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榆关纪痛诗(十首。十月二十四,黄海舟中作。)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二
甲子秋七月,浙督卢永祥兵败,被逐于齐燮元,乃遣使乞援于奉天。张雨亭耻于辛酉之败,思修怨于我者三年矣,于是苏、浙之战方熄,而直、奉之祸又作。八月举兵十二万,长驱犯山海关彭寿莘与战,互有胜负。上将军吴公,受朝命督师为总司令,直鲁豫副使王承斌为副司令。十九日,公自洛阳三师之一旅至京师,设讨逆军总司令部于四照堂。全国诸侯咸愿会师榆关听驱使,公编制调请,旬日而定。编正军四军,一军总司令彭寿莘,以王维城、董政国副之,二军总司令王怀庆,以米振标副之,三军总司令冯玉祥,无副,四军总司令曹锳,以殷本浩、曹士杰副之。乃定行军方略,一军分三路进,一路司令彭寿莘,二路司令王维城,三路司令董政国,而以冯玉荣、葛树屏、时全胜属之;二军分二路进,前敌总指挥刘富有、副指挥龚汉治属之;三军分二路进,一路司令李鸣钟、二路司令张之江属之;四军分二路进,二路司令永祥属之。乃编援军十路,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一路司令曹锳,二路司令胡景翼,三路司令张席珍,四路司令清臣,五路司令靳云鹗,六路司令治堂,七路司令张治功,八路司令李治云,九路司令潘鸿钧,十路司令庆林,而以曹士锳、林起鹏、田维勤、马灿林、吴长植、张金标等副之。海军总司令杜锡圭,副司令温树德。当是时,各督入,倾国云从,天下将士,无不以得受吴将军驱策为荣。命使面请,率军效命者争先恐后,坐为之满,文电日积盈尺。是役也,统计正军九路,援军十路,司令四十,而后防筹备各司令不与焉;马步炮辎工兵额共为二十馀万,而飞机、海军不与焉。某将驻某地,某军取某势,则皆各受吴公之命。冯玉祥驻热河,为左翼,公知其不可恃,命胡景翼驻喜峰、平泉以监之。于时诸路诸司令,期会而发,信宿而集,飞挽则依山陆梁,徵赴则排虚缩地,万轨一涂,昏晓无间,甲帐山积,战马云逝,东西南北数千里,肩摩毂击,途为之塞者累日兼旬,田夫耒以观兵,绅商壶浆而犒士,出师之盛,近今无有焉。九月初十夕上将军督师北京,纛车在前,幕府车次之,余以秘书兼机要参议,与闻戎机,随纛车次乘。十二日,军次秦皇岛,时诸路军云集长城,战稍却。先是,冯玉荣失守九门口,敌军得入关,公电令斩冯玉荣以徇,自往督师。既至,军威大震,公亲指挥,衣不解带,大战十日,数夺要塞。惟时饷无的款,军需告匮,公内忧之。初,财政总长王克敏数谋承认佛郎案,以得大贿,公在数电曹公,力持不可,痛斥其奸,事遂寝,克敏于是衔公而思中伤以败公功。军事既兴,王不任筹饷,尝争论于曹公前。公索之急,王曰:「实无钱。无已,则承认金案,旦夕可得数百万。」公怒曰:「君乃欲乘国家危急,胁劫卖国耶?我宁饿死沙场已耳。」朝士咸劝杀克敏辈以清侧,为曹公所解。至是军饷需日必十万,而兵站、运轮、制造、弹械、衣甲、医药、谍报、赏恤、舟车、供给一切杂支,实且两倍其数犹不与也。秋尽霜高,边海苦寒,士卒有无衣之叹,有司兴仰屋之嗟。公知不可以持久,利在速胜,乃思出奇兵。于是躬冒炮火,相度形势,朝浮洲岛,夕返大营,涉海踰岭,日必数十百里。归则披阅文书,抉择可否,目无停视,耳无辍听,五官并用,穷极夙夜,弗以为劳。遂密定以海军载兵暗截葫芦岛,出锦西直达沈阳之计。事待发矣,时奉军转战经月,久困榆关,精锐死伤略尽,士无斗志,佥怨用兵之非计,至躯贫民以充士卒。辽东豪杰,群焉思逞,以效顺于吴公,而我以奇兵出间道临之,直捣黄龙,此其时也。奉军既侦公日游弋海面,知必有奇谋,顾关下诸军攻之急,不可懈,弗得顾后防,于是大惧。张雨亭知冯玉祥性好作乱而贪财,方思报怨于吴将军,乃急使至承德祥,使倒戈,约券千万为寿,而先辇二百万。祥果利其多金,许之,遣使约承斌、孙岳,共谋去曹结张,而据北方政权。惧景翼监军也,说之曰:「公遇子厚乎?」曰:「厚。」曰:「以子之功,宜分茅矣,乃猎食顺德,饷械往往不给,曾不得尺寸之土,且今兹之战,君意何欲?」曰:「立功得土耳。」祥笑曰:「岂不闻吴公面曹公之言乎?三省巡阅非子衡莫属,三省各督,则懋宣子耕赞勋可。战而胜,事内定,败,俱死而已。」于是景翼怒。祥曰:「鸟尽弓藏,奉灭,曹、将不可复制。我将以和平应民意,倡停战以存奉,成,奉必我,而政自我出,不成,则我得美名,亦足自给。一举两得,君其从我游乎?」因述奉军急求意。胡素贪而贫,大悦,是夕先辇老头票十万至胡营,祸遂作。二十一日,冯、胡以其军叛,倍道疾趋,夜半至德胜门孙岳开门纳之北京陷。祥以炮围总统府,囚曹公于延庆楼,承斌入逼曹公下令停战,褫吴将军职,解其兵柄。吴公方统大军苦战山海关,闻变,命援军总司令张福来当榆关,自率卫队一百人,疾趋天津,电调长江、鲁、豫诸军入。各军未及发,而鲁督士琦段祺瑞通,先叛,陈兵济南,断津浦路,命胡翊儒据德州兵工厂,毁铁道,遏南军不得北上,惟潘鸿钧旅先得至,与冯玉祥战于杨村、张庄间,败绩。时山海关主客军犹十馀万,受张福指挥,居四日,不战而遁,军中莫知所措,则大渍,先津军败,张宗昌遂以骑兵下滦州矣。公以首尾皆败,援路绝,知事不可为,率残部五千,退唐沽,乘海军南渡,至烟台,将假道入士琦不许,乃入长江,由汉口洛阳焉。祥既据北京自称国民军革命,自建摄政内阁,然意尤在得皇室财宝,命张壁、鹿钟麟勒兵入宫,露刃逐清帝、后妃下殿,而籍其宫室财货。于是元明以来,三朝御府珍储,十代帝后珠玉宝器,以至三代鼎彝图书,九洲百国方物,天府嫏嬛、宇宙韫閟希世之物,无虑几千万万亿,至是尽以出,戈断行人于道路,六日夜不绝,盖不知其纪极。夫浃旬之间,两举大逆,虽赵高之害蒙恬董卓之劫洛阳宫,华歆之逼汉献帝,不能专恶于前矣。变初发,京津士民,无不发指,及公至,犹冀一战而反正也。败耗既传,咸伤吴公以忠正见欺,而国事将益不可问,无不相向扼腕,有痛哭者,有愤而痫癫者,外人会饮,言冯事则怒掷酒器于地至粉碎。综海内外士论,咸吴公功败垂成,与岳忠武班师同为千古恨事,同声惊痛惋惜,不能已已。余侍从帷幄,历有年所,久安从军之乐,数被战胜之荣,今乃于千载不偶之事,天崩地坼,目击而躬逢之。伤正义之不伸,慨天心之助长,恸尊亲之忧辱,哀网纪之沦亡,痛定纪痛,示不忘焉。
六合军需动,安危仗令公
长驱二十万,鼓角下辽东
不以兵车力,何由衽席功。
执鞭吾所愿,长揖事英雄(古今万国,无不以武力而能底定者。以杀止杀,先哲盖已言之。不然者,区区霸业之不以兵车,何足多管仲之力?而谓暴民大憝,可空言而和平哉?)
幼安濯足图 元 · 胡天游
 押词韵第六部
汉末,管宁字幼安,少与华歆为友。山东盗起,避地辽东,依公孙瓒三十七年乃归。时魏已受禅,召拜大中大夫,不就。时已仕隐居终身。少尝与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又尝割半席而坐,故云。(字子鱼。)
山东豪俊何纷纷,飘然乘风呼不闻。
馀生亦足老辽海,避世岂必如秦民。
归来问旧半零落,乾坤割据潜悲辛。
青山未改汉家色,焉知不有芒砀云。
摩挲两足共世走,将来濯彼沧浪滨。
眼中驰驱何足道,汗脚三寸曹丕尘。
黄金瓦砾少年事,况肯斗禄污吾身。
平生子鱼今乃尔,尚恨此耳无由新。
峨峨白帽千年真,安得唤起图中人。
我当再拜公彻洗,分我半席长相亲。
奉酬泉王本、沈下有州字)使君荔枝子鱼 其一 宋 · 韩驹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烂红初擘使君盘,走送柴门色未乾。
著意裁诗终不近,遥怜醉眼若为看。
奉酬泉王本、沈下有州字)使君荔枝子鱼 其二 宋 · 韩驹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驿骑持书自海旁,开篮剩喜子鱼香。
红螺紫蛤俱羞避,独许渠侬近酒觞。
齐天乐 明 · 屠隆
 出处:六十种曲 昙花记 第三十二出
丑扮曹操小丑扮华歆贴扮伏后小生上:殿堂业镜高悬。
虚明朗照。
轰雷闪电。
盖世雄心。
偷天巧手。
到此俱成冰炭。
外末生同上:阴风昼惨。
叹热铁烊铜。
渴饮饥餐。
抚景凄然。
好清斋香供礼金仙。
密翁 清 · 权万
五言排律 押虞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二
光岳犹亭毒,师门又宿儒。
鸣阴雏鹤和,闻礼子鱼趍。
切实初年诲,丁宁密字符。
寔能遵旨诀,于此下工夫。
遂刬森然锷,还崇隐若郛。
持心宽栗并,酬变智愚俱。
德器完无缺,通才遍不拘。
中年随太宰,西笑入京都。
达识倾邹鲁,诸公仅邾。
众言名父子,端合圣朝需。
甲戌丁焚木,先生在跋胡。
饕风关塞外,铄热瘴江隅。
可但神明劳,真多手足扶。
罹忧犹此事,得力每穷途。
雷雨龙初返,云霄凤忽徂。
心惊更世变,望绝白先诬。
抱籍依牙轴,关门向锦湖。
身惟超洛朔,乐是诵唐虞。
至理微中在,群言博后劬。
举将真眼目,识破大头颅。
千古明如昨,中州近欲呼。
灵通殷总聚,宏肆陆书厨。
发处文章钜,涵时道义腴。
取材兼汉宋,归极必程朱。
分定贫何病,时违韫不沽。
春窝容邵子,布被卧黔娄。
众蚁趍膻俎,三金集化垆。
诚心方教迪,欢意各贤愚。
学者风俱动,儒林气欲苏。
如何乘大化,奄忽弃寰区。
海内收真气,山南失大巫。
如行风雨夕,遽失夜光珠。
谁复当时望,其如末俗渝。
通衢还樲棘,白日乱䲡狐。
世道真无畔,私情为一吁。
昔公初远迈,世父与相须。
风义元深浅,形骸定有无。
死生勤属托,叙述极称揄。
说得当人事,辞无一字谀。
仁心追旧契,馀诲及孱躯。
原父相规语,云龛引勖图。
无由当意寄,自顾愧潢洿。
往夏攀床笫,温言强疾痡。
何曾形畦畛,别是勉桑榆。
为供三毛馈,都输一缶孚。
益知君子意,自与众人殊。
宿病方投药,昏脾复沃酥。
别时提沈句,穷运近悲晡。
此意终何忘,幽怀转益孤。
哀词当汉,痛哭奠徐刍。
东留太守胡硕碑 其一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五
君讳硕,字季睿交阯都尉之孙,太傅安乐乡侯少子也。
其先与楚同姓,别封于胡,以国为氏。
臻乎□汉,奕世载德,不替旧兹。
君幼有嘉表,克岐克嶷,不见异物,习与性成
孝于二亲,养色宁意,蒸蒸雍雍,虽曾、闵、颜、莱,无以尚也,总角入学,治《孟氏易》、《欧阳尚书》、《韩诗》,博综古文,击览篇籍。
言事造次,必以经纶,加之行己,忠俭,事施顺恕,公体所安,为众共之。
骄吝不萌于内,喜愠不形于外,可谓无竞伊人温恭淑慎者也。
初以公在司徒,除郎中宿卫,十年遭叔父忧,以疾自免。
州郡交辟,皆不就。
后以大将军高第拜侍御史,迁谏议大夫,以将军事免官。
贤良方正,不诣公车
建宁元年,召拜议郎,纳忠尽规,匪懈于位,迁侍中虎贲中郎将,是年遭疾,上印绶,诏书听许,以侍中养疾。
其年七月,被尚书召,不任应命。
诏使谒者刘悝贲印绶,即拜陈留太守
君闻使者至,加朝服拖绅。
使者致诏,君以手自系,陈辞谢恩。
其月二十一日,遣吏奉章报谢。
食后还与丞相答,意气精了。
是日疾遂大渐,刻漏未分,奄忽而卒,时年四十一。
天子悯悼,诏使者王谦送葬,以中牢具祠,赐钱五万,布百匹,赠谷三千斛。
同位毕至,赴吊云集,生荣未艾,没有馀哀。
于是遐迩缙绅。
爰暨门人,相与叹述君德,追痛不永,怛切情憭,无不永怀。
行由己作,名自人成。
先民既迈,赖兹颂声。
嗟我明哲,如何勿铭。
乃作辞曰:
猗欤懿德,令问有彰。
祗服其训,克构克堂。
孝思惟则,文艺丕光。
敦厚忠恕,众悦其良。
绥弱以仁,不云我强。
爰自登朝,进退以方。
见机而作,如鸿之翔。
乃位常伯,恪处左右。
兼掌虎贲禁戎允理。
遘兹虐疴,帝用悼止。
俾守陈留,庶笃其祉。
王人既诏,景命不俟。
吗呼昊天,歼我英土。
如可赎也。
敦不百已。
哀哉永伤,万年是纪(本集)
太傅胡广 其三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
维汉二十有一世,建宁五年春三月既生魄壬戌太傅安乐乡侯胡公薨,越若来,四月辛酉,葬我君文恭
于是掾太原王允雁门卑整(本集作「毕整」,从《广韵·五支》引改)扶风鲁宙、颍州殷历等,佥谓公之德也,柔而不犯,威而不猛,文而不华,实而不朴,静而不滞,动而不躁,总天地之中和,览生民之上操,聪明肤敏,兼质先觉,涉观宪法,契阔文学,睹皋陶闱阃,究孔氏之房奥,然而约之以礼,守之以恭,宽以纳众,凡爱多容。
其诱人也。
恂恂焉,怡怡焉,使夫蒙惑开析,愎戾优顺,逸惰能夫勤信。
及其创基,即位发迹,机密圣朝。
其知其能,夙夜惟寅,以帝命。
是以频繁机极,三升而不出焉。
乃还谭其旧章,弥纶古训,贯万品,研精微,用补前臣之所阙,十年而无愆
强记同乎富平,周慎逸于博士,偶山甫乎喉舌,匹虞龙而纳言
唯帝命公以二郡,其为政也,导人以德,帅物以己,敦以忠肃,厉以知耻。
人悦其化,天乐其和,士相勉于公朝,民劝行于私家。
徽墨萦而靡系,鞭朴弃而无加,洋洋乎若德宣治,严以为威,宽以为福而己哉。
五作卿士,七蹈相位,太仆司农太傅司空各一,司徒、特进各二,太常太尉各三。
光辅六世,历载三十有馀。
其致治也,通水泉于润下,蕃后土于稼穑,训五品于群黎,理人伦于区域,耀三辰于混元,协六和乎皇极,傅圣德于幼冲,率旦、奭之旧职。
譬彼四时,功成则退,在盈思冲,升隆以顺。
建封域于南土,践殊号于特进,荣祚统业,垂乎来胤。
公自二郡,及登相位,凡所辟用,遂至大位者,故司徒中山祝恬
其馀登堂据阁,赋政策勋,树功流化者,盖不可胜载。
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仰慕群贤,恶乎可及!
自公寝疾,至于薨毙,参与尝祷,列在丧位,虽庶物戮力,不愆于礼,进睹坟莹,几筵空设,退顾堂庑,音仪永阙。
感悼伤怀,心肝若割,相与累次德行,撰举功勋,刊之于碑,用慰哀思。
其词曰:
焕文德,伊胡后。
应期运,作汉辅。
喜中兴,膏民庶。
泽洪淳,亶攸序。
地区,充天宇。
辚高逵,踵遐武。
扬景烈,垂不朽。
仰邃古,耀昆后(本集,《艺文类聚》四十六。案:《文选·赭白马赋》》注引《崔瑗胡公碑》云:「唯我末臣,顽蔽无闻。」今此碑有此二语,盖崔、蔡两集皆有此碑耳。考崔瑗卒于顺帝汉安中胡广卒于灵帝建宁五年广三十年卒,安得为广作碑?《集》误收也。《广韵·五支》卑又姓,「引蔡邕胡太傅碑》有太傅掾雁门卑整,今集作「雁门毕整」,毕即卑之误,亦此碑在《蔡集》之证。)
四时食制 其一 东汉末至曹魏 · 曹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
郓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御览》九百三十六)
魏太子丕嗣位(二十五年)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魏太子丕:昔皇天授乃显考,以翼我皇家,遂攘除群凶,拓定九州弘功茂绩,光于宇宙,朕用垂拱负扆三十有余载。
天不憖遗一老,永保予一人,早世潜神,哀悼伤切。
丕奕世宣明,宜秉文武,绍熙前绪。
今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绂,领冀州
方今外有遗虏,遐夷未宾,旗鼓犹在边境,干戈不得韬刃,斯乃播扬洪烈,立功垂名之秋也。
岂得修谅闇之礼,究曾、闵之志哉!
其敬服朕命,抑弭忧怀,旁祗厥绪,时亮庶功,以称朕意。
于工,可不勉乎袁宏《后汉纪》三十,又见《魏志·文纪》注。案:献帝禅让诏策系卫觊作,宜编入三国文,今此非禅诏,故编入献帝文。)
谏伐蜀疏 曹魏 · 华歆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二
兵乱以来,过逾二纪。
大魏承天受命,陛下以圣德当成康之隆,宜弘一代之治,绍三王之迹,虽有二贼,负险延命。
苟圣化日跻,远人怀德,将襁负而至。
夫兵不得已而用之,故戢而时动。
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
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
如闻今年征役,顿失农桑之业。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
二贼之衅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恐不复奉望銮盖,不敢不竭臣子之怀,唯陛下裁察(《魏志·华歆传》)
奏讨孙吴黄初三年 曹魏 · 华歆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二
臣闻枝大者披心,尾大者不掉,有国有家之所慎也。
昔汉承秦弊,天下新定
大国之王,臣节未尽。
以萧张之谋,不备录之,至使六王前后反叛。
已而伐之,戎车不辍。
又文景守成,忘战戢役,骄纵吴楚,养虺成蛇,既为社稷大忧。
盖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吴王孙权,幼竖小子,无尺寸之功,遭遇兵乱。
因父兄之绪,少蒙翼卵廙伏之恩,长含鸱枭反逆之性,背弃天地,罪恶积大。
复与关羽,更相觇伺,逐利见便,挟为卑辞。
先帝知权,奸以求用,时以于禁。
败于水灾,等当讨羽,因以委权。
先帝委裘下席,不尽心。
诚在恻怛,欲因大丧,寡弱王室。
希托董传先帝令,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
及见驱逐,乃更折节,邪辟之态,巧言如流。
虽重驿累使,发遣禁等,内包隗嚣顾望之奸,外欲缓诛支仰蜀贼。
圣朝含弘,既加不忍,优而赦之,与之更始。
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称孤,兼官累位,礼备九命,名马百驷,以成其势,光宠显赫,古今无二。
为犬羊之姿,横被虎豹之文,不思静力致死之节,以报无量不世之恩。
臣每见所下前后章表,又以愚意采察旨,自以阻带江湖,负固不服,狃挟累世,诈伪成功。
上有尉佗英布之计,下诵伍被屈疆之辞,终非不侵不伐之臣。
以为晁错不发削弱王侯之谋,则七国同衡,祸久而大;
蒯通不决袭历下之策,则田横自臣,罪深变重。
臣谨考之周礼九伐之法,平权凶恶,逆节萌生,见罪十五。
昔九黎乱德,黄帝加诛。
项羽罪十,汉祖不舍,所犯罪衅明白,非仁恩所养、宇宙所容。
臣请免权官,鸿胪削爵土,捕治罪。
敢有不从,移兵进讨,以明国典好恶之常,以静三州元元之苦(《吴志·吴主权传》注引《魏略》,载《魏三公奏》。案:此事在黄初三年,时三公华歆贾诩杨彪也。)
下诏赐华歆黄初元年 曹魏 · 曹丕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
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
太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
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魏志·华歆传》)
比观仲结诸公课会皆勍敌也行就举南宫作此赠之 南宋 · 李流谦
 押词韵第四部
文章末流乃科举,剽东掠西何等语。
得者矜誇失者羞,其中往往分贤否。
一官垂涎傥不勉,譬之北辕求适楚。
诸君堂堂万骑将,折箠自足笞狂虏。
收拾波澜著盆盎,却恐蛟龙愁窘步。
信手拈来即三昧,安用区区备先具。
朝窗暮几不停缀,宝玉牵联斗奇富。
论如过秦有古意,赋拟两都多杰句。
朝来次第出示我,两耳卓槊惊咸濩。
华歆便可置龙头,牧之岂肯居第五。
我骇虚弦痛方定,未暇相从执旗鼓。
请君勿见小敌怯,一战而霸在此举。
归来净洗科场业,别与斯文立门户。
喻指华歆黄初七年十二月 曹魏 · 曹睿
 出处:全三国文 卷九
朕新莅庶事,一日万几,惧听断之不明。
赖有德之臣,左右朕躬,而君屡以疾辞位。
夫量主择君,不居其朝,委荣弃禄,不究其位,古人固有之矣,顾以为周公伊尹则不然。
洁身徇节,常人为之,不望之于君。
君其力疾就位,以惠予一人。
将立席机筵,命百官总己以须,君到朕然后御坐(《魏志·华歆传》。)
华歆太和四年七月前) 曹魏 · 曹睿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
君深虑国计,朕甚嘉之。
贼凭山川,二祖劳于前世,犹不克平,朕岂敢自多,谓必灭之哉?
诸将以为不一探取,无由自弊,是以观兵以窥其衅。
若天时未至,周武还师,乃前事之鉴,朕敬不忘所戒(《魏志·华歆传》)
管宁 其一 曹魏 · 桓范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七
臣闻殷汤聘伊尹于畎亩之中,周文进吕尚于渭水之滨。
窃见东莞管宁,束修著行,少有令称,州闾之名亚故太尉华歆,遭乱浮海,远客辽东
于混浊之中,履洁清之节,笃行足以厉俗,清风足以矫世,以箪食瓢饮,过于颜子;
漏室蔽衣,逾于原宪
臣闻唐尧宠许由虞舜礼支父,夏禹优伯成,文王养夷齐,及汉祖四皓之名,屈命于商洛之野;
史籍叹述,以为美谈。
陛下绍五帝之鸿烈,并三王之逸轨,膺期受命,光昭百代;
仍优崇之礼,于大夫管宁,宠以上卿之位,荣以安车之称,斯之为美,当在魏典,流之无穷,明世之高士也。
臣以为既加其大,不受其细,可重之以玄纁,聘之殊礼矣(《艺文类聚》三十七)
管宁 曹魏 · 陶丘一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四
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是以鸑鷟鸣岐,周道隆兴
四皓为佐,汉帝用康。
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玄虚澹泊,与道逍遥;
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
中平之际,黄巾陆梁,华夏倾荡,王纲驰顿。
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羁旅辽东三十馀年。
在乾之妒,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韬韫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黄初四年高祖文皇帝畴咨群公,思求隽乂,故司徒华歆应选,公车特征,振翼遐裔,翻然来翔。
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即拜太中大夫
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登为光禄勋
疾弥留,未能进道。
旧疾已瘳,行年八十,志无衰倦
环堵筚门,偃息穷巷,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吟咏《诗》、《书》,不改其乐。
困而能通,遭难必济,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揆其终始,殆天所祚,当赞大魏,辅亮雍熙。
衮职有阙,群下属望。
高宗刻象,营求贤哲,周文启龟,以卜良佐
前朝所表,名德以著,而久栖迟,未时引致,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
陛下践阼,纂承洪绪。
圣敬日跻,超越周成,每发德音,动咨师傅,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俊迈,以广缉熙,济济之化,侔于前代。
清高恬泊,拟迹前轨,德行卓绝,海内无偶。
历观前世玉帛所命,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之俦,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者也。
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征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上正璇玑,协和皇极,下阜群生,彝伦攸叙,必有可观,光益大化。
固执匪石,守志箕山,追迹洪崖,参踪巢、许。
斯亦圣朝。
同符唐、虞,优贤扬历,垂声千载。
虽出处殊途,俯仰异体,至于兴治美俗,其揆一也(《魏志·管宁传》。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
杨赞图学士学士与元昆俱以龙脑登选) 晚唐 · 黄滔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引用典故:华表柱 华歆 一枝丹桂
东堂第一领春风,时怪关西小骥慵。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君恩凤阁含毫数,诗景珠宫列肆供。
今日江南驻舟处,莫言归计为云峰。
省试王者之道如龙首赋(以龙之视听有符君德为韵)875年1月 晚唐 · 黄滔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王者以御彼万国。
居于九重。
体天而立制。
遂如首以犹龙
视听无偏。
四海自看其波凑。
聪明罔失。
兆民咸睹其云从。
岂非祖述圣明。
披陈道德。
以王者为天下之大。
域中之式。
非澄耳目。
不可以烛暗通幽。
非审细微。
不可以开基建极。
于是设喻斯异。
微文特殊。
以端拱之尊比义。
取产泽之灵合符。
则而象之。
既不雷同于形质。
区以别矣。
爰将首冠于寰区。
然后岳岳高居。
禺禺克定。
翼左右而何惭角耸。
镜远近而宛同神莹。
虽云黈纩。
洪纤之状咸观。
纵使垂旒。
巨细之音毕听。
则知播雍熙之化。
昭圣之君。
遽配腾骧于水物。
益彰超迈于人偫。
浚恩波而固类兴雨。
呈瑞气而非同召云。
侔其矫举之形。
无幽不鉴。
媲彼孤标之貌。
有象皆分。
故得迥拔可观。
感通自有。
散皇明而珠耀于颔。
扬德泽而浪生于口。
宁同荀爽
只擅美于弟兄。
更异华歆
但垂名于朋友。
所谓表有截。
播无私。
乃蔼然而同德
非蠢尔以呈姿。
言乎汉祖之颜。
方能比也。
念彼伯阳之道。
未可方之。
今我后变见乘时。
飞翔叶理。
四方尽入于倾听。
陆海无遗于俯视。
夫如是。
则龙之首兮。
未可论功而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