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苏安上序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五、《公是集》卷三五
庄子曰:「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可谓尽于理矣。今夫学者守一先生之言,则自以为有馀;其以干于世,则自以为足以济天下。不幸而不得,则自以为不若人,是以有愤怨之色,是以有鄙倍之气,是以有戚嗟之声。若是,其得也不足以便人,其失也足以伤身,岂不可怜哉?曩者安上尝举于乡,名称甚高,亦得矣,而曾不喜,其意乃耻所以举者,非己之学也。今斥于有司,名称甚屈,亦失矣,而曾不憾,其意乃推所以失者,非己之时也。茍不安于道,达于命,远于利,能若是哉?呜呼,明安上之意,以语众人,乃得笑焉;明安上之意,以语贤者,吾庶乎无取友之过。吾请以此为上赆。
上富相公书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四、《王荆公年谱》上、《王荆公年谱考略》卷八
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立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某窃自度,守一州尚不足以胜任,任有大于一州者,固知其不胜也。自被使江东,夙夜震恐,思得脱去,非独为私计,凡以此也。三司判官,尤朝廷所选择,出则被使漕运。而金谷之事,某生平所不习,此所以蒙恩反侧而不敢冒也。惟不肖常得出入门下,蒙眷遇为不浅矣。平居不敢具书,以勤左右之观省,幸缘恩惠所及,敢布其私心。诚望阁下哀其忠诚,载赐一州,处幽閒之区,寂寞之滨。其治民非敢谓能也,庶几地閒事少,夙夜悉心力,易以塞责,而免于官谤也。若夫私养之势,不便于京师,固尝屡以闻朝廷,而熟于左右者之听矣。今兹蒙恩厚,赐禄多,岂宜复言私计不便乎?虽然,所辞者才力所不能,而所愿犹未安理分也。亦冀阁下哀之。
谏官论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九、《临川先生文集》卷六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一、《古文集成》卷三三、《东莱集注类编观澜文》丙集卷一六、《文章类选》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以贤治不肖,以贵治贱,古之道也。所谓贵者何也?公、卿、大夫是也。所谓贱者何也?士、庶人是也。同是人也,或为公卿,或为士,何也?为其不能公卿也,故使之为士;为其贤于士也,故使之为公卿。此所谓以贤治不肖,以贵治贱也。今之谏官者,天子之所谓士也,其贵则天子之三公也。惟三公于安危治乱存亡之故,无所不任其责,至于一官之废,一事之不得,无所不当言,故其位在卿大夫之上,所以贵之也。其道德必称其位,所谓以贤也。至士则不然,修一官而百官之废不可以预也,守一事而百事之失可以毋言也。称其德,副其材,而命之以位也。循其名,傃其分,以事其上而不敢过也。此君臣之分也,上下之道也。今命之以士,而责之以三公,士之位而受三公之责,非古之道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也者,所以正分也。然且为之,非所谓正名也。身不能正名,而可以正天下之名者,未之有也。蚳蛙为士师,孟子曰:「似也,为其可以言也」。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孟子曰:「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然则有官守者莫不有言责,有言责者莫不有官守,士师之谏于王是也。其谏也,盖以其官而已矣,是古之道也。古者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能谏,谓之不恭,则有常刑。盖自公卿至于百工,各以其职谏,则君孰与为不善?自公卿至于百工,皆失其职,以阿上之所好,则谏官者,乃天子之所谓士耳,吾未见其能为也。待之以轻,而要之以重,非所以使臣之道也。其待己也轻,而取重任焉,非所以事君之道也。不得已,若唐之太宗庶乎其或可也。虽然,有道而知命者,果以为可乎?未之能处也。唐太宗之时,所谓谏官者,与丞弼俱进于前。故一言之谬,一事之失,可救之于将然,不使其命已布于天下,然后从而争之也。君不失其所以为君,臣不失其所以为臣,其亦庶乎其近古也。今也上之所欲为,丞弼所以言于上,皆不得而知也。及其命之已出,然后从而争之。上听之而改,则是士制命而君听也;不听而遂行,则是臣不得其言而君耻过也。臣不得其言,士制命而君听,二者上下所以相悖而否乱之势也。然且为之,其亦不知其道矣。及其谆谆而不用,然后知道之不行,其亦辨之晚矣。或曰:「《周官》之师氏、保氏,司徒之属而大夫之秩也」。曰:尝闻周公为师。而召公为保矣,《周官》则未之学也。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五二
公讳玮,字宝臣,真定府灵寿县人。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候。至道中,李继迁盗据河西银、夏等州,后又击诸部,并其众。李继隆、范廷召等数出无功,而朝廷终弃灵武,继迁遂强,屡入边州为寇。当是时,公为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年十九,太宗问大臣谁可使当继迁者,武惠王以公应诏。太宗以知渭州,而欲除诸司使以遣之,武惠王为公固让,乃以本官知渭州。真宗即位,改内殿崇班、閤门通事舍人、西上閤门副使,移知镇戎军。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羌人得书,往往感泣,于是康奴诸族皆内附。咸平六年,继迁死,其子德明求保塞。公上书言继迁擅中国要害地,终身旅拒,使谋臣狼顾而忧,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盛强,无以息民。当是时,朝廷欲以恩致德明,寝其书不用。而河西大族延家妙等,遂拔其部人来归,诸将犹豫,未知所以应。公曰:「德明野心,去就尚疑,今不急折其羽翮而长养就之,其飞必矣」。即自将骑士入天都山取之内徙。德明由此遂弱,而至死不敢窥边。大中祥符元年,召还,除西上閤门使、邠宁环庆路兵马都钤辖兼知邠州。东封,迁东上閤门使、高州刺史,再移真定府、定州路都钤辖。已而又以为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公乃图泾原、环庆两路山川城郭战守之要以献,真宗留其一枢密院,而以其一付本路,使诸将出兵皆按图议事。祀汾阴,迁四方馆使。初,章埋骄于武延咸泊,拨臧掘强于平凉,公皆诛之,而汧、渭之间,遂无一羌犯塞。八年,迁英州团练使,知秦州。秦西南羌唂厮啰、宗哥立遵始大,遵献方物求称赞普。公上书言夷狄无厌,足其求必轻中国。大臣方疑其事,会得公书,遂不许,而犹以为保顺军节度使。公曰:「我狃遵矣,又将为寇,吾治兵以俟尔」。遵使其舅赏样丹招熟户郭厮敦为乡导,公即诱样丹捕厮敦,而许以一州。样丹终杀厮敦,公遂奏以为颍州刺史,而样丹亦举南市城以献。先是,张吉知秦州生事,熟户多去为遵耳目,及公诛厮敦,即皆惶恐避逃,公许之入赎自首,还故地,而至者数千人。后遂帖服,皆为用。至明年,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公帅三将破之,追北至沙州,所俘斩以万计。事闻,除客省使、康州防御使。其后又破灭马波、叱腊、鬼留等诸羌,啰、遵遂以穷孤逃入碛中。而公斥境陇上,置弓门、威远凡十寨,自是秦人无事矣。天禧三年,召还,除华州观察使。以西人之恃公也,复以为鄜延路马步军都部署。四年,遂除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签署枢密院事。丁晋公用事,稍除不附己者,既贬寇莱公,即指公为党,改宣徽南院使,出为环庆路都署,又降容州观察使,知莱州。晋公贬,乃以公为华州观察使,知青州。天圣三年,除彰化军节度观察留后,知天雄军,又移知永兴军,而诏使来朝,至则除昭武军节度使而复还之。天圣五年,以疾病求知孟州,得之。会言事者以公宿将有威名,不当置之闲处,乃以为真定路马步军都部署,知定州。七年,换彰武军节度使。八年正月,薨于位,年五十八。皇帝为罢朝两日,赠侍中,谥曰武穆。公为将几四十年,用兵未尝败衄,尤有功于西方。旧,羌杀中国人得以羊马赎死如羌法,公以谓如此非所尊中国而爱吾人,奏请不许其赎。又请补内附羌百族以为上军主,假以勋阶爵秩如王官,至今皆为成法。陜西岁取边人为弓箭手,而无所给,公以塞上废地募人为之,若干亩出一卒,若干亩出一马,至其重敛发兵戍守,至今边赖以实,所募皆为精兵。在渭州取陇外龙干川筑城,置兵以守,曰:「后当有用此者」。及李元昊叛,兵数出,卒以笼干川为德顺将军,而自陇以西,公所措置,人悉以为便也。自三都之战,威震四海,唂厮啰闻公姓名,即以手加颡。在天雄,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契丹既请盟,真宗于兵事尤重慎,即有边事,手诏诘难,至十馀反,而公每守一议,终无以夺。真宗后愈听信,有论边事者往往密以付公可否。好读书,所如必载书数两,兼通《春秋》公羊、谷梁、左氏传,而尤熟于《左氏》。始娶潘氏,冯翊郡夫人,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美之子。后娶沈氏,安国太夫人,故相左仆射伦之孙、光禄少卿继宗之子。子男四人:僖,礼宾使,知仪州,当元昊叛时,以策说大将,不能用,反罪之,迁韶州以死;倚,终内殿崇班;俣,供备库副使,拒元昊于瓦亭,战死,赠宁州刺史;倩,右侍禁。一女子,适四方馆使、荣州刺史王德基。孙五人:谅、讽,东头供奉官;谊,右侍禁、閤门祗候;谞,三班奉职;咨,右班殿直。
赣县主簿萧君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六、《临川先生文集》卷九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君讳化基,字子固,实萧氏。其先有自长沙避地庐陵者,曰霁,方李氏有江南,为洪之武宁令,于君为曾大父。其后再世曰焕,曰良辅,皆不仕。至君之兄侍御史定基,始以材起为名家,而追赠其皇考尚书工部员外郎。君于工部为少子,少谨厚,能自力,业其世以善富。既御史贵,得任子弟,君犹私其能,不愿治民。然御史竟官君为明之奉化尉,主簿于虔之赣县,监真州酒。恬慎祗修,在势者任之。春秋六十二,至和元年四月癸酉以官卒。其子汝霖、汝能、汝为、汝正护其柩归,以十一月壬午葬其县之儒行乡白沙原。夫人杨氏前葬矣,今不祔。先人于御史以弟交,君予丈人行也。二父皆有子知名南方,交于予,以故请铭。铭者,所以名前人而燕孝子之心也,于是为铭。铭曰:
韡矣萧宗,楚产之良。绳绳主簿,有善其乡。我脩不茍,曰攸为康。图铭圹石,维后之藏。
某靖国中与时发同寓郡庠潜心之北窗凡三年而别别后三十五年复相遇于荆溪颐山之下苍颜白发互相惊叹追数一时同舍生在鬼录者十八九独两翁无恙耳方筑室山中以老焉将与时发杖屦往来如杜子美所谓两老者乃赋诗而以为之先 宋 · 孙觌
五言排律 押萧韵
簪盍尽晨夜,裾连讲肆朝。
昂霄初一睹,历块已先超。
竟卧盐辎老,终遗爨鼎焦。
月分千里共,波折两萍漂。
卷地边尘合,弥天劫火烧。
途穷歌兕虎,巢燬赋鹪鹩。
稚子开三径,先生守一瓢。
但空囊似腹,莫折磬如腰。
帻堕樵风过,袍斑钓雪饶。
蜗盘怜角缩,鼠黠看须摇。
凫雁吾何算,松筠子后凋。
共怜身独在,相视意俱消。
负衅投炎海,全生托圣朝。
那知龟是鳖,已见鹏如雕(明钞本、四库本作鸮)。
楚玉号三献,尧云焕九霄。
啼乌占夜喜,归马弄风骄。
便杀鸡为黍,休寻鹿覆蕉。
并邻如可卜,半道不须邀。
汲井浇桑本,携锄莳药苗。
千端身外事,一噱醉中嚣。
蚁泛莲垂叶,鱼烹柳贯条。
往来成二老,随分各逍遥。
谒萧定基墓二首(至元甲申余客九冈暇日从萧瑞叔诸友过湴塘谒侍御史萧定基墓读王荆公所为神道碑至顺辛未八月六日重过其下则碑字多为樵牧所伤圮剥不完俯仰四十八年感慨系之) 其一 元 · 刘诜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桂隐诗集卷四
故舍江边短麦畦,少年履屐几徘徊。
当时良友今安在,满眼秋风我独来(故舍所葬地名)。
谒萧定基墓二首(至元甲申余客九冈暇日从萧瑞叔诸友过湴塘谒侍御史萧定基墓读王荆公所为神道碑至顺辛未八月六日重过其下则碑字多为樵牧所伤圮剥不完俯仰四十八年感慨系之) 其二 元 · 刘诜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桂隐诗集卷四
赤岭亏剜白水奔,江涛高处复为田。
古人不见文章在,皓首看碑意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