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议大夫守给事中兼侍讲尤袤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制(四年正月十一日除礼书,三月二十日兼侍读,二词并行。)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八、《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方朕在东宫时,嘉与僚友切磋经谊,缉熙光明。肆以菲躬托于兆人之上,克奉诒谋,庶几寡过。永怀三益,宜如之何。具官某博极群书,折衷六艺,凡与我言者,于今不忘也。悯劳琐闼,位之春官。进读路门,以竟馀论。昔者甘盘辅高宗于旧劳之时,而无与于中兴纳诲之选。至汉二疏,同傅太子,而亦不在初元酬功之诏。我有故人,始终典学,视昔盖有光焉。尔其辅养精神,陈古以诫今。惟毋以谢事之年而有遐心,则朕以怿。可。
定汤氏婚启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六、《漫塘集》卷一七
合二姓之好,荷不遐遗;修六礼之初,愧成皋缓。涓辰得诺,斋宿贡诚。某人毓秀闺门,义多陈古;某人授经庠序,学未知新。许从甥馆之游,更愿师资之益。志同方,学同道,适我愿兮;男有室,女有家,永为好也。
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其二 南宋 · 岳珂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当时邛蜀起徵君,褒贬春秋赖洽闻。
又见璧跗攽异数,要令金匮阐斯文。
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
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愿张吾军。
宫词一百首序 南宋 · 岳珂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九、《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一
宫词自唐以来有之,如王建则世托近倖,花蕊则身处宫闱,故其所述,皆耳闻目见,后之效其体者徒想像而言,未必近似,反流于亵俚者多矣。珂幼好其词,尝拟采其音律,以肆于毫简,窃谓苟匪止乎礼义,有以寓讽谏,美形容,均为无益,而困于公,有志未遂。比因棠湖纶钓之暇,适犹子规从军自汴归,诵言宫殿钟簴,俨然犹在,慨想东都盛际,文物典章之伟,观圣君贤臣之懿范,瞭然在目,辄用其体,成一百首,以示黍离宗周之未忘。其閒事核文详,监今陈古,固有不待美刺而足以具文见意者,輶轩下采,或者转而上彻乙夜之观,庶几有补于万一云。
按:《棠湖诗稿》卷首,咫进斋丛书本。
白发后赋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左太冲有《白发赋》,甚佳,戏续之。
昔人有三十二而见二毛者,有四十而鬓如霜者。今余之年平头八秩,颜貌黧老,皮肉槁枯腊。晨起盥沐,自镜朽质,遂理短发,星星满栉。昔青丝绿云之状,今柳絮芦苍之色。柱下史有守黑之言,《枕中方》无染白之术。不堪涅缁,姑以镊摘,霜梍朝拔,雪苗暮出,亟掩青铜,怅然不怿。客有过我,美言宽释,历陈古初,尤重齿德。或祝鲠噎,或给扶掖,燕则设醴,召则加璧。为黄石公而取履,访广成子而跪膝。临雍则受北面之拜,乡饮则居东向之席。或出而杖于朝,或耄而儆于国。卓哉彭、聃之论,异乎终、贾之匹。吾观白公之自称皤叟,贤于陆辰之求媚侧室,乃施帽絮,改容谢客。
水仙花后赋 南宋 · 高似孙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七、《骚略》卷三
予既作《前水仙赋》,疑不足以渫予之情者,乃依稀《洛神赋》为后辞,尚庶几乎。
余从太史,游览山川。汎潇、汨,下澧、沅,摩嶷云,息梧烟。岁莫天寒,仆痡车颠。尔乃释镳乎茝涯,进秣乎芝廛。周旋乎荆浒,骋望乎湘渊。于是神疑目骇,心离意恻。即之惝况,适焉彷佛。睹一美人,于水之侧。乃拊从者而讯之曰:「汝有识于彼者乎?彼何人者,甚闲且洁也」。从者进曰:「仆闻兹水之灵曰湘夫人,然则太史公之所遇,其或是乎。其形维何,仆愿知之」。余告之曰:「其状也,皓如鸥轻,朗如鹄停。莹浸玉洁,秀含兰馨。清明兮如阆风之剪雪,皎净兮如瑶池之宿月。其始来也,烱然层冰出蛟壑;其徐进也,粲然清霜宿琼枝。沈详弗矜,燕婉中度。不秾不纤,非怨非诉。美色含光,轻姿约素。瑰容雅态,芳泽不污。素质窈袅,流晖㛹娟。抱德贞亮,吐心芳蠲。婉婳幽静,志泰神闲。柔于脩辞,既丰且鲜。饬躬被服,稽图合章。峨五采之英珥兮,错九芝之明珰。舞碧霓之脩带兮,妥英云之轻装。颜有鍊而如灼,体非薰而弥香。沐姱容之练练,乘清气之徜徉。于是舒怀肆逸,且娱且颦。羽盖翳映,翠旄缤纷。亸金摇之欲堕兮,玩晴洲之青蘋」。余衷耽其静娈兮,黯澹荡而驰神。媒不灵于缔欢兮,托湘波以通勤。畅中灵之胥悟兮,捐予珰于水滨。懿玉仪之靖庄,允约矩而应规。轻瑶华而不御兮,指二南而扬诗。谓皎日之可鉴兮,非暗室之自欺。数解佩之夙遇兮,风袅袅而凝思。志贞介而言妙兮,誓守礼以将之。于是灵脩竦然,嬿婉徘徊。拊孤影以欲翥,心将飞而仍回。褰荪帱之芳烈,燕芷房之玫瑰。感幽志之悽激兮,喟扬音而弥哀。尔乃众真缥缈,并游啸侣。或济西澨,或临北渚。或采幽蘅,或茹芳杜。约洛川之神妃,会巫阴之奇女。清莫清乎姮栖,愁莫愁乎牛渚。𣿂轻裾之裔裔,泠清飙而云举。体迅飞鸿,俶若轻云。流睇横波,馀芳氤氲。其度有则,不颠不危。优柔靡忒,必兢必祗。温乎如玉,晔兮陆离。精采相授,羌余其悲。于是川后歛飙,冰夷却涛。龙伯献珠,鲛人贡绡。跃三虬以指涂,蕤苍芝而夹御。双螭帖其驯乘,俨华斿之布濩。鸳鸯啸而先驱,翡翠翼而齐骛。于是趋彭蠡,过洞庭,洗月毂,飞星軿。流清声而吐奇,诵坤乾之大经。画三灵而不汩,潜一意而长醒。恍扬袂以如失,雪微汍而沾缨。拊佳期之不来,日冉冉而西征。夐微素之孰寄,谁其将予英琼?扬清波而微注,指潜渊而自惊。恍精采之相授,迄难陈其馀情。于是游倦思归,路异神留。遗思杳眇,寤寐好逑。蹇悠悠而何之,指寒川而薄憩。兰菲菲而袭予,睇碧云而摇曳。信心会而神交,岂绸缪之未契。竦仆夫之儆予,命速驾乎兰枻。其毋惑于所悦,当陈古而为之制。
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 南宋 · 严羽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嗣圣中天日,遗氓忆汉时。
一王新盛礼,万国贺重熙。
官爵沾寰宇,光明冠本支。
穷冬辞老母,吉日赴京师。
祖席明斜照,寒江结暮澌。
停杯愁把袂,立马语临期(林序本、胡本、夏校本作岐)。
草动春前色,梅繁雪后枝。
湖山饶逸兴,士友重游嬉。
菱唱工迷客,荷舟稳放维。
土风珍缟带,吴馔熟莼丝。
塔寺开金碧,楼台漾淼㳽。
云连句践国,江动伍员祠。
阊阖春朝早,觚棱霁景迟。
柳迎仙仗软,花簇御楼攲。
苜蓿来宛马,樱桃荐寝帷。
周家千岁历,汉殿万年卮。
驻跸山川远,櫜弓岁月移。
天俄忧杞国,日再仰咸池。
弓剑群臣泪,园陵故国悲。
乾坤开帝统,雨露豁宸私。
蜂虿何为尔,豺狼欲问谁。
箭流元帅幕,城立叛营旗。
国体存矜恤,皇猷务远绥。
且从鹰一饱,自待虎双疲。
复说京西乱,愁连蜀道危。
仓皇分队伍,指点护藩篱。
狙诈终劳驭,游魂不足羁。
几年腥战血,今日痛疮痍。
宗社神灵在,邦家德泽遗。
会闻淝水捷,可复雁门踦。
草诏词头切,蒲轮礼意卑。
贤良多选拔,社稷在扶持。
举动新群目,经纶伫一夔。
长沙何遽往,郑卜竟堪疑。
莫以朝廷重,翻令盗窃窥。
稍惩鹰隼击,庶使凤凰仪。
薪胆方无倦,舆图正入披。
王孙思报国,天府待忠词。
世道多为忌,波流幸勿随。
从容陈古昔,感慨论边陲。
仕进虽云始,平生见在兹。
青毡今可复,彩服更相宜。
漂泊微躯老,蹉跎困翮垂。
黻材元自逸,正论竟焉裨。
误赏骚人作,深惭国士知。
叫阍时已晚,鸣剑志空驰。
郁郁驱流俗,悠悠叹乱离。
羊裘终隐去,渔钓复何之。
出处从今隔,飞腾不可追。
济时须俊杰,愿睹中兴期。
陈古庄诗序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三、《潜斋集》卷六
古庄,钱塘诗家流也。钱塘多名诗人,诸老佳句流落湖山,不逊逋老。古庄后出,刻厉于诗。好事者挟册子过余徵序,读而喜之爱之,益信钱塘诗称不苟。得古庄诗,如幽闺处女,靓妆绰约,而愁情怨思间复郁发于妍姿媚态中,美矣!乍见谢夫人萧散林下,犹似羞涩,归而净洗铅华,徐与天下妇人斗好,又一奇也。予非知诗者,窃复好诗,辄妄评如此,隔帘画西施,政恐不肖似。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自注:《小戴礼》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卫武公九十五入相于周,作《抑》之诗以自警,今《毛诗·宾之初筵》是也。此诗五章,其前陈古饮酒有礼,其后刺时饮酒无度,有威仪抑抑之句,故《国语》名此诗曰《抑》。《韩诗异义》则曰:《宾之初筵》,卫武公饮酒悔过也。九十五方悔饮酒之过,无乃晚乎,当从《毛诗序》文为是。)。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自注:予买得宋尚书贶宅基以居,有见一庵址。花瓢,许宣平也。)。
寄舒真人 元 · 马祖常
五言排律 押微韵 出处:石田文集卷二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
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
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
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
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
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
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
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旂。
丹井泉偏冽,铜盘露未晞。
俗人那得识,诗客尽相依。
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沂。
凭师消鄙吝,犹可采山薇。
南城校文联句 元 · 宋本
出处:御选元诗卷八十一
翰林直学士马祖常左司都事宋本太常博士谢端丙寅大都乡试贡院作
天街丽奎文,王都会髦弁。
奉璋来峨峨(祖常),佩玉坐宴宴。
揖庭雁鹜立,干禄虎豹变(本)。
解衣三褫带,束卷一如縳(端)。
蜂房磬折入(本),铃素宫悬奠。
沈墨翻玄江(祖常),炬蜡烧赤电(端)。
冥思嗒移精(本),幽探寂凝眄。
刻楮非三年(祖常),穿杨真一箭。
微吟忽首肯(端),急写掇意见。
字误率一注(本),藁属各后先。
庙器陈古制(祖常),舶香然甲煎。
潘陆芜静分(端),枚马迟速见。
驼疥落毨毛(本),牛溲起回漩。
趋跄进程书(祖常),缄封递誊缮。
号分梵夹字(端),画裂苍史椽。
校读乃上副(本),考第或当荐。
拣金昼披沙(祖常),角麟宵设馔。
頞蹙咨碌碌(端),眼嵬矜涏涏。
去取决一目(本),利钝尽三战。
仙籍银榜悬(祖常),牙门鹄袍袨。
数盈辐共毂(端),馀弃繻过传。
得隽九族贺(本),败绩十朋唁。
工歌劳府主(祖常),几授集曹掾。
淳毋太官具(端),臑肩庖丁剸。
瓶罍杂酒湩(本),供张烂彩茜。
群哗剧宾兴,众乐醵饮饯。
里妪嗔儿痴(祖常),室妇詈夫懦。
忆昨被请初(本),自赧官居贱。
鸣驺纷辟易(端),曲巷隘回邅。
飞盖及泮水(本),重钥限别院。
逻卒游铎振(祖常),周垣园棘栫。
摄事四列署(端),防嫌两隔面。
御史官方峻(本),主司目敢眩。
持衡亦荣名(祖常),束湿奈罔罥。
浃旬虽独苦(端),得士期众羡。
博士曲台秀,翰林金闺彦。
叙赋极覼缕,修词妙贯穿。
而我典簿领,偶尔共笔砚。
补缀褐倒绣,琐碎袜拆线。
细书刻他山,奇迹壮赤县(本)。
宋子 明 · 罗洪先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念庵文集卷十九
伊予近弱冠,被服厕儒生。
调笑不受羁,恒与宋君并。
起处虽异舍,顾盻多含情。
揖让傧诸侯,俎豆趋两楹。
历阶陈古义,分席校文英。
朝暮双比迹,前后忝联名。
问齿三岁长,相视犹弟兄。
君抱琼玖质,余亦桃李荣。
艳君青衿色,皎皎冰雪明。
春日西城游,秋风南浦行。
谬举惭先第,深交违夙盟。
迩来三十载,纷拂蓬与萍。
投章罢仕籍,抽簪事耦耕。
照水怜故影,闻莺感友声。
之子自何来,骨相如君清。
尊以父执礼,乞言谅有诚。
感此岁在庚,为君献寿觥。
闻语心欲恻,匪直衰羸惊。
知年喜以惧,过时悲未平。
小儿才十龄,岂复怀屏营。
援毫忽舒啸,披襟似解酲。
闻将五岳往,更以一剑鸣。
所期珍在席,宁言金满籯。
州郡聘不展,江湖士多轻。
归来过里闾,閒居谢公卿。
有后已自足,如余亦何成。
宠极虑招辱,机忘动靡争。
文牺未知悔,木鸡复谁撄。
驻颜岂多术,密意待相倾。
领议政鳌城府院君赠谥文忠李公墓志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九
万历戊午五月十三日。白沙李相公卒于北青谪所。其年八月。归葬抱川之辛向原。返几筵于东冈旧庐。维时廷龟待罪郊外。既以数行文字。表公之墓颜。又以一千三百馀言为文。哭以祭之。粤十二年己巳。以太学士张公维之状。叙而铭之。其叙曰。公讳恒福。字子常。其始有李谒平者。以沙梁部大人。拥立罗祖。为佐命元功。遂为鸡林大姓。至丽有讳齐贤。谥文忠公。世称益斋先生。入我朝。讳延孙。工曹参判。生讳崇寿。佥知中枢府事。生讳成茂。安东判官赠吏曹判书。生讳礼臣。进士赠左赞成。生讳梦亮。议政府右参赞赠领议政。即公考也。历仕三朝。以清俭节孝闻。娶全州崔氏县监崙之女。讷轩李公思钧之外孙也。生公于嘉靖丙辰。始生不啼。家人异而举之。甫数期。岐嶷出凡。沈默寡笑语。识者已知其伟器。八岁。参赞公命以剑琴作骈句。公应声对曰。剑有丈夫气。琴藏千古音。闻者吐舌。九岁。参赞公弃世。公执丧如成人。蔬食终三年。十四五。已疏财喜施。负气谊。不事细行曲谨。尝着新襦。人有衣弊者。见而欲之。公即解与之。归白大夫人曰。不忍见人寒而惜一衣也。善角抵喜蹴跼。会大街分曹贾勇。诸少年莫敢捋。大夫人闻而切责。公泣受教。即其日已之。折节读书。痛自检束。崔夫人卒。秉礼愈刻苦。啜粥庐墓。毁几灭性。服除。游学宫屡魁轮制。声名蔼郁。权相国辙闻之。归以孙女。庚辰。擢文科。补槐院正字。选史局检阅。宣庙将讲纲目。命预拣才臣可备顾问者。栗谷李文成公举公等五人。赐内藏纲目一帙。且命勿烦以事。寻赐长暇读书。选入玉堂为正字。论李泼交结汝立状。大忤当路。引疾三告。宣庙教曰。李某不可离玉堂。其辞章勿入。自博士移授奉教。升典籍正言。用荐拜吏曹佐郎知制教。历修撰、正言校理。复入天曹为正郎。己丑逆狱。公为问事郎厅。敏捷如飞。辩给如神。宣庙亟称高才高才。每事必呼公名。他僚拱手耸观。但啧啧叹。每大臣议谳。公周旋其间。多所平反。升应教荐检详舍人。庚寅。录功以问事劳。锡推忠奋义平难功臣之号。升典翰。尝入筵。宣庙呼公前。说鞫狱时事。亹亹不已。俄命准秩升直提学。又特加通政。进同副承旨。将以大用也。魁文臣庭试。赐厩马。辛卯。递为户曹参议。莅任阅月。事以办治。库藏充牣。判书尹公斗寿曰。不料文翰士能治钱谷乃尔。真通才也。孽臣洪汝谆谋捏松江郑公澈。一代士类。流窜殆尽。仍榜示松江罪目。揭于朝堂。谓公以承旨缓于奉行劾罢。夏。叙拜承旨。逞憾者搆公又甚。将置重辟。会李公元翼为都宪。力救乃止。序升都承旨。壬辰。贼报至。公夙夜在公。誓以身殉节。衙退处外舍。禁无以家事关我。病妾求一面诀。不许。去邠日。天雨夜黑。百僚未集。中殿独与女侍数十人。步出仁和门。公执烛前导。是夜车驾渡临津。担夫皆散。公步泥淖中召集。扈行三更达东坡驿。召公入侍。且趣召大臣及尹斗寿问计。公首言我国兵力无以当此贼。唯有西赴乞援天朝耳。上曰。予意本如此。到松京。特升公吏曹参判。封鳌城君。命护王子。先诣平壤。又教曰。予素知寅城府院君郑澈。有忠孝大节。其令与卿等同护王子。驾至平壤。教曰。李某志虑贞亮。宜升擢委以重任。俄拜刑曹判书、大司宪。与汉阴李公德馨入对。更请亟奏天朝。又建请三调度管军兴。以济天兵粮饷。再造之业。实基于此。拜兵曹判书弘文馆提学、知经筵、春秋馆、同知成均馆事、世子左副宾客。临津失守。群议请幸咸兴。公与尹相斗寿言此城不可守。则当幸宁边。若一踰北岭。便隔上国。更何望乎。贼逼浿水。汉阴请乘船。见贼将玄苏、调信谋缓兵。事若不谐。暗带勇士。斩二酋来。公止之曰。堂堂国家。岂可行盗贼谋计。遂已。驾到宁边。公请赴辽东求援。汉阴亦请自往。沈公忠谦言李某方判中兵。不可去。遂遣德馨。公送至西门。解骖与之曰。兵不出。君当索我于重获。汉阴曰。兵不出。吾当弃骨于卢龙。闻者易容。江滩军溃。宣庙夜召群臣议内。附教曰。父子同渡鸭水。国事无可为。世子宜奉庙社主分往。予带若于臣僚入义州。从予者谁。群臣莫对公泣曰。臣既无父母。又无疾病请从。上动色。次博川。平壤陷报至。促驾夜发。扈臣多道亡。会天雨晦暝。公虑有仓卒。疾驱先导。上益重之。至定州。公请住数日以待贼报。先发一使。慰谕义州父老。且移咨辽广。备陈贼势。皆从之。至义州。人民惊散。公请修扫公廨。示久驻意。数日稍稍还集。得成行宫模样。公又言汉南诸路。必谓车驾已渡辽。煽动思乱。宜急发使。谕以起兵勤王。自此朝廷命令。得通于湖岭。官军义兵。颇修奔问。国势赖振。时辽左讹言。谓我导倭入寇天朝。兵部遣黄应旸来觇。始甚疑之。公在京时已虑及此。自赍辛卯倭酋慢书以来。及是示之。黄见书扣膺大痛曰。贵国为中朝递被兵祸。反受恶名。归报石尚书。痛陈实状。东援之议始决。天将祖承训将三千兵先至。朝廷倚之。公独言祖将躁而无谋。军必败。俄进兵平壤果败遁。反诬我助倭。公请遣大臣陈辨。且请催发大兵。提督李如松克复平壤。京城贼亦退。公力请回銮。十月车驾还京。百官虽依墙壁。而军情倚公为重。行人司宪奉敕来。公为远接使。迓于中途。天朝敕谕世子进理全庆军务。公以大司马辞傧任。陪世子南行。湖西逆贼宋儒真反。诸官欲奉世子上京以避贼。公上劄曰。鹤驾南下。民皆引领。今因潢池小丑。未有召命。颠倒西上。非计也。宜宣布德意。率励士众。速图讨灭。无贻君父之忧也。贼既平。株连者械系相属。公启言逆贼非如鸟兽鱼鳖处处恒产之物。岂有若是之多乎。闻者韪之。乙未。吏曹判书兼两馆大提学。天朝遣使册封日本。副使杨方亨愿得公为接伴。上许之。辞朝解东铨文柄。拜右参赞。方亨敬礼公曰。东国有人。丁酉。复拜中兵。杨经理领大兵东行。要见户、兵、工判书。公逆于九连城。应对周敏。经理嘉奖。公凡五长兵部。内抒国难。外应天将。才略中机宜。沛然有馀地。铨注公明。武弁弹冠相庆。恒畜万匹布以应需用。经理遇难事。必称李尚书。赞画丁应泰构诬我国。上奏参劾。宣庙震惊。闭閤不视事。群议大臣当往陈辨。首相柳公成龙不即请行。宣庙特拜公右议政。为陈奏正使。余为副使。疾驰进奏。皇帝并下应泰疏。命五府、六部、九卿、科道一并看议来说。公与一行诸官。日诣东阁。操文陈说。辞语剀切。多官耸叹。覆奏痛湔国耻。皇帝命革丁应泰职。为民回籍。赐国王敕奖谕。宣庙大悦。锡土田臧获。时议政柳相成龙主和。公上章自劾。以为曾赞和议。不敢倖免。遂引疾。章十四上乃递。宣庙教曰。与人同事。终乃反覆者。李某之罪人也。庚子。拜都体察都元帅。宣抚湖岭诸路。上安民防海十六策。夏。以领相召还。奉懿仁王后丧诣山陵。宫人夜半失火。烧灵幄。公指授礼官。襄事如仪。不爽毫发。建酋通书请和。公曰。此奴受爵天朝。本国义无私交。且必为后日忧。请谢绝其使。宣庙命录扈从功。以公为元勋。公上劄固辞。宣庙谕以孤忠劲节。实祖宗之忠臣。赐忠勤贞亮竭诚效节协策扈圣功臣之号。壬寅。奸臣嗾郑仁弘。使其徒文景虎上疏。谓成牛溪浑构杀崔永庆。交章请罪。公闻而瞿然。上劄极陈。以为崔永庆之被逮也。成牛溪在坡州。移书力救之。景虎之疏。构也非实。状劄未上。奸人承柄臣指。上疏击公。谓公郑澈之党。公遂引告。七上章乃免。公虽去位。宣庙礼遇不衰。大事必咨。甲辰。因上劄极论阙失。岛酋义智。诈械二死囚。称壬辰犯陵贼。来献求和。公欲诛之境上。柳永庆欲自功誇诩。力请讯问。竟无所得。有金稽者受嗾。疏请追封德兴大院君。上下其事。公议曰。此事行之者。哀、安、桓、灵。非之者。周、程、张、朱。群议乃定。临海君年最长。居地逼。家聚无赖。会盗杀宰臣柳熙绪。捕盗大将边良杰。以穷治其狱坐谪。首相李公德馨疏救。忤旨罢相。公代为领议政。上劄累辞曰。良杰之谪。臣实心伤之。特未及言耳。德馨即已言之臣。臣即未言之德馨。章八上乃递相。戊申。乐祸之辈。煽讹飞钳。中外疑惑。仁弘之疏入矣。光海袭位积疑又甚。集兵卫阙宫门。当昼不开。三司将密启临海不轨状。谏长来问于公。公曰。服丧王子。形迹未著。胡遽寘辟其人。然公言而亦不能止。狱将具。公与首相李公元翼。力陈全恩之意。临海遂窜乔桐。言者目为护逆。遂为搢绅间祸本。山陵既卜。奇自献得妖术欲改之。公上劄痛陈。四月。拜左相兼都体察使。三司请诛临海。公执前议。郑仁弘上劄攻之。公亦再上劄乞解。不许。仁弘上疏。诋先正晦斋、退溪不当祀文庙。太学诸生。上书讼辨。仍削仁弘儒籍。其徒朴汝梁诉之。光海命禁锢首倡儒。多士捲堂去。公闻而愕曰。亡国之举也。再上劄陈之。仁弘一队大衔公。乃以体府兵权太重之说。必欲陷之死。公又乞免。辞甚危迫。章凡二十上。犹不许。壬子。金直哉狱起。公侃侃守正。随事匡救。诗人权韠。坐诗语逮系。公离席泣谏。竟不从。术士李懿信疏请迁都。公独献议。破其妖说。事遂已。癸丑。凶徒阴訹死囚朴应犀上变告。延兴府院君金悌男。诬以谋逆。阖门被杀。武人郑浃。辞连逮系。公以曾荐浃边倅。出郭待罪。使者三辈宣召参鞫。永昌大君。甫八岁。三司指为逆魁。交章请诛。政府独不廷请。群小磨牙。祸且不测。有二宰臣连夜造公所。胁以祸福。公曰。我受先朝厚恩位台鼎。岂忍屈志负君。自亏名义。两司长官扬言于鞫厅榻前曰。群议以大臣不伏閤为非。不敢不告。公退出。汉阴随出曰。廷议至此。吾辈当先及祸。子将如何。公曰。礼云内乱不与焉。何必为永昌死也。若止出置城外。我当屈意从之。必如三司之议。不得不立异。首相汉阴。遂会百僚。以本仁断义。出置阙外为辞。柄臣大望掌令郑造、尹讱。遂发废母之论。公曰。吾得死所矣。为永昌死则伤勇。为母后不死则伤义。今人诬引春秋。我当引经据义。段段攻破。进一劄。仍及永昌不可加罪之意也。是夕至第。不解朝衣。坐外廊瞠视不语。子弟问故。公曰。三纲灭矣。我以大臣。宁惜馀命。大司宪崔有源来见公。公曰。万代瞻仰。在此一举。有源素敬公乃定议。与李志完、金止男。贰于造、讱。其论之未即行。公之力也。公具劄将进。郑浃就服。献纳柳活劾公误荐请罢。公即日一奴鞚马出东门。僦居东郊。大肆志于坟典。暇则倘徉山溪间。疏粝不给。晏如也。台官累启削黜。只递相。拜西枢。仁弘疏请加罪。不报。丁巳冬。废后之论已定。公忼慨不食。忽大雷撼屋。公曰。天其戒告之矣。俄而。枢府郎来收议。公方病扶起。奋笔书曰。谁为殿下画此计者。非尧舜不陈古之明训。虞舜不幸。顽父嚚母。常欲杀舜。浚井涂廪。危逆极矣。号泣怨慕。不见其有不是处。诚以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故春秋子无雠母之义。况为伋也妻者。是为白也母。诚孝之重。夫焉有间。今当以孝治国家。一邦之内。将有渐化之望。此言奚为至于黈纩之下哉。为今之道。体舜之德。克谐以孝。烝烝乂。回怒为慈。愚臣之望也。议至。见者泣下。邸吏草公议。手战不能定笔。三司请绝边围篱安置。凡四易配所。将配三水。命窜北青。戊午正月到配。五月感疾。梦宣庙宣召。既悟。叹曰。吾其不久乎。闻奴酋犯辽广。我兵不赴援。涕下曰。国其不竞矣。粤二日卒。春秋六十三。公尝谓家人曰。我以大臣获此恩谴。死勿以朝衣敛。只用深衣大带。是岁八月四日。窆公于抱川先兆。远近承讣会哭者。守宰边将持赗赴吊者。士夫之操文酹奠者。不记其数。或有不相识而千里来哭者。北青暨抱川诸生。建祠宇俎豆之。时议禁之而终不止。讣闻。光海命复爵礼葬。中外闻者。莫不悲痛涕洟。至有失声哭者。公孝友敦睦。出于至性。居家处行。迥出古人。少悦一妓颇溺情。忽念留恋害心。会诸友为诗以绝之。自后一切不近声色。立朝四十年。出入将相。累登勋籍。而家无甔石。朝廷党比相倾。世无完人。以公一意扶正。故或未免标榜。而公自超然特立于是非之外。为文章。以气为主。以俊逸为宗。意到立成。若不构思而自出机杼。语多惊人。人得片言只字。多藏去以为珍。疏奏骎骎两京。笔法尤豪有法。少时汎滥诸家。既博通其义。又不肯竟。晚喜濂洛群书。亦不规规于笺注之末。既静居沈潜。益有自得之趣。尝著涵养铭、耻辱、书床、养夜、戒昼警夕五箴书诸壁。其自治之功又然也。所著诗文若干卷、朝天唱酬录一卷、奏议启辞各二卷、四礼训蒙一卷、鲁史零言十五卷行于世。少号弼云。晚号白沙。太常议易名之典。赐谥曰文忠公。公娶都元帅权慄女。生二男一女。长曰星男。次曰井男。壬子司马。皆仕为郡守。女适士人尹仁沃。侧室生二男二女。曰奎男。癸丑司马。次箕男。女适学官权侙。一女幼。星男初娶判书权徵女。生一女一男。女适进士崔煜。男时中。继娶判官金季男女。生三男四女。女适士人李廷焕。次适士人南斗相。男时挺。馀皆幼。井男娶参议尹顗女。生一男一女。男时术。女适士人郑知和。奎男生三男一女。男时行。馀幼。箕男生三男二女。皆幼。噫。公光明之表。简洁之操。如祥云瑞日。人得而睹之。柱天高勋。忠孝大节。经济之业。正大之论。为国家蓍龟。为士林冠冕。旂常纪之。太史书之。声名溢于华夏。德泽在于斯民。奚待余寂寞腐语。方可揄扬。顾余与公风期契许三十馀年。始为郎中为僚相与周旋左右于庙朝之间。平居但见言笑怡怡。一团春和。至大议论大是非。毅然壁立。万牛不可回。既又同膺使命于危难之日。癸丑之祸。我遭缧绁。公又罢相。至于戊午。公先谪北。我逐郊外。其艰难险阻与夫道途羁旅。闲居散适之际。游从最久。其豪风爽气。杰句清谈。随遇溢发。使人惊倒。盖有独契而钦叹者。试记其一二。公之在芦村。余携儿明汉。佩酒往访。则公欣然迎谓曰。吾欲赏道峰川石。未有会心人。君适至矣。仍以道巾芒鞋。骑驴而去。历遍诸胜。同宿枕流堂。三更月上。余方困卧。公蹴余曰。月色如许。何睡耶。携出川上。忽愀然不语。仰天长吁。使明汉诵出师表。又诵赤壁赋。飘然有羽化登仙之想。逮丁巳冬。凶论益张。请废之疏。四面而起。陈好善、全滢等请先诛公及余。余匹马晓出城。访公于东冈曰。火色甚急。吾等当先见收矣。今日之事。异议者死。不议者不至于死。吾受禄在职。理难得免。公既去朝。病不收议。例也。公掀髯笑曰。死生命也。且上必不能办杀吾等。或南或北。不相远则幸矣。余知公意决。口号短律赠公。有斜阳数行泪。立马穆陵村之句。公曰。以此为诀足矣。遂握手而别。居数日而公之议上。粤一月而公谪矣。此皆状中所不载。而独余知之。故并记之。风流文采。宛然如昨日。而公之墓树。已可材矣。俯仰人世。安得复见斯人。呜呼。不得复见斯人也。铭曰。
沙梁千载,益斋倡业。
聚精降灵,公又挺立。
我公之生,天具众美。
旷乎拔俗,粹然离滓。
威凤之祥,兼金之贵。
绝人才猷,盖世豪气。
镇物之量,凝远之姿。
海不可穷,山不可移。
爰自释褐,望若神仙。
维时宣庙,励精求贤。
谓公见晚,暇以读书。
一部纲目,汝其佐予。
盛之玉堂,不役以吏。
遇事刃发,亦公暂试。
运属艰虞,擢公中兵。
只手扶天,黄道重明。
中兴伟烈,卓冠今昔。
万务盈前,谈笑扫却。
如云过空,不留一氛。
乃主文盟,乃登师垣。
入焕皇猷,出宣戎略。
乃秉国钧,仪刑百辟。
国有大礼,时有大议。
公一言决,引经传义。
遇坎则止,不俟终日。
弊屣万钟,萧然衡泌。
事又大谬,天纪沦夷。
公虽遁荒,为国喑噫。
其言卓卓,立万世极。
群凶鼓吻,累公于北。
穷谷奔波,争先迎见。
走卒何知,愿识公面。
公安于谪,视世秕糠。
钧天无人,帝遣巫阳。
公去翩然,若有所期。
骑龙上天,谁得以羁。
适来时也,适去天也。
世之荣辱,公何与焉。
维兹正气,日揭星明。
不昧千秋,凛凛犹生。
成靖之予告余亦将南赋此为别 明 · 韩日缵
押养韵
銮坡时既启,环佩接清响。
碧篆秘虫文,搜奇探象罔。
怀抱陈古今,耳目多异赏。
绮檐夏云尽,花砖秋日上。
游子惜秋晚,怀归意独往。
怀归亦何为,三径蓬蒿长。
与子顾同车,故园恣偃仰。
离会成须臾,山川增恍惘。
眷念德音遐,怅然忆畴曩。
丙申春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浃两月临行作绝句三十首留别留题不复论次 其二十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牧斋有学集卷六
龙子千金不治贫,处方先许别君臣。
悬蛇欲疗苍生病,何限刳肠半腐人(余就医于陈古公)。
焦山六首 其六 明末清初 · 杜浚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变雅堂遗集
僧堂陈古鼎,青绿略参差。
沙劫何多故,商周仅片时。
神工疑太浅,怪物复安施。
不必论真赝,风尘忌独知。
陈古公追送淮干和答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十
菰蒲烟水逐征程,淮海扁舟送客行。
尔自白衣侔上相,天容丹灶补苍生。
云封萝石悬三径,赋就星霞粲两京。
别后莫忘青玉案,文章庾信老偏成。
辛丑十二月十九日恭诵诏谕尽蠲新加练饷感恩纪事因赋蠲租行二首追同元次山舂陵行韵(因柏乡中丞之请也。) 其一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押支韵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
皇帝将改元,制书诏所司。
方春重民事,王政务急施。
水旱兼盗贼,人气诚伤悲。
万方惟正供,悉索亦以疲。
新饷五百万,剜肉疗饥羸。
国计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迟。
丞相下郡国,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赋意,岂不哀穷追。
水衡算金钱,桥陵方告期。
滇闽各用兵,军行粮辄随。
朝廷尚恭俭,大事须藉资。
痌瘝上帝心,四海宁尽知。
况复州邑吏,鞭挞到孑遗。
御史大夫言,陛下真圣慈。
元元乐宽大,生息理可为。
民贫不独富,斯义古所持。
流离与死亡,号呼欲向谁。
固知非得已,久大难权宜。
我皇本尧舜,天听顷刻移。
谏行膏泽下,千载明良时。
煌煌社稷寄,辅导良不亏。
君仁则臣直,拜手陈古辞。
按:以文为诗,不加追琢。和次山韵,即神似次山。少陵亦有此体。
赠杨太常正经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昔尔朝金阙,先皇赐玉琴。
房中陈古乐,太庙奏元音。
漂泊干戈后,凄凉淮海阴。
西方新有操,谁识美人心。
寄怀白门旧游又二十四首 其十四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田间诗集卷第七
建安游子滞难归,困在江城古帝畿。
卖画僧悭分润少,烧丹友死乞钱稀(谓陈古公。)。
故山贼占长侨寓,深巷人寻倒启扉。
近日闽乡容易贵,如君偏是苦长饥(黄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