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起宗直徽猷阁都大提举川陕路茶马制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四、《浮溪集》卷八
朕惟马政不修,无甚今日,军容废缺,朕甚忧之。
以尔少有俊才,累更幕府,必能为吾讲摘山之利,得充厩之良,协和种羌,贸易无壅。
是用进凝严之直,为临遣之荣。
卫文公承国迁之后,元年车三十乘,末乃十之。
岂区区诸侯之国,而今不及古哉?
在尔勉之而已。
右中奉大夫直徽猷阁潭州陈君墓志铭绍兴十三年十月1143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九、《浮溪集》卷二五、《黄氏日钞》卷六六、《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光绪《湖南通志》卷三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君讳兖,字景渊姓陈氏,世家阆中昭陵宰相文惠公尧佐之曾孙。
文惠事具国史。
生述古,为正议大夫,赠少师,于君为祖。
生知祥,为朝奉大夫、知德州,赠宣奉大夫,于君为父。
君少英发机警,方事纷糅,诸老生未能言之时,已洞然了其微处。
及出语,人皆厌服。
以父任为陈州商水县
隆德府潞城县,县胥为奸利,持前令短长告郡。
郡守惑之,君调护令使善去,而寘胥于法,闻者快之。
以亲嫌,移滑州韦城县,改宣教郎通判常州
盗发清溪,浙西诸郡皆震,常当其冲,君亲属夫增陴浚隍,盗知有备不敢犯。
宣抚司上其状,迁承议郎
坐小法免,起主管西外宗室财用,提举福建路市舶通判大原府漳州,皆不赴。
通判泗州
时金人寇京师,泗居东南咽喉地,邮传不通者百馀日。
王嗣拥众数万将及城,君白守收民入保。
民玩安不知兵,坌入君舍,谋为乱,君正色折之,众逡巡引去,而围亦解。
顷之,淮桥戍卒与李丞相纲所留兵无虑万五千人,寓城中,守以无储,懔懔然欲亡去。
君请五日除其忧,即夙夜营度,如其所须饷之,逮元帅府檄书至,乃已。
尚书膳部员外郎,积劳至朝散大夫、知通州,迁朝请大夫
通既远行朝,守兵单外无援。
金大帅引兵十馀万环之,君先士卒捍城,至食水藻四十馀日,卒使不能近城而去。
通人德之,家绘君像以祠,饮食必祝。
后数年复过之,则父老迎君境上,罗拜马前十馀里不绝。
未几,宣抚使周望提兵屯姑苏,与通夹江而军。
江北人岁以薪贸江南米,至是宣抚司遮之不得渡,淮人大饥。
君请会籴于福山,且籍城中能食者日给之,通人滋以为德。
擢直秘阁淮南路转运副使
以分镇,请宫祠,得主管江州太平观。
广南西路转运副使
宣谕使明橐询民间利病,君请罢州之为寨者四,置栅者三,废栅者二,并请置检察官以收鬻盐之利,罢免丁钱以招材武之人,毁七星寨以防敌人对垒之奸,岭南人便之。
主管江州太平观,改差两浙西路安抚大使司参谋
大使司罢,召赴行在者再,迁朝议大夫、三京等路招抚处置使参谋,迁右中奉大夫,除淮南东路转运使,进直敷文阁、知扬州赐紫衣金鱼。
君至维扬,帑庾无一钱一缕一粒之储,而负公私逋者万计。
居无何,两朝议和,邻使往来相属,太母奉梓宫还阙,当供亿者复万计。
君不请于朝,不取于民,上下充给,流民之归者亦数万口。
异时典方面而长于理财者,皆推君之为,自以为不及。
直徽猷阁、知潭州
君之得长沙也,训词甚宠,思所以报上者,将种种加意,一路八州之人,亦想见其风采。
然到官而君病矣,一日视事如平时,忽持脉曰:「吾其不起乎」!
绍兴十三年七月丁卯,卒于官,年五十九。
君精明勤俭,居官有大过人者。
凡陈请于朝,必为可久无穷之利。
不媮安于目前,不规合于时好。
善任人,明于财计,下有奸伏,发之如神。
故数经艰危,及当大事,无不谈笑而办。
加以持己廉平,经宗祀恩,不任其孙而任其从兄之子。
丞相杜充建康,金人猝至,其属陈兴宗以金一箧委君。
已而兴宗陷敌中,君辗转贼间,宁舍己橐而保兴宗之金,访其子归之,人以为难。
娶胡氏,文恭公宿之曾孙,封令人。
二男四女。
男曰兴祖右从事郎,前卒。
绍祖右迪功郎
君为帅时,皆以恩书写机宜文字
女适迪功郎王拯,馀未行。
一孙曰注,未官。
绍祖其年十月壬寅,葬君衡州衡阳县慕石乡石门里
藻与君游最旧,且君无恙时,若欲得余文传之不朽者,会绍祖来乞铭,不得而辞。
铭曰:
土之发身,惟志与才。
得时得年,又奚足哀?
呜呼景渊,有是三者。
独于其年,天不之假。
在昔文惠,克勤王家。
再传及君,大振厥华。
少而激昂,晚益精敏。
如临霜空,忽见孤隼,盘错必用,所临有声。
凡今立朝,谁踰仲卿
精神折冲,未老而没。
君何存亡,哀此人物。
奄宅异县,祝融之峰。
后人过之,尚式其封。
滕子济墓志铭1138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一、《浮溪集》卷二六、《黄氏日钞》卷六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
滕,姬姓文王之昭也。
春秋时,以小国介齐、楚之交。
汉、魏、晋,世不乏人。
至唐有讳令琮,为国子司业者,子孙蝉联,绵十馀世,谱牒相传。
尧臣,任卫尉寺丞,于公为曾祖。
公绰,任宣德郎,于公为祖。
曰友,任朝请大夫,于公为皇考。
以公贵,皆赠东宫师傅官,妣、祖妣皆封郡夫人
公讳字子济应天府宋城人
年十六,补太学生,俊迈绝人,诸老生皆屈辈行与交。
既冠,擢崇宁五年进士第,调通州司理参军
秩满,升晋州观察推官
学官,中之,除兴元府府学教授
首冠词学兼茂科,入秘书省正字
公以轶材进,滞儒馆三年有馀,人为公不满,公处之裕如。
久之,迁著作佐郎尚书工部员外郎。
入对,敷奏详明。
徽宗喜曰:「顷得卿词学,程文甚敏」。
盖有意用公,而不为当路所右。
岁馀,裁移礼部
又数年,为国子司业
连丁内外艰,服除,而靖康二年,金人至京师,时上开元帅府济州,即以檄召公,有「词学精赡,明习宪章」之语。
公至济州,率先群臣劝进,请筑坛如高邑故事。
乃除公太常少卿,相登极礼仪。
其告天及肆赦之文,皆出公笔,词旨激扬,闻者无不感动流涕。
寻擢起居舍人权给事中,进起居郎,兼讨论祖宗法度检讨官,试中书舍人
公忠精出于天性,平时临事,未尝诡随。
及居论思之地,知无不言,见有未合,公论者必反复开陈,蒙上听纳而后已。
显谟阁直学士孟忠厚,乞用父任减年,转朝奉郎
公因言:「忠厚,隆祐太后之侄。
太祖太宗以来,无母后兄弟之子班侍从者,故日者给舍交章论列,乞换忠厚右列
陛下方色难以奉母后,故未即施行,其如中外之情未厌。
愿少垂省览,以毋违祖宗成宪」。
从之。
武义大夫康义用登极恩迁遥郡刺史,公封还词头,力陈「陛下即位以来,凡发号施令、立政造事,必法祖宗彝宪
惟能法祖宗,故能得人心而当天意。
邢焕中宫之父也,孟忠厚,隆祐太后之侄也,犹曲从人言,易戎班之秩。
康义何人,乃敢紊彝宪如此?
义者,内侍康履之父也。
自古召乱之源,不出于外戚之挠法,则出于内侍之干政,汉、唐可鉴。
登极恩各迁官一等,天下之至公也,祖宗以来,未之或改。
康义乃以御宝批降特旨迁一官,而暗升五等之秩,观此有异于墨敕斜封之时乎」?
凡再降旨令行下,终不从命,人莫不重公有守。
后军统制韩世忠以不能戢军赎金,公言:「世忠偏裨,无赫赫功,祗缘捕盗微劳,躐官数等,位亚节旄
人所以未有言者,以方群盗充斥,姑责其后效。
比卒伍背叛,至夺御器,逼谏臣于死地,恬不知罪,致臣僚论奏,乃止罚金,将何以惩后」?
世忠降一官。
江州陈彦文,用刘光世保奏,录其守城功,迁龙图阁待制
公以光世之章,前后牴牾,阁而未下。
宰相力主彦文,趣公行词,公言:「给舍缴驳,命以次官,行下两省,故事也。
陛下以臣言为是耶,当更下监司覈实,次第推赏,先及城守官兵,而后彦文进职。
以臣言为非,循国家故事可也」。
论列谆谆不已,大失宰相意。
会有布衣试后省者,不合体式,而公以文理优长取之。
谏官李处遁迎合论奏,遂除公集英殿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众论为之不平。
未几,车驾幸平江,再除中书舍人
及陛对,奏疏乞寅畏天命,固安人心。
其略曰:「去岁郊礼前数日,太阳示变,验之图史,为异甚大,而日官不以闻,廷臣不知告,使陛下修厥事以应天者未至。
比逆臣敢萌不轨,天之示象,前已著明,惜朝廷不知先事而戒也。
陛下即位,行再岁矣,恩倖敛怨而几蹈覆辙,奸宄犯顺而未即授首,陛下盍察人心所向,而少留圣意乎?
今恻怛爱民之政徒为空言,而百姓不以为恩;
哀痛责躬之诏不著事实,而四方不以为信。
忠佞并驰而多士解体,刑赏失当而三军沮气。
臣愿陛下取建炎初元以来所下诏书、所举政事,熟思审度,得无一二类臣言者,望参稽得失而罢行之」。
上褒谕有谏臣之风,除左谏议大夫
公在谏省旬日,封章屡上。
上称其知大体,遂有意登用,擢翰林学士,面奖再三:「卿言甚忠,非卿孰为朕言者」?
翌日,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建炎三年,天子反正,宰相吕颐浩建幸武昌为趋陕之计,既还建康,又建欲尽弃中原,焚室庐,徙居民于东南。
公力持不可。
时在谏省,语御史中丞张守曰:「吾曹当以死争」。
执政,又恳言之,上悟而止。
颐浩叹曰:「公真执政之才也,孰能受命二日而决此大计乎」?
谏官袁植请诛黄潜善汪伯彦,公言:「傥如植言,伤陛下好生之德矣」。
上首肯久之,即批出罢谏职。
翌日见上曰:「昨日观罢袁植之命,有『忠厚之言未闻,杀戮之事可戒』。
大哉,王言也!
太祖以来,未尝戮一大臣,国家历祚绵长,过于两汉者,此也」。
上大悦。
李成遣属官至金陵,力求淮南吕颐浩欲从之。
公曰:「此养虎遗患也。
已命知徐州,迁延不赴,莫若趣其之任,使远迩闻之,知朝廷之命必行。
既情得,靡然退听」。
陕西进马,上择其一良者独赐公,且诏应恩数并依同知枢密院事
无何,诏恭太后奉神主之江表,以参知政事李邴权知三省枢密院事,公为资政殿学士,同之从卫以行。
辞疾,则又命公权知,刘珏为贰。
赐公亲笔手诏,凡百四十六言,极褒嘉之辞,许缀宰执班奏事,寓治都堂
公从卫至洪,刘光世统大军为屏翰。
光世不能,金人渡江,乃退保虔州
殿中侍御史张延寿不知曲折,极口诋公,于是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
延寿言之不已,又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永州居住。
未期年,许自便。
其年九月,复左朝请大夫,依前宫祠
绍兴二年九月某甲子,薨于江西,春秋四十有八。
元室常氏,赠右谏议大夫安民之女,封咸宁郡夫人
一子曰珙,某官。
二女,为某官管镇、某官梁兴祖之妻。
孙男女六人。
有文集二十卷、《翰墨丛记》五卷、《韶武遗音》三卷。
绍兴三年四月某甲子,珙奉公葬平江府吴县至德乡华山
绍兴八年三月,追复龙图阁学士
藻与公同为建炎元年中书舍人者也,闻公立朝吁谟献替之馀,莫详于藻。
谨择其大者书之,而系之以铭。
铭曰:
自古明盛,繇臣纳忠。
靡怀不陈,无壅不通。
在贞观世,贤哉郑公。
封章敢言,日沃帝聪。
政否斯替,卒成治功。
至诚爱君,夫孰与同?
公兴其后,独绍乃风。
造膝衮衮,略无隐衷。
言听谏行,帝旌匪躬。
遂参兵柄,颇牧禁中。
折冲销萌,应变不穷。
国以兴起,宛如镐丰。
上方畴咨,分陕忽东。
天胡中夺,年未及翁。
邦国殄瘁,筹帷一空。
应期而来,神复返崧。
琢词于阡,用赫厥终。
建炎笔录 其一 建炎三年己酉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车驾在维扬。
是月末,金人侵宿、泗。
前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以所部兵扈卫隆祐太后杭州
二月,车驾在维扬。
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
是日遣刘正彦以所部兵从皇子六宫往杭州是晚出门。
初二日皇子六宫渡江。
初三日,上御殿。
执政奏事未退,御前所遣探事小黄门驰骑告急,上即日出门渡江幸浙西。
十二日,车驾至
二十二日,某买舟泛钱塘江之衢。
是月,中书侍郎朱胜非右仆射翰林学士叶梦得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张澄尚书右丞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并罢。
三月,车驾在杭。
是月初,叶梦得罢。
初五日苗傅刘正彦签书枢密院王渊,诛宦者,遂成明受之祸。
是日,某至衢,泊舟门外浮石渡。
初七日是夜明受赦过。
初十日,准尚书省劄子:二月某日奉圣旨,赵某召赴都堂审察,仍令閤门引见上殿。
初,车驾至杭,百官至者十无一二,有旨,都司侍从各荐二人,右司员外郎黄槩以应诏
十一日,准尚书省劄子,催赴行在所
二十八日,发衢州,趋行在所
四月,车驾在杭州
初二日,上复辟,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
苗傅刘正彦皆建节,赐誓书铁券,充京西制置使,俾提兵而去。
是日,杭州门外,且闻勤王兵至,乃入门。
初三日苗傅刘正彦引兵拒韩世忠临平山下,世忠死战,二贼大败,是晚拔寨而遁。
初四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入见。
是日,隆祐太后卷帘。
初五日知枢密院事张浚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至。
初六日,宣制,吕颐浩右仆射
初,车驾渡江,命颐浩签书密院,充沿江制置使,控扼大江
又命中书侍郎朱胜非礼部侍郎张浚平江,控扼海道胜非寻入相,独留。
洎明受之变,统制官张俊密计勤王。
议既定,以书招颐浩刘光世,既而韩世忠自淮扬至,遂举勤王之师。
先是,进士冯轓间道入杭,贻书执政,且诘二贼以明受之事,请以上为皇太弟总兵北伐,皇子为皇太侄监国
二贼始惧,乃命知枢密院事,趣令还阙供职,不至。
二贼请以兵诛,隆祐难之,遂谪散官安置,不奉命。
至是乃命颐浩作相,仍旧知枢密院
寻以翰林学士李邴参知政事御史中丞郑瑴签书枢密院
冯轓者,前此既预返正之议,自白衣一命奉议郎工部员外郎,仍赐绯鱼。
十三日奉恩除司勋员外郎
十九日,车驾幸建康,发杭州,百司扈从齐发。
遂遣韩世忠追捕苗傅刘正彦
是月末,又以翰林学士滕康同签书枢密院
五月初一日,车驾至无锡
初三日,车驾至镇江
始供职,百司水陆从便。
初十日建康
前一日车驾已至,以保宁寺为行宫。
十五日真州报:知枢密张浚高邮薛庆拘留。
镇江径渡往彼抚谕,欲邀厚赏,故胁留之三日,乃以兵卫之而出。
上初闻忧甚,遣统制官王𤫉提兵往平其事。
𤫉始渡江,已归矣。
十八日归。
初得真州报,有旨罢知枢密院,既归,仍旧。
六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先是,以黄槩荐,得旨上殿;
张浚至杭,又荐对。
至是,以郎官初除,合是三者,对于行宫。
初三日,有旨,以久雨多寒,召郎官以上赴都堂条具时政阙失,可以弭天变、收人心、召和气者。
是日,韩世忠生致苗、刘二贼,献于行在,并伏法。
十五日进呈入官属,上独留,欲除言事官。
是日有旨,赵某令上殿奏事。
先是,被命充川陕宣抚使,议以主管机宜文字,即始荐之意也。
二十日蒙恩除左司谏
先有旨奏事,未对间,有是命。
七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自是以言事数对,不复记。
初七日蒙恩除殿中侍御史
是月,皇子薨。
签书枢密院郑瑴薨于位,参知政事李邴资政殿学士王绹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
八月,车驾在建康
十三日执政率百官辞太后内东门
先是有旨,以百司闲慢细务、常程注授之类,并从太后洪州,谓之从卫三省枢密院
签书枢密院滕康资政殿学士,主行其事,吏部尚书刘珏资政殿学士副之,恩数并同二府
闰八月,车驾在建
初一日,有旨召百官赴都堂议巡幸岳、鄂、吴、越利害。
始,张浚入蜀,议定幸岳、鄂,庶几声援相接;
至是议者多以吴、越为便,遂改前议。
十三日,宣制,右仆射吕颐浩左仆射知枢密院事杜充右仆射
自在京留守,除知枢密院,召还。
上以委寄之重,恐其意未满,遂拜相。
十四日执政率百官迎太庙神主于清凉寺
十六日,天宁观辞太庙神御。
是日,有诏以二十六日幸浙西,留右仆射充镇守建康刘光世太平州韩世忠镇江王𤫉常州,并听节制。
是时刘、韩各提重兵,畏严峻,论说纷纷。
已而光世移屯江州世忠江阴常州境上,由是所统者王𤫉及其旧部曲陈淬岳飞数头项而已。
二十日御史中丞范宗尹到台供职。
二十一日,降旨,百司及六曹都司检正以二十二日先发至平江侍从台谏以二十三日先发至镇江以俟。
二十三日,某登舟解缆,是夜宿靖安港中。
二十八日,车驾至镇江
九月,车驾在镇江
初一日,上不御殿,百司守局,以司天奏当日蚀也。
是日某先发,宿冷口。
初二日,车驾发镇江
初六日,车驾至平江
十一日,御殿,百官始朝谒。
中司对,因及某自司谏除殿中之误。
上曰:「吕颐浩多历外官,不详典故」。
十二日,某蒙恩除侍御史
二十五日,降旨幸越。
二十八日,百司侍从先发。
是月,翰林学士张守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月,车驾在平江
初一日,台谏发,大雨不可行。
次日出门。
初四日,车驾发平江
同签书枢密院周望充浙西宣抚使置司平江,留兵数项,委以控制。
初十日,车驾至
十五日,车驾渡钱塘江
十七日,某渡钱塘,出陆宿西兴,待舟不至。
十一月,车驾在越。
初三日冬至,是日颁巡幸赦。
初六日,报潭州军变。
十四日,报金人游骑至和州,又一项由陈、蔡趋蕲、黄。
十六日,报金人已渡大江,至兴国军
是日有旨,召从官赴都堂议。
十九日,出城奉迎万寿观神御,即真宗皇帝章惠皇后温成皇后也。
步军闾勍自京师奉迎至。
二十一日对,始至榻前,上即谓某曰:「隆祐太后此月初九日已离洪之虔州矣」。
二十二日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李正民献议,请车驾幸平江迎敌,缓急登海舟以避。
从之。
二十三日,黄榜幸浙西迎敌诏,士民读之,有流涕者。
二十五日,车驾进发,从官从后,节次赴行在。
是夜四更得报,金人犯广德,车驾复回。
杜充奏,二十日大战江上,王𤫉不策应,是致军败。
二十六日,车驾还
是夜范宗尹参知政事
二十八日,有旨巡幸四明
是日雨大作,车驾出门驻城外。
某同台谏泊曹娥堰下。
二十九日,御舟过曹娥堰,舟船拥并,留三日不能前,遂出陆。
十二月初一日,车驾在馀姚路中。
初四日,车驾至明州
初九日,参知至都堂问边报。
凌晨,闻卫士作闹,中军统制辛永宗以兵入卫,少顷即定。
先是,遣监察御史林之平使闽广发船运,至是米舟百只至岸,朝廷以为天赐此便。
兼闻敌骑已犯建昌,且遣人传檄邵武,遂有乘桴之计。
即下令每舟一只载卫士六十人,人不得过两口。
渠辈相谓曰:「我有父母」。
或曰:「我有二子,不知所以去留」。
诉于皇城司内侍陈宥,宥率众人同禀于朝。
是日宰执入奏事,至殿门,宥迎诸公言之。
卫士立砌下,人既众,陈诉纷纷,稍出不逊语,间有斥骂者。
殿帅李质挺身当立止遏之,诸公趋入殿门,遂止。
事出一时,非本谋为乱也。
初十日,某蒙恩除御史中丞,日下供职。
十二日,诛亲从四人为首者,馀皆分隶诸军。
明日又诛数人。
于是除衡门外卫士,尽废。
十四日,报杭州守贰而下皆遁,敌骑至城下,城中不知。
十五日,雨大作。
先是,某上言:「车驾仓皇迁避至明,已近旬日,未曾御殿,何以慰安中外?
乞依常礼见百官卫士,以解危疑之心」。
有旨,十五日御殿,依例望拜二帝。
至是,百官班未入,闻杭州之报,上擐甲坐小殿,排办出城。
士大夫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是日上登舟。
十六日,御舟乘早潮发至定海
十七日,有旨,差某同汪藻明州商量军事。
前一日得报,敌遣人使入明州界,不欲令至行在,遂遣宗尹复回四明应接之,因令宗尹尽护诸将,且应报诸路文字。
宗尹请某同行,及欲汪掌制撰文字也。
十八日,回舟至明,奉使卢伸来自金军,云:七月同崔纵河北被留,伸随军前来。
初渡江,杜充战不利,差人下劄子议事,意欲投降者。
既至建康领兵而遁。
所遣使即破和州所得归朝官程晖,非其国人也。
宗尹商量,既非专使,恐不必见,遂不复见之。
伸所携国书语极不逊。
二十日,闻郭仲荀退遁嵊县
先是,车驾发越州,以仲荀浙东宣抚副使张俊浙东制置使
既勾回罢制使,复以李邺为之,仲荀遂退师。
是日李迨奏,仲荀所遣钱塘江把隘兵二千馀人焚劫萧山而去。
信州报,敌破抚州,掳知州王仲山洪州,需金银来赎。
乃以仲山之子为抚倅,使之括取抚州之物。
杜充所遣属官直徽猷阁陈起宗至,云金人昨在太平州界夹沙渡对岸下寨,我为备甚严,敌时以一二小舟渡江近岸,即杀退之,或沉其舟。
一日正昼对江拽阵而去,五军旗帜一一可数。
把隘兵相贺云敌退矣,不知其绐也。
是夜,用数十舟载马百馀匹横江直渡,支备不及,因致溃散。
其馀敌骑皆浮而济,以江水极浅故也。
充欲领众归行在,今既路阻,不能归矣。
是晚颐浩宗尹书云,杜在真州甚的。
又得信州报,敌犯吉州境,知州杨渊而下弃城而去。
二十二日,报敌骑于十八日巳时钱塘江,在鱼浦。
至十九日骑渡,绝不知其数。
是日得旨发回,晚复登舟。
二十三日,至定海,大风鼓浪,舟反侧不定,凡三日方止。
二十六日,出江口,泛海洋,趋昌国而去。
晚泊一山下,得富直柔报云:李邺报,贼使人招降越州,恐直趋四明,已定二十七日之天台矣。
二十七日早,至昌国,同宗尹入见舟中。
是日食时,御舟发昌国
先是,告报每闻御舟笛响,即诸舟起碇而发。
御舟以红丝缨为号,馀各以一字,如参政即以「参」字,枢密即以「枢」字之类,书之黄旗之上,插之舟尾。
二十八日,风不顺。
舟人云,每岁尽,海上即数日南风,谓之送年风。
重建福全禅院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三、《咸淳临安志》卷八二、《西湖志》卷一一
福全老禅,寒碧如渊。
姓罗氏新安人,故龙图阁学士吏部尚书汝楫之孙,故通判福州颢之子。
受律六十年,冰霜峻厉,其徒有过,面数不避,里中敬惮之。
一日偕其徒请于予曰:「福全故空山也,吾师岩室绍达绍熙閒移额建焉。
无几辄燬,又建之。
三门两庑则韬谷慧云继之。
然未有殿也,吾与正严始作之。
严,昌化民家子也,与吾同此戒,故同此果,不幸化矣,幸为吾记之」。
予曰:「若之所以为寺为殿为诸佛像者,何也」?
曰:「吾祖也往者之住善法堂也,其屋皆金银,其器用琉璃码瑙。
今吾弟子不能变化,唯以桐柏为材,以漆丹铅黄为饰,相与奉吾祖而事之耳」。
予又曰:「然则事之者何也」?
曰:「吾祖自炎刘乘白马入中土,始建伽蓝。
是后役神功、驱人力造塔八万、兰若四万、大寺四千,鸣鱼撞钟,十方向答。
盖设像施化,睹物悟心,望吾祖之居,詹吾祖之容,庶几一世之人,变热恼而为清凉,脱轮回而超净界,所以贵乎在在大海水,处处须弥山也」。
予曰:「善哉,善哉!
受而祖之法如吾师者,亦何病于法?
奈何法之不胜人也久矣,吾欲焚之荡之,使之空虚,至于无空虚而无所容其人焉,不亦善乎」?
曰:「不然,其法在则其人举,其法废则其人亡,人敝法耳,非法罔人也」。
予曰:「吾以若等为忘而祖之法也,今乃未忘焉。
然而祖之所谓法者,不以心乱性,不以意生情,无妄见,无狂华,无两舌,无嫌妒,无杀心,常认光明,毋令退转。
如其不然,从无始际,未灭无明,虽名出家,犹隔日翳。
此则沙门比丘尼之所同忌者。
至若身为女人,气禀太阴,若欲證佛,功力更倍。
根尘既深,缚脱有二。
使汝轮当出生入死,所以若五戒,若十戒,若善信菩萨二十四戒,若沙门二百五十戒,独比丘尼至五百戒,若能分别,斯为第一。
知我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入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今从正摄,心觉内明,令我虚净,犹如琉璃,口相渐消,鼻息全白。
以此妙香,充满法界,一切,咸證妙相。
若能如是,则皆金银,丹漆皆众宝。
譬如得水,不在月珠。
我性圆明,如空行月」。
于是如来阿难与罗汉众,与人天龙众,悉皆欢喜,作礼而退。
乃书而授之,以为记。
殿作于嘉定十一年三月,成于其年五月,糜金钱三千缗。
施之者武节郎陈起宗、其子训武郎陈遵宣城居士士隆
西方念佛堂作于十六年,主其役者无㝵道鉴
其年孟冬朔日记。
夏景诗意画为于景瞻 明 · 倪谦
前府军于君景瞻谪居上谷予亦继往卜邻几四载矣今春同荷恩释南归故乡出陈兴祖所画唐高骈山亭夏日诗意索题予阅之宛然湖山甲第故家景物乃若烦兴祖先为之者而君得之良不偶也君之归水光山色朝登夕眺固已饱餐有不待观斯画而意兴自足但欲就君轩楹之末平分半榻招黄鹤而邀飞仙歌远游之篇举流霞之觞一洗千古尘土胸臆不知肯著老夫否因诗以讯之
柳花飞尽春归后,翠屋重重嘉树茂。
日长庭院梅雨过,满地浓阴间白昼。
参差池馆倚碧空,台榭半临湖水中。
曲栏飞栋落晴影,分明倒浸冯夷宫。
谁言绿暗红芳歇,一架蔷薇染猩血。
棕榈叶战起薰风,万斛沉檀座中爇。
珠帘挂在珊瑚钩,暑气不侵楼上头。
嫩凉细细透白苧,天吴供与人间秋。
冲烟白鸟飞频到,跃渚鲜鳞俯堪钓。
抱琴逸士许登临,倚槛幽人从笑傲。
荆关妙手真绝奇,毫端写出无声诗。
清涟杰构照双眼,佳境似倩夸娥
深深门径红尘隔,此地宁容车马客。
剡水閒居贺监家,辋川别墅王维宅。
君辞旧隐西河滨,几载看家凭四邻。
只今归去手亲理,圣恩已许为閒人。
踏花旋扫湖边路,雾阁云窗总如故。
啸歌声落云水乡,水伯山灵亦惊顾。
蹇予自斥青琐班,与君住对燕然山
枯鱼纵壑马脱絷,放舟同向江南还。
何时访君帆独挂,来赏湖山避炎夏。
置身俱在图画间,奚用重看古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