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声音韵谱序淳祐元年五月 宋 · 祝泌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
圣人因音以制乐,分律以谐声,五音所以配天五之阳中,六律所以配地六之阴中也。
音律又各有阴阳之合,故五音分太、少为十,与十干相应;
六律合阴吕为十二,与十二支相符,皆自然之数也。
而乐有遗音馀韵,故五音之外有少宫、少徵,十二律之外有四清声,盖永歌长言之发越,而音声之变尽矣。
昔人岂强分别于此哉,发于人声之自然,参乎造化所以然也。
古乐既亡,中度之音声虽无传,而存于人者未始亡也。
惟人之生,万物皆备,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口之于味,皆有一万七千二十四之别。
故声音臭味之感人,耳目口鼻之辨物,在于人者不约而同。
惟四体之中莫辨乎声音,故其道与政通。
虽五方之言语不通,如吴楚之轻浅,燕赵之重浊,秦陇以去声为入,梁益称平声似去,然至于以言写声,以韵叶音,不问华夷蕃汉之殊方。
所谓七均十六律之自然者播在乐曲,如规矩之于方圆,绳墨之于曲直,所至会同,非有训导师保使之然,而自各能叶合。
有如沤歌之曲不缘方言而间异,翻切之例不随风俗而差殊。
传曰:乐和人声,此造化之大巧,圣人之至教。
人之生阴骘于天,所以异乎庶物者也。
后世声音之学自唐陆法言之《玉篇》、顾野王之《广韵》,能别五音之呼吸、四声之清浊矣。
至于正韵反韵,沙门神珙作九弄反纽,罗纹侧纽,今无能传其三昧者。
胡僧了义三十六字母流传无恙,虽极之遐荒僻峤亦能传习,故蕃国亦有《广明韵》,则字母之教外薄四海皆用之也。
然揆之自然之声音,阴阳无不该之物,轻重无不分之理,有阴则有阳,有清则有浊,有轻则有重也。
今即了义字母论之,唇音分轻重,齿音分清浊,是矣;
舌音分舌上、舌头,曾知舌头即重音,舌上即轻音乎?
牙音、喉音乃不分轻重,半宫、半徵音又止有二字而缺其一,是了义之字母犹未全。
惟《皇极》用音之法,于辱、舌、牙、齿、喉、半皆分轻与重,声分平上去入,音分开发收闭,至精至微。
盖声属天阳,而音属地阴。
天之大数不过七分,而声有七均;
地之大数不过八分,而阴数常偶,故音有十六。
不可缺一,亦非有馀也。
余学《皇极》起物数,皆祖于声音二百六十四字之母,虽得其旨,而未发扬。
偶因官守之暇,取德清县丞方淑《韵心》、当涂刺史杨俊《韵谱》、金虏总明《韵相》,参合较定四十八音,冠以二百六十四姥,以定康节先生声音之学。
若《辨心鉴》合轻重于一致,紊喉音之先后,诚得其当;
添入《韵谱》之所无,分出牙、喉之音,添增半音之字,合而成书。
尚冀博雅好古君子更釐其未的,庶以声音求数,不遗要眇。
盖以开口内转为开音,开口外转为发音,合口外转为收音,合口内转为闭音,此易明而易别也。
余老矣,后有觉者能充之,以定一代之乐,感移人声,还其真醇,岂小补之,是岂声音云乎哉!
淳祐辛丑长至后二浃,鄱人提领干办公事祝泌子泾序。
按:《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九。又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卷首。
梅岩图景 元末 · 陈文瑶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欲晴欲雨霭溟濛,一朵梅花深谷中。
寒鹊也应知此味,六花飞散唤东风。
胡馀学同年四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金明池上共扬鞭,豪气宁求许祀田。
不道福碑轰忒早,相逢颓景稳为便。
牙牌刻处谩誇贵,蓝绶披来难敌鲜。
千岁尽长公论在,于中定有好官员。
胡馀学同年四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桃花柳絮及春敷,壹是浮轻匪壮图。
幸有田耕并井饮,犹胜身屦与妻纑。
郎君竞爽贤声起,老子尊安道味腴。
便是当年正考父,是间饘粥口堪糊。
胡济鼎同年三律 其一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经为笥腹便便千佛名高此作缘。
贵仕直堪和鼎,贫交猥为酒供钱。
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
旧话新情如觌面,同年真是我同年。
胡济鼎同年三律 其二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共是金明衣绿郎,梅仙风致压仇香
人如紫凤仪丹阁,谁则青蚨涴锦囊。
洛社菜羹时不禁,雪堂斗酒夜宜良。
至尊端肯怜芹曝,臣罪当诛自恐惶。
胡馀学同年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曹泾
 押词韵第三部
力田元不怵凶饥,瘠者为谁谁是肥。
但得高堂翁媪健,定知奕世子孙宜。
追风骐骥骤仍蹶,览德鸾凤栖或飞。
有酒急须频对月,桂枝香了到梅枝
代柬济鼎同年约其早饭 宋末元初 · 曹泾
六言诗 押皓韵
小人难与作缘,恶食不妨志道。
犹胜杜陵岳阳,一饭欲从人讨(自注: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真长辞焉。仲祖曰:聊以充虚。真长曰:小人却不可与作缘。山谷《贫乐斋》云: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
按:以上宋胡次焱梅岩文集》卷九附录
胡济鼎同年三律 其三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费却长吟复短吟,投瓜投李愧何深。
吾人只记钱留纸,此老能令户作金。
掷地有声知处处,如兰斯臭见心心(自注:来章押两心字。)
柏梁体后八仙赋,趾美重光未陆沉(自注:被里人排作金户,书来以为闷。)
胡馀学同年四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曹泾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对看中秋是好天,健来欣为子分田。
只消菽水欢无尽,况有经书腹可便。
家事既传情思稳,吟篇谩写墨痕鲜。
惟馀学课随年挨,共我艰劬知几员。
贵池县胡同年书(一) 宋末元初 · 曹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梅岩文集》卷一○附录
泾去冬拜别后,无何亦理归装,以十一月十九日抵舍,又以正月三日过相居。
随波上下,正自可笑,济鼎应怜之也。
去冬钧翰曾得力否?
尝见孙同年朝瑞云,自秋浦来曾得会面,又谓仓使见所投启事,以为上庠人物可敬,亦果然否?
朱府教荣上,泾见附贺书,因并拜此。
朱丈在翘馆,从容屡诵才美,欲其相与扶持,渠亦谓愿得一好朋友求益也,今于书中又申言之,并乞台意。
泾身事未有涯,姑置度外,所可喜者与东阁诸君心腹稍孚,亦颇有心功再意。
济鼎近况想佳。
诸公有相念者否?
月廪足支吾否?
区区之心,以为迎亲之署乃第一乐事,此外皆可为也。
何日过昌化,得吃菜根,亦所甘心。
性急马迟,为之奈何,临风惟有健羡而已。
人去,速拿楮拜此,恃至契,不及缘饰为恭,仰告台照。
贵池县胡同年书(二 三月二十四日 宋末元初 · 曹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梅岩文集》卷一○附录
某顷繇迅便,率拜禀函,念心交莫如吾同年,故一切浮文悉用刊置,然亦愧其疏矣。
来教介来,伏领谦答,小楷何谨,件教何详,了不以先施为讥,匪至情安得尔。
字字研咏,感极无言。
虽然,所谓里年先生云者,非所宜蒙也。
执事于某有数年之长,当年利见之文,某手抄口吟,心降气慑,愿一北面不可得,嘉藉慈思之契,许以兄弟之好,已为望外之荣,今为斯言,当作何颜拜受?
夫世之以「先生」二字加于人者,为其闻道在先,或以年长,否则直以权势在焉尔矣。
三者某无一有,而谓之先生先生欺予哉?
记去冬赐翰亦有之,失于控谢,今敢百拜,并恳愿从兹勿复以云,恐传他日,谓执事缪于施,某傲于受,俱非礼也。
钧翰委折谨悉,尝以台翰过钧览矣(内帖所求格式一节并呈,亦笑领盛意矣。),然聂守近有回书,首曰「某去冬恭拜钧劄,谓以之才之美,敬尝斋沐回申」云云,则是未尝不仔细也。
老师谓入佥一事,洁堂虽尝移文,执事实未供职,则所谓按堵云者,因其已入者也。
据某思之,忱如台谕,为一皈投劄子,只平直叙其卑猥困苦之状,否则宛觅朱丈一语,某已力于府教书中言之,语又为稳贴,又托两俗神各书力言之。
不如求此著为最密,宁可少缓得之,不可欲速。
如俱不可,则且甘苦忍贫俟之。
毕竟亦是时运所制,无如之何。
少刻卑己求人,琐细已甚,纵小有小得,所失已多,又不如清苦之为浩然也。
依绿从红,聊复尔闻。
士大夫得时行道,有大于此者矣。
伯诜尉闻有便邮专寄一缄,见到,已就道寄音矣。
此翁近况甚适,但颇患细疮,爬搔不禁,盖自掌珠发之,延于圣善,以及顽尊。
谩供一笑。
庐江之役,雪前大爽,手自申牍,岂边机耶?
芜蒌滹沱之事,万乘有之,况一尉也?
远翔佳况,想如来教。
看来富者常有馀,贫者常不足,此一定之理分,奈之何也。
济鼎今所以浩叹者,一以官卑,一以俸薄,然官卑实自为之,不得尤人。
既为是官,合得是俸,此亦谓之天命。
今却是稍纳青衿,薄助帉瀡,乃为本行生活也。
士大夫闻贫乏不能自存,此是好消息。
学以本政,才以任事,又廉介主脚,有不遇,遇则南溟天池矣。
若某之事,却是可笑。
前冬之出佥,谓向阳一到,即得钧翰过淮,不可谓之无力;
去之数月,杳不见报,而主翁丐归东,果成行矣,独非命耶?
今为此来,敢作妄念,近在炉缺之侧,固如此而止矣,其又能瓮算耶?
偻指戍期,以刻为岁,欲一学庐江雪景,不可得也。
先生应重念之,意何幸。
倾倒临风拳拳,馀俟裔拜。
伏干台照。
贵池县胡同年书(四) 宋末元初 · 曹泾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梅岩文集》卷一○附录
某启:五月十一日东宇来,领四月晦日书。
时辛卯生令孙,因冗,赐字差略,然犹能讶吾孙利市之负欠。
以愚意所欲釐革为遁辞,则无所不怡,正自可喜。
谨俟次孙毕娶并偿。
先生六孙,某少一,员有出剩。
政虽颓景迫,我两家子弟能通知二父意,安知无馀味耶?
兹言类于自惑,屏息俟谴。
六月望作暑假,巧值亢旱,加以老孟光失步如受病,阅月方能出户,一是无聊。
二十三日甫抵馆,今日为二十五日,东宇意言初一又暂归,急拜此。
新秋,尊候康佳,使婘均庆。
辛卯生令孙勿药久矣,某之同年孙可以入学,而犹嬉。
厥祖父或教之诵诗若他文,能调十字为一连,而浏亮,但欲听人读,而默记之,既乃单声自读,每不肯随口随声读也,乃祖亦嗒然付之一笑。
诸令小孙亦当可教读,岐嶷可人也。
近公行不以是何投充编役之说,儒户似有动摇,今而知月山之谓馀学必为淘采者,范六丈真圣人也。
前谕衡甫府教惠书,意未有可以奉承之理。
东宇知之,见答衡甫一书,烦授其令似,并致此意。
某积欠次韵之作,尚容续控。
东宇之柬,忽弃盛年,乃祖隧碑,恐成担阁,赖高文传抄已广,亦不假金石而寿也。
却恨一字三缣之酬不如皇甫,幽冥之间其或能结草亢杜回乎,闷事闷事。
某乍到百冗,复以暑盛,且此草草。
欧公谓杜郎中曰:「吾徒老大,朋游零落殆尽,存者无几,又苦乖离。
就使幸而相容,索然数衰弱翁,岂复昔时情绪,徒益可悲尔」。
斯言似为吾二人发,尊见以为何如?
东宇来,或能赐数字为幸。
伏乞尊照。
周景垣阁学视学江西二首 其二 清 · 王文治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五
沧溟当日泛星槎,生死相依天一涯。
石笋夜凉陪啸月,扶桑秋霁共寻花。
鱼龙蛰处涛凝练,蛟蜃惊时气散霞。
蛮语参军调笑好,只今殊域尚笼纱阁学有「参军蛮语定如真」之句,盖谓余学琉球语也。)
墨溪(桥在黄花里张氏黄氏居其侧庚子之岁张莘思尹从余学请赋之) 元末明初 · 梁寅
黄花之高峰,削玉凌青霄。
墨溪如苔峡,曲折架以螮蝀百尺之飞桥。
乃有逸人张与黄,结庐其侧相与放旷而逍遥。
园绮非陋汉,巢由岂忘尧。
吾但爱此清泠水,濯缨鼓枻夕复朝。
虎溪松风鸣石窍,香炉烟彩腾山椒
恍然若在匡庐下,云入衣袖神飘飘。
溪流可鉴分妍蚩,照之谁云白为缁。
教儿兼学右军,日以墨溪墨池
岂无题桥磊砢士,访隐蹀躞溪之湄。
拂石横琴,瞰流咏诗。
明月自至,如相与期。
或时临风酌醽醁,醉眠苍苔紫芝
紫芝罢心自怡,遐聣六合间,何物劳我思。
蔓草绿靡靡,乱石白离离。
游鱼不复惊,狎鸥能我随。
共谈留侯黄石事,人生乐在心相知。
投赠任邱袁明府乙巳河间作) 清 · 戴亨
梅岩翁后虞邱长,耳热长安动远想。
繄予寒毡来郡城,霢霂濛濛昼莽苍。
泥淖酿途行人稀,心衋咫尺不得往。
阿香碾空车忽蠹,轮翻倒海雨如注。
雷公头触天关摧,石迸娲皇补天处。
地轴震仄久不安,渔人网触蛟龙怒。
扬鬐掉尾决滹沱,波涛澒洞迷朝暮。
桑麻尽为鳞介居,万倾良田叫白鹭。
我正兀兀愁卑栖,上官羽檄纷飞驰。
七十二村命查验,壮者逃亡老弱啼。
此时披云得见君,痌瘝民瘼真英奇。
民瘼痌瘝起凋弊,有田无田均其利。
叹息与君一夕筹,父母斯民真不愧。
别来荏苒数月间,君名啧啧我丁艰
五内崩裂死复活,血泪迸洒衰麻丹。
老母促归归不得(是时奉母在任),去留展转摧心肝。
万里茫茫隔烟雾,生死天涯两难顾。
满室嗷嗷日苦饥,梦魂夜夜辽河路。
经旬不见突中烟,男啼女号命岂度。
男儿生不能养死不葬,何惜此身沟壑丧。
父丧未奔母在堂,迟回未可轻肮脏。
圣贤守身不受怜,事急亦或酌其权。
出门四顾心茫然,投诗赠君君心酸。
赙我百贯青铜钱,此身不死报应先。
上有青冥之皇天,下有浩渺之长川
书记归葬弟序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九、《北涧集》卷五
志学而贫益祟,玉其成也。
贫而成,初何伤。
付用舍于行藏,捉衿肘见,弦歌在床,贫也,非病也。
赐也逡巡而返也,视其高车驷马,不啻桎梏。
古潜礼从余学贫而青于蓝,昆弟之丧俟其举,戛戛乎其难哉。
噫!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归而勉之,当有相者。
梅岩丁巳 南宋 · 徐瑞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见此山四十载,岩石相看亦粲然。
顾我丹心今不改,信渠铁面晚犹坚。
人生出处无非数,文运昌明自属天。
尚恨山灵知我浅,小楼呼酒对婵娟。
九月廿一虎林回同程晓崖游梅岩 南宋 · 徐瑞
 押先韵
弛担息虚馆,释屩解行缠。
一笑得妙士,揖我谓我儇。
相携履巉岩,共访梅花仙。
石门歘谺豁,空洞别一天。
徐行呼二竖,秉炬导其前。
沿崖异草垂,绕径秋香妍。
行行渐深入,响答殊清圆。
下有苔磴峙,上有孔穴穿。
深处窅如阱,旷处平如田。
或如人坐立,或如兽蹲跧。
古石列怪状,时闻滴幽泉。
向来开天牖,坐看日月旋。
儿童撞嵌岩,如钟鼓咽咽。
领览不能尽,荒幻难言宣。
我从虎林来,足茧归心悬。
举瓢挹危露,尘肺聊用湔。
清寒不可留,欲去还延缘。
赋诗纪兹游,绝笔凭谁镌。
俭德堂怀寄凡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 元末明初 · 王逢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梧溪集卷五
彭素云中州人郭梅岩西江人并学全真有道行
彭郭上清班,相望高世閒。
木龛双石壁,棕屩万云山。
轩冕泥涂底,诗书桎梏间。
乡园数形梦,欲借羽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