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野节鞭814年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神鞭鞭宇宙,玉鞭鞭骐骥。
紧綛野节鞭,本用鞭赑屃(赑屃:亦作赑屃,龟之别名,古代石碑之石座相沿雕作赑屃状,取其力大能负重之义。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使君鞭甚长使君汉朝对州刺史之尊称,后世因之,尊称州郡之长官。)使君马亦利。
司马并马行(司马:古代州郡之佐官,与别驾长史为州郡之上佐,名义上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品高俸厚,唐后期实际无具体职事,多用以安置贬谪之官吏或用作迁转官阶及寄禄官。),司马马憔悴。
短鞭不可施,疾步无由致。
使君驻马言,愿以长鞭遗(遗(wèi):给与。《六书故·人九》:“遗,有所留与,因谓之遗。”)
此遗不寻常,此鞭不容易(不:蜀本、卢本作“未”。易:替代。《汉书·赵尧传》:“(高祖)熟视曰:‘无以易。’遂拜御史大夫。”颜师古注:“言可为之,馀人不能胜也。易,代也。”)
金坚无缴绕,玉滑无尘腻。
青蛇坼生石(青蛇:见卷2《说剑》注。青,蜀本、卢本作“龙”。坼:本卷《寺院新竹》注。),不刺山阿地。
乌龟旋眼斑,不染红(一作江)头泪(“乌龟”二句: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玳瑁,形似乌龟,背甲十三片,黑白斑纹间错,……鬣与首斑文如甲。……世传鞭血成斑,妄也。”红:杨本、董本、全诗、类苑、胡本作江。)
长看雷雨痕,未忍驽骀试(驽骀:指劣马。驽,即骀,劣马。《玉篇·马部》:“驽,最下马也。”)
持用换所持,无令等闲弃。
答云君何奇,赠我君所贵。
我用亦不凡,终身保明义
誓以鞭奸顽,不以鞭蹇踬(蹇踬:处境困顿。蹇,跛足。踬,跌倒。此指处境困顿之人。)
指撝狡兔踪(指撝:亦作指挥,谓有意安排。撝,通挥。)决挞(平声)(怪龙:深潜于水中之龙。《国语·鲁语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龙、罔象;土之怪,曰羵羊。”)睡。
(一作惜)令寸寸折(借:原作“惜”,据蜀本、卢本及文意改。),节节不虚坠。
因作换鞭诗,诗成谓同志(同志:志趣相同。《国语·晋语四》:“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而我得闻之,笑君年少意。
安用换长鞭,鞭长亦奚为。
我有鞭尺馀,泥抛风雨渍。
不拟闲赠行,唯将烂誇醉。
春来信马头,款缓花前辔。
(一作愿)我迟似挛,饶君疾如翅。
忆云之796年 中唐 · 元稹
 押词韵第八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指水蓼,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味辛辣,亦称辣蓼。)
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窕窕:远离貌,睽违貌。)
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
何事一(一作二)人心(一:原作“二”,据蜀本、杨本、董本、全诗改。一人谓二人亲密无间如同一人。),各在四方表(四方表:四方极远之地。表,外面。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引《三苍》:“表,外也。”)
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松茑:即松萝、女萝,参卷1《兔丝》注。)
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
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
芟发君已衰(芟发:头发脱落。芟,除草,割。《说文·草部》:“芟,刈草也。”此借指脱落。),冠岁予非小(冠岁:古代男子长至一定年龄,行加冠之礼,表示成人。具体加冠年龄,因时代不同而异。)
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
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悄悄:心忧。《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中庭草木,历乱递相扰。
奇树花冥冥,竹竿凤袅袅。
幽芳被兰径,安得寄天杪(天杪:天际。《广雅·释诂一》:“杪,末也。”)
万里潇湘魂(潇湘魂:皇英二女与舜帝离别之魂。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夜夜南枝鸟(南枝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借喻思念故乡。)
偈二首 其二 1109 · 释大通
 押庚韵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同上书卷一六《楚明印禅师传》引)
湖南张运使蔡右丞 北宋 · 华镇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高步英躔恰妙龄,曙华相照有馀荣。
早逢周室遵儒雅,亲见文公迓太平。
可但清标称玉润,共知具体得金声。
庙堂方契千年会,侧听康哉语载赓。
侍从 其一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二、《云溪居士集》卷二二
某闻古之人平成天地,粒食生民,舍耕投竿以说汤武,功业懋矣,犹谓不若赓歌明良,雍容廊庙,赞舞干羽,坐格有苗;
又况操觚削牍,属辞比事,修空言之文采乎?
虽渊源温雅,淑若商偃,名科于圣人之门,犹在宰赐之后,不足以尚冉季而等渊骞矣。
故立德为上,立功次之,立言又其次也。
虽然,意非言不传,言非文不立,文章之兴,与天地并。
故序《易》之美,则曰「其辞文」;
大夫之善,则曰「登高能赋」。
此言有取乎圣人也。
古之文章载在方册,至于今不忘者,若舜《五子之歌》,禹《皋陶之谟》,仲虺之诰,伊尹之训,箕子之《洪范》,周召之《诗》《书》,仲尼之《春秋》是也。
此非圣人,则皆大贤者,咸有高明微妙、深不可识之道,其次亦皆体纯全精粹之德,通乎天人而达乎理义,兼众善而无适不至。
故其言简而备,肆而法,易直而旨远,多方而无忤,不期乎文而成章,粲然若日月星辰之在乎天,蔚然若山川草木之丽乎地。
不雕不刻,不施丹素,经万世而不见其故。
此有德者之言也。
灵均以来,士之殚聪明,毕思虑,妙龄潜心,放乎皓首,以文为事,而不知倦者多矣。
至于融结二气,发为英荣,混然天成,小大具体,意新语工,不蹈陈迹,自成一家之言,淳深温雅之质内凝,而俊采云兴,逸响玉振者,千载之间,数人而已。
在六国则有若景差唐勒宋玉
在西汉则有若贾傅、董相、司马迁相如扬子云
东京则有若班叔皮孟坚马融张衡蔡中郎
邺下则有若曹氏父子、应、刘、陈、阮;
在晋则有若机、云、张华左太冲
在唐则有若燕、许、李、杜、韩退之柳子厚,其馀如邢、卢、、徐、庾之流,未足班也,可谓盛矣。
然数君子者,或以赋颂鸣,或以歌诗显;
或腾芳于诰命,或绝尘于书檄;
或敷扬条畅,达于政理,或清婉详实,妙于纪传。
兼善众制者,盖未见矣。
而又屈原溺于怨思,宋玉荡于荒淫,子长杂而简疏,孟坚靡而辞费,长卿丽而用寡,子云约而未骋。
此皆辞林之者也,然犹未能无蔽脱于讥诋,况其次哉!
文章之道,臻其妙者,未易为力。
某不自量,窃愿从事于此。
然家贫无资,日迫甘旨之养,务殉时俗,以应科举。
策名以来,复为小官,奔走州县,尘劳万状,庸得一意于文。
十馀年间,虽鞅掌之隙,志力有馀,未尝一日自弃。
常恐鸣异律吕,体悖绳墨,不足以入夔旷之听,挥朱弦、荐清庙,合班垂之巧,结重屋而为明堂。
故勤跂师闳,渴闻善诱,每恨未能周旋四国,历造乎宗匠之门,会有所遇,不敢不勉其自进也。
恭惟某官阁下以纯德雅望,为时名卿,文章之美,宗主当世。
士经鉴裁而获品目者,天下信其有得,而士亦不自疑其所为。
此某之私心所愿登门墙、望堂寝而听绪言之逸响也。
诗、赋、论若干篇,谨缮写贽麾下,惟阁下矜其进而与之。
人或谓某曰:子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乎?
此两者,皆不世之珍也,举以投人,鲜不按剑者,无因而至前也。
子之所为,果珠玉乎?
且有无因之虞,苟非至珍,吾恐人之报子者,不特按剑而已。
如是而进,孰若已之为愈也。
某应之曰:不然。
某之所为,虽未敢自比于明月、夜光之珍,若所谓无因,则非某之所虞也。
何者?
大君子之门,其所受者,士之贤者也,非以其有所因也;
所不与者,士之不肖者也,非以其无所因也。
若有因则见与,无因则见斥,是以所因观士,而不问其人之贤否也,何待吾先生长者之浅欤?
子亦不闻夫造父之相马,与匠石之度材乎?
造父登吴阪之上,闻騄骥长鸣于盐车之下,知其为天下之马也,脱而取之,显其用于当年,达其名于后世。
是岂有所因哉,直以其材之美也。
苟非騄骥,虽使王良操羁,纤阿执靮,方皋持策,先后而誉之,造父弗顾之矣。
匠石过曲辕之社,见栎木,观者如市,弟子称美;
匠石不顾,遂行不辍。
是岂无所因哉,直以其不材而弃之也。
苟有杞梓,虽未及百围之大,观者不如市,弟子莫之称,匠石斯取之矣。
惟阁下发造父、匠石之虑,而无袭按剑之迹,某之幸也。
高邮县祭先师兖国公 其二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七、《云溪居士集》卷三○
尼父修文武之道于邹鲁,天下之士心悦诚服而来学者三千馀人,孝若子骞,辩若子贡,勇若子路,文若子夏,皆当世豪杰也,莫不推公之贤,服公之德。
先圣所与,亦惟在公。
具体圣人,交臂儒术,功扶名教,泽流后来,故能存契行藏,没同荐享。
皇帝初修郊配,诞布鸿休,咸秩无文,矧伊常祀。
式严诏旨,敬款祠宫。
惟公有神,歆我国命。
三老图赞 北宋 · 晁补之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鸡肋集》卷三二
如画无言,谟夔卨前。
如画不动,才文武用。
或问管仲,子曰人也。
仲如其仁,以君霸者。
圣有践形,贤有具体
若三人者,可谓人矣。
印禅师语录序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三七、《道乡集》卷二八、《四明文献考》第四二八页
雪窦古道场,住持多名人,莫盛于明觉禅师重显之时。
四方衲子,争走席下,如佛出现,因以得法甚众。
天衣义怀怀传净慈宗本
之所传,不知其几,而四明慧印实为嫡嗣。
嗣法以来,五迁大刹,盖尝即明觉之丈室而居焉。
光续祖灯绍隆胜会,纵无碍辩,谈不二门
有时截断众流,莫测其所以异;
有时随波逐浪,莫测其所以同。
声声妙在于机先,闻闻迥超于言外。
非昔雪窦,是昔雪窦;
是今雪窦,非今雪窦。
泯然三世,悉归一印
乎,文彩已彰,不可得而掩也,览者得之。
何状元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九、《跨鳌集》卷二六
仲舒发三策,不言道真;
西蜀第一人,端自公始。
行白昼而衣绣,丁春日之载阳,望旧国以畅然,瞻飞乌之爰止。
山川动色,庐井生光。
且鼎足立嵎,已有上公之象;
而海波熬素,实资冢宰之权。
士虽至贫,强项不屈。
家自为塾,执经以游。
神仙之迹可求,凤凰之栖犹在。
挺生俊杰,冠天下之英才;
间出真儒,得古人之具体
惟尔祖有通家之旧,念乃翁结同舍之欢。
里尝聚于德星,宅亦邻于孟子
上堂拜母,知玄龄公辅之才;
与弟议兄,许王勃是文章之伯。
见童子或与其进,于乡党似不能言。
共依杞梓之林,获观宗庙之器。
虽闻道成佛有先后之数,而夜光明月无左右之容。
射策决科,既奉明庭之对;
微言奥义,果虚乙夜之观。
适当大比之年,特倡群公之首。
言旋枌社,阻具壶浆。
敦长者风,先下五云之教;
叩丈人行,未修三命之恭。
伏惟文缜状元至论回天,妙文华国
以大道答黄帝之问,以硕学宗唐尧之文。
未有虞卿,再见而轻万户;
谁知公子,一钓连六鳌
马空北则群无留良,鹏图南而风斯在下。
高汜卿之阀阅,继水部之风流。
具庆增驩,定迟行于鲁国
故交借誉,恐思用于赵人。
优游三山,润色六典。
芸香格外,细观未见之书;
柱史室中,更谨守藏之职。
某比离苫块,久绝简书。
粥饭僧无所发明,牛马走不通问讯。
桑枢瓮牖,未尝有显者来;
箪食豆羹,固不改也乐
兔园册在,蜗壳庐空。
坐困讵堪,病狂稍解。
幸识李揆面,偶居郑公
夷夏知名,尤倍老夫之喜;
衣冠盛事,岂惟吾党之荣。
趋见未遑,驰诚徒切。
印大师灵峰卿老 宋 · 饶节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海无家一道人,云山未肯便安身。
冷泉亭畔腰包去,芝草峰边更问津。
请法印开堂疏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高峰文集》卷一一
五采既彰,孰知正色;
八音竞奏,莫辨希声。
由来从空说空,大抵似是非是。
须拈禅病,始證佛心。
印大师,此一大姻缘,实为善知识。
太平曲调,传来三昧门中;
万善道场,坐在千峰顶上。
言虽无味,不落群机;
物则有求,何妨泛应。
登师位,共报君恩。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北宋 · 释怀深
 押词韵第一部
自惭无德继高踪,百事荒唐懒更慵。
要死山今死未得,且将香火奉诸公(为月印禅师移厨就塔所)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月印禅师 北宋 · 释怀深
凛然孤风,粲然眉目。
利剑当门,谁敢轻触。
脱略处,妙难传,万仞峰前驾铁船。
与妙印大师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三
别去两时,老病不果相闻,但有倾溯。
薄寒,四大安隐?
龟潭冢舍重勤临过,存殁被赐矣。
今以楫迎,已具蔬食延伫;
饭已,令超宗陪杖屦入山也。
不宣。
按:《内简尺牍》卷一○,元本。
请妙印大师正机住龟潭庵疏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二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七
一世解镳,尚存马鬣;
三归集福,今在龟泉。
伏惟某人舍卫国比丘,祗陁林之上首。
安心得法,随处现身。
九节乌藤,去作閒云之伴;
一丘黄壤,伫沾法雨之滋。
皇长子出閤立为皇太子御札政和四年三月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八、《宋大诏令集》卷二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四(第三册第二五四六页)
若昔明王,诞受厥命,建立储二,以系天下之心。
朕嗣无疆大历,天之休,诞育元良,是居长嫡。
长子桓年逮志学,冠于治朝,百辟具瞻,主器之良。
惟宗庙之重,父子之恩,考稽旧章,正位东宫,明两承离,为国大本。
可以来春出閤,立为皇太子
其建宫室,设官属,与仪物制度,宜令有司讨论典礼,前期辨具以闻。
邦家之庆,与四海共之。
咨尔中外,具体兹意。
宰执顺州枸杞1122年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北海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灵根夜吠,变异质于千年;
驿骑朝驰,荐圣人之万寿。
眷荒裔沉藏之久,实王师恢复之初。
物岂无知,时如有待。
臣某(中贺。)臣闻神仙不可以学得,至道不可以情求。
访云海之三山,殆为虚语;
候金丹之九转,安睹成功。
与其捕影以徒劳,孰若清心而自至。
惟养生之上药,著却老之嘉名。
夙标农帝之书,杂见道家之记。
西河之遗法,盖推服饵之良;
询南丘之故封,厥有延长之益。
能致飞仙之变化,更传伏狗之精英。
方士搜奇,叹穷年而未遇;
边臣效异,得具体以来归。
疑彼舐鼎之留形,宛若结刍而取象。
天心垂佑,上符所属之辰;
地宝储休,下见始开之境。
帝龄兆永,国祚增隆。
恭惟皇帝陛下体妙希夷,凝神昭旷。
四海觌亨嘉之会,群生跻仁寿之区。
城彼朔方,允合天人之望;
震于珍物,是兴草木之祥。
式彰辟国之符,益衍后天之算。
遗一丸而生羽翼,笑魏君誇诞之词;
名百物而垂衣裳,协帝祖神灵之德。
事光简策,欢动搢绅。
臣等佐治无功,逢辰有幸。
数北州之贡,既观寿物之奇;
占南极之躔,伫奏老人之瑞。
荆州之川曰江曰汉曰沱曰潜曰三澨其泽曰云梦汉志谓三澨在江夏竟陵竟陵即今之景陵复州是也春秋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梦与云自不同渡武昌道汉阳复州非冬晴水涸则渺漫极目乃三澨之尾所谓梦泽也己巳二月春水未生行蒲稗间累日将至景陵望孤城盖大泽中之环堵州治即古章台1149年2月 宋 · 郑刚中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湖北省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天门市
江气藏空阔,春云压洲渚。
蒲稗迷远目,断续川陆阻。
野鹿颇公行,寒花自幽吐。
不知何处村,时击祭神鼓。
摇望景陵治,大泽置环堵。
行行即城闉,民舍杂官府。
编芦辨门巷,具体亦何数。
幽哉沮洳旁,谓是囚伏所。
茅茨隐柴扉,一竹便撑拄。
四围柳青,风扰乱花舞。
十日南窗下,卧听清明雨。
此是古章台,家山在何许。
颜子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一、《北山文集》卷六
惟公具体亚圣,优为世师,凡后世之内以修身、外以治人、穷以守义、达以行道者,皆公当日所学于夫子者也。
顾惟某服膺景慕,读书肄业,既学其道为进身之资矣。
今天子命之以官,必试以事,则又将以其道推而行之,是其所以愿学者盖始终焉。
绅笏之初,谨率诸生再拜堂下。
屋庙未崇,俎豆尚阙,荐以诚意,庶其有临。
竞渡示周宰 宋 · 朱翌
 押词韵第三部
英英屈大夫,遗骨沦湘湄。
楚人念何深,叫空冤水妃。
虽无些词招,顾有铙鼓悲。
忆昨上巳日,纵观金明池
突殿隐负鳌,长桥低卧蜺。
诸公贵人来,珠幢绀幰随。
两军各气焰,万楫生光辉。
龟鱼戢影避,虎龙挟翼飞。
想当大军后,益觉游子稀。
况我中兴君,高拱绝宴嬉。
羁人老淮楚,古寺临长溪。
节物亦撩人,风俗自随时。
往来两舴艋,规模具体微。
邑人乐丰年,聚观眼不移。
捐金赏先至,顿足助绝驰。
在昔攻战具,今但娱群儿。
因而语兵法,可以威四夷。
八宝水中央,大海压左圻。
其中椎剽奸,连舰扬鼓旗。
先事能预防,在易则见几。
作诗示周郎,赤壁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