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碣石门刻石 秦 · 李斯
四言诗 出处:全秦文
(上脱九句,此颂三句为韵。)遂兴师旅,诛灭无道,为逆灭息。
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
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
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
地执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惠被诸产,久(《集解》徐广曰:「久,一作分。」)并来田,莫不安所。
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史记·秦始皇纪》)。
东山经图赞 其三 狪狪 东晋 · 郭璞
押哿韵 出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五十七
蚌则含珠,兽胡不可。
狪狪如豚,被褐怀祸。
患难无繇,招之自我。
宝人铭(《法苑珠林》作「自诫」) 北周 · 亡名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二
余十五而尚文,三十而重势位,值京都丧乱,冠冕沦没,海内知识,零落殆尽,乃喟然叹曰(《续高僧传》有上六句,《法苑珠林》无):夫以回到倒日之力,一旦草雕,岱山磐石之固,忽焉烬灭。定知世相无常,浮生虚伪,譬如朝露,其停几何?大丈夫生当降魔,死当饲虎,如其不尔,徒生何益?不如修禅定足以养志,诵读经足以自娱。富贵名誉,徒荣人耳。乃弃其簪弁,剃其须发,衣衲杖锡,听讲谈玄。战国未宁,安身无地,自厌形骸,甚于桎梏,思绝苦本,莫知其津。《大乘经》曰:「如说行者,乃名是圣,不但口之所方」。《小乘偈》曰:「能行说为正,不行何所说,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所以颜回好学,勤改前非;季路未修,惧闻后语。功劳智扰,役神伤命,为道日损,何用多知?誓欲枯木其形,死灰其虑,降此患累,以求虚寂。乃作《绝学箴》,亦名《息心赞》,拟夫周庙。其铭曰:
法界内有如意宝人焉,久缄其口。铭其膺曰:「古之摄心人也」。诫之哉!诫之哉!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一。虑多志散,知多心乱。心乱生恼,志散妨道。勿谓何伤,其苦悠长;勿言何畏,其祸鼎沸。滴水不停,四海将盈;纤尘不拂,五岳将成。防末在本,虽小不轻。关尔七窍,闭尔六情。莫窥于色,莫听于声。闻声者聋,见色者盲。一文一艺,空中小蚊;一伎一能,日下孤灯。英贤才艺,是以愚弊,舍弃淳朴,耽溺淫丽。识马易奔,心猿难制。神既劳役,形必损弊。邪径终迷,修途永泥。英贤才能,是曰惛懵,夸拙美羡巧,其德不弘;名厚行薄,其高速崩;涂舍翰卷,其用不恒。内怀茅乔伐,外致怨憎。或谈于口,或书于手,邀人令誉,亦孔之丑,凡谓之吉,圣以之咎。赏悦暂时,悲忧长久。畏影畏迹,逾走逾剧;端坐树阴,迹灭影沈。厌生患老,随思随造;心想若灭,生死长绝。不死不生,无相无名。一道虚寂,万物齐平。何劳何劣?何重何轻?何贱何辱?何贵何苛?澄天愧净,皦日惭明。安夫岱岳,固彼金城。敬贻贤哲,斯道利贞(《法苑珠林》六十一,《续高僧传》九,亡名。)。
颜鲁公行状 唐 · 殷亮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公姓颜。名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长安人也。颜氏乃春秋小邾子之苗裔。昔帝轩氏生昌意。昌意生颛帝。颛帝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一曰昆吾。其国卫也。二曰参胡。其国韩也。三曰彭祖。其国徐也。四曰会人。其国郑也。五曰曹姓。其国邾也。六曰季连。其国楚也。曹姓国于邾。春秋邾武公为鲁之附庸国。武公名仪甫。字颜公。故公羊传云。颜公有功于齐。齐威公命为小邾子。子孙以王父字为姓氏。以其附庸于鲁。故代代事鲁为卿大夫。故先贤传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其八。则颜氏之儒学可知也。若颜无繇字路。颜回字子渊。颜辛字子柳。颜高字子骄。颜祖字襄颜。哙字子声。颜之仆字叔并。颜何字冉是也。至公之十六代祖魏青徐二州刺史讳盛。字鲁国。居琅琊。葬临沂县西七里。十二代祖晋侍中讳含。自琅琊居丹阳。五代祖北齐黄门侍郎讳之推。自丹阳居京兆长安。高祖秦王府记室参军讳思鲁。曾祖蒋王文学著作郎讳勤礼。祖曹王侍读讳昭甫。父薛王友赠太子少保讳惟贞。即秘书监师古之曾侄孙也。公以家本清贫。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埽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年弱冠。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登甲科。二十四年吏部擢判入高等。授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元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醴泉县尉。黜陟使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器干彰于适用。宜先汗之职。俾伫埋轮之效。寻充河东朔方军试覆屯交兵使。凡阅举糺士伍舒惨之情。事理无不必当。七载又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郡有冤狱不决。公理之。时方久旱。而甘泽立应。郡人呼为御史雨。八载又充河东朔方军试覆屯交兵。使有荥阳郑氏兄弟三人。或居令长。或尉京畿剧任。往年母亡。殡于太原佛寺空园之内。经二十九载未葬。公乃劾奏之。敕三人放归田里。终身勿齿。左金吾将军李延业。素承恩渥。曾召蕃客内宴。引驾仗不报台。公责之。延业凭恃权势。于朝堂喧愤。公奏之。出为济南太守。朝廷惮焉。不敢不肃。八月迁殿中侍御史。时中丞宋浑。以私怨为御史吉温崔圭所诬告。谪贺州。公谓圭温曰。奈何以一时之忿。而欲危宋璟裔乎。由是与二人不平。宰相杨国忠初党于温。亦怒公之不附已。令吉温讽中丞蒋冽奏公为东京畿采访判官。九载十二月转侍御史。百馀日转武部员外郎。判南曹。提纲目。锄苛细。武调者多感而怀之。十二载。国忠以前事衔之。谬称精择。乃遂出公为平原太守。其实去之也。公至郡。访孝义名节之士。皆旌其门闾。或蠲其户役。安陵处士张镐。多才博识隐居。公诣其居。与之抗礼。因廉使巡察。乃荐焉。其后镐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安禄山镇幽州十馀载。末年反迹颇著。人不敢言。公亦阴备之。因岁终式修城。乃浚濠增堵。坏𡑡垣。立植木。内为禦敌之计。外托胜游之资。及兵兴。果赖其固而城得全。十四载。禄山祸谋将发。公遣子至范阳启禄山。以今年冬合当入计。禄山猜之。不许。公既不得离郡。乃遣亲客前汉中长史蹇昂奏其状。状留禁中不报。十一月。禄山反于范阳。众号十五万。长驱自赵定而南。趋洛阳。散榜诸郡。莫敢枝梧。禄山乃榜公。令以平原博平兵七千人防河。以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公登时使平原司兵参军李平乘驷奏之。平至东京。见封常清。云吾得上旨。凡四方奏事者。许开函而再封之。平听焉。常清遂倚帐操笔。寄书于公。论国家之事。词意甚切。并附募捕逆贼牒数十封至平原。令坚相待。公从之。使亲表及门客密送于诸郡。因此多有。而常清乃寻自败绩焉。有敕赐死于陕州。竟不接声。平之未至京师也。元宗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人向国乎。及闻平至。遣中使五六辈迎之。兼敕平奔马直至寝殿门。然后令下。奏事毕。元宗大喜。顾谓左右曰。颜真卿何如人。朕兼未曾识。而所为乃尔。禄山之发范阳也。时平原郡有静塞。屯平卢镇兵三千五百人。并已发赴镇。在路未达。公悉追回。更追诸县武举及猎射人。兼召募精勇。旬日至万馀人。遣宗子平原郡录事李择交统之。骁勇之士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等分押营伍。皆千夫之长。乐以义举。腹心无阻。而为其将帅焉。聚兵后数十日。公大飨将士于子城四门之外。办吏四人主酒食所约五十万。厮役之流。无不饱饫。公躬自抚巡。举酒下泪。言国家之恩。戮力死节。无以上报。众皆激愤勇。思致命焉。时饶阳太守卢全诚与司马李正举兵据其城。河閒司法参军李奂杀禄山所置长史王忠于济南。月馀日。清河义兵复归本郡。济南太守李随下游奕将訾嗣贤渡河。得博平伪太守马⿱(异)。据其郡。各有众数千。或至万人。相次于平原。共推公为盟主。公三辞后听焉。诸郡咨禀指挥。告败剋日数十至。信都郡武邑县尉李铣来投。本县令庞宣远拘刘铣母。公以私钱十万募人劫迎之。故士众叹感。无不愿效者。果遂偫意。兼斩庞宣远首而携回。十二月。禄山陷东京。害留守尚书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巩县尉蒋清等。因使以三人之首来徇河北。且以胁降诸郡。逆使者段子光至。初拽入门。子光大呼曰。仆射十三日入东京。远近尽降。闻河北诸郡不从。故令我告之。公若损我。悔有日在。遂历指三首。各言其人。公识其是。恐摇人心。乃谬谓诸将曰。我审此三人。皆非也。遂命腰斩子光。潜令收藏三首。志其处。数日稍定。取憕奕等首澡洁。仍缚蒲为身棺殓。发哀致祭。城外殡之。哭三日。举声下泪。受文武吊慰。左右无不出泣涕者。自此义合归者益多矣。斩段子光之日。沧州清河县步五千攻常山。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拥兵最近。不时出救。常山遂陷。诸郡颇有贰者。元宗乃以公为户部侍郎。依前平原太守充本郡防禦使。仍与节度使李光弼计会招讨。公以景城长史李晖为副。李铣贾载前侍御史沈震为判官。是月。又诏公为河北采访处置使。公又以前咸阳尉王延昌为判官。张澹为支使。时清河郡寄客李华(后因献封事睿宗有敕改名)。为郡人来乞师于公曰。窃闻公高义首唱。河朔归顺之人皆依倚。以为声气洪赡。人心可用。若不倦于听。则仆请言之。公曰。何如。华曰。国家旧制。江淮郡租布贮于清河。以备北军费用。为日久矣。相传为天下北库。今所贮者有江东布三百馀万疋。河北租调绢七十馀万。当郡䌽绫十馀万。累年税钱三十馀万。仓粮三十万。时讨默啜。甲仗藏于库内五十馀万。编户七十万。见丁十馀万。计其实。足以三平原之富。料其卒。足以二平原之彊。若因抚而有之。以两郡为腹心唇齿。其馀乃四支耳。安敢有不从者哉。彼要仆为行人。以造公之垒。仆明见其可同心也。取命于屏戟之外。惟公图之。公曰。所合之众。未曾知战。自死且急。安有恤邻之暇哉。虽然。诺足下之请。则可为乎。华对曰。清河遣仆致命于公者。盖欲禀义□大贤以济谋。非力不足。而借公之师。以当强寇也。瞻仰高意。未有决词定色。与济清河也。安敢言为哉。时华才年二十馀。皆沮云。必动众无成。惟公奇之。迫于众情。未□许耳。华乃就馆操书。以达其意。意者略言清河去逆就顺。以全实之资。上公之军。而承公之命。时不纳而疑之。即仆回辕之后。清河必有所托。系与他人。与公为西面之难。无什日之期耳。公及噬脐乎。公览而惊之。遂排偫议。独仗其决。借兵六千人。兵既出平原。次于竟上。华将把公手而归。公曰。兵既行矣。可以言吾子之意否。华曰。近闻朝廷遣程千里统精兵十万。自太行东下。拟诣口。助河北诸军讨灭叛逆。而口为贼所守。千里兵不得东出。须先伐魏郡袁知泰(泰禄山所署伪太守)。纳旧太守司马垂。使为西南主。分开口。出千里之军。因令讨邺郡以北。直至幽府已来未顺城邑。平原清河率同盟诸将。以十万人直指河阳。分效兵巡河。而悉制其奔冲之路。计王师东讨洛邑。必不减二十万。河南诸郡义师。西向临之。亦不减十万。公当表请坚壁勿战。不旬月而贼有溃败相图之势矣。公然之。遂移牒清河等诸郡。并遣大将宗子李择交副将平原县令范馥偏裨和琳徐浩等十馀人。促兵清河合势。以便宜从事。华复命于清河。因兵合之际。修永济渠。引水绕州。城上大修守战之具。旬日而毕。又以清河四千兵。与平原连踪而西。时博平亦义兵千人来合。于是三郡之师。屯于博平郡堂邑县西南十里。袁知泰遣其麾下将白嗣深乙舒蒙等。率二万人来拒战。三郡之兵。尽日苦斗。遂大败之。斩首万馀级。生擒一千馀人。马一千匹。军资器械。不可胜数。其日。魏郡城东南面女墙一百五十步。无故而崩(去郡邑百里战日而崩所以为异)。知泰走投汲郡。于是自魏郡以东。至堂邑百馀里。莫不携壶浆于道侧。以候官军。公声益震。境内稍安。初平原之师。既西合清河。时贼将史思明围饶阳。恐平原救之。仍遣游弈兵来拒。前锋去旧县十里。公惧不敌。乃遣骁将刁万岁以三千兵逆之。坚壁不战。又以书过河。招北海太守贺兰进明。统马步兵五千来助。公陈兵而迎之。相揖哭于马上。悽恸三军。宴犒甚厚。进明遂屯平原城南。息养士马。公每事咨谋之。自是兵威之重。稍移于进明矣。而公不以为嫌。进明未有所之。李择交兵入清河。寻又破于堂邑。而因公以有功。礼逊于进明。加河北招讨使。择交馥各徵进官级。其清河博平有功。不录一人。时论进明必有后败。未期果失律于信都城下。有诏抵罪。公纵之使赴行在。进明以全。乃公护之也。君子曰。窃人之财。犹为之贼。况窃人之功乎。进明之不死幸也。然公亦过于宽厚矣。三月。河北节度使李光弼。以朔方马军三千。步军五千。初出土门。将讨定河朔。公乃抽兵归。并放博平清河等军各归本郡。敛戢以待光弼之命。俄而光弼拔平山郡(敕改常山为平山)。续有诏遣郭子仪以万军助之。两进兵又拔赵郡。史思明方守博陵以自固。仍将兵来拒。于是两军与思明三万人对阵于嘉山大战。思明败绩。徒跣走入博陵城。两军斩首万馀。虏获不可胜计。时平山赵郡已拔。刘正臣(本名客奴)归顺于平原。平卢等十七郡。公先据之。于是横截贼路。人往来幽府。皆以精骑偷路。又多被官军杀之。其贼将士父母妻子。及曳落河种族。并质在范阳。绝怀震恐。时方盛暑。公知光弼子仪禁断侵掠。将士少衣服。乃送十五万帛。为三万人装以遣。人至饶阳。属潼关不守。两军却入土门。遂留不行。然河北诸郡。公始复指麾征讨之事。肃宗之在灵武也。公前后遣判官李铣及马步军张云子。以蜡为弹丸。以帛书表。实于弹丸之内。潜至灵武奏事。有诏以公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依前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又于丸内奉敕书。及即位改年赦书至平原。散下诸郡宣奉焉。又令前监察御史郑昱奉赦书。宣布河南江淮。所在郡邑。风从不疑。而王命遂通。则公之力也。而河北诸郡。禀公之命。粗为安肃。公以兵兴半年。军用已竭。思所以赡济之。未得其略。先是清河行人李华。自堂邑战胜后。又睹公辞权而不有之。遂藏于人閒不及见。公再三盟约。号令诸郡。及以文牒求之曰。清河郡属崔审交应贼之后。吏不安。行人李华乃崇墉浚隍。锻甲矫剪。乞师破敌。和众以安人。静言其功。须有甄赏。仍牒之于路以求焉。华于是复诣平原。与公相见。公因问以足用之计。华遂与公数日参议定。以钱收景城郡盐。沿河置场。令诸郡略定一价。节级相输。而军用遂赡。时北海郡录事参军第五琦。随刺史贺兰进明招讨于河北。睹其事。遂窃其法。乃奏肃宗于凤翔。至今用之不绝。然犹未得公本策之妙旨焉。是年秋。禄山遣其将史思明尹子奇等。并力攻河北诸郡。前后百馀日。饶阳河閒景城乐安。相次而陷。所存平原博平清河三郡而已。然人心溃叛。不可复制。公乃将麾下骑数百。弃平原渡河。由淮南山南取路。朝肃宗于凤翔行在。初公之将过河也。乃谓判官穆宁张澹曰。贼势死尔。若委命待擒。必为其快心。辱国之命也。今将径赴行在。公以为何如。若朝廷必诛败军之罪。以励天下。则王纲可振。死亦何恨。如复从事。以责后效。则业不朽矣。宁澹与诸将皆赞之。策马发至。朝廷除公为宪部尚书。初刘客奴以渔阳归顺。时史思明与光弼子仪相持于赵定之閒。客奴遣使越海。与公计会。公使判官贾载将男颇为质信。泛海以军粮及战士衣服遗之。时颇始年十岁馀。公更无子息。三军恳请留之。不从。及载等回。公乃与渔阳声势相连。寻又使人迎其军。比至。公已弃平原。归于行在。竟不及事。然自肃宗已来。河南及诸道立功大将。如王元忠田神功董泰侯希逸李正已许杲卿等。初皆是公自北海迎致之者。终无私谒焉。至二年正月。又除御史大夫。未几。因忤圣旨。贬冯翊太守。乾元元年三月又改蒲州刺史本郡防禦使。封丹阳县开国子。食邑一千户。是年为酷吏唐旻所诬。贬饶州刺史。二年六月拜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使兼宋亳都防禦使。刘展反状已露。公虑其侵轶江南。乃选将训卒。缉器械为水陆战备。都统使李峘以公为太早计。因密奏之。肃宗诏追。未至京。拜刑部侍郎。及刘展举兵渡淮。峘败绩奔江西。淮南遂陷于展。议者皆多公而怨峘焉。上元元年秋。时御史中丞敬羽。狙诈险惨。班列皆避之。公曾与之语及政事。遂遭诬贬蓬州长史。公乐道自怡。不以介怀。宝应元年八月。代宗有诏除利州刺史。十二月拜户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广德元年又加金紫光禄大夫。充荆南节度使观察处置使。迟留未行。为密近所诬。遂罢前命。代宗幸陕。公扈从至行在。除尚书右丞。宰相元载与公不叶。公亦面数之。不为之屈。及銮驾还宫。公曾建议先谒庙。然后即安宫阙。事竟不行。时载方在于立班。更顾公曰。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公怒而进曰。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乎。然朝廷纪纲。岂堪相公再破除也。载自此衔之而不忘。二年正月除检校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朔方行营汾晋等六州宣慰使。载又疑公因使奏对必言短。寻罢前命。惟知刑部尚书事。三月晋封鲁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载自与公有隙。常俟公阙。公亦献书直奏其奸状。代宗俱容。不罪之也。永泰二年春。差公摄职谒太庙。公以祭器不修。言之于朝。载谮公以为讪谤时政。贬峡州别驾。代宗为罚过其罪。寻换吉州别驾。公与往来词客。诗酒讲论。为乐甚。有所著。编为庐陵集十卷。于大历三年迁抚州刺史。在州四年。以约身减事为政。然而接遇才人。耽嗜文卷。未曾暂废焉。因命在州秀才左辅元。编次所赋。为临川集十卷。七年九月拜湖州刺史。公以时相未忘旧怨。乃加勤于政。而以杭州富阳丞李㟧为本州防禦副使。苏州寓客校书郎权器游客前大理司直杨昱为判官。委垦草辟田之务于㟧。委阅簿检吏接词政之务于器昱等。而境内宴然。公初在平原。未有兵革之日。著韵海镜源。成一家之作。始创条目。遂遇禄山之乱。寝而不修者二十馀年。及至湖州。以俸钱为纸笔之费。延江东文士萧存陆士修裴澄陆渐颜祭朱弁李莆清河寺僧智海兼善小篆书吴士汤涉等十馀人。笔削旧章。该搜偫籍。撰定为三百六十卷。大凡据法言切韵次其字。按经史及诸子语。据音韵次字成句者刊成文裁以类编。又按仓雅及说文玉篇等。其义各注其下。谓之字脚。韵海者。以牢笼经史之语。依韵次之。其多如海。镜源者。八体之本。究形声之义。故曰镜源。绵亘数载。其功乃毕。表奏上之。有诏付所司藏之于书府。大抵求经史撰集篇赋。利于后学焉。此外饯别之文。及词客唱和之作。又为吴兴集十卷。今检校国子祭酒杨昱。自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除为汉州刺史。转湖州刺史。以旧府之恩。乘州人之请。纪公遗事。刊石立去思碑于州门之外。即今都官郎中陆长源之词也。十二载。元载伏诛。召公为刑部尚书经年。公以前后频典刑宪。密启辞焉。乃上选举利害事宜数十条。代宗善之。人莫知也。遂改吏部尚书。今上谅闇之际。诏公为礼仪使。先自元宗以来。此礼仪注废阙。临事徐创。实资博古练达古今之旨。所以朝廷笃于讪疾者。不乏于班列。多是非公之为。公不介情。惟搜礼经。执直道而行已。今上察而委之。山陵毕。授光禄大夫。迁太子少师。依前为礼仪使。前后所制仪注。令门生左辅元编为礼仪十卷。今存焉。三年八月迁太子太师。四年。淮宁节度使李希烈以十四州叛。袭陷汝州。执刺史李元平归蔡州。朝廷诏公为淮宁军宣慰使。公乘驿驷至东京。河南尹郑叔则劝公曰。反状已然。去必陷祸。且须后命。不亦善乎。公曰。君命也。焉避之。至许州。与希烈相见。宣传诏意未毕。逆贼使其大将军王玢周曾。诟公以丑词。劫公以白刃。又令邻境同恶所遣使者四人。于希烈之前拜舞。伏称诬诉国家之事。勃慢凶豪。词所不忍听也。又令亲兵五千人。号为希烈养子。人各持一刀。逼胁于公。如欲剸食之势。公位不移定。色不挠惧。希烈睹公辞色不变。谬为惊骇。以身蔽公。兵人既退。方揖公就馆。前后诈为公表奏。自说其强盛以请汴州者数十。今上知而寝之。希烈虽穷凶极恶。然亦感公文义。大陈设燕会。将欲送公于朝廷。先为贼所擒汝州刺史李元平时在座。公指引叱责之。元平羞惭而起。书其奸意。坐上潜通。希烈意变。罢宴后。遂拘公于官舍。令甲卒十人守之。仍穿一坑于厅之前以胁公。公乃直言指希烈云。死生有定。何足多端相侮哉。但以一剑见与。公即必睹快事。无多为也。希烈惭谢焉。自后不敢无礼于公也。居数月。贼于安州城下破官军。得获将士。以头连誇示于公。公大声叫呼。自床投地。愤绝良久乃苏。从此更不复与人言语。及哥舒曜收复汝州。擒检校刺史周晃已下百人。希烈乃遣周曾康秀林等领二万人。来袭哥舒于汝州。曾秀林行至襄城。乃谋翻兵杀希烈。奉公为节度使以归顺。希烈押衙姚澹亦为内应。先期一日事泄。希烈乃遣骡子军三千。奄至襄城。杀周曾等。收其期兵而回。因送公于蔡州龙兴寺居焉。公度不得全。自撰墓志。以见其心。又就希烈请数人之馔。希烈不知而给之。自陈设之。因为文祭周曾已下为贼所害者。无不欷歔。其十二月。希烈陷汴州。僣逆称号。为惨酷之具以逼公。意欲其屈礼。公愤然而无求生之意。贼以止焉。贞元元年。河南王师复振。贼虑蔡州有变。乃使其将辛景臻。于龙兴寺积薪。以油灌。既纵火。乃传希烈之命。若不能屈节。自即裁之。公应声投地。臻等惊惭。扶公而退。希烈审不为已用。其年八月二十四日。又使景臻等害于龙兴寺幽辱之所。凡享年七十七。明年三月。希烈为麾下将陈仙奇所杀。淮西平。仙奇遣军将营送公神榇于京师。嗣子栎阳县尉頵次子秘书省正字硕迎丧至汝州襄城县。乃葬焉。攀号屡绝。毁裂过不自胜。以其年十一月三日。祔葬万年县凤栖原之先茔。有诏赠司徒。谥曰文忠。赙钱五十万。粟二百硕。中使吊祭。仪仗送于墓所。朝野莫不哀伤。公蹈忠节之苦。古今无类焉。公平居之日自卑。有井介之操。而能容众。有洁已之方。不以疵物。与道合岁寒者。终始无渝变。况君臣大义。名教大节。而得造次焉可夺求生而害仁者。于戏。淮宁之难。岂止天不慭遗。盖亦有无良之人。以怨报德。投之于无存之地也。悲夫。初遭难后。江西节度嗣曹王皋上表曰。臣见蔡州归顺脚力张希璨王仕禺等说。去年八月二十四日。蔡州城中见封有邻儿不得名字云。希烈令伪皇城使辛景臻右军安华于龙兴寺杀颜真卿。埋于罗城西道南里。并立碑。臣听之未毕。涕泗交流。三军对臣。亦苦呜咽。且臣死王事。子复父雠。人伦常经。不足褒异。所悲去古日远。浇风荡浮。多苟偷生。曾不顾节。使忠孝寂寞。人伦憔悴。昨段秀实奋身击泚首。今颜真卿伏缢烈庭。皆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夫日月丽天。幽明向烛。忠烈曜世。回邪革心。伏请陛下降议百寮。遐布九有。刻石颂德。告庙图形。使元壤感恩。皇风泽物。公之密亲懿友。动相规用。以成其务者。即今给事中殷公亮吏部员外郎柳公冕。采其谋猷。分以休戚者。今吉州刺史李公㟧。重其器。悦其能者。今检校国子祭酒杨公昱故户部员外郎权公器。其馀顾盻曾假吹嘘成名。布于词场及内外之列者。不可胜纪。李公㟧吉州以小子久趋于栏戟。定以使言。将存刊刻。用防逸坠。尚实去饰。庶无愧焉。其故同事之人。先后存亡。录之于左。谨状。
诗偈 其四十七 唐 · 庞蕴
押词韵第四部
出家舍烦恼,烦恼还同住。
痴心觅福田,騃意承救度。
十二因缘管,无繇免来去。
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
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
平等如虚空,善恶俱无取。
既不造天堂,谁受三涂苦。
有无尽无馀,乘空能自度。
神作如来身,智作如来库。
涌出波罗蜜,流通正道路。
浑身加身佛,迷人自不悟。
先圣庙记 五代末宋初 · 徐锴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
昔夫子禀天地之灵。膺期运之数。体山岳之成形。合尧禹之宏度。跨三五以杰出。邈千载而高步。岂惟民哉。泰山之于邱垤。凤凰之于飞鸟也。然而日月有薄蚀之运。生民有沦胥之期。老聃已逝。蹈流沙而不返。文王既没。顾天下而谁宗。是以则天以化民。屈已以济物。使夫子志在于为君也。则当假道百里。因基一成。受禄以有民。逆取而顺守。然后革命创物。锡土苴茅。布子姓于九州。班正朔于四裔。因王法以行礼。假号令以济人。然而不屑意者。以为尧汤既远。武有惭德。乐则有司失其传。礼则孟孙病其仪。风俗崩弛。皇纲解散。是以周流天下。遑遑列国。一车二竖(疑)。访苌宏而观周庙。四科十哲。昭日月而播微言。假陪臣以尊周公。修春秋而正王室。匡辅元精。陶冶情性。因国风而正乐。顺人情而定礼。万物既治。我无位焉。此则夫子所受老子之元言。老子所以释负而去之之义也。至夫载贽诸境。濡足当时。止璠玙而救季孙。斩侏儒而存鲁国。故令君臣悬解。井树不刊。而地靡立锥。权轻飞羽。谕醯鸡于道室。譬丧狗于东门。野餫弗糁。门徒菜色。坐席不煖。炊突不黔。其利物也甚丰。其为巳也至约。是以子贡有言。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岂不谓然乎。夫近道者道亦近之。远道者道亦远之。是以七国冰解。嬴秦灰灭。所以夫子欲见于卫妃。诸生发愤于陈涉。有由然矣。汉高甚武。心涵帝度。为旧君而袒哭。望鲁国而辍攻。受天明命。将半周室。其遗言祠祀也。则自阙里而遍寰区。出壁中而宝东序。盖帝王之崛起。大数之中兴焉。夫子非求祀于人。而人皆祀之。非衒书于人。而人争售之。自非大庇生民。其孰能至于此。圣历中否。偫雄大驰。衣冠礼乐。不绝如线。圣皇绍祚。文思累洽。扫大学之煨烬。编羽陵之蠹简。济济焉。煌煌焉。民德归厚矣。犹虑隈隅未润。蓬艾未光。慎彼观风。敬兹有土。保大壬子岁。以枢密院副使兼尚书吏部郎中李君徵古有帏幄之效。克定之谋。俾守于袁。下车视事。解甲息兵。巡省农功。周行庐室。以为导化有本。振叶由枝。而孔庙颓替。诵堂风雨。顾礼器而赩恧。振儒衣而凄泫。于是考图牒。徵碑版。盖天宝中太守房公琯始立庙于州城北门之外五十步。乾元中太守郑公审始移之。会昌中又迁于州东。大中中复于房公之卜。不常厥所。于今四迁。乃永奠陔次。大兴力役。粪墙俱墁。非宰我之难圬。坏屋可炊。知颜生之不惑。回廊月照。接武云征。洞户静深。重檐奄霭。徵两楹而正坐。俨四科而列侍。如尝不寝。似欲无言。植以美材。綷以藻泳。灵衣兮披披。华蕊兮蘘蘘。黍稷令芳。笾豆普淖。解危冠于季路。见绘事于卜商。足以目击而道存。不言而心喻矣。昔鲁恭坏宅于旧国。庐陵伐木于孔门。金石为鸣。父老叹息。然则夫子之道。得其人而后行。文翁之风。感于心而自化。是以袁江之上。袁山之阿。朝为崆峒。夕成洙泗。用此道也。若夫敷孔业而无祠宇。是犹弃筌蹄而待貌。叩寂寞而求音。盛趋翔而无至心。是犹依猿狙为周公。假诗礼而发冢也。是以李君炳筠川之灵。锡钟陵之秀。行出乡里。名闻京师。题桥以起途。怀绶而返国。昔之去国而衣锦者。苏秦无守土之实。终军无表里之名。君之兼总。其稽古之谓。故分符之际。敕改君筠州万载县所居高侯乡高城里曰怀旧乡孕秀里。君又以私财百万。代其乡输税。增闾里之气。为儒者之华。功成不居。无待刊纪。而庠序之作。所以耸善惩恶。托予叙述吾师也。故为之记。至其遏寇虐。浚沟湟。则有底绩之司。书勋之府焉。唐保大癸丑岁正月二十日庙成之日也。
杞伯颜无繇赞 唐末宋初 · 梁周翰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全宋文卷五一、《陋巷志》卷五
显允君子,德克(一作充)庆延。
叔世家鲁,陋巷生渊。
同师将圣,俱谓能贤。
千载之下,清风凛然。
颜无繇字子路鲁人赠杞伯今进封曲阜侯赞 北宋 · 丁谓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山左金石志》卷一五、雍正《山东通志》卷一一之七
素王将圣,实为我师。
颜子殆庶,趋庭学诗。
请车无愧,陋巷安卑。
追荣侯服,逢此上仪。
选任贤能论 北宋 · 范仲淹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范文正公集》卷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三三、《圣宋文选》卷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张良、陈平之徒,秦失之亡,汉得之兴。房、杜、魏、褚之徒,隋失之亡,唐得之兴。故曰「得士者昌,失士者亡」。《书》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其勤求人材如是之急也。然则求之之道,不可一端。皋陶赞禹曰:「亦行有九德(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真伪则可知。)。乃言曰:「载采采(载,行。采,事也。称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性宽洪而能庄栗。),柔而立(和柔而能立事。),愿而恭(悫愿而恭恪。),乱而谨(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扰而毅(扰,顺也。致果为毅。),直而温(行正直而气温和。),简而廉(性简大而有廉隅。),刚而塞(刚断而实塞。),彊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彰厥有常,吉哉(彰,明。吉,善也。明九德之常,以择人而官之,则政之善。)」!孔子之门人目以四科:一曰德行,谓颜渊、闵子骞也(颜渊闻一知十。)。二曰政事,冉有、季路也。三曰言语,宰我、子贡也(子贡使于诸国,而不辱君命也。)。四曰文学,子游、子夏也(经纬天地曰文,礼乐典章之谓也。游、夏能述之者也。)。此所谓求人之道,非一端也。又《书》之《说命篇》曰:「旁求俊乂,列于庶位」。是朝廷庶位,惟俊乂是求。唐太宗曰:「天下英雄落吾彀中」。《语》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智则可与治国家、安天下,愚则可与避怨恶而全一身。故圣人以俊乂为德,不以柔讷为行。如以柔讷为行而宠之,则四海英雄无望于时矣。使英雄失望于时,则秦失张、陈,隋失房、杜,岂不误天下之计哉!
游五泄山 北宋 · 刁约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
真境无繇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
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
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会稽掇英总集》卷四)。
伯常少留别业寄诗索酒因以奉报 北宋 · 曾巩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未拥双驺谒汉庭,暂留车马憩林坰。
多情置驿邀佳客,好事磨铅勘旧经。
芳草连门三径远,朝云临幌数峰青。
春醪有禁无繇寄,谁为江潭访独醒?
谷隐寺 北宋 · 曾巩
押侵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襄阳市
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广州十贤赞 其七 唐岭南节度使检校司徒平章事太子太师赠太傅谥曰贞简李勉 北宋 · 蒋之奇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三四
李勉玄卿,惠王之孙。
沈雅清整,好学有闻。
调开封尉,俗厖难治。
摧奸抉隐,已为能吏。
扈从灵武,乃擢御史。
笑语哗纵,维时崇嗣(大将管崇嗣)。
勉劾不恭,帝叹以云:「自吾有勉,朝廷乃尊」。
关东献俘,百人且死。
中有叹者,过问所以。
「被胁而官,非敢辄反」。
入言寇污,天下且半。
虽欲澡心,厥路无繇。
驱以助贼,殆非良谋。
愿勿尽杀,帝嘉其意。
驰骑完宥,归者日至。
连擢少卿,欲柄用之。
辅国之骄(李辅国),讽使下己。
勉终不肯,宁为刺史。
江西部人,父病为蛊。
埋书勉名,掘验不诬。
是孝于父,纵释不诛。
入尹京兆,不谄军容(鱼朝恩)。
前尹(黎干)治饷,我独不供。
节度岭南,盗贼负险(番禺贼马崇道、桂叛将朱济时负阴为乱。)。
残十馀州,至皆讨斩(遣将李观率容州刺史王竑斩之。)。
西南夷舶,岁四五至。
谁为苛谨,困此讥视。
勉既絜廉,又征不暴。
明年共来,四十馀柁。
居官之久,清静自敕。
器用车服,未尝抆饰。
迨其召归,至于石门。
尽搜其家,所畜犀珍。
投之江中,囊笥一贫。
时谓清节,可辈三人(宋璟、卢奂、李朝隐。)。
部人叩阙,请为立碑,以颂其德,代宗许之。
徙节滑亳,不威而治。
诸帅暴桀,皆所尊畏。
灵耀之奔(李灵耀),勉缚以献。
忠臣(李忠臣)之逐,诏移治汴。
襄城失守,援兵莫至。
溃围东出,未足为愧。
帝尝问勉:「卢杞奸邪,朕顾不知,其故谓何」?
勉曰:「杞奸,闻于天下。
独帝不知,是奸邪也」。
对则甚韪,然益见疏。
为相二岁,辞位以居。
勉之少贫,尝在逆旅。
诸生且死,出金以与。
「为我葬馀,君可自取」。
勉诺既葬,置金棺下。
其家来谒,启墓付之。
将相奉赐,亲党是遗,没无赢藏,其清若兹。
礼贤下士,善终如始。
幕府有卒,宴必沃馈。
每遣戍兵,存问家室。
视其资粮,人得死力。
鲠亮廉介,在廷所少。
七十二终,为宗臣表。
舟泊采石 北宋 · 李之仪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经年欲到竟无繇,便路今朝得暂留。
弄月燃犀俱未暇,潮平且欲过西州。
辞州学教授书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七、《演山集》卷二三
古今之士,所受之性,所存之心,所行之义,所尚之志,非昔高而今下也。无有古今,所谓大道,无有高下,所谓大法,自天子至于庶人,自圣人至于愚下,无不得者,何独于今人而疑之哉?然而古来之士,德至贵,物至贱,利至轻,义至重。方当独善之时,万钟之禄不易于箪食,百镒之金不易于多文,潭潭之居无以异乎荜门瓮牖之自适也。穷而兼善于一乡,达而兼善于天下。立吾良贵故也,非为乎贫;行吾素志故也,非为乎势。孔子之弟子,有志于道,无志于仕。有如曾晰、漆雕开者,圣人之所与;颜渊、闵子骞者,圣人之所尚。颜渊、闵子骞,其德成矣,然而无志于仕,何也?其意以谓载质而出,自有圣人在焉。圣人仕矣,吾属何患于丧乎?宰我仕齐,子夏仕魏,子贡仕鲁,子路仕蒲、卫,寂然无足慕者。故天下无行,多为家臣。颜、闵之徒下视区区之仕,不能贤于游、夏、季路之辈,何必于仕哉?尝怪先王之泽熄,权利浸长之世,诸子有能恬守顺受,以道为乐,语默以时,未尝失言,去就在我,未尝失足,岂待圣人为之依归,乃至于是耶?所乐虽非穷通,必有资乎穷者。盖有受道之质,苟无助道之资,奚暇行礼义哉?虽圣人无如之何矣!故颜子虽贫,尚有郭外之田以备箪食。仁者养生之计,不死足矣,无穷之欲,世之累,乌能窘我哉?又况先王之盛世,自有土田,天下学士出则耕,入则养,居则学,扬子所谓古之学者耕且养,其以此欤?秦废先王之制,天下土田尽入兼并之家,士始为贫所窘。自非独行特立之士,见取于世,尊之为师,贵之为吏,其馀孱弱或屈为屠沽,或流为商旅。大人之门,投书曳裾,自荐其贫贱,以道为货,患不得之,尝有戚戚之态。是故去就徇人,忧乐逐物,志轻而利重。扬子所谓秦之士也贱,其以此欤!虽然,好古之士虽不如此,而为身谋家计所困,虽有漆雕开、季路、公西华之志,及其成德然后幡然为伊尹者,何可得哉!此裳所以辞去左右,慨然而西之意也。
送张仲甫赴江西参议 宋 · 王之道
押词韵第八部
我生坐疏拙,逢人辄倾倒。
语言无浅深,出口被伊恼。
为孽匪天作,受攻本谁造。
惩非每嚼舌,事已复自蹈。
可怜愚不灵,蹭蹬到今老。
识君无几时,底里见襟抱。
古人重倾盖,相从恨不早。
是行若登仙,江山为君好。
无繇挽画鹢,此意增恋嫪。
何当寄相思,临风慰衰槁。
宣圣七十二贤赞(并序绍兴十四年五月六日丙辰)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一
朕自睦邻息兵,首开学校,教育多士,以遂忠良。继幸太学,延见诸生,济济在庭,意甚嘉之。因作《文宣王赞》。机政馀閒,历取颜回而下七十二人,亦为制赞,用广列圣崇儒右文之声,复知「师弟子閒缨弁森森、覃精绎思」之训,其于治道人心,亦庶几焉。
孔某,字仲尼,鲁人,开元廿七年制追谥为文宣王。赞曰:
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古今之师。志在《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其誉。惟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
颜回,字子渊,鲁人,赠兖国公。赞曰:
德行首科,显冠学徒。不迁不贰,乐道以居。食埃甚忠,在陋自如。宜称贤哉,岂止不愚。
闵损,字子骞,鲁人,赠费侯。赞曰:
天经地义,孝哉闵骞。父母昆弟,莫閒其言。污君不事,志气轩轩。复我汶上,出处休然。
冉耕,字伯牛,鲁人,赠郓侯。赞曰:
德以充性,行以澡身。二事在躬,日跻而新。并驰贤科,得颜为邻。不幸斯疾,命也莫伸。
冉雍,字仲弓,鲁人,赠薛侯。赞曰:
懿德贤行,有一则尊。子也履之,成性存存。骍角有用,犛牛莫偷。刑政之言,惠施元元。
宰予,字子我,鲁人,赠齐侯。赞曰:
辩以饰诈,言以致文。苟弗执礼,宜莫释纷。朽木粪墙,置不足云。言语之科,烨然有闻。
端木赐,字子贡,卫人,赠黎侯。赞曰:
谦德知二,器实瑚琏。动必几先,孰并其辩。一使存鲁,五国有变。终相其主,誉处悠远。
冉求,字子有,鲁人,赠徐侯。赞曰:
循良之要,在于有政。可使为宰,千室百乘。师门育才,治心扶性。退则进之,琢磨之柄。
仲由,字子路,卞人,赠卫侯。赞曰:
升堂惟先,千乘为权。陵暴知非,委质可贤。折狱言简,结缨礼全。恶言不耳,仲尼赖焉。
言偃,字子游,吴人,赠吴侯。赞曰:
道义正己,文学擅科。为宰武城,聊以弦歌。割鸡之试,牛刀谓何。前言戏尔,博约则多。
卜商,字子夏,卫人,赠魏侯。赞曰: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为君子儒,作魏侯师。不可后礼,始可言诗。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曾参,字子舆,武城人,赠郕伯。赞曰:
夫孝要道,用训群生。以纲百行,以通神明。因子侍师,答问成经。事亲之实,代为仪刑。
公西赤,字子华,鲁人,赠郜伯。赞曰:
学者行道,敝缊亦称。使齐光华,偶为肥轻。周急之言,君子所令。答问允严,理皆先经。
公伯寮,字子周,鲁人,赠任伯。赞曰:
人有贤否,道有废兴。子如命何,营营震惊。季孙虽惑,景伯莫平。师资一言,秩祀亦惩。
漆雕开,字子开,鲁人,赠滕伯。赞曰:
仕进之道,要在究习。具臣而居,咎欲谁执。斯未能信,谦谦有立。阙里说之,多士莫及。
南宫适,字子容,鲁人,赠郯伯。赞曰:
先觉既立,礼乐并驰。尚德君子,尔乃兼之。羿奡可惭,禹稷可师。三复此道,载观白圭。
申枨,字子续,鲁人,赠阿伯。赞曰:
刚毅近仁,志操莫渝。性匪祝鮀,面岂子都。有一于此,刚名可图。云欲则柔,盖生之徒。
原宪,字子思,鲁人,赠原伯。赞曰:
轼彼穷阎,达士所遵。邦无道谷,进退孰伦。敝衣非病,无财乃贫。赐虽不怿,清节照人。
有若,字子有,鲁人,赠卞伯。赞曰:
人禀秀德,气貌或同。而子俨然,温温其容。两端发问,未达机锋。以礼节和,斯言可宗。
司马耕,字子牛,宋人,赠向伯。赞曰:
手足其亲,志异出处。魋将为乱,子乃脱去。在污能洁,危而有虑。内省若斯,何忧何惧。
颛孙师,字子张,陈人,赠陈伯。赞曰:
念昔颛孙,商德与邻。学以干禄,问必书绅。参前倚衡,忠信是遵。色取行违,作戒后人。
高柴,字子羔,卫人,赠共伯。赞曰:
婉彼子羔,学业先圣。宗庙之閒,一出乎正。克笃于孝,非愚乃令。师知其生,有辉贤行。
陈亢,字子禽,陈人,赠颍伯。赞曰:
惟禽之问,从容其鲤。求以异闻,诗礼云尔。请一得三,诚退而喜。且知将圣,不私其子。
樊须,字子迟,齐人,赠樊伯。赞曰:
养才以道,圣人兼济。始谓不仁,问学良喜。寓志农圃,似睽仁义。学稼之辞,岂姑舍是。
林放,字子丘,鲁人,赠清河伯。赞曰:
礼之有本,子能启问。大哉斯言,光昭明训。德辉泰山,诬祭莫奋。崇兹祀典,盖永令问。
公冶长,字子长,齐人,赠莒伯。赞曰:
子长宏度,高出伦辈。虽在缧绁,知非其罪。纯德备行,夫子所美。以子妻之,尤知英槩。
蘧瑗,字伯玉,卫人,赠卫伯。赞曰:
有卫伯玉,夫子与居。寡过未能,荐赞使乎。以尸谏君,友则史鱼。果能进贤,烂然简书。
澹台灭明,字子羽,武城人,赠江伯。赞曰: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甚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在兹,貌或非公。
曾参,字皙,鲁人,赠宿伯。赞曰:
惟时义方,有子诚孝。怡怡圣域,俱膺是道。暮春舞雩,咏歌圣教。师故与之,和悦宜召。
宓不齐,字子贱,鲁人,赠单伯。赞曰:
君子若人,单父之政。引肘寤君,放鱼禀令。傅郭勿穫,遂能制命。百代理邑,用规观听。
颜无繇,字路,鲁人,赠杞伯。赞曰:
人谁无子,尔嗣标奇。行为世范,学为人师。请车诚非,顾匪其私。干载之下,足以示慈。
巫马施,字子旗,鲁人,赠鄫伯。赞曰:
天清日明,密云曷有。师命持盖,子亦善扣。惟夫子博,三才充究。学者之药,所得遂茂。
商瞿,字子木,鲁人,赠蒙伯。赞曰:
易之为书,弥纶天地。五十乃学,师则有是。子能受授,洙泗传世。知几其神,宜被厥祀。
公孙龙,字子石,楚人,赠黄伯。赞曰:
黄伯著祀,公孙是云。弥缝中道,协辅斯文。藏修方异,渐渍其勤。史辞不忘,播为清芬。
廉絜,字庸,卫人。赠莒父伯。赞曰:
兄弟之邦,士有廉庸。涵泳素教,表揭儒宗。杏坛探赜,洙泗从容。作兴一时,莒父其封。
叔仲会,字子期,鲁人,赠瑕丘伯。赞曰:
瑕丘祚邑,子期是为。亲训有日,广业于时。四教允隆,五常以持。比肩俊杰,闻望斯垂。
燕伋,字思,秦人,赠渔阳伯。赞曰:
师席高振,大成是集。至道克传,贤达斯执。善教之柔,儒风可立。渔阳之士,得跂而及。
申党,字周,鲁人,赠邵陵伯。赞曰:
侁侁申周,四科与俦。逸驾文圃,鼓枻儒流。冠佩既燕,言动允休。邵陵得封,子想清修。
琴牢,字子开,卫人,赠南陵伯。赞曰:
多能鄙事,圣人曲意。惟其知之,是以不试。宗鲁虽友,吊必以义。尚师嘉言,祀亦罔替。
秦商,字子丕,楚人,赠上洛伯。赞曰:
孔父秦父,相尚以力。俱生贤嗣,相与以德。是父是子,致法畴克。会弁儒林,令名无极。
步叔乘,字子车,齐人,赠淳于伯。赞曰:
勉勉子车,封邑淳于。亲炙避席,唯诺趋隅。发问既博,雅道是扶。抑可尚也,不亦美乎!
颜之仆,字叔,鲁人,赠东武伯。赞曰:
贤行颜叔,亲承尼父。志锐于斯,道尊是辅。泥在陶钧,木就规矩。终縻好爵,扬名东武。
公西箴,字子上,鲁人,赠祝阿伯。赞曰:
猗尔子上,鲁邦之望。以德则贵,惟道是倡。师聪师明,友直友谅。伯于祝阿,儒风斯畅。
石作蜀,字子明,秦人,赠石邑伯。赞曰:
在昔石邑,能知所尊。懋依有德,克述无言。鼓箧槐市,扬名里门。此道久亲,彼美长存。
颜高,字子骄,鲁人,赠琅琊伯。赞曰:
琅琊之伯,其为子骄。微言既彰,德音孔昭。已观雩舞,同听齐韶。历千百祀,跂想高标。
邽巽,字子敛,鲁人,赠平陆伯。赞曰:
彼美邽子,先圣是承。墙仞已及,堂陛将升。良玉斯琢,寒水必冰。锡壤平陆,茂实斯腾。
任不齐,字选,鲁人,赠任城伯。赞曰:
任城建伯,其表曰选。淑问雅驰,才华清远。竞辰力行,爱日黾勉。礼教崇崇,令望昄昄。
曹恤,字子循,蔡人,赠曹伯。赞曰:
肃肃曹伯,王室之裔。积习乐道,切琢明义。惟善则优,素德是类。史笔有焕,令名永纪。
冉孺,字子鲁,鲁人,赠纪伯。赞曰:
纪伯子鲁,圣学是务。厉己斯约,好问乃裕。周旋中规,容止可度。允矣昔贤,后世所慕。
伯虔,字子析,鲁人,赠聊伯。赞曰:
有虔子析,全鲁之彦。儒行既明,聊伯乃建。兢兢受道,奕奕峨弁。懿选嘉访,世享馨荐。
县成,字子祺,鲁人,赠钜野伯。赞曰:
至圣立教,子祺安雅。擅誉鲁邦,启祚钜野。伟矣风猷,时哉用舍。出伦离类,后学是假。
颜哙,字子声,鲁人,赠朱虚伯。赞曰:
袖锡朱虚,在器轮舆。儒室振领,圣门曳裾。贤业素蕴,美材以摅。万世不刊,载观成书。
孔忠,字子蔑,鲁人,赠汶阳伯。赞曰:
惟子挺生,道德之门。佩听至论,鲤门弟昆。三得三亡,所问深温。君子归宓,义不掩恩。
后处,字子里,齐人,赠营丘伯。赞曰:
温温子里,入闻至圣。揽道之华,秉德之柄。深造阃域,不乖言行。全齐之封,竹素为盛。
左人郢,字行,鲁人,赠临淄伯。赞曰:
伯彼临淄,左行独贤。晞踪十哲,秀颖三千。心悦诚服,家至户传。乐只君子,文声益宣。
公晰哀,字季次,齐人,赠郳伯。赞曰:
周衰伪隆,政出群公。廉耻道微,家政聿崇。不为屈节,撝默自容。子于是时,凛然清风。
漆雕徒父,字子期,鲁人,赠须句伯。赞曰:
遐想子期,挟策圣帷。涉道是嗜,惟仕可縻。在德乃贤,在名乃垂。洋洋之风,逮今四驰。
荣旂,字子旗,鲁人,赠雩娄伯。赞曰:
伯锡雩娄,务学实著。三千之徒,七十是预。历告莫行,惟德乃据。视于前书,式彰厥誉。
秦祖,字子南,秦人,赠少梁伯。赞曰:
秦有子南,赞赞述作。守道之渊,成德之博。范若铸金,契犹发药。历世明祀,少梁宠爵。
秦非,字子之,鲁人,赠汧阳伯。赞曰:
乐善哲士,伯于汧阳。传道克正,垂名允臧。执德以洪,用心必刚。袤广业履,式彰素王。
商泽,字子季,鲁人,赠睢阳伯。赞曰:
邈矣子季,睢阳是伯。屏息受业,延教登席。未践四科,固涉六籍。祀典载之,好是正直。
郑国,字子徒,鲁人,赠荥阳伯。赞曰:
伯夫荥阳,实惟令德。俊义贤行,过不留迹。道以目传,妙则心识。猗欤伟欤,后代之则。
颜幸,字子柳,鲁人,赠萧伯。赞曰:
祀封于萧,实惟子柳。夙敛格言,克尊善诱。明德惟馨,贤业所就。大侑于儒,传芳逾茂。
漆雕哆,字子敛,鲁人,赠武城伯。赞曰:
子敛受封,爰居武城。亹亹其闻,翩翩其英。抠衣时习,厥学日明。诞敷礼教,爵里增荣。
壤驷赤,字子徒,秦人,赠北徵伯。赞曰:
式是壤伯,昭乎圣徒。执经请益,载道若无。诗书规矩,问学楷模。得志则驾,领袖诸儒。
施之常,字子恒,鲁人,赠乘氏伯。赞曰:
国因乘氏,有德斯彰。参稽百行,赞理三纲。自拔行閒,荣名甚光。在史霭霭,历久弥芳。
公祖句兹,字子之,鲁人,赠期思伯。赞曰:
惟彼子之,锡伯期思。与贤并进,得圣而师。彬彬雅道,翼翼令仪。一日王言,庙食不隳。
狄黑,字晰,卫人,赠临济伯。赞曰:
仰止狄晰,抱负渊通。游泳德化,扬厉素风。伟识既异,持教乃隆。厥志茂焉,宓祀无穷。
奚容箴,字子晰,鲁人,赠下邽伯。赞曰:
奚容子晰,已望堂室。幼则有造,成则祖述。文采日化,儒效力弼。永观厥成,德音秩秩。
冉季,字子产,鲁人,赠东平伯。赞曰:
东平子产,姓著盛时。奉师于塾,讲道之微。答问其敏,渊妙以思。升降陛廉,尚想英姿。
秦冉,字开,蔡人,赠彭衙伯。赞曰:
彭衙高士,经籍是亲。赞成德艺,叶于彝伦。厎绩圣道,期肖素臣。优哉优哉,学以致身。
梁鳣,字叔鱼,齐人,赠梁伯。赞曰:
室家壮年,无子则逐。见于信史,全齐之俗。原本厥初,师言可复。以学则知,揆之宜笃。
乐欬,字子声,齐人,赠昌平伯。赞曰:
乐氏子声,锡爵昌平。信道之笃,见善乃明。引领高节,载惟昌城。先贤聿集,出为时英(《咸淳临安志》卷一一。又见《中兴礼书》卷一四二,《中兴小纪》卷三一,《群书考索》后集卷三一,《璧水群英待问会元》卷一一,《宋史》卷一一四,万历《杭州府志》卷四○,《金石萃编》卷一四九,嘉庆《汉州志》卷三三,《两浙金石志》卷八,同治《德阳县志》卷三八。)。
人心:原无,据《宋史》补。
药:《两浙金石志》作「乐」。
穷论 南宋 · 高登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六○、《高东溪集》卷下
夫人固穷,然后可与语大事。穷则守,守则无羡乎达;达则约,约则犹穷时也。一失其达,则穷自如也。若人也,穷达莫得而加损,与之有为,何往不济。穷则蹙,蹙则必至于达;达则侈,侈则异穷时也。一失其达,则穷为累也。若人也,穷达变于初终,推其所为,何所不至。尝闻庄生之言:「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其贤而化卑」。噫,尽之矣!因生之言,而知所谓颜子之贤。盖回于孔门,退然若无能人,夫子每以王佐期之,岂非能固穷然后可与语大事耶?考其在陋巷也,一箪食,一瓢饮,此哲人之细事,在回若不足道。然陋巷之居,颜路犹在,回也死,路尝请子之车以为之椁矣。想当时不独己能如此,往往家人皆能忘贫,此其所以为贤,而可以为王者之佐。今之士大夫修身齐家,仰事俯育之间,使父母妻子于于而乐,而不以穷为耻,而今日之事庶可无议。呜呼难哉!呜呼难哉!
送莫少虚赴省试 宋 · 郭印
押屋韵
莫君江南佳公子,才华秀拔春兰馥。
少年意气壮虹霓,豪迈不入时人目。
酒量逡巡百盏空,诗锋顷刻千毫秃。
我从识面已忻慕,每恨往还心未熟。
官同古雒岂偶然,一见相忘倒胸腹。
谈道论文俱入妙,夜阑烛短频更仆。
圣处玄微得我疑,君独心通如破竹。
要将土苴活邦家,条上封章抵车轴。
嘉谋谠议期见用,不学贾生空痛哭。
行行提笔战春闱,箧中尚有三千牍。
科名唾手真馀事,力转天回乃民福。
当今公道青云平,忍埋光采甘沈陆。
欲随君往路无繇,只欠双翰来插肉。
殷勤别酒休辞醉,马已就衔车已輹。
蜀山崎岖秦甸寒,屈指深冬到辇毂。
焚舟计决携家去,努力加餐此为祝。
泰之用欧苏颍中故事再作五绝勉强继韵 其五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夜静微闻折竹音,惊禽何处更投林。
寒生习气无繇扫,遥对湖山忍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