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李照所定乐奏景祐四年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余襄公奏议》卷上、《国朝诸臣奏议》卷九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臣闻道路传言,已降指挥:今月十六日皇帝御后殿,令中书枢密院及修书臣僚同于上前详议李照胡瑗定乐是非事。
臣窃谓乐者因声以布其和,声者因器以宣其用。
故假金石以为器,然后声得其和;
分宫商以为音,然后乐可以审。
李照之说,形器可辨;
胡瑗之议,音律未传。
以此而欲定优劣,不亦难乎?
又况言有辨讷,意有巧拙,又安能顷刻之间定之乎?
臣又以为古之作乐者,知声有清浊,故吹律以制其中;
恐久而失传,故累黍以存其法。
后世增损,不能识其本声,若以古法求之,尚或得其髣髴。
疑古而不用,未知凭何可从。
胡瑗所定,颇有经据,何不试令造钟磬一编,与李照之乐,更可迭奏。
取其丝竹之声,谐和而不相夺者,定以为优,而后行用,彼时集议,亦未为晚。
臣顷闻谈者云云,并言李照学无师法,自传损益,又挟阎文应以为内助,故得纷然恣其偏见,而律度疏长,钟声振作,不守古制,不可垂法。
察于众言,未全。
若以乐为政之大者,当谨重改作,则宜谨于李照未改之前。
今既改而未定,又宜详考律吕,审酌制度,以防其失。
臣故谓当令胡瑗作为钟磬,而与乐两辨其声,然后是非灼然,如在衡鉴,不辨而可知也。
臣不任区区瞽言待罪之至。
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铭皇祐四年十一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二、《范文正公褒祠录》卷一、《范文正公褒贤集》卷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
皇祐四年夏五月二十日甲子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范公以疾薨于徐。
吏走驿马,以公丧闻,天子感慨,一不御垂拱殿朝,特赠兵部尚书
太常考行,谥文正
录孤赙物,悉用加等。
中外士大夫骇然相吊以泣,至于珀壑处逸,无不痛惜之。
其孤护帷帻还,卜以是年十一月一日壬申,葬于河南县万安山尹樊里先垄之侧。
孤驰使来求铭,将纳于錽。
曰:公之先,始居河南,后徙于长安
唐垂拱中,履冰相则天,以文章称,实公之远祖也。
四代祖随,唐末尝为幽州良乡主簿,遭乱奔二浙,家于苏之吴县,自尔遂为吴人
时中原多故,王泽不能逮远,于是世食钱氏之禄。
苏州粮料判官梦龄,以才德雄江右,即公之曾王父也。
官生赞时,初聪警,尝举神童,位秘书监,集《春秋》洎历朝史为《资谈录》六十卷行于时。
秘监生墉,博学善属文,累佐诸王幕府
端拱初,随钱俶纳国,终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公即掌记之第三子也。
朝廷以公贵,用太保太傅太师追赠三代,又择徐、许、越、吴四大国追封王妣陈氏、妣陈氏、谢氏为太夫人。
公讳仲淹字希文
不幸二岁而孤,吴国太夫人以北归之初,亡亲戚故旧,贫而无依,遂再适朱氏。
公既长,未欲与朱氏子异姓,惧伤吴国之心,姑姓朱。
从事于亳,吴国命始奏而复焉。
公少举进士祥符八年中第,调广德军司理掾,权集庆军节度推官
制置使举蝧泰州西溪盐廪,以劳进大理丞
又举知兴化县建州关隶,以吴国老疾辞,监楚州粮料院
丁忧去官。
服除,晏丞相文学荐公于朝,试可,署秘阁校理
章献皇太后临政,己巳岁冬至,上欲率百僚为寿,诏下草仪注,蝲绅失色相视,虽切切口语而畏惮,无一敢论者。
上又专欲躬孝德以励天下,而未遑馀瘤。
公独抗疏曰:「人主北面是首,顾居下。
矧为后族强翨之阶,不可以为法。
或宫中用是为家人礼,权而卒于正,斯亦庶乎其可也」。
疏奏,遂罢上寿仪,然后颇不怿。
寻出为河中府通判,转殿中丞
谋葬吴国,再请通判陈州,迁太常博士
京师多不关有司而署官赏者,访焉,出于中旨,乃附驿奏,疏甚恳至,愿以上官贺屡事为戒。
明年章后弃长乐,擢为右司谏。
属朝廷用章后遗令,策太妃杨氏为皇太后预政。
制出,都下鵦鵦。
公上疏,极陈:「王者立太后,所以尊亲也,不容冀幸于其间。
未闻武武相蹑,一二而数,况复称制以取惑天下耶?
臣恐后世有以窥之者」。
上悟,第存后位号而止。
公弹补阙失,无所阿忌,贵痈仄目,不欲久留谏职。
江淮饥,以才命公体量安抚。
虽别领走外,亦恳恳不忘忧国,途中上《时弊十事》,皆政教之大者。
累月还朝,适议废郭后,公上书曰:「后者君称,以天子之配至尊,故称后。
后所以长养阴教而母万国也。
故系如此之重,未宜以过失轻废立。
且人孰无过,陛下当面谕后失,放之别馆,拣妃嫔老而仁者朝夕劝导,俟其悔而复其宫,则上有常尊而下无轻议矣」。
书奏不纳。
明日又率其属及群御史,伏閤门论列如前日语。
上遣中贵人挥之,令诣中书省
宰相窘,取汉唐废后事为解。
公曰:「陛下天姿如,公宜因而辅成之,奈何欲以前世弊法累盛德耶」?
中丞孔道辅名骨鲠,亦扶公,论议甚切直。
又明日晨,率道辅将留百辟班,挹宰相庭辩,抵漏舍。
会降知睦州,台吏促上道。
在郡岁馀,知苏州
朝廷知清议属公,就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
入内都知阎文应者,专恣不恪,事多矫旨以付外,执政知而不敢违。
公闻之,不食,将入辩,谓若不胜,必不与之俱生。
即以家事属长子,明日尽条其罪恶闻于上。
上始知,遽命窜文应岭南,寻死于道。
公自还阙,论事益急。
宰相阴使人讽公:「待制侍从,非口舌任也」。
公曰:「论思者,正侍臣之事,予敢不勉」?
宰相知不可诱,乃命知开封府,欲挠以剧烦而不暇他议,亦幸其有失即罢去。
公处之罙月,威断如神,吏缩手不敢舞其癚,京邑肃然称治。
于时官方无纪,每对,未尝不为上力陈治乱之道,皆由用人得失。
此实宰相之职也,天子日拥万几,非所宜专,然不可以不察。
因取职局官品,以类撰次,至于超迁序进,附见其下,为图以献,庶上易览。
宰相益不悦,嗾其党短公于上前。
公亦连诋宰相不道,不行不肯已,坐是去阁职,贬知饶州
是日上封移书,论公以忠义获谴,极道所不可者,皆当世英豪。
宰相指为朋,相继谪去。
治饶未久,徙润,又徙越。
宝元初,羌人压境叛,间岁悉众寇延州大将战没,关中警严。
于是还公旧职,移知永兴军,道授陜西都转运使
议者谓将漕之任,不预戎事,遂改充经略安抚副使,仍迁龙图阁直学士吏部员外郎以宠之。
至部,首按赞延。
延安始困兵火,障戍扫地,城外即寇壤,岿然孤垒,人心危恐,废食待窜。
凡朝廷遣守,皆以事避免,迁延不时往。
公遂留不行,骑奏愿兼领延州事,以待寇之复来,上嘉而从之。
属亡战日久,兵无纪律,猝有外警,荡然不支。
公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析为六将,分命裨佐训敕。
不数月,举为精锐,士气大振,莫不思战。
而寇知我有备,即引去。
朝廷推其画诸路,诸路皆以为法。
力城青涧,复散亡属羌万馀帐,开营田数千顷以收军实。
人视延塞,其完固如山立,不可动,谓宜讨贼,不可坐守老吾师。
朝廷下其议,将从之,公执犹以为未也。
无几,泾原师出,败于好水川,天子由是益信公智谋过人远甚。
前此贼以书署僭号遗公请和,公不忍俾朝廷报贼,乃自占答,黜其僭署,为陈逆顺祸福,立遣使者还。
未出境,闻好水败,始悟贼书谲而非诚,益自信立报。
为是执政以公擅报罪当诛,上知亡其责,止命削一官,降知耀州
几月,拜户部郎中,起知庆州,寻迁左司郎中、本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兼兵马都部署
有马砦者,素为贼冲,然地与贼境相冲,久不能城。
公至,自领牙兵,出不意驻柔远砦,别遣蕃将取其地,得之。
先命长子入据以率众,公亦亲往劳士。
有顷,贼三万骑叩城下,公麾兵血战,则遽北,戒诸将勿追,已而果有伏,夜遁。
城既立,诏名大顺。
徐又城细腰,复胡卢等砦,招明珠、密臧二强族各万馀人及并环千馀帐内附。
自此环庆属羌,悉为吾用。
先是卒骄难使,主将咸务姑息。
公筑延庆诸城堡,募民不足,乃杂使禁旅,盖素服公威惠,劳苦虽且死不怨。
久之,泾原师再丧定川关辅复震,而虞变生。
公知,亲率戏下兵连夜赴援,且将邀贼归路击之。
会已出塞,遂班师,因移其兵耀于关辅,人心于是大定。
初,定川事闻,上颇骇,谓侍臣曰:「得范某出援,吾无忧矣」。
数日公奏至,上大喜,怀其章执政曰:「吾知范某可用」。
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时朝廷以戍卒屡衄,议黥乡人为军,人惧甚,窜匿不愿黥。
公改命涅刺其手,非校战,请农于家。
后罢兵,独环庆路乡军得复为民,民德公至于今不忘。
朝廷寻尽以西路委公,置府于泾州,授陜西四路安抚经略招讨使
方谋取横山故地,渐复灵、,然后可以诛贼。
贼知亡无日,惧不克当,因遣使讲和。
明年春,召公枢密副使,凡五让不从,乃拜之。
舆议谓公有经纶才,不当跼于兵府,是秋改参知政事
上倚公右于诸臣,公亦务尽所蕴以图报。
然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
公将飙以岁月而人不知惊,悠久之道也。
上方锐于求治,间数命公条当世急务来。
公始未奉诏,每辞以事大不可忽致。
于是露薰,降手诏者再,遣内臣政事堂督取,开龙图阁给笔札,令立疏者各一,日日面诘者不可数。
退曰:「吾君求治如此之切,其暇岁月待耶」?
即以十策上之,盖取士、课吏、减任子、更卫兵、择守宰、谨赦令、厚农桑之类者。
又先时别上法度之说甚多,皆所以抑邪佞、振纲纪、扶道经世,一一可行。
上览奏褒纳,益信公忠耿,不为身谋瘤也,遽下二府促行。
论者渐龃龉不合,作谤害事。
公知之如不闻,持之愈坚。
明年秋,边奏疑若有警者,公虑帅臣恃和而懈,因恳请按边,即命为河东陜西宣抚使
麟州向者亦被寇掠,邈然在贼腹中,本道帅病无供饷,奏欲弃之。
曰:「麟弃,疆埸日蹙,不可」。
请复废障,使民耕于鄙,于是得不弃。
代郡西四州军附边,有废地尤广,著令禁不得耕,郡县以敌嫌不敢正视。
欧阳修来使,尽籍其利害,请弛禁,许人耕以输,可代转睝之劳,以帅议不协罢。
至,知其利大且亡所嫌者,屡奏如议便,后止耕岢岚一境,而塞已充矣。
公既度陜,以西羌好难保而边计尚缺,疏手奏愿解政事,复领四路以总护诸将,即除授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陜西四路安抚使
以疾请邓,许,迁给事中
三年,又请浙郡,因得展先臣之墓。
杭州,加礼部侍郎
祀明堂,汎迁户部,又移青州,兼东路安抚使
几岁,疾病,又请颍。
肩舁至彭门,遂不起,年六十四。
为学好明经术,每道圣贤事业,辄跂耸勉慕,皆欲行之于己。
自始仕,慨然已有康济之志。
凡所设施,必本仁义而将之以刚决,未尝为人屈挠。
历补外职,以严明驭吏,使不得欺,于是民皆受其赐。
立朝益务劲雅,事有不安者,极意论辩,不畏权痈,不蹙忧患。
故屡亦见用,然每用必黜之。
黜则欣然而去,人未始见其有悔色。
或唁之,曰:「我道则然,茍尚未遂弃,假百用百黜,亦不悔」。
噫!
如公,乃韩愈所谓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
在陜西尤为宣力,以儒者奉武事。
又边备久废忽,而王师新败,剥丧破漏,茫乎无所取济。
周旋安集,坐可守禦,蓄锐观衅,适图进讨。
会羌人复修贡,朝廷姑议息兵而从其请,于是不能成殄灭之功。
然其阅武练将,可以震敌;
城要害、属杂羌,可以扼寇。
此后世能者未易过也。
至于垦田阜财,立法著信,爱民全国体,赫赫在人耳目,皆可为破敌之地者,又可道哉!
其历二府,才岁馀而罢。
若夫天下至重,久安之弊至深,而欲以一二岁临之而望治,虽愚者知其不可得,况所奏议阻而不行者十八九,行者又即改废不用,兹所以重主忧而生民未得安也。
宣抚之初,谗者乘间蜂起,益以奇中造端飞语,亡所不及,甚者必欲挤之死而后已。
赖上宽度明照,知公无他,始终保全,获没牖下。
呜呼!
道之难行也,而至是乎!
辸人茍欲伸己志而不志乎邦家,此先民所以甘藜藿而蹈江海也。
公天性喜施与,人有急必济之,不计家用有无。
既显,门中如贱贫时,家人不识富贵之乐。
每抚边,赐金良厚,而悉以遗将佐
在杭,尽馀俸买田于苏州号义庄,以聚疏属。
而敛无新衣,友人醵赀以奉葬。
诸孤亡所处,官为假屋韩城以居之。
遗奏不干私,此益见其始卒志于道,不为禄位出也。
作文章尤以传道名世,不为空文,有文集二十卷,奏议若干卷,两府论事若干卷。
娶李氏,故参知政事昌龄之癙,封金华县君,卒于鄱阳,今举而纤焉。
四子:纯佑,守将作监主簿,少有气节,以疾废于家;
纯仁进士第光禄寺丞
纯礼,太常寺太祝
皆温厚而文,识者曰范氏有子矣。
三女,长适殿中丞蔡交,次适封丘主簿贾蕃
诸孙三,长正臣,守将作监主簿
一男纯粹、一女二孙并幼。
铭曰:
公之世系,源于陶唐。
晋会食范,厥姓始彰。
睢、痤、蠡、增、滂、宁、云、质,兹惟闻人,间代而出。
或霸或季,所有何述
粤自得姓,千五百年,独公挺生,为天下贤。
涉圣之馀,揭厉洄沿。
道尊德融,事公实繁。
人获一善,已谓其难,公实百之,如无有然。
遭时得君,位亦显焉。
罹此谗慝,志莫究宣。
元元卒艰,噫嘻乎天!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右仆射文安王公墓志铭1059年8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二、《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八、《黄氏日钞》卷六一、《文编》卷六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五、光绪《虞城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公姓王氏,其先太原祁人
其六世祖某,为辉州刺史,遭世乱,因留家砀山
砀山近宋,其后又徙宋州虞城,今为应天虞城人也。
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
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丁父忧,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右司谏。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后犹在殡,有司以岁正月,用故事张灯。
公言郭氏幸得蒙厚恩,复位号,乃天子后也,张灯可废。
上遽为之罢。
景祐四年,以本官知制诰,赐服金紫,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提举诸司库务,迁翰林学士知审官院。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
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馀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韩丞相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
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因复遣公安泾原路曰:「陛下复用韩琦范仲淹,幸甚。
然将不中御,兵法也,愿许以便宜从事」。
上以为然,因言诸路都部署可罢经略副使,以重将权,而偏将招讨使以军礼。
德顺军于笼竿城,废泾原等五州营田,以其地募弓箭手。
其所更置尤多。
方公使还,行至泾州,而德胜寨兵迫其将姚贵闭城叛。
公止道左,解装为榜射城中,以招贵,且发近兵讨之。
初,吏白曰:「公奉使且还,归报天子尔。
贵叛,非公事也」。
曰:「贵,土豪也,颇得士心,然初非叛者,今不乘其未定速招降,后必生事,为朝廷患」。
贵果出降。
明年四月,以学士权三司使
自朝廷理元昊罪,军兴而用益广,前为三司者,皆厚赋暴歛,甚者借内藏,率富人出钱,下至果菜皆加税,而用益不足。
公始受命,则曰:「今国与民皆弊矣,在陛下任臣者如何」?
由是天子一听公所为。
公乃推见财利出入、盈缩,曰:「此本也,彼末也」。
计其缓急先后,而去其蠹弊之有根穴者,斥其妄计小利之害大体者,然后一为条目,使就法度。
副使判官不可用者十五人,更荐用材且贤者。
期年,民不加赋而用足。
明年,以其馀偿内藏所借者数百万。
明年,其馀而积于有司者数千万,而所在流庸稍复其业。
曰:「臣之术止于是矣,且臣母老,愿解烦剧」。
天子多公功,以为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群牧使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度支副使林潍永和,议不已,公奏罢,乃止。
益、利、夔三路转运使皆请增民盐井课,岁可为钱十馀万,公亦以为不可。
而权倖因缘,多见裁抑。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及公既罢,上慰劳之,公顿首谢曰:「非臣之能,惟陛下信用臣尔」。
丁母忧,去职,服除,复为学士群牧使,再迁给事中
皇祐三年,以本官为枢密副使
公持法守正,遂以身任天下事,凡宗室、宦官医师、乐工、嬖习之贱,莫不关枢密而滥恩倖,请随其事,可损损之,可绝绝之,至其大者,则皆著为定令。
由是小人益怨构,为飞书以害公,公得书,自请曰:「臣恐不能胜众怨,愿得罢去」。
上愈知公为忠,为下令购为书者甚急,公益感励。
在位六年,废职修举,皆有条理。
枢密使狄青以军功起行伍,居大位,而士卒多属目,往往造作言语以相扇动,人情以为疑,而青色颇自得。
公尝以语众折,为陈祸福,言古将帅起微贱至富贵而不能保首领者可以为鉴戒,稍沮畏。
嘉祐元年三月,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三年,迁吏部侍郎
八月二十一日,以疾薨于位,享年五十有六。
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其所设施与在枢密时特异,岂政事者丞相府也,其体自宜如是邪?
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与其弟纯臣相友爱,世称孝悌者言王氏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悯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曾祖讳化,某官,赠太傅
妣戚氏,封曹国太夫人
祖讳砺,某官,父讳渎,某官,皆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祖妣袁氏,郓国太夫人
妣仇氏,徐国太夫人
娶丁氏,安康郡夫人
子男三人:同老,大理评事
周老,太常寺太祝,早卒;
朋老,大理评事
二女:长适校书郎师道,早卒;
次未嫁。
王氏自迁虞城,由公曾祖而下,或葬双金,或葬土山,皆在虞城
嘉祐四年八月十日,改葬公之皇考于宋城县平台乡石落原,而以公从葬焉。
铭曰:
王为祁人,遭乱不还。
六世之祖,初留砀山
其后再迁,虞宋之间。
遂安其居,葬不远卜。
宋多名家,王实大族。
族大而振,自公显闻。
公初奋躬,以学以文。
逢国多事,有劳有勤。
利归于邦,怨不避身。
帝识其忠,谓堪予弼。
副枢机,出入惟密。
参政事有谋谟。
谁中止之,不俾相予。
帝有褒章,悯饰之赠。
长于百寮,考德惟称。
维古载功,在其庙器。
今亦有铭,幽宫是閟。
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工部尚书崔公行状1043年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曾祖光表,右补阙直史馆
祖周度,兖州节度判官、赠秘书少监
汝砺左班殿直、赠尚书兵部侍郎
本贯开封府鄢陵县仪凤乡凤凰里,名立字本之,年七十五。
崔出姜姓。
始,齐丁公之嫡曰季子,以其国推叔乙而食采于崔,因而命氏。
十六世孙业,为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
后魏殿中尚书休,始与其弟寅分大小房,休号大房。
元魏历周、隋间,世居显仕,而至唐尤甚,与卢、李、郑三姓,遂为诸侯之望,而崔为之首。
曾祖讳光表,清河大房休之后十二世孙也。
后唐同光初进士,为天下第一,终右补阙直史馆
祖讳周度,性忠鲠敢言,周初为兖州节度判官,其帅慕容彦超叛,即以大义譬责之,复引近世逆顺祸福以为监。
不听,卒为其所害。
周祖闻而伤之,赠秘书少监
父讳汝砺,以父死节尚幼,朝廷欲优其廪给,乃以为左班殿直
后以家世儒者,耻从武弁之列,遂弃官归鄢陵,安处先庐,不以荣利为意。
以公贵,累赠尚书兵部侍郎
公讳立,字本之侍郎之次子也。
少警悟博学,而尤长于古文。
柳公仲涂为世大儒,学者师仰,一见公文而奇之,于公卿间比比延誉。
咸平二年秋举进士开封府,试入高等。
明年春及第,补果州团练推官
郡有役卒辇官物于他州,苦其道路之险,乃率众钱雇便舟而下。
其守姜从革者发其事,法官张升引率歛条,坐始谋与率钱卒三人皆当斩。
曰:「醵钱私己,与本意于公殊科,罪当杖」。
固执不断。
姜怒,乃以具狱闻,请下有司详谳,卒如公议。
姜与法官俱得罪。
满岁,用是改大理寺丞、知大名府临清县事。
丁侍郎忧去职。
服除,知寿州安丰县事。
属岁大水,坏期斯塘,民失灌溉之利者殆千馀家,公亟募工徒补塞堤障,日暴露于塘下,踰月而塘完,民以安业
殿中丞,徙通判广州事,改太常博士
岭南舶商所凑,珍货丛委,至者一为利所动,则隳其故节。
公素以清约自守,凡彼之所有,不市一钱,官满但舟贮俸缗所馀而还。
文懿张公为本道转运使,常叹服之曰:「古之所谓廉吏者,恐无以过此」。
俄丁母延安郡太君李氏忧,去官。
服阕,通判许州事,改屯田员外郎、知江阴军事。
仁宗即位,以恩增秩都官
邑有利港者,旧溉民田数千顷,岁久湮废,公谕其民浚之,曰:「初虽少劳,而其利无穷」。
民皆乐然献力。
逮成,官无少费,而民利如故。
横河六十里以通漕运舟楫之便,天子嘉之,两赐诏书褒美。
代还,会东都塞决河,命公提举受纳梢草。
是时所费既广,旁逮数路之民,皆被科扰。
公度兴功过半,薪楗山积,而所逋之数尚数百万,皆单细之户,力不能堪者。
公独抗奏,愿一切蠲放,保无所乏,朝廷从之,众大蒙惠。
职方员外郎、知棣州事。
城中池素舄卤,民苦水泉不给。
公择衢巷要便之地,为浚百井,而间有甘洌者。
众谓公至诚之感,阖郡歌乐之。
累迁都官郎中,历知汉、相、潞三州事,以明道恭谢天地恩迁职方,俄转太常少卿、知兖州事。
值岁大蝗旱,民罹凶歉,公度荒政之急而为常法所拘者,一皆济以权宜,唯上所罪。
又募里豪出数十万斛以哺饥者,所活甚众,而施浃旁境。
继徙郓、泾二州,就拜右谏议大夫,改知耀州事。
耀民气豪喜讼,号难治
始至,系囚满狱,为区判善恶,劝沮明白。
未几民服公化,境内以清。
代归,民走漆、沮二水之次,邀公呼曰:「吾之父母,今焉往」?
至群卧滩石上,使公马不得前,为回驾,翌日繇间道乃去。
至阙,以年渐高,筋力不强,愿补闲僻之郡。
乃出知濠州事,转给事中
年甫七十,即上书曰:「臣老矣,于国家之事力不能勉,幸乞臣骸骨,以归田里」。
上怜之,进秩工部侍郎致仕。
公既归许之私第,遂谢绝人事,治家圃,罗植松竹,中起小亭曰葆光,自号葆光子,终日怡然隐几于其间。
每良辰美节,则召亲族以觞咏为娱乐,心休休然,自谓处羲皇之世。
如是者凡五年。
一日,体中不佳,召诸子而谓曰:「人生七十者为少,而吾寿已过之。
又官为丞郎,汝辈皆为京寺之官,女配吉士,吾自顾无一不足者。
夫生而死,物理之也,汝辈但师吾忠孝,无甚悲也」!
诸子与家人皆环侍号泣不能胜,而公神色不少变而终,君子以为达性命,时庆历三年十一月三日也。
公方重沉敏,不妄喜怒,外虽严庄,而内极仁恕
平居裣衽危坐,凛然如在官府中,家人辈皆悚戢自饬,无敢遽步于前者。
天性至孝,二亲之亡,水浆不入口者累日,蔬食柴毁,见者嗟恻之。
事其兄中舍君尤谨顺。
诸侄少孤,皆奏以官,义均己子。
历治十郡,所至务以约制烦,以静胜扰,而政一出于仁惠。
凡议罪有不合法意,或所诛不当其情者,则类从轻比,故民感而易化,所去殊思之。
又性本恬晦,不自夸耀,以道平进,志不可屈。
文静吕公,乃公之同年生也;
文懿张公,乃向为监司,知公之深者也,而公足未尝一妄及其门。
曰:「人茍公而待物,当自知我;
必欲求而后知,则吾岂为此」?
东郡之督薪刍也,内臣阎文应方为小官,与公共事,文应举或不如法,公必极言规正之。
后为入内都知,权倾中外,感公畴昔诲勖之恩,百计欲一见公而不能,其自重如此。
前后上封言时政利害得失,凡四十事,多见施用。
能文之外,复长于篇咏。
文正范公尝谓某曰:「余向在江阴,多见崔公诗,格清而意远,诗人之作也」。
有集二十卷,自名《巴歈集》,兹又见其谦德之高也。
夫人冉氏,故职方员外郎宗闵之女。
淑行纯德宗族师法,门内之助,肃然以和。
封仁寿郡君,先公而亡,年六十六。
其年十二月十三日,葬公与夫人于郑州之新郑县临洧乡侍郎之墓次。
男三人:长勉,天圣五年进士第,强敏能政,终大理寺丞
次公孺,性浑厚,有高识,多闻博览,尤高名理之论,今为国子博士签书忠武军节度判官事;
次长孺,和雅善属文,终大理寺丞
女四人:长适比部员外郎杜昉,次适司封员外郎集贤校理、知陕府赵宗道,次适大理寺丞张汝士,次即某之配也。
故于公治官治家之迹,知之为最详。
而辞患鄙讷,不能发扬公之清芬盛烈,使纤悉而明著之,姑举其大概,以资名德钜贤笔削之公,用垂信于后世。
谨状(《安阳集》卷五○。又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嘉靖《鄢陵志》卷八,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民国鄢陵县志》卷二七。)
度:原脱,据郭本补。
睦亲宅景祐二年九月二十九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一七九
朕绍承丕搆,怀抚懿亲。
荷庙祧锡羡之祥,致藩戚广滋之庆。
并开邸第,散处都城
念宴集之或睽,加室居之多隘,俾迁爽垲,载易规摹。
示列次之有伦,庶在宗之胥乐。
宜以旧玉清昭应宫地修盖潞王宫院,仍赐名睦亲宅
三司使程琳总其事,入内内侍省内侍都知阎文应内侍省内侍副都知张永和引进副使王克基典领工作。
按:《宋会要辑稿》帝系四之四(第一册第九五页)。又见同书礼六二之三七(第二册第一七一三页)。
宋故推忠佐功臣光禄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赠尚书左仆射王公行状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五、《公是集》卷五一
公讳尧臣字伯庸
其先太原祈人,六世祖为辉州刺史,唐季兵乱,遂家焉,今单州砀山是也。
后徙居虞城
公祖府君事亲以孝闻,其为政兴利除害,多阴德。
尝言曰:「我世当有显者」。
及公生,爱之曰:「此儿庶几成吾言」。
公举进士,天子程其文,为天下第一。
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年二十五矣,天圣八年,召试翰林,改著作郎,直集贤院
公考以事左官于蔡,公亦请知光州以便亲。
居郡,迁右正言
是岁大饥,百姓不能忍死,群辈望屋而食,或抵极法。
公建言宜依荒政弛刑,以全安细民,朝廷用其议。
丁外艰,去职。
服除,为三司度支判官赐绯衣、银鱼。
又迁右司谏。
后废死,议者不一,而宦官阎文应方强用事,公请狱治侍医左右无状者,为朝廷除谤释疑,事虽不行,物论多之。
后犹在殡,有司张灯合乐,饬供帐,望幸,乘舆临当出,公又言:「前以诏复郭氏位号,则后礼不可阙。
观灯非礼之急,毋使天下有间言者」。
天子从之。
景祐四年,以本官知制诰,赐金紫,同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提举诸司库务
宝元元年,召入翰林学士,改尚书六部员外郎知审官院。
元昊畔,西鄙宿兵,体量安抚使,将行,言曰:「故事,使者所至,辄称诏存问官吏将校,而初不及百姓。
自兵兴三年矣,政烦赋重,大小彫敝。
今攻守未决,宜因使者之出,致劳来之意,许以贼平,蠲其租二年,则人人致力而忘死矣」。
朝廷嘉其意,以敕榜付公。
是时贼马出入镇戎环州间,官军战数不利,士气伤沮。
公按其地形,易置将校,调率民力,皆因事授宜,先行而后闻,百姓便之
还,又言:「陕西兵亡虑二十万,分屯田路,不足自守。
贼尝三战三胜者,由以十当一也。
臣视地形,泾原最可忧,请益兵万人屯泾州,二万屯渭州
渭足以制山外,泾足以控关中,则贼不敢送死矣。
不然,臣恐其乘虚复来,溃决必甚」。
又荐狄青王信种世衡刘昭孙等三十馀人可将帅
先是,好水之战,韩丞相招讨副使,以偏裨失律,左迁知秦州
范文正公经略延州,亦坐移檄让元昊不先闻,谪守耀州
至,为上分别两人忠义智勇,可大任,不当以纤芥为进退,失士大夫心。
宰相意迕,持其议久之,未即行。
明年九月,贼果如公策,自镇戎原州以入,败葛怀敏之师数十万众,乘胜掠平凉,击潘原关西响震,自邠、泾已东,皆闭壁自守。
于是范文正公庆州之众以出,身自当贼冲,贼由此不敢深入。
而议者乃以前公言之是,复以招讨使,置府于泾州,益屯兵三万人,而使公乘传安抚泾原,还,奏曰:「陛下以边事属仲淹等,而盛其备泾原,诚得制胜之要,贼必不敢动矣。
然军贵神速,不容呼吸,愿委以便宜,毋令中覆」。
上为许用其言。
凡公再奉使,皆丧败之后,所筹画施为,便兵益民,以利易害,成全胜之策者,大体若此,其细不可胜纪。
函谷关,示以不外拒,西土怀之。
泾原五州营田,益置弓箭手,筑德顺军,张形势之制。
冗官,黜无功。
事为之虑,皆极其当。
贼于此止不为寇,其明年,因乞降矣。
初,曹玮渭州,开山外地,置笼竿等四寨,募弓箭手,给田二顷,教以耕战,使自为守。
其后将帅养视之不善,又稍侵夺之,人人怨怒。
有言德胜寨将姚贵材勇,为众所伏,遂逼以闭城畔。
公适使还,过之,知贵素忠,其畔未能固立,自作书射城中,谕以祸福死生。
贵恐惧,畏服,即日将其众开门出降。
复为申明约束,使可继守,如曹玮之旧而去。
明年,加户部郎中权三司使
既拜,请自择僚属,许之。
张温之杜杞等十五六人为副使判官,天下称其材。
入内都知张永和建言,欲取民间房钱十之三以助军费,事下三司,公持不许。
永和密使人致意曰:「公能行此,则大用矣」。
明日入见,具为上言,因曰:「此衰世之事,非平时可行,且召怨而携民,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之乱也」。
上以为然。
度支副使林潍永和势,助之说甚力。
公廷奏黜,议乃定。
川峡转运司奏,乞增盐井钱岁十馀万缗,公固不从。
上问其说,对曰:「两蜀僻远,恩泽鲜及,而贡入常倍,民力由此困。
朝廷既未有以恤之,而又牟厚利焉,是重困也。
虽小有益,将必大损矣」。
上善其对。
公之行己谋国,论议向正,不可回以利,类若此。
其治大计,以知盈虚为急,有所调发,常先事因利,不暴取于民,故能殖其材。
簿书谨详,吏亦不得欺。
自前使姚仲孙借内藏钱数百万缗,久不能偿,公居三年,悉按籍偿其负,而军国之费,犹沛然有馀。
以母老,求解要剧。
六年正月,拜承旨归院,兼端明殿学士,充群牧使
明年丁内艰
皇祐初,免丧,还翰林,迁谏议大夫
上祀明堂,加给事中,受诏与陈旭等议茶法,当时颇言其便。
三年九月,拜枢密副使
侬智高反,残十馀郡,遂围广州
公按旧事及地形利害,调兵遣将,上常是之。
贼平,策为多。
又奏请略准唐制,分桂、广、潭、宜、邕为五管,重募土人,增澄海、忠敢等兵,以省京师遣戍之烦,边备益谨,而卫兵以不耗减,至今便之。
枢府本兵,然自中人宦官医工、伶师、嬖习、近戚之进退除用,皆属焉。
在位六年,持法守正,以身当天下之务,滥恩倖请,一皆抑损。
教坊乐工不得补班行。
中人非有功,不以为三路钤辖
内侍两省,非年五十无赃私,不以为押班
兴缮土木之劳,不以官为赏。
班行百司失职之人,其伤财而害民,必再赦乃得用。
叙法皆定律令,天子深倚赖焉。
而倖进者用此怨公,至为飞书以中伤之。
上察其情,不疑,而购为书者甚急。
嘉祐元年三月,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张尧佐以女宠进,至是复有旨以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曰:「尧佐未尝出京城,无功劳,不可假以相位」。
由此罢。
三年,进拜吏部侍郎
八月二十日薨于位,享年五十六。
为人雅厚信重,以诚接物,不修矫饰抗厉之誉,士大夫以君子长者归之。
其与同列议事,必依于正,时有不合,反覆劘切,止于当而已,不以独见为奇。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众,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将薨,呼其弟纯臣,口授遗奏,大旨以宗庙至重,根本未立为忧。
天子加悯恻焉,亲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以左仆射印绶。
明年某月,葬宋城县卒孝原。
凡所履历典为具是矣,至他所领审刑院尚书省之类甚众,及累阶、勋、开国,号功臣,敦加以例进,故弗论也。
娶丁氏,封安康郡夫人
三子:同老,大理评事
周老,太常寺太祝,早卒。
朋老,大理评事
二女:长嫁试校书郎戚师道,早卒。
次在室。
公本以文学进,至为侍从,典诏诰者十有馀年,其文贵体不贵奇也。
有集五十卷,藏于家。
爱乐士大夫,称为知人。
所荐拔,初若不审,其后多赫然有闻。
尝荐彭思永侍御史,首奏抑张尧佐不得为二府,朝廷称之。
右,谨条仆射公世胄、官簿、行事如右,请牒太常议所谥,及乞铭于立言之君子,以志其墓。
伏惟加详择焉。
谨状。
言委官按行章献明肃太后山陵奏绍兴元年四月十九日 宋 · 李回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六、《中兴礼书》卷二五六
谨按章献明肃太后山陵先以入内内侍省内侍押班卢守勤入内内侍省副都知阎文应为按行使,次以东染院使、干当皇城司岑守素为修奉都监殿前都虞候邓守忠为修奉总管
然则按行茔域与修奉营缮是为二事,今来攒宫其先按行择地,合与不合别行差官,或一就委韩世忠干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