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故中书舍人吴郡朱府君神道碑 南汉 · 李纾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极以象为文。三辰章焉。地以植为文。百卉昌焉。辟以诰为文。万宇扬焉。故三才之文。人文为至。三代之文。周文为备。秦汉承式。简而未宏。魏晋继轨。则而方丽。在河朔也。其流靡清。至江介也。其细已甚。以逮于亡隋焉。国朝铲迩代之弊。振中古之业。掌文命官。发华归本。出入二百载。上下十数公。灿灿然与汉魏同风矣。而旷士之制博而通。豪士之制英而辩。道流之制精而密。君子之制直而温。吴郡朱君。其君子欤。讳巨川。字德源。嘉兴人也。此邦之人。不学则农。苟违二业。必自他邑。故王父举茂才。先子举孝廉。皆在上第。君以文承祖。以经传代。行中规。身中度。阳休于气。和积于中。而藻之以文章也。年二十明经擢第。尝著四皓碑。磅礡君臣之际。表章出处之迹。正或蒙难。显黜于晦。柔能丽明。语贤于默。道宏藏衎。义与定倾。识者已知其有易谅佐检之风矣。其后北戎病燕。华夷争土。率先心计。絿竞力刑。潜不隐鳞。飞不藏羽。而君深居里巷。鲜越户庭。靡躬靡亲。不以洁羞膳。不蚕不绩。不以献温凊。行之有馀。重志于学。考经义之笺训。撰策书之赞叙。每立新评。必度常均。将欲含坚超长。针肓起疾矣。又著睢阳守城论一篇。以为义者忠之徒。廉者节之本。苟忘义以自重。是临节而可移。固以探二公之心。垂万古之训。使违难者销声以结舌。苟生者寄愧而终身。斯深于春秋。而不义者远矣。御史大夫李季卿实举贤能。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户部尚书刘晏精求文吏。改睦州录事参军。濠州独孤及悬托文契。举授钟离县令兼大理评事。沔鄂联帅独孤问俗忻慕士程。表为从事。授监察殿中等御史。数公皆人之望也。士趋于门。犹恐不及。君辟其府。未尝有容。至于干固守成。平端吏职。所至蒙其福利。所奉由其重轻。人皆诵之。君以为耻。本州牧御史大夫李涵推善里仁。拜章特徵。荐左补阙内供奉。行以直闻。文以正举。皆君之素也。况官以谏为名乎。傅纳从容。休问昭晰。由是擢起居舍人知制诰。换司勋员外郎。掌诰如初。拜中书舍人。锡以章绶。凡载书之传信者。赞书之加命者。诏策之封崇者。悯策之褒厚者。其词必温。其道必直。洪而不放。纤而不繁。实根作者之心。无愧前人之色。前后时宰。佥称任职。其小成也。犹尝秉考秀之刀尺。掌条流之衡度。而焦明颠于层旻。飞黄顿于局路。此人情所以为恸。天问之所宜赋也。以建中四年三月九日。遘疾终于上都胜业里私第。春秋五十有九。以其年七月七日。归窆于本县西上蔡原旧茔。礼也。诏以侍御从之赠华州刺史。俾所在州县。续食以过丧。诏恩之崇。终始加等。朱氏之先。出自颛顼。吴回后也。建国曰邾。有仪父勤王之义。去邑为朱。有平原佐汉之绩。博以忠辅显。云以义烈闻。从吴为世家。在晋为冠族。以至于曾祖伯道。皇朝襄州司马。祖贞筠。皇朝筠州丰利县令。父循。赠洗马。君即洗马府君之元子。呜呼。嘉禾之偏。宰树焉依。崇邱即高。大寝重润。元精之发。回复其中。故君生受英华之气。殁归隐厚之邃。宜其腾振洪徽。延垂庆嗣也。子宿。纂祖之武。得君之文。甫逮弱龄。擢登秀士。与其弟端靖定等。遐护归輤。进拜先友。哀托斯铭。往旌不朽。铭曰。
猗朱君。秉国文。星回汉。鼎歊汾。丹素绚。雅郑分。音扣玉。气飘云。才日新。行日闻。骋夷道。夭中身。霈洪私。赠朱轮。勾吴邑。灵海滨。降精英。积氤氲。地贞吉。宅还真。门修夜。非我春。耸孤石。垂后人。
招隐院新建钟楼记 南唐 · 丁宏道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且以太上元元。虚无阐化。文宣圣父。俭约兴宗。虽鼎分枝衍。爰归寂灭。我竺乾大觉天地之师。启甘露之教门。演真空之妙行。奯兹化界。逖度偫生。俨瑞相于离宫。壮皇王之境土。厥后隋朝嗣主。文帝登轩。颁示畿城。大营香刹。时冀阳衔斯国泽。聿创莲宫。繇是矣林王蠲其舍宅。越檀信树尔蓝墙。额悬招隐之名。位压澄江之上。迄于唐代。四百年閒。纵值废兴。此不坏矣。时有沙门惠明。欲隆梵阁。乃创鸣钟。且惠明饮水飧蘖。丱奉真仙。道德冠于五乘。学力通于三教。务兹严饰。勉力逾年。遂感毕方贡木。表震甸之良材。少昊遗金。耀兑宫之美德。即命澄川般匠。建尔层楼。爰凭桂菀洪炉。陶镕梵响。矧有焚修院三僧令思及住院缁流。舍财请众。亭亭修竹。度岁孤青。皎皎云蟾。终年洁白。共兴莲社。同助化缘。复次都劝首徐可枢耿承谕徐玢远迩檀越等。早悟尘机。俱亲妙道。尅世上有为之宝。置禅关无壤之因。咸赉缗资。可题志铭尔。陶镕既阕。斤斧又停。韵而扣起天闻(疑)屹屹而从地踊。鸳鸯叠翼。上覆层檐。螮蝀分躯。下擎千柱。洪钟一挂。警尘梦于千秋。翠阁圆成。镇祗园于万古。宏道狎居槐市。素乏嘉歈。况乎释道幽遐。理覈难究。深愧漦涓弱水。争起波澜。实惭腐草微光。焉能代烛。幸蒙请命。不敢拒乎。辄序胜因。列于箴记。铭曰。
大觉真如。绀目修眉。逾城得道。曩劫怀慈。化胡化越。以法以词。人间天上。惟佛为师。矧乎香刹。隋皇创树。法鼓恒鸣。慈云式布。地踊祥莲。天垂甘露。帝祚同昌。金园永固。爰有缁公。狎禅之宗。三垂得趣。十地门通。营之妙阁。创之洪钟。俨兹胜善。显尔殊功。院已庄严。四百馀年。额挂招隐。位压澄川。焚修释子。继嗣相传。刊于成事。可久存焉。保大十一载岁次癸丑仲夏月建立。谯国丁宏道撰。
请改后谥奏(庆历四年六月) 北宋 · 吕公绰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宋会要辑稿》礼一五之三○(第一册第六六六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一
窃见真宗皇帝谥以「文明武定章圣元孝」,而五后之谥皆连「庄」字。在昔无简册之据,当今变祖宗之例。盖古者妇人无谥,皆从夫谥以为称。故文王之妃曰文母,宋共公之夫人曰共姜。圣朝祖宗诸后谥号,共遵此例。是以僖祖文献之后曰文懿,顺祖惠元之后曰惠明,翼祖简恭之后曰简穆,宣祖昭武之后曰昭宪。太祖之谥有「大孝」,故太祖之后曰孝明、孝章。太宗之谥有「圣德」,故太宗之后曰懿德、明德、元德、淑德。昔真宗在御,有司追谥潘、郭二后曰庄怀、庄穆。及厌代之日,庄穆升配,有司失于论请,遂使后谥不系于帝。其后奉慈诸后,继循前失。谨按乾德礼例,改谥明宪皇后曰昭宪,以从宣祖之谥。今真宗皇帝谥有「章圣」,伏请改上五后「庄」谥为「章」。
贤妃苗氏进封德妃制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二、《华阳集》卷三七、《皇朝文鉴》卷三五
帝居六宫之制,率辅于皇猷;天极四星之华,实裨于壶事。朕嗣膺邦统,思穆人伦,褒临妃掖之英,化始宸闱之顺。命龟荐日,班綍布朝。贤妃苗氏性资惠明,仪度閒肃,居蹈箴图之戒,动循珩佩之和。八月良家,早被后庭之选;平阳别馆,爰开贵主之祥。而能进远骄华,举思谦畏。褕衣奉祀,上以赞于后勤;彤史流徽,下以仪于嫔则。庸贲德言之茂,益隆位序之崇。名以副劳,议非能典。于戏!坐而论妇之礼,盖视三公之尊;内有进贤之心,始安君子之佐。维正道然后式于外,顾私谒不可黩于中。往服训辞,永绥宠命。可。
题万松岭惠明院壁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五、《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侯鲭录》卷四、《文章辨体汇选》卷三六四、《八代文钞》第二九册、名山胜概记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万松岭;惠明院
予去此十七年,复与彭城张圣途、丹阳陈辅之同来。院僧梵英,葺治堂宇,比旧加严絜。茗饮芳烈,问:「此新茶耶」?英曰:「茶性新旧交,则香味复」。予尝见知琴者,言琴不百年,则桐之生意不尽,缓急清浊,常与雨旸寒暑相应。此理与茶相近,故并记之。
示民上人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死生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他生或若论入异类,转更千生万劫,无出彻处。幸而今富有春秋,正好著力,念念趣向,心心不移,向根脚觑捕到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处,蓦然透彻,如桶底子脱。有欢喜处,极奥穷深,蹋著本地风光,明见本来面目。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坐得断,把得住,以无心无为无事养之,二六时中,更无虚过底工夫。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便是个了事衲僧也。不图名,不苟利,壁立万仞,滴水滴冻,办自己透脱生死事,不管诸馀。不动声色,不惊群众,翛然独脱,真出尘罗汉也。切宜信而履践。
昔蒙山惠明道人自黄梅趁遂卢老,到大庾岭及之,遂咨禀不为衣钵来,只为法来。卢乃令坐于磐石冥心,因语之云:「汝但善恶都莫思量,正当恁么时,一物不思,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来」。明依言歛念,寻有省发,乃复问卢:「为只这个为当,更别有密意」?卢云:「我若向你道,既不密也。只如上说,汝若会,既密在汝边矣」。蒙山乃了了无疑。将知密意即是密印,若体得老僧所示,心地豁然,密印岂在别人边?密说显證,皆只于刹那顷,才生心动念,即没交涉也。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
德妃王氏进位淑妃制(崇宁四年八月四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九、《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门下:天极垂文,上著四星之象;王宫设职,内严六寝之官。以端本于人伦,以始基于邦化。眷惟懿媛,申锡茂恩,协以刚辰,告于列位。德妃王氏仪度閒肃,性资惠明。动循珩佩之音,居蹈箴图之戒。端静好德,无私谒之心;温和能仁,有逮下之志。屡卜维熊之梦,荐膺多子之祥。宠至而无骄,誉隆而益挹。自登褕翟之贵,已亚轩龙之仪。属宝婺之分辉,复天孙之毓秀,既丕承于帝祉,宜茂对于邦光。是用进淑哲之隆名,举褒崇之显册,以侈宸闱之庆,以昭宫掖之贤。于戏!先齐其家,朕既克明于至德;相成之道,尔其益励于徽猷。尚远休声,永绥多祜。可。
淑妃王氏进位贵妃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八、《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门下:佑民而作之君,齐家以治其国。观天极四星之象,实亚轩辉;考王宫六寝之名,盖参坤厚。时惟邦媛,夙备妇官,申锡赞书之华,载褒彤管之炜。肆涓谷旦,敷告路朝。淑妃王氏性质惠明,德容婉嫕。柔嘉维则,淑慎其身。履顺体和,居阅图书之戒;发祥降嘏,屡陪弓韣之祠。秩已视于三公,教素行于九御。谦以自牧,贵而不骄。兹符莞簟之占,益广本支之庆。冠列妃而进位,贰中壸以开荣。旧典有稽,师言惟穆。于戏!既受帝祉,叶螽斯多子之诗;以承天休,膺褕翟成章之礼。益思誉庆,仰称龙光。可。
嘉禾百咏 其七十二 惠明堂 宋 · 张尧同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地僻无人到,松风鹤梦清。
一灯禅榻畔,自向暗中明。
莲花庵(安禅峰顶,道济禅师创。江南末,庸流窃九子庵额易之。今为福安院) 南宋末 · 陈岩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冷屋栖云是几年,嗔人履迹破苔钱。
不辞更入山深处,手种西方社里莲。
福安院(拾宝岩东。旧名莲花庵,道济禅师所居) 南宋末 · 陈岩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门前黄叶断人行,寂历山房昼亦扃。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笔自抄经。
满庭芳 赞丹阳公 金 · 王处一
押阳韵
久宦东牟,清门高广,自然别有行藏。
吕真遗训,一指遇重阳。
拂袖西秦顺化,真功就、复返吾乡。
朝元去,回颜换质,处处显嘉祥。
昌阳留异迹,普天设教,劝爇心香。
得灵源开悟,独处清凉。
宝鼎丹成九转,明颠倒、返照回光。
同成道,称扬盛德,呈上满庭芳。
满庭芳 赠出家众 金 · 王处一
押词韵第六部
米麦精华,冲和恬淡,自然造化成神。
无生妙道,迤逦变良因。
既得长生久视,明颠倒、月伴风邻。
先师教,颐真了性,富国更安民。
清新腾朗耀,天威扫荡,馘灭祆氛。
布大慈甘露,广被人伦。
却返生前混沌,重加遇、枯朽逢春。
方知道,三田宝满,一性免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