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即事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九
环村有曲水,半壁雅堪称(是处俗名半壁店
暖岸才生芷,新流间带冰。
石亭诗勒柱,纸牖蜡明灯。
汲古消清夜,行知我未能。
黄鹤楼 明 · 周冲
 出处:黄鹤楼集卷中
黄鹤齐云兮画璇题①,谪仙逊避兮崔颢能诗②。
洪涛巨浪上接洞庭兮,东之秣陵者日夕如斯③。
古今人物皆相若④,跌宕风流应可学。
神仙杳茫最难求,寂寞宽闲聊自乐。
草衣木石兮碧海高秋⑤,还丹何在兮遗迹惟留⑥。
九疑联绵兮湘水悠悠,石城重建兮捶碎之⑦。
新沙环带兮踢翻旧洲,渭泾清浊兮末路同流⑧。
六朝三国兮芳草含愁,登临眺望兮慷慨夷犹。
达人大观兮飘瓦虚舟⑨,纵浪风尘兮无局束⑩,流连韶景兮凭芳醁⑾。
理乐蓬窗谁在目⑿,清商楚凤聊成曲⒀。
洛中豪贵夸金谷⒁,罗绮繁华骄未足。
杰观崔峨天半矗⒂,习气不忘仙亦俗。
孰幻非直千载促⒃,浮云聚散陵为谷⒄。
后人谁不模前躅⒅。
【校注】 (1)璇题:楼宇椽头的玉饰。萧统《七契》:“璇题昭晰,珠帘彪焕。” (2)谪仙句:指李白崔颢诗搁笔一事。崔颢,原作“崔灏”,径改。 (3)东之句:秣陵金陵的别称。在黄鹤楼之东。原作“秼陵”,误。《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相若:相似。 (5)草衣木石:谓仙人以草为衣,与木石共处。 (6)还丹:道家炼丹成,复取九转之丹再炼,久之还原成丹砂,谓之还丹。《抱朴子·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即化为还丹。取而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遗迹:指吕仙留下的遗迹。 (7)石城句:此句及下句本李白诗:“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 (8)渭泾句:渭、泾指渭水和泾水,在陕西高陵县境合流。《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陆德明释文:“泾,清水也;渭,浊水也。”此句喻江、汉二水在夏口合流。 (9)达人句:达人大观,意谓通达之人见解透彻,不为世俗之见所累。《文选·贾谊鵩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飘瓦,飘落之瓦。《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成玄英疏:“为瓦是无心之物。”虚舟,空舟。《庄子·列禦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成玄英疏:“唯圣人泛然无系,泊尔忘心,譬彼虚舟,任运逍遥。”意谓达人胸襟如飘瓦虚舟,无心而坦荡。 (10)纵浪风尘:放浪于人间。陶渊明《神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局束:拘束。 (11)韶景:春景。梁元帝《纂要》:“曰青阳……景曰媚景、和景、韶景。”芳醁:美酒。《广韵·烛韵》:“醁,美酒。”王融《修理六根篇颂》:“肥马轻裘,蕙肴芳醁。” (12)理乐:演习乐曲。原作“理药”,误。《汉书·张禹传》:“后堂理丝竹管弦。”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今乐家五日一习乐,为理乐。” (13)清商楚凤:清商,即清商乐,古代南方民歌,包括流传在江南一带的中原旧曲及南吴歌、荆楚西声等南音,总谓之清商乐。楚凤,《尹文子·大道》载:“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唯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后遂以野鸡假充凤凰的典故喻仿制的赝品。此处指仿清商古曲所制的俗曲。 (14)金谷:金谷园晋石崇所筑,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15)杰观:高大的楼观,指黄鹤楼。《艮岳记》:“飞楼杰观。”崔峨高峻。 (16)孰幻句:意谓世事如梦幻,千载亦短促易逝。 (17)陵为谷:《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犹言沧海,以喻世事的巨大变迁。 (18)模:遵循。前躅:前人的足迹。《集韵·烛韵》:“躅,迹也。” 诗题虽云登眺,实际上是借黄鹤楼抒发作者的虚无出世之想。作者甚至认为,根据仙人黄鹤的传说修建此楼,也是世俗之见。从诗中“寂寞宽闲”“理乐蓬窗”等语来看,作者在仕途上似不甚得意,这也可能是他勘破世事、纵浪风尘的原因。
昭山寺诗嘉庆戊寅二月二十五夜 清 · 宋湘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滇蹄集卷一
嘉庆甲子冬入都,湘江阻风,维舟埼岸。意甚闷,上一小坡,仰见回峰插霄,其顶隐约梅花千株,如昨夜初开者,遂勇赴之。循磴行五六里许,渐近,则花光顿失,谛视,乃古木成林,条横叶脱,白粉墙映之,作此幻相也。逢樵者,问,是昭山寺新葺,因悟佛导我游,梅影饵我耳。入寺,则花竹楚楚,二雏僧供一碗,意甚昵,如有所求也者。少焉,各呈一小册,展观之,乃其所为诗,初学语,亦颇有致。叩其师,已他适。既乃出墨一碗,纸数番,索予留诗,又如熟知余好事也者。余不料此日乃得此清趣,狂笑之馀,信笔草数绝句,暝色欲来,书至「下山草草登舟去,明月清风有梦来」二语,掷笔遂行。送至门,又请题门壁,为书十字,其他作何许语,今皆忘之矣。今日宿永昌之沙木河驿,枕上忽忆此段陈迹,足成一律。时嘉庆戊寅二月二十五日夜也。
谁识昭山寺,岧峣带薜萝
到门湘水住,对面岳云多(题门壁句。)
梅影勾人幻,僧雏喜我过。
十年寻旧梦,一笑老诗魔。
豫章留别陈粹之佥宪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石亭留滞两旬间,南浦西来面一湾。
又趁蒲帆投五岭,敢将藜杖薄西山
寒风往往疑正雨,短发垂垂愧病颜。
谢得章江门外路,使君曾为几偷閒。
陈粹之佥宪惠语类欧文唐诗品汇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稠叠颁分几案盈,穷儿暴富可胜情。
滥觞此日嗟文字,老眼馀谁敢秤评。
博约的知遵鲁叟,疏慵深恐负先生
石亭一瓣当西席,便合低头拜使星。
戴进山水抱琴图歌 明 · 杨承鲲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八 閒适类、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二
呜呼清角不复见,玄鹤已去悲风呼。
裨海齐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节疏苦欲睡,白首人间空见图。
就之忽惊云木动,沈笔欲下还踌躇。
千岩峥嵘万壑趋,松桧漠漠烟云殊,前有豕麋后鹿貙。
琅玕翡翠纷在眼,石亭仄映山之隅。
中有高士牙与期,缟衣黄冠七尺躯,脩眉朗照秋水珠。
气和貌古合体法,一仰一俯宫商俱。
细看闻声更见意,似神似非惊复吁。
逆流千片指下坠,凤皇忽叫将其雏。
嗟我有琴太古调,抱之不肯向人操。
幽兰无声自日静,画图虽在谁知省。
东阳可卖死不哀,和者既稀归去来
东瓯怀古四首同郭晚香 其三 晚清 · 缪祐孙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海邦轶事考丛残,图献禾芝四境安。
白鹿城高原重镇,黄驹品腻入朝餐。
文章宝祐六君子陈宜中黄镛刘黻林则祖陈宗鲁唯也,见宜中传。),气节罗阳两谏官吴畦晚唐人,许景衡南宋人。)
伊洛漫云周许接,仙岩千仞紫霄端陈止斋读书仙岩
汉州驿使寄都门亲友 清 · 张问陶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船山诗草补遗卷二
凤城天万里,回首一身遥。
斜日石亭水,西风雁桥
离情萦上国,尘梦幻今宵。
不是乡心减,还山愧圣朝。
牛图 明 · 清濋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 兽类
春光寂寂烟晕晴,春风水水波痕明,溪南溪北小坡平。
我却骑牛向溪曲,溪曲嫩草嫩如玉,记得当时农事足。
倒指数来三十年,今观此图犹宛然,只多舐犊双崖边。
山游 清 · 蒋湘培
 押词韵第三部
高山如梯空,突兀露脊背。
下临小坡阜,波涛浩破碎。
姽婳多余妍,奇怪或分外。
青苍虽一气,俯仰各殊态。
攀萝陟层巅,跨险入幽霭。
天工信好事,乘酣作狡狯。
当其抒壮藻,往往得奇概。
上有幽人居,似保清净退。
偃月作岩屏,裁云出松盖。
颇疑苏门徒,青眼非我辈。
余亦栖迟人,清辉澹相对。
逍遥久忘归,终焉谢尘壒。
鹧鸪天 正月既望,泊舟三江口,同诸兄暨儿辈观楚人演剧赛神,归来小饮,漏下三鼓始罢 明末清初 · 宋琬
 押歌韵 出处:二乡亭词续
且系兰舟上小坡
閒看村社杖横拖。
数家白板鱼鳞屋,几道青渠燕尾波。

灯烂熳,舞婆娑。
朱颜暂借酒微酡。
小儿何似香山妪,爱听衰翁赤壁歌。
鲁南战役有感 近现代 · 华楠
雪送寒冬迎春天,骄师汹汹窜鲁南
南下北上捕战机,东堵西围争时间。
飞兵临敌酒未醒,铁甲失据陷泥潭。
鹰犬无计天不助,可怜快纵成快餐。
鲁南突围 近现代 · 周德明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廿万蒋军追堵截,壮观行色世传奇。
水深泽国驰千里,牵住牛鼻走鲁西。
渔家傲 孟良崮战役大捷 近现代 · 吴光裕
 押词韵第四部
嫡系王牌张灵甫,忘形得意狂言吐。
北上鲁南无敢阻,擂军鼓,骄兵围困孟良崮

华野雄师威似虎,猛攻八面弹飞雨。
兵败将酋归地府。
枪举舞,清场斩获三万五。
喜雨翰长陈先生鲁南携酒过余遣闷余曰何当看雨南垣曰雨至矣既果然纪事) 明 · 林俊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见素续集卷三
浃旬黄雾塞晴空,四月林花尚未红。
种种幽怀时事外,津津生意雨声中。
桑林自信回天力,云汉终收济物功。
订约先庚还自笑,过邻扶醉且东风。
武庙哀词和鲁南 明 · 刘忠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千古桥陵旧竁开,断螯无力挽天回。
三边曾纳戎王款,九庙亲俘汉濞来。
泪竭华夷枯海渎,神游冥漠驭风雷。
十年讲幄承恩泽,白首荒山不尽哀。
风雨中与季游平东山,谒双忠、大忠,兼寻水帘亭紫云岩诸胜,叠与伯瑶夜话韵(二首之一) 晚清 · 丘逢甲
红棉作絮湿不舞,龙母南风撒白雨。
迎客山僧学佛语,海色绿染袈裟古。
风流东晋伊何人,流觞重话永和春。
姑行乐耳漫愁叹,茫茫百感丛其身。
名山如人重遭遇,不惜重题水帘句。
石亭同坐谈诗禅,满地散花紫云气。
黄鹤楼 明 · 童瑄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九
晚晴扶醉一登楼,吴楚衣冠叹昔游。
黄鹤不来人事异,白云飞尽古今愁。
石亭落日迷芳草,湓浦西风送客舟。
极目故园何处是,蒹葭零落满汀洲。
鲁南戊寅 清末至现当代 · 王蘧常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明两庐诗卷三
捷报初闻涕欲零,鲁南重见国徽青。
中兴有象知天意,一战成功效地灵。
万马鞭难断淝水,三军血与洗王庭。
临淮同望新旗鼓,要勒燕然第二铭。
明亭乾隆乙酉 清 · 弘历
五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四十六
石亭才四柱,台榭围周遭。
朴野固非匹,阅时此或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