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又对 曹魏 · 孙资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二
臣闻知人则哲,惟帝难之。
唐虞之圣,凡所进用,明试以功。
陈平初事汉祖,绛灌等谤有受金盗嫂之罪。
周勃以吹箫引强,始事高祖,亦未知名也;
高祖察其行迹,然后知可付以大事。
霍光给事中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乃见亲信。
日磾夷狄,以至孝质直,特见擢用,左右尚曰「妄得一胡儿而重贵之」。
安汉嗣,其终,被反名,劣自免于吕须之谗。
上官桀桑弘羊霍光争权,几成祸乱。
此诚知人之不易,为君之难也。
又所简择,当得陛下所亲,当得陛下所言,诚非愚臣之所能识别(《魏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
二乔墓 其三 清 · 贝青乔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五
同穴休嫌艳魄孤,珠襦玉匣掩平芜。
君臣一样为僚婿,谁向长陵吕媭
咏史(上) 吕后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酌酖樽前气似虹,朱虚酒令却相容。
王陵平勃浑无策,安汉当年一触龙(自注:子房周昌皆以护太子,有德于吕氏。当吕氏杀戚姬、如意,二人皆可容力。能如左师触龙之于赵太后,从容开譬,杀其怒心,迎其善意,吕氏当少平和,其毒应不甚烈。观其不罪刘章,不信吕须之搆陈平惠帝时不能王诸吕,及自临朝、徘徊顾虑而后行,则亦未为不可晓譬者。周昌粗疏无学,子房亦听之何也。王诸吕时,平勃能继王陵,其事必可止,况左师触龙之宛委乎。高帝时子房遂弃人间事。吕后时,正色独一王陵,岂天欲稔吕氏之恶,以待代王之立邪。)
陈平 清 · 宋湘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汉书摘咏
天子知臣智有馀,相随处处脱崎岖。
匈奴禄产都容易,颇费堤防是吕须
铁狻猊汉舞阳侯樊哙家故物也 清 · 王昙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二
怯不敢豕突豨勇横行十万匈奴中,勇亦不过瞋目裂眦步出鸿门东。
徒有狻猊舞阳铁,云是樊卿樊氏物。
以为铜,铸马骨。
以为铁,蚩尤额。
一炉铁火飞上天,而乃摇尾藏头草间活。
呼之为狗不可屠,呼之为虎不可射。
昆阳大战虎豹来,曷不将王莽头颅绣毬掷。
尔不见钟簴飞廉铜为金,临洮铜人化为汁,泣得铜仙眼睛湿。
同是汉朝一模出,尔身没有猩猩血。
羊可以牵,牛可以眠,马可以鞭,尔之恶铁不可以铸钱。
铜可以铸镜,金可以铸印。
尔之恶铁世所摈,百战荒原血来衅。
我欲蹋蛩蛩,杀駏驉,唤起陈平吕媭
大呼一声哙可斩,反接狻猊登槛车。
感事 现当代 · 施蛰存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平城七日困匈奴,天子临轩夜发符。
万里风云徵汉使,一车薏苡替明珠。
藏弓易事诛韩信,投鼠难言碍吕媭
谁道留侯工决策,侍中公子早堪虞。
钱东(四库本作柬,须溪本增注:一作柬。)之教授泽州吕道人砚为赋长句(原注:东之名元明通直益之子,文僖公惟演之四世孙也。)1122年 宋 · 陈与义
 创作地点: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
馀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污缣楮
岂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识奸雄曹。
吕公须溪本、四库本作翁)已去泫馀泣,通谱未许弘农陶。
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质云生手。
未知南越石虚中,亦有文章似君否。
西家扑满本弟昆,趣尚清浊何年分。
一朝堕地真瓦砾,莫望韩公无瘗文。
陈平周勃王陵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八、《筼窗集》卷二
诛诸吕事,是王陵者非平、勃,是者复非王陵,要皆一偏之见。
大凡人才固要相济,高帝遗命,必欲以,而又以,则之不可无,犹之不可无也。
夫明大义当有正论,定大难当有沉几。
诸吕之王,高后未敢专决,而以问三子,其心犹有所忌也。
使三子者括囊阴拱,无一语略攻其非,则是吕后忌三子,而三子乃以无可忌示之,一决藩篱,封王者岂特四人而已?
奋不顾身以争之。
高皇帝之神灵皦如天日,而吕后则窃者之夜行尔。
死不恨,夺之相,何足道哉!
之术可用于陵,而不可尽用于平、勃。
樊哙之憾,吕媭之谮,吕氏磨牙于久矣,特未有以发尔。
若又效王陵之争,则以旧郤杂新忿,宁免于诛?
纵不显于此事诛,岂不能旁摭他故以诛之邪?
夫二子诛不辞也,为汉惜也。
或谓举事计是非,不计成败,使王陵以死争,复以死争,吕氏一日尸三子于朝,三子虽死,而大义固已立,天下之义士将四面并起而亡吕氏矣。
不知夫能死非难,处死实难。
三子非不能死也,顾其时未可尔。
盖君子之死,有以有益于国而死,有以智力已竭无可奈何而死。
诸吕虽王,犹有可图;
汉氏虽危,犹有可续。
未画一计,未施一术,而俛首以死,是适以激变稔祸尔,安在其为能死哉!
借使吕后未诛三子,而姑夺之权,今日谢病免,明日谢病免,又明日谢病免。
一人去位,则以吕氏一人居之,回环四顾,尽在掌握,汉之事去矣。
争诸吕之后,退处十年,自杜门不朝请之外,有何巧哉!
若二子效之,又可知矣。
然则王陵未可非,而亦未为不是也。
虽均为诛诸吕,而又与不同。
性狡诈,故多避祸求全;
性刚直,故多犯难不顾。
文帝钱谷之问,不对;
王陵背约之问,不对。
对者未优,不对者未劣也。
盖平未当难时,善于自解,有急则委之他人。
未当难时,辩不如,有急则自任甚确。
辩不如者,少文也;
自任甚确者,重厚也。
故诛诸吕时,尝安徐,尝急迫。
不入北军,而入北军,使北军有变,则先及矣。
不谕谒者,而谒者,若不受,则先及矣。
专以难者遗,而自处以易。
后来相位之逊,虽欲不逊,亦不可得也。
知己之位在上者,以功大尔。
岂知所以犯帝之忌,而取捕逮之辱者,亦以此哉!
亦有以自取之也。
远权退势出于己则善,出于君上之迫促,则已非矣。
陈丞相卒,上复用为相,亦以资历功劳无以易故尔。
要亦有不得已焉者也。
十馀月而遣归,则本心见矣。
夫为丞相不自抽身,而待其君之遣,则已可哂矣。
之计,惟有深藏远蹈,而被甲以见守尉,果何为者邪?
借使汉家欲戮一退休之相,甲胡足以禦之?
然则非能反者,特不学而愚尔。
使文帝谅其愚,则自可以保其不反,逮治之事,何待薄太后提絮诘责而后止哉!
故尝谓文帝平生宽厚,惟诛薄昭、逮周勃二事最忍。
然就二者较之,薄昭罪已著,则诛之犹有说;
周勃反未明,则治之无名。
世谓文帝能保全周勃,而宣帝不能保全霍光,以是为优劣。
不知诸霍之炎,真有危汉之理,以之重厚无能,而又已谢事就国,气象衰落,自危不暇,而何暇危汉?
使无捕治一事,是真保全矣。
既捕治之,则何保全之有哉!
惜也,以之宽厚,而犹少恩若是也!
予自草堂将归过古之樊川亦有所感而不能已于言也 明 · 朱诚泳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斗城南畔杜陵边,旧是将军食邑田。
屠狗亦匡刘季业,牝鸡谁道吕媭贤。
当年壮志今安在,此日英风尚凛然。
高低残照里,路人犹指是樊川
常语(中)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二、《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三三
晋明之明,王导之忠,其至矣乎!
或曰:「元帝固任矣」。
曰:「否。
王敦初反,不足疑也,而元帝疑之;
王敦再举,乃可疑也,而明帝不疑。
不以君为君,其肯以为君?
宰相矣,藉令捷,又何求焉?
在他人犹可无异志,况之为腹心乎?
刘隗用事,见疏远,且欲悉诛王氏。
之率昆弟子侄,每旦诣台待罪也,呼周顗百口累之而不应也,伤哉!
唯恐其不免耳。
再举则不然,为者,盍惩前事有不自安之心?
明帝者,盍以前事疑之,无委任之理?
诈哭,使众有奋志;
帝属节,使都督诸军。
君臣之间,若合符契,遂平大难,以济中兴。
非至明至忠,其孰能哉」!
或问:「阎缵悯怀太子之枉,皇太孙立,复上疏焉。
夫以惠帝愚,贾后贼,安能听言?
徒触死耳。
奚为哉」?
曰:「上听言,人谁不敢言?
佳哉也,是难能也!
岂一时之言?
万世之言也。
惠帝虽愚,万世当不愚;
贾后虽贼,万世当无贼。
其言欲使著令,诸有废兴仓卒,东宫兵马皆得辄严,须录诣殿前,面受口诏,然后为信;
听其臣子得如邴吉距诏书,周昌不遣王,田叔孟舒隐亲左右,所以固储副、安后嗣。
诚哉!
人主有喜怒,宫掖多奸诈。
怒解而后悔,诈行而后觉,无及矣!
如缵之言,万安计也。
呜呼!
学者之忽也。
吾与士大夫接三十年矣,未尝有齿牙者也」。
汉高帝使陈平乘驰传载周勃樊哙将,曰:「平至军中,即斩头」。
二人计曰:「樊哙之故人,功多,又吕后吕媭夫。
有亲且贵,以忿怒故,欲斩之,即恐后悔。
宁囚而致上,令上自诛之」。
受诏,即载槛车诣长安,至则高帝已崩,吕后释哙。
或曰:「平畏吕后而已矣」。
曰:「不若是,则高帝以谮杀功臣吕后怒,亦且报平、勃,平、勃死,则诸吕强,又谁制矣哉?
高帝之不枉樊哙,吕氏之不害平、勃,平、勃得以诛诸吕,安刘氏,由燕之谋也,不亦善乎」?
或曰:「刘隗,其亮直者欤」?
曰:「败中宗者,此人也。
汉兴至于孝、景,庶且富矣。
晁错以天下压山东,卒动七国,横尸东市。
宗资王氏以有江左,其固宜,不以术縻之。
方翾翾执刀笔以裁其末,力不任兵而假镇以亢,斯足以速祸而已矣!
鲁昭公不忍季氏,薨于乾侯;
晋元帝不忍王敦,忧愤告谢。
子家驹谏,而刘隗劝焉,之罪著矣。
终不悟,雪涕而遣之,闇哉」!
孔子恶称人之恶者,子贡恶讦以为直者。
夫有口才,又有文法以羽翼之,而忘忠恕,何所不逮也?
其甚者干人骨肉,不避父子,时主以为忠,识者以为贼。
国无衅焉,则以自毙,一有可为,则危宗庙矣。
自毙者,商鞅是也。
太子傅,黥太子师。
惠王既立,身裂车下。
危宗庙者,江充是也。
太子家使行驰道中,属吏,谢之不听。
阶为巫蛊,杀戾于湖。
武帝始以忠直,奉法不阿,所言中意,终则作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
呜呼!
噬脐也已。
或问:「泉鸠里,加兵刃于戾太子者,初为北地太守,后族,何变之暴也?
以为罪邪,何以赏?
以为功邪,何以诛?
赏之是邪,诛之是邪」?
曰:「理必然也。
夫骨肉之恩,本诸天也。
怒有已时,而爱无已。
怒而欲杀,则杀者功;
爱而不可得见,则杀者罪矣。
夫岂不知杀之之由我也,内无以慰其心,外无以慰人心,故归咎云尔。
文帝诸县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
彼辎车封,谁敢发邪?
非其人之罪也,借其死以谢天下也。
小人因人喜怒以贪功,而不度深浅,祸其至矣。
齐王自杀而主父偃族灭,鱼复侯不得还阙而萧顺之忧卒。
圣人作议亲之辟,公族三宥,所以养恩,而小人间之,亦不知量矣。
知其说者,其田千秋乎!
爰盎乎!
王陵陈平周勃吕后之事如何论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七、《南轩集》卷一六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夫以吕氏之凶暴,欲王诸吕,其谁扼之!
独问此三人者,盖亦有所惮也。
非特惮此三人,盖实惮高帝之馀威流泽之在天下也。
高帝白马之盟以对,其言明切,固足以折其奸心,如砥柱之遏横流也。
使二子者对复如,吾知吕氏将悚焉若高帝临之在上,且惧天下之变,或缩而不敢,未可知也。
彼二子者乃唯然从之,反有以安其邪志而遂其凶谋,既分王诸吕,而吕氏羽翼成就,气燄增长。
然则吕氏之欲篡汉,二子实助之也。
予谓二子方对吕氏时,其心特畏死耳,未有安汉之谋也。
退而闻王陵之责,顾高帝之眷,思天下后世之议,于是而不遑,则有卒安社稷之言耳。
虽然,使二子未及施计,先吕氏而死,则是乃畔汉辅吕不忠之臣,尚何道哉!
抑二子安刘氏之计亦疏矣。
不遏之于爪牙未就之初,而救之于搏击磔裂之后,观其闲居深念与劫郦寄入北军等事,亦可谓窘迫侥倖之甚,夫岂全谋哉!
郦寄不可劫,北军不可入,吕须之谋行,则亦殆矣,忠于人国者顾如是哉?
人臣之立朝,徇义而已,利害所不当顾也。
功业之成,不必渐出于吾身也,义理苟存,则国家可存矣。
借使王陵以正对,又以正对,吕氏一日而尸三子于朝,三子虽死,而大义固已立,皎然如白日,轰然如震霆,天下之义士将不旋踵四面并起,而亡吕氏矣,安刘氏者岂独二子为能哉!
使人臣当变故之际,畏死贪生,不知徇义,而曰吾欲用权以济事于后,此则国家何所赖焉?
乱臣贼子所以接踵于后世也。
其弊至于如荀彧冯道之徒,而论者犹或贤之,岂不哀哉!
夫所贵乎权者,谓其委曲以行其正也。
狄仁杰是已。
其始终之论,皆以母子天性为言,拳拳然日以复庐陵王为事。
然其所以纡馀曲折而卒成其志者,则用功深矣。
潜授五龙,夹日以飞,仁杰岂必功业于其身者哉!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济大事者,当以狄仁杰为法。
陆谞传 北宋 · 唐庚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二、《唐先生文集》卷六、《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四四、《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一三
陆谞,曲城人,少与壶子、商君相友善,约先贵无相忘。
已而壶子仕太常商君主都尉,通显矣,而谞方辟青州从事
壶、商上疏曰:「臣等亡状,蒙陛下器使,待罪九卿
自非得天下贤圣与之同升,则非但无以副陛下倾渴,而臣等亦自不满。
臣友曲城陆谞者,举世莫能测其为人,以为刚又无虐,以为柔又有立。
文雅酝藉,号为醇儒
至论全身、保家、活国、安天下,则又似谋臣策士。
往时袁盎相吴,王骄日久,数陷害二千石
用其兄子种计,与谞厚善,卒赖其力得脱虎口以归。
此全身之道也。
吕太后时,群臣动见覆族。
吕媭陈平曰:『为相,非治事,专从谞戏妇女』。
后闻之,私独喜,而得以全其宗。
此保家之效也。
河间献王修德为仁义,天子不悦。
王惧,日命谞作乐,而河间幸无他,此活国之效也。
曹参相国宾客以百数,悉谢去,独召谞问计,连日夜语不厌,相事几废,而民间作《画一之歌》,此安天下之效也。
臣闻王者尊有德,进有功。
今谞既贤圣,而又上自朝廷郊庙燕享,下至田里冠昏聚会,谞未尝不在其间,功效不为后人,而位青州从事薄。
空置臣等,亡益」。
上从其言,遣壶子持节召谞。
至见,上欢甚。
是日拜谞光禄勋
顷之封醴泉侯,食千户。
谞叹曰:「生我者天地,成我者壶、商也」。
二人既荐谞,以身下之。
然上每念谞,辄并召二人。
谞卒,谥懿侯
子淳嗣。
至曾孙离不肖,以罪废,国除。
谞既没,二人亦斥疏,不复召用云。
太史公曰:汉兴陆贾以辩说游公卿间,名声籍甚,为太中大夫,以寿终。
而谞复以德业位九卿,赐爵列侯,传国数世。
陆氏之先,岂有天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