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九十一 谢叠山君直 明 · 孙承恩
蚤岁英迈,议论激发。
晚遭崎岖,不失臣节。
饱忠饫义,我腹匪枵。
充然而归,文山并高。
叠山先生 宋 · 叶爱梅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后土茫茫两屩行,纲常事重此身轻。
大江有士一人半,千载见君双眼明。
俯仰元无愧今古,英雄何必尽公卿。
早知莫卖成都,省得人知大隐名(《叠山集》卷五)
忆旧 宋 · 朱敦儒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早年京洛前辈,晚景江湖无故人。
难与儿童谈旧事,夜攀庭树数星辰宋谢枋得叠山集》卷二《送史县尹朝京序》引 《叠山集》:史尹宰邑三年,既受代,如京师吏部,求禄以养母。余闻而出山谒之,一见如旧识,因道前朝四十年遗事·予之负知己多矣,不知诸老先生存者几人?子游中原,过齐、鲁、燕、赵,当历历为予问之。朱希真云云。予每诵此诗未尝不临风洒泪也。)
法源寺丁香 民国初 · 连横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寺为唐悯忠寺故址,太宗瘗征辽战士于此。宋亡,谢叠山入燕,被幽此地,遂不食死。春时丁香盛开,数往游焉。
荡荡红尘迫禁寰,独携诗卷叩禅关。
悯忠战士瘗辽水,饿死文人哭叠山。
故国已芜难化鹤,夕阳何处得飞鹇?
墙头徙倚丁香树,且为春风一破颜。
咏史一百三十首 其一百七 谢枋得 民国初 · 连横
五言绝句 押阳韵
禹域胡尘满,何山首阳
故人莫相问,事虏耻行藏。
横阳草堂次谢叠山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迤𨓦中州二水回,参差杰阁五云开。
银钩透壁诗人去,铁笛裂岩仙客来。
度蝉风凉白帢,翻鹤露泻清杯。
何时夜半梅花月,溪上吟篷带雪推。
谢枋得 南宋 · 梁起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四、《广东文徵》卷一九
某自少筮仕,略效微劳,谬典兵权,待罪岭表,自谓一方宁谧,可宽主上南顾之忧。
乃动遇牴牾,厥位不终,天蹙宋禄,屋我皇社,某时饮恨滔天,五内糜溃,欲阖门自焚而不可得。
因闻谣传上尚在占城,窃欲从倡义后,再整江山。
奈兵粮不继,势寡失援,卒为敌人败,淹淹靡骨,岂肯复偷生腼颜当世哉!
第念足下晦处建阳文丞相亦尚在,故间关忍死,冀图后功。
今数载于兹,文君就馘,而足下亦在老山中,四顾山河,洒泪难遍。
兴言及之,他日何面见夫差于地下乎!
迩者闻元人徵足下甚急,不佞亦与荐剡,足下将为田横豫让哭,抑终有蹈海之逃乎?
一死生,齐顺逆,足下筹之熟矣。
某蒙昧寡识,独恨不能随崖山之陨,苟全今日,负罪前王。
所赖知某者唯足下,而知足下者亦惟某也。
嗟嗟!
舍生取义,千古纲常,昔程婴、公孙杵臼皆赵氏门下客,一死于十五年之前,一死于十五年之后,万世皆不失为赵氏忠臣,某今与足下特未知死所耳!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一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小孤庙下海门关,五老峰星子湾。
多君万里斯游壮,看到东南第一山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二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来时西蜀三韩使,奉表遥同马若飞。
归到安南应说与,皇恩天覆万方归。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三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四十馀年金榜客,玉堂人诧笔如飞。
君王亲重儒臣选,肯受南方一物归。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四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十月南方暑气微,洱河驿外叶初飞。
遥知夹岸人争看,入贡中朝使者归。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五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风吹海送仙槎,夜色新凉晓转加。
归日阮郎应一笑,小春洞里又桃花
周载轩编修自蜀来拓得子宽书诸葛祠记并阴及简州南康纪功碑涪州文节钩深堂字见赠赋谢二首 其一 丁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评柳谁能识哲昆,此阴曾并紫阳论。
晋祠正合藏锋诀,吴语何尝戏墨痕。
独往剔苔今所少,后来镵迹恨仍存(诸葛碑阴及韦碑皆被后人凿坏。)
披云隐见涪翁笔,想伫岩扉雾雨昏(君访钩深堂字,适无拓工,以昏煤刷之,益见古趣。)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六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安子山前使者家,桄榔椰叶翠交加。
知君来岁重修贡,饱看皇都二月花。
铜柱南边石作关海门镇外碧成湾喜君心似朝宗水直过千重万叠山 其七 元末明初 · 张以宁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乘轺万里已忘家,客思逢秋陡倍加。
大庾岭边东去近,惜无驿使
周载轩编修自蜀来拓得子宽书诸葛祠记并阴及简州南康纪功碑涪州文节钩深堂字见赠赋谢二首 其二 丁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李子王甥拓后先,岂知阴侧自君传。
近因岳麓碑馀想,拟溯郎官石记前。
楷势几人存晋法,戈波如此例唐贤。
区区谭萟应堪笑,勖我钩深力研田(前年,女婿王莲府编修李沧云学使皆拓此碑阴并侧,而未知其剔自载轩也。予尝论次唐楷,上品得五十种,今欲以顺宗书韦碑与北海岳麓并碑阴附之。)
叠山北行诗跋 宋 · 李谨思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一、《叠山集》卷一六、同治《弋阳县志》卷一一
此诗与西山易水之歌当并行,予无暇详焉尔矣。
顾公阖门死节,皆甚伟,公绝口不一言,余不表而出之,何以示天下与来世?
公季君泽游太学,早有声,诗文推本色,彗星应诏书尤绝出。
九江溃后,惠余书曰:「署为立礼生宋仁」。
悲哉,其为志也!
公内儒家女,诸父尝甲科登朝,若夫慷慨就义,则甲科者视之劣矣。
泽因伯氏过康庐,与谢章谋和议,落人疑忌,中械系良久,明朝事将决,一夕暴卒。
二子从母游金陵,闻汹汹有异,殷勤抚二子,不忍释。
子既熟寐,解衣带自经。
其长弟君烈,伯侄同祸,弥惨烈。
妇及子妇惧伤太夫人心,不敢以凶服见;
夫人见二妇不膏沐,不言不笑,曰:「将无大故乎」?
又曰:「名义至此,将何逃」!
信兴罗织之狱,所视如薛、如詹,捐重赀得无恙。
人居亭曰虞氏,为信所踪迹,竟殒深囹。
虞尝注《易》,没齿无怨言,《独行传》中人也。
凡称公能死者,非知公。
公不捐一死,岂惟无以谢军兴将卒,九原见家人复何颜!
独怪江左将相,富连郡国,泽及婴孺,虽肝脑涂地,亦不足报所天。
居无何,观光上国,廪人继大官扛酒,醉饱如平时,公何阖门自苦至此!
公二子,乱离间力学自立,能词章。
仲既裹父骨以归,稿葬升东濠,徒跣奉迎,俾复其土,皆人所难者。
因忆太史公素疏宕,至所谓「得其当而报汉」,谈何易哉!
何易哉!
公不免轻以三百口许人,国危如缀旒,命讨俱尽,谁得执司马法而罪之?
或谓真宰者责公言之不酬,而酬之以其言,是则有未易解者,余不敢没其实,并附见以俟知者评焉。
李节妇 宋 · 李谨思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猝猝多羝屈,幽幽独雉经。
借渠施粉黛,聊与照丹青。
孤槥何年寄,重泉底处扃。
有人能缩地,不隔短长亭(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六引《诗文杂记》 《宋诗纪事》:谢叠山李节妇,与二子系金陵狱。一将官纳之李解衣带自经死,槁葬城东壕,二子放还。后数年,子定之复往裹骨归葬,养吾李先生谨思赠云云。)
蕴斋湖州笔并诗索予近著石洲诗话用黄文节松扇韵奉詶兼寄象星庚寅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七
强笔端令办弱纸,腕力知惭裹绵似。
不见故人又一年,十纸说方辱钱子(昨萚石书来论米元章硾纸法。)
端州蕉窗仍薄寒,暮雨映看端江山。
空青断壁草隶势,飞堕论诗旧槛閒。
谢文节桥亭卜卦研歌辛丑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三
雪楼莅闽凡七年,旧日封章忆集贤。
垂帘卖卜迹依旧,亭空人去重潸然。
唐石山边转坂,蹑屦披麻神未远。
褒阐遗民事偶然,摩挲片石来何晚。
侍郎不称称提刑信州不居居桥亭。
梅花莫说武夷涧,双刀犹想团湖坪。
米屦何求朝复夕,对水看山玩周易。
十三卦象知奈何(公有《谢氏易说》,以十三卦取象。),八百国兵非尔敌。
得仁更不食山薇,涧泉遗语深人悲。
试取羲爻證书序,直以孤竹存商畿(见《叠山集·和古意诗》自注。)
雪楼之铭忆此否,此石终为侍郎有。
谁云填海托精卫,误认支机指星斗。
倚天烛地炯炯光,云腴玉液阅沧桑。
请谥请祠韩御史,斯疏斯铭谢侍郎
西江祠并建阳祠,呜咽千秋流水知。
遗迹谁寻悯忠寺,灯昏忍读曹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