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北宋 · 朴寅亮
 押侵韵
万叠危岑天倚杵,一竿斜日水浮金金山史弥坚嘉定镇江志》卷二一引《陈辅之诗话》)
论屈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
屈原《离骚》,读之使人头闷,然摘一二句反覆味之,与《风》无异。
宋玉诗比屈原,时有出蓝之色。
按:《类说》卷五七引《陈辅之诗话》。
陈辅秀才金陵(张本作即)1083年3月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南郭先生比鷾鸸,年年过我未愆期。
休论王谢当时事,大抵乌衣祇旧时。
生日次韵南郭子二首 其一 1081年11月13日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救黥医劓世无方,断简陈编付药房。
祝我寿龄君好语,毗耶一夜满城香
生日次韵南郭子二首 其二 1081年11月13日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寒逼清枝故有,草堂先对白头开。
残骸已若鸡年梦,犹见骚人几度来。
皇伯祖威德军节度使荣国公承亮加恩制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六三、《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七、《皇朝文鉴》卷三四、《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一○五
门下:朕祼献庙室,燎禋郊丘,内蒙祖考之居歆,外获神祇之顾飨。
嘉我近属,与有陪辅之劳;
扬于大庭,使膺褒显之福。
具官某德义自表,爵齿兼尊,魁然肃艾之材,尚矣神灵之胄。
世承厥庆,有跗萼之芬华;
朝赖以宁,若翰蕃之严密。
乃相肆祀,实绥思成
进加奠食之封,申锡诏功之号。
于戏!
孝恭可以仪宗室,信厚可以化邦人,匪时亲贤,孰朕承翼?
往肩宠奖,尚协荣怀。
可。
邺侯遗事劄子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三、《临川先生文集》卷四二
臣前日伏奉圣旨,许进《邺侯遗事》。
今缮录已具,然无别本参校,恐不能无脱误。
窃以宇文黑獭之中材,遇倾侧穷困之时,而辅之以区区之苏绰,然其为法尚有可取。
伏惟陛下天纵上智卓然之材,全有百年无事万里之中国,欲创业垂统,追尧、舜、三代,在明道制众,运之而已。
李泌所称,岂足道哉!
顾求多闻以考古今得失之数,则此书亦或可备省览。
谨随劄子上进。
李秀才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一、《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六
昨日蒙示书,今日又得三篇诗。
足下少年,而已能如此,辅之以良师友,而为之不止,何所不至?
自泾至此,盖五百里,而又有山川之阨,足下乐从所闻而不以为远,亦有志矣。
然书之所愿,特出于名,名者古人欲之,而非所以先。
足下之才,力求古人之所汲汲者而取之,则名之归,孰能争乎?
孔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古之成名,在无事于文辞,而足下之于文辞,方力学之而未止也,则某之不肖,何能副足下所求之意邪?
王参政免启1070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审升拜帝恩,进陪国论。
孚号布宣于朝位,欢言腾溢于士林。
早与朋游,实先庆抃。
恭惟某官元精发秀,冲气钟和。
赞密命于三朝,骛隆名于四海。
大忠无拂,常深简于上心;
经德不回,非外移于众口。
久蓄庇民之施,果膺置辅之求。
方当上同扶世之猷,庶以自免瘝官之责。
过烦重问,曲喻至怀。
冀回操以就工,遂协谋而许国。
文侍中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四、《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九
伏审显奉制书,荣迁官秩,暂解枢衡之密,出分藩辅之忧。
伏惟某官器范旷夷,才猷肤敏,著三朝之茂烈,为一代之宗工。
遽辞机务之繁,屡贡近藩之请。
诏音赐可,顾志愿之莫违;
宠数有加,唯德功之宜称。
岂期明悊,尚屈谦虚。
况当成命之行,允协佥言之望。
冀回冲守,以对茂恩。
其三 宋 · 陈辅
 押真韵
含识应为狮子去,却来重载法王(《京口耆旧传》卷三 《京口耆旧传》:一日,安石丧马,为之设斋,辅之作诗戏之,末章云云。)
访杨湖阴不遇因题其门 宋 · 陈辅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北山枌未飘花,白下风轻脚斜。
身似旧时燕,一年一度到君家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四引《王直方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丹阳陈辅,每岁清明金陵上冢,事毕则过蒋山谒湖阴先生,岁率为常。元丰辛酉癸亥两岁访之不遇,因题一绝于门云云。)
沈仲一墓志铭1212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水心文集》卷一七、民国《瑞安县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沈君名体仁字仲一
先从吴兴避唐乱迁温州,为瑞安名家。
彬老者,北游程氏师生间,得性命微旨,经世大意。
方禁《春秋》学,《石经》甫刻即废,彬老窃赂守者,自摹藏之。
君生后百馀年,珍其遗书,严奉若秘文焉。
志意闳雅,鄙远声利。
常言:「沈氏本以儒术廉耻兴门户,奈何求官达,问生产,与俗人较高下哉」!
敬士好文,十室之誉,一咏之工,无不降屈,坐者满堂,酬义侃侃。
夜后市音阒寂,乃闻独诵声琅然。
嘉定四年,君年六十二,卒。
许令适来,余谓令:「仲一疾幸少平,何遽」?
令曰:「吾行也,邑之大夫仲一所为别,劳动而然」。
余始疑「君岂为县多交关耶,而力病至此」?
令惨戚良久,曰:「自吾为邑三年,仲一无指尖讼到庭。
然守煎倅逼,时辍假不吝。
吾赖仲一,常兄事之。
然每节朔,束带相看,啜茗径去矣。
历十馀令,无不然者。
其力病至此,为礼尔」。
余以是多其保家有常节也。
又参之所闻,君终身有师,陈君举是已。
记其言,观其行,老而益恭,然不依以为重。
其取友道广,贤者亲之,贫者存之,授庐丐食,死而不贰,然不恃以自重,盖其持身有常度也。
天行或饥凶,民利欲建置,君率先推与无疑。
然岁熟不以为德,役成不以为功,彼偶汗漫败事,亦无恨意,不追诮首议者,盖其应事有常准也。
凡若此,岂于君于法书,书之亦为后世法也。
夫人项氏。
四子,曰楹,曰东卿,曰焕道,曰得翁。
为尼未嫁七女,张埴、赵炳、项振玉、薛仲序、丘仲寀为其婿。
筠州录参
仲序,镇江府司户
仲寀,将仕郎
五年,楹等葬君于北湖马奥山,而以项氏之命来曰:「吾夫行事,知者以为贤,不知者以为难。
吾虽妇人,不敢废也」。
其在时,手钞予文,自甲至癸;
东卿:「异日死,不得斯文以铭吾墓,犹不葬也」。
余念一生与君相邂逅不数四,列禦寇之于南郭子疏矣,有间矣,而能望余深如此,岂其寄情高远,真有在于形质之外邪!
铭曰:
冰肝雪胆自琢磨,书林画苑纷交罗,诗得好语终夜哦。
今虽远矣山之阿,岂无风月相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