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数起诏狱群下震恐奏元丰元年七月 北宋 · 吕公著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二、《少微通鉴续编节要》卷七
臣伏见昨来澶州曹村埽决溃,全河冲注山东,圣心恻然,即议闭塞,奋自独断,出于群疑,功未踰时而有成,患不阅岁而寻弭。
虽上下竭力,遂致澄清,实由陛下至诚忧民爱物之心,天相神助,殆非人力。
以此见天道聪明,日监在下,棐忱辅德,遄应不迟。
为人上者,可不钦畏!
恭惟陛下圣德仁厚,出自天性,临下御众,有日月之明,天地之量,诚非凡庶庸妄所能臆度。
以至今日数起诏狱,逮系颇众,有司极于锻鍊,群下无不震恐,比至临决,多从末减。
昔于公一郡之狱吏耳,犹以阴德有报,光大子孙。
况以万乘之尊,六合之广,布德施恩,固宜受福无疆,施及万世。
然臣愿陛下虽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
奉天,下接人,加精致诚,执要行简
道高百王,而谦以自牧,学贯六艺,而虚以受人。
威肃群品,不得谓下绝欺诬;
虽智烛舆情,不得谓事无壅蔽。
亲正士,拒壬人,必有忍以济事功,惟内恕以及人物。
于以崇起忠厚,保合太和,则《易》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诗》所谓「干禄百福,子孙千亿」者,盖将以类而应。
臣以无状,获备近列,窃慕古人将美尽规之义,惟陛下裁幸。
贺同天节表 其二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丹渊集》卷二七
臣某言:臣闻天之所以生圣人,盖表章于后世;
国之所以得明主,期保祐于斯民。
乃宋重熙,惟皇嗣守。
在传而盛德天纵,居尊而睿谟日新。
故得荒忽之遐,辟陋之众,泳游帝渥,重灼皇明。
逢庆节以在兹,载欢声而无已。
臣某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继堪舆之大,绍宗祐之休,上帝鉴观,群灵拥卫。
是故月临于巳,六阳储纯粹之精;
日浃于旬,五纬合生成之数。
诞弥圣质,对越昌期。
所以静渊疏通,刚健中正
齐尧等禹,轶汉踰唐。
文淳武严,惠敏威肃
虽然,举四海之内,愿报于帝力;
极万宝之重,岂酬于化功?
惟于降圣之辰,共祝同天之寿。
臣幸升仕版,窃玷儒林,属纡郡绂于遐垠,阻缀朝裾于广墄。
愿言致颂,与世同辞。
臣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
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庆历三年闰九月1077年12月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四四、《苏魏公文集》卷五四 创作地点: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皇城使雅州刺史姚君兕,与其弟西上閤门使英州刺史麟,既葬其先府君三十有五年矣。
会天子熙宁十年冬十一月,亲郊肆赦,推恩在廷,得以追贲先世如故事。
于是列上府君前此所赠官,加赠某大将军
制书始下,伯仲相语曰:「著令三品,得立碑墓左。
我先人以忠义死于国事,关陇莫不称其大节。
虽壮年凶阏,不克终其功名,而吾兄弟幸得承绪馀,班朝列,蒙国厚恩,漏及泉壤者数四矣。
然而丘墓未表,神道不严,非所以旌功烈而崇孝思」。
乃状其阀阅,丐铭史氏。
时予适与英州同使临潢,每接绪谈,必及先世。
因得详其本末,遂揭辞于螭石云。
将军讳宝字某
家世五原人
父讳某,少以武健称,其挽强中远,盖有绝于人者,故乡里皆以硬弓目之。
羌人与相遇,辄惴慄不敢校。
景德元年曹武穆公玮镇戎,知其可任,召与语曰:「若知六盘山西良田万顷,久陷敌强,若能以力开拓归中原,则世为边圉将,不亦善乎」!
于是发私财募五原子弟千馀人,大城陇干,遂辟其西境四十里,筑垒其旁,土人谓之姚氏堡。
曹公嘉之,为四寨民兵巡检,后敌使南牧隆消河。
有劳闻于朝廷,未推赏而卒。
关、陇之人咸谓功显名晦,必将有后,繁衍之泽,其在将军
将军好学知书,长于骑射,以翘勇继父任。
前后降党留生羌,破烟景云等番部,功名居最。
守将连章荐其材武,仁宗皇帝召对便殿,擢左侍禁陇干都巡检
时元昊负固,西师连年不解,将军独乘一障,志期自效。
康定元年春,贼欲由东沿川,乘夜寇边掠近山居民。
将军得其要领,阴募死士。
至期伏隘路,纵贼入境。
居民悉迁避他境,贼无所得。
既归伏发,鼓噪迎击,斩馘甚众。
其获生口,悉留不杀,亦不自言功。
由是边人叹服,而谓有阴德。
前后大小三十馀战,皆为先登。
体被数十创,而勇气不詟。
亲友或勉之云:「数以孤军当贼锋,万一失利,饵敌何益?
异时遇寇,宜稍居后殿,以奇谋破敌,足以邀美利,不失为良将也」。
将军以谓凡被坚执锐者,望敌闻声,便当奋击,何暇自营顾虑,而以躯命为计乎!
茍不负国家,虽死寇雠,吾得其所矣。
定川之战,泾原副帅葛公怀敏与敌较者十馀日,官军不利,将军同陷于贼。
朝廷恻伤,优制赠某将军,厚恤其家,官诸子弟者几人。
是役也,虽军师失律,偏帅不返,而杀略敌骑,破荡区落,盖亦相当。
自是元昊势益窘矣。
未几遂有纳降之请,则诸将死战,功不为薄。
呜呼!
古所谓名将帅者,或建殊功,或立奇节,或自致富贵,或不脱患祸。
盖义之所在,不以胜败为重轻。
将军起疆陲,捍边圉,虽不能俘戎首、覆敌巢以成其宿志;
然躬当矢石,卒死敌境,顾其平日自誓之志,是岂茍免以蹈不义者耶?
古人所谓援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者,其将军之谓乎!
其后二子以才略相继取贵仕,七孙皆用战多补官,抑由忠义之训,贻谋来叶,卒如陇人之言云耳。
夫人同郡杜氏,实生三子:仲曰熙,早卒;
兕、麟,孟、季也。
封寿安县太君,以熙宁八年二月于秦州季子官舍。
其妇德家范,具于泾原龙图阁直学士王公才叔之志焉。
将军庆历二年冬十月二十二日殁于阵,以明年闰九月某日葬于朝那县中安堡陇络川之北峞。
杜夫人后亦合祔其圹。
铭曰:
四序殊时,五方异土。
霜秋气劲,崆峒人武。
孽不庭,王师濯泾。
有帅有士,作我长城
章圣世,武穆作帅。
殪迁拊明,威肃遐裔。
帅之爪牙,姚出良家。
开斥土境,隶我中华。
仁宗伐叛,平阳血战。
将军从之,卒同死难。
我虽弃车,寇亦遁奔。
常念边戍,复许称藩。
人道所贵,曰生与义。
义茍有在,死复何愧!
攘敌惟雄,尽节惟忠。
世亦有人,继成显庸。
矫矫嗣子,能济其美。
并收战多,偕取荣仕。
天子亲郊,推恩在朝,再颂恤典,贲彼泉蒿。
朝那故里,泾水之涘。
丘坟在焉,过者必止。
陇人有言,姚为壮门。
功名才武,父子昆弟。
定川之殿,众怀忿怨。
视被仇方,终期荡殄。
请碑道旁,以警诸羌。
忠义所激,人思奋扬。
莫提刑1089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启:得请江湖,虽适平生之愿;
剸烦狱市,岂堪老病之馀。
赖兹德大而有容,悯其心劳而愈拙。
故于始至,借以一言。
此盖伏遇提刑某官,威肃列城,德怀雅俗。
虽在按临之属部,不忘宿昔之交情。
岂独敦忠厚之风,抑以增衰朽之重。
其为感怍,未易名言。
朝辞论恤刑劄子绍圣元年闰四月二日垂拱殿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四一、《范太史集》卷二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九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二三
臣窃以先王钦恤庶狱,务在于宽,刑期无刑,盖非得已。
国家一祖五宗,以圣继圣,以仁继仁,哀矜于民,率用中典,此所以祈天永命,垂百三十年,太平之本也。
臣伏观陛下圣性仁厚,有之质,比闻有司奏狱,多务从宽。
臣愿陛下长守此意,操之勿失,有劝陛下严刑峻法以威肃四方者,宜拒而勿听。
陛下为民父母,海内皆赤子也。
人君之势,其尊如天,其不测如神,谁敢不畏,何患威之不立,而必严刑以肃之?
惟陛下圣意,专主于宽仁,如天地之涵养万物,则刑罚庶可清省矣。
臣久侍经幄,无所裨补,今将远违左右,思所以助陛下施阴德、益福祚、结人心者莫先于此,故不敢不言。
伏望陛下深留圣心,天下幸甚。
取进止。
乞赦刘仲武等十八将奏 北宋 · 侯蒙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三二、《宋史》卷三五一《侯蒙传》、《宋史纪事本末》卷四○
汉武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孟明
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毙而蜀国轻。
羌既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由之而死,是自戕其支体,欲身之不病,其可得乎?
诛抚胜宗宗哥一带蕃众事奏崇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北宋 · 王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九、《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二
蕃贼见于胜宗、宗哥一带啸聚,除已分擘人马于癿当、当标等处控扼外,臣亲统大军进次湟州
寻差高永年帅熙、秦两路兵随臣前进,诛抚胜宗、宗哥一带贼众,就军前措置合行事务。
仍差选第九将刘仲武权领湟州职事,在彼固实根本去讫。
刘仲武特转四方馆使遥郡刺史升权本路钤辖潘达特转东上閤门使依旧遥郡刺史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二五、《摛文堂集》卷五
敕:朕丕承先志,疆理西陲,慎择忠勇之臣,分总师旅,以备讨击。
尔等乘机决战,挫贼锐锋,斩馘既多,群丑奔溃,捷奏将上,朕用嘉之。
爰次厥功,第加褒擢,益思奋励,嗣有宠休。
可。
定功继伐碑(奉敕撰文,御笔赐名。)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初寮集》卷六
上帝眷命有宋,既付中国,垂裕于亿万世。
惟帝有训,自时与宅;
外暨海隅,四夷百蛮,咸俾臣属。
惟我祖宗克对大命,德泽之所渗漉,仁风之所流衍,无此疆尔界之异。
故册书、命节、显服、威纛之封,加于三代弗录之邦;
元龟、大贝、南金、象齿之贡,来于九译穷绝之域。
若乃锡土胙氏,越在外藩,世赖国恩,以生息其黎民孙子。
厥有弗虔,则六师之所必移,九伐之所必诛。
盖上帝之命则然,其孰敢废?
西夏自继迁叛命,盗据灵武,至元昊僭窃,践有银盐甘沙之地,因旧保鄣,增建州邑,稍寇取旁近部落,附益其众,历谅祚、秉常三世,自擅不讨。
而青唐、吐蕃河南诸羌,错居陇西、湟中南安金城故地,虽外示恭顺而内怀顾望,名相犄角而实为唇辅,荒忽靡常,数为边患。
神宗皇帝天锡勇智,高出百王之上,创法立制,内治既穆,考图数贡,乃始慨然有鞭笞四方之志。
顾兹西鄙,逋诛积岁,爰因神人之愤,肆兴师征。
于是擢王韶于疏逖,曰:「,汝尝献书,请事河陇,以制夏人。
今予付汝以将帅之任,往惠汝言,以底乃绩」。
圣略先定,动无遗策,一举而城熙州,再举而拔河州,遂拓洮、岷,别为一道。
边堠益斥,且扼青唐之吭,断夏人之臂矣。
秉常甫立,亟为分画之请,诡谲不忌,时时小入盗边,随击随却。
元丰四年,边臣上言:「梁氏颛政,国人携贰,侮亡攻昧,兹惟其时」。
诏以五路兵进讨,李宪熙河种谔鄜延刘昌祚泾原高遵裕环庆王中正河东,会兵兴灵,共覆其巢居。
诸将战比有功,夏人痍伤者什七八,馀众跳遁。
明年,大筑横山之要,楼橹相望,浅攻耰耕,贼不复敢留塞下,其经理控驭之略,甚远且备。
元祐之初,乾顺绍封,在廷倡言弃地,乘障之臣,希意和附,卒以元丰所筑葭芦、米脂、浮图、安彊四寨遗贼,至于熙河之女遮、安远,一切废罢。
而边城隤丸踰境,昼不撤备。
贼知吾中国易以计动,不自厌满,分画之议,无虑三四变。
哲宗皇帝亲政之始,深惟宁人有指,疆土既底厥成,而群谋弗臧,蹙国玩寇。
孝感发,当馈喟叹,谓辅臣曰:「熙河分画已再至,而背约迁延,宜增备力守,勿复与议」。
贼情惶怖,请遂如约。
既诏不许,因命薄伐。
将士贾勇思奋,所向辄克,河东复葭芦,环庆复安疆,鄜延米脂
后进兵筑南牟会,为西安州
幅员千里,东界麟府,西抵熙,土壤衍沃,物产饶阜,故时山界聚落,内属者过半矣。
元符二年王赡画取青唐,乃决策招纳,于是河南首领果庄之子巴尔斯博恰举四城来降,引兵渡河,以夜半发,径取邈川,夏人大惧失援,谋袭我师。
统帅趋战益急,遂提孤军入青唐,降伪主。
向于大定,而初谋内摇,外庸弗讫,然夏人已徜徉缩栗,不得西结。
诸蕃势危力竭,更缘他援,求成于我。
中国之威,兹大振矣。
皇帝嗣服,永惟上帝祖宗畀付顾托之重,在予一人,仰遵神考燕翼之谋,哲庙继述之孝,大修政事,嘉靖区宇,天地并贶,神祇安乐。
封略之内,冠带之伦,函蒙祉福。
东尽出日,南极丹徼,皆跂踵面内。
而北国寖衰,初弗敢桀,道德之威,莫不震叠。
独兹一隅,遗孽未殄,尚或绎骚,上曰:「嘻,惟予父、予兄造攻自西,绌诽排疑,克就丕烈。
图功攸毕,予何敢怠?
其奋予武,断以必伐」。
崇宁二年,先于青唐,王厚河州,破鲁格特堡,斩大首领额琳沁,获首千,降户五千。
高永年兰州,开通湟路,降二千。
合两道兵三万众傅湟州,贼坚壁以待外救,攻之三日不下。
乃别遣骁将选卒间道疾驱,渡宗河,毁水寨,火浮梁以绝其援,奋兵四面急击,拔之,斩首二千,降户五万,筑绥远关临宗寨。
进兵抚定河南部族十馀万,伪王子锡巴衮以其族降,独胜宗隘诸族未附,亟讨平之。
湟,今曰乐州
三年,合熙河泾原秦凤兵,乐州分道三,永年由右,张诚由左,中军,直趋星将硖,会于宗噶尔川,伪王子锡鲁苏悉具精甲来拒。
诸将鏖战,自朝至晡,士气弥厉,金鼓之声,砰隐山谷。
贼弃仗走,尾击五十里,斩首四千,降户十万,锡鲁苏妻、回纥公主以其众来归,且纳隆持特城管钥。
进据廓州遂城鄯善以为西宁州
,遣刘仲武、潘逢击河南诸羌之反侧者,斩首千馀,诱伪王子赵怀德降,献于阙下,诏授怀德以雄武之节,封顺义郡王
四年,锡鲁苏复结贼入寇,围宣威城,遂犯廓州,新边为之摇。
诸将夹击,则引去,追斩数千。
大观初,谍告土蕃藏怎巴特噶尔据锡桂城招结蕃族,稍创文法,立名号。
二年,诏发兵六万讨之,仍分军济河为翼,遂拔锡桂城,以为积石军,藏怎巴特噶尔以其属降。
移师收青藏川,以为洮州,大首领默锡勒罗密克率户五万来归。
师踰青海,至节占城、草头,回纥族数万,官其酋豪。
通道于阗,底贡宝玉,而地辟青唐之外矣。
夏人自前犯会州,为刘法所败,屠和尔提克泉略乌尔戬川,乘冰坚踰河,躏蹂四百里,俘斩万计,馀皆麇鹿散,不思自保。
至政和元年,犹挟画疆为请,气钳议先,形露虚喝,逻骑越轶要冲,辄自为堑畔。
既赐银川石堡,则益𧓸蠋偃蹇,不即驯弭。
四年,始上誓表,设词谰谩,报以优诏,使人置于保安传舍而去,更入钞略,造为兵端。
六年,诱蕃官赵怀明杀边吏,率众而奔,始命以诸道兵讨之。
先是,上尝以御贼形胜语诸将曰:「古郭隆地,下瞰西凉清水河,逼乌尔戬渡,压贼右厢,城此则贼在吾股掌中」。
于是乐州,据古郭隆筑震武军
仲武会州,据清水河德威城,贼悟来争,击败之,禽其酋领,斩馘数千。
,观兵环庆招抚叛党,望风来归者相属,怀明内悔齰舌,发疾半废。
因遣姚古镇安城,苴补障塞,达于鄜延,斩挠蕃贼首五千,得铠甲、马、牛、羊,橐驼以百万计。
七年,贼入环庆城佛口谷,伪号成德军,围边垒三十六,陷济义堡。
又攻破佛口,并败贼外援,斩首三千,生缚恶首李赏樵卜等千馀人,乘胜分兵,筑熙河泾原河东城寨十数,诱怀德尼玛丹怎以归。
贼犹数侵并寨,上震怒,诏诸将以兵二十万绝碛穷讨。
前直兰会,筑日木多泉,伪号治安城
鄜延,筑藏丹河,伪号洪夏军。
皆贼蹊所蔽,而藏丹尤斗绝,连岁不能取。
于是种师道统兵进攻,以次斩首七千,禽伪监军以下首领千数,遂筑制戎城
贼益蹙,恚极而狂,侥倖一战,冀少偿所失亡,则视其下犹有辞。
宣和元年,举国来寇,鄜延陷镇青堡,泾原靖夏城,进围震武军,结河南诸蕃攻积石军洮州
上用不赦,诏泾原合熙、兵,平克特口,鄜延西合环兵,平齐吉克台,东合河东兵,捣沁布班堆,又分秦凤河东兵择利深入,六路同日济师。
贼乘间再围震武,诸将自泾原昼夜倍道往,贼出不意,噎默褫气,遁不及顾。
遂焚聚落,夷险隘,斩首万馀,获生口孳畜不可訾数。
乾顺款塞请命,辞意确至,有诏班师。
凡平青唐、吐蕃,全国建州四、军一、关一、城六、寨十、堡十二,降王子三、部族二十万,俘斩四万。
收复夏国地数千里,筑军一、城七、寨五、堡垒二十四,破贼城八,禽首领三千,降部族二万,斩首五万。
初,乾顺凭藉父祖馀资,狃国弗诛,乍叛乍臣,靡有宁岁。
唐既灭,兵在其腋,左支右溃,不战自弊,土宇日狭,又失金缯之赐,皮毛糗糒,久不自聊,逮兹悔过。
上未欲以赫然一旦之怒,锄其垂尽仅存之种,诏语中出,历数其罪而切责之,仍戒以守今定界,无所计议
大哉王言,非复向来姑息优容之文。
乾顺听命惟谨,即日进誓,天宁、元正陪臣来朝,惴惴不敢失馆人膳夫毫发意。
迄今三年,乃手制御帐以献,因求赐监书,欲以古今君臣大分自誓,其意盖可知已。
于是群臣奏曰:「西鄙用兵垂二十年,惟陛下神略诞施,威憺德洽,受俘端阙,庆捷紫宸,骏功巍巍,燀耀古昔,愿纪之金石,训诸无穷」。
上以命臣某。
臣某窃伏闻之,曰:昊天所子,为中国君
天大奉之,必将侈其土宇。
荒远之裔,顺天者存,违天者败,此理之常。
昔者朝鲜诱纳汉人,裂为四郡;
楼兰遮留使者,首传北阙
匈奴呼韩邪内附,则拥护以安;
而北单于自绝沙漠,窜亡之不暇。
突厥颉利弄兵渭上,刑白马,盟便桥,未几为唐所败,脱身走保铁山,卒禽之。
汉唐且然,况吾有宋之盛?
陛下神圣,为天所子,为无不成,欲无不得。
天方授我,不独以此。
陛下兼覆无外,特许乾顺修贡,天地大德,虽臣莫得而名。
若夫西戎即叙,神考之功,哲庙缵之,陛下成之。
臣谨播之声诗,以奉扬无前之伟烈。
敢拜手稽首,献词曰:
宋承帝命,光宅中宇。
蛮蜑夷戎,悉臣悉主。
维我祖宗,仁圣一心。
与帝分职,靡不帱临。
彫戈彤弓,玉符金券
孰为世守,以封以建。
毋贰厥心,觐享以时。
有弗来庭,帝不汝私。
蠢兹西戎,恃险用诈。
遁逃靡悔,盗有灵
自迁再传,昊骄卒狂。
帝亟劓之,使内自戕。
肆及秉常,逋诛积世。
青唐连邻,阴为唇齿。
明明神考,圣智自天。
阅书于匦,亟行韶言。
曰汝往哉,先事河湟。
版图六州,扼贼喉吭。
乃筑横山,障塞千里。
声震兴灵,屋瓦飞坠。
元祐之初,弃我翰藩。
贼张婪酣,滋无盈厌。
哲庙亲政,爰始继伐。
曰宁人指,予敢不力。
师直而义,遂复侵疆。
天都南牟,楼橹相望。
赡既入湟,功溃于成。
天其或者,以授于今。
皇帝嗣服,事遵熙、丰。
载扬我武,聿图宁功。
分命将臣,讫此外略。
使轺涖止,以究以度。
臣厚偕止,于湟合兵。
羁其名王,剪其属城。
过师青海,冠带回纥
通道于阗,底贡方物。
夏人内忧,倔强自诳。
行人失辞,置诏而往。
鼠窃狗偷,不耻败奔。
诱纳叛亡,实开兵端。
间悉其有,以伺吾怠。
左逐右入,遂无宁岁。
帝赫斯怒,厎天之罚。
百万齐驱,势若摧拉。
有执其豪,有馘其丑;
有摧其锋,有蹑其走。
言言其高,我有城阻;
翳翳其荒,尔无室处。
贼穷呼天,丐此项领。
犹惧不贷,遑敢它请。
天惟畀矜,听其内附。
汝以誓来,予则赦汝。
贼捧诏泣,申以誓言。
贡篚在廷,不懈益虔。
皇帝曰嘻,上帝是荷。
伐叛三世,告成自我。
自彼河陇,全为王民。
夏人所馀,仅在弹丸。
皇帝曰嘻,内外治异。
不有师征,外鲜克畏。
畏而舍之,怀徕孔易。
天生五材,兵不可废。
昔在艺祖,首春践阼。
夏取泽潞,扬楚
胆落四夷,业垂万年。
兹予守邦,敢怀宴安。
天方授我,溥天率土。
负固必诛,擅命必取。
有顺而向,不失汝所。
德刑并用,孰敢予侮。
咨汝夏人,其益自戒。
汝弱可兼,予恩不再。
群臣稽首,赖天子明
西戎即叙,孝极广声。
神考之神,哲庙之圣。
天子之功,上帝之命。
群臣稽首,圣功巍巍。
威震朔南,敢不来归。
来归不迟,毕朝明堂。
臣作颂诗,以训万方。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开州防御使刘仲武熙州熙河兰湟路经略安抚使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忠惠集》卷二
朕惟羌戎叛服之弗常,思将帅委任之宜择,必有豫备,以戒不虞。
伐敌以谋,虽本庙胜之策;
隶兵以武,式倚方面之臣。
具官某沉靖有谋,忠勇不疚,习知远方之事,积有捍敌之庸。
申命河湟,摄固疆圉。
朕方责成宿将,戒以息兵;
汝其威重显名,震于逋寇。
张端明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四
躬被赞书,宠升秘殿。
人惟求旧,荐隆尹正之权;
威不违颜,密侍清閒之燕。
望尊表著,喜动缙绅。
恭惟判府端明,当世老成,中原名士。
英材经世,兼数器以有馀;
忠力事君,更百为而无变。
爰自得舆之始,屡恢游刃之能。
洁己抱公,威肃本根之地;
献善宣美,政成喉舌之司。
比疏分阃之恩,将遂偃藩之佚。
地方由于君重,人已伫于公归。
乃眷行都,视天子一圻之奥;
素为大国,敌长安三辅之繁。
旋闻骑竹之迎,未徙憩棠之荫,宜膺异数,以劝懋功
惟开馆于严廷,实遴才于近列。
荣光三接,独优儒学之名;
仙路九重,更越禁林之宠。
所以内表四方之极,外倡九牧之风,台衡之任益亲,政柄之归可上。
某久栖樾芘,欣听纶音,适縻轺传之行,莫缀贺宾之末。
春秋缘饰,既施张敞之素闻;
帷幄雍容,尚起留侯之故
刘仲武泸川军节度使制宣和元年六月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宋大诏令集》卷一○二
门下:王者之师无战,讨叛所以伸威;
天子之锡有功,班爵所以厉世。
蠢兹寇,警我边陲,载昭师律之严,夙授庙谟之秘。
惟时良将,克著显庸。
诞孚赞册之辞,用耸治朝之听。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保静承宣使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刘仲武,识通武志,材壮戎容。
虑先千里之微,勇冠万夫之表。
援桴鼓之急,誓弗及于身谋;
躬介胄之劳,愤每形于义色。
夙有履军搴旗之效,矧兼牧人御众之长。
方王旅之濯征,指贼锋而迅往。
中权后劲,乘鼓儳阻隘之机;
彼竭我盈,有拉朽摧枯之势。
所获万计,悉平三城
丕昭辟国之图,永绝窥兵之衅。
周庐改组,用彰注意之专;
巨屏建旌,肆懋策勋之渥。
既多受祉,式遄其归。
于戏!
饮至而昭文章,兹有告成之典;
制军而纠邦国,尚贤驭远之方。
祗服恩辉,益肩忠略。
可。
刘仲武加恩制宣和元年冬祀)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一○五
门下:朕治百礼于熙晨,肃六蜚于近甸。
升侑烈祖,燕及皇天。
精意上昭,兹亲德而飨道;
景光下烛,示隤祉以发祥。
灵承滋至之休,敦锡无疆之福。
矧予宿将,可后宠章。
泸川军节度使、提举亳州明道宫彭城郡开国侯刘仲武,禀姿沈雄,植德端亮。
严有翼,智略洞乎韬钤;
不吴不扬,威声闻乎草木。
隐若敌国,贤于长城
阃将拥旄,屡阅肤公之奏;
琳宫曳组,载隆恩礼之优。
兹于大报之成,宜有庞禧之宠。
陪之采邑,衍厥户封。
于戏!
申命用休,既特均于庆赉;
永锡难老,尚克绍于谋彝。
往服褒嘉,益绥燕誉。
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太宗以事出李绩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五、《竹溪先生文集》卷一○
唐李绩字懋功本姓徐氏
隋大业末,从李密黎阳,守之。
武德二年归朝廷,高祖黎州总管,赐姓,附宗正属籍。
后从秦王东都,破刘黑闼徐圆朗,讨辅公祏
太宗即位,累迁光禄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治并十六年,以威肃闻。
帝尝曰:「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
今我用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晋王皇太子,授詹事,俄同中书门下三品
帝曰:「吾儿方位东宫,公旧长史,以宫事相委,勿以资屈为嫌也」。
既忠力,帝谓可托大事。
尝暴疾,医曰:「用须灰可治」。
帝乃自剪须和药。
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帝曰:「吾为社稷计,为」?
后留宴,顾曰:「朕思属孤幼,无易公者。
公昔不遗李密,岂负朕哉」?
俄大醉,帝亲解衣覆之。
帝疾,谓太子曰:「尔于无恩,今以事出之。
我死,宜即授以仆射,彼必致死力矣」。
乃授叠州都督
高宗立,召授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遂为尚书左仆射
议曰:武德初,束身归朝,从秦王讨平诸寇,以成大业,可谓有功王室矣。
太宗将属以孤幼,故遇之非群臣比,至剪须药之、解衣覆之,岂无意哉?
然君臣之间,惟诚能使之尽心。
既与之戮力艰难,知其可托大事,则当任之不疑。
苟以为非才,改命可也。
乃无罪而出之,以移恩于太子,是以智笼之,恐非所以训臣下也。
施之尚不可,推此以待忠贤,失其心矣,讵能致彼死力哉?
刘仲武乞以管军恩例与男镗閤职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襄陵文集》卷一
武臣而隶职上閤,盖华选也。
尔父帅边,以汝来请,朕弗逆而授之。
往思祗慎,求称宠荣。
可。
迎吕相启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八、《斐然集》卷七
伏审被追锋之召,入觐宸颜;
居守之权,典司宫钥。
制书一出,舆诵四腾。
某官茂德格天,精忠贯日。
才肩,居多应变之功;
智比姚崇,允号济时之相。
险阻备尝,而不改其操;
富贵已极,而克勤于邦。
起自真廷,遐分帅阃。
当云汉嗟吁之后,适羽书调发之时,威肃萑苻,惠先沟壑。
仁风所播,坐获丰年。
民瘼既除,遂成乐土。
《甘棠》之化南国,寔维群辟之师;
绣衮之来东山,无复大夫之刺。
圣君虚左以待,元辅非公而谁?
措国步于大安,享天心于一德。
某久违台座,窃守郡章。
属櫜鞬以修恭,徯瞻旄钺
托帡幪而庇迹,正陶钧。
林光朝 南宋 · 陈俊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七、《艾轩集》卷一○
年月日,具官陈俊卿谨以酒殽之奠,告于亡友谦之侍郎艾轩林公之灵。
惟公性迪中和,躬履仁义。
学如仲舒,文如贾谊
乡先生,名重海内。
门人著录,何止千计。
安贫守道,白首不二。
年且半百,才得一第。
人亦有言,晚成大器
粤从天禄,始佐太史
司学政,望厌多士。
出持使节,威肃群吏。
上多儒生,文武兼备。
破贼于南,厥功甚伟。
召还成均,阶升旧次。
皇帝视学,以备讲对。
发明九经,天颜悦喜。
锡以身章,迁之内史
一时宠涣,耸动中外。
厌直承明,以郡自诡。
旋即丛祠,归休梓里。
进退出处,可以无愧。
等类所期,未登大位,如何一朝,遽然而蜕。
呜呼哀哉!
始公之归,我方适至。
四纪故人,心期默契。
杖屦过从,优游卒岁
践言未久,而乃予弃。
呜呼哀哉!
寓形宇内,谁者不死。
达人大观,又何足喟。
惟公晚达,百未一试。
失此老成,邦国殄瘁。
呜呼!
屋有诗书,家无储峙。
文章传世,清白遗子。
不朽者存,可无憾矣。
酹此一觞,公其歆止。
尚飨。
种师道行状 南宋 · 折彦质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一、《三朝北盟会编》卷六○
公讳师道字彝叔
其先河南人
曾祖隐君放者,退居长安豹林谷,子孙因家焉。
曾祖昭衍,赠太保
曾祖母徐氏,赠广平郡夫人
祖世衡,赠太傅
祖母刘氏,赠晋宁郡夫人
父记,赠太师
母尹氏,赠永国夫人
伯父开府仪同三司谔,以郊祀恩补公三班奉职
从破西夏米脂城,迁右殿直
用试换法,入左选,任成州、宁州、镇洮军推官
府公既捐馆,幕属徐勋辄用印作奏荐士,诏御史问状,勋即引朴为證。
朴,开府公之子也。
公驰至京师上书诉状:「斩然在衰绖之中,岂复与闻他事?
倘不获免焉,似为夏人报怨耳」。
神宗皇帝即日赦出之。
陕西转运使王钦臣闻而义之,辟以为属。
罢为熙州推官帅司以并边诸事莫急于籴买粮草者,遂以委公。
尽除揽官宿弊,俾商贾不病,而价以平,事如期办。
使来取其法,下诸郡。
同谷县有猾吏讼田,逮系凡七十人,再期不决,乃檄公权县事。
公至,取案牍阅之,穷日之力不可遍,然所讼止于母与兄也。
公遽引吏置之法,问曰:「母兄讼常也,淹再期以扰乡里亦足矣」。
吏服罪,阖境快之,由是二十八保各绘一像而祝焉。
右宣义郎、知汾州新平县
哲宗皇帝方任章楶经理西事,辟充泾原路经略司主管机宜文字
后城没烟峡、秋苇川、南牟会、咸泊口,获陆路统军嵬名阿埋西寿、监军妹勒都逋,百官入贺于紫宸殿,献俘于宣德门,奏功于裕陵
西夏相继请罪纳款,讫绍圣无复风尘之警,公赞画之力为多。
累迁朝散郎通判原州事。
召对称旨,特迁朝奉大夫秦凤路提举常平
徽宗皇帝韩忠彦为相,以役法差募孰便访于诸路,而公所陈忤曾布蔡京,换庄宅使,知德顺军
言者论公诋诬先政,复换朝奉大夫放罢,隶名奸党,坐废几十年,始除主管华州西岳
未几,复换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泾原路兵马都钤辖、知怀德军管内安抚使
政和元年夏国议画疆界,使人焦彦坚以故地为请,累数百言。
公徐答曰:「凡若故地,则汉唐以来皆是也,君之疆土亦蹙矣」。
彦坚遽起谢曰:「惟公命」。
已,私事干公曰:「自公守境,国人受不扰之赐,恨不获伸子侄之礼于下执事也」。
诏乘驿赴阙,上顾问公边事,公曰:「无为可胜,来则应之,毋妄动以生事,此其大略也」。
朝廷方欲图功于远,升右武大夫、俾还任。
力请奉祠,除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二年,再诏赴阙,内侍童贯浸用事矣,欲以诸路近里弓箭手往实新边,而指为新边所招之数,以快上意。
上咨于公,公曰:「臣恐勤远之功未立,而近扰之患先及也」。
上喜其忠直,特赐袭衣金带,除秦凤路提举弓箭手。
是时五路皆置提举官,入谢,上谓公曰:「唯卿朕所亲擢也」。
病之,复除宫祠,然赉予甚渥,仍宣谕勿辞,留为乡里之费。
四年,除泾原路兵马都钤辖、知西安州管内安抚使
五年,筑威川、飞泉两寨,夏人侵定边军,筑佛口谷为城,名洪夏军。
六年,以本路之兵初临城,渴甚,公指山之西麓曰:「是当有水」。
命工求之,得水满谷,至今夏人称之以为神。
左武大夫康州防御使
上益知公为可任矣,遂除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洺州防御使泾原路安抚使、知渭州
八年,诏节制诸路兵往城席苇平。
方授工而夏人坌至,据葫芦河,坚壁欲老我师。
公陈于河浒,若将决战者,潜遣偏将曲克、赵朴径出横岭,俾谍者骤言汉兵至矣,贼方疑顾,而杨可武潜出其后,姚平仲率精骑前击之,贼大溃,斩首五千,获橐驼牛马万计,符印数方,魁首阿山兆精仅以身免。
城成而还。
上以夏国筑臧底河为成德军,颇为边患,前者王师屡出无功,诏公率陕西河东七路之师,期以一旬剋之。
六月师薄城下,分昼夜以攻。
虏守备甚至,我师益怠,偏裨据胡床以督役者,立斩之,尸于军门,令诸将曰:「今日城不下,视此」!
俄而城溃,才八日矣。
上甚嘉,特迁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赐赉优渥。
宣和元年,以靖夏城失守,降授陇州防御使
二年,童贯巡边,殿前刘延庆、步军刘仲武从行。
二刘班秩皆在公上,及其谋帅也,上以公为都统制二刘副之。
师出萧关,而夏人畏公威名,弃永利、和踏而遁,两城皆要冲也。
师及鸣沙,无所见而还,拜保静军节度使
寻以衰病乞休养,御笔批谕:「卿之私谋固云得计,朕之注意殆将付谁」?
六年,被旨径诣宣抚司议事。
童贯蔡攸已驻军于雄州,俾公尽护诸将出境,公曰:「今日之事,譬如盗入邻舍,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宝焉。
且夫师出无名,事故不成。
发纵之初,宜有所失」。
等曰:「君第行勉旃,谋之不臧,不以罪也」。
公请西州之兵素所服属者,知雄州和诜在坐,盛称北人箪食壶浆欲迎王师久矣,济师何为!
等又出御笔,俾不得辞,仍命为副。
公乃曰:「彼或旅拒王师,亦将讨乎否也」?
等曰:「直以文告,况有成命,要功而擅杀者偿死」。
既过白沟,北人骤及,军容甚整,诟曰:「尔之涉吾境也何故」?
前军多伤,公夙戒人持一巨梃,赖此不大溃。
等疾召军还,登城北望,慨然而叹,别遣辛企宗用胜捷兵往挫其锋。
才接刃,又败。
北人遂至城下,使来请曰:「女真之畔本朝,亦南朝之所甚恶也,舍此不图而欲射一时之利,弃百年之好,结豺狼之邻,基他日之祸、谓之得计,可乎?
使不获已而罢岁币,固所愿也;
或使归其侵疆,亦云从也。
唯是救灾恤邻,古今通义,望谅察焉」。
既无词以折之,直麾令出,公遽白:「宜许之,为吾之计,亦何善于此」!
不听,乃遣公见上,然已密启劾公,略曰:「天资好杀,临阵肩舆,助贼为谋,以沮圣意」。
即有旨押赴枢密院问状,知院事郑居中又以劝公,公坚不从。
宰相王黼闻之甚怒,责授右卫将军致仕。
复用刘延庆,果败绩。
等出金帛招散亡,以转山迷道为名,用欺上听,祖宗驭军之法始坏矣。
七年,叙复宪州刺史、知环州
公之弟师中作守,阅十有二年而后去,民未忘,闻公之来甚惬,私为之约,犯公之杖者有罚。
公亦闭阁清净,上下肃然。
寻复请归,诏还保静节旄致仕。
八年,女贞畔盟,陕西漕臣王庶偶奏计在阙下,即见宰相,请急召公
宰相犹疑之,而和诜奏至,亦言女真势当长驱,国家承平日久,无知名之将,独有起种师道为帅,少宽朝廷之忧。
宰相以示曰:「言及此,岂非迫于公议乎」?
乃遣使驰驿召公,而托以安危之意见于宸翰,从除检校少傅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路制置使,听用便宜檄取兵食。
公闻命即发,会姚平仲以骑兵二千、步兵一千更戍燕山,未行,遂与之俱。
渊圣皇帝即位,又遣开封少尹田灏中使裴谊、陆舜举促公。
公比至西京,而斡离不屯于京城之北矣。
或曰:「贼势众,而我首以轻兵犯之,成败可见也,四方勤王之师遂将解体。
不若小驻氾水,以图全胜」。
公曰:「吾以数千之兵迟回不进,形见情诎,祗取败焉。
贼孤军深入,日虑援兵之至。
今若径去,彼此莫测,第使一骑到城门,则京师之气自振,何患于贼」!
渊圣闻公至,诏开安上门,遣尚书右丞李纲出迎。
宰相李邦彦等请降诏敕付师道,金人和议已定,敢言战者族。
是夜与宰执同见上于福宁殿,上曰:「今日之事,卿意如何」?
公但曰:「女真不知兵,使其知兵,岂有孤军深入人境,而能善其归乎」?
上曰:「业已讲好矣」。
公曰:「臣以军旅之事事陛下,馀非所敢知也」。
即除公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事安抚使
公因雄州之役,忧恚成疾,勉强到阙,恩许免拜,肩舆入朝,家人掖升殿,仍免随班。
明日虏使王汭陛对,稍如礼,上顾笑曰:「彼为卿故也」!
自虏人渡河,诸门尽闭,市无薪菜。
公请启西壁南壁,听出入如常时,人情始安。
又请缓给金币,禁游骑,不敢远掠,候彼惰归,扼之于河,众可歼也。
公素简默,执政见其所陈止此,颇易之。
前日举朝是和议,独李纲非之,上以其书生,弗坚用也。
至是与公意合,凡愿有为者,皆奋袂纵臾,上亦以贼为不足平也。
山西望族惟种与姚,而二家子弟每不相下。
师中时为秦凤帅,平仲之父古为熙河帅,皆以兵入援。
秦凤之兵次舍熙河,尚未至,平仲恐功名之会独归于种氏也,心忌之,乃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于上。
置司城西驿,而平仲驻兵于金明池,因授旨,城外兵马缓急尽听姚平仲节制,而劫寨之策遂行。
上一日遣使者五辈促公战,公附奏曰:「陛下先以议和,又遣亲王宰相为质,又敕言战者族。
今战,胜负未可知也,他日诸公必以臣为说,愿诏执政大臣熟议可否」。
乃与李邦彦李纲知枢密院事吴敏同对于福宁殿,亦命姚平仲入。
邦彦等以为可击,无异词,上问兵期,公请过春分节
是时相去七八日,上以为缓。
公平日未尝询日者之言,盖欲俟师中之至以付之耳。
平仲探知其意,急欲成功。
后数日用兵不利,上曰:「朕误于听用,非卿之罪」。
乃独黜焉。
凡主和者稍复振,都堂晚聚,公曰:「胜败兵家之常,正当再击耳」。
诸公惎之,都人愤焉,群噪于宣德门外。
既复位,而知公初未尝被逐也,乃已。
自是和战之论抢攘衡决矣。
斡离不既归,即罢公为中太一宫使,俾五日一到都堂议事。
靖康覃恩,迁检校少师
少日,复除同知枢密院事,仍拜太尉镇洮军节度使、充河北路宣谕使
又改宣抚使,驻军济州,实未尝有兵也。
公请会山东陕西京畿之兵屯于青、沧、济、卫之域,预为防之计。
诸公以金人重载初还,岂易再来,不足自扰费也。
既而种师中死于榆次姚古败于盘陀,朝廷始震,促召公还。
上虽厚其恩礼,而执政方欲挤李纲使去,不复有用公之意。
公亦失爱弟,力请退休,遂罢宣抚使,令二日一到枢密院
李纲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寻以败绩被罪,而太原亦相继不守。
复遣公以枢臣巡边,盖诸公新逐李纲,恐上有疑焉也。
公实不可行,强之使去,驻于河阳
金使王汭至燕山,倨甚。
度知虏情必大举入寇,即疏请驾幸长安以避其锋。
守御战斗之事本非万乘所宜,任责在将帅可也。
朝廷以为怯,复召还。
既至,不能入见,上遣中使挟医劳问无虚日。
是年十月二十九日薨于赐第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六。
上临哭之恸,辍视朝五日,赐衣衾棺椁、龙脑麝脐以殓,赠开府仪同三司
今上即位,再赠太保,告词略曰:「昔在燕山之役,每忤权臣;
至于靖康之初,首陈善计。
谋既沮于和议,功莫遂于战成。
饮恨而终,昌言犹在」。
太常谥忠宪,以心笃国家之念,材兼文武之资也。
建炎元年六月十五日于万年神禾原
公娶尹氏,赠宜春郡夫人
男浩,迪功郎
溪,保义郎閤门祗候,皆已官而卒。
孙彦崇、彦崧。
彦崇死于兵,彦崧早夭。
朝廷命其侄浤奉祀
初名建中,避建中靖国年号,改师极徽宗又特命名师道
公色庄气壮,顾视有威,寡言笑,谨许可,量度阔远,接物至诚,为族党乡里推重。
府公每以公辅期之,识者不以为过。
少从横渠张载学,多见前辈长者,练达事务,洞晓古今。
故用之为州县,则吏畏民爱,善政可纪;
用之为监司,则百城耸畏而不敢犯法;
用之为将帅,则朝廷尊重,夷狄慑伏。
不用则退处田间,虽畦丁耕叟,皆得其欢心。
盖所学非徒为章句,而所行不徇于流俗也。
晚年既登枢路,天下之人想望风采,而公病已深矣。
重以朝廷无事几二百年,士夫无有略知兵者,闻公之谋笑且疑。
而公精神已衰,又不能大振发之,使其退听。
此有志之士所以叹息,至今而不能已也,天亦岂无意哉!
靖康之粘罕斡离不荐犯宫阙,二圣北狩,百寮臣贼,而公从容牖下,晚节昭著,善乎始终。
不憖遗一老,俾寿而康,以中兴于王室,此其难谌也。
宣和八年冬,彦质被召,来自西路,与公相值于巩,过郑,乃闻朝廷许割三镇之地。
继而有旨,俾勤王之师未得逼近都城
公得书叹曰:「吾曹奔驰而来,朝廷犹讶其缓援」。
书者云云,命亟杀之。
明日过板桥,去京城才数里,而虏人方知其夜令姚平仲屯兵于金明池,众疑焉。
公曰:「蕞尔之兵,直行空旷之地,必为敌所窥矣。
此兵家之用巧,不得不尔」。
其后获谍者,虏人亦称其智焉。
姚平仲败,士民汹汹,见公颜色晏然,若无事者,乃定。
顷年有客从公讨贼,而二卒罢卧于道,见而问之,病。
既去,复命戮之。
客以问公,公曰:「问为误也,不戮则人相效,不用命矣」。
及其治民,惟恐其伤。
童贯初欲平陕西物价,以低昂钱法。
帅臣徐处仁以钱昂,坐异议贬,民间哄然为之罢市。
公遽下令,议法未定,姑用金银准折,由是泾原一路独不失所。
少日,部使者以钱通流,约同剡奏,乃谢不可,曰:「吾邦盖不尔也」。
郡阁空虚至阅数月,讼事至庭,取笔书牒尾,有罪即笞挞,若训子弟,无涉时留禁者。
胥吏告缓急事业,或俾军典以主之。
塞乐园怀德之郊,春秋从宾客鸣鼓吹笙。
邦人携酒肴群坐,择胜童儿骑竹马以寿使君,熙熙然,不知其在穷边极塞也。
平凉士民相与起生祠,塑公像而事之。
及闻公薨,作佛事,荐酒食,过期乃罢。
虏人初入都城也,求吴敏李纲刘韐折彦质与公。
公既不可得,乃取公之侄承议郎洌。
洌见韩昉虏中要人也,曰:「顷在雄州,邂逅一见枢密,若用其言,断无今日之事。
燕山收复碑犹在,诋訾为甚,今始知悉忠义矣。
君亦何罪留此」?
刘韐在旁屡叹。
虏人既退,洌等始奉公柩出都,三遇群盗,皆列拜致奠而去。
与之金币不受,同行获免者甚众。
《易》曰:「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于公见之矣,顾何施而不可哉!
彦质尝铭端儒之墓矣,今复获状公行,文字荒浅,不足以纪昆仲之盛德大节。
然神明临之,辞无愧焉者,或庶几尔。
从事西州也,凡所施为而先人实同之,其后彦质佐公幕府,识公最早,得公行事最详云。
谨状。
太尉刘锜碑铭庆元元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
靖康元二之际,天下殆哉!
真人龙翔魏沛,断鳌立极,东奠淮、楚,西妥梁、益,北拓樊、襄,皆枭俊禽敌之臣,实策是赖,厥功茂焉。
然暴评长短,盖有所谓一时之功者。
至若武穆刘公锜颍上之勋,卓荦宏伟,是诚基本所系。
吾家忠宣公为羁幽朔,荐持上林,系帛书,大概言北国权挫胆落,有捐燕以南之意。
盖其威宣沙漠,视古良将,真可雁行立。
峣峣难全,丑正接迹,上为元宰所憾,旁遭要人所倚,朝萋夕菲,左而远之,不使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吉甫受燕喜之祉而无孝友张仲者为之内,李愬著淮蔡之武而无晋国裴公者处于中,栖迟暮年,再执戎柄,功名有讫鬼得而乘之,悲夫!
公姓刘,讳锜字信叔,出自庐南鄡阳,寄居秦州成纪
曾祖赠检校少保讳球
祖文史副使,赠太子太师封吴国公讳惟恂
泸州节度使,赠太师,加封吴越国公谥威肃讳仲武
母薛氏,继母王氏,皆封夫人。
公行九,生未冠,威肃破羌歌成,获王,徽宗尽官其子,补公三班借职
以军功累官至太尉,卒年六十有五,赠开府仪同三司
容貌伟硕,眸子瞭然,美须髯,声音如洪钟。
喜威仪,守礼法,究涉经传,每自比王忠嗣郭汾阳
天性善射,从父西边时,斛贮水牙门下戏,一发中之,拔矢水流如注,再发正窒其穿,泯不见罅。
颍威既立,名声幨于朝邮。
使者来,宴都驿上价,讳酒,其长窃谓曰:「盏里没四厢,何不饮」!
亮之至也,令有敢言公姓名者斩。
率群下坐帐中,较南朝诸将孰敢当,先以数十,皆随对,最后指公,莫有应者,亮曰我自当之,其见重如此。
天不与龄,贵而不极于用,用而不尽其长,邦国殄瘁,识者太息。
封彭城郡公食邑九千六百户。
元配薛氏,永国夫人,继邹氏,和国夫人,皆先亡。
男三人:长涓,忠翊郎
次津,武节郎鄂州右军统制
次淮,承议郎通判江州
孙男棫,忠训郎徐州信阳军巡辖马递铺
楫,承忠郎、监新化税;
枢,忠训郎
秘,承忠郎、监崇仁税。
同时大功臣子官执政,握节钺,正位陆尚书,视留兼车法从论撰,为几箧中物。
公子孙名宦甫尔,可胜叹哉!
后来健将如郭振赵撙、员锜、许青、郭江、许赟、王明王世雄,皆出部曲,建方面勋,用兵行师,盖有祖述,功在庙社,代不一书。
与邹夫人合葬谷山寺南原上。
太常摭折冲御侮临难不忘国,国惠谥之曰武穆,礼也。
薨之三十四年,累赠少傅
淮始来告曰:「先公丽牲之石未刻,盖阙如也,敢以请」。
迈敬撰先君子手泽,涕泗弥襟,且尝得拜于宾阶,其于勒崇扬徽愿之久矣,故请不待再,铭曰:
国之将兴,爪牙实赖。
将得其人,敌王所忾。
泰山四塞,乔岳洪河。
是谓西山,良将孔多。
种姚郭吴,世擅俊轨。
彼刘之英,表表愈伟。
丕显威肃,震于临洮
乃生九龙,门风益高。
岂无象贤,美玉沽椟。
卓哉稚虬,屹立于独。
小试震武,厥声已齐。
酋丧元,羌儿咘啼。
涒滩之庚,京洛横溃。
羯胡宣骄,易我坚对。
挈提孤单,于颍之疆。
封豕正抟,扼其喉吭。
狺狺犬渠,奡悖以𢗗。
黑云压城,顷跬破碎。
蚁猬山立,堕吾目中。
三战三北,万屯扫空。
谁云敌刚,随指辄仆。
奉头鼠辱,死不南首。
欢腾天颜,褒挹倾都。
遂建麾节,督于骑胠。
清溪柘皋,锐策奇伐。
孰为谗蟊,不我禄答。
顿之渚宫,春秋六更。
我以柔治,为民捍城。
元凶饮江,矢俾送死。
功名欺人,病讫不起。
方航大川,断其楫维。
遗珍至今,天实为之。
御侮折冲,难不忘国。
容台节惠,名弗虚得。
长沙杲杲,禀惟公藏。
三十四年,模槚列行。
碑成何迟,我最其目。
庙社元勋,过我必肃。
按:同治都昌县志》卷一一,同治刻本。
上陈茶马弥作劄子 其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一、《嵩山集》卷三五
某朝夕闻休声,益增敬慕,愿闻起居状。
刘提干来,伏审雍容明台,体府已受春和,大以为喜。
恭惟佐天以成岁功,见于所部,令行威肃,奸猾无隐。
神明所相,台候动止万福。
某无由参诣,谨奉一笺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