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秋晚过海藏楼主人方游日本未归也 晚清 · 周达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今觉盦诗卷第二起癸亥讫戊辰
乘槎消息渺支机,云海沈沈又夕晖。
秋后花如人晚达,霜前叶似客将归。
乞师志欲梨洲继,去国心宁舜水违。
莫羡楼高能捧日,群阴高更刺天飞。
痴仙无闷草堂遗集谒明延平郡王 清末 · 苏大山
 出处:此诗收于苏大山《红兰馆诗钞》之《婆娑洋集》。
我家刺桐之城南,距王之家相隔七十里。
五马奔江一马回,蜿蜒到海山隆起。
维舟岁暮霜满天,寒潮龁石利如齿。
手携村酒酹王祠,耳门旁启破碣峙。
凄凉父老话墙东,道是铁锁双扉二百祀。
今我鼓轮渡海来,红羊再换天地圮。
长白山头风雨哀,鸱鸮无声予室毁。
忍把江山付与人,似此亡国创局真。
僪佹不如当年弃掷一珠厓,人心弗逐草鸡死。
箫鼓纷纷报赛忙,争掬寒泉荐兰芷。
崇王之德报王功,危檐切日云凝紫。
振衣我复谒王祠,独立苍茫凭故垒。
饶舌贯一扬枯灰,起年灭年双甲子。
讵真神怒触羊山,胡虏之福天相尔。
又非龙碽偶不灵,荡决百战终难恃。
乃叹天心人事不可知,金陵之役甘洪战败楼船燬。
画牢江戒弗奋飞,投书痛哭苍水
成败英雄休更论,大笑区区羞得雉。
回忆焚罢青衣哭庙时,斗血磅礡冲冠发怒指。
桃花山上起誓师,子弟藤牌多才技。
峨峨金厦两门高,奈何踣鹿争角犄。
二云已殉稚山焚,南来慷慨无奇士。
云根汉影石且沈,腥膻莫涤河山耻。
崎岖辟地毗舍耶,挥戈一怒驱彼荷兰之人如羊豕。
生聚十年倘可期,或者捲土重来报一矢。
胡为垂天翼折鹏不还,徒使风冷扶摇终南徙。
古来英雄无命鼎以亡,况王之年三十有九耳。
持此东都尺地比田横,岛上五百头颅空掷矣。
低徊往事百感纷,河清再见知难俟。
汉腊未应遗老忘,中原谁念轩辕纪。
梨洲特笔自森严,始末一篇非信史。
亭林海上空表哀,愁杀夷门频拊髀。
惟有牧斋和杜秋兴诗,风人妙得春秋旨。
功狗宁知非种锄,论定诛心追祸始。
靖南竖子未足谋,卖汝腊丸之中书片纸。
更将海外半壁断送之,直与贩国承畴同一揆。
不则朝廷猜忌靖海方正深,安能加以推心仗驱使。
天命虽云有所归,相公事业毋乃鄙。
吁嗟乎,宋人灭宋弘,我欲援例大书光地杨永智编校)
鹧鸪天 奉题皓白所藏梨洲先生画像 清末至现当代 · 刘永济
 押词韵第六部
抗疏呼阍气若神,袖锥寒夺众奸魂。
难回天地还洪武,且敛精灵托旧文。

山岳坼,海尘昏,乞师哀绝楚遗臣。
谁知二百馀年后,又见虾夷入国门。
浣溪沙 其七 大雪三日,用玄叟 现当代 · 王彦行
 押先韵
坏衲新装廿两棉黄梨洲诗:廿两棉花装破袄。予今冬亦新办一棉衣。)
忍寒赋学小游仙。
光明境界四禅天。

且喜炎氛销盾日,伫看积稔话尧年。
粗饭漫求全。
诗人节怀屈原赋长句十二韵并序乙丑 现当代 · 宗远崖
屈原绝命词“惜往日”,深慨“背法度而心治”为楚国祸殃之源。其后二千馀年之专制积弊,亦无不出于此。黄宗羲言“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法之不善,犹不足以治而况背法恣行者乎?
神州千古少治法,往往人亡政亦息。
世言徒法不自行,心治之祸谁曾识。
古今论治殊纷纶,探本当首楚灵均。
草宪颇明吴起法,昭时无奈上官唇。
怀襄昏庸不足辅,先君后身犹见忤。
弃逐常怀去哀,招魂只益伤春苦。
远徙江南忽九年,国门一旦没烽烟。
岂忍辱身为秦虏,但当怀石沉湘渊
骚辞直出风雅右,忌辰为节世无有。
篁竹枫林若见来,龙舟蒲剑招迎久。
荷马史诗冠海西,抒情罕与先生齐。
坐吟溆浦儃佪句,幽独疑闻猿狖啼。
鹧鸪先生砚次施叔范 民国 · 萧梦霞
孤军崛起先声夺,四明山共高义兀。
誓抛头颅酬国恩,那复刀边计死活。
公之操守清于,事败苦念旧家山。
胡尘遥卷江潮白,泛滥中流谁柱石。
亡命卖艺腹仍饥饿,惟馀心胆寸寸赤。
山寨荒凉长野花,英雄老去恨无涯。
万劫天遣留故物,使我对之生叹嗟。
不见公面见公砚,龙尾马肝未足选。
紫云缕缕凝血痕,生死随之经百战。
吁嗟乎,世忠营接古翁洲,月黑天阴鬼唱秋。
百年往事注心头。
矜大节,守穷浦,一滴血换一寸土。
当年草席墨淋漓,浩气壮于渔阳鼓。
附:施叔范原作
将堕头颅刀下夺,草间从无此奇兀。
回天力竭鹧鸪黄,遁入萧街卖药活。
饥来更鬻无根,笔笔风霜起残山。
山松日老头垂白,元气排□迸金石。
馀生别有天地开,花乳□艳端溪赤。
怒艳纷披皆泪花,半入桑田半海涯。
鲒□亭圮高文在,读之往往神鬼嗟。
海枯晚出澄泥砚,中窟蛟龙手亲选。
当年定草万檄书,马背相随共苦战。
吁嗟乎,遗民历代推梨洲
仲兮寂寞三百秋,我思其人狂叩头。
四明山黄竹浦,汾河水凝太行土。
留此一片稀世珍,韩陵之碑周石鼓。
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 近现代 · 钱时贡
对联 出处:对联话
古义士誓不与仇共天,乃有今日;
乡先生殁而可祭于社,其在斯人。
鹧鸪先生 近现代 · 施叔范
将堕头颅刀下夺,草间从无此奇兀。
回天力竭鹧鸪黄,遁入萧街卖药活。
饥来更鬻无根,笔笔风霜起残山。
山松日老头垂白,元气排□迸金石。
馀生别有天地开,花乳□艳端溪赤。
怒艳纷披皆泪花,半入桑田半海涯。
鲒□亭圮高文在,读之往往神鬼嗟。
海枯晚出澄泥砚,中窟蛟龙手亲选。
当年定草万檄书,马背相随共苦战。
吁嗟乎,遗民历代推梨洲
仲兮寂寞三百秋,我思其人狂叩头。
四明山黄竹浦,汾河水凝太行土。
留此一片稀世珍,韩陵之碑周石鼓。
往昔续六首 其五 金古良 清末至现当代 · 周作人
 押词韵第二部
往昔看画本,吾爱金射堂。
创作无双谱,此意自无双。
画或逊老莲,诗却胜老杨(谓杨铁崖作乐府。)
自比于诗史,字故曰古良
终以文丞相,始自张子房
中有长乐老,旁及吴越王
图赞四十人,各各不寻常。
金君古逸名,微意可推详。
尊王亦贵民,影响出桃江
不必师梨洲,浙学故流长。
寿黄国史馆长季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令德世增华,独能兼颖川政事,叔度风仪,梨洲史识;
大年天锡嘏,更谁似仙眷齐麋,佳儿展骥,快婿乘龙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黄季陆(1899——1985)字学典名陆季陆四川叙永人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毕业,硕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醒华日报》总编辑、成都大学教授、中国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四川大学校长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国民党内政部长、台湾考试院考选部长、台湾地区教育部部长、中华民国国史馆馆长等职。黄季陆是国民党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著有《对俄外交问题》、《民主典例与民主宪政》等。
颖(遵原书录)川:疑颍川,郡名,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此处应指黄霸,与下文同切黄姓,《史记》载:“中宗孝宣皇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春二月,以凤皇甘露降集京师,赦天下。颍川太守黄霸在郡前后8年,政事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
叔度风仪:汉黄宪字,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慎阳,遇于逆旅,时年十四,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曰:「见吾叔度邪?」……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梨洲黄宗羲(1610.9.24-1695.8.12)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史识:修史的见识。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余谓刘有史学,无史笔;有史裁,无史识也。”
锡嘏:赐福。
齐麋:齐眉。欧阳修《六一题跋·后汉北海相景君铭》:“碑铭有云:‘不永麋寿’。余家集录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至汉犹然也。”
展骥:出自《三国志•庞统传》:“庞士元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骥,良马;展骥,舒展骥足,奋力驰骋,比喻人得发挥其才能。
笺:
1.上联三处切姓,分赞“政事”“风仪”“史识”,令人拍案。
2.清代江峰青黄迥像联:
黄叔度汪汪万顷波,观海最难言水;
江文通,棱棱五花笔,对公不敢题诗。
廖立法委员华荪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霄凤自孤骞,承蒸左儒冠,昌兹南学;
隙驹真一瞬,听山阳邻笛,凄绝东风。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廖维藩(1898——1968)字华荪湖南衡山县岳北江东桥人。湖南高等师范附中毕业后,入国立北京大学,获法学士学位。曾任湖南私立三湘学校校长,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商民部长,江苏省党部常务委员兼商民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内政专门委员、法制专门委员湖南省党部书记长、代理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委员等职。先后被聘为国立劳动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上海法学院及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教授1949年春携眷去台湾,为国民党终身立法委员。国学造诣广博,尤精易理工科。1948年,在《湖南文献》第一辑发表了阐述易理的专题论文,长达万言,剖析宏深,识者嘉许。其他著作还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财政史》、《自然哲学与社会哲学》等书。1968年2月17日病逝。
孤骞:唐杨炯《<王勃集>序》:“得其片言而忽然高视,假其一气则邈矣孤骞。”骞,高举,飞起。
蒸左:王夫之,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石船山
南学:清初黄宗羲开塾讲肄,时人称为南学。疑此处为湖南之学或“吾道南矣”之典。
笺:李寿蓉王槐青中翰:
平生知己更无多,读秋霜蟋蟀之诗,剧怜季重工愁,安仁善病;
薄命才人竟如此,得春水鲤鱼之信,争抑山阳痛哭,杜曲哀吟。
萧子升先生题咏集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押删韵
儒效远征朱舜水;词华富比白香山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萧子升(1894.08.22——1952)湖南省湘乡市萧家冲人。1910年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5年秋毕业后,到长沙楚怡学校任教。1919年法国勤工俭学,是民国初年湖南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在全国性的勤工俭学运动中他亦扮演重要角色。1924年回国,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民报》总编辑、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及国民政府农矿部次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大陆解放后,随国民党政府台湾,后来又到法国、瑞士。1952年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1976年,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
儒效:儒学的效用。《荀子》有《儒效》篇。张通典舜水先生成敬赋》:“明治启维新,儒效兼霸王。”
朱舜水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白香山白居易号香山居士
笺:
1.朱舜水白香山人名工对。
2.梁启超题中华会馆:
擅方壶圆峤之奇,海气百重,此间自辟神仙府;
舜水梨洲而至,齐烟九点,终古无忘父母邦。
集句遣怀十首 其七 (2008.7) 当代 · 熊盛元
七言绝句 押青韵
误人谁动少微星蒋子潇。),石气寒嘘太古青陈仁先。)
孤愤何关儿女事黄莘田。),半床明月照零丁黄太冲。)
馀姚龙泉山吊四贤 当代 · 熊盛元
 押尤韵
客星惊人主,一竿垂千秋。
行藏原在我,宁甘事王侯。
明君贵下贱,旷代应难求。
不见龙场驿,圣哲怀深忧。
岂惟探心性,更具筹。
未几陵谷变,宫阙成山丘。
舜水走扶桑,南雷隐林陬。
披肝砺冰雪,矢志抗逆流。
嗟哉当朝士,襟裾如马牛。
尽耽日边梦,醺然醉琼楼。
我伫龙泉侧,老泪盈双眸。
倚竹歌古调,白云自悠悠。
按:【注】龙泉山有四贤墓,后汉严子陵,有明王阳明朱舜水黄太冲葬焉。此四子者,虽出处不同,而皆尚气节,以视当今文人之无行,盖不可同日而语矣。范希文严先生祠堂记》:“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余姚四贤祠 当代 · 吴金水
步上龙泉山,遥见四贤祠。
四贤虽已远,念之犹神驰。
君不见子陵入京狂态故,足加帝腹酣达曙。
庙堂巍巍不肯居,飘然归钓春江渚。
漫道儒生总忘形,著书治世还知兵。
君不见宁王当年叛军起,挺出最数王阳明
鄱湖樯橹风云急,谈笑之间波涛平。
功成一笑酬天子,但以心学行高名。
国祚衰颓世运改,虏骑纵横到东海
奋然抗身砥横流,朱舜水黄梨洲
梨洲深思及宪政,识见早与西贤侔。
可惜明夷久待无人访,至今风雨黯九州。
舜水德高自有邻,东渡设帐传火薪。
授道实学以致用,颇启明治发维新。
遂使扶桑东鄙国,一枝先占亚洲春。
扶桑昌明闻欧亚,吾华犹自仇风雅。
四贤有灵应共惊,故国贤明皆在野。
瓦缶黄钟何人识,寂寂姚江流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