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鱼𩷄迎送神词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
古者祭不越望,诸侯祭封内山川,名源渊泽皆列祈祀,谓其出云雨能润泽,施大而恩多也。
后世偶而事之,屋而贮之,渎矣。
有鱼𩷄山,特为峭拔耸秀,中有神湫,凛然可畏。
往昔相传,祷旱辄应焉。
嘉祐萧汝为记其事,顾不穷格其理,而胥为荒怪,盛称神为某人某配,倍古义以诬神,果何所稽述哉!
景定癸亥以秋成,躬至其下,叹其山水雄深,知其必能徼福于吾州也。
明年孟夏,浃日不雨,民莫能殖。
用悼惧,亟斋宿燎熏,檄汝掾陈君起东致命而祷,乞神湫既。
粤翼日,丁卯登苏仙山,望桃花之颠,勃有杳霭。
午登三台阁,遐眺则油然滃焉。
率郡僚迓神于门外,氛气腾踊,砰霆激电,与湫俱至。
自是霖雨周浃,允相我农人,呜呼!
山川之灵,赫乎其不可泯者如此。
切有感乎神之惠,而思所以报之。
每惟吏惰不恭,率怠忽于神,深用谨戒。
既蠲既荐,复使还水于湫,妥神于山,而后足以竭其衷焉。
考《柳江集》,旧有桂邑迎神送神词,因效《九歌》体为二章,以纪神烈。
迎之者恳恻,送之者眷恋,事神事人无二道矣。
呜呼!
此非巫祝之所能知也。
俾侑声歌,神将知之云尔。
周密徵招酹江月词后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蘋洲鱼笛谱》附(知不足斋丛书本)
昔登霞翁之门,翁为予言《草窗乐府》妙天下。
因请其所赋观之,不宁惟协比律吕,而意味迥不凡,《花间》、柳氏真可为舆台矣,翁之赏音,信夫!
近观《徵招》、《酹月》之作,凄凉掩抑,顿挫激昂,此时此意,犹宋玉之悼屈平也欤!
一唱三叹,使人泫然增畴昔之感,因为书之,以识予怀云。
王橚
申禁坑冶碑记景定五年三月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九三、嘉庆《郴州总志》卷一九
郴在百重山中,民惟艰食是虞,一日二日雨则粒不通于市,官用赈之,犹惧不给,矧可崇聚游手以蚕食之乎!
若夫挺击啸呼之患,犹未论也。
境内故有坑,大率多产铁,岁解经课者是矣。
昌黎所谓白金之产者,今乌有之?
贪夫嗜利,刮摩抉剔,指银之锱铢以眩于有司,自作不靖,而不知祸之流于无穷也。
累朝严禁,其有以夫。
铁坑经课之外,无问远近,其不可于郴境而复开坑焉明矣。
一或弛禁,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匪但坪也。
坪磅礴百里,如前刻所纪小地名至夥。
景定三年,有邓雷玉者请佃道塘三角山等坑,当时受委试验,则郴簿符梦璧也,廉毅专笃,故雷玉狡谋不得逞。
明年,其族梦鱼包藏祸心,辄诣衡州分司言状,永兴簿尉陈才举验其实,陈亦惟理是视,疏其害以复于分司
梦鱼乃敢贿胥吏,脱文檄,啖涛要寨巡检李俊,以利鸠集亡命,不复告州县,擅开浦溪东落坑。
不数月,夺人资粮,犁人田土,剽人牛马,甚至有互招坑丁,两相杀害之事。
居民为之流徙,行旅为之退避。
其族今有庚金者,继以冶司试验之牒至所请之地,虽曰黄芩白石,而实则坪焉。
橚愀然而作,曰:守职何在,不可当吾世而生厉阶。
亟用告诸台阁,抗章天朝,为郴民请命。
居无何,大帅林公存、宪使胡公大初并下令禁戢追捕,而泉冶府亦正辞以申其禁焉,于是梦鱼之暴少息。
于时胡公受命慷慨,拔本塞源,昭白利害,恳款闻于朝。
天子俞其请,诏冶司立行停闭,而千里四民始有息肩之望,欣欣相告曰患可弭矣。
呜呼!
斯坑之禁,有道之朝所注意而不靳者也。
休哉,吾君吾相之惠于郴也哉,部使者之勤于民也哉!
胥保胥训,自今至于后日,尚可惟利是图,以病民而咈于朝命乎?
遂伐山石,摹省符于冶所,著颠末于碑阴。
若其覼缕,已具诸郡奏并申省,兹不复具列,来者尚有考于斯文也。
景定五年三月丙子朝请郎、知郴州军兼管内劝农营田事、节制屯戍军马王橚谨书。
枕流漱石碑记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同治《临武县志》卷四一
右四大字,徽文公朱先生之遗墨。
公守南康,复白鹿洞书院
每休闲必一至,诲诸生馆下
雅爱泉石,歌咏其间,大书深刻,遂为庐山千古宝镇,过者瞻仰。
后学王橚得墨本而藏之。
武水谭衡即溪居为枕流亭,因举以为赠,衡即请傅刻以永流风,复俾识其由。
先生之道之教,其在白鹿洞者可知也。
学者讽咏其言,而求仁知之乐,岂直昔人所谓洗耳砺齿而已?
暨衡兹用叹慕敬恭而不敢斁。
匪书是为,惟志是求,盍交相懋勉乎哉!
不然,徽文公之旨昧矣。
胡节推幼黄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七、《文山全集》卷六
某他日盘之中,辱玉山朗然照之。
「举帆凌斗牛,挂席拾海月」,已占吾成玉堂堂于此时矣。
空同落叶间,快读千佛,喜见榜花。
双峰巽山,嶙峋苍翠,布濩轇轕,何盛大如之!
国家三百年,代有英杰,树之风声,五纬聚奎之符,彪炳未已。
灭没草根者固复何限,吾成玉一大振起之。
青原劖空,忠节生气,是则草木同味也。
隃计昼绣娱双亲时,某当以奉祠归里,尚从乡稚耋候马首遮庆。
兹襞赫蹄写此,茂悦亹亹。
薄将祗渎。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一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贿韵
翠节摩秋云,朱轓映朝彩。
欣欣两宾主,济济众僚寀。
此会良已希,斯文固应在。
寂寞秋后香,今晨有人采。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二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屋韵
结彼山下,对此山上瀑。
白日成蹉跎,长年抱幽独。
嘤嘤自禽鸟,踽踽乱樵牧。
门巷何多车,山中有佳
上舶使监丞王会溪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质韵
抗意欲窥奇,栖潜在郡帙。
犹疑瓮为天,岂信盲问日。
清晨非梦寐,见此五色笔
寒光动斗牛,馀照堕圭荜。
目前千古在,吾故一日失。
至道涵深纯,大雅藏僩瑟。
怀兹泉石心,贲之林野质。
百年岂不短,万羡从此毕。
倘云可与语,敢惮行以膝。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三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东韵
龙山在何许,驱车故城东。
壮游值佳月,高怀激清风。
深知孟万年,独有柴桑翁。
至今佳传香,索之迷芳丛。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四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支韵
淡淡暮秋色,行行绕疏篱。
最爱重九名,拟和柴桑诗。
风流足千载,感慨彼一时。
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辞。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五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马韵
白露零高寒,西风满原野。
浊酒欢重持,黄花笑盈把。
诗句斐莫裁,秋容浩难写。
岂为今日娱,逢之百世下。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六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尤韵
晨策登青霞,众峰郁绸缪。
举目嗟新亭,缅怀忆神州。
酣觞气磊磊,感物心悠悠。
伟哉此二翁,高风继前修。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七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先韵
南阳菊水,一掬清且鲜。
满潭浸秋色,餐英饮寒泉。
将以寿道脉,非惟制颓年。
岂不随众草,正色乃自然。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八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霰韵
百年岂非长,流光迅飞电。
月渚愁宾鸿,风檐凄去燕。
鸿燕胡独乖,参辰岂相见。
念此霜中英,良时不妨殿。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九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覃韵
匡庐讵云远,日日望翠岚。
黄花裛露掇,薄酒如饴甘。
迢迢想高遁,亹亹怀清谈。
缅睇良有以,旧居在其南。
舶使王会溪太守赵见泰九日领客枉顾山中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韵十首 其十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删韵
天台赤霞顶,峨眉翠云间。
人物自楚楚,文采何斑斑。
屈宋艳何摘,陶谢高可攀。
咳唾随天风,万古辉此山(自注:王,蜀人;赵,台人。)
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一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虞韵
山椒斫寒翠,涧曲披玄图。
写此一派润,化作万顷腴。
谁知田中禾,粒粒心上珠。
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二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青韵
楚山亦瘴疠,湘水多幽灵。
高飙雷电激,尽日霰雪零。
涤去热恼肠,清风自泠泠。
会溪郴阳瀑布图后三首 其三 南宋末 · 蒲寿宬
 押先韵
千山六月火,可使金石然。
怀兹水一滴,想彼心千年。
愿君倒天瓢,流泽无中边。
上春理心堂六首 其一 辛卯 清 · 翁方纲
 押侵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八
动静有闻觉,宫商无古今。
空山春雨后,宴坐独树阴。
岂为众人耳,寥寥感我心。
异乎篪籥簧,山水自清音(其前曰山水清音堂。)
物情惭茂悦,习俗辨浮沈。
吾闻桓谭论,理心而不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