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尧佐惠州野吏亭诗序至和元年 北宋 · 黄仲通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金石续编》卷一五、乾隆《归善县志》卷四、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六
故相国颍川咸平二年太常丞惠阳郡,酷爱其四顾溪山,景物尤胜,创亭于城之上,目曰「野吏」,作五言十韵律诗一章。
天圣十载,以给事中参大政,复作五言小诗二章寄题是亭。
未几宠加圣注,位正台席
时或接宾翘馆,论及奇胜,必以惠州野吏亭为称,足见相国眷眷介怀于兹矣。
与夫昔贤刺宣城郡,架层构于百雉,观叠嶂于四垂,其尚奇之心一也。
皇祐五年仲通假守兹郡,治亭旧基,以前之□章第刊于石,庶乎来者知亭之兴自陈相国始。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七七八二。
秘书丞黄正殿中丞卢咸并可太常博士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一
敕具官黄正等:自兵兴以来,调度日广。
其能勤征榷以佐经费,而均漕运使不滞以通诸用者,皆方今之急务。
其为劳力,宜有劝焉。
因兹岁成,宠尔荣秩。
可。
黄正叔帖 其一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二、《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姑溪题跋》卷一
胡昭索靖韦诞俱学书于张伯英羊欣得其骨,得其肉,诞得其筋。
盖以肥瘠为定,则肉不胜骨,骨不胜筋明矣。
钟繇蔡邕笔法于,而不与,以至搥胸呕血,魏太祖五灵丹救之得活。
死,使人发其墓方得之。
是知用笔之法,所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乃为极挚。
余历览近日号能书者,独于正叔得之。
不惟得用笔之妙,其位置典刑,于几何而不相先后邪?
鲁直辄以圣美之评少之,以余所见,鲁直乃自谓尔。
惜乎,正叔今已失明,则此书不复可得,亦如伯时右手之废,而画笔自绝也。
崇宁三年八月十日之仪题。
黄正叔帖 其二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二、《姑溪居士文集》卷四○、《姑溪题跋》卷一、《六艺之一录》卷三四五、《佩文斋书画谱》卷七七
正叔高标清致,虽在烈日尘埃中,见其字,想见其人,清风飒然,不召自至。
然其少所许可,介洁不挠,独于鲁直委曲倾尽,每见一语,必手录,因而其字所流传者,多鲁直语。
正叔既病目废,而鲁直死矣,读之惨然流涕。
黄正 北宋 · 黄裳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北山亭上共看书,少壮相逢气尚粗。
乐事每闻高义长,病文尝借远烟涂。
樽罍且慰人离合,龟鉴应知我有无。
蟋蟀在堂年又晚,欲邀乡语负寒炉(自注:正臣近举相法,稍识贵贱。)
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一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当时分袂各丁年,南国相逢鬓已班。
羡子还来觐丘陇,益令归梦绕金山
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二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少年浑欲不胜衣,丰下如今带十围。
他日飞扬未轻料,卜居终欲近郊扉。
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三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年门户已萧然,每喜人传小阮贤。
好遣仆童种榆槚,老夫行欲赋归田
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四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南川解袂十年馀,环堵萧然颇自娱。
生计荒馀莫深恨,归来犹得在枌榆。
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其五 宋 · 张嵲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君归多问尹夫子,病后新诗定益工。
鸿雁南来书不到,想应全未废书空。
万安军义兵统领黄正邦孙黄椿寿特补修职郎 南宋 · 高定子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高宗皇帝尝称张俊有言「不敢虚奏边功,恐生冥报」。
尔祖尔父,以禦黎寇上功,赏从其厚,以崇班襚尔祖,以文阶录尔父,父又死之,天何不佑善耶?
貤父爵以录汝,敬哉!
黄正邦赠修武郎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三四、《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敕具官某:黎人之侵扰汉民旧矣,百年王土,半入夷腹。
皆由朕之不德,亡以绥远。
尔为万安义丁之长,乃能直捣径洞,复其侵邑,寇仅荡平,而元身亦殒矣。
躐升武阶,姑慰毅魄。
可。
申省措置峒寇状 南宋 · 陈元晋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六一、《渔墅类稿》卷四
恭准省劄,备奉圣旨,令某将带提刑司职事,时暂前来吉州任责,措置讨捕湖南酃县残破吉州永新安福两县贼徒,务在目下剿荡净尽。
除已尊禀回申外,照对酃寇发作,只因县令秉义者科敛苛刻,致失人心。
奸民喜乱,遂借断治划船不平事为名,鬨集徒党,越境劫掠。
亦有无行止士人从而教揉,作为诗赋,遍贴鼓惑。
凶暴随之,其徒日众,吉州兵少,应援不及,永新安福被其祸。
当来湖南,若因其出峒,早作措置,以歼其后,亦不至猖獗如此。
本司以吉州一壁系属帅司调遣,深恐相去辽绝,不能及事,闻警之初,亟调本司所有三寨任田等处军兵,委将官黄正己、赵雄前去策应。
其间事宜,亦节次具申朝省。
今来张总管之兵既至,虽剿逐得捷,而其徒或出或没,又有睥睨龙泉太和等处,日有急报。
南安诸峒自向来招抚后,峒丁雠杀,时有啸聚,至五七次。
近者傅元一一项聚至数千人,几至出草,本司亟行抚定,幸方安静。
而又许应二、彭三五者,为见酃寇猖獗,多得财物妇女回峒,乃谋结连,通同劫掠,公然行鬨作寇。
许以虎、彭势彪出名,鬨集诸峒不逞之人,至四五千人,分头劫掠。
今月初十日,会于上犹城下,径取南康,入赣县界,声言借路下吉州太和,欲合酃寇。
本司亟牒吉州张总管照会,仍取回本司所发黄正己赵雄两项军兵,前向太和,扼断贼人下吉州路,以谋伐贼。
又牒南安县,权发本司所调池司任将、陈仲两项军兵急回南康,栏截贼人归路。
却就赣州见存禁军内拣选壮勇之人,重立赏格,调遣冲击。
其贼人志不得逞,突至西水,放火取小路四散归峒。
又复生计,分头从龙泉县界谋犯吉州
十四日从罗家峒侵大小黄沙、阳村等处,又一火驻劄南康管下,逼近禾原。
本司即牒张总管分拨军马前去龙泉防捕外,其贼人奸谋叵测,须合扫荡,擒戮渠魁,俾来者知所惩戒,方保后来无事。
某虽以痼疾发作,力丐祠廪,适有寇警,已即具申尚书省枢密院,自诡任责,不敢以贼遗君父。
今又准省劄行下,令某移司任责措置。
断准省劄行下,恐州县无兵可用,无财可支,见调淮西招信军、池司人马及建宁府泉州左翼军兵二千人,付张总管总辖,且令诸司于见管钱内应副激赏供亿之费。
仰见庙谋深远,动合事宜。
某切有区区愚虑,条具于后:
一、伏准圣旨,令某移司吉州任责,委合便宜。
区区之见以为,吉州之寇自外而作,是皮肤之病也;
南安之寇自内而作,乃腹心之忧也。
湖寇巢穴在于酃县,越界劫掠,若令湖南以重兵临其巢穴,贼人回顾,惴不自安,或既出而不可归,或已归而不敢出。
却从本司调兵为掎角,与之夹击,自可集事。
南安之寇相继而作,乃在江西接连之路,萌蘖之初,尤当防遏,不可使之燎原。
以贼人奸谋方窥吉州,欲合酃寇,万一遂其奸计,则吉州愈难支吾,上流郡邑必将震动。
以吉、事势缓急计之,只当且就赣州调遣措置为便。
向使无南安峒丁之变,在某当即日就道,便为吉州置司之计。
南安项洞方殷,迫近赣州,在某当量缓急,随宜制变,乃无失策。
见今已给格励隅总安辑诸峒,以孤贼势,密设方略,必擒贼首,庶几峒民安业,不至相延而起。
外牒张总管提兵于永新、龙泉两路,严为防把,以塞酃寇来路。
却候朝廷所调诸处大军之来,别具事宜讨捕。
一、目今吉州两县既破,他邑皆为防禦之备,财赋所入必亏,兼以连年兵盗相仍,馈饷尽仰给于吉州,委是事力空匮。
而赣之创残未复,赋税失陷,至仰榷酤以供助军须。
某到任痛加撙节,半年所储,数日调发,已觉素手。
两郡并罹盗贼之祸,决难应办。
今准省劄,令诸司以见管钱物那兑支遣,别与出豁。
但彼此司存涣散难一,少有捍格,便有乏兴之患。
不若从朝廷劄下本路转运司,专一应副粮饷一事。
如激赏等用,乞从朝廷科降银会,或指定州郡如袁州临江军无为州建昌军等处截拨纲运钱数发下,应副支遣,方免失事。
一、用兵之道,赏行贵速。
激厉战士及隅总等人,须得真命告身,有功即与书填。
欲望朝廷科降承信郎三道,进武校尉进勇副尉各五道,副尉各十道。
在某决不敢以名器假人,以布私恩,候立功书填,即行具申,未用者当置籍抄具实数申密院照会。
一、军前使唤,非素知其人可以倚仗者,实难委用。
欲望朝廷特降指挥,容某时暂选辟,事已不敢援例。
送甥黄正孙入越序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三八
余与之越公黄太史震为金石交,以其女妻其孙正孙。
贫而苦学,年几壮矣,而母老不敢远游,今将近而入越,请一言以赠。
余谓士之始生也,设桑户蓬矢于门,以射天地四方,所以期待者,固以其非家食之身也。
及其学优而仕,仕固非分外事,然仕固可求乎?
夫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夫固知其不可求矣,而与其徒辙环天下,老而后已,又何为而然哉?
吾乃知夫子之所以求,其诸异乎人之求。
吾惟求诸己,人将求诸我,不求之求,亦曰有遇而已。
而终亦无遇,则是有命焉。
况乎世降,而今耳目所接,声势震撼,豪夺掀舞,栖栖章甫缝掖,欲于此冀其或者贵玉璞,市骏骨,吾斯之未信。
泰山孙明复远游睢阳,虽范文正公亦疑之诘之,知其有母老无以养,然后信其非乞客。
王元之之子嘉祐,人皆目为愚騃,唯寇莱公知其有深识远虑。
时无寇、范二大老,吾恐如明复、嘉祐亦难乎其为遇。
今汝不之东,不之南,犹问道于越
越公交天下士,于越为多,江空岁晚,为吾党尚有硕果者在。
汝行矣,他日来归,知所遇者某人,某人当与余心相待,则相与赞庆其之越公之有贤故人,而其孙得有所遇。
鹏而风,龙而云,相从之乐,其有涯耶。
伊墨卿惠州三首 其一 己未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农事丰湖课正勤,合江绿净起葐蒀。
随车到处成春雨,满袖携来是白云。
雅补南陔看惠政,亭名野吏续前闻。
仲通记访诗碑在,不比浓堆写八分陈文惠野吏亭》诗后有至和元年十月知军州事黄仲通文惠八分,名堆墨书也。)
惠州览古八首 其五 野吏亭(有石刻陈文惠诗并至和元年十月三日尚书屯田郎中知军州事黄仲通述。)丙戌 清 · 翁方纲
 押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
韶州昔摸文惠字,惠州今访文惠亭。
亭中石勒文惠句,罗浮山好为画屏。
惜非八分堆墨迹,至和甲午重作铭。
公从此去入政府,时忆城角青崖青。
佚老亭中归卧后,犹梦白云枕沧溟。
千山客路有何好,一片野意成忘形。
从来吏治贵淳朴,百室盈止妇子宁。
外此一毫无粉饰,何必栗陆与大庭。
甘棠想见当日爱,先进更作来者型。
绍圣之碑不可见,方侯苏子曾荐馨。
但记东堂荔支树,黑衣郎曳阁前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