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1058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右巩启:伏念更移岁序,阻越道途,音尘莫及于宾阶,书问不通于记室
飞驰精思,徯仰风威。
伏惟顺履川流,安行舟御,享神明之协相,具福禄之来成。
伏以运使郎中德绍家声,材周世用,隽望倾乎天下,壮猷蔼于朝端。
使者节旄,宣扬惠泽;
大农之计策,蕃长货财。
拊劳烈以甚隆,席宠灵而宜厚。
伫膺诏召,以协舆言。
伏惟上为朝廷,善绥寝餗(《元丰类稿》卷三七。又见《曾文定公集》卷一一。)
精:《读书记》、章校本作「积」;
顾校本、吴校本、傅校本注「疑积」。
英宗小祥斋疏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二
灵与不返,已严庙貌之观;
岁历奄更,今迨基祥之祭。
法王而伸荐,板海宇以缠哀。
恭惟英宗皇帝德绍祖宗,仁函夷夏,天开神筴,方受朝于无疆;
仙去鼎湖,忽攀龙而莫及。
燧谷有变,霜露感时,罔极在天之思,适临奉讳之日。
臣任叨守土,哀欲忘生,祗设黼筵,仰成法会。
香花唯洁,钟呗以时。
译海藏之真诠,尽人天之幽赞。
伏愿乘兹胜果,超觉路以升真;
佑及宝图,锡洪休而过历。
按: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忠肃集》卷一○。
观政阁箴 宋 · 吕大防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七三、《成都文类》卷四八、《舆地纪胜》卷一三七、《全蜀艺文志》卷四四上、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
成都图开宝以来牧守之像于大慈寺阁,徒记其爵位名氏与其在官岁月,而不录其政事之美恶。
岂居是邑不非其大夫,邦人之礼宜如是欤?
然不足以申劝戒,为后来者法。
余辄采秦汉至于唐领太守刺史节度使之职,有政迹可考,而画像存焉者,得二十有八人,别图于他阁,名其榜曰「观政」。
盖观其善足以劝,观其不善足以戒。
其政事虽可考,而像不存者舍之;
像虽存而僭窃不轨,或闇庸无闻者黜之。
此观者不可不知也。
寺僧求文,余以谓古者官有箴,为作箴以授之。
其辞曰:
蜀于《禹贡》,是为梁州
华阳黑水,处坤之陬。
其山四塞,气郁以遒。
人矜其技,物产其尤。
牧野之师,有功宗周。
秦始列郡,置吏罢侯。
守冰殖利,渠田肇修。
肆彼一方,无衣食忧。
文翁处后,教民文章。
多士化之,杰出马、杨。
张堪廉惠,去而益彰。
五伦清约,人监允臧。
廉范便民,警之所当。
种皓绳奸,不以势妨。
李膺修设,善饰其身。
高䀢劝学,其迹犹新。
养士之利,愈久愈存。
贤哉孔明,讨魏扶汉。
思清以密,德顺而健。
其功不克,天未厌乱。
王浚豪俊,知略不群。
画策平吴,卒赖其勤。
高俭循吏,为唐元臣。
象先廷硕,嗣美且文。
严武暴厉,忿欲并申。
天宝政紊,乃以牧民。
崔宁继之,以昏易昏。
壮哉南康,横身捍难。
种羌方炽,力弭其患。
中朝以安,浮议可叹。
崇文贪残,得不偿失。
元衡静安,饰以儒术。
文昌更事,远俗清谧。
敏哉文饶,裕蛊治详。
扰弊之后,补败药伤。
外禦其侮,内教有方。
嗣复、悰、谟,遵故守成。
丛、孜仳政,民无以生。
骈乎多罪,祸积衅盈。
冤女呼天,虐及孤茕。
瑰、瑄信盗,俾民卒瘏。
烬及邦家,可不慎欤。
自秦以还,镇守之臣,政有良窳,存乎其人。
牧臣司梁,敢告执巾。
以掩杀北贼推恩廉嗣复等诏绍圣四年五月丙寅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七
归信容城知县左侍禁嗣复閤门祗候县尉左班殿直王楹转一官,更减三年磨勘,指使、三班差使杨齐转一官,百姓张保竧并与三班借使。
吕宪到任启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三、《东牟集》卷一一
伏审光膺宸命,出总祥刑。
方画衣冠,隆尧舜之风;
而空囹圄,追汉唐之治。
不有平反之誉,曷当简注之求?
邸音初闻,识知交庆。
恭惟某官道存忠恕,德绍高明。
华省握兰,入应郎官之宿;
名藩剖竹,出高刺史之天。
顾扬历以滋多,宜践更而皆可。
况值星辰之贯索,伫观草漏于圜扉。
倚成几措之功,仰副好生之意。
侧聆报政,行即畴勋。
某欣闻视印之初,属有计台之冗。
阻趋宾缀,莫造足于门墙;
姑诵庆言,聊寓诚于竿牍。
无诤道人辨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默堂集》卷二○
崇宁壬午之春,余自淮南京师,或有以「无诤道人」相命者。
其明年,寄食太学,俛首众中,而是非臧否,意在而言忘,于是名若能体之者,作《无诤道人辨》以自见焉。
其词曰:
无诤道人游乎无何有之乡,造有谓先生于虚堂之上。
先众宾而展谒,后众宾而就席。
兀然若遗骸,漠然若欺魄。
先生方欢于众宾之问答,虽已怪之,未暇诘也。
既而众宾欢洽,起坐参差,儳说囋告,矛盾交戛。
自古今成败,人物短长,有天地以来,六合之内外,与夫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之情状变化,无不及也。
其高者抗太虚,其下者潜黄泉。
孰事绪之微而弗抽,奚理窟之深而未究乎?
于是喧嚣滋烦,互相倾挤,卬眉嚼齿,鼓掌顿足。
附耳呫嗫,或反唇尔汝,或发上冲冠,或拔剑击柱。
少焉气得者悔义,而负辱者神丧,纷然投袂起矣。
先生周旋众宾,俟其登车揽辔已,反揖道人而进之,熟视其状貌,窅然若无接也。
告之故,则唯然而应,质之疑,则泛然而辞,益怪焉,曰:「是乃所以为无诤也耶」?
道人曰:「向之譊譊者,奚为哉?
若予者,理之所否,而智之所取也;
人之所奴,而天之所主也」。
先生曰:「有是哉。
然子得之而不尽者也。
夫鸡之斗也,马之蹄也,牛羊之角触也,虎豹之爪牙搏噬也,造物者固尝赋之以是矣。
子之舌无恙乎,亦安得而噤默乎」?
道人曰:「今若则既有谓矣,余试为若妄陈之。
吾尝游于物之初矣,冥冥濛濛,莫择其中;
吾又尝观夫物之内矣,铮铮枞枞,为洼为隆。
将交乎物之所接,则物斯我敌;
若休乎物之所一,则我与物俱泯矣。
若余者,盖细视域中,而自适其适者也」。
先生曰:「密人之距,而周西伯之怒;
夹谷之辱,而鲁司寇之叱。
朱翟翳路,孟氏所以好辩;
释老倚门,韩公所以不能下气也。
而独不闻之乎?
且子亦尝见水之碍于石乎?
冲回流而遄往,乘逆势而反却。
敛万顷于尺寻,泻怒涛于绝壁。
荡摩排拶,雪坟鼎烹。
奔腾汹涌,山颓地倾。
阳山之险,闽溪之恶,吕溪之峻,瞿塘滟滪之隘。
如鹅雁之杂呼,如车骑之骏奔,如风吼林而雷春惊也。
至于一得平地,滔滔汩汩,东放之海,则漻然而已矣。
然则有声者,盖亦不得其平而然耶!
遇其不平而后有声,是有声者,乃所以求无声乎!
故輗軏龙跃而澄寂不动者,水之性也。
若夫满而流,流而碍,碍而有声,岂其所乐哉?
不得已也」。
道人曰:「古人所不得已者,仆既获闻命矣。
夫其不得已也,岂以求胜哉!
若水之不得其平而有声也,非水自尔也。
彼有为不平者也,故其有声也。
石为之声,是以终之无声焉。
所谓以不平平之,则其为平也平矣。
昔者鼢、婴交訾于东朝,浑、浚掠美于吴会
国师之移太常中郎之小令史
嗣复托讥于佩剑,史肇发怒于毛锥。
自我观之,富贵,外物也,不足相尊;
功名,馀事也,不足立己;
六经,陈迹也,不足伐异;
文章,末技也,不足自喜;
朋党,殊趣也,各植其私;
事业,殊用也,亦惟有时。
而又奚以相过乎?
吾将鄙蛮触蜗角,而同尧、桀之毁誉;
臧谷亡羊,而泯夷、蹠之是非。
则夫儒墨之徒,相诽相隳,孰为莛楹,孰为厉施?
其亦剑首之吷,而蝇头之微矣。
子又何暇规我以古人,而撄我以世祸乎」?
先生曰:「嘻,辩哉!
夫子终欲藏其狂言而晦晦于黮闇乎,其亦有待乎」?
道人曰:「春气上蒸,草木倒植者,时焉尔,非敢有待也,恐不能脱于理也。
昔者蔺将军懦于廉颇,而意在存赵;
陈丞相怯于王陵,而谋欲安刘
故出胯不校者终成名,而唾面勿拭者斯全身。
此皆邻于道者也,而岂未之思耶」?
先生俯而谛思,仰而自吊,已而长言之曰:「茅靡耶,波流耶,彼其所以纷纷耶。
聚块耶,积尘耶,此其所以忘情耶。
彼何人者耶,其独无间处耶」?
道人于是使之反之,搏髀为之节而和之,曰:「以石投水,无没者之可索耶;
以水投水,无易牙之可得耶。
其将三语而默契耶,亦将眉之扬而目之击耶,所谓如人饮水,冷煖自知者耶」。
歌数终,逌然不揖主人而退,主人亦不知降阶序而送焉。
庄周曰「终日言而未尝言」,几是已。
作《无诤道人辨》。
建炎五年绍兴元年德音绍兴元年正月一日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五八
圣人受命以宅中,莫大邦图之继;
王者体元而居正,盍新年纪之颁?
朕遭时艰难,涉道寡昧,熟视斯民之荼毒,莫当强敌之侵陵。
负此百忧,于今五载。
曷尝不未明求治,当馈思贤。
念两宫之远,而菲陋是安;
恐九庙之颠,而艰危是蹈。
苟祸可弭,虽劳弗辞。
然生灵久困于干戈,城郭悉残于煨烬。
丁壮系身于异域,旄倪暴骨于中原。
桑田失时,男女隳业。
仅存常产者苦斗升之歉,乍失故乡者无寸土之依。
或迫饥寒,散为盗贼。
始焉莫之加恤,终而无以自还。
致汝于斯,皆予之过。
幸高穹之未厌,哀否运之已穷。
戎马虽来,边防粗备。
嘉与照临之内,共图休息之期。
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
爰因正岁,肇易嘉名。
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
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
于戏!
小雅尽废,宣王嗣复于宗周;
炎正中微,光武系隆于有汉。
静言凉德,敢对前人。
尚期中外之彝伦,同念祖宗之遗泽。
辅成此志,永底于休。
按:《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四
重建夔州州学绍兴二十四年八月 南宋 · 徐粹中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八、《全蜀艺文志》卷三六、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八
世无不可成之材,亦无不可善之俗。
舄卤之地,可使为良畴;
九夷之陋,可使为洙泗。
其以为难者,亦诚有所未至焉耳。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成天下之化,天下之化育可赞也,况于人乎?
君子之于天下也,不患材之不成,俗之不善,患吾之诚或有未至,是以无所不用其诚,亦无往而不化。
夔之有学,本末载于旧纪,岁久屋老,常有震陵之忧。
绍兴二十三年春吴兴沈公自宗伯翰苑均逸侯藩,由东蜀移镇于夔。
大水,屋被漂垫,公命相土更筑。
于旧学之北,得高明爽垲之地,并其庙迁焉。
横经有堂,肄业有舍,藏书有阁,膳羞有所,背山面江,庙居其中。
肇工于秋九月戊申,告成于明年夏五月辛巳,总百三十四楹。
有来群士,其至如归,相率抠衣,愿识其实。
粹中尝读《易》之《观》曰:「观盥而不荐,有孚颙」。
若且盥而不荐者,为化之诚也。
「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之诚也。
是以为《彖辞》则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为《爻辞》则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于戏!
公之化于夔诚既至矣,诸生其勉之。
异时观光上国,进用于朝,人知劝勉,相率以从善,骎骎乎入于邹鲁之化,孰不曰自今日始。
谨拜手为之颂曰:夔之为州,介于巴、楚。
民生其间,鱼盐商贾。
庆历治平,始为黉宇。
逮夫崇、观,俊造接武。
我皇中兴,嗣复疆土。
阐扬文教,增光烈祖
建侯作屏,以绥以抚。
二十七年禁从分虎。
政未及施,劝先庠序。
来相其居,榱椽败腐。
顾将新之,候时而举。
大水,漫为洲渚。
卜筑惟新,奂轮有度。
民初垫溺,未遑安堵。
公命赈之,爰发仓庾。
泮宫之修,子来乐胥。
日者夜郎,称兵啸聚。
三岁兴戎,未克攻取。
泮宫既作,因越为虏。
鸱鸮革心,好厥音吐。
在昔僖公,修泮东鲁。
爰服淮夷,颂声鼓舞。
今也沈公,道尊学古。
乐育人材,不问淳卤。
达以至诚,化如时雨。
乃会其入,乃丰其贮。
士不家食,于焉游处。
匪命匪携,率规蹈矩。
利用宾王,陵我鸿羽。
岂不自公,肇开义府。
昔者孟轲,圣道是辅。
韩愈称之,功不下禹。
粹中于公,亦云斯语。
绍兴二十四年八月初一日谨记。
私试策 其七 历代之君出于天命人事辨 宋 · 史尧弼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二九、《莲峰集》卷五
历代之君或以功或以德而受天命也,然班彪作《王命论》以为出于天命,唐柳宗元作《贞符书》以为由于人事,何耶?
呜呼,天人之际未易言也,人事得则天命归,人事失则天命去,是天命即人事也,人事即天命也,岂人事之外别有天命哉?
愚尝持是说以观历代数千百载间,上自唐虞,下迄五季,凡所谓尽人事以祈天命者,不过德与功而已。
有德以受天命,唐虞三代是也;
有功以受天命,汉唐是也。
若夫魏晋而下,泯泯棼棼,例无功德,天命亦从而去焉。
夫受天命以德,则以位相禅,而天下不以为私;
以兵相攻,而天下不以为暴。
此无他,天地有奉,生民有庇也。
故乱而复治,绝而复续,必数百年而后已焉。
以功而受天命,则布衣崛起,而大业不难成,仗剑请命,而大勋不难集。
此无他,亦天地有奉,生民有庇也。
故亦乱而复治,绝而复续,数百年而后已焉。
若乃无德与功,而欲窃上天之命,则近不过于数十载,远不过于再传,安能绵绵不替,如瓜瓞之咏耶?
请试言之。
尧继喾而黎民臻于变之风,舜继尧而天民蒙垂拱之治,揖逊之德,为如何也!
夏之有天下,始于嗣舜,而传世十有六王。
商之有天下,始于克夏,而传世二十八王。
周之有天下,始于伐商,而传世三十六王。
继述之德,为何如也!
故曰,唐虞三代以德而受天命者以此。
春秋之后,六国争雄,至秦并之而不能守。
汉高祖起自丰沛,乘秦之乱,云合响应,八年而天下为汉。
传世二十五,历四百年,有功于民可知也。
典午之时,南北分裂,至隋并之,而不能守。
唐太祖起自晋阳,乘隋之乱,席卷长驱,六年而天下为唐。
传世十八,历三百年,有功于民可知也。
故曰汉唐以功而受天命者以此。
若夫汉之后而有当涂,以至杨氏之隋,唐之后而有朱氏之梁,以至郭氏之周,虽各得正统年号之纪,承承不替。
然取以权谋,则人复以权谋取之,此魏、晋、宋、齐、梁、陈、隋是也;
取以诈力,则人复以诈力取之,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也。
大抵纷纷籍籍,代雌代雄,故曰无德无功,天命亦从而去焉。
国家皇天眷命,历数过于汉唐
艺祖开基受禅同于舜禹,削平僭叛,混一海宇,则有德于天下,有功于民,未可量也。
肆及主上,运遭艰难,未克复平,或者归咎于天,故执事作为问目。
班叔皮《王命论》、柳子厚《贞符书》下询诸生,愚敢不罄所闻以对?
夫怪力乱神之事,圣人之所不言;
图谶符瑞之学,君子之所不取。
叔皮作《王命论》,是特知高祖之兴,五星聚白蛇分,而不知诛秦灭项,约法三章,则有功于民而后受天命者也。
以是观之,叔皮虽世掌史书,岂为无失乎?
然所可为今日道者,非柳子厚《贞符书》而何?
观其痛隋氏之虐,叹大圣之起,如三代受命之符,一切非之,其言曰:「德绍,道怠者夺」。
岂非以功德为人事耶?
岂非以人事为天命耶?
推此则今日之事不过修祖宗之德,复祖宗之功,彼区区敌国不足患也。
虽然,或者有曰:「关中天府之国,四塞为固,王不得不王,霸不得不霸」。
愚谓不然。
创业之君,先定于关中,人心所系,可以卜天命之去就焉。
若乃中兴之君,既能凭藉祖宗之功德,则关中不患不能取也。
何哉?
高祖之兴与彊楚相抗者屡矣,论彊弱则楚彊而汉弱,论勇怯则楚勇而汉怯,是以不知人心孰归焉?
天命孰与焉?
不得不先定关中,以卜汉楚之废兴也。
故先入关中而彊项遂灭,四百年之汉始定于此。
太宗之兴与群盗相持者亦屡矣,论彊弱则盗彊而唐弱,论勇怯则盗勇而唐怯。
是以不知人心孰归焉,天命孰与焉,不得不先取长安以卜唐盗之存亡也,故霍邑一战而老生就擒,三百年之唐始定于此。
若乃光武之起,不过延揽英雄,务悦民心,以复高祖之业而已。
是虽决策河北,而其后果能安集关中,以成中兴之业焉。
宗之起亦不过治兵讨贼,委任将帅,以复太宗之业而已。
是虽即位灵武,而后果能恢复两京,以造中兴之业焉。
故曰中兴之君既能凭藉祖宗之功德,则关中不患不能取也。
我主上聪明神武,光武唐肃宗之所不逮也,则所谓功德固已万万于汉唐二君,则朝廷之上岂无如冯异辈安集关中乎?
岂无如郭子仪辈恢复两京乎?
愚庶几尚及见之。
赵氏三桂堂记1196年6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三、《诚斋集》卷七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国朝皇族之英,自拔于绮襦金貂之林,而争衡于秀孝文儒之囿者岂少也,而六世业儒,三世中文科者,亦往往如麟之角。
兼此而趾美者,其惟少师惠国良公之一门乎?
试冠延和,颂献圣武仁宗皇帝是以有务学秀出之诏;
宗学方新,经术首选,英宗皇帝是以有文义异等之擢;
学洞《诗》《礼》,传释《孝经》,神宗皇帝是以有究厥微言之褒。
南阳侯惠国之业以训其子正议公,每曰:「五十二子,可教惟汝,汝可不懋」?
正议公感父之训,念祖之业,耕猎种绩,溢为伟辞,儒先推表,厥闻允焯,遂中绍兴戊午之科。
正议公又传南阳侯之业以训其子徽州公,且曰:「吾以武阶易为文臣,汝今未官,可不吾续」?
徽州公于是钻砺覃思,缵戎先烈,遂中绍兴戊辰之科。
徽州公又传正议公之业以训其子亮夫,亮夫以训其子时侃、时俊,二子皆以文词荐名,而时侃遂中庆元丙辰之科。
是岁六月,时俊来为吉州户曹掾,携徽州公书遗予曰:「彦恂愚不肖,不能大先公之门。
惟是世业一卷之书,六叶授受,不敢污莱。
尝励诸孙曰:『汝傥世科,当为汝作三之堂』。
今不践言,罔克用劝。
先公之故人惟子在,盍为我记其说,用光光前文人,以起起吾又子又孙,子独得辞」?
余报之曰:「自晋人以桂林一枝自况,相传至唐,乃以策第礼闱谓之,歌于杜氏之诗。
今君家三世,可不谓衣冠之盛事矣哉!
抑君其懋诸子诸孙以君家一卷之书,且一卷之书未易言也,顾所用何如耳。
收科发身,一卷之书也;
惟忠惟孝,以维城王室,盘石国祚,伻宋万嗣复无极,则君家子孙久大闳远亦与宋罔极,亦一卷之书也。
顾所用何如耳。
惠国讳某,南阳侯讳某正议公讳公称,字子显
正议公累治剧郡,绍兴间其治最天下,晚守京口,独当辛巳虏寇之锋,其功不细。
未报而没,至今屈之云。
年月日,杨万里记。
中奉大夫通判洪州杨公墓表1200年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五、《诚斋集》卷一二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宋受天命,一四海,圣圣相承,泽深仁高,一百六十馀年间,重乂累宁,罔一玷缺。
宰臣蔡京穷奸极妖,窃弄国秉,遂成靖康之祸,言之可为痛哭已。
盛时,蔽亏天日,阖开雷霆,生杀寒炎,在其爪掌。
久居,有尼出其门,倚其势夺民地,民诉之仁和县县宰庐陵杨公直之
尼诉于讽守胡谕公以地畀尼,当雠以美官,公执不可。
他日有从臣荐公,以前憾摈不用。
公自是留落老州县,君子是以为公惜也。
使是时公遇主,得为谏官御史,则斩安昌,破铜山,为国除此贼不难也。
君子是以为国惜也。
讳存字正叟一字存之
其先出晋武公子伯侨,伯侨四世孙叔向,族号羊舌氏,食采于杨,生食我,以邑为氏。
其后居华阴
战国者曰章,章生款,为秦卿。
后四世曰喜,仕汉祖封赤泉侯
十一世曰震,至唐曰绾,曰嗣复,曰汝士,曰虞卿
虞卿之孙承休天祐元年刑部外郎使吴越杨行密乱,不得归,遂家江南
六世曰辂,仕南唐,徙家庐陵
子铤,终海昏,公之六世祖也。
曾祖讳戬,祖讳伦,考讳郊,皆潜德不仕。
考以公累赠太中大夫,妣黄氏,赠硕人
太中公乐易有容,里善人。
家贫,择师训子,笃意无倦。
公幼,日诵数千言,未十岁能属文。
既冠,第元丰八年进士,授郴县
丁父忧,服除,授袁州司理参军
丁母忧,服除,授广州南海县,改循州长乐县
长乐,二广穷处也,士不知学。
公首延士子,脩学校,与诸生行乡饮酒礼,民风一变,声最诸邑
荐者交章,改宣德郎,知河中府猗氏县,改杭州仁和县
钱塘吴越胜地,公治整以暇,与文士登临赋诗,为一时绝唱,号诗将军
秩满,坐忤时宰意,授知袭庆府奉符县
奉符岱岳祠廷在焉。
仕者相传以为膏腴之邑,令与祠官同掌其利,故前令多墨。
为置策书,凡四方之民捐金钱以奉香火者皆书之,属之祠官,隶之府廷,己无与焉。
有戚里任氏子为祠官转移祭器,白诸部刺史以闻,有诏漕使韩公鞫之。
任置对穷,反诬公。
既具狱,公无秋毫,而任抵罪。
韩叹曰:「公之清虽畏人知,神知之矣」。
通判建昌军,地与闽境,盗所出入。
有恶少属徒数百,杀人火庐,巡尉惮之。
公谕招不从,设方略尽禽之。
既而戚曰:「愚民触法,情实可矜」。
白州戮渠魁,贷其馀。
民感悔,盗遂息。
令公当最,公推之他吏。
通判洪州,帅孙公俟素宽厚,自公在建昌,孙已知公。
既至,府事一委之公,公亦济以明惠,治而不扰。
公见时事日异,有拂衣告老志。
靖康元年七月钦宗皇帝登极恩,加朝议大夫
八月,竟上章致其仕,归于吉之吉水县湴塘里之故居。
高宗皇帝登极恩,加中奉大夫,赐金紫。
退居后,口不道朝廷事,手不染州县牍,友溪山,艺松竹,葛巾藜杖,寄傲其间。
轩曰报春,堂曰馀庆,皆有诗以纪之。
丙午冬大雪木稼,婴疾踰年而终,建炎戊申正月九日也。
得年七十有一。
葬以明年十一月壬申,乡曰中鹄,原曰王阮
娶黄氏、曾氏、刘氏,皆累封赠令人。
五子:王休博洽有辞藻,两预乡赋,修职郎抚州崇仁县
王庭,迪功郎兴国军司法参军
王烈迪功郎全州录事参军司户
王猷,迪功郎肇庆府司法参军,皆以公荫补;
王训,不仕。
孙九人:光祖、振祖、茂祖、焕、承祖、炳、赓、庶、得清,诸孙皆业进士,而得清弃家为道士云
曾孙十人:扶、谟、清节、掀、清成、清简、清德、清臣、掖、清卿,皆世其业。
公宇量恢疏,名宦冲淡,家素空乏,不问生业。
事兄布如父,禄赐必分,训其子如己子。
杞未冠策第,公以诗贺其兄云:「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至今诗家者流传诵为佳句。
公之葬,奉议郎、知处州虔南县刘师旦铭之矣。
后七十有三年庆元庚申,曾侄孙万里览其铭,慨公之忠,悼公之诎,复表其墓曰:
宣政之辰,有孽其臣,载弄之钧。
士伏以蜚,于其颦嘻,于霄于泥。
毅毅杨公,载凛其风,载劘其锋。
怒霆奋挻,排山塞渊,畴不剽旃。
予进可蹉,予传可磨,其如予何!
严郎中太丞简 南宋 · 赵孟坚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七六、《三希堂法帖》第十七册
孟坚前日下顾,又承惠脏腑药。
偶连日调利,尚未服,储留俟或对證则服之也。
匆匆言归,家酿二壶持浼,幸留顿,仍令仆者面及,馀嗣谢次
孟坚简上严郎中太丞。
宫保顾公吏侍张公被命校文仆承乏礼曹知贡举予三人者弘治乙丑同年进士也孝皇赐第距今三十有四年矣顾公有诗纪遇志感余嗣和焉 其一 明 · 严嵩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三十年前战艺场,最荣今日共春堂。
恩沾醴宴花明席,诏锁文闱棘绕墙。
阅尽沙金知力健,坐阑宫烛觉宵长。
凤池老手望,蚤见华虫补舜裳。
宫保顾公吏侍张公被命校文仆承乏礼曹知贡举予三人者弘治乙丑同年进士也孝皇赐第距今三十有四年矣顾公有诗纪遇志感余嗣和焉 其二 明 · 严嵩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射策当年独擅场,偶惭疏朽亦升堂。
亲承赐第临轩陛,谩逐看花过苑墙。
晨镜照霜华发改,晚葵倾日赤心长。
泰园春草年年绿,拭泪瞻天忆衮裳。
沈嘉则陶一灶自随日用二斤炭可供数客至晚不竭系以诗名之曰作灶而要余嗣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那因增灶恼行窝,杖底阳春信手过。
燕客始知易,牛山宁假负薪多。
非时解熟熊蹯火,不断能翻蟹眼波。
为问群歌白石烂,干汤尔意竟如何。
舞蛟石行有序 明 · 卢龙云
石,故李唐间物,有赵承旨松雪篆勒。易新主者屡矣,中几夺于权珰,复见摧于俗子。既归于范长康,独礼重之,号曰“吾友”,日相与徘徊其下,多邀墨客题咏,而属余嗣响。
清宛堂前三丈石,出自他山始何日。
洞庭波底一潜蛟,舞馀幽壑离窟宅。
已化贞坚状独奇,舞态犹存未异昔。
不与青州怪并来,岂藉神人驱始得。
鉴赏曾经巨笔铭,先朝真迹自堪凭。
雷雨乍闻恐变化,风云如待欲飞腾。
何缘异代相传久,呵护应知属地灵。
倚槛不堪残秀萼,垂阴犹复绕朱藤
丈人夙昔曾见梦,何如友谊今逾重。
笏袍亦类米家虔,表异真过灵璧贡。
长许高人入咏觞,更与词林侈歌颂。
平泉不羡赞皇居,叱羊浪说金华洞
兴废由来自有时,灵光独在此为宜。
主人自昔多奇尚,神物于今却遇知。
屡经险阨终难易,岂因权力可潜移。
将军台榭逢新主,学士祯祥再见之。
翠香二姊将以次子为余嗣志感 清 · 吴宗爱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汤饼清欢会九秋试啼早欲卜英遒。
人言似舅夸无忌,我觉生儿羡莫愁。
不是悲愉关骨肉,谁能户牖代绸缪。
添丁欲向先夫告,好慰苍凉土一抔。
腊月十七日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八
腊雪岂辞多,半旬刚始过今冬雪泽优沾十月廿二日甫交小雪节即应候得雪三寸馀嗣廿五日十一月初九廿六廿九腊月初二日连次得雪至今刚过半月又获祥霙)
彻辰递疏密,作势每婆娑。
数寸泽诚厚十七日已初微雪飘洒疏密相间逮夜至子正三刻方止次早京兆尹奏称实有七寸馀),一封捷报和(是日适递到明亮等喜报攻克石隆贼巢已将逆首石柳邓临阵斩馘生擒其子石老乔解京治罪大功告成苗疆平定仰蒙上天鸿佑瑞雪兆丰恰值武成送喜欣慰之馀益深寅愓)
昊恩叨叠佑,自审惕如何。
浙江巡抚琅玕奏报雨水情形诗以志慰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五
优雪节前近远被,已欣泛胜麦收占(今岁新正十二日京师得雪三寸有馀嗣据直𨽻山东河南山西江南等省各奏报同日得雪甚为普渥此外各省虽先后不同或雪或雨均沐春祺浙江省兹始奏至)
何当浙省驰章奏,乃幸新正报雨沾(琅玕奏浙省各府上年十二月虽均得雨雪尚未优渥兹于正月初三日起至初五日省城地方连朝密雨并雨中带雪随下随融已属深透旋据各属驰报续得雨泽深透情形大约相同询之农民咸称本年有节气较迟今当立春以前即已甘膏渥被春花足资长发实可普望丰收现查各属市集米粮充裕价值亦俱平减)
高下土膏泽胥透,米粮时价减都廉。
诚为今岁第一喜,额手观馀敬畏兼。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报得雪诗以志慰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五
四省雪沾一律同新正十二日京师得雪三寸馀嗣据直𨽻山东山西河南四省各督抚奏报所属同日得雪实属罕觏惟是陕西毗连晋豫曾否均沾未据奏至殊深廑念)西安被否念廑中。
奏来时玉五寸积,且报连朝各属通(兹据巴延三奏西安省城于正月十七日寅时大雪缤纷至十九日卯时计两昼夜除消融外积地五寸有馀其附近西安府属得雪与省城相同并称同州凤翔汉中延安榆林兴安商邠乾鄜绥德府州属均各禀称于正月初五初八十一十二等日得雪二三寸至四五寸不等秦中向以二麦为重今入春以来连沾雪泽丰稔可期农民甚为悦豫)
计日虽迟原得渥(直𨽻等四省同日得雪俱于上元前后陆续奏报西安路已较远落雪又迟数日是以今始奏至),润田惟普可占丰。
悠哉夏长秋收远,曰慰兼之惕切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