑,勇士极其节,怯夫勉其死。
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此高祖所以亡敌于天下也。
孝文皇帝起于代谷,非有周召之师,之佐也,循高祖之法,加以恭俭。
当此之时,天下几
繇是言之,循高祖之法则治,不循则乱。
何者?
秦为亡道,削仲尼之迹,灭周公之轨,坏井田,除五等,礼废乐崩,王道不通,故欲行王道者,莫能致其功也。
孝武皇帝好忠谏,说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自闑鬻者,不可胜数。
汉家得贤,于此为盛。
使孝武皇帝听用其计,升平可致。
于是积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缘间而起。
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
方今布衣乃窥国家之隙,见间而起者,蜀郡是也。
山阳亡徒苏令之群,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
此皆轻量大臣,亡所畏忌,国家之权轻,故匹夫欲与上争衡也。
士者,国之重器
得士则重,失士则轻。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
臣诚恐身涂野草,尸并卒伍,故数上书求见,辄报罢。
臣闻齐桓之时,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不逆,欲以致大也。
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陛下距臣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
秦武王好力,任鄙叩关自鬻;
缪公行伯,繇余归德。
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书求见者,辄使诣尚书问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天下条贯,国家表里,烂然可睹矣。
夫以四海之广,士民之数,能言之类,至众多也。
然其俊桀指世陈政,言成文章,质之先圣而不缪,施之当世合时务,若此者,亦亡几人。
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故诚能勿失其柄,天下虽有不顺,莫敢触其锋,此孝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为汉世宗也。
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高祖陈平之过而获其谋,晋文召天王,齐桓用其仇,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驳。
欲以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绪,犹以乡饮酒之礼理军市也。
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
夫祇鹊遭害,则仁鸟增逝;
愚者蒙戮,则知士深退。
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
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
何以明其然也?
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
以此卜之,一矣。
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及至陛下,戮及妻子。
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
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
愿陛下循高祖之轨,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除不急之法,下亡讳之召,博览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也。
且不急之法,诽谤之微者也。
「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
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
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
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
汉兴以来,社稷三危。
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
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
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
《书》曰:「毋若火,始庸庸」。
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亡及已(《汉书·梅福传》:成帝委任王凤,凤专执擅朝,而京兆尹王章为凤所诛。上书,不纳。)
对策 东汉 · 申屠刚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六
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怒,奸邪乱正,故阴阳谬错
此天所以谴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怀邪之臣惧然自刻者也。
今朝廷不考功校德,而虚纳毁誉,数下诏书,张设重法,抑断诽谤,禁割论议,罪之重者,乃至腰斩,伤忠臣之情,挫直士之锐,殆乖建进善之旌,县敢谏之鼓,辟四门之路,明四目之义也。
臣闻成王幼少,周公摄政,听言下贤,均权布宠,无旧无新,唯仁是亲,动顺天地,举措不失,然近则召公不悦,远则四国流言。
夫子母之性,天道至亲,今圣主幼小,始免襁褓,即位以来,至亲分离,外戚杜隔,恩不得通。
且汉家之制,虽任英贤,犹援姻戚。
亲疏相错,杜塞间隙,诚所以安宗庙、重社稷也。
今冯、卫无罪,久废不录,或处穷僻,不若民庶,诚非慈爱忠孝承上之意。
夫为人后者,自有正义,至尊至卑,其势不嫌,是以人无贤愚,莫不为怨,奸臣贼子,以之为便,不讳之变,诚难其虑。
今之保傅,非古之周公周公至圣,犹尚有累,何况事失其衷,不合天心者哉!
周公先遣伯禽守封于鲁,以义割恩,宠不加后,故配天郊祀三十八世。
霍光秉政,辅翼少主,修善进士,名为忠直,而尊其宗党,摧抑外戚,结贵据权,至坚至固,终没之后,受祸灭门。
方今师傅,皆以之位,据贤保之任,以此思化,则功何不至?
不思其危,则祸何不到?
损益之际,孔父攸叹,持满之戒,老氏所慎。
盖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今承衰乱之后,继重敝之世,公家屈竭,赋敛重数,苛吏夺其时,贪夫侵其财,百姓困乏,疾疫夭命盗贼群辈,且以万数,军行众止,窃号自立,攻犯京师,燔烧县邑,至乃讹言积弩入宫,宿卫惊惧。
汉兴以来,诚未有也。
国家微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王者承天顺地,典爵主刑,不敢以天官私其宗,不敢以天罚轻其亲。
陛下宜遂圣明之德,昭然觉悟,远述帝王之迹,近遵孝文之业,差五品之属,纳至亲之序,亟遣使者中山太后,置之别宫,令时朝见。
又召冯、卫二族,裁与冗职,使得执戟,亲奉宿卫,以防未然之符,以抑患祸之端。
上安社稷,下全保傅,内和亲戚,外绝邪谋(《后汉·申屠刚传》)
陈崇草奏称莽功德 新朝 · 张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
窃见安汉公自初束修,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午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
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
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
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及为侍中,故定陵侯淳于长有大逆罪,公不敢私,建白诛讨。
周公,季子鸩叔牙,公之谓矣。
是以孝成皇帝命公大司马,委以国统。
孝哀即位高昌侯董宏希指求美,造作二统,公手劾之,以定大纲。
建白定陶太后不宜在乘舆幄坐,以明国体。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公之谓矣。
深执谦退,推诚让位。
定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手劾之事,上下壹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悴」,公之谓矣。
当此之时,宫亡储主董贤据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结雠中山,则必同忧,断金相翼藉假遗诏,频用赏诛,先除所惮,急引所附,遂诬往冤,更征远属,事势张见,其不难矣!
赖公立入,即时退,及其党亲。
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乘其未坚,厌其未发,震起机动,敌人摧折,虽有不及持刺,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是故董贤丧其魂魄,遂自绞杀。
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非陛下莫引立公,非公莫克此祸。
《诗》云「惟师尚父,时惟鹰扬,亮彼武王」,孔子曰「敏则有功」,公之谓矣。
于是公乃白内故泗水相丰、令邯,与大司徒光,车骑将军舜建定社稷,奉节东迎,皆以功德受封益土,为国名臣。
《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也。
公卿咸叹公德,同盛公勋,皆以周公为比,宜赐号安汉公,益封二县,公皆不受。
传曰申包胥不受存楚之报,晏平仲不受辅齐之封,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公之谓也。
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父子之亲天性自然,欲其荣贵甚于为身,皇后之尊侔于天子,当时之会千载希有,然而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之恩,事事让退,动而固辞。
《书》曰「舜让于德不嗣」,公之谓矣。
自公受策,以至于今,亹亹翼翼,日修其德,增修雅素以命下国,俊俭隆约以矫世俗,割财损家以帅群下,弥躬执平以逮公卿,教子尊学以隆国化。
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
《诗》云「温温恭人,如集于木」,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公之谓矣。
克身自约,籴食逮给,物物卬市,日阕亡储。
又上书归孝哀皇帝所益封邑,入钱献田,殚尽旧业,为众倡始
于是小大乡和,承风从化,外则王公列侯,内则帷幄侍御,翕然同时,各竭所有,或入金钱,或献田亩,振贫穷,收赡不足者。
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
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
《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比三世为三公,再奉送大行,秉冢宰职,填安国家,四海辐凑,靡不得所。
《书》曰「纳于大麓,列风雷雨不迷」,公之谓矣。
此皆上世之所鲜,禹稷之所难,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
是以三年之间,化行如神,嘉瑞叠累,岂非陛下知人之效,得贤之致哉!
故非独君之受命也,臣之生亦不虚矣。
是以伯禹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揆公德行,为天下纪;
观公功勋,为万世基。
基成而赏不配,纪立而褒不副,诚非所以厚国家,顺天心也。
高皇帝褒赏元功,相国萧何邑户既倍,又蒙殊礼,奏事不名,入殿不趋,封其亲属十有馀人。
乐善无厌,班赏亡遴,苟有一策,即必爵之,是故公孙戎位在充郎,选由旄头,壹明樊哙封二千户
孝文皇帝褒赏绛侯,益封万户,赐黄金五千斤。
孝武皇帝恤录军功,裂三万户以封卫青,青子三人,或在襁褓,皆为通侯。
孝宣皇帝显著霍光,增户命畴,封者三人,延及兄孙。
绛侯即因汉藩之固,杖朱虚之鲠,依诸将之递,据相扶之势,其事虽丑,要不能遂。
霍光即席常任之重,乘大胜之威,未尝遭时不行,陷假离朝,朝之执事,亡非同类,害断历久,统政旷世,虽曰有功,所因亦易,然犹有计策不审过征之累。
及至、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
课功绛、霍,造之与因也;
比于、戎,地之与天也。
而公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伯禹周公等盛齐隆,兼其褒赏,岂特与若云者同日而论哉?
然曾不得蒙等之厚,臣诚惑之!
臣闻功亡原者赏不限,德亡首者褒不检。
是故成王之于周公也,度百里之限,越九锡之检,开七百里之宇,兼商、奄之民,赐以附庸殷民六族,大路大旂,封父之繁弱,夏后之璜,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白牡之牲,郊望之礼。
曰:「叔父,建尔元子」。
子父俱延拜而受之。
可谓不检亡原者矣。
非特止此,六子皆封。
《诗》曰:「亡言不雠,亡德不报」。
报当如之,不如非报也。
近观行事,高祖之约非刘氏不王,然而番君得王长沙,下诏称忠,定著于令,明有大信不拘于制也。
春秋晋悼公魏绛之策,诸夏服从。
郑伯献乐,悼公于是以半赐之。
绛深辞让,晋侯曰:「微子,寡人不能济河。
夫赏,国之典,不可废也。
子其受之」。
魏绛于是有金石之乐,《春秋》善之,取其臣竭忠以辞功,君知臣以遂赏也。
今陛下既知公有周公功德,不行成王之褒赏,遂听公之固辞,不顾《春秋》之明义,则民臣何称,万世何述?
诚非所以为国也。
臣愚以为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
所赐之品,亦皆如之。
诸子之封,皆如六子。
群下较然输忠,黎庶昭然感德。
臣诚输忠,民诚感德,则于王事何有?
惟陛下深惟祖宗之重,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之盛,敕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令天法有设,后世有祖,天下幸甚(《汉书·王莽传》上)
李轶 东汉 · 冯异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一
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孝宣而废昌邑
彼皆畏天知命重祖宗而忧万民,睹存亡之符效,见废兴之必然,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
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季文岂能居一隅哉?
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此刘氏之忧也。
是故萧王跋涉霜雪,躬当矢石,经营河北
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
马子张皆复亲幸,爵位如此
谢躬违戾,伏辜如彼,又明效也。
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
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改编恨,亦无及已袁宏《后汉纪》三,又见《后汉·冯异传》,各有删节。)
公孙述(六年) 其二 东汉 · 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
西狩获麟谶曰「乙子卯金」,即乙未岁授刘氏,非西方之守也。
「光废昌帝,立子公孙」,即霍光昌邑王,立孝宣帝也。
黄帝姓公孙,自以土德,君所知也。
汉家九百二十岁,以蒙孙亡,受以丞相,其名当涂高,高岂君身邪?
吾自继祖而兴,不称受命。
求汉之断,莫过王莽
近张满作恶,兵围得之,叹曰:「为天文所误」。
恐君复误也(《华阳国志》)
上书言宜立昌邑王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周太王太伯王季文王伯邑考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
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汉书·霍光传》: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郎有上书言云云,擢郎为九江太守。)
上书言霍氏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大将军时主弱臣强,专制擅权,今其子孙用事,昆弟益骄恣,恐危宗庙,灾异数见,尽为是也(《汉书·霍光传》:霍山曰:尝有上书言云云。其言绝痛,山屏不奏。)
徐福上书 其二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七
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请之。
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
乡使说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往事既已,而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汉书·霍光传》。案此与《说苑》互有删节而加详,故分载之。)
奏益封莽爵邑 汉 · 阙名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二
太后委任大司马莽定策安宗庙。
大司马霍光有安宗庙之功,益封三万户,畴其爵邑,比萧相国
莽宜如故事(《汉书·王莽传》上:塞外蛮夷献白雉,元始元年正月白太后,下诏以白雉荐宗庙。群臣因奏言。)
奏加梁冀殊礼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七
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
悉以定陶成阳馀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
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每朝会与三公绝席。
十日一入平尚书事。
宣布天下,为万世(《后汉·梁冀传》「元嘉元年」。「于是有司奏」)
泰山刻石文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维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东巡狩,至于岱宗,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觐东后。
从臣太尉熹、行司徒特进高密侯禹等。
汉宾二王之后在位。
孔子之后褒成侯,序在东后,蕃王十二,咸来助祭。
《河图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河图会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则封,诚合(《通典》作「成治」)帝道孔矩,则天文灵出,地祇瑞兴。
帝刘之九,会命代岱宗,诚善用之,奸伪不萌。
赤汉德兴,九世会昌,巡狩皆当。
天地扶九,崇经之常。
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
封于泰山,刻石著记,禅于梁父,退省考五」。
《河图合古篇》曰:「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通典》作「藏」)
《河图提刘予》曰:「九世之帝,方明圣,持衡拒(《通典》作「矩」),九州平,天下予」(《通典》作「经」)
《雒书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会修符,合帝际,勉刻封」。
《孝经钩命决》曰:「予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修符专兹竭行封岱青」(《通典》作「齐」)
《河雒》(《通典》作「名」)后,经谶所传。
昔在帝尧,聪明密微,让与舜庶,后提机。
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势,依托周公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篡叛,僭号自立。
宗庙隳坏,社稷丧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
扬、徐、青三州首乱,兵革横行,延及荆州,豪工兼(《通典》作「兼并」),百里屯矣,往往僭号。
北夷作寇,千里无烟,无鸡鸣犬(《通典》作「狗」)之声。
皇天眷顾皇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起,是以中次诛讨,十有余年,罪人则斯得。
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
同文,车同轨,人同伦。
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
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
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贽。
吏各修职,复于旧典。
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
乾乾日昃,不敢荒宁,涉危历险,亲巡黎元,恭肃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聪允明恕。
皇帝唯慎《河图》《雒书》正文,是月辛卯,此示),登封泰山。
甲午,禅于梁阴。
以承灵瑞,以为兆民,永兹一宇,垂于后昆。
百寮从臣,郡守师尹,咸蒙祉福,永永无极(《续汉·祭祀志上》,《通典》五十四。)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
建武元年已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卷,明者为验,又其十卷,皆不昭晰。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后有圣人,正失误,刻石记(《续汉·祭祀志上》,「上至奉高,遣侍御史兰台令吏,将工先上山刻石文」云云。又略见《通典》五十四。案:《后汉·张纯传》帝乃东巡岱宗,以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
孙弘传赞 东汉 · 班固
 出处:文选卷四十九
赞曰:公孙弘卜式倪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閒,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是时汉兴六十馀载,海内乂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
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
群士慕响,异人并出。
卜式拔于刍牧,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明已。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唐都落下闳协律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张骞苏武将帅卫青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馀不可胜纪。
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玄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张安世赵充国魏相邴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后世。
参其名臣,亦其次也。
梁冀 东汉 · 黄琼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二
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
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平,是以大启土宇,锡以山川,开地七百,郊祀天地,行天子礼
此百世未有,唯周公宜之耳。
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
萧何高祖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
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袁宏《后汉纪》二十一,又《后汉·黄琼传》少五语)
议立嗣先与梁冀 东汉 · 李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八
天下不幸仍遭大忧。
皇太后圣德当朝,摄统万机,明将军体履忠孝,忧存社稷,而频年之间,国祚三绝。
今当立帝,天下重器,诚知太后垂心,将军劳虑,议择其人,务存圣明。
然愚情眷眷,窃独有怀。
远寻先世废立旧仪,近见国家践阼前事,未尝不询访公卿,广求群议,今上应天心,下合众望。
且永初以来,政事多谬,地震宫庙,彗星竟天,诚是将军用情之日。
传曰:「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昌邑之立,昏乱日滋,霍光忧愧发愤,悔之折骨。
自非博陆忠勇,延年奋发,大汉之祀,几将倾矣。
至忧至重,可不熟虑!
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国之兴衰,在此一举(《后汉·李固传》)
董卓 东汉 · 盖勋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四
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
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后汉·盖勋传》,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五,「何以终此」作「何以堪之」。)
王芬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
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
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
及至霍光,受托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
诸君自度,结众连党,何若七国?
合肥之贵,孰若吴楚?
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载「太祖辞」。)
昌言下(此下篇名并缺) 其二十 东汉 · 仲长统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九
高祖诛秦、项,而陟天子之位,光武讨纂臣,而复已亡之汉,皆受命之圣主也。
霍光之等,夷诸吕,尊大宗,废昌邑而立孝宣,经纬国家,镇安社稷,一代之名臣也。
二主数子之所以震威四海,布德生民,建功立业,流名百世者,唯人事之尽耳,无天道之学焉。
然则王天下、作大臣者,不待于知天道矣。
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
吉凶之祥,又何取焉?
故知天道而无人略(当作「事」。)者,是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也。
信天道而背人略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问者曰:「治天下者,壹之乎人事,抑亦有取诸天道也?
曰:「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
所壹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周礼》之冯相保章,其无所用邪」?
曰:「大备于天人之道耳。
是非治天下之本也。
是非理非民之要也」。
曰:「然则本与要,奚所存邪」?
曰:「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
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锡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
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
求其不然,乃不可得也。
王者所官者,非亲属则宠幸也。
所爱者,非美色则巧佞也。
以同异为善恶,以喜怒为赏罚,取乎丽女,怠乎万机,黎民冤枉(脱一字。)类残贼。
虽五方之兆不失四时之礼,断狱之政不违冬日之期,著龟积于庙门之中,牺牲群于鹿碑之,冯相坐台上而不下,祝史伏坛旁而不去,犹无益于败亡也。
从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
故审我已善,而不复恃乎天道,上也。
疑我未善,引天道以自济者,其次也。
不求诸己,而求诸天者,下愚之主也。
令夫王者,诚忠心于自省,专思虑于治道,自省无愆,治道不谬,则彼嘉物之生,休祥之来,是我汲井而水出,爨灶而火燃者耳,何足以为贺者邪?
故欢于报应,喜于珍祥,是劣者之私情,未可谓大上之公德也(《群书治要》)」。
成汉昭论 其一 曹魏 · 丁仪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成王昭帝,俱以襁褓之幼,找于冢宰,流言谗兴,此其所值艰险相似者也。
夫以发金滕然后垂泣,与计日而便觉诈书,明之迟速,既有差矣。
且叔父兄子,非相嫌之处,异姓君臣,非相信之与,霍光罹人谤而不出,周公赖天变而得入。
推此数者,齐本而论末,计重而况轻,汉昭之优周成,甚明者也。
成王秀而获实,其美在终;
昭帝苗而未秀,其得在始。
必不得已而论二主,余与夫始者(《艺文类聚》十二,《御览》八十九。)
奏永宁宫魏嘉平六年九月 曹魏末晋初 · 安平王孚
 出处:全晋文卷十四
尚书令太尉长社侯大将军武阳侯臣师、司徒万岁亭侯臣柔、司空阳亭侯臣冲、行征西安将军新城侯臣昭、光禄大夫关内侯、太常臣晏、卫尉昌邑侯臣伟、太仆臣嶷、廷尉定陵侯臣毓、大鸿胪大司农臣祥、少府臣袤、永宁卫尉臣桢、永宁太仆臣阁、大长秋臣模、司隶校尉颍昌侯臣曾、河南尹兰陵侯臣肃、城门校尉臣虑、中护军永安亭侯武卫将军安寿亭侯臣演、中坚将军平原侯臣德、中垒将军昌武亭侯臣廙、屯骑校尉关内侯臣陔、步兵校尉临晋侯臣建、射声校尉安阳乡侯臣温、越骑校尉雎阳侯臣初、长水校尉关内侯臣超、侍中小同、臣、臣酆、博平侯臣表、侍中中书监安阳亭侯臣诞、散骑常侍臣瑰、臣仪、关内侯尚书仆射光禄大夫高乐亭侯尚书关内侯、臣嘏、长合乡侯臣亮、臣赞、臣骞、中书令臣康、御史中丞臣钤、博士臣范、臣峻等稽首言:臣等闻天子者,所以济育群生,永安万国,三祖勋烈,光被六合。
皇帝即位,纂继洪业,春秋已长,未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色,废捐讲学,弃辱儒士,日延小优郭怀、袁信等于建始芙蓉殿前裸袒游戏,使与保林女尚等为乱,亲将后宫瞻观。
又于广上,使怀、信等于下作辽东妖妇,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帝于上以为宴笑
于陵云台曲中施帷,见九亲妇女,帝临宣曲,呼怀、信使入帷共饮酒。
怀、信等更行酒,妇女皆醉,戏侮无别。
使保林李华、刘勋等与怀、信等戏,清商令令狐景呵华、勋曰:「诸女,上左右人,各有官职,何以得尔」?
华、勋数谗毁景。
帝尝喜以弹弹人,以此恚景,弹景不避首目。
景语帝曰:「先帝持门户急,今陛下日将妃后游戏无度,至乃共观倡优,裸袒为乱,不可令皇太后闻。
景不爱死,为陛下计耳」。
帝言:「我作天子,不得自在邪?
太后何与我事」!
使人烧铁灼景,身体皆烂。
甄后崩后,帝欲立王贵人皇后
太后更欲外求,帝恚语景等:「魏家前后立皇后,皆从所爱耳,太后必违我意,知我当往不也」?
后卒待张皇后疏薄。
太后合阳君丧,帝日在后园,倡优音乐自若,不数往定省。
清商丞庞熙谏帝:「皇太后至孝,今遭重忧,水桨不入口,陛下当数往宽慰,不可但在此作乐」。
帝言:「我自尔,谁能奈我何」?
皇太后北宫,杀张美人及禺婉,帝恚望,语景等:「太皇横杀我所宠爱,此无复母子恩」。
数往至故处啼哭,私使暴室厚殡棺,不令太后知也。
每见九亲妇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
帝至后园竹间戏,或与从官携手共行。
熙白:「从官不宜与至尊相提挈」。
帝怒,复以弹弹熙。
日游后园,每有外文书入,帝不省,左右曰「出」,帝亦不索视。
太后令帝常在式乾殿上讲学,不欲,使行来,帝径去;
太后来问,辄诈令黄门答言「在」耳。
景、熙等畏恐,不敢复止,更共谄媚。
帝肆行昏淫,败人伦之叙,乱男女之节,恭孝弥颓,凶德浸盛。
臣等忧惧倾覆天下,危坠社稷,虽杀身毙命不足以塞责。
今帝不可以承天绪,臣请依汉霍光故事,收帝玺绶。
帝本以齐王践祚,宜归藩于齐。
使司徒臣柔持节,与有司以太牢告祀宗庙。
臣谨昧死以闻(《魏志·齐王芳纪》注引《魏书》)
与曹公书 蜀汉 · 许靖
 出处:全三国文 卷六十
世路戎夷,祸乱遂合,驽怯偷生,自窜蛮貊,成阔十年,吉凶礼废。
昔在会稽,得所贻书,辞旨款密,久要不忘。
迫于袁术方命圮族,扇动群逆,津途四塞,虽县心北风,欲行靡由。
正礼师退,兵前进,会稽倾覆,景兴失据,三江五湖,皆为虏庭。
临时困厄,无所控告。
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
经历东瓯、闽、越之国,行经万里,不见汉地,漂薄风波,绝粮茹草,饥殍荐臻,死者大半。
既济南海,与领守儿孝德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敕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
承此休问,且悲且喜,即与袁沛及徐元贤复共严装,欲北上荆州
会苍梧诸县夷、越蜂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被害,老弱并杀。
靖寻循渚岸五千馀里,复遇疾疠,伯母殒命,并及群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
复相扶持,前到此郡,计为兵害及病亡者,十遗一二。
生民之艰,辛苦之甚,岂可具陈哉!
惧卒颠仆,永为亡虏,忧瘁惨惨,忘寝与食。
欲附奉朝贡使,自获济通,归死阙庭,而荆州水陆无津,交部驿使断绝。
欲上益州,复有峻防,故官长吏,一不得入。
前令交阯太守士威彦,深相分托于益州兄弟,又靖亦自与书,辛苦恳恻,而复寂寞,未有报应。
虽仰瞻光灵,延颈企踵,何由假翼自致哉?
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徵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
又张子云昔在京师,志匡王室,今虽临荒域,不得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
荆楚平和,王泽南至,足下忽有声命于子云,勤见保属,今得假途由荆州出,不然,当复相绍介于益州兄弟,使相纳受。
倘天假其年,人缓其祸,得归死国家,解逋逃之负,泯躯九泉,将复何恨!
若时有险易,事有利钝,人命无常,陨没不达者,则永衔罪责,入于裔土矣。
昔营丘翼周,杖钺专徵;
博陆佐汉,虎贡警跸。
今日足下扶危持倾,为国柱石,秉师望之任,兼霍光之重,五侯九伯,制御在手,自古及今,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
夫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足下据爵高之任,当贵重之地,言出于口,即为赏罚;
意之所存,便为祸福。
行之得道,即社稷用宁;
行之失道,即四方散乱。
国家安危,在于足下;
百姓之命,县于执事
自华及夷,颙禺页注望。
足下任此,岂可不远览载籍,废兴之由,荣辱之机,弃忘旧恶,宽和群司,审量五材,为官择人?
苟得其人,虽雠必举;
苟非其人,虽亲不授。
以宁社稷,以济下民,事立功成,则系音于管弦,勒勋于金石。
愿君勉之,为国自重,为民自爱(《蜀志·许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