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鲁连引谚 先秦 · 无名氏
百足之虫。三断不蹶(○意林一。《文选》五十二六代论注。《御览》九百四十四、九百四十八。《诗纪前集》十。)
心诚怜。白发玄。
情不怡。艳色媸(○风雅遗篇六。《诗纪前集》十。)
为士卒倡(《诗纪》作士卒昌。一曰相士卒。) 先秦 · 无名氏
战国策曰:田单攻狄不克。惧问鲁仲连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坐则织篑。立则杖锸。为士卒倡曰云云。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
无可往矣。宗庙亡矣。
魂魄丧矣。归何党矣(○战国策齐策六。《说苑》指武篇。风雅逸篇七作相士卒。又《诗纪前集》七作士卒昌。)
燕将书 其一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
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
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
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
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
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
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
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祸多,民心无所归。
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
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
能以见于天下矣!
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
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
下养百姓,以资说士。
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
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
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
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孰计而审处一也。
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管仲桓公中钩,篡也;
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
束缚桎梏,辱身也。
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
使管仲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伍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
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
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
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震动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
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知也。
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
除感忿之耻,而立累世之功。
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
公其图之(《战国策》十三:燕将保守聊城田单攻之,岁馀不下。鲁仲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而去。)
燕将书 其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
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
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
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
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
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
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
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
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
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
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笄笑。
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
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
能见于天下。
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
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
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
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
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
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篡也;
公子纠不能死,怯也;
束缚桎梏,辱也。
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
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
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
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
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
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
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
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
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
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
弃忿之节,定累世之功。
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
愿公择一而行之(《史记。鲁仲连传》,《战国策》有删节,亦有多出字句。据下文言燕将见书泣三日自杀,知《史记》此书取之《鲁连》,非本《战国策》者也。故并载之。)
鲁连 其一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于稷下,毁五帝,罪三王,訾五伯,离坚白,合同异,一日而服千人。
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鲁仲连
谓徐劫曰:「臣愿得当田子,使之必不复谈,可乎」?
徐劫言之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驹也。
愿得侍议于前,可乎」?
田巴曰:「可」。
鲁连得见,曰:「臣闻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
白刃交前,不救流矢。
何者?
急不暇缓也。
今楚军南阳,赵伐高唐,燕人十万之众在聊城而不去,国亡在日暮耳。
先生将柰何」?
田巴曰:「无柰何」。
鲁连曰:「夫危不能为安,亡不能为存,则无为贵学士矣。
今臣将罢南阳之师,还高唐之兵,却聊城之众,所为贵谈者,其若此。
先生之言,有似枭鸣,出声而人皆恶之,愿先生勿复谈也」。
田巴曰:「谨受教」。
明日复见徐劫曰:「先生之驹,乃飞兔騕袅也,岂特千里哉」!
于是杜口,终身不复谈(《史记。鲁仲连传》正义,《意林》一,《文选。曹植杨德祖书》注,《荀子。强国篇》注,《御览》三百八十五,四百六十上,九百二十七)
鲁连 其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陈无宇谓门客曰:「昔荆来伐,无一人死,何国之寡士也」?
门客对曰:「君车衣文绣,士不得以为缘;
鹅鸭有馀食,士不足菽稗;
堂上有酒池,士不得一尝。
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能以所轻与士,欲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艺文类聚》九十一,《意林》一,《文选。别赋》注,又《广绝交论》注,《御览》九百十九)
一井五瓶,泄可立待;
一灶五突,烹饪十倍,分理者众也(《艺文类聚》八十四,《白帖》十一,《御览》一百八十六)」。
鲁连 其三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谚曰:「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文选曹囧六代论》注,《意林》一,《御览》九百四十四,又九百四十八。)」。
鲁连 其四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人心难知于天,天有春夏秋冬以作时,人皆深情厚貌以相欺(《意林》)
鲁连 其五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人君所察者三,不可以不知。
不知时与不时,譬犹春不耕也;
不知行与不行,譬以方为轮也。
不知宜与不宜,譬以锦缘荐也(《艺文类聚》六十九,《意林》一,《御览》七百九)
鲁连 其六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朝露之蒲,工女不能治;
淄渑之沙,计儿不能数(《御览》七十四)
鲁连 其七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东山枞,高十仞而无枝,非忧正室之无柱也(《水经。汶水注》,《艺文类聚》八十九,《文选。七发》注,《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御览》九百五十八)
鲁连 其八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南方有鸟名为邽,生而食其翼(《御览》九百二十八)
鲁连 其九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北方有兽名为豚,生而角当心,俯厉其角,溃心而死(《御览》九百一十三)
鲁连 其十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市处者,仆妾脍灸而食,市饶也。
壅泉沃织屦之氓,从兄弟室父往,而不得粗糒焉,非爱其仆妾,恶其室父也,此其饶羡之与不足也(《御览》九百七十六)
鲁连 其十一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舜耕历山而交益,陶河滨而交禹(《御览》四百九,《路史。后纪》十二)
鲁连 其十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古善渔者宿沙瞿子,使渔于山,则虽十宿沙子,不得一鱼焉。
宿沙非暗于渔道也。
彼山者,非鱼之所生也(《后汉马融传》注、《御览》八百三十三,九百三十五,《事类赋》注二十九,《困学纪闻》十)
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御览》作溃沙,虽十宿沙,不能得也。《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五) 其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
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
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得意共山之首(《史记。周本纪正义》,《庄子。让王释文》,《太平寰宇记》五十六,《鲁史发挥》二。案《正义》首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是张守节语,混入《鲁连》,今删)
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御览》作溃沙,虽十宿沙,不能得也。《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五) 其十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鲁连先生孟尝君于杏唐(《御览》作杏堂,之门,孟尝君曰:「吾闻先生有势数,可得闻乎」?
曰:「势数者,若门关,举之而便,则可以一指特中而举之;
非便,则两手不起。
关非益加重,两手非加罢也,彼所起者非举势也。
彼可举,然后举之,所谓势数(《艺文类聚》六十三,《御览》百八十三,一百八十四)」。
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御览》作溃沙,虽十宿沙,不能得也。《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五) 其十三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秦师围赵邯郸,魏使将军新垣衍邯郸,令赵尊秦为帝,鲁连辨说罢之。
秦军退,平原君欲封之,终不肯受。
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寿,先生笑曰:「所贵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人之缔结。
即有取,是商贾之事,不忍为也」。
遂策仗去(《艺文类聚》六十九,八十三,《文选。左思招隐诗》注,《御览》八百直八,百二十九)
宿沙瞿子善煮盐,使煮滔沙(《御览》作溃沙,虽十宿沙,不能得也。《北堂书钞》一百四十六,《御览》八百六十五) 其十四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燕伐齐,取七十馀城,唯即墨不下。
齐田单即墨破燕军,杀燕将军骑劫,复齐城,唯聊城不下。
燕将城守数月。
鲁仲连乃为书著之于矢,以射城中,遗燕将,燕将得书,泣三日,乃自杀(《艺文类聚》六十、《御览》三百五十,又五百九十九,《事类赋》注十三)