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钱融堂先生赴聘叙 宋 · 吕人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蜀阜存稿》附录
盖闻荆山之宝,价必满于连城
渥洼之乘,歌必登于清庙。
天之于物也,负之以殊姿,挺之以逸气。
怀瑰抱玮、绝去俦伍者,犹将屈必伸,幽必显,间关诘诎,媒进其路,以希达其超迈不群之姿,而况于人乎?
是故莘野未起,聘自汤来;
岩筑方勤,梦从帝赉。
天固不容以其庙堂之器,委之沟壑而已也。
融堂先生少负奇才,长通百家,溢而为文章,融而为议论,金声玉振,云拥峰生。
年逾四十,崎岖不售。
乃一日端居内省,洞然八达,遂悔其少作,尽焚其旧所为文,独与古圣贤远相酬酢于千载之上。
天之未丧斯文,意于是发之乎!
先是,慈湖先生尝荐于朝,先帝嘉纳之,未及录用,而遗弃臣民。
丞相萧国乔公又荐诸朝,上方以文治天下,且闻其名,亟奏亟可。
恳辞不允,行有日矣。
呜呼,是何异于荆璞入秦而连城价重,渥洼至汉而清庙登歌哉!
大凡地无幽远,得人为贵。
濂溪以周子名,伊洛以程氏显。
我淳而今而后,得不以先生大振厥声乎?
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况我先生馀波沾润,得不家兴行而人向方乎?
同志有会,所以舒心,期合众欢,人之情也。
凡我同志,盍相与举卮,为先生寿乎?
噫,先生升矣,望先生之仁、学先生道者,寿先生之外,又举杯相属曰:雍伯之圃,多新种之玉;
王良之宅,皆骐骥之乘,并以自贺可乎?
先生闻之,亦胡卢而笑也。
嘉熙戊戌八月之吉
门生澄清吕人龙百拜序。
新亭 宋 · 吕人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嘉靖《淳安县志》卷一四、乾隆《严州府志》卷二九、蜀阜小志
淳祐元年融堂先生归自史馆,尽出蜀阜之奇而揭之亭,明年正月竣事,某侍先生历登焉。
入门,萧萧夹道迎人,坡陀而上不数步,便觉清风有掖我尘外意,亦可少驻以自慰,曰「亦亭」。
从亦亭而上,折而东去,又西南跻,以至山椒,修篁万个,环幽斋数十重,曰「敬止」。
敬止之西,势隆然,中起为一山,最高处亭八柱,冠冕其上,曰「岿然」。
先是「敬止」诛茅立木,慈湖先生名之,遗墨在壁间:「禹曰安汝止文王曰于缉熙敬止」。
慈湖壁间所书,觉禹之为禹,文王之为文王洋洋乎如在其上也。
「岿然」高旷轩敞,洞乎八达。
某问所以名,先生曰:「先圣荅子张之问,明备如此,不可重下注脚」。
一笑而起。
又西去数步,有大栎可数十围,高不知几千尺,势薄霄汉,方壮而未老也。
数株,澹然离立,花时而往,犹竦然敬爱,想绿阴覆地,鸣禽上下之,使人恋恋不能去,亦可亭矣,曰「可亭」。
出可亭,转西路,达山隐。
隐筠,坡翁之旧隐也,有诗五章。
先生后名达观堂,对今名「此山堂」。
蜀阜佳境至此尽矣,登山之履自此回矣。
此山堂后墙门两柱见者,知其为出境岐道也。
双扉则见大舟轩然,势欲飞动。
噫,此非傅岩之舟乎?
不然,凉秋八月,将乘此问银河路,取支机石乎?
胡为无人呼渡,尽日自横也?
自亦亭至山隐,大抵皆竹木森映,左右蔽亏,惟此亭浮空外寄,招引别山。
西南当空,一望数十里,对面有山凝然,默与主相拱揖。
先生自谓尤爱此,吟咏方殷,特号「野翁吟亭」。
而下转山脊,历牧庄,抵月池,徘徊咏归亭上,晚乃憩广塾。
穷日之力,乐而忘归。
是时宪使郡侯方交书招先生出,呜呼,有山如此,宜先生之未暇也。
今夫世之役一民,试一吏,翩然入仕者,得如亦亭之徒出尘外者乎?
青衫白发,老死州县下僚者不可胜数,其有艰难屈折,致身邃密,显志高明,百千万亿而无一二。
官高则身危,望重则势逼,得如敬止、岿然之乐处其上乎?
青冥垂翅,便为蹭蹬,方之可亭,吾未见其可也。
而况去天益远,如弗克堪,奚有于「达观」、「野翁吟」,悬隔万里,愁锁天涯,视「咏归」之咏,「广塾」之广,又何如哉?
语未竟,先生欣然而笑。
虽然,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然,孟子孔子周流忧世。
方今明天子侧席求助者垂二十载,而屯难蹇塞,外则强邻虎噬,荡摇我边疆;
内则赃吏蚕食,鱼肉吾赤子。
回百川,起九死,将非其人不可。
敢招诸亭而历告之曰:未可以固我先生也。
又再拜告于先生曰:未可以遁我生灵也。
先生默然不荅。
后五日,次苐其辞为记。
吕人龙撰。
玉树后庭花·春感,和公竺 清末至民国 · 魏毓兰
 押词韵第四部
残花飞满帘前路(无名氏)。深沉院宇刘泾
许多心事谁传与张鸿逑。昼长无侣周密

欲凭莺语留春住吕人龙。烟迷津树赵迪
纱窗一阵萧萧雨张震。闲愁几许葛胜仲
碧落堂瑞州府治后碧落山上。)丁未 清 · 翁方纲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三
坡公胎息诀,岂假刀圭分。
为谁怀八百,恐是戏卯君
仙人栖隐处,不合使世闻。
得无爱兹山,寓言匪夕昕。
尽收诸峰碧,皱起空江纹。
濛濛一气中,心已香俱焄。
何人复多事,构此劳斧斤。
滕阁郁孤台,比拟徒纷纷。
和来始青歌,招手鸾鹤群。
城郭环隐翳,桑麻绿铺棻。
何以侑前贤,且莫追记文。
徘徊夕雨霁,目伫春空云(堂今为十贤祠。十贤者,晋陶靖节唐刺史凤山先生应智顼宋苏东坡、颍滨、黄山谷米元章、朱子杨、诚斋文文山、明刘青田,而宋欧阳守道碑记访之不获。)
黄鹤楼步韵 明 · 陆礼
 出处:黄鹤楼集补
孤舟夜向江头泊,月明何处寻黄鹤。
万里云霄一奋飞,六翮翩然入寥廓①。
江水粼粼石凿凿②,鹤去人来影联络。
凤山先生济世才③,也曾放鹤登仙阁④。
棨戟光摇黄鹄峰⑤,文章色映骊龙宫⑥。
三湘月浸冰壶莹⑦,五岭云开节制通⑧。
封豕长蛇逞余毒⑨,虎头豸角生雄风⑩。
出车于牧亲吊伐⑾,垂髫戴白迎儿翁⑿。
弊书前后罗群彦⒀,整顿乾坤思过半⒁。
桓桓元老时鹰扬⒂,烈烈貔貅若飞翰⒃。
雷轰电掣南征日⒄,召公休父两惊见⒅。
先谋夺人剑倚天⒆,长鲸授首狐革面⒇。
纤云不动微波晏21,泼眼湖光明素练22。
黄鹤之歌且休按23,请依周《雅》歌《江汉》24。
【校注】 (1)六翮:健羽。《韩诗外传》六:“夫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 (2)凿凿:明晰可见。《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3)凤山先生:指秦金。 (4)也曾句:谓秦也曾驾鹤登临鹤楼,喻巡抚湖广。 (5)棨戟:古代大员出行的仪仗。以木为戟,涂以红黑色油漆,或以缯帛为戟套。《古今注·舆服》:“棨戟,殳之遗象也。《诗》所谓‘伯也执殳,为王前驱’,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滋伪,无复典刑,以赤油韬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6)文章:指车服旌旗等出行仪仗。《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杜预注:“车服旌旗也。”酾龙宫:谓江中龙宫。骊龙,黑色之龙。以上二句谓秦金巡抚湖广时仪从之盛。 (7)三湘:指湖南。冰壶莹:喻为政清明。《宋史·李侗传》:“邓迪谓其人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8)五岭:泛指两广之地。节制:指挥管辖之意。湖广行省包括湖南道,南与两广接壤,以上两句赞秦金巡抚湖广声威所及。 (9)封豕长蛇:喻元凶首恶。《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 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封,大。此处喻民变首领。 (10)虎头句:指秦金。虎头,喻公侯之相。《后汉书·班超传》谓燕颔虎头,“此万户侯之相也。”豸角,獬豸之角。古以为神羊,其角能别曲直,故御史亦称豸史。生雄风,陆云《南征赋》:“猛将起而虎啸,商飙肃其来应。” (11)出车句:出车于牧,谓奉命征讨。《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于彼牧矣。”牧,郊野,指战场。吊伐,吊民伐罪,即安抚百姓,讨伐有罪。此句指秦金用兵平定民变。 (12)垂髫戴白:垂髫,垂发,指儿童;戴白,白发,指老人。《后汉书·邓禹传》:“禹所止,辄停车住节,以劳来之。父老童稚,垂发戴白,满其车下,莫不感悦。”李贤注:“垂发,童幼也。戴白,父老也。”儿翁:为民父母之意。 (13)弊书:即币书,征讨时缴获的币帛文书。弊,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弊,假借为币。”罗群彦:谓秦金麾下俊彦甚多。 (14)整顿句:秦金历官河南山东湖广,屡次用兵,故有是语。 (15)桓桓:《诗·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毛传:“桓桓,威武貌。”鹰扬:谓勇武如雄鹰飞翔,古指将帅。《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毛传:“鹰扬,如鹰之飞扬也。” (16)烈烈:《诗·小雅·黍苗》:“烈烈征师,召伯成之。”郑玄笺:“烈烈,威武貌。”貔貅:猛兽名,喻勇猛之师。飞翰:飞鸟,喻行军迅速。陆机《拟西北有高楼》:“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17)南征:指秦金正德九年巡抚湖广。 (18)召公名奭姬姓周文王时食邑于召,故称召公或召伯休父:即程伯休父周代诸侯。程伯为封爵,休父乃字。《诗·大雅·常武》:“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召公休父为周室大臣,有德政于民,故以喻秦金。 (19)先谋夺人:谓运筹帷喔于敌之先,故能克敌制胜。剑倚天:倚天长剑。 (20)长鲸:喻首恶。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戮封豕而斩长鲸,雄图不测。”授首:斩首。狐革面:狐,喻小人。革面,改过。《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此句当指秦金平定湖广之事。 (21)晏:平静。 (22)泼眼句:谓湖光水色,涌入眼帘。 (23)按:按歌,倚调合节而歌。 (24)请依句:《诗·大雅》有《江汉》篇,颂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南之夷。此句赞秦金用兵湖广,平定民变。 作者与秦金是同乡,当亦为其僚属,故诗中对秦金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明史》载,秦金参政河南山东,曾破赵燧等众,并于乱后安抚百姓。特别是正德九年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先后招降贺璋、罗大洪部,讨平桂阳,“斩首二千余级”,受到朝廷嘉奖。作者对秦金的宦绩,大加赞颂,甚至誉为召公休父再生。诗中写了秦金湖广用兵及其胜利,当作于正德九年以后,秦金被召入京之前。
黄鹤楼步韵 明 · 陈凤梧
 出处:黄鹤楼集补
矶头水急舟难泊①,云外盘旋舞孤鹤。
弃舟走上楼之头,万里风烟泬寥廓②。
天上胜景非人凿,两山夹岸犹连络③。
巨涛声撼岳阳楼,飞檐势压滕王阁
潇湘屹立十二峰④,下瞰贝阙兮珠宫⑤。
世人可望不可到,蓬莱弱水遥相通⑥。
神仙一去渺何许,数声铁笛鸣长风⑦。
风清月白谁与会⑧,忘机时有沧浪翁⑨。
走昔湖南领群彦⑩,三湘五泽行应半。
壮怀每欲歌杜陵⑾,奇才尚未识王翰⑿。
凤山先生绝代豪,景星瑞草世希见⒀。
激扬之暇试登临⒁,到处山川开便面⒂。
岳麓云横翠作屏⒃,湘潭水净寒拖练⒄。
文章事业两争高⒅,千古兹楼俯江汉
【校注】 (1)矶头:黄鹤矶头。 (2)万里句:意谓万里晴空,风烟俱净。泬寥廓,即泬寥,空旷虚静。 (3)两山:指黄鹤山大别山隔江对峙,今称龟、蛇二山。 (4)潇湘句:言潇湘二水所经之地,山峰林立。十二峰言境内山峰之多。 (5)下瞰句:贝阙、珠宫,以珠贝为宫阙,为水神所居。《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6)蓬莱句:蓬莱东海弱水西海,故云“遥相通”。 (7)神仙二句:指传说中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事。 (8)风清句: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9)忘机句:忘机,忘却机心,超脱世俗。沧浪,本为汉水支流,后遂泛指江汉之水。《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世以沧浪翁指渔父或隐士。 (10)走昔句:走,自称的谦词,意谓供驱使的人,犹自称“仆”。《小尔雅·广言》:“走,我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综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作者曾任湖广提学佥事,分巡湖南学政,为湖广按察使司属官,故有此语。群彦,指众学子。 (11)壮怀句:谓自己怀有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杜甫曾居长安杜陵自称杜陵布衣。 (12)王翰字子羽唐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景云元年(710)进士,官仙州别驾。《唐才子传》云:“工诗,多壮丽之词。文士祖咏杜华等,尝与游从。”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亦云:“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今传诗以《凉州词》最著名。 (13)景星瑞草:皆祥瑞之兆。《史记·天官书》:“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瑞草,如灵芝之类。 (14)激扬之暇:为政之暇。激扬,激浊扬清的省略语,即惩恶扬善,古乃为政之道。 (15)到处句:意谓眼前山川,如打开的扇面上的画幅,尽收眼底。便面,亦称“屏面”,摺扇、团扇之类。《汉书·张敞传》:“()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故曰便面,亦曰屏面。” (16)岳麓:南岳衡山。 (17)湘潭湘江。 (18)文章句:谓秦金文章事业均有成就。 此诗为正德九年后作,作者时在河南按察使任上。诗中回忆起往昔分巡湖南学政的情景,对三湘五泽的山山水水十分留恋。诗题虽为黄鹤楼,诗中却着力描写了潇湘水净、岳麓峰翠的三湘景观。从诗中看,作者此番并未重游鹤楼,而是与秦金寄简酬唱的。
寄题黄鹤楼奉次涯翁少师 明 · 张璧
 出处:黄鹤楼集卷上
①我曾鼓棹江头泊②,上仙人夜骑鹤。
飘飘玄羽凌太清,袅袅丹梯倚寥廓③。
山根岂经神斧凿,凿破鲸鳌互联络④。
海燕双飞石镜⑤,江云半压松风阁⑥。
悄然坐我天柱峰⑦,一杯一曲弹商宫。
龙去苍梧春已远⑧,雁回岳麓云相通⑨。
天开上方蹑南斗⑩,地走浊浪排长风⑾。
湘门秋草贾太傅⑿,赤壁洞箫苏长翁⒀。
崔郎谪仙更豪彦⒁,雄楚江山收大半。
金钥开函发秘藏,管城脱帽挥神翰⒂。
凤山先生主,万古风情今再见。
廊庙长悬云壑心⒃,江湖不改冰霜面。
何当从公登此⒄,借此并刀裁素练⒅。
空江月下片帆秋,一鹤相将眇云汉⒆。
【校注】 (1)涯翁少师:指李东阳东阳曾官太子少师,这是加给大臣的虚衔。 (2)鼓棹:驾舟。 (3)丹梯:喻登仙之途。元颖《三叹》:“愿言成羽翼,夺翅凌丹梯。” (4)凿破句:谓山根凿破,江海中的鲸、鳌将联合起来,兴风作浪。 (5)石镜亭:《武昌府志·古迹》:“石镜亭黄鹤楼西,临崖旧有石如镜,宋贺铸后人为亭以表之。今亭废石亡。”按,据宋民望仙枣亭记》所载,黄鹤楼左旧有石镜、仙枣二亭,后在二亭遗址建吕仙亭。传说吕洞宾吹笛过此,曾于石镜题诗。 (6)松风阁:故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城西樊山松林甚茂,故以名阁。为宋代黄庭坚所建。其《武昌松风阁》诗云:“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述松风阁命名之由甚详。 (7)天柱峰:指黄鹤山,言其高峻如天柱。此句本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悄然坐我天姥下。” (8)苍梧:指洞庭湖。 (9)岳麓:指南岳衡山山麓。 (10)上方:道家指天上仙界,俗谓天宫。《云笈七签·天地》:“上方九天之上,清阳虚空之内。”南斗:二十八宿之一。 (11)地走句:指长江汉水黄鹤楼前流过。 (12)湘门句:贾太傅,即东汉贾谊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太傅。《汉书·贾谊传》云:长沙,“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屈原”。 (13)赤壁句:苏长翁,即苏轼。其《前赤壁赋》云:“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4)崔郎、谪仙:指崔颢李白。 (15)管城句:韩愈《毛颖传》云:“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蒙)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毛颖传》通篇以笔为喻,后世遂以管城子为笔的别名。管谓笔管。脱帽,脱去笔帽。神翰,神笔。 (16)云壑心:言秦金志在山水。 (17)何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何当,犹云安得也。” (18)借此句:并刀,古代并州(今属山西)所产剪刀,以锋利著称。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19)相将:相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相将,犹云相与或相共也。” 作者是正德六年进士,踏入仕途不久。他与李东阳、秦金诗简往还,相互唱酬,可见在当时已有一定声望。诗中回忆他当年过江黄鹤楼的情景,赞扬秦金志在山水的情怀,但多征引故实,缺乏真切感受,这也是官场应酬之作的通病。
友仁先生圹记淳祐十二年十一月 宋末元初 · 许月卿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七、《先天集》卷七、《新安文献志》卷九一
许氏,姜姓也,先君讳大宁字宁之徽州婺源许昌人。
签书枢密院事鹤山先生魏文靖公尝友其仁,曰天下仁人也,以小篆扁其堂曰「友仁」,对客称为友仁。
先生曾祖考讳良,故尚书工部侍郎秀岩先生李公题墓道云「有宋善士」。
祖考讳安国,参知政事凤山先生李公署以「淡轩居士墓道」。
考讳琳,故左丞相克斋先生游靖献公以「长者」书墓道之颜。
先生生而秀颖,孝友异常儿,左右就养,四亲异之。
十年哭淡轩,诚哀如成人,执丧如成人。
厥九年丧长者,于是大母张、母胡两世只景,癯于双鹤。
先生哀尽,然有以得两母心,生其死骨,二昆曰:吾有弟矣。
张夫人殁十有五年而胡夫人即世,先生哭之若丧长者,而哀曰:「余为童子时,笔墨洗空畦径,诸老先生摩其顶曰希有希有。
朝廷方以进士科级人,余傲兀其间,归而读,有司所可者皆余始所为后改之者也。
又三年率如是,转教人意懒矣,胡母欲进士余,余如泉石何!
今吾终不复有母,又奚暇进士哉」!
盖自是不应书。
先生和平温厚,视人犹己,过人不欲人誉己,济人不欲人德己,性于天,世于家,然其用力于求仁深矣,故当理而无私,全体而能恻隐。
见有蕴年者,先生为之诵《西铭》,曰:「谒籴者岂获已哉!
挟金不多,人往往厌其烦,饿者由是众。
必多金然后得籴,得籴者滋寡,殍死者山积,安乎」?
先生手权衡,背汗滂,若无秋毫厌斁意。
粜未遍,家人云食,终不食,曰:「一人籴,其家待而食者且十人,饿吾一人而食之,胡不可」?
人私其私,以邻为壑,先生不间远近,一之以《西铭》。
岁覈户若干口,人予之,户户春风,而族姻浓焉,曰:「籴者,《西铭》『理一』也;
予者,《西铭》『分殊也」』。
药其病,棺衾其死,泉币其穷。
无告者不必族姻然,不幸丽桁杨,即衣纩之。
逵径辟之石之;
川不梁,造舟而梁之。
衣冠佩玉不动声容,而悍者神伏,狡者心化。
有不善萌焉,畏先生知,不敢为者甚多。
讼不即有司而之先生之庐,得片言,皆失其所以争而去。
常曰:「之下,其草不殖。
为富不仁者,未尝学问耳」。
先生之乡,贫富皆得所安。
急人之急,虽犯大寒暑,当大患难,得疾疢,致空乏,为世非笑,了不顾。
二昆既逝,恤孤扶危,有人所甚难者,盖先生一身即《西铭》也。
哭从兄端之诗云:「几年书案共囊萤,岂料于今隔死生。
回首鹡鸰原上路,云愁烟惨不胜情」。
是时才十有三龄云。
平生祭必敬,祭已必哀,事尊者必尽礼,遇少贱必降屈,共利必薄取,共患必先赴。
乐道人之善,恶称人之恶,忧人之忧,乐人之乐,出于至诚,人为感动。
犯之不校,淆之不浊,性有常度,终身如一日。
家传紫阳夫子之学,本身證民,坦然明白,易知易行。
学者问疑,刃解辐辏,见其进则喜如己子,异时场屋人人自秘先生昌言之闻,而用其言辄得售,司文衡者所击节处盖先生语。
病中读韩退之文杜子美苏子瞻诗,终身不遗忘,曰:「吾病未尝无所得」。
用是,先生诗文似韩、杜、苏。
晚读黄鲁直诗而说之,故暮年诗体一变。
月卿初能言,抱而教之曰:「『段秀实笏击朱泚颜杲卿面折禄山,简册有光,精爽如在。
惟尔英烈,追配古人』,此高宗皇帝追贲李若水辞也,小子识之」。
淳祐四年月卿幸赐对,因忧勤逸乐之问,极陈时宰以逸乐二字为窃权之本,考官惧,第为五甲,有旨升第四,先生喜曰:「真吾子也」!
月卿西仕危边,人笑其左,先生曰:「吾教之耳」。
宾客,无日不投辖。
筑群书楼、爱莲阁,一觞一咏,至者忘归。
客方贵盛,礼不为加;
其落陷阱,悉力拯之不倦。
仁之义、仁之勇如此,夫盘错游刃而沈静如愚,使用于世,才德之杰也。
生于绍熙四年十一月廿日癸未,殁于淳祐九年七月七日丙子,得年仅五十有七。
神明不乱,笑语而终,知与不知,皆为流涕。
更相唁曰:「世复有仁人如是乎」!
先是,欲以少牢享神祠,乃辍不享,不肉食者不知其几家。
或曰:「仁者寿,夫子欺予哉」。
或曰:「愚窃闻之矣,岁戊申久不雨,民无生意,先生斋宿吁帝,愿减龄以救天下,其词良痛,明日雨,明年先生殁。
先生,真能行朱文公之学者。
世之誇口耳,曰吾学道德性命,遇事辄趋利,秦越视人。
世道日降,有由哉。
先生之风,庶其有瘳乎。
此其寿盖弊天壤矣,仲尼不我欺也」。
有《双桂堂稿》若干卷,《减龄词》无稿。
先生为善不蕲人知,类如此。
其诵言曰:「阴德如耳鸣,人知之者岂阴德耶」?
彼沾沾自表露者,相去盖九牛毛不翅矣。
娶李氏,子男月卿承直郎、前差充淮南西路安抚司准备差遣
协卿后仲氏;
日卿、时卿业进士
女适俞有大、张沂,季未行嫁。
孙男允茂、允勋、允庄、允英、允芳、允
孙女五人。
十有二年十一月有一日甲辰葬北珠潭之上。
月卿泣血记。
凤山吕首之玉京胜槩图后 宋末元初 · 方逢辰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三、《蛟峰文集》卷六
凤山吕首之以吟咏作《玉京胜槩图》二十首,读之皆有奇思,有微意,使人坐万山中如睹京城之巨丽也。
首之云:「如今生不遇,后来当有扬子云」。
予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何必子云
中丞秦公和西涯阁老韵① 明 · 毛伯温
 出处: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明代、黄鹤楼集卷上
扁舟昨向城西泊,缥缈飞表黄鹤②。
仙踪杳杳不可寻,万里清风振寥廓。
滨江石壁本天凿,内方大别相联络③。
春涛带雨溅渔矶④,秋月摇波明佛阁⑤。
纵观八极展眉峰,朗吟一曲谐商宫⑥。
烟开芳树鹦洲出⑦,云没飞甍鸟道通⑧。
高明岂在壮形胜⑨,虚旷时复观民风。
长衢花柳走稚子⑩,破屋蓬蒿坐老翁。
今古登临总英彦,东西南北平分半。
江湖廊庙感希文⑾,莼菜鲈鱼思张翰⑿。
凤山先生天下豪⒀,平生仰止今方见⒁。
青天白日照丹心⒂,穷谷深山惊铁面⒃。
文章孔氏得其传⒄,法律汉庭称老练⒅。
甘棠几树直楼阴⒆,霜干虬枝拂层汉⒇。
【校注】 (1)中丞秦公:即秦金中丞御史台长官明代改置都察院,以副都御史巡抚各省,亦称中丞。 (2)表黄鹤:矗立于黄鹤山顶。 (3)内方、大别:皆山名。内方,即章山,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南。《书· 禹贡》:“导蟠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4)渔矶:即黄鹤矶。 (5)佛阁:即观音阁。 (6)商宫:即宫商,泛指音律。 (7)鹦洲:即鹦鹉洲。 (8)飞甍:指黄鹤楼高耸入云的飞脊。高耸的屋脊。鸟道通:谓楼阁高耸入云,飞鸟可以从中穿过。 (9)高明:高而明亮的处所,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 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郑玄注:“高明,谓楼观也。”此处指黄鹤楼。 (10)长衢:长街。 (11)江湖句: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希文范仲淹之字。借指李东阳。 (12)莼菜一名水葵,生于江南水乡,茎及叶柄可食。鲈鱼:产于近海,体扁头大,巨口细鳞。张翰字季鸾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曾在齐王司马囧幕任大司马东曹椽。《晋书·张翰传》:“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13)凤山先生:秦金之号。 (14)仰止:仰慕。《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5)青天白日:喻为人清明,心地明达。《朱子全书·诸子》:“若孟子则如青天白日,无垢可洗,无瘢可索。” (16)铁面:即宋代铁面御史赵忭,借指秦金。 (17)孔氏:孔子。 (18)法律句:汉律为历代所尊崇,故以此颂扬秦金。 (19甘棠句:甘棠即棠梨树,本为《诗·召南》篇名。相传周武王时召伯巡视南方,曾于甘棠树下裁决民讼,民众赋《甘棠》一诗赞美他。后世遂用来称颂地方官的德政。直,同“值”。当,临。 (20)虬枝:指甘棠老树盘屈的枝干。层汉:重霄,高空。 这是作者为秦次韵李东阳诗作的和诗,当作于任御史时。作者同秦黄鹤楼初次会见,读到了东阳寄怀之作及秦的和诗,故而步韵与秦唱酬。诗中既感念李东阳的功成身退,又以更多的篇幅,赞扬秦的文才和德政,可谓称颂得体,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