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论乐疏元丰三年六月 北宋 · 范镇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宋史》卷一二八《乐志》三、《文献通考》卷一三六、《宋元通鉴》卷三七、《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八、《宋代蜀文辑存》卷七
太常镈钟皆有大小、轻重之法,非三代莫能为者。
禁中又出李照胡瑗所铸钟律及尺付太常
按照黄钟律合王朴太簇律,仲吕律王朴黄钟,比乐才下半律,外有损益而内无损益,钟声郁而不发,无足议者。
虽是,然与其乐校,三格自相违戾。
且以太簇为黄钟,则是商为宫也。
刘几奏上时,臣初无所预。
臣顷造律,内外有损益,其声和,又与古乐合。
今若将臣所造尺依大小编次太常镈钟,可以成一代大典。
太常无雷鼓、灵鼓、路鼓,而以散鼓代之。
开元中,有以画图献者,一鼓而为八面、六面、四面,明皇用之。
国朝郊庙或考或不考,宫架中惟以散鼓,不应经义。
又八音无匏、土二音,笙、竽以木斗攒竹而以匏裹之,是无匏音也;
埙器以木为之,是无土音也。
八音不具,以为备乐,安可得哉!
秋声1063年 北宋 · 曾巩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乔柯与长谷,秀色故未浼。
秋风来吹之,声如振江海。
怒号无晨夕,唱和若有待。
翏翏遍坳洼,岂独缘𡾋嵬。
百川亦相投,取闹不知悔。
竹篱更謞然,吕律焉足采。
蜩螀岂知微,切切如怨憝
惟人亦吟哦,沸若烹鼎鼐。
八荒同一鸣,静里安得在?
独有虚室翁,恬然故无改。
童氏必大亭(生前作此亭) 宋 · 杨时
 押词韵第十七部
迢遥武夷翁,霞衣烂朝日。
作亭依云根,旷望(顺治本作望旷)兹焉息。
仙游去不返,孤丘已陈迹。
身虽隶编齐,贻谋有遗则
庆流终必大,名亭以为识。
伊昔晋公堂,三槐手亲植。
扶疏满庭阴,貂蝉映圭璧。
默视天人际,召应齐吕律
闾门容轩车,兹理固可必。
终见童氏里,鸣珂声赫奕。
明堂大飨乞止用正声之乐奏政和八年八月 北宋 · 蔡攸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七、《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九月二日,皇帝躬祀明堂,合用大乐。
按《乐书》:「正声得正气则用之,中声得中气则用之」。
八月二十八日,已得秋分中气,大飨之日当用中声乐。
今看详古之神瞽考中声以定律,中声谓黄钟也,黄钟即中声,非别有一中气之中声也。
考阅前古,初无中、正两乐。
若以一黄钟为正声,又以一黄钟为中声,则黄钟君声,不当有二。
况帝指起律,均法一定,大吕黄钟之次,阴吕也,臣声也。
今减黄钟三分,则入大吕律矣,易其名为黄钟中声,不唯纷更帝,又以阴吕臣声僭窃黄钟之名。
若依《乐书》「正声得正气则用之,中声得中气则用之」,是冬至祀天、夏至祭地,常不用正声而用中声也。
黄钟为正声,易大吕为中声之黄钟,是帝所起,黄钟常不用而大吕常用也。
抑阳扶阴,退进吕,为害斯大,无甚于此。
今来宗祀明堂,缘八月中气未过,而用中声乐南吕为宫,则本律正声皆不得预。
欲乞废中声之乐,一遵帝,止用正声,协和天人,刊正讹谬,著于《乐书》。
蔡伯静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九九、《晦庵先生朱文公续集》卷三、《道命录》卷七上、《群书考索》别集卷一七、道光《永州府志》卷九
《启蒙》已为看毕,错误数处已正之。
又欲添两句,想亦不难。
但注中尊丈两句不甚分明,不免且印出,俟其归却商量,今不能久俟也。
《筮仪》内前日补去者更错两字,今亦并注,可正之。
亟遣人还,草此。
但看得不甚子细,可更自看一两过为佳也。
事了能见过,为数日款,幸甚!
或于《启蒙》上卷之末添数句云:「卷内蔡氏说为奇者三,为偶者二。
盖凡初揲,左手馀一馀二馀三皆奇,馀四为偶。
至再揲三揲,则馀三者亦为偶,故曰奇三偶二也」。
如何?
《天经》之说,今日所论乃中其病,然亦未尽。
彼论之失,正坐以天形为可低昂反覆耳。
不知天形一定,其间随人所望固有少不同处,而其南北高下自有定位,政使人能入于弹圆之下以望之,南极虽高,而北极之在北方,只有更高于南极,决不至反入地下而移过南方也(但入弹圆下者自不看见耳。)
盖图虽古所创,然终不似天体,孰若一大圆象,钻穴为星,而虚其当隐之规,以为瓮口,乃设短轴于北极之外,以缀而运之,又设短柱于南极之北,以承瓮口,遂自瓮口设四柱,小梯以入其中,而于梯末架空北入,以为地平,使可仰窥而不失浑体耶?
古人未有此法,杜撰可笑。
试一思之,恐或为即著其说,以示后人,亦不为无补也。
《天经》已领,其论撰详悉,亦甚不易。
但回互盖天颇费力,只是近年一般见识,不欲恶着古今一个人耳,其心则固深知浑盖之是非也。
然则孰若据实而论之省词说乎?
又况二极交互一说,理似不然。
别纸附去,可为详之,不知是如此否?
尊丈许录示《参同》火候,向见已写得多了,今必已竟,幸即检示。
前日尊丈书中已云与一哥说,更烦留念也。
《步天歌》闻亦有定本,今并就借,校毕即纳还也。
《参同》定本纳去,可便写白,并元本寄来,更看一过,然后刻本乃佳。
签贴处已改补矣,一两处无利害,又灼然是错误,即不须改也。
玄沟害气,恐未是说人身内事,方是设譬之词,缓读可见也。
肝、肺、肾是三物,脾是戊巳,无可疑者。
定本亦已添入矣。
浑象之说,古人已虑及此,但不说如何运转。
今当作一小者,粗见其形制,但难得车匠耳。
《参同契考异》方写得了,亦未暇再看过。
今附寿朋纳去,并此中写本一册、袁本一册、济本二册,烦逐一对过,有合改处,并贴出,子细批注寄来,容再看修定,方可写白刊行。
丘本不甚佳,然五相类篇首却得删了四字遂可读,改得一字遂叶韵,亦不为无助,可试检看。
以此知读书不可不博考也。
《参同考异》今以附纳,其间合改定处各已标注其上矣。
《鼎器歌》中「七聚」,「聚」一作「窍」,恐合改「窍」为正,而以「聚」为一作,不知如何?
可更审之。
若改,即正文此句亦合改也。
自尊丈行后,惘惘至今不能平。
适得晦伯报云得近书,又不言已到何处,殊增怅想也。
尊堂不审处之何如?
不能不以为念。
然当有以宽譬之,此亦无它害,只是如前年远出一番耳。
《舆地志》纳还,《皇极经世》及《乐府集》却望检付去人。
临川曾景宪书云,尊丈已过彼,有以驴为赠者,可免徒步之劳也。
昨看《史记》历书大馀之数第二年即差,小馀之数第三年即差,以后皆算不合,不知是如何。
尊丈必曾说来,幸批喻。
尊丈得近书否?
此久不闻信息,必是已过莆中矣。
《启蒙》上册三十六版注中「围一」,「围」当作「径」;
下册第二版前十卦「占贞」、后十卦「占悔」,两「占」字并当作「主」。
可便改却此三字,更子细看过为佳。
乡见尊丈有琴律吕律图,欲略借一观,得检寻付去人为幸。
营道有归信否?
数日与人讲论,有得无可告,有疑无可质,始觉尊丈之远为可恨也。
奉告,乃知所苦脾疾乃尔。
赤土之约,固宜少缓,别俟一信也。
公晦之说极可笑,其曲折须面论。
尊丈千里远书,戒贤者兄弟勿为人所误,正为此耳。
尊丈要琴弦,今欲寄去,不知何时有便?
须得有信掩或笼箱之属,置之其中,乃免压摺损拆之患,亦俟一报也。
伯谟说尊丈有《素问运气节略》,欲借一观。
比略编得些小,其间不晓处多,问伯谟,渠亦茫然,未尝措意。
以此知尊丈事事不容易放过,不可及也。
书白字画不方正,努胸垤肚,甚刺人眼。
然已写了,无如之何。
不知乡里如何似此一向不识好字?
岂不见浙中书册,只如时文省榜,虽极草草,然其字体亦不至如此得人憎也。
《复》卦处空缺不好看,移在《临》卦上亦何以异?
其势须着攒帖尽此以后二十馀版。
盖虽只争一字,而篇末一行只有一字,又须攒动后篇,直到册尾也。
《考异》俟更子细看,且令刻正经,此更一两日纳去未晚也。
浙中字样,宅上书籍中须多有之。
如古本《广韵》写得最好,相传是唐时仙女吴彩鸾日写十本者。
虽未必然,要可法也。
仲模相见否?
闻留卫公得旨自便,而谢给事缴之,以为恐徐谊之徒援例有请,遂止得量移南剑
储宰复官,亦是为谢所驳(乃在铨曹时也。)
向若用李公晦之策,又须头撞。
然今尚何言哉!
数日探问,未有近信,方以为虑,得书,知今日可到麻沙,不胜伤痛。
想感事兴哀,何可堪也!
前日八哥来访,辱书具悉。
此事不俟见属,但适此瘖默,不容发口,已尝托八哥奉报矣。
本欲今日往助墓下之役,因得面言,而累日泄泻,气痛攻刺,畏寒愈甚,遂不敢出,其事它日言之未晚。
人至承书,知所苦向平,深以为慰。
不知见服何药?
切宜更加将护也。
蔬食久亦不便,若不欲食肉,医家多以药和肉为丸啖之,亦助胃气。
既无滋味,自无所妨。
况在《礼经》,自有权制耶。
昨闻留赵徐吕之报,已令刘二哥奉闻矣。
事势如此,不知尊丈归期竟如何。
当此岁莫,令人慨念不能平也。
《律书證辨》中论周径处,自「十一其长之分」至「二釐八毫者是也」,此一节未晓,恐有误字或重复处,幸更考之。
算学文字素所不晓,惟贤者之听耳。
然须得差简约为佳,更望留意也。
三哥用药见效,甚慰。
先训尚未得下笔,日困宾客,一事做不得,甚可厌也。
敬之 南宋 · 韩淲
 押质韵
一笑招真岩,屈指如昨日。
梅雨打溪船,回路顿萧瑟。
岂知数载后,相逢仕涂出。
复是暮春时,薰风转吕律
武夷山甚高,千丈耸崷嵂。
昧者信谁知,见者多自失。
名父难为子,世论莫深诘。
要使学力健,用则定爵秩。
我亦理征帆,相将坐林密。
先乃送君归,斑衣入堂室。
从容奉亲欢,岂但文度膝。
赵月麓之霅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乍合成乍离,岁月何飘忽。
重来吾愈老,喜复遂良觌。
月麓号新改,簪裳亦殊昔。
议论羲皇前,咳唾烟霞出。
囊中诗一编,语到不可及。
清圆粲珠玑,雅正谐吕律
新吟多感慨,能使鬼神泣。
洗耳听谈玄,有言皆造极。
豁然启其蒙,不觉膝欲屈。
一碧涵千峰,吴兴山水窟。
来办结构资,丹砂铸仙骨。
鲁公千载祠,已仆谁复植。
新宇傥落成,端庄厉忠直。
滔滔奸佞夫,见使心怵惕。
虽为老氏徒,未废儒者术。
我有招隐庐,亦足以栖白
安能挽之留,共勘先天易。
田庄自笑 元末明初 · 李穑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四
予于至正庚戌。得移徙者家舍土田。两肯立券而买。命一力耕种其中。足支数月粮。癸亥秋八月十一日。始亲履历。夫十四年非暂也。三十里非远也。而吾之至也始于今。则懒于治生。甚又甚也。可见矣。然亦何伤哉。使吾急于治生。又安知造物者。将不赐我以馀生也哉。于是自笑之馀。作短歌以示儿孙云。
问舍求田今几年,江头路直城南天。
朝来夕还踵相联,陡处一二皆平川。
系官局职动拘挛,嗟我不知因物迁。
中为病侵苦未痊,蔘苓白朮徒烹煎。
乡山入梦自依然,某丘某水真如前。
欲乞骸骨以就便,君王未必垂恩怜。
矧今贼气吹腥膻,无处可以图生全。
趄趑隐忍又闻蝉,徒怀两疏东海贤。
谓吾润色事大表与笺,四六尚昧平则后先。
谓吾歌颂上德播管弦,吕律不知清浊半全。
谓吾秉笔修史篇,华衮斧钺谁所陈。
于斯三者皆舍旃,独糜廪粟而周旋。
山头栗子质初坚,山外江鱼食自鲜。
沿溪紫蟹照几筵,鸡肥酒熟垂馋涎。
从容待死岂不乐,只念四境多戈鋋。
寿蕴斋翁陈君华诞诗 明 · 湛若水
 押词韵第十二部
小司马胡用甫大行人李子良为予言泰和省元陈子昌积之贤,且请赋诗寿其家君蕴斋翁焉。予未识陈子之面,因二子之言而知有陈氏子矣。既而胡、李二子以省元来谒予客邸,道其家君之贤,盖古所谓寿耇者也。予虽未识翁面,然而见陈氏之子,斯知其家君矣。二子者以陈氏子问予所以为寿亲之道,且出其寿图,有九老焉。予曰:“以九老而寿,不亦可乎。老寿之数元得八十,三元各得一百六十,合九老共得千六百有二十焉,是亦可以寿矣。”曰:“未也,然则以无穷寿可乎?”曰:“可。”“何谓无穷?”曰:“无穷者,道也。道者,与宇宙一者也。宇宙一,斯无算矣。陈子能以此道体于其身,以寿其家君,寿亲之至者也,九老云乎哉。”乃为之赋诗一章,俾持归以侑寿觞焉。其诗曰:
两生扣我门,请为陈翁寿。
开图见九老,个个皆耆旧。
三元百八十,共祝千六有(叶)
我寿元无穷,充塞弥宇宙。
混沌在我前,长庚在我后。
持以寿陈翁,可传不可受。
不疾亦不徐,愤捷看下手。
弱水几清浅,蟠桃讵三就。
下视南极星,日月双丸走壬辰中秋廿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