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离骚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班孟坚曰:「离,犹遭也。」颜师古云:「扰动曰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沈而死。
高阳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
辟芷兮,以为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兮,夕洲之宿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骐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后之纯兮,之所
兮,岂维
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猖披兮,夫唯捷径
惟夫党人偷乐兮,路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
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
之为患兮,忍而不也。
九天以为正兮,夫唯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兮,伤之数化。
余既滋兮,又之百
与揭车兮,杂杜衡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乎吾将
萎绝其亦何伤兮,哀
众皆竞进兮,凭不厌
恕己量人兮,各兴心而
忽驰骛以兮,非余心之所急
冉冉其将至兮,恐之不立。
朝饮之坠露兮,夕餐秋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亦何伤?
木根以结茝兮,贯之落蕊。
兮,胡绳
吾法夫兮,非世俗之所服。
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遗则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姱以兮,朝谇而夕
余以兮,又申之以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工巧兮,改错
背绳墨以兮,竞以为度。
郁邑兮,吾独穷困乎此也。
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
何方圜之兮,夫孰异道相安
屈心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清白死直兮,前圣之所厚。
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余马于兮,驰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兮,退将复初服
以为衣兮,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高余冠之兮,长余
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缤纷繁饰兮,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以为常。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女媭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鲧婞直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兮,纷独有此姱节」。
以盈室兮,判独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前圣节中兮,喟凭心而历玆。
沅湘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
羿淫游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乱流其鲜终兮,浞又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私阿兮,览民德错辅
夫维圣哲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菹醢
郁邑兮,哀朕之不当。
掩涕兮,沾余
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玉虬兮,溘埃风余上征
发轫苍梧兮,夕余至乎县
欲少兮,日忽忽其将
吾令羲和兮,望而勿迫。
曼曼兮,吾将上下而
饮余马于咸池兮,余辔乎扶桑。
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
鸾皇为余先戒兮,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
飘风屯其兮,帅云霓而来御。
兮,斑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其将罢兮,结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琼枝以继
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兮,吾令
兮,忽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相观四极兮,流乎天余乃下。
瑶台兮,见有娀之佚女
为媒兮,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
犹豫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而无所止兮,聊浮游逍遥
少康之未家兮,有虞之二姚
弱而媒拙兮,恐之不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忍与此终古
藑茅篿兮,命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而慕之?
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兮,尔何怀乎故宇」?
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其不可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当?
粪壤以充兮,谓其不
欲从吉占兮,心犹豫狐疑
巫咸将夕兮,怀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兮,九疑缤其并
剡剡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以上下兮,求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
中情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操筑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鼓刀兮,遭文而得举。
宁戚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年岁之未兮,亦犹其未央
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
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不谅兮,恐之。
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
变而不兮,荃化而为
何昔日之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他故兮,莫之害也。
余以为可恃兮,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
专佞慢慆兮,榝又欲充夫
干进而务入兮,又何祗。
流从兮,又孰无变化。
其若玆兮,又况揭车与
惟玆可贵兮,委厥美而历玆。
菲菲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流观乎上下。
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琼枝以为羞兮,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之可同兮,吾将远逝自疏
邅吾道夫昆崙兮,路流。
云霓晻蔼兮,鸣玉鸾
发轫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容与
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并驰
八龙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兮,神高驰
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媮乐
陟升皇之兮,忽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陈武 西汉 · 汉文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二
朕能任衣冠,念不到此。
会吕氏之乱,功臣宗室,共不羞耻,误居正位,常战战栗栗,恐事之不终。
且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
又先帝知劳民不可烦,故不以为意,朕岂自谓能!
匈奴内侵,军吏无功,边民父子,兵日久,朕常为动心伤痛,无日忘之。
今未能销距,愿且坚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陲,为功多矣。
且无议军(《史记·律书》: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征南越朝鲜孝文曰云云。按陈武柴武。《史汉·高帝纪》:秦二世三年遇刚武侯应劭曰:一姓柴。《韩王信传》:汉使柴将军击之;《淮南王长》:传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反。是姓柴也,而《律书》作陈武。《功臣侯表》但有棘蒲侯陈武,无柴武班固《泗水亭碑十八侯铭》亦然。应劭,汉人,精通掌故,谓一姓柴,得其实矣,非诸注望文者所及也。棘蒲,《十八侯铭》作棘津,当有一误。)
苏武 其四 西汉 · 李陵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八
雷鼓动天,朱旗翳日(《文选》曹植《责躬诗》注、班固《燕然山铭》注。)
别录 其十七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八
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象太微(《后汉书·班固传》注。案《隋书·牛宏传》云:案刘向《别录》,及马宫蔡邕等所见,当时有古文《明堂礼》、《王居明堂礼》、《明堂图》、《明堂大图》、《阴阳太山通义》、魏文侯《孝经传》等,并说古明堂之事,其书皆亡。)
三统历 西汉末 · 刘歆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一
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目以天时。
传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故有礼谊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
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阴阳之中制其礼。
故春为阳中,万物以生;
秋为阴中,万物以成。
是以事举其中,礼取其和,历数以闰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
《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又曰「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
周道既衰,幽王既丧,天子不能班朔,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
故《春秋》刺「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于是辰在申,而司历以为在建戌,史书建亥
哀十二年,亦以建申流火之月为建亥,而怪蛰虫之不伏也。
自文公闰月不告朔,至此百有馀年,莫能正历数。
子贡欲去其饩羊,孔子爱其礼,而著其法于《春秋》,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
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
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底日,礼也。
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言告朔也。
元典历始曰元。
传曰:「元,善之长也」。
共养三德为善。
又曰:「元,体之长也」。
合三体而为之原,故曰元。
春三月,每月书王,元之三统也。
三统合于一元,故因元一而九三之以为法,十一三之以为实。
实如法得一。
黄钟初九,律之首,阳之变也。
因而六之,以九为法,得林钟初六,吕之首,阴之变也。
皆参天两地之法也。
上生六而倍之,下生六而损之,皆以九为法。
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律娶妻而吕生子,天地之情也。
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
五声清浊,而十日行矣。
传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
夫五六者,天地之中合,而民所受以生也。
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复始。
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
春秋二以目岁,《易》两仪之中也。
于春每月书王,《易》三极之统也。
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易》四象之节也。
时月以建分至启闭之分,《易》八卦之位也。
象事成败,《易》吉凶之效也。
朝聘会盟,《易》大业之本也。
故《易》与《春秋》,天人之道也。
传曰:「龟,象也。
筮,数也。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
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馀四十九,所当用也,故以为数。
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再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
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而三辰之会交矣,是以能生吉凶。
故《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并终数为十九,《易》穷则变,故为闰法。
参天九,两地十,是为会数。
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是为朔望之会。
以会数乘之,则周于朔旦冬至,是为会月。
九会而复元,黄钟初九之数也。
经于四时,虽亡事必书时月。
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
启闭者,节也。
分至者,中也。
节不必在其月,故时中必在正数之月。
故传曰:「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馀于终。
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举正于中,民则不惑;
归馀于终,事则不悖」。
此圣王之重闰也。
五位乘会数,而朔旦冬至,是为章月
四分月法,以其一乘章月,是为中法。
参闰法为周至,以乘月法,以减中法而约之,则六扐之数,为一月之闰法,其馀七分。
此中朔相求之术也。
朔不得中,是谓闰月,言阴阳虽交,不得中不生。
故日法乘闰法,是为统岁。
三统,是为元岁。
元岁之闰,阴阳灾,三统闰法。
《易》九厄曰:初入元,百六,阳九;
次三百七十四,阴九;
次四百八十,阳九;
次七百二十,阴七;
次七百二十,阳七;
次六百,阴五;
次六百,阳五;
次四百八十,阴三;
次四百八十,阳三。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与一元终。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灾岁五十七。
是以《春秋》曰:「举正于中」。
又曰:「闰月不告朔,非礼也。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
不告闰朔,弃时正也,何以为民」?
故善僖「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至昭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失闰,至在非其月。
梓慎望氛气而弗正,不履端于始也。
故传不曰冬至,而曰日南至
极于牵牛之初,日中之时景最长,以此知其南至也。
斗纲之端连贯营室,织女之纪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
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凡十二次。
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故曰「制礼上物,不过十二,天之大数也」。
经曰春王正月,传曰周正月「火出,于夏为三月,商为四月,周为五月
夏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三代各据一统,明三统常合,而叠为首,登降三统之首,周还五行之道也。
故三五相包而生。
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
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
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天施复于子,地化自丑毕于辰,人生自寅成于申。
故历数三统,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甲。
孟仲季叠用事为统首。
三微之统既著,则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
五行与三统相错。
传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则三统五星可知也。
《易》曰:「参五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太极运三辰五星于上,而元气转三统五行于下。
其于人,皇极统三德五事。
故三辰之合于三统也,日合于天统,月合于地统,斗合于人统,五星之合于五行,水合于辰星,火合于荧惑,金合于太白,木合于岁星,土合于填星。
三辰五星而相经纬也。
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
五胜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
阴阳比类,交错相成,故九六之变登降于六体。
三微而成著,三著而成象,二象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而成易,为七十二,参三统两四时相乘之数也。
参之则得《乾》之策,两之则得《坤》之策。
以阳九九之,为六百四十八,以阴六六之,为四百三十二,凡一千八十,阴阳各一卦之微算策也。
八之,为八千六百四十,而八卦小成。
引而信之,又八之,为六万九千一百二十,天地再之,为十三万八千二百四十,然后大成。
五星会终,触类而长之,以乘章岁,为二百六十二万六千五百六十,而与日月会。
三会为七百八十七万九千六百八十,而与三统会。
三统二千三百六十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九章岁而六之为法,太极上元为实,实如法得一,阴阳各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气体之数,天下之能事毕矣(《汉书·律历志》上:向子歆,作《三统历》及谱以说《春秋》,推法密要,故述焉。案《律历志》下,仅末一条系班固所补,其全卷皆《三统谱》也,文多不录,褚少孙《历术》以下放此。)
扬雄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子云勤味道腴(《文选·班固宾戏》注,又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又潘岳《杨荆州诔》注)
桓子新论:本造 其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三
谨案:《隋志·儒家》:「《桓子新论》十七卷,后汉六安丞桓谭撰。」旧、新《唐志》同。本传:「字君山沛国相人成帝时为郎。哀、平间,位不过郎。莽时为掌乐大夫。更始立,召德行大中大夫世祖即位,征待诏,极言谶之非经,出为六安郡,道病卒。著书言当世行事,号曰《新论》,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章怀注曰:「《新论》:一曰《本造》,二《王霸》,三《求辅》,四《言体》,五《见徵》,六《谴非》,七《启寤》,八《祛蔽》,九《正经》,十《识通》,十一《离事》,十二《道赋》,十三《辨惑》,十四《述策》,十五《闵友》,十六《琴道》。《本造》《述策》《闵友》《琴道》各一篇,余并有上下。」注又引《东观记》曰:「光武读之,敕言卷大,令皆别为上下,凡二十九篇。《琴道》未毕,但有发首一章。」案二十九篇而十七卷者,上下篇仍合卷为十六卷,疑复有录一卷,故十七卷。其书宋时不著录。《群书治要》所载十五事,当是《求辅》《言体》《见徵》《谴非》四篇。《意林》所载三十六事,当是十三篇,惟少《本造》《述策》《闵友》三篇。各书所载,又三百许事,合并重复,联属断散,凡百七十二事,依《治要》《意林》次第,以类相从,定为三卷。诸引但《琴道》有篇名,余无篇名。今望文分系,仍加各篇旧名,取便检阅君山博学多通,同时刘子骏《七略》征引其《琴道篇》,扬子云难穷,立毁所作盖天图。其后班孟坚《汉书》据用甚多。王仲任《论衡·超奇篇》《佚文篇》《定贤篇》《案书篇》《对作篇》皆极推崇,至谓「子长、子云论说之徒,君山为甲」,则其书汉时早有定论。惜久佚失,所得见者仅此。然其尊王贱霸,非图谶,无仙道,综核古今,偭偻失得,以及仪象典章,人文乐律,精华略具,则虽谓此书未尝佚失,可也。嘉庆二十年岁在乙亥二月既望
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
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
书成,皆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
乃其事约艳,体具而言微也(《文选·杨德祖临淄侯笺》注)
桓子新论:谴非 其十一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四
董贤女弟昭仪,居舍号曰椒风(《后汉·班固传上》注,《文选·西都赋》注,又《宣贵妃诔》注,《御览》一百八十一)
离事第十一 其三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关并字子阳,材智通达(《汉书·沟洫志》注。案:此以下皆言治河事。孟坚采《新论》以为《志》,首尾略具,故附载焉。《志》云,王莽时,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其大略异者,长水校尉平陵关并言:「河决,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者。可空此地,勿以为官亭民舍而已。」)
离事第十一 其二十二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谭谓扬子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辇、玉蚤、华芝及凤皇三盖之属,皆元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茵席者也(《续汉·舆服志上》注,又《后汉·班固传上》注,《北堂书钞》未删改本一百四十一,《文选·西都赋》注,《寡妇赋》注,《宋孝武贵妃诔》注)」。
桓子新论:闵友 其十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神农氏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意林》,《艺文类聚》四十四,又八十八,《文选·月赋》注,《鲍明远白头吟》注,《御览》五百七十九,又八百十四,又九百五十六)
琴长(此二字意补)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数;
厚寸有八(当有「分」字),象三六数;
广六寸(《道藏》本《意林》作六分,今依官本),象六律。
上圆而敛,法天;
下方而平,法地;
上广下狭,法尊卑之礼(《意林》)
琴隐长四寸五分,隐以前长八分(《文选·七发》注。)五弦,第一弦为宫,其次商、角、徽、羽。
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为少宫、少商(《通典》一百四十四。此下尚有说者不同。「又琴之始作,或云伏羲,工云神农,诸家所说,莫能详定」二十一字,当是杜佑语,不录。)下徵七弦,总会枢要(《文选·长笛赋》注),足以通万物而考治乱也(《文选·思玄赋》注,《初学记》十六,《御览》五百七十九。)八音之中,惟丝最密(《初学记》作「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初学记》十六,《御览》五百七十九)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玉篇》十六)
大声不震哗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文选·啸赋》注)
八音广博,琴德最优(《文选·芜城赋》注,《长门赋》注)
操似鸿雁之音(《文选·长笛赋》注,又《琴赋》注作「操似鸿雁咏之声」),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畅。
《尧畅》经逸不存(《意林》,《文选·琴赋》注,《七发》注)
《舜操》者,昔虞舜圣德玄远(《北堂书钞》「玄」作「达」),遂升天子,喟然念亲,巍巍上帝之位不足保,援琴作操,其声清以微(《意林》,《文选·琴赋》注)
《禹操》者,昔夏之时,洪水襄陵沈山,禹乃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溢,潺潺志在深河(《北堂书钞》未改本一百九)
微子操》,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秸高飞,援琴作操,其声清以淳(《意林》,《文选·琴赋》注,《御览》九百十六)
《文王操》者,文王之时无道,烂金为格,溢酒为池,宫中相残,骨肉成泥,璇室瑶台,蔼云翳风,钟声雷起,疾动天地,文王躬被法度,阴行仁义,援琴作操,故其声纷以扰,骇角震商(《北堂书钞》四十一,《御览》八十四)
伯夷操》(《文选·舞赋》注,《长笛赋》注。案:此语未竟。《长笛赋》注「伯夷操」下有「似鸿雁之音」五字,乃总说操字,义当在上文,非专说伯夷,《箕子操》,其声淳以激(《意林》。右一章,采各书引见三十四事,依《意林》次第之,佚阙尚多。本传:「《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注引《东观记》曰:「《琴道》未毕,但有发首一章。」案:《文选·琴赋》注:「《七略》:《雅畅》第十七曰《琴道》,曰《尧畅》,逸。又曰,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畅。又曰,《微子操》,微子伤殷之将亡,终不可奈何,见鸿秸高飞,援琴作操。」足说《要》所载,正是发首一章,故刘歆采用之地。)
郑白渠歌 汉 · 无名氏
四言诗
《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曰: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馀顷。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
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如云,决渠为雨。
水流灶下,鱼跳入釜。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忆万之口(○汉纪十五。《乐府诗集》八十三。续古文苑四。《诗纪》八。又《汉书》沟洫志。风俗通山泽篇。《御览》六十二、四百六十五。《文选》补遗三十五并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后汉书》班固传注、《文选》二西京赋注、《初学记》六并云出《史记》。引口、后、雨、斗、、口六韵。又《书钞》三十九、《类聚》六十五、《御览》八百二十一并引口、后、雨、斗、五韵。又《白帖》二、《白帖》二十三并引口、后、雨、斗四韵。又《书钞》百五十六引口、后、云、四韵。○逯案。《诗纪》此歌据沟洫志。今依汉纪补足之。又今本《史记》不载此歌。而《后汉书》及《文选》注皆云出《史记》。其所据本或异也。)
章帝引谚 汉 · 无名氏
 押庚韵
《后汉书》曰:诏召玄武司马班固。问改定礼制之宜。曰:京师诸儒多能说礼。宜广招集。共议得失。曰谚言:
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后汉书》曹褒传。《御览》五百二十三。)
班固引谚论经方 汉 · 无名氏
《汉书》艺文志曰:谚曰: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
宝鼎诗 东汉 · 班固
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宝鼎见兮色纷缊,焕其炳兮被龙文。
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白雉诗 东汉 · 班固
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皓羽兮奋翘英
洁朗兮于纯精。
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诗纪》三。)
论功歌诗二首 其一 灵芝 东汉 · 班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二十四
为汉颂。系此歌诗。○《御览》作颂论功诗灵歌。乐府作古辞灵歌。广《文选》同。事类赋作汉倾论功歌诗灵芝歌。《诗纪》作郊祀灵芝歌。
因露寝兮产灵芝
象三德兮瑞应图。
延寿命兮光此都。
配上帝兮象太微。
参日月兮扬光辉(○《初学记》十五。《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一。事类赋歌赋。广《文选》十一。《诗纪》三。)
咏史 东汉 · 班固
 押词韵第十一部
《文选》注作班固歌诗。诗品曰:孟坚才流。而老于掌故。观其咏史。有感叹之词。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
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史记》苍公传正义。《文选》三十六策秀才文注。广《文选》八。《诗纪》三。)
明堂诗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作《东都赋》。系自此以下五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三。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
辟雍 东汉 · 班固
四言诗
乃流辟雍辟雍汤汤
圣皇莅止,造舟为梁。
皤皤国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仪,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示我汉行。
洪化惟神,永观厥成(○《后汉书》班固传。《文选》一。《御览》五百三十四。风雅翼补遗下。《诗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