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隆庆徐守作堂名蜀固一夕梦与余赋诗堂上有何时首归涂樽酒逢故人之句未几过其堂为赋之 南宋 · 洪咨夔
 押词韵第四部
蜀踞国上流,蜀固天下固。
欲为天下谋,护蜀风寒处。
极边植藩篱,黄牛白环戍。
中间屹垣墉,武休河池路。
近里古剑关,峭绝鸟莫度。
屏蔽益梓夔,堂奥有门户。
天险以德强,地险以势阻。
王公设人险,颇牧与羊杜。
前茅元戎崔,当道卧老虎。
后距付君侯,万卷作干橹。
坤维巩金汤,国势重鼎吕。
予曰有疏附,予曰有禦侮。
我闻大剑旁,小剑可驰骛。
双轨来苏坡,半苇白水渡。
彻桑遍绸缪,迨此未阴雨。
毋谓天下壮,而恃一夫怒。
高堂挹横山,云木叫杜宇
樽酒逢故人,重圆梦中语。
梁宣明二帝陵宣明二帝,萧察萧岿也。初湘东王绎平侯景之乱,即位江陵改元承圣三年,兄之子岳阳王察西魏兵攻绎,害之,寻臣于魏而称帝于江陵。传子岿岿传子琮。通三十年,为隋所灭) 北宋 · 刘摰
五言排律 押阳韵
侯景江左湘东复有梁。
经纶钟厄会,祸乱发诸王
忍死瞻姑熟,寻戈起岳阳
车书千里蹙,符数百洲(疑当作州)亡。
二主非神武,开基挟北强。
中兴乖晋睿,惭德肖吴光
历闰天馀气,蛙鸣井底乡。
快心真噬腊,覆手已牵羊。
臣妾随三纪,圭裘隘一方。
故都终契阔,宗祀各悲凉。
双冢留衰楚,遗孙盛有唐。
神灵依古刹,云木抱回冈。
野火穹碑断,秋风蔓草黄。
樵童雍门叹,繐帐魏台荒。
天地双车毂,兴亡一酒觞。
冥然无足吊,幽思漫徜徉。
蒋琏因兄琳被阮德强偷盗去木札又妄论宰牛等官司追理保正押德强到琳住处琳押德强归家缚打问琏亦为德强盗本家木札遂打德强有伤经御史台陈论法寺称缘犯在赦前合该恩原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紫微集》卷一五
敕:尔暴横里闾,当抵罪罚,会逢赦令,姑夺官秩。
尚思畏慎,祗服宽恩。
可。
水战论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一五
某窃谓兵,圣人不得已而用,盖危道也。
不得已而用危道,不于平原旷野,而角胜负于舟楫汹涌没溺之间,其为危道又甚焉。
故三代之师,不闻有舟师水斗之役,而始见于春秋,至秦汉以来多用焉。
故曰春秋无义战,危之也。
夫兵出危道,十出而九败,不得已而用之,不可轻也。
故古之用舟师水斗以争利者,事不素讲不战,不预备不战,不出奇不战,不据地势不战。
合是数者,将非其人不战。
反是而谋动干戈,必亡之道也,夫是之谓危道。
愚不佞,尝学《春秋》,谨按春秋舟师之役,大抵皆吴楚也。
昭四年,吴伐楚,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
六年秋,楚使薳泄伐徐,吴人救之,令尹子荡师于豫章
十三年,楚师还自徐,吴人遂败诸豫章
十六年,吴伐楚,楚败吴于长岸。
十九年,楚又为舟师以伐濮。
二十四年,楚又为舟师以略吴。
定二年,楚囊瓦又师于豫章以伐吴。
及定四年,柏举之战,楚师大败,而吴遂入郢。
自昭四年至定四年三十馀年间,大小数十战,吴常胜而楚卒以大败焉,非有他也,吴楚悉出于危道,吴得所以涉危道者,而楚常易之,不败何为也。
何则?
古人所以待敌备寇,常先为不可胜之计。
当吾未战之前,已若必胜者,治之精,讲之熟也。
汉武曹魏,皆英雄主也,其战未尝不先计后动。
汉之伐越,则大修昆明池以治楼船;
魏武欲伐吴,则大作玄武池以肄舟师。
盖不敢以轻也如此。
况吴、楚交兵久矣,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吴又日夜计其民而戒其事,有先王之乘舟艅皇以待之。
而楚方且区区燧象以备吴,一举而败涂地,是谓事不素讲则不可以战。
晋武谋举吴,诏益州刺史王浚修舟舰,作大船连舫,极舟楫之盛。
建平太守孙皓宜增建平兵以备之,不从。
自是七年至太康元年乃发自成都,断横锁长锥之距,兵不血刃,攻无坚城,顺流一鼓,而夏口武昌闻风破解,孙氏遂有石头之祸。
向使晋无七年之备,吴有建平之守,虽百王浚,其为何哉!
故吴自成公七年兵入州来,楚自襄三年婴齐伐吴,其潜谋观衅,如此之久也。
吴又师于豫章,又潜师于巢,舍舟于淮汭,又陈于柏举,设防备敌如此之广也。
而楚人方且嚣然卜战,徒欲汉毁吴舟,计亦晚矣,安得而不败哉?
是谓不豫备则不可以战。
曹公入荆州刘表子琮举众降,操得水军步兵数十万。
吴将士皆恐,议者皆谓孙权曰:「将军大势可以禦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水陆俱下,此谓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力不敌,不如迎之」。
周瑜不可,曰:「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争衡,本非中国所长,而操冒行之,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
自足制之」。
鲁肃亦以为然。
是时先主为操所破,欲引南渡,遣诸葛诣
等与先主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黄盖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安以薪草,灌以膏油,裹以帷幕,上建牙旂,欺曹公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引次前。
曹公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降。
未几诸船火作,风盛,延烧曹营,烟燄涨天,军大败。
此兵法所谓震霆不及塞耳者,奇道也。
夫以吴、楚之战,吴人见舟于豫章而师于巢,以军军楚师于豫章
柏举之役,人舍舟于淮汭,而自豫章与楚夹汉,皆奇道也。
而楚乃欲塞汉东之隘道以疲之,败亦宜矣。
是谓不出奇则不可以战。
秦之屠六国也,告楚、魏曰:「蜀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
五日而至郢;
汉中之甲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
又乘夏水浮轻舟决荣口,魏无大梁
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
决宿胥之口,魏无须、顿丘」。
自是楚、魏皆震慑请服者,以秦地势便、用兵易也。
方长岸之战,楚自谓我得上流,大败吴师必矣,然所获乘舟艅皇,卒以乱师而大败,则虽据地势之便而不能用,使吴光之谋得行焉。
是楚之利,吴得而用之,吴安得而不胜哉?
是谓不据地势则不可以战。
汉南粤吕嘉之叛也,则卫尉路博德伏波将军桂阳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归义侯粤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陵。
闽粤王馀善之反也,则横海将军韩说出东方,楼船将军杨仆武林中尉王温舒梅岭,粤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白沙。
朝鲜王右渠之乱也,则楼船将军杨仆勃海左将军荀彘出辽。
交趾侧、贰之猖獗也,则伏波将军马援交趾,楼船将军段志宁出合浦
当是时,以攻则胜,以战则克,路伏波宣威夜郎而勋高百粤,马伏波勒功铜柱而威畅峤南。
元鼎建武之间号称得人之盛,然而当时朝鲜之役,左将军一非其人,两将争功,而几至覆没。
则将非其人,祸可胜言也哉?
故以区区之吴,有公子光之谋,夫概王之果,而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而欲当全吴之师,虽甚愚者知其必败矣,虽司马戍之区区,其何救哉?
是谓将非其人,则不可以战,反是皆必亡之道。
愚故举吴楚之事,反覆而详言之,以为谋人之国者,不可不知《春秋(《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一。)》。
主爵」二字原误在上句「桂阳」之上,据《汉书·南粤传》移正。
耕穫斋记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一、《盘洲文集》卷三○、《永乐大典》卷二五三六
毗陵王德强宅于贾山有年矣。
一日扫其室,拥书数千卷,自娱其中,命之曰,「耕穫斋」,作书抵予为之记。
予曰:有千金绮襦之子,未胜衣而击钟鼎食,旦歌夕饮,目眈乎锦缋,耳习乎丝竹,樗蒱棋博,一瞬百万,菽麦且未之辨,况知稼穑艰难也哉?
则学耕文穫之旨,又何足以语之?
子以儒名家而结庐饶旷之野,火耘水耨,锄耰钱镈之劳,固饮见谛闻之矣,予尚奚言?
虽然,百亩之田,一夫荒之,及计其积庾则或相倍蓰。
非腴确不同、雨旸之私也,繇其人之力不力尔。
六经百氏之书,五帝三王十有五代之史,人得而诵之。
至于发为辞藻,则浑雄遒丽,骫骳无近,不翅天冠地屦者,亦问学之有浅深而已。
今子知所以名其居,则知所以潜其心。
知潜其心,则必有以美其身。
异时舒绅鸣佩而轩眉金门玉戺之上,人目曰此王氏子德强也。
德强勉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