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登清风楼呈通判宋子飞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苕霅水会处,楼高风快哉。
洲中白蘋动,天半故人来。
穆入周臣颂,雄胜楚客台。
飘飘玉川子,乘兴上蓬莱(自注:时某得祠,子飞摄郡事,酌别是楼,子飞亦将美解,故断章及之。)。
十一月十日会于六客堂者十人宋子飞徐致云章茂卿邓叔厚莫子(二字原缺,据雍正本、光绪本目录补)登俞仲明许子齐沈虞卿郑寿淑酒三行予得(原缺,据四库本补,雍正本、光绪本作赋)诗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六客高风不可追,吾侪生恨百年迟。
星光月满旧游处,簪盍蓂开盈数时。
访古已仙图上鹤,得朋今遇易中龟。
吾夫子道欲坠地,不是四科谁与持(自注:坡词: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聚(原缺,据四库本补)光芒。某方欲新(原缺,据雍正本、光绪本补)夫子庙廷贡院,赖诸公表率,故末章及之。(二字原缺,据四库本补))。
劳农岘山乘兴游何山同行宋子飞沈虞卿霍从周范文质 南宋 · 王十朋
押词韵第四部
去秋游道场,俯瞰何山路。
林泉虽在眼,未暇飞杖屦。
尘埃汩城市,遥望隔烟雾。
春光忽已半,播谷催农务。
欲作卞山行,偶逢风伯怒。
肩舆出城南,乘兴访幽趣。
山藏佛屋深,迹蹑陈朝故。
老松不记年,脩竹莫知数。
鸟鸣说法池,花落在禅处。
书空何公堂,木拱安定墓。
青山看未足,回首日已暮。
小溪何处是,归诵苏仙句。
游碧落题名(绍兴二十四年) 南宋 · 卢昙庆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八、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一○
碧落之胜,闻于南方,古有到难之说。绍兴甲戌,真阳宰霅川卢昙庆以樽俎来为一日奇奇之观。时俯重阳,天清气爽,薄莫而归,各适其乐。同游者:开封胡溉、东莞陈慥、武夷宋翔、鄱阳洪逊、弟邈、清江傅之纲、昭武徐敦诗。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其一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
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其二 南宋 · 朱熹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荣丑穷通祇偶然,未妨闲共耸吟肩。
君能触处真齐物,我亦平生不怨天。
答陈同甫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六、《龙川文集》附录
熹顿首再拜同父上舍老兄:自顷人还,不得再附问,日以驰情。专人至止,忽奉诲示,获闻即日春和,尊候万福,感慰并集。且闻葺治园亭,规模甚盛,甚恨不得往同其乐而听高论之馀也。「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只是富贵者事,做沂水舞雩意思不得,亦不是躬耕陇亩、抱膝长啸底气象。却是自家此念未断,便要主张将来做一般看了。窃恐此正是病根,与平日议论同一关键也。所需恶札一一纳去,但《抱膝诗》以数日修整破屋,扶倾补败,丛冗细碎,不胜其劳,无长者台池之胜而有其扰,以此不暇致思。留此人等候数日,竟不能成。且令空回,俟旦夕有意思却为作,附便以往也。二公诗皆甚高,而正则摹写尤工,卒章致意尤笃,令人叹息。所惜不曾向顶门上下一针,犹落第二义也。君举得郡可喜,不知阙在何时?正则闻甚长进,比得其书甚久,不曾答得。前日有便,已写了,复遗之。今以附纳,幸为致之。观其议论,亦多与鄙意不同。此事尽当商量,但卒乍未能得相聚,便得相聚,亦恐未便信得及耳。令外舅何丈何时物故?今乃葬邪?墓额亦已写去,似却胜六字。然回首向来道间相见,如昨日事,而便有幽明之隔。人世营营,欲何为邪?《坐右铭》固知在所鄙弃,然区区写去之意,却不可委之他人,千万亟为取以见还为幸,自欲投之水火也。他所诲谕,其说甚长。偶病眼,数日未愈,而来使留此颇久,告归甚亟,不免口授小儿,别纸奉报。不审高明以为如何?此已觉昏涩,不能尽所欲言。惟冀以时自爱,临纸不胜驰情。二月十四日,熹顿首再拜上状。熹拜问:眷集伏惟佳庆,令郎为学胜茂!从学诸君必有秀彦可与言者,恨未得见也。子才今得甚处差遣?欲作书,以未知此,写不得。为学甚笃,尤慰所怀,但未知所学何学耳。惠贶柑栗尤荷厚意,村落潇然,无以伴书,金丝脍材十饼、紫菜少许,共作一小𥯃,幸视至。天民到官可喜,因见幸为致意。旦夕有便,自拜书也。熹再拜。
答胡广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二、《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九七
久不闻问,向仰良深。即日秋凉,伏惟燕居味道神相,尊候万福。熹哀苦不死,忽见秋序,触绪伤割,不能自堪。时来坟山,幸有一二朋友温绎旧闻,且尔遣日,实则不若无生之愈也。钦夫召用,甚慰人望。但自造朝,至今未收书。传闻晦叔且归,亦久未至,使人悬情耳。吾丈比来观何书?作何功夫?想所造日益高明,恨无从质问。向尝附便寄呈与钦夫、择之两书,不审于尊意云何?有未中理,幸赐指诲。此书附新清远主簿杨子直方,因其入广西,取道岳前,属使求见。渠在此留几两月,讲会稍详,此间动静可问而知。其人笃志于学,朋友间亦不易得也。恐其或欲寓书,告为寻便遣来,幸甚幸甚!今日当还家,临行草草布此,不能它及。邈无承教之期,惟冀以时珍卫,千万幸甚!
熹再拜上问阁政孺人:伏惟懿候万福,郎娘均庆。伯逢兄不及拜状,昨郑司法行,已尝寓书矣,不知达否?子直亦欲求见,幸遣人导之。并及此意,此委勿外。熹再拜上问。
昨承季立兄慰问,欲具疏上谢,又恐子直之行缭绕,反致稽缓。旦夕还家,作书附子飞处,未必不先达也。熹又覆。
答陈明仲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九、《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三
程集荷借及,略看一二处,止是长沙初开本。如《易传序》「沿流」作「溯流」,祭文「侄」作「犹子」之类,皆胡家以意改者。后来多所改正,可从子飞求之,殊胜此本也。
答朱元晦秘书 其十三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四
来书披玩再四,所以开益甚多。所谓爱之理发明甚有力,前书亦略及之矣。区区并见别纸,嗣有以见告是幸。《中庸》所引《家语》之證,非是谓《家语》中都无可取,但见得此章證得亦无甚意思,俟更详之。所改定本,亦幸早示,得以考究求教。《克斋铭》读之无可疑者,但以欠数句说克己下工处如何。《敬斋箴》皆当书之坐右也。《洙泗言仁》中「当仁不让于师」之义,旧已改,「孝悌为仁之本」、「巧言令色鲜仁」之义,今亦已正,并序中后来亦多换,却纳一册去上呈。所谓「观书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斯言诚是也。然所谓虚心平气者,岂独观书当然?某既已承命,而因敢复以为献也。某近作一《拙斋记》,并录往,幸为删之。安国所寄书册今附去,数见别纸。石屏一枚似胜前,如何?共父之势,想必此来,异时却易得便,第未知再见之日,怀向殊不胜情耳。《中庸集解》俟更整顿小字,欲尽移作大字,又恐其间逐句下有解释,难移向后。侯师圣之说多可疑,然亦有好处也。魏元履,栻两次作书托虞丞附去,不知何故不达,来谕皇恐,岂有此哉。今复有数字往问其疾,且谢之也。子飞家事闻之伤心,其子之丧,恐亦宜早归土也(《南轩集》卷二○。)。
某:宋本作「栻」,下同。
答朱元晦秘书 其二十九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四、《南轩集》卷二一
比闻刊小书版以自助,得来谕乃敢信。想是用度大段逼迫,某初闻之,觉亦不妨,已而思之,则恐有未安者,来问之及,不敢以隐。今日此道孤立,信向者鲜,若刊此等文字,取其赢以自助,切恐见闻者别作思惟,愈无灵验矣。虽是自家心安,不恤它说,要是于事理终有未顺耳。为贫之故,宁别作小生事不妨。此事某心殊未稳,不识如何。见子飞,说宅上应接费用亦多,更深加撙节为佳耳,又未知然否?
与吴晦叔 其七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九、《南轩集》卷二八
季随处人便辱书,甚慰。醇叟遂尔,使人感伤。挽章甚佳,近来诗律良进也。某亦作两首,蚤晚寄去。《孟子解》向来老兄先要尽心,今录呈,烦细看,有以见告,是所望也。某近日无事,亦颇作《论语章句》,方毕《学而篇》,续亦旋寄。元晦《中庸》数章,俟答书了,并往。相去不远,未即合并,无日不奉怀,何日遂成此来耶?力行近乎仁之说甚紧要,更须细味「近」字为深长也。克伐怨欲之说,曾细味二程先生之说否?「仁」字须是如此看。伯逢所类《遗书》中语,已领。刘枢得书,闻十二月间迁入新第,但传说颇华耳。子飞可伤之甚,前书已报去,不知诸丧今谁与殡葬?孤遗谁与收拾?似亦刘枢之责也。近报黄仲秉以集撰守镇江,未知何故?它迟后讯。
仰止堂记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一
武夷宋子飞,盖游从之旧也,戊寅之夏,自其乡触热来访予潇水之上。留既越月,方念无以答其意者。子飞谓某曰:「某家有小堂,面直西山,欲以仰止名之,何如」?某曰:「请无以易斯名,而某愿为记之」。子飞曰:「诺」。子之名是堂也,岂徒取其伟观乎哉?而某之为记也,亦岂复叙其境物之胜,抑将因名以达义,庶几相与之意云耳。噫!人生天地之中,而与天地同体,出乎万世之下,而与圣人同心,其惟仁乎!《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夫子盖叹息焉,曰:「《诗》之好仁如此」。仁之为道,论其极致,虽曰举者莫能胜,行者莫能至,然而圣人之教人求仁,则具有途辙。《论语》一书,明训备在,熟读而深思,深思而力体,优游厌饫,及其久也,当自知之,有非人之所能与矣。古之人起居寝食之间,精察主一,不知有外物之可慕,他事之可为,不知富贵之可喜,忧患之可戚。盖其中心汲汲于求仁而已。是道也,夫人皆可勉而进,而用力者鲜,无他,所以病之者多矣。病之者多,而不求以去之,期为完人,甘以是终其身,岂不大惑欤!故学莫强于立志,莫进于善思,而莫害于自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今子飞既以是名堂,日游其间,将咏「仰止」之诗,以深念圣人之意,当必慨然有感于中,其惟笃信勿移,弗得弗措,期至于古人之域,则如某者亦有望于切磋之益焉,是以乐记之也(《南轩集》卷一二。又见《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二。)。
极致:宋本作「致极」。
祭宋子飞参议文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八
哀哉子飞,而至然耶!孰无忧患,君何酷耶!始闻哭子,继曰悼亡,念君之亲,白发在堂。曾未几日,亦以讣传,想若曷任,摧荒曷全。作书吊君,下笔不忍,道阻且长,畏闻来信。哀哉子飞,身竟随之,临风泫然,为君涕洟。如君吉德,所遭乃尔,惟命不齐,孰主张是。连阳识君,今两周星,离合不常,交情愈亲。湘岸之别,自夏徂秋,诗墨未乾,君已不留。有累者殡,谁其收之?婉娈两孙,谁其周之?里有贤公,邻有君子,话言平生,当亦任此。我独在远,莫克奔驰,一奠往致,哀哉子飞(《南轩集》卷四四。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八。)!
清平乐 闰重九宋翔卿席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黄花今后。
才是秋光暮。
依旧满城风又雨。
勾引锦囊诗句。
东篱尚可重游。
羡君来往风流。
莫惜樽前健倒,这回节去蜂愁。
奉和孔心一公祖咏宋子飞只可山房 其一 清初 · 魏裔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兼济堂文集卷二十
只可先生自谱年,杖藜健步似飞仙。
其倾竹叶何辞醉,独玩南华不肯眠。
题塔一时誇啖饼,着鞭此日许归田。
山阴访戴何由棹,隔断桃源别一川。
奉和孔心一公祖咏宋子飞只可山房 其二 清初 · 魏裔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兼济堂文集卷二十
只可先生自谱年,镕金就范磨兜坚。
堂延羊仲兼求仲,酒赏春泉并惠泉。
宦迹犹如鸿爪雪,文名不让马蹄篇。
入山辟谷诚多事,偏爱长安市上眠。
奉和孔心一公祖咏宋子飞只可山房 其三 清初 · 魏裔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兼济堂文集卷二十
只可先生自谱年,文章历落古今篇。
随征膝下披金甲,献策彤廷跃玉鞭。
循吏有名人颂母,醉乡占籍酒如泉。
鄗南有友遥相忆,千里春风啼杜鹃。
奉和孔心一公祖咏宋子飞只可山房 其四 清初 · 魏裔介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兼济堂文集卷二十
只可先生自谱年,每闻矍铄未华颠。
曾酣碣石燕昭馆,阅尽苍梧虞帝烟。
一曲深林留好友,半床明月对瑶编。
已知富贵浮云外,且喜芝兰玉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