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黄察院器之1268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自从庆历亲除后,直到咸淳第四年。
当道豺应惊破胆,通天狐不敢垂涎。
豸冠本古触邪义,麟笔它时责备贤。
八十九翁盲且耄,有徂徕颂献无缘。
轮对劄子(二)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四、《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一
臣闻之道涂,皆谓陛下更化既久,责治未进,稍厌君子,复思小人,朝野欢传,莫不失望。
然陛下圣明,固无是事,万一有之,乱萌祸胎昉于此矣。
夫国犹身也,身不能无病,受病必有源。
椓伐于少,至老必验;
蕴伏于夏,至秋必发。
柄臣浊乱天下久矣,暨元春、知孝之流横议于朝,反易纲常,变乱邪正,而元气坏。
国、损、善、湘之伦妄作于边,削薄本根,裂弃险要,而弱势成。
以一易二,民始疑楮;
三界并行,民始贱楮。
通国无策以救,而亡形具。
于斯时也,水旱荐臻,彗孛交流,火燔都邑,盗满原野。
柄臣惧天下议己,遂行一切苟悦之政,以求容于斯世。
赣卒戕宪而不讨,盱卒杀守而曲赦,于是兵以姑息为当然,训齐以法则怨。
赃吏满天下,躬盗贼之行而享封君之富,于是吏以饕墨为当然,薄录其尤则怨。
覃免无节,循转不已,徒手赴春闱而秋赋几废,正郎满铨部而任子倍增,于是士大夫以侥倖为当然,裁抑其甚则又怨。
柄臣与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而独留其大敝极坏之朝纲,已开难合之边衅,骄冗不可简稽之兵,穷极不可变通之楮,陷溺不可挽回之风俗,以遗陛下,此脉家所谓在膏之上、肓之下,良医弃其针石而走之證也。
陛下不幸而当之,诸贤不量力而就之,相视束手,莫知所为。
陛下责诸贤无扁鹊华佗之方则似矣,若曰更医而致疾则非也。
假令陛下起柄臣于九原,授以相印,还债帅于谪地,升之将坛,天下其遂晏然乎?
嗟夫!
君子小人并立于世,小人享其乐,君子当其忧,小人饮其甘,君子味其苦。
小人善交结,故负罪而见思;
君子拙迎合,故输忠而获厌。
小人恃智巧,君子恃天理人心之正,而天与人又有时而不然。
十九年,弥远二十六年,而衍七十日,光九月,君子之难取必于天如此。
庆历议减任子,任子不可减而仲淹、琦罢;
淳熙议裁恩霈,恩霈不可裁而龚茂良逐。
小人作《流共工幽州赋》以快之,君子之不见乐于人如此。
天与人皆不可恃,所恃者人主而已。
亲之犹恐其疏,縻之犹恐其去,奈何外示眷礼,内萌厌倦,使之皆岌岌不自保乎!
名臣殄瘁,时事寖非。
弓旌所招,稍稍引去,见几而作者未已也;
弹射所驱,往往复还,蹑迹而至者未已也。
曾肇有言:「窃观近日上意渐变」。
深味此语,可为寒心。
臣愿陛下坚凝初志,无使邪说摇正论、小人间君子如所虑,则用今之二相与今之诸贤足矣。
不然,虽举十六相,彼四凶之来,不知十六相者何恃而安乎?
或曰:今天下最急者,兵与楮二事。
有人焉,能制兵之骄,扶楮之贱,虽非君子,盍用之以纾一时之急乎?
臣曰不然。
宣、靖之祸,蔡京为之也。
虏骑长驱,已贬责,乃自言有禦狄之策以求复用。
当时不惑其言,天下后世亦不追恨其策之未试,何也?
惟无策,所以至此;
既已至此,策将安出?
小人欺世之术每类于此。
呜呼!
坚守京师李纲也,再造江表者赵鼎也,尊中国、攘夷狄者张浚也,皆君子也。
国存至今,用君子之力也,使复用则国亡久矣。
此陛下之商鉴也,臣所以不胜惓惓者哉!
〔贴黄〕臣蒙恩兼郎,窃见本选在籍小使臣一万三千九百馀人,内奏补五千五百馀人,宗室三千六百馀人,吏职、军班各千人,而武举不满五百,军功不满千。
以恩泽入仕者如此之多,臣因以知名器之滥予;
以材武自奋者如此之少,臣因以知武功之不竞。
而又有爵一涂,已参注者二千一百馀人,来者源源未已,皆注监当,而监当阙皆十二年以上,六七人共守一阙。
臣恐数年之后,充塞铨部,皆以赀为郎之人,而仕进之涂愈狭矣。
臣谓国用不足固今日急务,然生财之道非止一端,鬻爵之令可以已矣。
惟陛下与大臣熟议焉。
代贺刘寺丞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四、《翰苑新书》续集卷九
伏审夙戒麾符,俨临戟卫。
呈琅玕,叫阊阖,正联星宿之班;
羞昆崙,薄蓬莱,自求山水之郡。
此名此德,甚盛甚休。
恭惟玉簨黄钟之函和,瑶瑟朱弦之挺直。
虽不为表襮于议论之际,要自有公是非;
顾未尝标置于名氏之间,此所谓真道学。
早策勋于翰墨,乃课最于簿书
州县之职徒劳人,荐出郎官之宰;
贤能之举不待次,尚参计相之宾。
凡晋权万货之经,与均会百工之给,皆未究其所蕴,何厥闻之甚都!
龙左角为天田,肆升华于九扈
骖右騑者刺史,讫自托于一麾。
上若曰古君子之儒,时则入汉循吏之传。
以去帝城不远耳,冀润九里而及京师
然岂君相之意哉,乃先一州而后天下。
闻有迅召,愿无疾驱。
某自守其迂,见谓之拙。
思昔中牟之化,今已在七不堪之中;
复阳城之生,亦付之六太息而已。
过不自料,勇为此来,一用其策之平平,两书其考之下下。
有人民,有社稷,久矣厚颜;
为保障,为茧丝,凛乎掣肘。
公既至止,吾知免夫。
披云雾而观青天,敢忘贺厦?
为草木而到君地,或可逢春。
南剑州创延安桥记1236年2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端平初元,上既亲政,放黜贪浊,简拔循良,诏以延平通守太学博士温陵董公洪就绾州绂。
余时蒙恩诣行在所,道出其州,公握手相劳苦,曰:「吾上事甫三日,方闭閤深思,惧无以称宅生之计,未敢与故人乐饮也」。
余悚然辞去。
暮宿黄孙口,未至数里,有桥焉,接腐木为之,可十馀丈。
下临不测,覆以栈,半朽矣。
举足则轧轧有声,幸达彼岸,回顾犹心悸未已。
问土人,知为应历桥。
因遗公书言状,然意郡事倥偬,未暇也。
明年,公治声闻京师
明年,余去国,至其所,前之腐木易以坚石,朽栈化为康庄,上屋傍庵,扁曰「延安桥」矣。
余惊喜过望,顾逐客例不入城府,不果扣公作桥始末。
既还里,公书来曰:「吾搆金使僧宗肇经始,众皆乐施。
费钱楮各三千缗而桥成,岁给官米予庵之守者,有馀以葺桥」。
又曰:「议发于子,请笔之」。
余喟然叹曰:公可谓仁矣!
是桥介于二州之间,非专延平责也,公挈为己任。
一旅人之言,非上官急符比也,公闻而动心,可不谓之仁哉?
古之长吏率躬行阡陌,视民疾苦而兴除之。
后世牧守深居黄堂,四封之内,耳目不接,虽有怵惕恻怛之心无自而发,故必好问而后能周知,必虚心而后有来告。
然则孰问?
曰:问诸民焉,耕于野负于涂是也;
问诸士焉,脩于家议于校者是也;
问诸宾客焉,盖公、徐稚之流寓于是邦,季札叔向之伦行李之出于境者是也。
民所不能言者,士将告之矣;
士所不能言者,宾客将告之矣。
异时伦魁胜流所至皆贵倨,不屑吏事,公奉法令甚谨,治身尤严。
州始凋弊,勤而抚之,遂复旧观,馀力且及于桥,亦足以见公材器之恢然者也。
使其居高位,当重任,所问愈广,所告愈大,集众思,定谋策,协群力,扶颠危,以之涉巨川、柱洪流可也,何至发野渡孤舟之叹耶!
先是,州南有陌平桥,尤险而弊,公亦以过客辰倅林君百嘉之言撤而新之,扁曰延平桥。
又于其间创杉洲、药材二桥,命僧可久平夷尤溪险路。
肇、久二僧皆以才选,肇尝造吉溪桥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九。)
溪:原缺,据小草本补。
特奏名林君墓志铭1264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君林氏,名汝砺字君用
四世祖将作监簿矩,曾王父天伦,王父长乐成。
父方,受学于艾轩给事王公晞亮器之,以孙女女焉。
生五岁,王夫人卒。
甫冠,拔乡举。
下第之明年,父卒,学益苦,艺益进,而顿挫三十年不偶,辛丑始奉对南廊
归道富沙,有友婿王卿迈荐于当路,请摄建阳簿,辞不就。
自是闭关萧然,无复当世志,邻有不见面者,然于姻族冠昏丧祭必与。
先茔多崇峻,虽老省谒必躬。
从兄高殁无子,君以次男秀翁继,未几而夭,以侄希徐继,又夭。
君泣下曰:「吾早孤,惟世母从兄焉依,既死,何辞以白」?
复为二侄命继。
景定壬戌,寅公当廷试,辞君西上,君曰:「此见君第一义,科名前定,谨毋阿时好」。
既而寅公以对语直居丙科,堂差教授福州
中秋,寅公书至,君笑语如常,越二日庚子,忽语家人曰:「吾大数止此耳」。
俄就枕,奄然而逝,年七十三。
孺人洪氏,以庚戌仲冬戊戌前卒,年六十六。
孺人未嫁,二亲同产皆物故,以一女子当门户,为兄继绝。
既嫁,葬舅姑,处族戚,内外整肃,皆应礼法。
子一人,寅公也。
将以癸亥腊月庚申,奉二柩合葬于陂山之原,以前妇方氏祔于姑右,母命也。
孙男一人,荣孙
前葬,寅公来求铭,其言悲甚,曰:「孝莫大于荣亲,寅公再荐于乡,二老犹无恙,及舍法成,母不及见,胪唱归,父又不及见,此先亲之遗恨,不肖孤之至痛也」。
余以暮年惩谀墓之诮,然于交游中素重寅公行义,矧仁人孝子显扬之请,其敢以耄荒为辞乎?
铭曰:
鹿门老公,柴桑隐君,妇各俪美,子皆无闻。
猗欤博士,卓立辛勤,蕃詹之孝,融偓之文。
手搴丹桂,足梯青云。
谓列鼎于高堂,忽负土于新坟。
乱曰:生不得锦衣之归兮,殁将奉黄诰而焚(《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一。)
「素」下原有「不」字,据清抄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