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钱文季(举)状元杨吉州子直韵赋玉蕊诗老悖久稽奉酬今承秩满还朝就以为饯丙辰1196年6月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昼揽群芳博物华,夕披众说聚萤车。
花来北固无新唱,诗到西昆有故家。
乡里孝廉流泽远,弟兄科甲搢绅誇。
盍归史馆开群玉,徐步词垣判五花(自注:欧公诗话两言杨大年钱文僖刘子仪数公唱和,号《西昆集》。后进学看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唐贤诸诗集几废不行。文季系出文僖,而上世本姓刘云。)
按:《永乐大典》卷一一○七七作钱文子诗。
吕子约寺丞庆元二年十月1196年10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九、《书稿》卷三、《南宋文范》卷三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某拜启:临江转致九月三日书,不胜感谢。
不闻问复月馀,想惟德履超胜。
令似痁疾,必已无事。
贤閤安人少睡,必是多虑。
会稽曲折,岂应知也。
某老病杜门,交游殊稀,盖季章痔未全愈耳。
今秋渴雨,芙蓉大段稀疏,小车按行之乐亦岂易得耶?
汪时法计时通问。
钱文季金华县,俟来春趁班注邑,可谓良图。
近附仓司便遣报,因书试询,达否?
刘公度得耿漕文字申明,诣曹改官,张帅语客云尔,未知果何如。
考亭间得书,孜孜范碑,殊可敬叹,然亦有疑。
庆历诸贤黑白太明,致此纷纭。
六一壮年气盛,切于爱士,不知文靖浑涵精深,期于成务,未免责备。
正献兄弟方含章不耀,人所未知,故语言多失中,后来大段自悔。
所谓君子之过,不必曲为说道理。
如《仁宗实录》皆经名公笔削,仍亲当时议论,其于西事本末略不及二公,意亦可想。
今观《自记》首云「学道三十馀年」,却似后学说话,至以忠宣比尧朱,亦太过。
本朝诸公心平如忠宣者几希,设有真迹,尚未敢必,况居仁所传耶!
张续帖在谁家?
如「修性多病」之句良可疑,「殊不喜居京」亦非六一语。
苏明允帖若果有之,则黄门龙川志》说碑处自当具言,何必引张安道为證也!
陈无己《谈丛》尤乖疏,如说幸澶渊,谓寇公不容章圣起还内,径自御坐登车,是何识见?
故说文文靖一段绝鄙野。
今于集本并列众论,以俟识者。
盖小说极难信,其来相告有好恶,有差误,秉笔则当决择耳。
鄙意如此,未知当否?
更望批诲,以代剧谈。
馀惟厚爱,不宣。
1201年9月2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四、《平园续稿》卷九、《益公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永嘉钱君文子序其曾祖姑《诗》三卷,刻板醴陵县治,复求跋语。
予观《诗》三百篇,有当时妇人女子所赋,而后世文人或不能及,盖发乎情、止乎礼义之难也。
景祐中欧阳文忠公谢希孟诗云:「隐约深厚,守礼不自放,有古幽閒淑女之风」。
欲引而进之卫庄姜许穆夫人之列。
请以斯言附诸卷末。
嘉泰元年九月二十四日
钱文季佥判1196年12月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东海珠胎清庙珍,璧水秀孝第一人。
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
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
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朱丝直
梅花雪片迎新年,送君抟风上九天。
凤池鸡树只咫尺,致君更努力。
钱判官文季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诚斋集》卷一○四
某属者桑梓之邦幸甚,得一世名胜以冠宾赞,山林野人,庇焉以免,庸非盛福?
上印王觐,小泊锦帆,不嫌山石之荦确,野径之诘屈,肯临环堵,左顾病夫,剪春韭炊黄粱以留上客,不蒙推去而不嗅,何荣如焉!
何感如焉!
倥偬别去,莫审旆旌之所指。
恭承诲帖下逮,乃知刘表严武于西山南浦间,落霞孤鹜,寂寞久矣。
今逢耿介绝俗之标,岂无半语以宠光之?
独不我寄,何也?
显晦殊涂,自此远矣。
握手论文,岂再作梦?
愿言珍重,即看馆学之除,以重我国家。
醴陵钱知县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诚斋集》卷一○六
某间者阔焉,久不闻问,每一动心,向风永怀,便如对面语也。
遣骑坠言,驩喜亡量。
即辰春事过中,寒暄之杂,恭惟文季知县中大契兄学道爱人,民咏天棐,台候动止万福。
玉婘均庆。
寄似新诗,朗咏三反五复,发清新于平淡之中,藏古雅于追琢之外,非时世折杨黄华之音也。
第如「俗学多翻变,晚辈论时学」等语,不宜笔之于书,何苦以毒口牙招齿舌乎?
每以此戒朱元晦,今复奉谂。
「古来得道人,挂舌屋壁间」,此真吾师也。
愿言自爱,以俟
醴陵钱知县1200年10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六、《诚斋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某伏以即日苦雨未霁,殊妨歛藏。
恭惟文季知县国录契丈期年政成,民咏神介,台候动止万福,契家玉婘均庆。
某老病侵加,县车待尽,无足谈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昔闻其语,今见其人,醴陵之民一何幸也。
庐陵今秋两月不雨,两月连雨,前日大田可纵燎,今日遗秉又生耳矣。
潘县岁事定复何似?
小儿幼舆之官澧浦,寄径提封,一拜函丈,愿扣囊底书以振德之。
所祝爱重大业,拭目璧水蓬山之际。
吴伯丰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一、《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二、《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四七
明道曰:「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
凡人说性,只是说继之者善也。
孟子说人性善是也」。
伊川曰:「若乃孟子之言善者,乃极本穷源之性」。
「以上不容说」者,是指天命本体对其禀赋在人者而言。
「极本穷源」者,是就人所禀之理对气质之性为说。
此云「继之者善」亦与《通书》所指不同,乃孟子所谓「乃若其情可以为善」之意,四端之是也。
「仁之于父子」一段,两尝请教,然终有未能安者。
近见钱判官文子以仁而施于父子,宜相亲爱;
以义而施于君臣,宜相契合。
吾既有礼矣,则宾主之际必然见答;
吾既有智矣,则贤者之交必然见知。
以至德为圣人,则保祐眷顾之休亦天道之所宜昭格者也。
而事乃有甚不然者,姑举圣人于天道言之。
尧、汤之水旱,之困穷是也。
夫是以谓之命。
然其在吾性所当尽者,初不可以自已。
如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之类。
故曰「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如此解得「圣人于天道」一句与上四句颇顺,不知尊意以为如何?
前辈有如此说者,与《集注》之说亦不甚异。
但所谓命有内外之不同耳。
又「智之于贤者」若如此解,即语势倒而不顺,须如横渠之说乃佳。
可更详之。
丁子齐 其三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止斋先生文集》卷三六
除夜有怀》一章,岂能无意?
《诗》三百篇,大抵喜怒所作,要不失其正。
读《楚词》、汉赋、建安五言,吾辈可谓首鼠畏祸。
夫畏祸,岂所以待宽时耶?
近日士友相厉,多说无圭角,此是大患。
知者一向沉默,不知者固有所激昂,以要君为利。
为利者负国,沉默者谓之何哉!
六朝人物,区区中原之念,见之寝食。
今日举子,握笔作场屋文字者,未尝肯道其名字。
独不谓不能拨乱反正,其人固不足道耶!
吾辈为汉民将十馀世,而使吾君忍耻事雠垂六十年。
而学校乡党,晏然无进志。
其大者,则率其徒为清谈;
次摘章句,小则学为诗文自娱。
当此时,吾党与士友不变其说,谓之波荡,此某所为惧。
子齐勿以为疏也。
幽人贞吉」,勿事奔竞之谓。
若曰时事不得讲,人才不得评,则非古人之意。
平生读书,亦以为理义如此足矣。
杜门以来,大觉不然。
子齐试以《尧典》至平王《文侯之命》,商略古人所以处兴亡盛衰之变,有人则济,无人则否。
此事占田地阔,不应碌碌休也。
相爱之切,忉怛弥甚。
惟吾子齐志在本朝,故尽布之,不必于不相知者道也。
文季口手自足受用,未必听朋友之砭。
器远于足下信厚,异时出处,共相规约。
子齐话头止如向来所云,非所望也。
苏黄门晚节,甚惭于东坡,以温公待小申公如许,至变法时,每苦晦叔太懦,力量真难事耳。
钱文季少卿以蜀中织成山谷书庐山高为寿次韵 南宋 · 楼钥
 押词韵第八部
七十衰翁年愈高,意气销尽湖海豪。
平生万事不翅足,但欲乞身归故巢。
几番挂冠不容去,归梦屡涉沧浪涛。
纵使不去岂能久,命如槁叶风将飘。
一阳来复值初度,方念吹棘心夭夭。
何期老友加记录,乃为衰朽亲挥毫。
庐山高哉山谷字,蜀女织就新冰绡。
安得东归抱四绝,双凫飞舄王乔
张图痛饮信一快,更须传宝留儿曹。
庆朝非远却图报,别当作颂齐崧高
太湖石响板为文季寿 南宋 · 楼钥
 押词韵第七部
太湖中心洞庭山千岩万壑高孱颜。
风涛舂撞自太古,漱成乐石如雕剜。
玲珑中空穷变态,奇奇怪怪罗沧湾。
良工巧手琢威凤,片云承足同飞翻。
叩之五声八音足,疑有仙风摇佩环。
月卿蜚声塞宇宙,文如九苞瑞世间。
祇今在治真若凤,朝阳一鸣闻九关。
先从鹓阁掌帝制,径上鸾台领朝班。
德既不衰石不泐,祝公遐寿如彭篯。
书周礼井田谱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三、《攻愧集》卷七○、《经义考》卷一二九
会稽夏君休以笃学名于乡,绍兴间有旨,郡给笔札,录其所著书以进。
郡出钱百万,就姚江置局,誊写几千卷。
《春秋》、《易》有解,律历有书。
余从其孙婿袁起宗鼎得其《周礼井田谱》读之。
井田之废久矣,林勋《本政书》最为有志于古,然仅载田制,他书亦未有如此之详且明者。
井邑丘甸,寓兵于农,凡出于井田者,无不毫分缕析。
又皆图以示人,如指诸掌。
文中子曰:「如有用我者,当执《周礼》以往」。
其讲之熟矣。
事大体重,固非岁月可为。
惟仁政必自经界始,此先王经国之本也。
故为广其传,思与学者共讲之。
刊既就,钱文季文子指其间有不合者。
胡太初宗亦相与讲明,而黄君毅又作《问答》一卷,皆有益于书。
陈君举许以序引,自湖南远寄,词雄义浑,尤为著明,遂并刻之。
文子之说以俶装薄遽,不及附见,当俟他日。
君年八十馀,无一日不著书,其精且博如此。
以上书补官,一试吏而止,不得少见于施用,为可憾云。
黄州雪堂建思贤寺疏(代钱文季作)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
长公之隐,实在黄冈
东坡之名,本由白傅
竹楼而不远,筑雪堂以定居。
甘为坡下老农夫,自谓樽前狂副使
武昌南岸,曾梦红楼
故垒西边,屡游赤壁
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日过乎前;
四望后丘,北山微泉,时游其上。
坐见再闰,若将终身;
晚游四方,不忘此土。
江山如故,岁月几何,陈迹虽已就荒,行人无不加敬。
顷因使节,欲结僧庐,此语一闻,众心争奋。
文章具在,孰非沾丐于残膏;
翰墨尚多,所至流传于遗迹。
先帝亲为之序赞,远夷尤重其声名。
矧在吾曹,敢忘师表?
从今创立,一新钟鼓之音;
自尔相承,永为香火之奉。
惟檀越之施如墉崇而栉比,则先生之风愈山高而水长。
庶几万口同词,足为一段奇事。
按:《攻愧先生文集》卷八二。(以上四卷刘琳校点)
钱文季赴阙 南宋 · 杨炎正
赤城往岁南来雁,送客去时岁云晚。
客来雁去两三回,怅望赤城天共远。
状元此去朝京师,不待玉立春班齐。
疾飞一步上芸阁,有梦只报梅花知。
白石诗传序绍定六年六月 南宋 · 乔行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六、《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一四二、《经义考》卷一○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三、光绪《乐清县志》卷一一
诗者,人心之所存,有感而后发者也。
故《国风》、《雅》、《颂》,莫非忧乐怨慕之所形见。
言《诗》者必自夫治道之隆替、诗人之性情而索之,斯足以得其意而达其微。
泥诸儒杂出之说,而无优柔自求之功,则其义隐矣。
小序之于《诗》,其说固未必皆不然也。
前辈之传《诗》,乃有削去而不存者。
白石先生之《诗传》,亦独有取于篇首之一言,岂非前后讲师各出己见,间不免于自相背戾,而适以紊乱诗人之意乎!
士方入小学时,《诗》之与序混然于句读诵习之初,彼固视之皆经也。
迨夫稍通大义,序之说或主于内,且将牵合《诗》意以就之,此其为《诗》之病痼矣。
志于传授解惑者,苟不为之拔其根本,去其所先入,安能使之以《诗》求《诗》而自有所得哉?
此殆黜异尊经之意,故虽若失之易而不暇问也。
至于他所发明,如世变之自兴而趋废,人情之怀旧而怆新,或致爱于君而引咎于己,或委顺于天而无恶于人者,先生尤致意。
然亦不过一章之中释以数语,一篇之后赞以数词。
而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者,固已为之焕然。
善逆诗人之志者,岂必待词费哉。
行简昔尝从先生游,听言论,如引岷江三峡,滔滔乎其无涯也。
今是书乃谨严简要如此,则知先生之学自博而之约,岁殊而月异矣。
同门汤尹程尝为余述先生病革时言曰:「吾于《诗传》尚多欲有所更定」。
又以见其用功之不已,所诣之益深也。
先生姓钱氏讳文子字文季永嘉人
太学,以两优解褐,仕至宗正少卿
乾、淳诸老之后,岿然后学宗师。
白石,其徒号之也。
没今二十馀年,司马文正公之孙述自尚书郎出守永嘉行简先生有是书而未广也,又知郡太守之贤可属以此,乃访求于汤尹程之侄时大,俾偕诂释刻诸郡斋云。
绍定六年六月朔
钱文季国博赴召 其一 南宋 · 曹彦约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每向招贤看典刑,中间人物似零丁。
只因朋党排诸老,无复纷纶任五经。
一节何如归帝所,赐环元不为郎星。
古来官职论车斗,只有忠嘉可篆铭。
钱文季国博赴召 其二 南宋 · 曹彦约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冲暑相迎慰寂寥,忍寒为别助萧条。
笑谈但喜频挥麈,梦想何尝到续貂。
已办犁锄供老圃,尚乘轺传托公朝。
班联若问官联旧,说与思归不自聊。
雪中同赵仓从之泛舟饯钱宪文季酒中剧谈汉事临别文季索诗赋四十韵以寄 南宋 · 曹彦约
 押词韵第十七部
冬序玄以冥,闭塞乃其职。
巧作六花飞,与天为粉泽。
初舞若狂然,既定稍真积。
坐令宇宙间,万象变颜色。
霜肃特加厚,月皎更留迹。
晚节答造化,有此足清白。
今日此何日,双橹鸣大舶。
清溪照红妆,醴酒障行客。
莫言山水兴,萧散竟何益。
莫作儿女恋,黯然空戚戚。
有诏起闻人,意远理可即。
王所切经纶,言路倚忠直。
锄梃弄湘南,铁甲泠河北
仓廪竭江外,蒙袂窘朝籴。
隐忧关念虑,閒暇已偪仄。
忽作一尺围,此事费䌷绎。
先生持论高,践履我所识。
酒酣技已痒,汉事多发擿。
仲舒智似愚,纾缓却端的。
公孙巧乃拙,迎合屡倾侧。
缟衣纷陆离,见睍立消释。
惟有真实在,拍拍满胸臆。
雄辩醉得醒,温言寒褪力。
谁知百丈外,霏屑散珠璧。
须臾鼎分袂,眷恋语离席。
篙师与徒御,酥酪在肘腋。
此行朝雪宫,忧乐任指摘。
表沴戒袤丈,呈瑞伫盈尺。
勿棹子猷,忽穿东郭屐。
高卧更何为,精神见肝膈。
归来情绪恶,胶舟隐沙砾。
辗转意悠哉,隐几不能息。
明年兆多,今年滋宿麦。
我居官得禄,我去家可食。
俯仰足欢颜,广厦庇仁宅
想见燮调人,谠议进君德。
先生训故考,微小发幽赜。
七篇粗可意,馀子无为役。
持此力行之,愿以间谗慝。
盛哉心,万世信经籍。
利州路提点刑狱陈君墓志铭嘉定十一年十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九、《昌谷集》卷一九
君姓陈氏,讳元勋字彦功
以祖任为将仕郎,铨试入优等,授吉州永丰
秩满,徙道州军事判官
丁内外艰,服阕,调汉阳军汉阳监。
以举主当改秩,辟知鄂州崇阳
将满,辟湖南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徙通判安庆府
甫三阅月,擢知郴州
岁馀,又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事兼四川制置司参议官
数月,兼权知兴元府事。
踰月而卒。
其在永丰时,访境内水利,得旧陂十有八所,谕豪民并力疏凿,讫事不扰。
堤防既密,水积益富,用以溉田,为顷二万有奇。
道州时,赞州家簿正失陷,推考颠末,吏不得摇手。
郡太守坐啸黄堂,委政受成。
会旁郡零陵告旱,流民麇至。
常平使者李公楫选才任荒政,檄治其事,则能深入溪洞,家至户到,慰劳抚恤,不惮勤苦。
借寺观之租以为贷本,薄关市之征以通商贩,或劝分以均贫富,或贬食以增缮修,谷直顿损,民若有年。
使者欲上其事,会忧去,不果。
在汉阳时,当开禧用兵,敌入郡境,朝廷增铸缗钱十万,倍于旧额。
区处铁炭,于此时最难。
分别工课,井有条理。
正数既登,更补前欠。
部分监卒,与郡兵相表里。
荐员溢格,又第功增秩。
崇阳时,军严未解,其应办粮草,收买器械,矫积年之弊,取足官帑。
事既不废,民亦不知。
浮梁以便道路,作丛冢以掩枯骨。
乞转输之以宽旱岁,正鼠尾之籍以定差役。
湖南时,与闻捕李孟一事。
及分画酃、资兴桂东三县,摄事议幕,檄相隰原。
会罗世传叛徵复见,即复任便宜事,往来前后二峒,部分诸将。
贼既就擒,乃得还局安庆
未久,旋即改命,已规度筑吴塘陂,工未就役。
郴州时,首与帅府定议,拨缗钱以助边费,激犒戍卒,俾觇盗虚实。
则又增筑州城,并及外县,贮谷粟以为备,捐租税以与民。
桂东李大成才欲倡乱,已伐其谋。
治以整暇,延进士类,更行乡饮酒礼,风示好恶。
会改除将去,犹条上本郡三事,欲选用守臣,取文人有风力,不以武将,异时本路使者有阙,于此乎取。
又当兼郡事,以壮其权。
飞虎更戍,非经久之利,欲招兵移屯郡城,以免虚费。
又残破县分,虽倚阁官租,无明制蠲免。
后有贪吏,必复取之民。
卷卷为郴民远虑,去之日,如始至。
其在剑外,事兼诸使,疏剔滞淹,检柅吏奸,关表告饥,日议赈贷,发廪辍俸,靡不毕备。
会金人聚兵凤翔,其意叵测,则调护诸将,力戒轻动。
帅事方倚重焉,而君已病矣。
上章告老,朝论叹讶,进秩一等,已以讣闻。
其出处大节如此。
若其孝友笃实,辅之以学,慈祥岂弟,将之以诚,则又本本原原,有不可掩者。
居官有深思,若无所可否,遇大议论,往往至此而定。
临事刚决,闻命即勇往。
究其所就,未尝近功利。
廉于受俸,不但无券外之须,虽添给所入,亦置局以饷宾客
与人交,未尝有忤意,人亦不敢干以私,弥更耐久。
慨慕前贤,所至访其故迹。
欧阳文忠公葬母永丰,岁久墙垣齧缺,为增筑封殖,访其后,使奉祭祀。
张忠定公崇阳,有惠政,民至今称之。
即讨论事迹,著为年谱。
收拾遗文,锓为简册。
又显设庙貌,使邦人尸而祝之。
郴之负郭邑为濂溪周先生旧治,而祠宇不称,牲酒不丰,则又撤而新之,合乐而祀之。
所至学校改观,士类增气。
他人以为故事而已,独以实行处之。
其少也,乡先生称其贤;
其仕也,上官称其政;
其殁也,识不识惜其早。
积阶自迪功郎朝奉郎,未尝求多于世,而以褒赏得者,常居其半。
知枢密院雷公孝友签书枢密院宇文公绍节、前参知政事卫公泾同知枢密院安公丙端明殿学士薛公叔似与今礼部尚书任公希夷,或期以远到,或荐之重任,或委以事权,皆有著效。
其他当路之所推许,寮友之所归重,未易枚数。
隆兴甲申,卒嘉定丁丑六月二十有八日,享年五十有四。
家世蔡州新蔡,靖康避地南渡,徙袁州宜春,今为宜春人
曾大父之纯,皇任朝请大夫,知潍州,赠金紫光禄大夫
妣蒋氏,建安郡夫人
程氏,永宁郡夫人
大父升,皇任朝请大夫致仕,赠正议大夫
妣晁氏,硕人
徐氏,宜人
考公璟,皇任朝散大夫,知西和州,赠朝议大夫
妣骆氏,赠恭人
三世以才德典藩,至于君始持使者节,皆清白一机轴。
娶柳氏,封孺人
三子:衍,业进士
衢、衡,皆将仕郎
衡出继季父元老后。
孙女二人。
诸孤既护其丧以归,明年十月丙午葬于信义乡德成里貂石岭之原,祔西和府君之侧,一如治命。
前事四十日,遣使以张公右史嗣古状来谒铭,似倒置也。
右史尝秉笔立螭坳,为天子记言动,岂应状其事而不铭?
欲以此为解,且愧不学,令更窘朱墨。
顾葬日已近,有不及事之患。
念初兼领汉阳时,郡送迎新旧守,卒不满十,钱不满缗,米不满斛,不踰月而敌已在郊。
虽决意死守,而环视同列,孰可共此事者?
彦功议论平正,不畏不沮,有慨然忧世心,乃请命宣威,俾与闻幕府事。
凡所以出郊逐盗,与闭门捕乱卒,置营寨,招宣效,选谋士,守江捍城,无役不预。
敌退戍撤,彦功当脱选调,适崇阳阙令,宣总司颇难其人,即为宇文公言,非彦功不可。
彦功得免班引,径领县印。
予既摄事鄂渚,又领常平使者事,举一道令最,孰有先彦功者?
会绣衣钱公文子适至,首与合议,共上彦功治效,皆其实录。
及改守长沙,即欲得彦功机幕,声言于朝,朝论执岁月未应,不许。
彦功当满,复温前议,始获共事。
其后彦功参选入都,与通守安庆皆访我庐山下,留连不忍去。
在剑外,我虽异事,犹及同寮。
归未弛担,而彦功已讣闻矣。
盖尝六荐彦功于朝,自改官升陟之外,更四露章,无论叫号于士大夫间也。
彦功而不铭,其将何辞?
乃铭之曰:
贤哉乎彦功,不媕婀以取容,不激切以称雄。
其不忤物似通,莫当其锋。
心平而不尚同,事定而不留踪。
可以守中,可以折冲。
以清白始终,古君子之风。
贤哉乎彦功
钱文季赴班 南宋 · 尹直卿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鳌头那久幕莲间,国子先生促趁班。
元自胸中有奇观,须教集里富江山。
三年再见虽成别,正月诸生亦入关。
为赋江空岁年晚,功名惟恐鬓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