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归元恭归吴 明末清初 · 杜浚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变雅堂遗集
别离三十年,相见各皤然。
尚有论文兴,而无沽酒钱。
客中吾送子,江上水连天。
世界多荆棘,行行必慎旃。
归祚明戴笠王仍潘柽章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三
异地逢冬节,同人会韭溪
苍凉悲一别,廓落想孤栖。
刻烛初分韵,抽毫亦共题。
雪装吴苑白,云幕越山低。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词堪争日月,气欲吐虹霓
写恨工苏李,摅幽剧吕嵇。
风流知不坠,肝胆幸无暌。
挂帙牛角,担囊逐马蹄。
飘飖过东楚,浩荡遍三齐。
息足雩门下,停车汶水西。
岱宗日观梁父蹑云梯。
洞壑来仍异,关河去更迷。
人看秋逝雁,客唤早行鸡。
卧冷王章,穷馀范叔
梦犹经冢宅,愁不到中闺(来诗有亲朋愁带甲家舍祝添丁之句)
问字谁供酒,翻书独照藜
雅言开竹径,佳讯发兰畦
遗鲤情偏切,班荆意各悽。
式微君莫赋,春雨正涂泥。
顾推官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押霁韵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一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
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
痛自京师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
与君共三人(其一归高士祚明,独奉南阳帝。
谈笑东胡空,一扫天日翳。
君才本恢宏,阔略人事细。
一疏入人手,几堕猾胡(一作旃裘)睨。
乃有汉将隙,因掉三寸说。
主帅非其人,大事复不济。
君来就茅屋,问我驾所税。
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
别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滞。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
身危更藏亡,并命一朝毙。
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
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
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
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
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
旦日追吏来,君遂见囚系。
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
竟作戎首论,卒践捐生誓。
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
父子兄弟间,五人死相继。
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
尚有五岁孙,伏匿苍山际。
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
群情伫收京,恩恤延后世。
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
后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通鉴庾冰会稽浙江苏峻购之甚急铃下卒引水入船以籧篨覆之吟啸鼓枻溯流而去后汉书李固传门生王成将燮乘江东下伏隆传诏中弟咸收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冢)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一
北风十二月,游子向吴兴
榜人问何之,不言但沾膺。
三年干戈暗乡国,有兄不得归茔域。
高堂有母儿一人,负米百里伤哉贫。
此来海虞两月日,裁得白金可半镒。
归来入门不暇餐,直走山下求兄棺。
湖中雪满七十峰,江山对君凝愁容。
冬尽月向晦,慈亲倚门待。
果见兄骨归,心悲又以喜。
如君节行真古人,一门内外唯孤身。
出营甘旨入奉母,崎岖州里良苦辛
君向余太息,此事不足言。
遥望天寿山,犹在浮云间。
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神州陆沉,菽水难为计。
岂无季孙,义不当人惠。
世无汉高帝,饿杀韩王孙
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
时人未识男儿面,如君安得长贫贱。
读书万卷佐帝王,传檄一纸定四方。
拜埽十八陵,还归奉高堂。
穷冬积阴天地闭,知君唯有袁安(世说王悦之少厉清操为吏部郎时邻省有会同者遗之饼一瓯辞不受曰所费诚复小小然少来不欲当人之惠)
井中心史歌 明末清初 · 顾炎武
 出处:亭林诗集卷之五
崇祯十一年冬苏州府城承天寺以久旱浚井得一函其外曰大宋铁函经锢之再重中有书一卷名曰心史称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思肖所南宋之遗民有闻于志乘者其藏书之日为德祐九年宋已亡矣而犹日夜望陈丞相张少保统兵外来以复土宇至于痛哭流涕而祷之天地盟之大神谓气化转移必有一日于是郡中之人见者无不稽首惊诧而巡抚都院张公国维刻之以传又为所南立祠堂藏其函祠中未几而遭国难一如德祐末年之事呜呼悲矣其书传至北方者少而变故之后又多讳而不出不见此书者三十馀年而今复睹之富平朱氏昔此书初出太仓钱君肃乐赋诗二章昆山归生庄和之八章及浙东之陷张公走归东阳赴池中死钱君遁之海外卒于琅琦山归生更名祚明为人尤慷慨激烈亦终穷饿以没独余不才浮沈于世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而见贤思齐独立不惧故作此歌以发挥其事云尔
有宋遗臣郑思肖,痛哭元人移九庙
独力难将汉鼎扶,孤忠欲向湘累吊。
著书一卷称心史,万古此心心此理。
千寻幽井置铁函,百拜丹心今未死。
厄运应知无百年,得逢圣祖再开天。
黄河已清人不待,沈沈水府留光彩。
忽见奇书出世间,又惊胡骑满江山。
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鹄。
三十馀年再见之,同心同调复同时。
陆公已向厓门死,信国捐躯燕市
昔日吟诗吊古人,幽篁落木愁山鬼。
呜呼蒲黄之辈何其多宋末蒲寿庚黄万石所南见此当如何(礼记射义为人臣者以为臣鹄)
怀旧篇长句一千四百字 明末清初 · 徐枋
 出处:居易堂集卷之十七
平居怀旧意惝恍,五十年间似反掌。
耆旧于今无一存,音容历历犹堪想。
余年十四歌采芹,蜚声早擅青云上。
郑庄有客大父行,张楷造门皆父党。
经学渊源从申公圻父尊严亟弘奖。
安车枉过吴趋里,品题一及人矜仰申公文定也先祖赠翰林云涧府君讳铨少受经于文定公以经学名家文定著书经讲章一部独列先祖姓名盛行于世大司马申公用懋与先祖为通家兄弟余十四岁人学先文靖公率余往谒大司马极加奖诩随至吴趋报谒谓先公曰此子非常人也)
次年十五始观场,金陵文战争秋爽。
三试秋闱年廿一,名场得隽驰尘鞅。
渭滨垂钓获钜鳌,天水甲族称人豪。
吏绩时推天下最,一朝扫迹栖蓬蒿壬午余为房师姜弱荪先生所得士时知宁国县讳荃林江右望族以卓异例补房山甲申之变即终隐不出)
忽然丧乱倾家国,痛哭天崩复地坼。
先公殉国汨罗游,止水无从居土室。
人师独羡紫阳尊,婴城亦继彭咸则。
当年贻诗勖忠孝,临风读罢还悲泣(先师昆山朱以发先生讳集璜崇祯乙亥贡士乙酉夏昆山城守城陷赴水死壬午秋赠余诗夙昔承家学忠孝天所纪载先生观复堂集中)
𧚮齿即多长者游,况今避世荒江陬。
曾下常悬仲举,曾卧百尺元龙
云间给谏最相爱,忘年降分为朋俦。
胡然兵解骑箕尾,欲归天上驱旄头云间陈给谏卧子先生子龙乙酉秋同避难芦区忧患中尤相得后举事不遂死之)
横渠虎皮昔抠侍,关西鳣堂从讲求张翰林天如先生溥杨解元维斗先生廷枢)
并叨国士无双誉,共拟曩贤第一流。
逝水娄江不可返,遗音皋里空千秋。
缟素一时同会葬,舟车千里争相投。
湖濆崖广往一哭,风悲雨泣馀荒丘(余受知于两先生最早亦最深称诩若一不啻口出翰林卒于崇祯辛巳岁解元隐湖滨山坞中丁亥岁被执不屈死)
桐庵夫子真寿岂,桃坞先生自魁磊。
往来二老诚风流,须眉皓白衣冠伟。
问年八十相后先,岁寒朋情终不改。
轻身岁岁必经过,终始周旋三十载。
襆被携尊每极欢,围棋睹墅频争采。
草堂题署墨犹新,至今彷佛闻謦欬(先师郑孝廉士敬先生敷教别号桐庵李侍御灌溪先生模居桃花坞每岁两先生必同舟过宿草堂饮酒话旧之馀则二老对奕也)
明农通隐周年华,颂言初度敷天葩。
激赏因言为禦侮,松楸勿剪交情赊(少司农申公绍芳乱后自称明农以六十寿徵余诗卒卯春先公墓木几阨豪夺赖司农力禦之得以无恙)
时推黄阁能传笏,共道青门种瓜司农文定公孙号青门
草堂宾从尝屣履,素交频来矜旧雨。
周袁交我纪群间(周仪部玉)。(凫先生之玙袁贡士公白先生徵,杨万求于翰墨里(杨曰补隐君补彭城万年少孝廉寿祺
嶷如断山千载人,卧雪高风百世士。
山头薇蕨每同甘,慷慨分忧生死谊。
乱后心期称最深,伯仁邵公真莫比仪部周急袁先生捍患俱人之所难)
樊泾遗言心惄如,隰西绝笔吾师矣。
古人交情十二年,千里同心书一𥿄(隐君乱后居樊泾自乙酉丁酉与余契谊无閒谓余画独得古人正脉临终遗言以其家所藏画归余孝廉精绘事亦亟称余画尺书见寄赠我画幅乞为作隰西草堂图及归彭城遽卒)
季江视我同,仲海因之亦孔祢。
同被恒矜孝友偏,联床常妒埙篪美。
流连风景悼兴亡,寄托离骚同怨诽。
两贤前后赴修文,敬亭竺坞垂青史莱阳姜如须行人与余为通家兄弟交最善如农给谏因亦莫逆给谏以当年谪戍宣城敬亭山行人遗言以延陵为法即葬吴门墓在竺坞)
䥝鏊山人时命驾,淋漓歌哭人争讶。
百六徵书絮未休,十千沽酒罚无赦。
高士例须怜曲糵,衔杯每欲穷晨夜。
时人尽道次公狂,坐客时遭祢衡昆山归玄恭处士庄性放达嗜饮酒自号䥝鏊钜山人每过草堂为酒令徵古事人物之极隐僻者应迟即罚酒酒尽玄恭辄出囊中钱沽之尝夜半扣酒家门沽来罚如数乃已)
避地当时亦屡迁,数椽茅屋天池边。
买山空囊羞涩,卜邻喜得逢名贤。
徐摛年老爱泉石,落木庵中启禅窟
竺坞天池称比邻,徵诗问字相络绎(诗人徐元叹波隐居天池筑室名落木庵余移家竺坞与相邻元叹老而好学时时书方寸𥿄令童子持来有所徵考余立答之或有言在某卷某叶者元叹尝誇之同人余则时以诗政元叹元叹亦喜为论说)
澄江尚书莲社贤,开封太守髡华颠澄江大司农张公有誉开府薛郡伯毗陵人
尚友每寻高士传,登仙独上孝廉
居士现身栖宝地,头陀说法皈金仙。
大圆镜中续无垢,堆山米汁真逃禅郡伯乱后剪髣为头陀居玄墓真如坞僧舍自谓吾名采今不冠当去宀又剪发当去丿仅存米字玄墓有米堆山因名米号堆山天真烂然饮酒终日不醉与余最善余尝载酒饮之过其宿处室中惟有高士传一卷司农自号大圆居士常居灵岩往来玄墓余尝玄墓看梅司农亦在将返灵岩时同人舟颇多司农独附余舟笑曰吾自上孝廉也)
争言万法还归一,逗我禅心耽寂灭。
天界遥闻大导师,邓山更有弥天释(天界觉浪和尚盛禅师邓尉剖石和尚璧禅师
一笠披云出石头,一叶浮杯来震泽
再宿湖庄惠话言,十年湖畔踰阡陌(浪杖人素未识面乙亥春金陵吴门特过金墅访余安其随行诸师于莲华寺独信宿余居易堂中及别余将送往解维余隐居金墅十五年从未过市中因纡道至寺)
紫云仙人不可求,黄面瞿昙今再出。
慈心为结人外契,时时清盻成莫逆。
山中丘壑启津梁,烟云供养披昕夕(剖师与余最契尝留余参紫云仙人公案闭方丈门云直须悟却才放出其真切如此诸方谓剖师为古佛余画邓尉十景册以赠师)
天上灵岩一退翁,蔚然忠孝开宗风。
㳽空慈云覆世界,亘古正气蟠心胸。
欲令大地出火宅,欲令长夜闻晨钟。
顾我尤深知已感,一言一笑心无穷。
挥戈炼石有精意,只履双树垂芳踪灵岩继起和尚储禅师晚号退翁山头殿屋金书天上灵岩四字其遇余尤异)
嶪嶪黄山气无上,徽音无忝明师匠。
昔在朝端现凤麟,后归法苑称龙象。
过余土室何殷勤,自谓当仁诚不让黄山庵和尚名正志灵岩嗣故给谏熊公开元也建言廷杖乱后出家前住华山尝与灵岩先后过草堂)
论交欲得意气真,交满天下无多人。
延州后人称国器,咄哉琨逖斯其伦。
时推俊及才弱冠,身投湖海常垂纶。
矢心欲醒天帝醉,出没生死忘酸辛。
胡天沉酣不慗遗,使我涕泪徒沾巾吴子佩远名祖锡
更有布衣一村叟,捐金解阨称吾友。
回首当时誇八厨,东京名士亦何有。
姓字依稀三影间,歌吟惆怅四愁后。
天道无知剧可怜,孤坟片碣期不朽(布衣张英甫名隽尝为余完官逋一日而捐七十馀金余为作传英甫无后将勒石树其墓)
亲朋凋谢岁月驰,怀人拊景宁能追。
当时垂髫今白首,俯仰歘忽成吾衰。
岁寒后凋意自勉,硕果不食心相期。
中原遗民竟谁在,独立宇宙能委蛇。
偶然苟全幸无恙,敢云独抱凌霜姿。
嗟我生平多轗轲,更伤骨肉多崎岖。
遂令衰迟益老丑,不觉憔悴增隳颓。
龙钟鲐背同耄耋,霜髭雪鬓何䯱䰄。
阳和亦凛冰霜惨,丰岁长茹草木滋。
无酒自怜真独醒,闭门不厌邅长饥(余居空山又复禁足)
每笑井边无半,谁肯墙头过一卮。
前年悼亡五十九,天胡阨我丧吾偶。
居恒伥伥若无之,闺中又失一良友。
枵然一室称老鳏,今年已是六十三。
低徊形影自相吊,无端老泪尝潸潸。
静中八九数往事,宁能一二开欢颜。
回首沦亡悼知已,馀生倔强自世间。
生平友朋为性命,那知造物偏吾悭。
情深一往不能已,缅怀邈若悲河山。
黄公酒垆山阳笛,人生有情泪沾臆。
诸公往矣那复得,草堂寂寂无颜色。
秋日吴门姚宗典俞南史归庄叶世佺严祗敬费誓葛云芝文果毗陵王廷璧皖城方将游越过访仝人毕集各赋 明末清初 · 毛奇龄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七
清秋高会集群才,落日同登江上台。
鸿雁肯随帆影至,黄花频向酒杯开。
探书穴在秦人杳,采蕺歌怜越女来。
勿惜旧时良宴隔,十年云卧总蒿莱。
咏虎丘宋菜圃玉兰玄恭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四
琪树倚禅房,瑶光度世长。
岂因通月魄,常自试云妆。
玉佩临风舞,珠尘衬日芳。
年年艳阳候,流素照空王。
(海序曰:工丽)
朱致一 明末清初 · 朱鹤龄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出处:愚庵小集卷四
苦忆朱公叔,萧条隐独真。
云霞供净几,竹柏润纶巾。
白社尊遗老,青山属外臣。
华平花未放(华平花见选赋),结绿席空珍。
草宿山阳玄恭没已一年),书传旅食人宁人远寄日知录)
因君感存没,双泪洒衣绅。
昆山道中有怀盛珍视归玄恭 明末清初 · 宋琬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安雅堂未刻稿(卷四)
甲子兼旬雨,春风共客贫。
可怜芳草路,不见采兰人。
山晓云初起,寒粉未匀。
何由携襆被,看竹到西邻。
登微香阁步归元恭 清 · 吴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林蕙堂全集卷十七
步步青山面面湖,湖光山色共萦纡。
千峰总被白云断,一径全将黄叶铺。
鹤发仙人能独往,乌衣子弟更相扶。
登楼却笑狂奴态醉墨淋漓旧酒徒。
偶成十绝 其一 清 · 叶方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读书斋偶存稿卷一
葵园(呼高士谷)冥蹈是吾师,标致天然冠一时。
更爱城南归处士归庄元恭,风流几首落花诗。
春云怨 泛舟过显德寺逢友人同坐僧寮茶话 清 · 陈维崧
 押词韵第十五部
春山六幅。
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
指点前村古寺,隔水经幡烟际矗。
竟买蜻蜓,斜穿略彴,摇皱溪梢一痕玉。
隐隐钟声,迢迢僧语,风亚半墙

遥青媚寺添幽独。
意中人恰到,吟情倍足。
小院松涛又将熟。
笑向空王,十载尘襟,一时尽沐。
斜日归庄,落红成陈,依旧閒愁万斛
西平乐 王谷卧疾村居拿舟过讯同南耕 清 · 陈维崧
 押阳韵
筱里东偏,俞山北舍,中有隐者茅堂。
邻圃钞书,隔溪赊秣,一村风雨归庄
叹壁向霜天陡立,骨为残秋太瘦,多时晒药西轩,终朝行散南岗。
我买烟舠过话,柴门下、深巷剧空苍。

只须剪烛,无烦烹,欲与君言,竟上君床。
君不见、石鲸跋浪,铁马呼风,今日一片关山,五更刁斗,何处乾坤少战场。
且拥孺人,相携稚子,读易歌骚,把酒弹琴,强饭为佳,慎毋憔悴江乡。
题天池风雨归庄 清 · 全祖望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偷儿弃馀集
浓云如墨瞑归途,风雨漫天一老夫。
青藤居士正沈醉,秃笔与之俱模糊。
安远庙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
东岭琳宫接,题门各有名。
匪尊不二法,缘系众藩情蒙古素奉黄教而伊犁之固尔札庄严特盛尤其所尊礼者仿其制建安远庙于此每岁驻跸山庄旧藩新附络绎鳞集俾之瞻仰斯庙益增欢喜以示柔怀远人之意非祇阑扬象意非祇阑扬象教也)
佛日迎薰朗,慧云收雨征。
金川武定安远永销兵。
安远庙乾隆壬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一
始自远人徕(先是癸酉冬都尔伯特台吉策楞等率众来归甲戌秋辉特台吉阿睦尔撤纳和硕台吉班珠尔又各率数万人来归若而人不可使占居喀尔喀地于是始议两路进师既而定伊犁新疆岁乙酉遂仿伊犁尔札都纲建庙额曰安远),非期疆宇恢。
迹乖成事顺,功就赖天培(西师之役自乙亥春两路进兵遂擒达瓦齐准噶尔诸都无何阿睦尔撒纳叛逃逆党煽附丙子春我师追讨阿遂窜迹哈萨克嗣哈萨克稔其反覆谓擒贼自效阿遂只身窜入俄罗斯竟伏冥诛又回部大小和卓木久为准噶尔所拘我师既定伊犁释其囚恩抚之乃二酋孤恩助恶屡抗官军赖天恩助顺狡谋莫逞二酋远遁入拔达克山其汗素尔坦沙杀贼函首以献回部悉平西陲㡳定盖屡变屡安适成我事详见所著问惑论)
责实诚幸耳,循名岂易㦲。
伊犁耕作辟,保泰慎筹裁。
大清门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九
都沈宸谋定天命十年三月以东太祖欲自东京迁都潘阳诸贝勒大臣皆京甫建频劳未便为对胜太祖谕以沈阳西征明北征蒙古南征朝鲜均得形且擅山泽之利由是定都盛京宫殿庙杜规制略备),立门号大清
万年开我祚,五雉燕京盛京宫城门号大清门逮我名世祖定鼎燕京即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当时人有命创制已协万年丕基之兆益仰圣作必合也天心)
属国来胥宇(初叶赫贝勒扬吉努识女端太祖为非常人言我有幼重不凡堪为聘焉是为聪睿贝勒配俟其长当奉侍文皇太祖孝慈高皇后诞生太宗帝甲寅年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以女归沁贝四贝勒是为孝端文皇后天命十年科尔勒齐命子武克善送女归庄文四贝勒是为孝皇后文王蹶厥生。
来孙缅祖德,惕若慎持盈。
安远庙即事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十八
伊犁平定后,建庙奉金仙伊犁河北旧有固尔札彼地尊礼特盛我师平定伊犁后因于山庄东北规度高阜之所肖固尔扎之制修建是庙名之曰安远)
镇压诸番部(卫拉特众蒙古皆重黄教故建是庙亦神道设教之义耳),奠安三十年。
信非初计料西陲之役初意非能逆睹事机必克奏绩维时厄鲁特诸台吉率众来归力请大兵而喀尔喀之地势又不可以错处贻患不若用其锋而以偏师试之是以过祃旗命将之典概未举行乃筹事不过一年兵行不五月大功既蒇而回中诸部亦以次戡定迄今三十馀年休养敉宁与内地臣仆无异实赖昊苍笃佑宗社鸿庥未敢自诩为人力也),翻益外徕骈乾隆三十六年土尔扈特率众三万馀户来归于是四卫拉特尽入版图其馀如左右哈萨克东西布鲁特霍罕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干塔什罕诸部亦悉向化抒忱至二万馀里之外声教攸同益非始念所及)
声教诚亟盛,持盈祇悚然。
福康安台湾地方宁谧情形诗以志慰乾隆戊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地经兵燹抚为难,特敕良臣善后观台湾贼匪滋事福康安等于数旬之内生擒二逆𠞰除馀党固称迅奏肤功然民间以兵燹之馀耕种失时田亩荒废抚恤为急并一切善后事宜转须从容料理是以特命福康安暂留彼处次第详筹为永靖海壖之计)
府一县三农事起,导和禁斗户民安(据福康安等奏该处难民渐次归庄正东作方兴之际因即酌借籽种令其各归农业民间修复水道缮葺房屋亦已渐复旧观现在通衢市集负贩流通往来如织府城内外演剧酬愿者甚众地方日就宁贴人心实已大定并晓谕地方官严禁争斗之风随时化导务在有犯必惩当不致更滋事端)
销兵铸耒知谋永(又称前后收缴刀矛及各项器械数千件俱改铸农器给与贫民以资耕种仍严禁工匠不得私置军器亦可遏绝械斗刁风),缚匪献逃莫匿奸(现在缉拿馀匪不但地方官均各上紧搜捕即村民亦皆实力查缉嗣又收获贼目九名并杀害同知王隽之逆犯张烈一名匪众陈意等二十八名俱已审明正法凡逃入村庄者无不即时擒拿且有该匪犯父母亲属自行献出者可见民知畏法虽至亲亦不敢隐匿贼匪根株无难搜查净尽矣福康安此次办理一切安详周到俱能得其要领不特征𠞰之时海峤番民服其威勇已也)
海峤威扬人服勇,岂知为政更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