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代林耀卿祭丈母文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
呜呼!
夫人偶来未还,竟尔不起。
夫岂终焉,盖亦有地。
生则敬事,死其敢负。
置棺我屋,哭之如母。
于嗟白头,嫁夫育男,一夕瞑目,各东西南。
唯暮之春,远日斯至,子来逆柩,归祀故里。
一杯长诀,魂无悠悠,义随子归,我不敢留。
刘耀卿雪景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健步寻梅远未还,无端诗思满溪山。
洛阳更有多风雪,独有高人昼掩关。
刘耀卿(春夏秋冬四首) 其四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曾倚江亭看雁飞,梅花和雪亚荆扉。
客帆自向沙头落,不是山阴尽归。
刘耀卿(春夏秋冬四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重叠春山罨画开,边花底抱琴回。
谁家庭院东风里,一片笙歌隔水来。
刘耀卿(春夏秋冬四首) 其二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画桥南畔藕花香,坦腹湖亭爱午凉。
醉拍阑干因得句,不知惊去睡鸳鸯。
刘耀卿(春夏秋冬四首) 其三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老桂吹香袭绛袍,并将秋兴写秋毫。
何人记得南楼夜,月过松梢一丈高。
方子约墓志铭1233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二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君方氏,讳符字子约,少受学于叔父履斋
履斋者,讳大壮字履之,朱公门人也,为义理之学,终其身不应举。
君以乡赋上春官,道考亭,拜文公于精舍。
文公留语累夕,为作《字说》。
庆元己未进士第,时方弱冠,文公喜,贻书贺履斋焉。
历怀安主簿教授德庆府,监福州岭口仓,教授润、衢二州,知浏阳县通判徽州赐绯
中罹祖母、府君、先夫人忧,在怀安不久,德庆、徽俱未上。
君为人清苦自励,其行修于家、达于乡而接于世,无可疵者焉;
其学闻之师、质之友而措之民,无未合者焉。
为令佐不钩距以求情,然民莫得而欺也;
为师儒不牢笼以钓誉,然士莫得而毁也。
自一第至改秩,自初筮至通守,穷达得丧,一委诸命,未尝加毫发智巧于其间。
自不求进,世又无能进君者,惟潭帅温陵公表其邑最,润守金华乔、二公奖其师道。
三贤皆时钜人,乔、继升廊庙,君亦无翕翕趋附意。
绍定六年正月己未暴卒于寝,年五十八。
孺人黄氏,刑部侍郎艾之女,后孺人林氏,皆无所字,庶生一女。
遗命以弟籥次子斗孙为嗣。
其年十二月壬午,葬于保丰里丘泽山之原。
君处众中,澹然冲退,形气之清足以贵,嗜欲之薄足以寿,而秩止议郎,年不满一甲子。
里之善士皆相唁曰:子约而止是乎!
余曰:与君同时一辈生而富贵光宠有出于君,殁而无善可书、有愧不瞑者多矣。
子约仕虽不大显,然贵重其身如圭璧,全而归之以见其先人于地下,复何憾耶!
曾祖翼。
耀卿
父由之,赠宣教郎,母太孺人陈氏。
铭曰:
吉士常人,古之所贤,季世反是,德后才先。
君老于外,于理宜然,其人则全,复于斯阡。
古城院复兴记至元二十一年十月 宋末元初 · 吕沆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四、《竹坡类稿》卷二
佛氏传灯,表善继也。
善继则衣法有冯,宗风不坠,前辉后映,如灯长明,录而纪之,是可垂训。
矧有废而能复兴,燬而能复营,施龙象力,大成功勋,使一方之妙胜,不遽泯于灰尘,讵可不为著一语,以发明善传祖灯
吾乡杏潭有古城院,郡志建于唐之大中,至宋宣和二年,历几二百七十,乃燬于睦寇方腊之俶扰。
主僧义先勤勤护法,即旧址迁潭西,大作规模,颇雄于昔。
绍兴三年崔朝散耀卿记之详矣。
宣和而后,至德祐二年,阅岁百有七十,又燬融风之不谨。
以一古刹,荐遭尘劫,祖灯岂易颖复哉?
寺之僧曰应忱、曰允福,焚香礼佛,誓图兴复,何忍使灵山废而法不传?
第方煮饭折脚铛,何繇办此?
夫胜事舍卫多长者,或生欢喜心,则事可济尔。
适潘竹溪京卿,国之善士也,与佛有因,发心勇猛,首为建大殿,设金身,种种庄严,重重丹碧,且复甃坛奉安,舍田嗣葺,其视以金布誇耀于一时者,又过之。
佛既安居,寺宜翕就,于是赤髭白足,悉力化缘,方丈法堂,左右廊庑,随亦俱见。
次第若藏殿,若罗汉阁,虽檀越未遇,而佛以善化,人以善成,宁无经行慨悟,为大法施,以成其美,如竹溪者乎?
虽然,殿成而妙相具,堂成而妙法存,振纲维于已坠,阐灵光于再明。
崇佛传灯,莫此切。
溪翁能捐施以兴造,沙门众得籍施以流传,善哉功德,不可思议也。
德胜前福德世尊佛,焉得不告须菩提。
比六月,竹溪尝道寺僧欲得记语,纪复兴之由。
时方剧暑,衰老未能。
至菊月沐,再简见促,因省畴昔尝游此地,舣舟溪浒,踪步山麓。
古木凌霄,白云护寺,盘旋竟日,几于忘归。
回首便廿七年矣。
闻山中花木尤甚,香可四时,不能不使人起旧时之想。
则纪述重兴,何可以退钝辞?
侧耳如千二百处精舍告成,即图一造,朗诵「僧宝人人沧海珠,地灵步步雪山草」之诗,以为贺。
时至元甲申十月朔,前住持僧如鉴、干缘僧应忱、允福立,西城吕沆记。
丙戌科过省第四家书1226年4月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四○、《文溪集》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某百拜上覆。
即辰清和在候,恭惟大人朝奉、亚妈宜人尊候起居万福。
某伏自尘忝之后,三附问安之书,想已俱到。
后遇乡间补试诸丈,询及家间动静,三月廿八日某人抵京,复接家书,深用慰浣。
某自箭桥移居学前,非报谒官员不敢轻出,凡事不敢轻举。
张德明以私试回斋,适惠州朱新恩篆至,某遂校之同楼,复留一房以待伦耀卿,而四月初彼犹未至也。
日来诸厅贺吏已拨剔稍定,惟是同年之求入局者,多挟朝贵,或托相知,颇为所挠,只得随轻重区处,至于潮、惠、南雄诸同年,既是一路,不容不存之也。
唱名亦未有日子,想只在五月初间矣。
所费浩繁,已就施丈借五百券,家间亦不必寄钱来用。
若有所争不多,不必与较,若大段相远,某做一道理,此不足虑。
某前者已修劄达之陈宅,不知彼曾来相贺否。
朱新恩篆文雅且贤,与之相处甚得,彼遂有续弦之意,大人便问发与令往说之。
朱丈乙巳生,可与为亲。
邱丈亦知其五行,若消耗之,便中垂示。
有一劄达之广平公,少叙谢意。
人旋甚亟,漕台仓舶书未发,尚需别进,未由省侍,伏乞倍加调护,以介鼎来之祉。
某下情祈祝之至。
某百拜上覆大人朝奉、亚妈宜人、六叔朝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