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奉和御制读后汉书诗(三首并注) 其二 1015年8月18日 北宋 · 夏竦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独行惩浇俗(历代惟《后汉书》有《独行传》,序云:以事非圆通而风轨有足怀者为传云。),嘉名动远荒王烈,以德感(原作威,据《后汉书》改)人。居辽东,夷人奉之。)
至诚祈夏雨谅辅广汉五官掾,积薪祈请,未日中而雨,世称至诚。),严意励冬霜(序云:意严于冬霜。戴就、陆续也。)
果行推陵险(序云:蹈义(原作于,据《后汉书》改)陵险。缪彤李善也。),丰规叹履方(赞曰:乘方不忒(原作成,据《后汉书》改)。注云:独行之人,乘履方正。)
孤高惟大逊,寿考茂祺祥李充字大逊,有高节,年八十,为国三老。)
家诫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二、《豫章先生遗文》卷五、《戒子通录》卷六
某自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历观
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囷不给。
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而倦于行路者。
问之曰:「君家曩时蕃衍盛大,何贫贱如是之速耶」?
有应于予曰:「嗟乎!
高祖起自忧勤,噍类数口,兄叔慈惠,弟侄恭顺。
为人子者告其母曰: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使我兄叔之和也。
为人夫者告其妻曰:无以猜忌为心,无以有无为怀,使我弟侄之和也。
于是共卮而食,共堂而燕,共库而泉,共廪而
寒而衣,其币同也;
出而游,其车同也。
下奉以义,上谦以仁,众母如一母,众儿如一儿,无尔我之辨,无多寡之嫌,无私贪之欲,无横费之财。
仓箱共目而敛之,金帛共力而收之。
故官私皆治,富贵两崇。
逮其子孙蕃息,妯娌众多,内言多忌,人我意殊,礼义消衰,诗书罕闻,人面狼心,星分瓜剖。
处私室则包羞自食,遇识者则强曰同宗。
父无争子而陷于不义,夫无贤妇而陷于不仁。
所志者小,而所失者大。
至于危坐孤立,患害不相维持。
此其所以速于苦也」。
某闻而泣之。
家之不齐,遂至如是之甚,可志此以为吾族之鉴。
因为常语以劝焉,吾子其听否?
昔先猷以子弟喻兰玉干生于阶庭者,欲其质之美也;
又谓之龙驹鸿鹄者,欲其才之俊也。
质既美矣,光耀我族,才既俊矣,荣显我家,岂宜偷取自安,而忘家族之庇乎!
汉有兄弟焉,将别也,庭木为之枯,将合也,庭木为之荣。
则人心之所叶者,神灵之所祐也。
晋有叔侄焉,无间者为南阮之富,好异者为北阮之贫。
则人意之所和者,阴阳之所赞也。
大唐之间,义族尤盛。
张氏九世同居,至天子访焉,赐帛以为庆。
高氏七世不分,朝廷嘉之,以族闾为表。
李氏子孙百馀众,服食器用,童仆无所异。
黄巢禄山,大盗横行天下,残灭人家,独不劫李氏,云不犯义门也。
此见孝慈之盛,外侮所不能欺。
虽然,古人陈迹而已,吾子不可谓今世无其人。
德安王兵部义聚百馀年,至五世,诸母新寡,弟侄谋析财而与之,俾营别居。
诸母曰:「吾之子幼,未有知识,吾所倚赖,犹子伯伯叔叔也,不愿他业。
待吾子得训经意,如礼数足矣」。
其后侄子官至兵部侍郎,诸母授金冠章帔,人皆曰:「诸母其先知乎,有助耶」!
鄂之咸宁陈子高者,有腴田五千,其兄之田止一千,子高爱其兄之贤,愿合户而同之。
人曰:「以五千膏腴就贫兄,不亦卑乎」?
子高曰:「我一身尔,何用五千?
人生饱煖之外,骨肉交欢而已」。
其后兄子登第,官至太中大夫,举家受荫,人始曰:「子高心地吉,乃预知兄子之荣也」。
然此亦人之所易为也,吾子欲知其难者,愿悉以告。
邓攸遭危厄之时,负其侄而逃之,度不两全,则托子于人,而宁抱其侄也。
李充在贫困之际,昆季无资,其妻求异,遂弃其妻,曰:「无伤我同胞之恩」。
人之遭贫遇害,尚能为此,况处富盛乎!
然此予闻见之远者,恐未可以信人,又当告以耳目之尤近者。
吾族居此四世矣,未闻公家之追负,私用之不给。
盈储,金朱继荣,大抵礼义之所积,无分异之费也。
其后妇言是听,人心不坚,无胜己之交,信小人之党,骨肉不顾,酒胾是从。
乃至苟营自私,偷取目前之逸,恣纵口体,而忘远大之计。
居湖坊者不二世而绝,居东阳者不二世而贫。
其或天欤?
亦人之不幸欤?
吾子力道闻学,执书册,以见古人之遗训,观时利害,无待老夫之言矣。
于古人气槩风味,岂特髣髴耶?
愿以吾言敷而告之,吾族敦睦当自吾子起。
若夫子孙荣昌,世继无穷之美,则吾言非小补哉!
问之曰《家诫》。
时绍圣元年八月日书。
赠永乐死事臣徐禧李舜举等诏元丰五年十月乙丑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
鄜延路计议官给事中徐禧内侍押班李舜举转运判官李稷,自永乐城陷,不知存亡,必已死事。
金紫光禄大夫兼吏部尚书舜举昭化军节度使,并赐谥忠悯,各推恩二十资。
舜举子充迁十资,自借职供备库副使
舜聪五资,自左藏库使皇城使遥郡团练使
舜钦并侄瑜各迁一资。
妻任氏特封夫人。
朝奉大夫工部侍郎,推恩十二资,并赐银、绢各千。
入内高品张禹勤赠皇城使,赐银绢各五百,推恩七资。
阳城上疏论裴延龄罪议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五、《竹溪先生文集》卷一○
阳城进士第,隐中条山,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城褐衣到阙下辞让,帝遣中人持绯衣衣之,召见,赐帛五十匹。
初,城未起,搢绅想见风采。
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纭,帝厌苦,而城寖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韩愈作《诤臣论》讥切之,城不屑,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
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饮满。
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
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无得开言。
常以木枕、衣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馀送酒家无留也」。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
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居位八年,人不能窥其际。
裴延龄诬逐陆贽张滂李充等,帝怒甚,无敢言。
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守延英阁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等,累日不止。
闻者寒惧,城言励。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良久得免,敕宰相谕遣。
然帝意不已,遂欲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宰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庭」。
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坐是下迁国子司业
议曰:善谏者犹治水,不杜其渐,则浸淫决泆,漫不可制。
甚者,君被恶名,身受显戮,顾虽尽忠,何补于治耶?
阳城居位八年,当德宗西迁之馀,亡以自励,远忠贤,亲谄佞,过失多矣,乃不能出一言有所救正。
延龄之宠成,陆贽之谗入,始抗章极论。
延龄仅以不相,而竟免,城亦继逐,于是崔损李齐运韦执谊之徒并进,君侧不复有人矣。
其所由来,岂一朝一夕之故哉?
作《诤臣论》,非独有讥于时,其欲以为后世诫乎!
中散大夫广西转运判官直秘阁彭公行状1201年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一、《诚斋集》卷一一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本贯吉州庐陵县。
曾祖志忠,故赠朝请郎
祖衍,故左朝奉郎,累赠正议大夫
父合,故右朝请大夫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路财赋,累赠特进
公讳汉老字季皓
其先金陵人,五世祖避地庐陵,因家焉。
公幼长于诗,绍兴季年以门子补官。
李公如冈器之,辟宜州思立县主簿,以廉介受知漕使余公良弼邓公酢荐于朝。
三岁丁父忧隆兴甲申服除,循修职郎监潭州南岳庙,调沅州司理参军
一囚以剽掠系狱,指病如股。
公白之守,卒从宽比。
部使者以宽厚勤敏廉正荐者凡十有三,循从政郎,改宣教郎,知常德府武陵县,转通直郎
邑有官池数十顷,大将邵宏渊乾没其利而不输租,有马从事冒占民田百亩,公皆复之。
奉议郎
有二氓讼田,公谕以比邻友助,二人感悟逊畔。
有武臣祝其姓者,掠仕族女为婢,公分俸嫁之。
帅臣尹公机宪使辛公弃疾以其事上闻,诏下中书书于籍,授江西提刑干办公事,转承议郎,又转朝奉郎
赣水暴涨,浮梁荡逸,西昌氓有藏舟者。
事觉,宪使摄州事怒甚,氓致白金以请。
公却之,而隐为开释。
属郡有武臣翟其姓者,秩满以事苛留,公为解之。
翟德之,饷新茗二小缶,公发之,黄金也,公笑而归之。
赣守丞相留公率二宪荐于朝,锡服朱银,授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
武昌屯兵数万,仰给六路之饷,而漕运多后期,且折阅,士夫坐颂系者众。
公言之于总饷使者曰:「折阅之敝非一,或州郡朘其道里之费,或乙买之甲者之手,或胥吏赇谢,或舟人侵牟,兼是四者,官赋焉得而不负?
四敝革则无折阅矣」。
于是系者释。
朝散郎
总使蔡公戡、赵公彦逾以器能荐,而公欲自适,力请为祠官,授主管成都府玉局观
东归,道由剑城,故旧有死而未葬者,公分橐中装佐其襄事。
朝请郎,又以太上龙飞恩转朝奉大夫,授知均州主管管内安抚司公事。
训词曰:「材术疏通,分命汝宜」。
赐对选德,公从容论奏三事,曰补诸军尺籍之缺员,核诸郡寄积之外府,严楮券增损之禁令。
上一再称善。
未几,有诏覈军实,审寄桩,重楮券。
朝散大夫
将至郡,漕使万公钟语连率今少保吴公琚曰:「武当得人矣」。
先是,守臣数易,帑庾屡空,公曰:「天下岂有不可为之郡」?
于是兴学校、请博士而士知学,释逋负、宽赋役而民蒙福,捐俸以棺歛而藁葬之俗易,辟圃以居丘墓而弃死之憾除。
桐柏山有寇邻者,号寇先生,居南垂北际之间,有众数万,为裔忧。
公移文谕以祸福,抚以恩意,三岁不敢动。
暇则登览山川,密察形势,乃请增戍兵以控要害,修器械以壮武卫,丰岁计之储,足常平之本。
疏奏,有诏下戍卒戎器二事于所部。
一日,觇者白有降虏二人,公饬边吏,令毋涉吾地。
武当贱,官吏贩鬻,斛易白金一两。
公下令曰犯者必劾,贪风顿革。
故事,吏俸以楮代缗钱之半,复损其半缗钱之陌,守独不然。
公以身先之,僚属歌舞。
士夫仕东归,舟过吾境,疾者药,死者葬,孤者廪。
朝请大夫
襄帅尚书张公杓漕使朱公晞颜交章荐进,且以书白宰相曰:「彭某治郡先慈惠,固圉务安静」。
今上登极,转奉直大夫
明年诣阙,有诏赐对,公奏二事,其一请增均州之戍兵而精其器械,其二请赦边郡之逃卒而许其还籍,上首肯。
授知常德府、澧辰沅靖州兵马盗贼公事,封庐陵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训词有曰:「尔公清可以临民,惠和足以绥远」。
朝议大夫
外台邻郡有馈觞豆之赀者,缗钱月计二十万,公别贮之。
一日诣学官,顾视墙屋倾挠,乃僝工歛材,取具于此。
有嫠毕者,裔出文简,老矣,而二女未嫁,又以其馀为之归装,后皆有归,士君子颂叹焉。
暇日披职方图记,见武陵兵籍昔三千人,今仅十一,请增至五百人,上俞其请。
于是室庐戈甲焕然一新,军势整肃,冠于旁郡。
有诏减磨勘二年。
有挟贵觅举者,公不答。
时苦水潦,谷价倍蓰,细民艰食,而常平使者往摄荆帅。
公曰:「事亟矣」。
遽发廪数千,不暇白。
使者闻之,曰:「谓后世无汲直可乎」?
总领赵公不迹仓使梁公季珌漕使郑公㮚上其治行,转中散大夫,除广东转运判官
公入境,诸台馈赆秋毫必辞。
改除广西转运判官,公曰:「足未履台治而复易节,上恩至厚,其何以报」?
乃撷属部士夫人之贤且才者如曲江曾悫主管文字王久大、淮泉属郑应中荐于朝,曰「是亦报国之一也」。
既解组,舟行至端溪,意忽忽若小剧者,急呼其子某曰:「为我上章纳禄」。
因小憩,梦觉而逝。
庆元庚申二月九日也。
后两月,除直秘阁致仕。
训词曰:「制行无亏,居官可纪。
以疾而休,朕固深惜」。
武陵郡夫人黄氏。
天性孝友。
初,二女弟嫠居,公抚育独厚,仕必偕行,且必令归士大夫。
后其一适从政郎隆兴府丰城县李充,其一适文林郎赣州观察推官朱光祖,其忧乃解。
族亲有婚姻过未毕,乡邻有祖父之丧久不能举者,公皆出力经纪之。
娶曾氏,系出南丰,前福建漕使孜之从孙,先公十年卒,封赠至令人。
子男四人:尧俞,先令人十有七年卒;
去疾,文林郎、前监广州市舶库,尝与计偕;
去泰,迪功郎、前静江府司户参军
去非,以公致仕恩当补通仕郎
女三人:长适通直郎、新知隆兴府武宁县欧阳俣,次适故奉议郎、知抚州临川刘德礼,季未嫁而卒。
孙男六人:舜牧舜元、舜恺、舜申、舜钦、舜庸。
女八人:长适故儒林郎、新鄂州州学教授赵师共,馀未嫁。
诸孤护公柩以归,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去疾来谒予,请状公之行,以乞铭于丞相益国周公,则敬诺而书之。
嘉泰元年月日,具位杨某谨状。
吕祖谦淳熙八年十月 南宋 · 赵汝愚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三、《东莱集附录》卷二
维淳熙八年岁次辛丑十月己亥朔二十七日庚午朝奉郎权尚书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赵汝愚谨致祭于伯恭直阁大著作吕兄之灵:呜呼!
吾友伯恭,一代所宗。
造道自得,善积厥躬。
究六艺之指归,穷百家之异同。
传记所载,无一义之不讲;
台阁旧典,靡一事之不通。
欲考古而验今,必于焉而折衷。
发于议论而正平,见于文章而舂容。
奔走学者,自西自东。
为教如时雨,待问如撞钟。
闻其言者悦而服,见其貌者肃而雍。
瞻彼婺女之区,宛然伊洛之风。
盖能发挥《大学》,允蹈《中庸》。
达则兼善乎天下,举斯世于三代之隆。
奈何年不逮黄宪,官不到李充
久潜心于大业,迄不显其成功。
身后之盛名,与天地兮相为于始终。
呜呼!
去年南轩,今年又哭公。
逝者如斯吾道其穷。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