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谏营昌陵疏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六
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
善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
不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劝勉」?
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
虽有之圣,不能化丹朱之子;
虽有之德,不能训末孙之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
高皇帝既灭秦,将都雒阳,感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于秦,遂徙都关中,依周之德,因秦之阻。
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栗,不敢讳亡。
孔子所谓「富贵无常」,盖谓此也。
孝文皇帝霸陵,北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
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
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
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作,自黄帝始。
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垄皆小,葬具甚微。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
禹葬会稽,不改其列。
殷汤无葬处。
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
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
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
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
孔子葬母于防,称古墓而不坟,曰:「,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也」。
为四尺坟,遇雨而崩。
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
盖非之也。
延陵季子适齐而反,其子死,葬于嬴、博之间,穿不及泉,敛以时服,封坟掩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
夫嬴、博去吴千有馀里,季子不归葬。
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于礼合矣」。
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舜禹忠臣,周公弟弟,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
非苟为俭,诚便于礼也。
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速朽」。
秦相吕不韦集知略之士而造《春秋》,亦言薄葬之义,皆明于事情者也。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
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
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又多杀宫人,生埋工匠,计以万数。
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
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
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
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
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
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
及鲁严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后嗣再绝,《春秋》刺焉。
周宣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绝,是则奢俭之得失也。
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
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馀。
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十万数,臣甚湣焉。
以死者为有知,人之墓,其害多矣;
若其无知,又安用大?
谋之贤知则不说,以示众庶则苦之;
若苟以说愚夫淫侈之人,又何为哉!
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丘陇,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
唯陛下上览明圣黄帝、文、武、周公仲尼之制,下观贤知穆公延陵、樗里、张释之之意。
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秦昭、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为戒。
初陵之模,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众庶(《汉书·楚元王交附传》)
汉故彀城长荡阴张君表颂中平三年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五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
君之先出自有周。
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
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圭于留。
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
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
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
上从言。
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宇,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狄,东勤九夷,荒远既宾,各贡所有。
张是辅汉,世载其德。
爰既且于君,盖其繵縺,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
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畋。
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
徵拜郎中,除彀城长。
蚕月之务,不闭四门,囚正之际,休囚归贺。
八月荚民,为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无拾遗,犁种宿野。
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
尚书》五教,君崇其宽。
《诗》云恺悌,君降其恩。
东里润色,君垂其仁。
邵伯分陕,君懿于棠。
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基。
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
周公东征,西人怨思。
奚斯赞鲁,考父倾殷。
前哲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焉。
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
三代以来,虽远犹近。
《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
雪白之性,孝友之仁。
纪行来本,有芬。
克岐有兆,绥御有勋。
利器不觌,鱼不出渊。
国之良无,垂爱在民。
蔽沛棠树,温温恭人
乾道不缪,唯淑是亲。
既多受祉,永享南山
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
阳气厥析,感思旧君。
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
债兴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
共享天祚,亿载万年(碑本)
汉官仪上 其一百五十一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四
汉武元鼎三年,初置散骑,俱掌问应对。
世祖省之。
案:汉初有散骑侍郎,掌侍省,皆为骑郎,赀满五万为常侍郎张释之以赀为常侍,盖此官也。(《此堂书钞·设官部》)
上疏请恤役平刑 曹魏 · 王肃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三
大魏承百王之极,生民无几,干戈未戢,诚宜息民而惠之,以安静遐迩之时也。
夫务畜积而息疲民,在于省徭役而勤稼穑。
今宫室未就,功业未讫,运漕调发,转相供奉。
是以丁夫疲于力作,农者离其南亩。
种谷者寡,食谷者众。
旧谷既没,新谷莫继。
斯则有国之大患,而非备豫之长策也。
今见作者三四万人,九龙可以安圣体,其内足以列六宫显阳之殿,又向将毕。
惟泰极已前,功夫尚大,方向盛寒,疾疢或作。
诚愿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深悯役夫之疲劳,厚矜兆民之不赡;
取常食廪之士,非急要者之用。
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期而更之,咸知息代有日,则莫不悦以即事,劳而不怨矣。
计一岁有三百六十万夫,亦不为少,当一岁成者,听且三年。
分遣其馀,使皆即农,无穷之计也。
仓有溢,民有馀力。
以此兴功,何功不立?
以此行化,何化不成?
夫信之于民,国家大宝也。
仲尼曰:「自古皆有死,民非信不立」。
夫区区之晋国,微微之重耳,欲用其民,先示以信。
是故原虽将降,顾信而归,用能一战而霸,于今见称。
前车驾当幸洛阳,发民为营,有司命以营成而罢。
既成,又利其功力,不以时遣。
司徒营其目前之利,不顾经国之体。
臣愚以为自今以后,傥复使民,宜明其令,使必如期。
若有事以次,宁复更发,无或失信。
凡陛下临时之所行刑,皆有罪之吏,宜死之人也。
然众庶不知,谓为仓卒。
故愿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钧其死也。
无使污于宫掖,而为远近所疑。
且人命至重,难生易杀,气绝而不续者也。
是以圣贤重之。
孟轲称杀一无辜以取天下,仁者不为也。
汉时有犯跸惊乘舆马者,廷尉张释之奏使罚金,文帝怪其轻。
释之曰:「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
今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
一倾之,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臣以为大失其义,非忠臣所宜陈也」。
廷尉者,天子之吏也,犹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惑谬乎?
斯重于为己,而轻于为君,不忠之甚也。
周公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
言犹不戏,而况行之乎!
释之之言,不可不察;
周公之戒,不可不法也(《魏志·王朗传》)
笃终论 西晋 · 皇甫谧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玄晏先生以为存亡天地之定制,人理之必至也。
故礼六十而制寿,至于九十,各有等差,防终以素,岂流俗之多忌者哉!
吾年虽未制寿,然婴疢弥纪,仍遭丧难,神气损劣,困顿数矣。
常惧夭陨不期,虑终无素。
是以略陈至怀。
夫人之所贪者,生也;
所恶者,死也。
虽贪,不得越期;
虽恶,不可逃遁。
人之死也,精歇形散,魂无不之,故气属于天;
寄命终尽,穷体反真,故尸藏于地。
是以神不存体,则与气升降;
尸不久寄,与地合形。
形神不隔,天地之性也;
尸与土并,反真之理也。
今生不能保七尺之躯,死何故隔一棺之土?
然则衣衾所以秽尸,棺椁所以隔真,故桓司马石椁不如速朽;
季孙玙璠比之暴骸;
文公厚葬,《春秋》以为华元不臣;
杨王孙亲土,《汉书》以为贤于秦始皇
如令魂必有知,则人鬼异制,黄泉之亲,死多于生,必将备其器物,用待亡者。
今若以存况终,非即灵之意也。
如其无知,则空夺生用,损之无益,而启奸心,是招露形之祸,增亡者之毒也。
夫葬者,藏也;
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也。
而大为棺椁,备赠存物,无异于埋金路隅而书表于上也。
虽甚愚之人,必将笑之。
丰财厚葬以启奸心,或剖破棺椁,或牵曳形骸,或剥臂捋金环,或扪肠求珠玉。
焚如之形,不痛于是?
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无不发之墓也。
张释之曰:「使其中有欲,虽固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无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斯言达矣,吾之师也。
夫赠终加厚,非厚死也,生者自为也。
遂生意于无益,弃死者之所属,知者所不行也。
《易》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是以死得归真,亡不损生。
故吾欲朝死夕葬,夕死朝葬,不设棺椁,不加缠敛,不修沐浴,不造新服,殡唅之物,一皆绝之。
吾本欲露形入坑,以身亲土,或恐人情染俗来久,顿革理难,今故觕粗为之制。
奢不石椁,俭不露形。
气绝之后,便即时服,幅巾故衣,以蘧蒢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
择不毛之地,穿坑深十尺,长一丈五尺,广六尺,坑讫,举床就坑,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
蘧蒢之外,便以亲土。
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无种树木、削除,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
不见可欲,则奸不生心,终始无怵惕,千载不虑患,形骸与后土同体,魂爽与元气合灵,真笃爱之至也。
若亡有前后,不得移祔。
祔葬自周公来,非古制也。
舜葬苍梧二妃不从,以为一定,何必周礼。
无问师工,无信卜筮,无拘俗言,无张神坐,无十五日朝夕上食。
礼不墓祭,但月朔于家设席以祭,百日而止。
临必昏明,不得以夜。
制服常居,不得墓次。
夫古不崇墓,智也。
今之封树,愚也。
若不从此,是戮尸地下,死而重伤。
魂而有灵,则冤悲没世,长为恨鬼。
王孙之子,可以为诫。
死誓难违,幸无改焉(《晋书·皇甫谧传》)
奏谏用伊羡、赵咸为中书舍人 其二 西晋 · 荀勖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一
今天下幸赖陛下圣德,六合为一,望道,垂之将来。
而门下上称程咸张恽,下称此等,欲以文法为政,皆愚臣所未达者。
张释之谏汉文,谓兽圈啬夫不宜见用;
邴吉住车,明调和阴阳之本。
此二人岂不知小吏之惠,诚重惜大化也。
魏武帝使中军司荀攸典刑狱,明帝时犹以付内常侍
以臣所闻,明帝时唯有通事刘泰等官,不过与殿中同号耳。
又顷言论者皆云省官减事,而求益吏者相寻矣。
多云尚书郎令史不亲文书,乃委付书令史及干,诚吏多则相倚也。
增置文法之职,适恐更耗扰台阁,臣窃谓不可(《晋书·荀勖传》)
正法华经后记 魏晋 · 释氏
 出处:全晋文
永熙元年八月二十八日比丘康那律于洛阳写《正法华品》竟,时与清戒界节优婆塞张季博、董景玄刘长武、长文等,手执经本,诣白马寺,对与法护口校古训,讲出深义,以九月大斋十四日,于东牛寺中施檀大会讲诵此经,竟日尽夜,无不咸欢,重已校定(同上。)
感士不遇赋并序 东晋 · 陶潜
 出处:全晋文
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
潜跃之非分,常傲然称情
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
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
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
嶷嶷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
望轩唐而永叹,甘贫贱以辞荣
淳源汨以长分,美恶作以异途。
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
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
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
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
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
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
独祗脩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
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
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
悯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
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
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
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
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
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
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
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
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
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
何旷世之无才,罕无路之不涩。
伊古人之慷慨,病奇名之不立。
广结发以从政,不愧赏于万邑。
雄志戚竖,竟尺土之莫及。
留诚信于身后,恸众人之悲泣。
尽规以拯弊,言始顺而患入。
奚良辰之易倾,胡害胜其乃急。
苍旻遐缅,人事无已。
有感有昧,畴测其理。
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谬会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朝市
陈满事议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狱贵情断,疑则从轻。
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
何者?
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
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
案律误过伤人。
三岁刑,况不伤乎?
微罚可也(《宋书·何承天传》,《南史》三十三,《通典》一百六十六,义熙中刘毅姑孰,常出行,两隐陵县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人,处法充市,何承天议。)
刘孝绰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一
执别灞浐,嗣音阻阔,合璧不停,旋灰屡徙,玉霜夜下,旅雁晨飞,想凉燠得宜,时候无爽,既官寺务烦,簿领殷凑,等张释之条理,同于公之明察,雕龙之才本传,灵蛇之誉自高,颇得暇逸于篇章,从容于文讽,顷拥旄西迈,载离寒暑,晓河未落,拂桂棹而先征,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足使边心愤薄,乡思邅回,但离阔已久,戴劳寤寐,伫闻还驿,以慰相思(《艺文类聚》三十)
与兄子秀 陈朝 · 陈暄
 出处:全陈文卷十六
旦见汝书与孝典,陈吾饮酒过差。
吾有此好,五十馀年,昔吴国张长公亦称耽嗜,吾见张时,伊已六十,自言引满,大胜少年时。
吾今所进,亦多于往日,老而弥笃,唯吾与张季舒耳。
吾方与此子交欢于地下,汝欲笑吾所志邪?
阮咸阮籍,同游竹林宣子不闻斯言,王湛能玄言巧骑,武子呼为痴叔,何陈留之风不嗣,太原之气岿然,翻成可怪。
吾既寂漠当世,朽病残年,产不异于颜原,名未动于卿相,若不日饮醇酒,复欲安归?
汝以饮酒为非,吾不以饮酒为过。
周伯仁度江,唯三日醒,吾不以为少。
郑康成一饮三百杯,吾不以为多。
然洪醉之后,有得有失,成厮养之志,是其得也。
使次公之狂,是其失也。
吾常譬酒之犹水,亦可以济舟,亦可以覆舟,故江咨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美哉江公,可与共论酒矣。
汝惊吾堕马侍中之门,陷池武陵之第,遍布朝野,自言焦悚。
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吾生平所愿,身没之后,题吾墓云,陈故酒徒陈君之神道。
若斯志意,岂避南征之不复,贾谊恸哭者哉?
何水曹眼不识杯铛,吾口不离瓢杓,汝宁与何同日而醒,与吾同日而醉乎?
政言其醒可及,其醉不可及也。
速营糟丘,吾将老焉。
尔无多言,非尔所及(《南史》六十一《陈暄传》)
奏刑法宜合常科 隋 · 柳庄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五
臣闻张释之有言: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心。
方今海内无事,正是示信之时。
伏愿陛下思释之之言,则天下幸甚。
上山陵封事 隋末唐初 · 虞世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八
臣闻古之圣帝明王所以薄葬者。非不欲崇高光显珍宝。
具物以厚其亲。然审而言之。
高坟厚陇。珍物毕备。
此适所以为亲之累。非曰孝也。
是以深思远虑。安于菲薄。
以为长久万代之计。割其常情。
以定之耳。昔汉成帝延昌二陵。
制度甚厚。功费甚多。
谏议大夫刘向上书。其言深切。
皆合事理。其略曰。
孝文霸陵。悽怆悲怀。
顾谓偫臣曰。嗟乎。
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斮陈漆其閒。
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
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
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
而国家有废兴。释之所言。
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
遂以薄葬。又汉氏之法。
人君在位。三分天下贡赋。
以一分入山陵。武帝历年长久。
比葬。陵中不复容物。
霍光暗于大体。奢侈过度。
其后至更始之败。赤眉贼入长安
茂陵取物。犹不能尽。
无故聚敛百姓。为盗之用。
甚无谓也。魏文帝首阳东为寿陵。
作终制。其略曰。
昔尧葬寿陵。因山为体。
无封无树。无立寝殿园邑。
为棺椁足以藏骨。为衣衾足以朽肉。
吾营此不食之地。欲使易代之后。
不知其处。无藏金银铜铁。
一以瓦器。自古及今。
未有不亡之国。无有不发之墓。
丧乱以来。汉氏诸陵。
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镂。
骸骨并尽。岂不重痛哉。
若违诏妄有变改。吾为戮尸于地下。
死而重死。不忠不孝。
使魂而有知。将不福汝。
以为永制。藏之宗庙。
魏文此制。可谓达于事矣。
向使陛下德止如秦汉之君臣。则缄口而巳。
不敢有言。伏见圣德高远。
犹所不逮。而俯与秦汉之君。
同为奢泰。舍殷周之节俭。
此臣所以尤戚也。今为邱陇如此。
其内虽不藏珍宝。亦无益也。
万代之后。人但见高坟大冢。
岂谓无金玉也。臣之愚计。
以为汉之霸陵。既因山势。
虽不起坟。自然高显
今之所卜。地势即平。
不可不起。宜依白武通所陈周制。
为三仞之坟。其方中制度。
事事减少。事竟之日。
刻石于陵侧。明邱封大小高下之式。
明器所须。皆以瓦木。
合于礼文。一不得用金银铜铁。
使后代子孙。并皆遵奉。
一通藏之宗庙。岂不美乎。
且臣下除服用三十六日。巳依霸陵
今为坟陇。又以长陵为法。
恐非所宜。伏愿深览古今。
为长久之虑。臣之赤心。
唯愿万岁之后。神道常安
陛下之孝名。扬于无穷耳。
柱国左光禄大夫宏义明公皇甫府君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四
夫素秋肃煞。劲草标于疾风。
叔世艰虞。忠臣彰于赴难。
衔须授命。结缨殉国。
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于旂常。
岂若衅起萧墙。祸生蕃翰。
强踰七国。势重三监
其有蹈水火而不辞。临锋刃而莫顾。
激清风于后叶。抗名节于当时者。
见之宏义明公矣。君讳诞。
字元宪安定朝𨚗人也。
昔立效长邱。树绩东郡
太尉裂壤于槐里司徒胙土于耏门。
是以车服旌其器能。茅社表其勋德。
铭功卫鼎。腾美晋钟。
盛族冠于国高。华宗迈于栾郤。
备在史牒。可略言焉。
曾祖重华使持节龙骧将军梁州刺史
润木晖山。方重价赵璧
媚川照阙。曜奇彩于隋珠。
祖和。雍州赞治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胶泾二州刺史
高衢将骋。遽叐追风之足。
扶摇始搏。早坠垂天之羽。
父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随州刺史长乐恭侯
横剑梐枑。威重冠军
㭊瑞蕃条。声高渤海
公量包申伯。禀嵩山之秀气。
材兼萧相。绛昴纬之淑精。
据德依仁。居贞体道。
含章表质。讵持变于朱蓝。
恭孝为基。宁取训于桥梓。
锋剸犀象。百鍊挺于昆吾
翼掩鸳鸿。九万奋于溟海。
搏韬骨产。文赡卿云。
孝穷温凊之方。忠尽匡救之道。
何充之器局。被重晋君。
荀攸之宏图。见知魏主。
斯故包罗众艺。囊括偫英者也。
起家除周毕王府长史。荣名蕃牧。
则位重首僚。袨服睢阳
则誉光上客。既而苍精委驭。
炎运启图。作贰边服。
令望。授广州刺史
悦近来远。变轻訬于雕题。
伐叛怀柔。渐淳化于缓耳。
蜀王地处维城。寄深磐石。
建旟玉垒。作镇铜梁
妙择奇材。以为寮佐。
授公益州总管府司法。昔梁孝开国。
首辟邹阳燕昭建邦。
肇徵郭隗。故得驰令问于碣馆。
播芳猷于平台。以古方今。
彼此一也。寻除尚书比部侍郎
刑部侍郎。趋步紫庭。
光映朝列。折旋丹地。
誉重周行。俄迁治书侍御史
弹违糺慝。时绝权豪。
霜简直绳。俗寝贪竞。
文帝求衣待旦。志在恤刑
咒网泣辜。情存缓狱。
大理少卿。公巨细必察。
张季之听理。宽猛相济。
比于公之无冤。但礼闱务殷。
枢辖寄重。允膺此
实难其人。授尚书右丞
洞明政术。深晓治方。
臧否自分。条目咸理。
丁母忧去职。哀恸里闾。
邻人为之罢社。悲感衢路。
行客以之辍歌。孝德则师范彝伦。
精诚则贯彻幽显。虽高曾之至性。
何以加焉。寻诏夺情。
复其旧任。于时山东之地。
俗阜民浇。虽预编民。
未行声教。诏公持节河北河南道安抚大使
乃赐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公輶轩布政。美冠皇华之篇。
拥节观风。荣甚绣衣之使。
事讫反命。授尚书左丞
并州地处参墟。城临晋水
作固同于西蜀。设险类于东秦
实山河之要冲。信蕃服之襟带。
授公并州总管府司马。加仪同三司
赞务大邦。声名籍甚
精民感化。黠吏畏威。
文帝剑玺空留。銮跸莫反。
杨谅太原之甲。拥河朔之兵。
方叔段之作乱京城。同州吁之挻祸濮上。
虽无当璧之兆。乃怀夺宗之心。
公备说安危。具陈逆顺。
翻纳魏勃之策。反被王悍之灾。
仁寿四年九月。溘从运往。
春秋五十有一。万机起歼良之叹。
百辟兴丧予之悲。切孔氏之山颓。
痛杨君之栋折。赠柱国左光禄大夫
封宏义郡公食邑五千户
谥曰明公。礼也。
丧事所须。随由资给。
赐帛五千段。三千石。
惟公温润成性。夙表白虹之珍。
黼黻为文。幼挺雕龙之彩。
行已穷于六本。蕴德包于四科。
延阁曲台之奇书。鸿都石渠之秘说。
莫不寻其枝叶。践其隩隅。
譬越箭达犀。饰之以括羽。
楚金切玉。加之以磨□救乏同于指囷
亲识待其举火。进贤方于推毂。
知已俟以弹冠。存信舍原。
黄金贱于然诺。忘身殉难。
性命轻于鸿毛。齐大小于冲襟。
混宠辱于灵府。可谓□□□□冠冕时雄者也。
方当亮采泰阶。参综机务。
岂谓世逢多故。运属道消。
未展经邦之谋。奄钟非命之酷。
世子民部尚书上柱国滑国公无逸。以为邢□之下□□□仲之□□□之东谁知子孟之墓。
乃雕戈勒石。腾实飞声。
树之康衢。永表芳烈。
庶葛亮之陇。钟生禁之以樵苏。
贾逵之碑。魏君叹之以不朽。
乃作铭曰(上阙九字)。时翼主。
膺期佐帝。运策经纶。
执钧匡济。门承积庆。
世挺伟人。夜愧宝。
朝采惭珍。云中比陆。
日下方荀。抑扬元□申裾朱邱。
名驰碣石。声高建礼
珥笔宪台。握兰文陛。
分星裂土。建侯开国。
转藉正人。相资懿德。
中台辍务。晋阳□桐成师搆难。
太叔兴戎。建德效节。
夷吾尽忠。命屯道著。
身殁名隆。牛亭始卜。
马鬣初封。翠碑刻凤。
丹旆图龙。烟(下阙)
谏杀误斫昭陵者疏 初唐 · 狄仁杰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犯颜直谏。自古以为难。
臣以为遇则难。遇则易。
夫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杀之。
是法不信于人也。人何所措其手足。
张释之有言。设有盗长陵一坏土。
陛下何以处之。今以一柏杀二将军
后代谓陛下为何如主矣。臣不敢奉诏者。
恐陷陛下于不道。且羞见释之于地下矣。
皇甫翼监察御史 唐 · 韩休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五
敕。
朝议郎河南县皇甫翼朝议郎长安县绍朝议郎醴泉县张季瑀等。
备闻清操。
雅有深识。
进乃安卑。
退非求誉。
察其才行。
副是名实。
任之举直。
可以触邪。
并可监察御史
徐有功 唐 · 潘好礼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九
客有问于主人曰。地官徐员外
何如也。荅曰。
守道君子也。客曰。
徐公明识。诚难为俦也。
何不稍圆通。以协随时之义。
而取富贵乎。何为固守方正。
乖相时之道。几致死亡者数矣。
此岂大雅君子全身之义哉。荅曰。
夫随时相宜。而取富贵。
凡情所晓。徐公岂不达之。
徐公者。仁人也。
夫仁者济物也。此道大矣。
非常人所知。故孔子曰。
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徐公之不爱死亡。固守诚节。
用此道也。岂以贵贱生死而易其操履哉。
问曰。仁则信矣。
忠则如何。荅曰。
岂有仁者不忠乎。当今帝德文明。
忧劳庶政。思致刑措。
以隆中兴。徐公献可替否。
尽忠尽节。诚欲戴明主于之上。
置苍生于大道之中。事迹显然。
有识同悉。子何疑而问哉。
客曰。鄙人固鄙。
不闲大体。忠则信矣。
孝则如何。荅曰。
岂有忠臣而非孝子也。孝经曰。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
以显父母。今徐公之名。
闻于四海。有志之士。
莫不增气。岂直扬名。
亦永锡尔类矣。礼曰。
大孝扬名。徐公之谓也。
问曰。徐公之道既高矣。
何为暂处霜台。即奏天官得失。
榜诸门以示天下。规规然是钓名耳。
其故何哉。主人胡卢而笑。
久而应之曰。子徒见培塿。
未睹泰山乎。夫天官者。
奔竞既久。滥进宏多。
选司权轻。且未能止。
此弊之甚也。徐公既处霜台
以澄清为已任。切于救弊。
急于为善。此徐公之情也。
以为钓名。可谓不知言矣。
客有惭色。问曰。
此人当今。可谁与比。
荅曰。宇宙至广。
人物至多。匿迹韬光者。
固有之矣。仆宁敢厚诬天下之士乎。
若所闻见。一人而已。
当于古人中求之。问曰。
何如张释之。荅曰。
释之廷尉。天下无冤人。
此略同耳。然而释之所以者甚易。
徐公所行者甚难。难易之閒。
优劣可知矣。问曰。
张公徐公。皆是国士。
至于断狱。俱守正途。
事迹既同。有何难易。
荅曰。张公逢汉文之时。
天下无事。至如盗高庙玉环
及渭桥惊马。守法而已。
岂不易哉。徐公逢革命之秋。
属维新之命。唐朝遗老。
或有包藏祸心。遂使陶公之璧。
有所疑矣。至如周兴来俊臣者。
更是之四凶也。掩义隐贼。
毁信废忠。崇饰恶言。
以诬盛德。遂使忠臣侧目。
恐死亡无日矣。徐公守死善道。
深相明白。几陷囹圄。
数挂网罗。此吾子所闻。
岂不难矣。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徐公得之矣。客曰。
若使此人为司刑卿。方得展其才用。
荅曰。吾子徒见徐公用法平允。
即谓可置司刑。仆观其人。
固奇士也。方寸之地。
何所不容者。其用之。
何事不可。岂直司刑而已哉。
客曰。今日闻吾子议。
徐公之令德。未可尽言乎。
固知君子之道。非小人所测也。
贞元二十一年礼部策问五道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三
问。
古之善为政者。
得人而已。
在求理而已。
周以功德诏爵禄。
秦以农战居职员。
汉武帝诏察茂异可以为将相者。
夫功与德。
非常才所及也。
农与战。
非筮仕所宜也。
安危注意之重。
非设科可俟也。
是三者同有利病。
幸错综言之。
又三适之宜。
九品之法。
或计户以贡士
或限年以入官。
事有可行。
法有可采。
制度当否。
悉期指明。
问。
夏殷周之政。
忠敬文之道。
承弊以救。
始终循环。
而上自五帝。
不言三统。
岂备有其政。
或史失其传。
嬴刘而下。
教化所尚。
历代相变。
其事如何。
岂风俗渐靡。
不登于古。
复救之之道。
有所未至耶。
国家化光三代。
首冠百王。
固以忠厚。
胜兹文弊。
前代损益。
伫闻讨论。
遽数之中。
所希体要也。
问。
古者士足以理官业。
工足以备器用。
商足以通货贿。
而农者居多。
所以务三时之功。
有九年之蓄。
用阜其业。
实藏于人。
乃者惰游相因。
颇复去本。
今皇帝励精至化。
在宥万方。
德音圣泽。
际天接地。
凡宏于理道者
无不至也。
裕于济人者。
无不被也。
而又询吏禄公田之制。
稽财征榷筦之宜。
使偫有司。
质政损益。
庶官匹士。
皆得上言。
众君子躬先师之儒。
生盛圣之代。
伫兹嘉话。
当荐所闻。
问。
伊尹酒保。
傅说胥靡。
竟昌殷道
以阜王业。
春秋时观丁父彭仲爽。
申鄀之俘也。
克州
封陈蔡。
楚邦赖之。
汉廷韩安国徒中拜二千石
张释之以赀为郎。
并称名臣。
焯叙前史。
然则俘徒作役。
或财用自发。
前代取之。
得人如是。
魏晋已降。
流品渐分。
筮仕之初。
率先文学
或荐贤推择。
皆秀发州闾。
而致理之风。
颇未及古。
岂朴散寖久。
或求之太精。
其故何也。
常有所懵。
今四门大辟。
百度惟贞。
执事者固欲上副聪明。
悉搜才实。
幸酌古道。
指陈所宜。
问。
言身之文也。
又曰。
灼于中必文于外。
司马相如扬雄
藉甚汉廷。
其文盛矣。
或奏琴心而涤器。
或赞符命以投阁。
其于溺情败度。
又奚事于文章耶。
至若孔融祢衡
夸傲于代。
祸不旋踵。
何可胜言。
两汉亦有质朴敦厚之科。
廉清孝顺之举。
皆本于行而遗其文。
复何如哉。
为辨其
对刑狱用舍策 唐 · 郝连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
问。
元默垂拱。
理归上德。
法令滋彰。
事钟浇季。
是以唐虞尽象。
四罪而咸服。
姬夏训刑。
三千而愈扰。
故知胜残去杀。
必在于宏仁。
反朴还淳。
不务于多辟。
方将削兹三尺。
专循五礼。
幸陈用舍之宜。
以适当时之要。
对。
法星垂象。
列九霄而照烛。
习坎分爻。
疏六位而辉焕。
故有皇王慎罚。
正俗以经时。
圣哲详刑。
开物而成务。
莫不克清函夏。
载穆黎元。
制天讨之威严。
秋官之典宪。
舜游妫汭。
乃去四凶。
汤出镳宫。
谅除三面。
然则质文异代。
兴废殊途。
微禹会昌
仁流于下泣。
独夫受戮。
祸招于剖心。
自运往道消。
淳离朴散。
王风不兢。
菀柳之刺斯闻。
德方衰。
之制斯阙。
望夷招败。
酷甚凝脂。
函谷生灾。
冤多精气。
虽复萧何改创。
爰始九章。
温舒上言。
仍讥一失。
网漏吞舟之罪。
士苟持宽。
律加盈阁之繁。
吏还舞智。
邈乎遗法。
允属升平。
大唐执纪先天。
凝图王气。
化轶胥庭之上。
功超步骤之前。
扫氛祲于乾枢。
静嚣尘于地轴。
紫微君圣。
时乘光于得一。
黔首安生
日用陶其吹万。
皇帝上元统历。
下武嗣徽。
道叶顺风。
契黄神之罔象。
精通就日。
符赤运之文明。
于是职列英奇。
朝班俊乂
升降之节。
既著礼容。
临甲乙之科。
方在政辟。
道无为以端拱。
思有罪而责躬。
念向隅之独嚬。
乃纳隍而轸虑。
曲询管库
取荐刍荛。
诚宜妙平反。
旁求庶狱。
渭桥惊马。
必归张季之言。
禁围射兔。
勿爽高柔之旨。
于公阴德。
委以廷尉之司。
盛吉深仁。
授以宪曹之任。
剖符寄刘宽之辈。
蒲鞭之教可追。
分陕趋召奭之俦。
棠阴之听斯在。
加以五词咸备。
两造兼持。
运静躁于韦弦。
听迟速于宽猛。
獬豸虽触。
咎繇行其惠化。
苍鹰辍号。
郅都息于烦苛。
自然圄犴空虚。
靡怨黄沙之罪。
钳釱安用。
无施白粲之刑。
则迹迈
道逾文景。
不仁自远。
无得而称。
谨对。
劾奏太子太保王延太子洗马张季凝托故旷班状 唐 · 赵砺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九
台司奉去年四月敕。西京留司官员。
虽有留台点简。故闻多不整齐。
宜令太子太师卢文纪都更提辖。今有自去年五月后至今。
每称疾请假。最多太子太保王延太子洗马张季凝。
旧例朝臣百日假满落班簿凝。
每遇百日将满。即一度赴拜表行香。
俱是拜跪不任。昨高祖神主祔庙之时。
留司班列至彭婆镇。奉迎其主。
只到五凤楼前。凝称有疾不出。
陈力就列。往圣之明规。
拜表行香。留司之常务。
既疾疢不任于出入。筋骸难彊于扶时。
所宜上禀宪章。内思贪冒。
虔沥退休之恳。用循止足之文。
虽优宏系自于朝廷。而弹举敢隳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