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剑阁(亦曰剑门关。) 其二 明末清初 · 阎尔梅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白耷山人诗集卷二十七
南梁西界列云屏,玉女台阴绽绝陉。
冰雪凋残供奉句李白有《剑门关》诗。),荆榛剥蚀孟阳张载有《剑阁铭》。)
关前流马驰三国,江上啼鹃恨五丁。
月落深山无宿处,炓盘围火看春星(蜀中为张献忠杀残,行人依岩下夜坐,围火防虎,谓之打炓盘。)
布政张公挽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崇祯末,逆贼张献忠贵阳,文武诸大吏闻风皆遁。布政使三原张公耀独率家僮守城。城陷,公犹手刃数贼。献忠以礼请曰:“公,吾秦人,吾甚重公。公若降,当居宰相。”公奋骂不屈,贼械其妾媵三十人于前,曰:“降且免一家死。”公骂愈厉,贼割其舌,支解之。妾媵等皆死。
贵阳城崩谁巷战,参政张公奋刀箭。
手提银印血模糊,冒阵一呼天地变。
贼怜神勇欲降公,泰山自掷鼎镬中。
奋骂一军皆辟易,舌如电光不敢食。
丈夫羞与贼同生,妾媵欢然争死敌。
愿为良臣安可得,杀身成仁亦何益。
腐肉如山魂袒裼,白昼城中犹荡击。
真乘寺散步有感(寺在太湖县 清 · 徐釚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废寺残碑锁绿苔,客怀羁寂好谁开。
欲追胜事寻仙迹司空山中有八仙棋局。),先觅真乘上讲台。
云起司空回翠壁,天连衡岳黄梅(地与湖广黄梅接界。)
不堪指点前朝事,犹有胡僧劫灰(僧言张献忠破城之后,寺被残毁,今殿基仅馀瓦砾。)
难纪略后华阳沈公殉流寇张献忠之难,幼孤豹文播迁于蜀,逾二十馀年始归,作《蜀难纪略》,与吴梅村《纪略》各异。) 其一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十三
全蜀竟涂炭,皇天亦不仁。
守官甘鼎镬,乱世有君臣。
板荡遭亡国,兵戈剩后人。
驰驱駹笮路,廿载历风尘。
难纪略后华阳沈公殉流寇张献忠之难,幼孤豹文播迁于蜀,逾二十馀年始归,作《蜀难纪略》,与吴梅村《纪略》各异。) 其二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归愚诗钞卷十三
万里归来日,空招异国魂。
君亲皆至性,忠孝有危言。
字积王褒泪,声兼巴峡猿。
圣朝求实录,良史在清门。
万里归蜀图费此度张献忠之乱,自成都徙扬,后欲归未果。子若孙相继还,成先志也。) 其一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二
蜀道乱枭獍,移家淮海滨。
百年怀水木,三世梦峨岷
子越千重嶂,孙抽万里身滋衡先归省墓,侄元举继之。)
后先能继志,不负锦江春。
万里归蜀图费此度张献忠之乱,自成都徙扬,后欲归未果。子若孙相继还,成先志也。) 其二 清 · 沈德潜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二
峡里船凭缆,危崖百丈牵。
千层穿白浪,一线上青天。
烟火疑城堡,松云想墓田。
到家偿夙愿,洗眼认山川。
华阳沈公殉节诗(公讳云祚,太仓人崇祯庚辰进士,授华阳张献忠成都,骂贼死。王师平蜀后,幼子荀蔚作《难纪略》上当事,备史官采择,后公得崇祀云。) 清 · 沈德潜
 出处:归愚诗钞卷八
风尘暗王室,枭镜戕蜀川
夔门已下如破竹,成都一发千钧悬。
县令内江内江王系蜀王弟。)内江告蜀府。
散金百万,感激军伍。
忘身杀贼报天子,在天之灵仰列祖。
不然疆场豕突玉石焚,为贼守财徒自苦。
徙薪曲突谋不庸,贼兵蜂屯蚁聚来环攻,炮车奋击摧崇墉。
守陴奔窜四门陷,远近烈焰天俱红。
是时神京适残破,鼎湖龙去难攀从。
街衢廛市尽膻秽,灰烬庙社移钟镛
两地生灵尽涂炭,蜀都千里万里不欲留儿童。
血人于牙,谈笑杀戮,吾生尔生族尔族。
幽囚臣僚列枷杻,胁以刀锯诱以禄。
赫赫华阳公,啮齿裂两目。
有口吞贼辈,岂肯食贼
呼声未绝身首分,此日何人收骨肉。
锦江之水带血流,白日犹闻鬼神哭。
彼苍回杀气,应运生圣人。
命将斩旄头,一剑清妖氛。
两川坦道无荆榛,破巢幸有完卵存。
陈情当事达九阍,天子曰俞命尔史臣表忠烈,大书特书日月照耀悬高旻。
呜呼,千秋可配睢阳之齿常山舌,嗟尔降贼诸人草间活。
全韵诗下平声十五首 其二 世祖平定天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八
长江堑不守南朝唐桂斯同是炳聊明福王朱由崧为其诸臣拥立称号江宁使稍能奋志有为未尝不可同宋高宗之偏安南渡乃以昏闇不克自振惟晏乐是耽任用马士英阮大钺奸党擅权是非颠倒而高杰辈又复交讧于外势益阽危虽史可法力矢孤忠诚如一木之难支倾厦惟时豫亲王多铎等统兵南下于顺治二年五月连克淮扬渡江乘胜直抵江宁福王先期遁去明之公候阁部文武臣僚二百馀众马步兵二十三万八千有奇悉皆降顺因以平定江南捷闻六月豫亲王乃分遣贝勒尼堪等追福王芜湖明靖国公黄得功战殁其总兵田雄马得功福王献明祚遂亡若明之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虽僭窃尊称而窜走靡宁旋就擒灭亦如宋未是炳二帝之流离瘴海并不足称馀闰矣)
世运有归天鉴朗,海潮弗至地灵昭豫亲王既平江南贝勒博洛等统兵趋浙江持檄招抚闰六月大军至杭州敌兵分两路拒战击败之乘夜渡钱塘江逃窜我军追至江岸驻营敌兵见之以为江潮朝夕有信江岸之营必皆淹没而江潮连日不至□郡惊为神助明潞王朱常汸遂率众开门纳款浙江悉平)
抒忠允藉宗臣翰(谓金宗翰辈以喻豫亲王等),馈饷还资主吏萧(谓经略洪承畴虽为明贰臣而我朝平江南处实资其运筹转饷之力云)
流寇亡魂平次第(闯贼李自成既遁英亲王阿济格率兵追剿自成走死肃亲王豪格剿击流贼张献忠屡经败窜寻射殪之馀贼并陆绩扫荡其福建江西湖广四川两广贵州云南各省亦以次平定九宇咸归一统矣),光华日月庆兵销。
命仍称礼郑豫肃诸亲王及克勤郡王原封爵号并予配享诗以志事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四十五
维城于王室同扶有永之鸿图考列爵于宗盟各著非常之伟阀事在本朝为极盛迹皆前古所罕闻每以绎寻实录之文因有追叙成劳之典粤稽礼邸实惟让王四路分歼萨尔浒助扬神武连营并克山海关奋厉师贞翊圣明而特表荩诚诛逆恶而不徇私义至郑王属居近派太祖育自宫中初定平壤之盟旋鼓宁远之勇遵化归化频建丰庸松山杏山叠施胜算剪强藩而成一统识裕先几膺摄政而疏千言监陈前宪若夫论功之最惟豫尤超幼统偏师嘉名之肇锡独抒长策举大势以全规洎入燕京遂专阃节破潼关而追流寇狂魄寻僵平江介以定中原游魂自灭又如肃武亲王之百战称雄而秦地恢城蜀疆殪贼勋尤崇也他若克勤郡王之屡征奏捷而降纳朝鲜计图明塞略更优焉是为同姓之股肱名皆炳著并照当年之耳目人所艳称乃日久而旧号俱更虽世及而遗风几泯爰命复原封之字俾同竹帛以常新并教列配享之厢咸侑馨香而弗替馀凡类似悉予详求念栉风沐雨之劳使徵献者知宗功之不朽比砺山带河之永期袭次者怀祖烈以母忘用纪长歌并疏小引
贝勒让帝汝阳(最长太祖大礼亲王于诸子中为而功德隆茂众望皆属太宗礼亲王因作议书言绍承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自顾德薄愿共推戴四贝勒嗣位入朝遍示诸贝勒大臣众皆喜宗辞让再三王意益恳切乃从太之)萨尔浒战我武扬(萨尔浒之战礼亲王同萨尔太宗随事太祖立功详见向所作浒山书)
推戴冲主出丹诚(叶),不私子孙德尤彰亲王世祖嗣位时礼之子硕托孙阿达礼曾谋立睿亲王礼亲王发其谋并诛之)
宫中育养子侄行,其名曰济尔哈朗(什太郑亲王为育祖亲侄幼于宫中号和硕贝勒
战功多矣难数详,同摄政亦抒谋臧。
远取云贵见早强郑亲王病剧未能世祖临问泣对曰臣受取三朝深思仰荅不胜感痛惟愿以云贵灭王统一四海为念王之世祖为之大恸逆藩日后之谋果不出先见也),幼领偏师建绩昂。
褒蒙圣嘉赐美名叶宗豫亲王幼统偏师辄有功呼尔太嘉之赐号额尔克楚,直入潼关贼奔商。
旋师平定江南疆,功莫大焉策允良(王之战功甚多难以缕举至其破潼关逐闯贼及平定江南尤其功之最著者也)
整兵入蜀肃亲王,阵斩巨寇张献忠(叶)
悉平内地詟诸羌肃亲王射殪张献忠并削除群贼平定陜西)礼亲王子智独长克勤郡王礼亲王长子有谋勇)
济以悃愫复勇往(叶),盟定朝鲜绩克襄克勤郡王常同大贝勒阿敏及郑亲王朝鲜克四城谕朝鲜王李倧降时阿敏怀异志欲直趋朝鲜王挈拿奔遣其臣进昌君求和众议许之阿敏不允克勤郡王密与郑亲王定议驻师平山城遣使往谕报命愿岁贡方物遂许其降既盟告阿敏阿敏以未与盟仍纵兵大掠劝之不听李觉与阿敏盟乃班师)
恨未得与定北京(叶郡克勤王崇德三年以疾薨于军与入太宗闻而恸哭加以恩礼故未及关定燕京也),是皆巨擘辉天潢。
与复旧号并配享(叶),其未及者付考章。
并教一一稽宗盟叶封其馀宗室诸王贝勒等有功绩显著其爵后经降夺者并命宗人府查奏),雪冤彰善示后蘉。
祖宗恩泽予衍庆,本支百世奕祀昌。
费处士(密)遗像癸巳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一
上书无益起义兵,壮士自结飞来营。
高定关中十万户,贼不敢犯人长生。
司命三军费孝子,剪发辞官父归里。
携儿避乱陷凹蛮,黄金竟赎全家死。
杨展镇蜀真英雄,孝子入幕参元戎。
青神江底沈贼镪,穷奔胆落张献忠
得贼资粮即拒贼,雅州屯田孝子力。
幕僚才辟杜樊川,叛将阴戕张益德
六郎奋起报仇军,孝子独赦花溪民。
展转兵戈逐亡命,故乡焚掠无荆榛。
折节治经三十八,换尽沧桑逃劫杀。
支筇五岳不谈兵,倚马千言看给札。
著书等身百廿卷,诏举鸿儒力辞免。
几度题诗压谢陶,平生卖药师卢扁。
心喜扬州好墓田,老来栖息大江边
姓名已入遗民录,著作分藏石室编。
深衣幅巾写遗像,独立苍茫空倚傍。
那须静坐习枯禅,可惜儒冠老名将。
升平埋骨野田村,七十老翁流寓身。
谁为乱世文中子,翁是成都跛道人。
题沈荀蔚蜀难叙略(多记张献忠孙可望等事)戊辰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瓯北集卷五十
也是西陲一劫尘,天教剧贼殄川民。
岂闻狼虎能开国,竟使鱼羊恣食人。
君后支粮须计口,金银沉水不翻身。
不知当日残黎几,何处逃生伏棘榛。
褒忠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三
郝景春江都人明崇祯中房县。时总理熊文灿抚贼,安插罗汝才、白贵、黑云祥等于其地,即所谓曹操小秦王、整十万者也。张献忠谷城汝才等应之,城遂陷,景春及子鸣鸾、仆陈宜俱死。扬人辑其事为此录。
房县城头杀气黑,死声入鼓鼓皮裂。
一片刀光满地腥,颈血如汤浴铁热。
临危殉节岂所难,所难与贼共弹丸。
先是寇氛犹未炽,封疆失计在招安
守臣主剿不主抚,总理令来谁敢阻。
可怜小邑万山中,分插贼营十四五。
大吏以县为邻壑,丑徒视城作外府
卧榻旁偏睡有人,穷山坐乃卫以虎。
是时势已养痈成,制客兵须仗主兵。
间道乞师百不应,独教一木去支倾。
一朝贼魁邻县起,此地群凶尽彀矢。
残黎二百急登陴,分垛当冲半馁鬼。
阴风一刮立不牢,城头乱落如飘蕊。
享士并无妾可烹,签兵已叹民皆死。
雉楼月暗灯无光,缘梯万蚁上女墙。
贼愿得城活君命,君拚舍命随城亡。
呜呼,臣死国,子死父,仆死主。
一门忠烈入汗青,碧血斑斑照千古。
想见强魂作鬼雄,不屑人间泪如雨。
凤凰山张献忠伏诛处凤凰山西充县东南二十里当时有吹箫不用一箭贯当中之谣国朝肃王入蜀射杀逆献于此蜀人砾其尸立尽至今称快) 清 · 常纪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滔天恶焰肄凶顽,血渍金川草木殷。
一箭殪贼洵快事,至今人说凤凰山
和宋霭若先生馀集中律体十八首 其四 蜀碧(原注:书系蜀人彭氏纪张献忠屠毒三巴事。)彊圉单阏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三
怪事谁书咄咄空,三年碧草染苌弘
国飘罗刹风皆黑,池劫昆明火不红。
列炬朝天春有脚,吹箫掘地箭当胸。
分明一部啼鹃血,付与将军作战功。
和宋霭若先生馀集中律体十八首 其六 破山和尚(原注:张献忠乱蜀,遇之于渝,逼令食肉。既食,乃曰:「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献忠为免渝人之戮。后示寂于保宁。尝作偈云:「顶笠腰包到酒楼,酒风头也牧头牛。可将绳索放还收,好把只笛吹江秋,一声唤起鼾齁齁。」)彊圉单阏 清 · 舒位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瓶水斋诗集卷十三
酒肉穿肠叶打头,破山和尚老于牛。
去来缥缈谁千古,人鬼须臾此一州。
七庙牲醪张恶子,万船风火洞庭侯。
不知只笛吹何处,残梦无声水自流。
当石壕吏 清 · 陶澄
结带事远方,六亲相决绝。
明日疆场人,今日尊酒别。
远人语六亲,此行勿啼血。
丈夫急国难,草莽亦臣节。
中宵闻点兵,慷慨长戟。
落月光亏蔽,泉流水呜咽。
同行各有类,宛马蹄踣铁。
临敌愤欲前,贼势颇猖獗。
至尊日西顾,屈指大献捷。
嗟域羊将狼,情事不可说。
前日侦者至,愿即受羁绁。
幕府为解颐,辕门尽欢悦。
革面未旬日,仍复据其穴。
全楚人刳屠,中州土崩裂。
王孙屡婴祸,宰相实塞拙。
悔罪独雉经,谁云是明哲。
我本远戍人,顾此愤益切。
进止莫敢议,吞声驻冰雪(流寇伪降旋叛,而枢臣刚愎自用,至全楚受屠,王孙被难,张献忠所云“借王以断杨嗣昌之头也”,计无复之,悔罪自经,而国事不可为矣。此种诗令读者可以论世。)
江口行并序 清 · 沈廉
江口者,岷江口也。明末孽贼张献忠成都三载,诛求民物殆尽。鼎革后,献孽运其辎重赴楚,巨舟数百号,连樯衔尾,东至嘉州,直抵江口。先是有武举杨展者,豪勇冠西川,愤贼蹂躏,练集乡兵备贼,至是截之。献孽怒,举火悉焚其舟,金物并沉于江。献孽复集贼党还成都会王师至,尽歼灭之。西蜀既定,颇有觊觎江中遗物者,竭人力取之,终莫能得,半溺于水,到今七十年矣。呜呼!由此观之,彼献贼之暴,愚民之贪,皆归乌有也。乙未秋成都杨鸣冈孝廉述其事,爰作《江口行》以志慨云。
岷峨江水清有深,黄金那识行人心。
岷峨之水清且浅,黄金偏著行人眼。
为问黄金何处来,客谈往事真荒哉!
献贼当年荡蜀土,生民甲第成飞灰。
一朝束装贼东走,连樯直下岷江口。
岷江杨展豪勇者,痛愤呼天忍束手。
义旗一举群飞扬,弓刀直掩日月光。
一时天地为震怒,横江截杀势莫当。
旌旗遍野风飕飕,嘉州三日江不流
烟云黯淡日无色,山川撼动蛟龙愁。
孽贼此时无一可,突怒鼻端欲出火。
狂呼一炬燎群艘,黄金百万归洪涛。
贼众奔忙还锦水,王师歼尽獍与枭。
妖氛靖后七十载,可怜犹见民脂膏。
江流滔滔走如驶,黄金曜日清见底。
贪夫从此智力穷,无冬无夏驱人工。
摸金半入江鱼腹,十无一得空贪欲。
冯夷冷眼笑人忙,孽贼猖狂有馀毒。
不贪为宝古所云,世人攘取徒纷纷。
窃国窃钩分大小,斩刈沦溺同亡身。
我闻客言三太息,可备野史传其真。
君不见古来让以天下惟恐浼,世间尚有洗耳沉渊人。
按:献贼之虐,愚民之贪,同归于尽,中写杨展义勇,能以乡兵截杀群贼,大是快人。
读理斋常太翁先生爱吟草 清 · 王旭朗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名宿瑶编著爱吟,西充公暇韵同琴。
频摹止水青云句(公有到官诗一旦致青云明镜与止水句),总见甘棠膏雨心。
贼殪凤山舒浩气(公有凤凰山张献忠伏诛作),忠书纪庙寓言箴(公有纪将军作)
宏词多少通于史,早振英风迈古今。
江陵两烈伎行 清 · 林则徐
 出处:云左山房诗钞卷一
张献忠荆州,召歌伎楚云、琼枝侑酒。云怀刃欲刺贼,贼觉,杀之。琼进鸩卮,贼令自饮,立毙。皆脔其尸。
滔天狂寇无人制,美人乃为办贼计。
贼燄方张计不成,美人死节留其名。
荆州城头血流杵,章华台下徵歌舞。
妾貌如花铁作肝,一双侠骨同心女。
杯中美酖袖中刀,誓为朝廷尽此妖。
宛转靓妆佯买笑,瞢腾杀气已干霄。
斯时意中无两可,死不在贼即在我。
事成天下同快心,谋泄二人并奇祸。
夜半飞星大有芒,贼情狡狯能周防
忽窥匕首争先发,尽反鸩醪立使尝。
镜下肉飞铅粉化,樽前骨醉血花香。
可怜妾命如蝼蚁,不解天心纵虎狼。
吁嗟乎,前者刺梁后刺虎,彼何成功此何苦。
谁知国运换沧桑,要使蛾眉获死所。
生是青楼两妇人,死凭彤管写千春。
愧他下马投弓仗,也算当时一将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