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分野(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七
星度分野,仰观俯察,古人以是而得灾祥之实,岂无据空言乎?
然考之十二次,则东西南北之相反者四:降娄之次,其宿娄、胃,其位乾维,而鲁则东北,何尝西北耶?
实沈之次,其宿觜、参,其位坤维,而晋实在北,何尝西南耶?
大梁者昴、毕之宿,其位西正,而赵则在北。
鹑火者,柳星之次,其位南正,而周岂其南?
此大不然也。
其疑似则有七焉:玄枵者,虚、危之宿,是为北正,齐则东北,岂北正乎?
娵訾者壁、奎之宿,是为乾维,卫固近北,岂西北乎?
鹑首者,井之宿,亦为坤维,秦固其西,何以谓之西南欤?
鹑尾者,翼、轸之宿,是谓巽维,楚固其南,何以谓之东南欤?
寿星则角、亢,亦巽维也,而郑在中土,胡为乎东南?
大火则房、心,东正也,而宋亦中土,胡为乎东正?
星纪吴分,星则斗、牛,属乎艮维,吴得谓之东南,讵宜以为东北也?
所可据者,其惟析木乎,其宿尾、箕,亦艮之维,燕可以言东北也。
十有二次,而可言者一,亦太相戾。
而星土休咎之应,载在传册,前后如符契,是可不求其故欤?
抑尝思之,地在天之中,特犹宇下之一榻耳。
天之度有馀,而地之里不足,夫奚足以相配?
虽然,犹可拟议而指定也。
或者谓一动一静不可以相当,虽然,按冬至星回于次而言之,奚有不可者?
夫若果然,则何以为能通之者欤?
呜呼!
尧迁阏伯于商,而分野之说,其来旧矣。
《周官·保章氏》,读者沿其末,而竟莫究其源,虽欲勿阙,如之何勿阙?
其后班固《汉志》、蔡邕《月令》、陈卓之《州郡躔次》,亦皆莫能溯其由,以辨人之惑。
唐一行之说,然后似有可观者焉,是何也?
一行之意而断之以天河,夫云汉潜萌于天稷之下,进而及井,其在地则百川自此上流矣。
故鹑首为秦蜀之区,兹非两戒山河之首乎?
实沈则为晋,大梁则为赵。
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晋也,赵也,亦非上流之势欤?
天稷在鹑火之下,鹑火南正也,自是而达于大梁,升气悉究,而娵訾在升降之中,上接紫微,是以为卫,盖中土也。
且自五月一阴生而河升,十一月一阳升,河渐降而没矣,是北正而及艮维,则下接于地。
故星纪者下流,其百川之所归,则吴之分也。
析木末派,山河极于此,而为燕。
大火东正,天市之都在焉。
且其卦由《泰》而《豫》,和气之所布,则为宋于土中。
于是寿星则郑,而鹑火则周,周为洛地,寒燠均焉。
鹑尾巽维,其卦纯《乾》,则楚尔。
降娄远乎首,玄枵远乎末,远乎首者鲁,而远乎末者齐,盖鲁南而齐北也。
此其为说,果不易矣乎。
是盖微妙出于方维之表也。
且步占星度,由有天地以来,始于黄帝,则分野当闻于此时矣。
黄帝而尧,分野于是乎托始,而竟不闻其所以,何耶?
又尧之后三千馀年,至唐而后有一僧得不传之秘,儒生亦未敢以为必然也。
诸君有能言之,真无负于员冠方履者尔。
刘立道(一五)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一、《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七
德升书已领。
德升约到三衢,枉道过之。
三衢已尽此岁,家山在望,不能越渠约也。
又致大光意,欲遣骑邀过长沙少款叙。
方维千里命驾,亦不能也。
太夫人而次万福。
暮泊剑浦 明 · 黄凤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六十
䌽鹢方维缆,归乌正满林。
岭云亲舍远,剑水客愁深。
风急滩声乱,江空野色沈。
萧条閒隐几,梦到北山岑。
九日湘水 清 · 姚鼐
 押尤韵 出处:惜抱轩诗集二
夜雨长沙郭,馀阴被湘洲
揽衣趋朝津,朋好方维舟。
微飙飒以生,澹荡向中流。
初日忽东上,连山正西浮。
叶落洞庭渚,邈然江汉秋。
昭旷有馀景,沉没靡前修。
凉风送阳雁,空景吊阴虬。
孤思安敢极,良会聊相求。
贺化地正启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文山全集》卷七
帝尧授历,肇开平秩之端;
周公为师,实主泰和之运。
光华绝席,坱圠方维
恭惟某官玉烛际蟠,钧陶动植。
调元神鼎,心包太极之春;
捧日扶桑,色照苍精之角。
条鬯东南之温厚,埙篪上下之明良。
晋国大夫,人庆祥符真宰
迈潞公平章,事登元祐之昌期。
亿载敬休,八荒开寿。
某囿身洪播,稽首独班。
三阳君子泰来,仰赞茹茅之盛;
四牡王事靡盬,俯同苞杞之生。
致贺轮囷,笺忱稿秸。
闻张振武之狱 民国初 · 连横
张振武为武昌起义之人,黎元洪忌之,派赴军事会议,密电袁总统请诛,遂与方维戳于市。国人冤之。
哀哀三字狱,志士不可辱。
昂昂七尺驱,生死无须臾。
君不见阳夏风云会龙虎,一时健者张振武。
马上喑呼起战征,帐前慷慨徵歌舞。
副总统曰:噫!
爱既不能,忍又不可,杀之宜。
大总统曰:俞!
尔有罪,法当诛。
城门校尉执以趋。
长安夜半天模糊,双弹洞胸弃路隅。
君不见彭越醢、韩信俎,古来冤狱无时无!
贺韩安抚起复果州 南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五、《󲦙云文集》卷三、《永乐大典》卷一○五四○
右某启:伏承某官已荣赴新任者。
以一郡而处公,理无足贺;
以大臣而得郡,例非久留。
爰开进用之端,雅副登崇之望。
此古今之常者,将朝夕而见之,伏惟庆慰。
恭惟某官,卓识宏材,深仁厚德。
郁尔希踪于前哲,愤然有意于苍生。
爰自拔于英躔,已茂隆于伟望。
荐登省署,怀献替以斯陈;
载驾星轺,志澄清而愈厉。
属分阃戟,坐镇方维
当四海横流之初,有三山屹峙之势。
输诚许国,心或喜于似人;
观过知仁,事久伸于清议。
顾幽明则可质而无愧,其是非果不辩而自明。
况当受百枉而冀一真,岂可以一眚而掩大德?
曾未温于坐席,谅以促于行装。
某飘泊疏踪,陶镕旧物。
久绝攀跻之便,濩落无成;
伫闻感会之期,激昂自奋。
望门阑而稍邈,怀履舄以增劳。
方大涣之在辰,冀节宣之无爽。
倾祈正切,敷叙奚殚!
仁义道德性命如何论 南宋 · 徐炎发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四、《论学绳尺》卷九
论曰:一初赋受之天,万里会归之地也。
夫大化之生生不穷,天命之流行不已,人受之而为性者也。
一性之中,万理森具。
大端全体,即所谓仁。
及其发见于事物之间,莫不有一定当然之则,是则有义存焉。
合也而非离也,浑也而非散也。
人惟有此理而不能蹈此理之实,知此理而不能得此理之真,于是合者离,浑者散,而一初之天始非我有矣。
吁,此孟轲氏所以不能已其言于战国也!
七篇仁义,未尝不兼而言之。
仁义性也,天之所以命我者也。
其蹈乎此则为道,其得乎此则为德。
会而归之,道德一仁义也,仁义一性也,性一命也,特人自昧之耳。
故曰:一初赋受之天,万理会归之地也。
仁义道德性命如何?
赵岐所以序于《孟子》之篇首,请原其初。
盖自天以阴阳五行,絪絪缊缊,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是之谓命。
于是人各得其所赋之理而为性。
性者何?
仁义是也。
函万善,具众理,全得天地生物之心,而仁之体所以立。
及其见之万事,如方维上下,定位不易,而义之用所以行。
此其初所以予我以此理也,此我之所以受此理于其初也,二者匪相间也。
虽然立人之道,《大易》未尝不言于仁义之先。
去仁义而言道德,此韩子所以遏异端之流也。
盖道德仁义外物也,能行此理于践履之间,即道也。
能得此理于心领意会之顷,即德也。
天降衷于下民,若有常性,克绥厥猷。
衷即性也,而所以降于我者命也,有此衷则亦必有此猷矣。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彝即性也,而所以秉于我者命也,有是彝则亦必有是懿矣。
会而归之,千流万派一源也,千条万枝一本也。
仁义精也,道德粗也,是不过一天命之性而已矣。
奈之何世之昧者常总也。
战国之人心乎!
孟子道性善,斯言一发,所以为千万世理学之根源,天理人心之准的,天下始知所向矣。
至于谓性谓命之说,亦缕缕言之赘也。
性命之理,一日不明于天下,其所以陷溺其良心也必矣。
自性命之理一明,而仁义之言昭昭然于天下也。
恻隐,仁之也;
羞恶,义之也。
也,何从而来哉?
性所有也,即天之所赋也。
事亲,仁之实也;
从兄,义之实也。
此实也,何自而有哉?
性所根也,即天之所赋也。
一初之天,纯粹至善,孰此仁,孰此义。
然知其为恻隐羞恶,而不能实践其恻隐羞恶之,知其为事亲从兄,而不能有得乎事亲从兄之实,则是率天下而路也,岂万理会归之地哉!
故以德行仁,仁即此德也。
配义与道,义即此道也。
杨墨,道之祸也,吾距之,盖深惧夫茍可以祸吾道,即所以祸吾仁义也。
乡愿,德之贼也,吾辨之,盖深虑夫一至于贼吾德,即所以贼吾仁义也。
会万于一,仁义吾道德;
散一于万,道德吾仁义。
是皆天之命乎人,而人之所以为性也。
吾之得乎是命以生,而莫全体者,性也。
一会归之顷,则仁义也,道德也,皆性也。
性即天之所命也。
一初之天,其至矣乎!
孟子安得不拳拳为战国人心虑也?
赵岐其知之矣。
虽然,性命之学难言也。
荀之恶,习也,非言性也。
扬之善恶混,气也,非言性也。
愈之上下品,才也,性也。
性且不明,况于命乎。
是无怪乎申、韩、黄、老之徒,窃吾仁义道德之似,哓哓然于天下后世也。
嗟乎!
夫子止言仁也,而则兼言义矣。
夫子性不可闻也,命则罕言也。
则反覆其辞而不少屈,岂好辩哉?
战国忧也,为道统计也,虽然不可以已也。
向微之言,则是三子者,久矣其为天下道术裂矣乎。
吁!
谨论。
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傅颍昌府韩绛赴阙沿路茶药诏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八、《王魏公集》卷二
卿德名兼重,久寄方维
就易近藩,绥章来劝,分颁之宠,庸示眷怀。
右谏议大夫吕公孺给事中青州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九九、《王魏公集》卷二
敕:台省之要官,朝廷之盛选。
与陪法从,总领价藩,宠秩恩章,是宜异数。
具官某,才谋政术,有称于时,践更兹多,寄属惟允。
进迁位序,改殿方维
往服命书,勉之无斁。
可。
宿澧州行馆夜雨因柬州守方维壬子 清 · 洪亮吉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黔中持节集
昨来馆宿,蕉柏雨纵横。
更漏分明处,思君吏术精。
一麾今出守,三拜昔知名。
他日涔阳浦,弥添望远情。
南岳绍兴二年九月1132年9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
维绍兴二年岁次壬子九月戊午朔二十有七日甲申,具位李纲谨遣左从事郎宣抚使司干办公事郑昌龄,以牲牢酒醴茗果之奠,敢昭祭于南岳司天昭圣帝之神。
天地凝结,五岳环峙奠镇。
方维炎运中微,金戎干纪,俶扰华夏,岱、恒、嵩、华,或沦夷狄,或污僭窃。
独兹衡岳,岿然雄尊,作镇南土,为朝廷重,庇庥士民,孰不仰止。
某以不材,误蒙上恩,宣抚荆广,总师置司,取道长沙,经由岳下。
戎事倥偬,密迩祠庭,不护造诣,遣官摄祭。
牲醴之奠,惟以告虔,肃清一方,捍禦外侮,神其祐之。
尚飨(《梁溪集》卷一六四。)
「金戎」两句,原无,据道光本补。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四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鹡鸰翡翠各毛衣,未有丝麻亦衣皮。
白昼不冠对妻子,要令天地撤方维
代徐思远谢张季万(原案:此诗后半系五排,疑当时俳谐之体。) 宋 · 王洋
 押词韵第三部
淳风叹辽远,友道伤浇漓。
交情比一线,断续同羁縻。
仁惇既难合,义重亦不支。
寒谷少温律,衡门自寒扉。
亦闻豪侠地,风月满台池。
可怜伏雌客,出往无所施。
淮乡有病客,波浪逐沦弥。
中流失舟楫,宛在水中泜。
请叙先世德,缭绕穷方维
始奉华阴组,继迹东南驰。
道有海内誉,经为淮上师。
闻风事钻仰,极力忘惫疲。
求精析晋豕,辨伪正褒漦。
大逐千里鹏,小察一寸鳍。
旌善类骋骏,诛奸如戮鲵。
鱼虫蛙虾蛤,琐琐俱不遗。
笔阵骥逸野,词锋江斩螭。
导江派海尾,疏源河凿岯。
立言经寓宇,刊行结防堤。
礼乐尊中国,春秋挥四夷。
书谣切颂帝,诗化淑歌妃。
德苑心潜远,文帷性自嬉。
谋心千古近,张目万人睢。
观范推难习,同肩叹莫追。
穷荣探沓默,测远极奫而。
奚事千张锦,真成一角犀。
听言真靡靡,观行自披披。
里荐书频上,天恩泽屡垂。
翼冲宜遂奋,羽困奈轻摧。
贱子承前绪,遗踪恨久违。
智高思引望,愚下顾难移。
前业皆纷放,今怀孰怨咨。
志存宜自励,聪失仆安祈。
碌碌追香饵,规规拾腐劙。
戴盆思倬汉,屋蔀蔽朝曦。
流落真难似,衣冠愧未宜。
敢思千里润,但觊一环溪。
自分无修翮,何人整困泥。
及门初著足,投分乃知归。
衮衮窥儒海,汪汪见量陂。
风流饶洒落,矩度尽逶迤。
附尾蝇方借,馀斑豹幸窥。
自从柸与共,不觉岁踰期。
饮德初难料,蒙庥久尚疑。
篇章时继续,杖屦屡追随。
乍履云衢便,俱亡客路危。
与钱宽剩酒,裹饭接残炊。
揣质恩奚自,知公德不漓。
煦濡三尺泽,和暖一囊衣。
盛事真惊俗,神高解起痿。
老躯财脱病,稚子孰言肥。
慰荐增今喜,栽培任夙期。
此身如寄托,毕愿服耕耛。
悲此孤根弱,愁先百草萎。
名卿宜达理,直道不容私。
饮德宁辞醉,餐和不恨饥。
顿忘前事迫,复虑异时悲。
东阁虽开馆,淄川只下帷。
可能尝燕乐,独肯念贫羸。
肉骨非无药,还生信有医。
论情惟藉口,此病敢言腓。
枯鲋长思水,官蛙幸给糜。
承庥宜足矣,去德如何之。
道义终祈合,形骸听易睽。
借筹难献策,罄竹莫陈词。
君子真雄观,幽人乏令姿。
甘贪宁守鲁,事大复贫齐。
已佩添年药,还吟起病诗。
命疏从我薄,情解为君怡。
聊述芜词拙,章成复自嗤。
邵武张簿蒙书淳熙十四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书稿》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悚息。
三月所惠书,喜承别后起居佳胜。
内之议论,外之方维
见教谆谆,累数千言,连日披读,不能去手。
非以先东莱师友之谊,今石湖舅甥之好,其孰肯不鄙而教之如此之周也?
每惟叨尘过分,心虽劳而力弗胜,恐卒负士友所期望,而益重风俗之敝,是以朝夕羞愧,未知所以自解,徒有感刻不忘于中。
姑此道谢,馀冀加爱。
奏劄(三)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四六、《西山文集》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右编》卷二二
臣闻敌国外患,自昔有之。
根本安强,形势巩固,则敌虽盛而不足忧;
根本单虚,形势削弱,则敌虽微而有足惧。
臣观今日近有金虏,远有鞑靼,狡焉窥觎,意在叵测,而淮堧之变,尤骇听闻。
群情方摇,未易底定。
盖尝深思熟计,窃以为聚正人端士于朝廷,使之尽言补过者,此内固根本之方也;
布贤牧良将于方维,使之养民训兵者,此外固根本之要也。
根本强则形势张矣。
古之有国者以人材为轻重,故一干木足以藩魏,一季梁足以安隋,厥效甚明,不可诬已。
今朝廷之上绅緌济济,夫岂乏人,然敏锐之士多于老成,政事之才富于经术,慷慨敢言者少,故正论罕闻,廉退自重者少,故士风弗竞。
陛下嗣服之初,尝以耆艾而褒傅伯成、杨简矣,以儒学而褒柴中行矣,近复以恬退而用赵蕃、刘宰矣,海内闻风,孰不钦叹!
然前乎三臣虽加异数,而聘召未闻,是有优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至于直亮敢言有如陈宓、徐侨者,非特召擢未加,虽褒宠且莫之及,此议者所谓弗满也。
陛下诚欲收用贤之效,臣愿处伯成、简于内祠,置中行经幄,若、若侨,擢之言论之地,且益求其类而招徕之,使华发旧德之良,清名峻节之彦,峨冠委佩,毕萃于朝廷,陛下开心见诚,俾之条陈阙失,大臣虚怀无我,与之商搉事宜,毋縻以好爵而言论不从,毋隆以虚文而情意弗浃,则贤者之所有皆为朝廷有矣。
如是而内之根本弗强,非所虑也。
赵简子将保晋阳,必先有以宽其民之力;
李牧将攻匈奴,必先有以养其兵之锐。
今四方长人之官,抚字不闻而叨懫日甚,万金之产或一朝而白夺,累世所积或微罪而没官,夏秋之赋输纳至于再三,关市之征苛细及于毫末,鞭笞杂下而燕笑自如,膏血已殚而溪壑未满。
以此贸官职,以此广田庐,于是乎民贫至骨矣。
诸道总戎之帅,训肄不勤而掊克是务。
偏裨以至士卒,其家赀稍厚者必使之治货财,非优之也,盖幸其负课而掩有也。
其廪给稍丰者必以之供役使,非亲之也,盖利其捐金而求免也。
军中相语以酒垆药局为籍赀产之梯媒,谓当其事者必不能自免也;
回易房廊为陷子孙之坑阱,谓其身虽死而监督至于无穷也。
主帅偏裨偏裨剥队伍,有日给千钱而不足衾絮者,有日廪数斛而不饱糟糠者。
以此饰苞苴,以此买歌舞,于是乎兵贫至骨矣。
呜呼,兵民俱病,一至斯极,此何时而莫之救耶!
臣愿陛下明诏辅臣,一新黜陟,用廉仁之守而去贪残,任贤能之将而斥暴横,使之视民如子,恤军如家,崇饮冰食檗之风,均挟纩投醪之惠,俾人有生意而士有奋心。
如此而外之根本弗强,非所患也。
汉人有言:本强则精神折冲,本弱则招殆致凶,为邪谋所陵。
臣观方今之势可谓弱矣,司马光尝谓祖宗苦身焦思以变衰唐之俗,陛下高拱熟视以成后魏之风,迩日之事,何以异此!
不亟图之,则纪纲日以陵夷,风采日以销铄,骎骎焉将有不可复振者,此臣所以痛心疾首,思有以为陛下告也。
今区区所陈,实转弱为强之本,惟朝廷不以为迂而采用之,则其效有可以岁月期者。
《诗》曰:「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臣不胜惓惓。
南岳正庙再祈晴文绍熙三年十月十二日1192年10月12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八、《省斋文稿》卷三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惠南土,赐之金穰。
孰云既成,窘以阴雨。
干和致沴,由政弗臧。
三农何辜,失此一稔。
祈祷虽应,旋即沛然。
吏民皇皇,缚手无策。
钦惟岳镇,大庇方维
曰旸而旸,易若反掌。
丰凶之决,莫急于斯。
开霁旬时,庶其有济。
投诚请命,必冀矜从。
代贺建置塞铺毕工表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六、《宗伯集》卷九
开斥方维,作新亭障。
威灵震叠,种落乂宁。
已修版筑之工,益广农商之业中谢。)
窃以重湖之外,二广与邻。
苞夷夏以杂居,职古今而未议。
皇武有赫,睿断不疑。
乃有芙蓉之郊,旁接辰溪之域。
久迷异俗,愿齿编氓。
廊天之覆而无私,因彼之来而不拒。
刬其秽貉,治以准绳。
拔沦溺于重渊,蒙光辉于久照。
伏维皇帝陛下励精治化,应变无为。
不特尧舜垂拱之安,独居帝皇步骤之上。
龙荒沙漠,亦既骏奔;
洞獠林蛮,岂忍遐弃。
开除道路之隘,控压山河之冲。
佐以鸣鼛,立之崇垒。
舆情自劝,掩宣王百堵之功;
绝徼可通,迈神禹九州之迹。
坐臻永逸,胥乐太平。
臣郎使备员,外司承乏,于国事无涓埃之补,与邦人均鼓舞之驩。
代人到任谢执政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八九、《宗伯集》卷一一
恭承明命,出临巨藩。
忝冒为多,兢荣交集。
窃惟定武之都会,实居北上之要冲,虎狼连营,獯戎接境。
方边邮之无事,敦信睦以守盟。
惟平易可以近民,惟中和可以乐职。
尤资俊杰,以重方维
某志虽好修,才不逾众。
时恩之峻渥,缀法从之高华。
比居八座之联,曾蔑片言之补。
久策厚禄,已长伐礼之讥;
复借宠名,谬当推毂之遗。
此盖伏遇某官羽翼圣治,斡旋化钧。
采箕斗之虚名,而付干城之重寄。
缅惟先子,尝牧此邦,遗风可寻,故老犹在。
蕞无肖似,恐贻庙堂之羞;
遵所施为,庶有涓埃之效。
誓勤夙夜,以答生成。
江宁府谢上表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五、《陶山集》卷七
伏奉敕命,除臣依前朝奉大夫、充龙图阁待制,就差知江宁军府事,臣已于今月某日到任讫。
规求家便,昧冒国恩。
许觐于阙庭,仍容归于里闬。
并叨宠假,深积兢荣。
窃念臣门地素寒,人材甚陋。
偶缘遭遇,遂致超踰。
少年通书,有未离于场屋;
同时赐第,独先在于朝廷。
五十才历外官,三迁皆为佳郡。
秦头望重,颍尾俸优。
维是建业之为邦,实臣熙宁之游学。
人来日下,稔闻江左之风流;
山似洛阳,犹识京西之气象。
土风甚美,公事不烦。
又况若耶之快风非遥,秦淮之明月未改。
棣华相望,知亲养之甚欢;
楷木成阴,顾师承之可想。
伊臣何者,有此幸焉?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缵禹成功,急尧先务。
王者之风粹美,圣人之学光明。
宠绥方维,恩礼臣下。
致令蹇薄,获被矜怜。
臣敢不布宣邦条,勉励州事。
庶收尺寸,图报万分。
执玉造朝,敢缀诸侯之后;
赐金久任,愿居循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