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次韵志康武得之得之余同年也 北宋 · 赵鼎臣
 押词韵第十七部
昔年曾伴南鹏击,借我扶摇多少力。
君虽进寸我退尺,安得扬扬好颜色。
忽然相逢不相识,怪我摧颓凋羽翮。
念君家亦仍四壁,谁信怀中有垂棘。
天寒雪冻行不息,相属一杯空感激。
赵伯山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七、《竹隐集》卷九
某启:高阳统郡十一,清河在其南,三关居其北,皆其封境之所隶,节制之所及也。
属吏之以事往者,更出迭反,如织纬然。
清河为州,人物盛丽,饮食甘美,又多贤士大夫,今人乐从之游,虽数不厌。
然而仆自去秋逮今几年,奔走道涂者至不可以数计,往来诸郡者相踵也,乃独不得复至所谓清河者。
岂英游胜会,神所吝惜,抑数奇不耦,动辄龃龉邪?
每自怅失,不能去怀。
奉所贶教,如见眉宇,伏承涉暑起居甚休,足以为慰。
十诗在子磐处,屡索未肯出。
时可投劾勇去,顷刻不可留,虽子磐亦自谓五日京兆也。
河间人物,自是不能复如往日矣。
今赖复得志康逊叔志康一病,殊恐人,比来方可缓带。
仲忱当诣平戎,日夜望其过我,乃尔踌躇何也?
天下之宝,固当与天下共之,夜光安得独玩于隋掌,岂诸公豪举,复有以禁切之乎?
某幸事之间,势必罕出,但病懒嗜卧,冠履俱废,特无如趋府何耳。
随意作书,以发笑噱,不复有先后之序,馀愿自爱。
次韵孙志康书事1114年 北宋 · 苏过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午枕睡方浓,雷车殷地雄。
弹丸屋瓦坠,云散马牛风。
神物聊相戏,惊心未解空。
似催诗句急,添得锦囊丰。
雨中游柳溪呈志康诸公1113年 北宋 · 苏过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柳溪
脱我芒鞋与杖藜,强随车盖著荷衣。
青山绿水苦相唤,细雨斜风不忍归。
幸有琉璃倾琥珀,何妨粉黛湿珠玑。
潇湘起我江湖(原校:一作烟波)兴,只恐扁舟明日非。
次韵孙志康牡丹 其一 1113年 北宋 · 苏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春事依稀见一班,山花灼灼强施丹。
能容丞掾歌呼处,信是平阳度量宽。
溪上有人归独晚,夜阑秉烛若为欢。
但筽草檄催诗债,何必重寻落蕊看。
次韵孙志康牡丹 其二 1113年 北宋 · 苏过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樽馀旧压蒲萄绿,盘有南珍荔子丹。
草草春光虽未称,人人酒令暂须宽。
兴来勿废无何饮,老去难寻特地欢。
慰我穷愁真待子,凭诗寄与故人看。
次韵孙志康喜贾子庄还任1113年 北宋 · 苏过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君王物物与恩均,令尹还须畏吏民。
投劾赋归无二顷,上书遮阙有千人。
朝阳升处幽阴破,暖律回时草木
看取子文无喜愠,从来冰鉴恃尧仁。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一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阳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元戎度量大,六二坤直方。
好士常仄席,疾恶如探汤
威名在夷虏,功烈纪太常
臧孙自有后,何必谏如棠。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二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纸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承明用儒将,那知有程
坐制犬羊群,泥封一丸耳。
平生晋公子,从者皆国士。
谁为彀中游,狐赵何难拟。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三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八部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闻公卜菟裘,欲访有鱼稻。
䌽衣归林下,池塘春草
贤者享三乐,世俗未易道。
但恐东山心,上意还不报。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四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质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我生良多难,已安悬磬室。
端来强敛板,诡词学造膝。
枯荄那复,羸兵敢借一。
振履独商歌,知音赖师乙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五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君从河朔来,言寻子桑饭。
蹉𨇤自忘形,请交不敢惮。
念君青云士,我是江湖散。
共为逍遥游,未用相推挽。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六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漾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与君期岁寒,穷坚老当壮。
相从茅茨下,不羡凌烟上。
仲由志亦陋,伤哉生无养。
岂知众所忧,箪瓢有佳况。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七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佳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三士从公归,浩然志已谐。
嗟余哭穷途,命也与时乖。
落日惨关树,凄风生庭槐。
杖藜空徙倚,抱此难吐怀。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八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支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九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词韵第五部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我营潩水居,晏子近市隘。
闻公欲卜邻,会筑于门大。
为苍生留,行作归途戒。
从此敢言交,纻衣仍缟带。
张几仲(原封缺,据清旧抄本补)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原误作迈)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 其十 1114年 北宋 · 苏过
 押真韵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并门逢恶岁,寂寞如在陈。
况我官独冷,对客寒无茵。
谋生求二顷,荜门安贱贫。
明时非自弃,愿作畎亩臣(自注:几仲方卜居颍昌,约为闾里相从之好。)
伯充韵赠孙志举1101年1月 北宋 · 苏过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
朱颜染黄茅,自意岭表人。
长恬服世俗,敢愧歠菽贫。
送车反自厓,异獠纷来宾。
蛙蝝与蚔醢,敬我如族姻(自注:南夷风俗,非姻家不得与蛙蛤蚁酱之会。)
海风吹余舟,夜渡徐闻垠。
往来一沤间,劳生竟非真。
重寻江南游,再款空同闉。
山中有异士,束书来卜邻。
胸中出虹霓,雷袂勇且仁。
索居□枯槁,赖此意少
当年老于公,硬语本为民。
终身虽坎壈,谁得疏而亲。
臧孙固有后,仲子先离伦。
不忧廊庙迟,绿发未肯银。
季子又一奇,武库戈矛新。
片言折鹿角,不许枝词谆。
近闻获麟书,还许登成均。
归欤汶上兄,器新人惟陈(自注:志康兄以《春秋》第一人登第。)
按:以上《斜川集》卷一
大雪日赵承之与可访贾子庄饮爽亭孙志康不得预故有诗怨之亦次韵和一首1113年11月19日 北宋 · 苏过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三士高谈常绝席,不数汉庭人九尺。
雪中忽到剡溪行,狂饮学髡俱一石。
不教彭宣后堂,只供爽气干陵冈。
忍寒排闼计大误,夫子莫悔不得将。
夜归过我天正黑,灯影照坐如僧房。
冠切云服亦奇,胜游何不早遣知。
风花瞥眼同一霎,欲追此欢将奈若。
人间何往不自适,陵生且复为陵舄。
孙志康1114年 北宋 · 苏过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季孙爱我如美疢,孟孙恶我如药石。
平生愿得逢若士,庶几爱我非姑息。
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
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
刚风由来有家学,不信直前能缺折。
世无子期谁赏音,伯牙太息弦应绝。
晚从南阳客塞上,岂为文章工草檄。
厌闻可否梁丘据,磨砺正须烦子革。
先生持此虽暂合,鸿鹄要是云间翮。
夜光明月遭抋剑,未肯碌碌同沙砾。
翻然赋归一何速,越吟久自同庄舄
世间轩冕岂不欲,凿枘两穷安所得。
不如乞身向嵩少,问舍求田乃良策。
祖生从此须著鞭,我当继蜡登山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