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司农寺丞翁君墓碣铭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一、《南宋文范》卷六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绍兴中宰相秦桧专柄用事,诸有故怨及不附己者,皆诬以罪,窜岭海。
故相赵忠简公用此死朱崖,天子哀之。
还其柩,将葬衢州常山县郡将章杰,绍圣丞相惇诸孙,雅怨赵公当国时奉诏治惇罪,又希旨,阳以善意檄常山翁君蒙之护其丧。
一日,下书翁君曰:「赵氏私为酒以饮役夫,亟捕寘之法」。
而阴使人喻意,使并搜取赵公平日知旧往来书疏,欲以败赵氏,快私憾,且媚取美官。
翁君不可,则啖以利,又不可,则胁以威,往反再三。
翁君意壮不但已,或更属它吏,则事有不可为者,即密告赵氏,夜取诸文书悉烧之,无片纸在。
翌旦,乃往为搜捕者,而以无所得告。
怒,又廉知翁君女弟适故礼部侍郎胡公寅,实当时草诏罪状惇者,益怒,乃诬翁君它罪劾之。
胡公弟宁为尚书郎,具以其事白桧
亦悟为所卖,下其事安抚使问状,徙翁君官旁郡,赵氏亦竟得无它,而遂废,不复用。
当是时,天下莫不高翁君之谊,慕翁君之名,而想见其为人者。
今天子即位,近臣乃以其事闻。
上亟召见,嘉叹其节,改秩,再除中都官,皆以省员补外。
晚乃归为司农寺丞,未几而卒,闻者莫不哀之。
君字子功,世家建宁府崇安县白水村
大父彦深宣和中秘书少监
梁师成欲一见之不可得,遂久不徙官。
其后历国子祭酒太常少卿,以集英殿脩撰归老于家。
父揆,文林郎密州司士曹事,亦以文行知名,蚤卒。
君以集英任补登仕郎,调右迪功郎,尉常山,移婺之兰溪
更调明州司理参军,以母丧不赴。
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又以少母丧去官。
改□□郎,监登闻鼓院
出为江南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当涂涝疫,君以檄按行,拯疗极力,全活甚众。
军器监丞,又主江西安抚机宜文字
复值岁凶,君佐其府咨访处画,用力尤多。
使龚公茂良与诸使者合言于朝,乃召丞大农
卒时年五十有二,淳熙元年二月十三日也。
君自幼卓荦不群,曹偶敬惮。
而孝谨顺悌,事集英及母兄无间言。
兄没,抚其孤甚厚,嫁其女先己女。
集英引年恩当及君子,君推以予从祖弟履之
家居不问有无,仕官不计升黜。
至于周人之急,则亦不复知有难易多寡之择,即有不逮,虽奔走乞贷劳辱不惮也。
历阳张晋彦以子孝祥被亲擢冠多士故忤相意,逮系廷尉
亲旧畏祸及己,莫与通,求所以为橐饘费者无所得。
君闻之,独慨然谒其兄,罄家赀,得白金百两遗之。
死,事壹解。
后张氏父子俱官达,以此德君,终其身不能忘。
君与之游,亦每规正其失无所避,人两贤之。
江西时,同寮刘氏子琦奔父丧,病疫甚殆,人莫敢视。
君独舆致其家,蚤暮躬治粥药,得不死。
它所为类此人所难者甚众,不胜纪。
平居食客满堂,莫非有求于君者,而君不之厌也。
娶李氏,绍兴史官弥正之女,先卒。
无子,以从祖兄诚之之子樗年为后。
一女,适修职郎王伸
君家自集英时有别业金陵,君即居之
既卒,遂葬江宁县西北村,祔以李氏。
后数年,君之甥豫章通守胡君大原状君行事以来曰:「舅氏志未克申而不幸至此,其高节驯行有不可以弗识者。
子盍识诸?
吾且刻其墓上」。
予妇家与君有连姻,得蚤从君游,相期甚厚。
读其书为出涕,不忍辞也。
乃书其事而铭之。
铭曰:
仁全故家,知折奸谋。
勇蹈大难,贲育其俦。
伟哉若人,躬此达德。
俛焉终身,靡有回遹。
无曰斯丘,四尺之崇,忘私起懦,千载高风!
善觉寺住持赐紫宝师塔铭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南阳集》卷二九
师讳法宝姓王氏遂州小溪人
九岁,舍家师兴圣院主从简。
二十,落发为比邱僧。
二十三,学法于四方,所见非一,如泉山之栻,黄檗之南,云居之禾山之才,世所谓大善知识者,师皆历问焉。
有所未达,废食与寝,必通而后已,得其道则顾而之他。
后所参师,不知师之常有得也。
所与众处,不见师之少有异也。
平居常宴坐,计昼夜之分,寝才十之二三,不解衣,左右胁未尝贴席,如是者终其身。
师三游洛阳,始至洛,人不知其禅者也,再至则洛人知有般若波罗者矣,三至则又知有不得般若之为般若波罗密者矣。
然其应世之密用,观机之普诱,则莫得而拟议也。
洛中贤士大夫从师游者甚众,未必尽师之道,但爱其行高而气和,言简而理尽耳。
太师文潞公表其行,赐紫方袍,然退居但衣坏色而已。
三至洛,常寓于崇福禅院之东,有废寺曰善觉,从之游者为合力营构,迎师以居,师初辞,强而后可。
其徒十馀人,皆尝与师同学,而又有富商弃其孥奔走而服事者焉。
师既居善觉,参问者益广。
或劝师推所馀以为人,师曰:「予己之未能信,何暇为他人哉」?
怀道应物垂五十年,所以言论风旨不大传于世者,盖其冲挹自晦如此。
既示疾,则作书别尝与往来者,奄然而逝,年六十九,时元丰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也。
火化而塔藏其骨于龙门菩提院之上方。
弟子四人,曰觉照、觉圆、觉一、觉真。
始予见师于河桥,师未尝不言也,予问之不能已。
后数年,予守颍昌,迎而馆之府舍,师未尝言也,予虽欲问不知所问矣。
呜呼!
道之不可以不刳心也。
铭曰:
道不可见,孰为师形?
法不可闻,孰为师声?
归真何丧?
在寂常聆。
有不师睹,当视诸铭。
监察御史里行王子韶1070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古灵先生文集》卷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监察御史里行王子韶,素非端士,滥处法官,阴附大臣,密通简札。
访闻其兄子琦,预宫官之荐,子渊提举之辟,尽由子韶私谒得之。
臣窃以大臣之责,专以保任贤能,御史之职,在于纠绳非法,而乃卖恩请谒,同于市道,上下若兹,公义安在?
欲乞取问制置司臣僚,子渊既是御史之兄,不知何人所荐,特宜推劾,以正罔上之刑,使今后近臣,不敢妄有奏辟。
所有子韶回邪反覆,台中难与议事,伏望出自宸衷,别与差遣,庶清宪台,以塞人言。
谨具状奏闻,伏候敕旨。
慧云寺 明 · 周子显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慧云空翠郁沈沈,天籁泉声杂梵音。
柄风生飞玉屑,仙盘露滴布甘霖。
龙参法外窥禅相,鸟聚香花印佛心。
欲就金绳开觉照,无生同證古来今(以上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二)
按:李君明整理
董府君墓表 南宋 · 程洵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二、《尊德性斋小集》卷三
洵之先君子简易疏达,与人交,无亲疏贤否,待之若一,以是游四方,人多得其欢心。
然雅不喜与深中多数者处,虽时有不得已,而终非其好也。
尝游德兴,过隐君子董君广叔,一见大喜,与定交,因客焉。
盖君之为人,其简易疏达,与先君子略相似,故倾盖相得如此。
先君子不幸弃诸孤,后数年,君亦卒。
淳熙十五年归自湘中,君之葬久矣,其子琦使来言曰:「先人卒,欲属铭于子,而不获。
今幽堂不可复启,愿为文表阡上,敢使子铢奉事状以请」。
读其书,曰:「嘻!
吾先君子之执友也。
其可以辞」?
谨案,董氏自江州仲舒曾孙徙陇西,其后又徙河东,又徙江南,而居鄱阳德兴者为尤显。
君之先当伪唐保大时,自德兴之新田徙长风。
有曰谦者,始为儒;
曰绪者,始以子贵,赠大理寺丞
绪生冲,冲复徙张潭。
今为张潭人。
冲生赠承事郎中孚,君曾祖也。
中孚太医令介卿,君祖也。
介卿处州缙云县令材,君考也。
君讳陵,广叔其字。
建炎绍兴间,虏大入中原,天子南巡狩,数诣行在所献书论时事,皆不合。
最后见丞相赵忠简公临安,独善君策,而亦不能用也。
乃慨然叹曰:「贤如赵公,且知我矣,犹不我用,矧他人哉?
不去,人必以我为昧于进退者」。
于是束书西归。
缙云公犹无恙,恬于仕进,閒居之日多。
君先意承志,父子之间,自为知己。
家故多书,缙云公复笃好古法书,聚汉魏以降金石刻,埒欧阳氏《集古录》,筑室藏之,榜曰博古。
君定省之暇,读书鼓琴其间,萧然若无意于世者。
然时时尚论古人,至其治乱兴衰,是非得失之际,有所感触于其中,必为诗述之,凡得数十百篇,目曰《博古堂咏史》。
读者知其所抱负不得骋,而以是发之也。
缙云公既没,君乃自号博古老人,益理堂前竹树杞菊,绪正堂中故迹遗文,曰:「先人之遗,不可使荒茀废坠也」。
又惧子孙不能继其志,复为诗书壁间戒之,读者又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间遇客至,与之饮,终日不乱,谈笑多闻,满座为倾。
至其他接物待人,随戚疏之有恩意,未尝疾言厉色。
而人见其潇散和易,自亲敬之。
中年,君得隐疾,日以清癯,骨见衣表,人忧其不能胜朝夕。
而君专□□□寿命,盖又三十馀年,疾乃病,顾家人掖坐堂上,久之乃瞑。
乾道六年闰十月某日,享年六十。
夫人吴氏,故直秘阁昭武吴公伟明之女,有贤行,后君十三年,年七十有九,亦以寿终。
子男一,也,今以迪功郎致仕。
女三人,嫁张似之、倪俨、吴应求
孙男四人,镐、铢、锡、镃,镐、铢皆举进士,而锡与镃前卒。
女三人,亦嫁仕族。
曾孙男二人,沂、浚。
女二人,尚幼。
君虽简易疏达,而少慷慨有大志。
绍兴中,虏许归我河南地,吴公留守南京,欲奏君自随,冀异时推恩,可得一官。
君不屑从,潇然长谷之间,人为君恨。
而君居閒处,独随境辄安,啸咏偃傲,恒超然而自得也。
呜呼!
士累于进退久矣。
奔走于是非之场,浮沉于荣辱之门者,溺而不知休。
披蓊蔚而(下阙)
癸酉闰三月十六日仙邑馆所儿子琦入梦怅然不怿后八日自解 元 · 洪希文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续轩渠集卷一
人生寿几何,过若飞鸟速。
讵云垂老日,欠汝泪一掬。
弃来将一期,触感常在目。
夜梦或见之,恍若牛舐犊。
回头语钟琰晋王浑妻),此子岂不蓄。
得非爱惑聪,戏我如焦鹿。
吾年在桑榆,期汝犹丝竹。
胡为舍我逝,世事如水覆。
嗟哉六如身,悟道讲已熟。
莫将恩爱刀,更刻风中烛(杜诗馀生如过鸟列子郑人有薪于野者击鹿藏于隍中覆之以蕉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顺途而咏其事傍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辄晋谢安王羲之曰中年以还易于哀乐与亲友别数日作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常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再白乐天诗不将恩爱子更种烦恼根古诗覆水难收淮南子曰日在西景景在木端谓桑榆)
婺州东阳县昭福院殿记绍兴十七年三月 宋 · 贾廷佐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二、两浙金石志补遗
昭福院创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岁,迄今宣和辛丑,凡二百四十一年。
以魔寇火,无有存者。
后八年岁在戊申,院之僧可诜募率信人以建佛殿,既而复造释迦及文殊、普贤等像。
诜之披攘经营,积累锱铢,俯仰于此十有五年,以及其志之成,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予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
今以土木之工、像设之严,欲求如来,茫如抟风捕影,竟何所得?
又况人人身中有如来相,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琴中声,如井中泉,如云中日,湛然具足,无欠无馀,何假外求?
弟以众生从无量劫来,无明覆蔽,不能觉照,沉迷三界。
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见,卒难语以无漏圣道,示佛知见,是故由事入理,须假建立兰若,崇饰梵容,使之睹相生善,皆为最上一乘。
若百川众流,究竟朝宗于海。
然则,诜之为是役也不枉矣,故为记之。
不独著其成,亦因以明如来之为人切也。
绍兴十七年三月十五日记。
大宋杭州惠因院贤首教藏记元祐元年十二月十八日 北宋 · 章衡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七、《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五、《慧因寺志》卷六、《两浙金石志》卷六、《越中金石记》卷三
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蒲公钱塘明年,政成民乐。
春正月,请晋水净源阇黎住持南山惠因道场,又施金立贤首华梵七祖之像,设帐座而祠焉。
转运使许懋、孙昌龄同绘善财童子参善知识五十四轴,并供具三十事。
通判军州事、朝散郎李孝先、姚舜谐其置经函六百馀枚。
高丽国祐世僧统义天聆芳咀润、礼足承教,印造经论疏钞总七千三百馀帙。
庄严壮丽,金碧相辉。
其弟子希仲等欲光昭伟迹,以文见属,因语之曰:昔者无上法王出现于世,以空化执,以福利化欲,以缘业化妄,以地狱化愚,故五蕴九识十八界胶固循环,回复于生老病死之中者,咸归度门。
至于妙用无迹,真空无体,本源清净,觉照圆明。
即《华严》海会称性极谈,无大无小,同證菩提,恢恢焉,炳炳焉,不可得而思议也。
暨乎能仁灭而法网散,宗途异而诤辩兴,马鸣菩萨乃造《起信论》,发明大乘,以摧邪说。
龙胜得之,开章释义,又入龙宫,诵《华严》,以传于世。
帝心尊者应迹终南,挟论集观,以授云华。
于时机感尚微,法雷未振,于是贤首菩萨统一心,宏五教。
大明既升,爝火斯息,大雨普注,群物咸润
清凉、定慧二大士又从而演之通之,如贯意珠,圆融无尽。
噫,去圣益远,精义渐隐,源公以超悟浩博之才,力扶祖训,集注大经,著述疏记,无虑数十万言。
始建教藏于苏之报恩、法华,秀之密印、宝阁、普照、善住。
今惠因虚席,又偶当世明公相与协力而兴之,阐扬尤盛,学者如归。
随根器,破疑惑,能脱缠缚者,入正解,悟本觉,离我人相者比比有之。
宜乎名流天下,化行东表,俾世之言佛法者,知贤首之为正宗。
刻之金石,无愧辞矣。
元祐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朝散大夫提举杭州洞霄宫护军吴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章衡记。
承事郎、监杭州都酒务、兼权市舶司唐之问书。
奉议郎签书昭庆军节度判官厅公事、赐绯鱼袋文勋篆额。
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知杭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兼提举路兵马巡检公事、轻车都尉河东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实封一百户蒲宗孟立石。
修城利害并乞截拨发运司拖欠斛斗应副使用状1126年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右,臣近承尚书工部符,备到七月十八日敕节文:京东路州军增修城壁楼橹,仰当职官随宜修治。
勘会本府昨五月内,先准圣旨修城
寻行相度,据旧城外今添帮城身,底阔一丈四尺,高六尺;
增筑马面团敌,创建楼橹一千八百六十馀间。
合起夫八十馀万,收买木植一百六十三万馀条,计合用钱二十一万贯有零。
自臣到任,亲再检视,以劳费浩大,民力不易,兼元料有大计虚费不实去处,遂别措置裁减。
据旧城外止合添帮城身底阔一丈,高三尺,及造楼橹一千间,比元料计减人夫五十馀万工、木植一百馀万条件,合用钱七万馀贯
其合用人夫仍欲召募,日支工食钱米,于民即无骚动,已具状奏闻去讫。
臣窃惟本府当东南之冲,内屏王室。
汉吴楚七国举兵西乡关中震惊,景帝周亚夫三十六将军距于洛阳,相持三月。
然卒挫其锋而遁死者,梁孝王力限之于此,而不得西之效也。
安禄山叛幽蓟,安庆绪遣其下尹子琦将同罗、突厥等劲兵十馀万来攻,卒能保有江淮,使不敢长驱,唐得保有其财用以济中兴者,张巡、许远以死守之于此,而不得逞之效也。
盖尝以此考之,自东南而来,如汉之吴楚,由西北而下,如唐之尹子琦,皆以睢阳为襟喉,则控扼之要,利害岂与他郡比哉!
又况本朝王业所基,见奉三圣神御于离宫,夹辅京师号为陪都,其形势又非汉唐之比,则府城势决不可不修,以为非常之备。
今有司之所较者,不过目前之费而已。
臣今来裁减之数止是七万馀贯,朝廷岂当以此毫末之费,而不为王业本基之计乎?
契勘发运司江西转运司见拖欠本府宣和五年以后年额,合应副斛斗二十七万石。
臣今来更不敢上干朝廷别作施行支降钱本,只乞于今来上供斛斗内截留十万石,依准去年御笔指挥,充三年带纳之数,亦可变转了办。
目今秋田收刈不远,若不乘农事稍隙之时疾速下手,并力营治,窃恐迁延至,必不及事。
臣已一面收簇本府诸色桩管经费、系省钱,先次兑那使用,径自择日兴工外,欲望圣慈特赐开允,许臣依数截留上件斛斗拨还,庶几不误年计。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石林奏议》卷一。又见《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六。)
原书于各组奏议之前标著其时所任官职。
此篇标「应天尹」,意即为叶梦得应天府时所上。
兹于校记中注明。
以下仿此。
石室宗祁开堂疏 南宋 · 王炎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二、《双溪类稿》卷二七
六祖衣钵不传,是谁得法;
五宗门户虽别,总要明心。
后学若无上根,顿教却成谩语。
某人觉照之子,惠通之孙。
向来三世,出断汉东
今日一枝,分来湖外。
洞山老人正派,住石室宝相丛林。
莫说古佛无光,直须刮眼;
要为祖师出气,未可忘言。
开龙象之法筵,祝乾坤之睿算。
宋故焦山长老證大师塔铭(为傅国华作 建炎二年三月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四、《北山小集》卷三二
师名法成,秀州嘉兴县人姓潘氏
自为儿时,谨重不敖戏。
尝夜行失道,有僧异相,携置空舍若佛寺者,黎明则资圣禅院也。
主者惊问状,更叹异之,皆曰是子当为佛法中人耳。
十七出家,事本觉法真守一禅师
落发受具戒已,即从一公问安心法,参究累年,至忘寝食。
去之四方,初抵庐山汉英公,执侍久之,历东林觉照、泐潭真净、翠岩新、沩山哲、云盖本、夹山龄公之室,盖十有九年。
最后至随州大洪山
芙蓉道楷禅师道誉闻天下,师亲炙累月,根尘迥脱,大用现前,如朗月,空了无證取。
于是命师唱导西堂,衲子接迹。
楷公他日叹曰:「会禅者多,悟道者少。
吾宗不坠,是子亲得矣」。
会芙蓉师住持净因,师从以来,助扬佛化,如大洪时。
大观元年,始从汝州之请,传法香山
政和二年,诏以师住持左街净因禅院
去未几,德范在人,而师之名称固已高远,士夫缁素,望风信仰。
由净因住潭州大沩、密印、道林、广慧,韶州南华、宝林,镇江焦山、普济,所住皆天下名刹。
师解装敷坐,无所施为,而山林增重,四众云集矣。
建炎二年二月,方退居东归。
壬寅,舟次无锡
晚与门人侍者经行河滨,顾瞻山川,从容乐也。
夙兴,盥颒易衣而坐,如入三昧,即示灭云,实二月二十五日也。
嗣法弟子韶山长老慧能适在平江,与比丘信士具威仪迎致平江能仁寺,郡人瞻礼如市。
危坐三日,肤色莹泽,俨然如生。
乙巳入龛,越三月庚寅,茶毗于阊门之外,送者万计。
薪尽火灭,得五色舍利不可胜数,骨色珂雪,僧俗争取顶戴供养,至不可遏。
其徒亟奉师灵骨舍利归焦山之南馆,以是月己酉建塔于石公山之阳。
师报年五十八,僧夏四十一。
嗣法弟子法云等十有五人,受业弟子思慎等一百四十人。
其徒以余宿与师游,以铭为请,义不得辞。
余尝论之,自菩提达磨初入中土,传无所传,唯一心法。
六承而后,代有宗师。
云门正真、临济慧照、洞山悟本,皆出大鉴
如师子吼,无异音声;
如大虚空,岂有封畛。
而末学道听,妄见立知,派别支离,坚若墨守。
苟惟深彻源底,则亦泯尔相忘矣。
百年以来,禅学滋盛,雪窦、天衣广云门之曲,慈明、黄龙据临济之关,灯灯续然,龙象继出,奔走四海,辉曜一时。
洞山中微,芙蓉楷公最为后出,实际履地,不立丝毫,回彼狂澜,径超空劫。
至于忍力不动,建无畏幢,孤风绝人,乂为卓尔。
而师亲承密记,常坐道场,寂照兼忘,去来不二,可以知其道矣。
铭曰:
惟芙蓉师,峰峻壁立。
超然物初,化度无极。
是普證老,摄衣从之。
彼固无示,师亦何为。
如彼枯木,千尺无枝。
开敷妙华,郁密离奇。
大洪之颠,香山之下,净因铁牛,大沩木马。
息驾襄阳,在晦弥闻。
潭人挽之,宴坐道林。
舍筏曹溪,脱屣海门。
昔未尝住,今岂非存。
是孤绝处,云涛晓昏。
潮音海照,万劫犹新。
唐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节度采访处置使都统淮南诸军事某告浙东浙西淮南青州濠州睢阳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二八、《盘洲文集》卷二七
至德二载八月某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南节度采访处置使都统淮南诸军事告浙东节度使李君、浙西节度使司空君、淮南节度使高君、青州节度使邓君、濠州刺史闾丘君。
夫夷凶靖难,事实在于人臣;
救患分灾,职莫先于侯伯。
方孤垒外当于剧盗,宜近藩各举于助兵。
是兴纠合之言,式济艰难之急。
惟国家升平之既久,故干戈朽钝而弗支。
羯奴攘臂以长驱,甲士奉头而皆北。
狐鸣帝里,鸱峙神州。
皇图如累卵之危,大驾有蒙尘之役。
张金吾雍丘之众,同许中丞睢阳之城。
志在本朝,誓粉身而糜骨;
气吞逆贼,常嚼齿以穿龈。
而尹子琦将同罗之逆俦,合杨朝宗收宁陵之馀烬,交战未尝虚日,合围迨且经年。
独沮妖锋,遂豗溃于梁、宋;
能婴危堞,获遮蔽于江、淮
虽奋羸起病以相持,鞠顽裒凶而孔炽。
援师既绝,无蚍蜉蚁子之一来;
军食已穷,至雀鼠马群之皆罄。
惟是孤危之极,在乎顷刻之间。
傥坚壁之不能,遂横行而莫遏。
繄此一邦之胜败,实为诸道之安危。
唇既亡则齿必寒,皮不存则毛安傅?
当轸恤邻之念,咸坚报国之忠。
幕府无樽俎之奇谋,玷机衡之重任。
宠分骍节,建大将之鼓旗;
远奉虎符,发精兵于郡国。
公等十连分阃,千骑长人,或专淮浙之权,或佩青濠之寄,想枕戈之久矣,闻传檄而欣然。
要当奋同心举功名之思,毋或怀全躯保妻子之计。
正同虞虢,犹辅车之相依;
毋若越秦,视肥瘠而不恤。
尽裒卒旅,进援孤城。
奋忠义之心,扑腥□之焰。
或会项城,分标进发;
或屯濠右,五道攻围。
檄至刻临,毋缓须臾。
故安民靖难功臣太师静江宁武靖海军节度使清河郡食邑一万五千七百户食实封六千六百户致仕追封循王忠烈张俊神道碑 南宋 · 周麟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三、《海陵集》卷二三、《海陵文徵》卷三
循王既葬之四年,其子子颜泣而言于朝曰:「先臣幸备位三公,儋爵析圭,勋在盟府。
今丘木拱矣,图所以较德焯勤者犹未称,惧弗绍以泯前人光,请得以碑立于隧」。
皇帝曰:「噫!
惟尔父有劳于我国家,予弗尔忘,惟尔从」。
遂诏臣曰:「汝典内史,近命尔直寓于某林,改为之铭」。
后数日谕宰相曰:「功臣张某宜赐谥。
朕念其蚤以忠力,屡经委任,平敌捍难,功勤尤著,可取危身奉上、安民有功之义,谥曰忠烈」。
翼日,臣进对于垂拱殿,上曰:「张某自元帅府提兵从槔,备罄心膂。
至为大将,总戎旅于外,独知奉君上,尊朝廷。
及释师而归,受命惟谨。
其终始恭顺,诚不与他帅比。
故报恤追荣,恩礼特异。
汝其志之,朕将有劝焉」。
臣仰佩圣训,既退叹息。
然后知公之明光盛大,福禄永终,盖一本于恭顺
以是而著之碑,章视来世,用为天下劝,臣不敢辞。
乃端拜而言曰:自古帝王之兴,所与戡定祸乱,菑攘四方,捍固丕业,必一时人豪,感会风云,翼戴其上,助成万世之功。
尝观唐间,元勋宿将以异姓王显者彪列简册,代不乏人,然求其能以功名克终,为后世称慕,实无几。
高祖时,惟鄱君不失正道,庆流支庶,令书其忠。
至德以后,惟郭尚父全名高节,烂然独著,议者莫之贬。
今圣主中兴,总挈英杰,克剪多难,惟故循王张公以忠诚槔上,保有成绩,富贵寿考,哀荣无穷,居一代之冠。
海内崇仰之而莫知所以致然者,此其为恭顺之至欤!
公讳字伯英
其先凤翔人,五世祖徙秦州,子孙遂为秦州三阳人。
曾祖守明,赠太师吴国公
曾祖妣石氏,吴国夫人
祖庆,赠太师韩国公
祖妣田氏韩国夫人
考密,赠太师鲁国公
妣谢氏,鲁国夫人
公少孤,事母孝谨。
祖母田氏夫人器之,谓其母曰:「是儿必兴吾门」。
既壮,负气节,善骑射,里豪不能诎。
初从官军讨南蛮,再攻夏人,皆贾勇先登,累授保义郎
宣和五年边事兴,郡邑多盗,主帅种师道以沈毅有勇使当寇冲,遂破郓贼李太于咸河子,追至洺州,击平之。
六年,破大名贼于超化寺,追至内黄,又破内黄贼数千人。
七年,破沂贼三万人,追击至密州,袭密贼于莒县,及南楼山,又破之。
还沂,破贼张先于礌鼓山,又破潍州群贼于地方村。
以前后战功迁官至武德郎
八年,济南贼孙列齧据铧子山,众号十万,公讨之。
未陈,以一矢毙其挑战者,破之,馀党亦平。
自是河朔山东无剧盗,公威名益震。
靖康元年,以队将种师中太原
榆次,与敌遇,公乘便击之,夺马千匹。
公力请要战,主帅以日不利退保。
敌谍知之,兵合围,攻且急,榆次陷,师中死之。
公与数百骑溃围而出,至乌河川,敌尾之,公大呼,斩首五百。
武义大夫,权河北十三将。
时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檄诸道兵入援京师
公乃勒兵勤王,以十二月二十二日北京见上,擢元帅府统制
每语时事,无不当,上意日亲近,待以腹心,出入帷幄。
初,元帅府兵军尚寡,至是军势乃壮。
武功大夫荣州刺史
二年,盗李昱据任城,公为都统讨之。
公控险伺间,与麾下将杨存中数骑驰入贼壁,大军继之,贼歼焉。
右武大夫桂州团练使
上以公忠实可用。
寻迁贵州防禦使,独倚公为重。
左丞张證自京师来,诏大元帅趣入觐。
公曰:「此敌人诡谋尔。
大王居外,此乃天授,非人力所为。
慎毋往」。
因请进兵。
自济之鄯,或告高才欲为乱。
公伐其谋,才遁去。
左武大夫徐州观察使
二帝北狩,诸军议劝进。
公言于上曰:「大王人心所归,愿早正位号,以慰天下望」。
且又白耿南仲奏之。
表三上,上乃发济州,至应天,即皇帝位,遣公迎隆祐太后及六宫以归。
上悦,命带御器械
是后,平杜用于淮宁,又平赵万、郭青于镇江,定杭州,擒陈通,取婺州,射杀何三五,缚秀州徐明斩之,闻者詟服。
进宁武军承宣使
建炎三年,上驻跸维扬,召诸将议事。
公曰:「今敌势方张,宜南渡据江为险,练习兵政,抚安民心,俟国势定图之」。
时相不以为然。
未几,敌人至,公亟扈大驾济江。
上幸临安,公屯吴江
入平苗、刘之乱,拜镇西军节度使。
及敌人犯江浙,公率众军从上于明州
銮舆御舟师巡永嘉,留公禦之,赐亲札曰:「惟卿忠勇,事朕累年。
朕非卿则倡义谁
卿舍朕则前功俱废。
卿宜勠力,共捍敌兵,一战成功,当封王爵」。
敌至,公乃扼险为陈,令将士曰:「若等于此当以死报国家,不用命者斩」。
部曲闻之争奋。
公亲鼓之,人人殊死斗,敌大奔,杀获数万人。
四年正月,敌悉精锐复至。
公先以轻舟彊弩匿其旁,自高桥纵兵击之。
一日数战,敌失利而还。
诏入槔,拜检校少保,定江、昭庆军节度使。
绍兴改元李成江淮湖湘十馀州连兵百万,与群盗合,欲内向,声势撼中外。
孔彦舟因之,据武陵
张用据湘汉
朝廷患之,议遣将未决。
公慨然请行。
乃以公为江淮招讨使,即日就道。
洪州,径济生采渡,遇贼前锋,击走之。
追及筠州骁将马进以数十万众决战。
公以两军分道翼之,预戒其下秣马蓐食,视旌旗所向。
公冒雨陷陈,金鼓俱振。
两道精骑自山驰下,贼骇乱,死者数万人,俘二万人,逐至奉新,败之于楼子庄,又败之于江州
贼怖走,号公为张铁山
上以亲札赐之曰:「以李成之狡狯,马进之猖狂,盘踞已深,根连已固,卿奋励决策,频有克复。
快士民之意,释朝廷之忧。
且朕待卿最亲,卿事朕最久。
君臣之际,休戚是同。
宜乘贼势之已衰,当官军之已振,驱除剿戮,连收全功」。
时成在蕲州,公亟引兵至黄梅攻之,贼溃。
以匹马奔伪齐,诸郡悉平。
江淮之民德公,至今祠之。
凯旋,拜太尉
四年,以公为浙西江东安抚使,屯建康
时敌人陈江北,公遣将张宗颜潜渡出其后,敌窘蹙。
又遣王进等邀击之,薄诸淮,敌大败,获其二帅以献。
五年正月,拜开府仪同三司江南东路宣抚使
六年,刘豫子麟、猊以十万众寇濠州,诏并以淮西兵马属公,驻盱眙
公遣将杨存中击猊左右军,胜之。
会大兵鏖战,终日所杀不可胜计。
麟、猊仅以身免,伪齐由是遂亡。
班师,拜少保,加镇洮、崇信、奉宁军节度使。
上亲赐诏曰:「卿专意报国如此,朕复何虑」。
淮南西路宣抚使
九年,金国通和。
上眷公忠劳之绩,拜少傅,加安民靖难功臣
十年,敌人再陷河南,围顺昌
公被命援刘锜,即督军渡江,与势合,敌引去。
公又命将收宿、亳二州,尽复槔、真、鹿邑等地,遣其校献俘阙下。
明年正月,敌将以步骑数十万自合肥和州,将渡采石,江浙大恐。
公先引帐下数十骑夜绝采石,夺和州,众心始安。
明日大军至,敌退守昭关,公又夺关。
师次柘皋,敌人断石梁,面水为垒,解鞍休马。
公谓诸将曰:「急击勿失」!
公时有寒疾,诸将欲止之,公不听,乃力疾涉浅流登岸,与敌合战。
士马激厉,无不一当百,获万户长、千户长数百人,牛马铠杖以万计。
上遣中使劳军,公感泣。
俄而敌将复犯濠州,王师柘皋之锐驰赴之。
敌以步骑三十万相持于濠南,公麾兵进击,敌宵溃,横尸数十里,敌将逃归。
少师封济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十一年,和议四月,诏大将诣行在,拜公枢密使,赐玉带。
公闻命而乞兵,自谓不当复领宣抚司,章再上。
论者以为得大臣体。
太傅广国公。
方是时,朝廷以山阳武昌诸屯不安,命公拊循之。
或曰:「彼多反侧,盍为备」?
公笑曰:「何自疑如此」!
至则慰劳士卒,宣布德意,遣人谕武昌军,帖然安堵。
还次镇江,因调护南北使之在道者
上知其能体国,益嘉之。
明年春还朝,四上章乞解枢务,不许。
,梓宫归祐陵,皇太后慈宁宫
公复理前章,又面恳切至。
上不能夺,乃以太傅、镇洮、宁武、奉宁军节度使,进封清河郡王,充醴泉观使奉朝请,赐第一区。
继以郊恩改靖江、宁武、靖海军。
二十一年,上幸第,存劳甚笃,拜太师,子孙各进官加等。
二十四年六月以疾闻,上遣中贵人抚问,命国医朝夕诊视。
七月二日,薨于正寝,享年六十有九。
上震悼,辍视朝三日,追封循王,赐一品礼服,亲奠于赐第,劳恤其孤及宗族,恩各有差。
内侍省押班张去为护丧事,以是年九月十一日葬于常州无锡县塘湾山。
秦国夫人魏氏,先公薨。
继室荣国夫人章氏。
五男:子琦武义大夫
子厚左武大夫康州刺史带御器械
皆早世。
子颜子正右文修撰。
子仁秘阁修撰
四女:长适武功大夫公仅先公卒。
次适直徽猷阁韩彦朴,次适右承务郎程湜,次适直敷文阁刘尧勋。
宗元尚书驾部郎中。
曾孙镃,直秘阁
公貌雄伟,性浑厚严重,家人莫见其喜愠。
临敌应变,谋无遗策,大小数百战,未尝言功。
征行戍守,师律整齐,纳亡抚降,至得其死力。
尤喜任使,今之名将多出其门。
杨存中、田师中、赵密,皆公所识用。
馀虽偏裨,布在诸路,分按营垒者亦甚众。
待同列谦下,唯以国事为,不校小嫌。
此公平生大槩,在人耳目者。
若夫密谋秘画,有以契上心,裨庙算,公终身固不以语于人,人亦莫得而窥也。
初,诸大帅各将屯要地,一旦归授以枢筦,四方无不耸动。
公恬然就列,以身先之,安其所处,若未始有兵权在手者。
盖公平日用心惟在于尊奖王室,故能忘私徇公,自始至卒,秉节不渝,无非恭顺云。
呜呼!
公之积功固多矣,天子之报功亦备。
至于褒表恭顺,则又当具论而显表之,使握兵者知所法焉。
恭顺,臣子之大节也。
事亲非此不能致其孝,事君非此不能其忠,况为帅者乎?
将帅颛阃外之任,权盛则势多陵,功高则志易满,其可不以恭顺持之?
彼拔剑击柱者束之以礼然后定,背阙哗语者绳之以法然后戢,又乌知所谓恭顺者哉!
昔之论将者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使之而观其无隐,诚有取于此也。
今公之功暴耀当世,街谈巷议之徒识与不识皆得以缕数。
恭顺一节有诸将之所难能,众人之所弗察者,臣故表而出之,用对扬天子之休命。
系以铭曰:
多难启圣,维天之仁。
是生杰才,佐佑人民。
如龙之升,滃然其云。
维皇中兴,有此虎臣。
虎臣维何,王胙于循。
矫矫维王,孔武且洵。
自帝初载,执羁扈巡。
入槔宸扆,出澄寇氛。
大敌之,虎貔为群。
举麾却之,笑谈策勋。
来归于朝,避擢纳军。
谕我德意,抚安列屯。
密勿机地,委蛇其身。
身则不有,所尊者君。
帝曰恭顺时莫与伦。
人知其功,我念厥德。
惟恭惟顺,斯德之则。
向也诸帅,怙众而复。
公居其间,谨度自抑。
向也诸帅,动曰吾力。
公居其间,默。
晚焉奉朝,夙夜祗饬。
宜寿而富,保厥成绩。
何以宠之,受瑞南国。
一命赐衮,带裳幅舄。
三镇联麾,纛钺戟。
匪伊宠之,用劝群辟。
锡山之峨,佳城郁郁。
丰碑在道,绚若金石。
垂光无穷,过者必式。
曲江秋 元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八部
如何是道。
这一点、古今寻求颠倒。
人人有分,个个不亏少。
皆因动念错,染着处、便生烦恼。
若也般般放下,有何微奥。
随分随缘且过,究本来面目,直须分晓。
寒炉冷灶。
对虎龙吟啸。
目前便是了。
更不向、外边寻讨。
不问神仙与佛,共同觉照
喜迁莺 元 · 无名氏
 押词韵第八部
莫寻玄妙。
我分明说破,修行关窍。
战睡敌魔,忘情绝念,此是圣贤正教。
饮食则定除疑,每日勤修觉照
莫差了。
待无眠无睡,心方合道。

别有玄和妙。
炼气成神,自有金光罩。
五气朝元,三花聚顶,水火运行颠倒。
九阳结就还丹,射透灵台八表。
功行了。
向长生路上,闲游三岛。
大洪山崇宁保寿禅院第十一代住持传法觉照慧空佛智悟大师塔铭淳熙九年八月 南宋 · 张渊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
夫野人之居于深山,所与游啸而燕息者,草木之臭味,麋鹿之资性,适其所自适而已。
其于身后荣名,与王公大人借势以为光宠,不惟地偏事左,非其所便利,而其世故缘法,不相关涉,莫或梦想及之也。
大洪山崇宁保寿禅院第十一代住持传法沙门庆显广安□,族姓王氏,虽本儒家子,幼不为声利起念,因诵《十二时歌》,至「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而今虽动□」,豁有深省,出家从长老惟益学,以钞疏□非究竟,惟益令参「大死却活」之句。
既打住,锐然发愤,参叩什方。
尝诣泰佛性佛性盖熟视之,令参堂。
未几佛性圆寂,徙诣果月庵,诘以「一双鸿雁泊地高飞,两只鸳鸯池边独立」。
凡二年,针芥不相投。
值月庵赴怡山招礼师,乃诣天童见宏智觉禅师,一见心服,然当机不发。
阅三年,辞去。
宏智指示云:「子见吾叔净严,遂当为子重师」。
奉教径趋大洪
始至,净严问云:「今夏离什么处」?
师云:「天童」。
净严云:「曾见水磨否」?
师云:「见」。
净严云:「左转邪?
右转邪」?
师云:「阿辘辘地」。
净严云:「活头汉」。
师云:「非但某甲,佛祖亦然」。
一日,随众入室,净严问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汝作么生会?
举未竟,师于言下大悟,因转一匝去。
净严把住云:「弄精魂作么」?
师云:「波斯入大唐」。
净严云:「汝可歇去」。
师首肯。
自此日就月将,作用绵密。
又三年,贤洞山补处,净严遣师□赞,临歧付嘱曰:「汝善护持,他日孤峰绝顶,建大法幢,亢吾宗矣」。
夫净严,人天导师,许可如《春秋》直笔。
师游历诸方,不为苟且,直得大死更活,一旦同时啐啄,如风云感会。
嗣净严法□住大洪山京西帅漕、汉东守倅共论荐之,朝廷下省帖,照应举请,盖自师始也。
师坏色以为衣,粝粱以为食,苦寂灭,□□其学,力于曹洞宗,自明一色边事。
夫既死灰其心,槁朽其形,以法语为梦语,道号为牧蛇,其于世泊然无所起,其于尘欲淡然无所嗜,视荣名贵势,何有于我者!
夫孰肯措心积虑,拚援傅会,侥一日之幸,求快其志为哉!
然而缙绅名流参叩,以求开发,闻望日隆,檀信日盛。
独坐洪峰孤绝之顶,方来云衲辐辏鳞集,法幢果大克建。
蒙恩颁降「觉照慧空佛智明悟」大师,凡八字。
由是牧蛇之声遍满江湖,转转闻上,表其真实义谛。
夫既光明盛大矣,东宫为之亲洒翰墨,作「牧蛇庵」三大字,以标榜丛林。
此盖前辈衲僧遭逢当世,得未曾有也。
山中徒弟揭之塔庵牧蛇旨要,四方知归焉。
目其说曰:三界虚伪,惟是一心,离心则无一切境界相状。
太虚本无相状,万象岂有根源?
奈何末世众生感失正念,俱受轮转,盖由三毒蛇之所噬齧,五蕴相之所奔驰,堕声色中,逐流忘返多矣。
且牧蛇之意,其义谓何?
以眼耳鼻舌身为蛇邪?
以心意识为蛇邪?
以发毛爪齿为蛇邪?
以森罗万象为蛇邪?
若以眼耳鼻舌身为蛇者,则色声香味触如幻化,如影象,如空中花,如芭蕉□。
若以心意识为蛇者,则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所成,大圆镜中无如是事。
若以发毛爪齿为蛇者,则四大之聚沫,如镜□之微尘,动静去来,风□□转。
若以森罗万象为蛇者,则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如是观之,身心一如身外无馀,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其中间谁是牧者?
蛇老人所以为人垂示云尔。
人之入乎其中,发真□源,知所自牧。
所谓雪里芦花,无尘无对;
山林朝市,谁往谁返?
傥来之利名,彼将何自入也?
一时名公卿,有若丞相虞公郎中陶公、殿撰陈公、左司丁公,皆当路主司者,一见而忘势交之,出口荐之。
其在山中,天龙鬼神,佐佑灵济,而出云雨、见怪物者,□师称赞,咸增爵秩。
呜乎,此非必势诸名卿以相提掖,唯其德盛仁熟,诚之不可掩,媲夫草中之,人服媚之以为国香,决非拚援傅会所得也。
师住世年七十八,坐夏腊五十三,受具弟子宗㐰而下二百馀人。
𡨧堵波既成,宗瑄、宗邃求铭于余。
凡二年,其求愈力,不可但已也。
铭曰:
说法大洪,多曹洞宗。
懿厥牧蛇,宗通说通。
孰驾其说,郎星卿月。
天宫帝子,为纶为綍。
牧蛇一时,名振宗师
曹洞如线,孔□大之。
实蕃学徒,佩服师摹。
一色边事,有邻不孤。
宋淳熙九年壬寅秋八月二十四日小师宗瑄、宗邃等立石。
按:民国湖北通志》卷九二,民国十年刻本。
请慧日长老 宋 · 赵善括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九、《应斋杂著》卷四、《虞邑遗文录补》卷一
说法为人,已会西来之意;
随缘应物,不妨东渡之游。
正禅席之久虚,徯真风而再振。
真州报恩堂头禅师道凝觉照,性澈灵源。
踏禅关即解安禅,尽世法故能出世。
已见一拳发露,岂惟百里闻风。
淮上五年,化成佛国;
桑间三日,恐堕泥城。
琴川虽号小邦,慧日寔为巨刹。
暂劳一苇,来建丛林,共忻飞锡之来,端若慈航之济。
下乔木,入幽谷,方为道场;
架大屋,养閒人,伫观法力。
魏参政执拘投北,行有期,死有日,诗别二子及良友(丛刊本作「诗别妻子、良友、良朋」。枋得遁迹建宁,从之游者,有:詹苍崖、游古意王济渊、曹东谷叶爱梅魏天应陈达翁张子惠及毛〖靖可〗、蔡〖正孙〗诸君,又有道士天隐。盖先生方修养辟谷之术也。戊子十月十八日时年六十三岁作。)1288年10月18日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
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
南八男儿南八男儿:「南八」,即唐时南霁云,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八故称南八南八男儿终不屈,谓唐南霁云张巡共守睢阳,城陷,就义不屈的故事。《唐书·张巡传》:「巡守睢阳,城陷,俱被执,子琦以刃胁降,不屈,又降霁云,未应。」呼曰:「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亦不肯降。)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临江仙 赠石遇仙等 元 · 王丹桂
 押词韵第七部
稽首同途听教化,休教虚度流年。
常生觉照道心坚。
包容他过失,整顿自邪偏。

分上本无人我相,闲中认正根原。
但迷假合起攀援。
永沉烦恼海,难证大罗天。
蓦山溪 元 · 刘处玄
 押词韵第八部
人间万事,识破真归笑。
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
浮沤幻体,生灭几时休,忘世梦,去贪争,达道真明晓。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
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
阳纯阴尽,蜕壳免沉沦,游阆苑,玩瑶池,玉帝金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