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江子静字序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友人江君以其名存之求字于予,予字之曰子静。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以一人之身,昼夜之气,呼吸出入,未尝异也。然而或存或亡者,是其动静殊也。后之学者,始学也既累于仕,其仕也又累于进。得之则乐,失之则忧,是忧乐系于进矣。平旦而起,日与事交,合我则喜,忤我则怒,是喜怒系于事矣。耳悦五声,目悦五色,口悦五味,鼻悦芬臭,是爱欲系于物矣。以眇然之身,而所系如此,行流转徙,日迁月化,则平日之所养,尚能存耶?丧其所存,尚安明在己之是非与夫在物之真伪哉?故君子学以辨道,道以求性,正则静,静则定,定则虚,虚则明。物之来也,吾无所增,物之去也,吾无所亏,岂复为之欣喜爱恶而累其真欤?君齿少才锐,学以待仕,方且出而应物,所谓静以存性,不可不念也。能得吾性不失其在己,则何往而不适哉!
江子静字序 北宋 · 上官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四
友人江君以其名存之求字于余,字之曰子静。夫天下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舍,气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其静有道,得己则静,逐物则动。以一人之身,昼夜之气,呼吸出入,未尝异也。然而或存或亡者,动、静殊也。后之学者,其始学也既累于仕,其仕也又累于进,得之则乐,失之则忧,是忧、乐系于进矣。平旦而起,日与事交,合我则喜,忤我则怒,是喜怒系于事矣。耳悦五声,目悦五色,口悦五一味,鼻悦芳臭,是爱欲系于物矣。以眇然之身,而所系如此,行流转徙,日迁月化,则平昔之所养者尚安能存耶?丧其所存,尚安能明在己之是非与夫在物之真伪哉?故君子学以辨道,辨道以求性。得性则静,静则定,定则明,明则虚。物之来也,吾无所增;物之去也,吾无所亏,岂复为之欣喜爱思而累其真欤?君齿少才锐,学以待仕,方且出而应物,所谓静以存性者,不可不念也。能得吾性,不失其在己,则何往而不适哉。年月日,某序。
与翁子静书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九、《杨龟山先生集》卷一八
可中会佛于一,盖心传自到之学,其在辟廱,学者翕然从之,其所与独以子静、圣任为称首。古人从师,必见其可师焉而后从之,既得其传,则终身守之,不可迁惑也。某比往还京师,见凡与子静游从者,皆道子静之言,意其居之安,自信之笃,无复有疑者。前书云云乃尔,是岂真疑之耶?其过自损抑而姑为之说耶?此区区所以欲有言而未敢也。某窃谓学者当知圣人,知圣人然后知所以学。舜在深山中与木石居、鹿豕游,无以异于深山之野人也,而四岳知其可以托天下。颜渊在陋巷,终日如愚,然而孟子称其禹、稷同道,夫岂苟言哉?其中必有诚然不可掩者。夫舜之可以托天下,颜渊之可以为禹、稷,其必有在矣,学者不可不知也,知此则知所以学矣。世之所谓善知识者,皆自谓与诸佛齐肩矣。付之以天下之任,未知果能为禹、稷否。孔子曰:「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苟道不足以济天下,皆过也。子静试以其自得者隐之于心而安,推之天下而可行,则虽圣人复起,不吾易也,夫何疑之?有仲素行,急作此,辞不逮意。
用前韵答翁子静 宋 · 朱松
押词韵第一部
客心既岑寂,节物亦倥偬。
幽篱菊初暗,深(郑本作溪)壑梅已动。
古人傲尺璧,顾谓寸阴重。
欲从夫子游,掣肘愧不勇。
松高节磊砢,鹤老格清耸。
当知山泽臞,谁羡将相种。
一官戏人间,丛书以自拥。
微言闻绪馀,三叹手辄拱。
青天本寥廓,不受云雾滃。
愿言瞻清明,茗碗不辞捧。
宿仙霞圣仙寺呈伯思子静二首 其一 南宋 · 陈渊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风物吾乡似,山川地势分。
稻畦翻碧浪,麦垄布黄云。
客舍常争席,山僧独献芹。
茅柴馀沥在,聊饷仆夫勤(自注:夜泊圣仙,老僧以茅柴酒见饷,其馀可以饮仆。)。
宿仙霞圣仙寺呈伯思子静二首 其二 南宋 · 陈渊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晓日山原静,薰风杖屦轻。
开谈时造极,得意自难名。
奔走非前计,淹留见俗情。
赖渠金石友,端的慰平生。
和子静三绝 其一 亭竹二首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窗外度声风宛转,庭前舒影月分明。
参横斗转情无尽,骨冷魂清梦不成。
和子静三绝 其二 亭竹二首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五部
霜雪岂能摧劲节,埃尘无复入虚怀。
故应淡薄无人管,不是子猷谁复来。
和子静三绝 渔父一首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声横笛起芦花,惊断天边雁字斜。
白首饱谙鲈鳜美,未能连夜网游虾。
舟中诵子静江上之作为和二绝 其一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月下长吟露湿衣,谪仙尝忆谢玄晖。
澄江一句无今古,何似晴空独鸟飞(自注:子静诗云尔。)。
舟中诵子静江上之作为和二绝 其二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扁舟直与石相摩,得到平流幸已多。
夜泊寒潭风不定,更忧雷雨作惊波(以上《默堂先生文集》卷五)。
道出南浦见萧子庄十首 其十 南宋 · 陈渊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我在龙潭直下居,西来应不少双鱼。
故人南浦如相忆,为寄平安尺素书(自注:龟山、了斋,其道则兄弟也。余与子庄、子静相与为友,而师事之,故诗中并及焉。)。
和罗仲素寄子静长篇 南宋 · 陈渊
押阳韵
龟山绝壑蟠豫章,秀干往往参天长。
十年收拾多散亡,只有太白追蟾光。
知君所得不可详,宴坐镡溪名益彰。
独尝为我露其铓,尽扫杨墨挥韩庄。
迩来黄面稍侵疆,剑藏于室矢在房。
分将肌肉剜为疮,犹说道心乃平常(自注:剜肉为疮,平常心是道,禅家语也。)。
我欲从之挹馀芳,竟坐此传乖所望。
新诗谩说陋汉唐,直以未画穷羲皇。
岂知籓篱不自防,欲举万目谁为纲。
况彼桀骜非勤王,安用援手登之堂。
爱君骏足如飞黄,一空冀北无留良。
四蹄雷雹方腾骧,肯如驽马徒争强。
次韵子静 南宋 · 陈渊
押尤韵
渊明束带向督邮,已觉归思不可留。
纷纷朱墨何时休,岂得(小集作待)置锥无一丘。
平生涉世如虚舟,明月从人惊暗投。
胸次已无泾渭流,不应在我缘春秋。
跋子静所藏鲁直书乐天八字偈 南宋 · 陈渊
押词韵第一部
凝师八字源则丰,乐天说偈流无穷。
山谷眼明如日中,落笔惊电驰蛟龙。
谁其得之建溪翁(自注:子静姓也。),取人所弃岂俗同。
搜奇抉怪晋馀风,嫉邪愤世发上冲。
自我观之案两重,巧偷豪夺愿不逢。
好语传播人所攻,斯言有味当见容(自注:政和六年七月,无诤道人书附子静所跋之后。)。
答翁子静论陶渊明书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五、《默堂集》卷一六
所论王摩诘责渊明,非是精当。顷闻之苏黄门称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人为嫌;欲已则已,不以去人为高。饥则叩门以求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若此语深得渊明之心矣。今公所谓真者,无乃几是乎。虽然,此语可谓得渊明之心,而不可谓义之尽也。渊明以小人鄙督邮,而不肯以己下之,非孟子所谓隘乎?仕为令尹,乃曰徒为五斗米而已。以此为可欲而就,以此为可轻而去,此何义哉?诚如此,是废规矩准绳而任吾意耳。孔子曰:「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又曰:「行义以达其道」。渊明至处,或几于道矣,于义则未也。舍义而言道,自圣学不传之后,其弊至今尚在,则佛之徒是已,渊明何几乎!盖孟子之言气,以为配义与道。若曰配义而已,则于体有不完;配道而已,则于用有不济。彼舍义而言道,则是有体而无用也,而可乎?体用兼明,此古人所以动静一如,而圣学所以为无弊也。今言:「渊明气象,虽万钟不可留,数顷公田,其能挽住耶」?是则然矣。然不顾万钟,一也。至于孟子,则去其君必有谓焉,何哉?徒得其义而已。此不可不辨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爱其人,当学其为人。渊明固贤于晋、宋之人远矣,于此窃有疑焉。过承语及,不敢自默。恐或未然,更愿垂教。
与陈子通别纸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九、《默堂集》卷一八
区区之迹,子通素所知察。凡所以不得已而应,闷然而受,惘然而处之者,他人不我喻也。言之于不见喻者,适以自点,而喻之者又不必言。故闻吾事者,或以贺,或以贺,皆可付之一笑也。久不为问,其以是耶?自去岁与令郎同途而归之后,适亲友数人俱在里中,可以日夕过从,欣然忘怀,便不觉过一夏。留连至秋杪,闻子静有缧绁之厄,遂之建安省之,住二十日而归。久在林间,乍入喧嚣,意绪不乐。既归,益安困穷之分。岁将尽,或怜其贫,趣令摄事建安曹局。饥冻所驱,固无所择。至此几两月,虽蒙诸公相知,然筮仕之初,遽当繁剧,已不能堪忍矣。渊明不以五斗米为督邮折腰,宁叩门以乞食,昔人尝议之。嗟乎!士之不遇赏音,千古所同,真可悲哉!自今观之,强之其所不乐,虽万钟可辞,而况五斗乎。辞之不幸至于乞食,固吾所乐也,而又何恤焉!渊明,百世一人,岂浅之为丈夫者所能窥测?亦及之而后知耳。恐子通要知不肖安否,因书聊复云云,不足为馀子道也。
代翁子静祭奉议叔祖文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默堂集》卷二一、《永乐大典》卷一四○五○
维宣和四年三月庚申朔,十二日辛未,具位翁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致政奉议陈公之灵。呜呼!我官沙阳,善政蔑闻。公实教我,唯仁得民。遵公此言,百敝一新。曾未半年,民气如春。惟公里居,有德有齿。奖借赞助,民以易使。方须功成,遽丧先子。衔哀而去,遗恨何已。哀伤赠诔,恩隆一时。有德未报,公今永归。祸患疾困,哭不及帏。奠兹一觞,莫知我悲。
代杨丈祭翁子静文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默堂集》卷二一
呜呼子静,少而力学,唯善是师。长也效官,勇于有为。气刚大而识明,用无适而不宜。叹州县之徒劳,积诚厚而薄施。方崇安之捍寇,实全闽之所依。吏屏迹以自全,已忘家而即危。岂险隘之足恃,抑民情之说归。变怯懦于有勇,凛长城而振威。彼怙势以自贤,谓尔谋之何违?因抗辞而不屈,乃逮系于圜扉。终负疾以投荒,冒炎烝而远驰。委孤嫠于老母,忽中道而告萎。呜呼哀哉!昔睢上之相从,掩借来而独奇。德既成而望著,遽一跌而止兹。则夫予之为恸,岂姻娅之是私。冀皇明之远烛,亦嗣子之可期。凭斯文以告幽,写老怀之独悲。
鹿野歌代作 明 · 符锡
押词韵第十五部
我昔城南游,鹿野欣在目。
秀水潆以洄,晴峦缭而复。
谁突京其中,石表双黄鹄。
陈翁美生丘,陈子顺亲欲。
载酒时一游,亲交四徵逐。
笑歌不知还,日暮或秉烛。
此翁真达翁,此子亦不俗。
昔闻大观人,自作挽歌曲。
登山摇大铃,和者竞相属。
生死等昼夜,往过而来续。
柰此尘劫愚,电火计延促。
忧患每有馀,欢娱苦不足。
今古一抔土,彭殇同缚束。
何如饮美酒,冥然天地独。
泛□观野鹿,聊与陈翁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