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读书一章示诸童子 清 · 吴履泰
 押尤韵
读书无源委,有如断港流。
濡润涔蹄间,不能溉田畴。
骄阳涸原泽,□有点滴不?
苟能探其要,河汉当清秋。
倒注屈千里,中有万斛舟
六籍开其源,群史决其沟。
精华吸百氏,下逮骚人俦。
元元复本本,千载穷冥搜。
以此负文雄,气盛言毕浮。
奈何未学徒,颠倒不自尤。
童丱发未燥,猥以词赋投。
讹音复舛韵,鷇壳声啾啾。
小年资弄舌,学语成咿嚘。
问以经史事,茫然张两眸。
俗学吁可嗟,举世多谬悠。
古人通亡书,三箧探诸喉。
吾歌为此诗,非敢相嘲咻
持告尔小子,庶以鉴前修。
按:词赋惟猎浮华,元元本本,总归经史也。近人只守于禄时文,并置词赋不问,恐叩以《骚》、《选》,亦茫然只张两眸矣。前辈为后生言,语语朴实,可以揭之座右。
放翁 清 · 吴锡麒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有正味斋诗集
铁马金戈梦不成,熏炉茗碗寄馀情。
以外无其匹,梁益之间老此生。
击贼未忘垂钓日,临终如唱渡河声。
长吟直与精灵接,千亿梅花坐月明。
按:【评】三四朴实老当,忧君忧国之忱,亦于数语见之,可谓有笔有识。
浪淘沙慢 久不接云姜信,用柳耆卿 清 · 顾太清
又盼到、冬深不见,故人消息。
况当雪后,几枝寒梅,绿萼如滴。
暗香疏影思佳客。
细思量、两地相思,怕梦里、行踪无准,各自都成悲戚。

无极。
九回柔肠,十分幽怨,几度写付宫阕,鸿雁空延伫,虽暂成小别,也劳心力。
回首当初,在众香国里花同惜。
恁无端、寒来暑往,天天使人疏隔。
知何时、共剪西窗烛,万千言与语,叨叨向说。
却还愁,说不尽、从前相忆。
按:【注】朴实言情,宋人法乳,非纤艳之笔、藻绘之工所能梦见。“知何时”之后,另本作“问何时、共倚栏干曲,坐西窗剪烛,千言与万语,叨叨不尽,说从前相忆。”
漳江叟,朴实人也。冠式奇古,见之无不捧腹。笑赠以诗甲寅 晚清 · 林占梅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欹侧巍峨态似慵,傍人为正始温恭。
方山制古宜狂客,高屋形奇称野踪。
仿似小冠分子夏,也因折角重林宗
劝君勿赴重阳宴,醉后宜防落九龙。
金缕曲·九十初度2007年 现当代 · 田遨
 押词韵第八部
苦乐知多少。
算平生、几经战火,几经风暴。
劫后余生才站起,已是颓然一老。
总耐得、无端纷扰。
幸遇承平膺后福,又从头、拾起零星稿。
闲不住,瞎忙好。

人生如走盘山道。
一路上、雾里迷茫,晴时呼啸。
爬过陡坡高处望,喜是前山缥缈。
中传出、歌声袅袅。
似有云端人唤我,道峰头、空旷宜凭眺。
忙回答,我来了。
鹿苹评:上阕写经历生涯,下阕写精神追求。字面朴实通俗,语境委婉跌宕。曼声一唱,是自我宣泄,自我超越。孟庆评:亚历山大大帝每征服一地,总说“我来了”。当年民间豪言壮语:“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前者语带霸气,后者语带浮夸,究不如这里在前进道路上看到希望之光时说“我来了”比较委婉自然。
秋兴一九七七年秋义乌童店村作) 当代 · 金鉴才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一年最好是秋忙,扑面金风满畈香。
人去人来歌沸耳,村南村北谷登场黄庭坚临河道中:村南村北禾黍黄。穿林入坞岐路长。)
儿童陌上驱黄犊,村叟山头叱白羊。
底事晚传声迭迭,绕塘明月捣衣裳。
按:【卢青山评曰】大好农家七月图。及秋收获。愈忙则愈喜。故首著一忙字。通篇之根也。果然。村南村北。处处皆忙。人去人来。个个皆忙。其忙无间昼夜。不问童叟。唯作者诗笔反是。既朴实清新。又复轻松流走。行若无事。何忙之有。又。诗中多道声。若歌也叱也捣也。声之多。亦衬忙之甚也。又二联句式。最近杜牧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风调则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